世界客都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世界客都,在广东省东北部,有一座城市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称为“世界客都”,这座城市就是梅州。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美丽山水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广东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地级市,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目的地。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之美誉,梅州还是“将军之乡、长寿之乡金柚之乡温泉之乡客家菜之乡、平安之乡、广东汉剧之乡、广东汉乐之乡”。
名称由来
广东梅州是客家民系最终形成地和最大聚居地之一,保存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在1994年举办的“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
在客家人的迁移历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成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从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这两个方面而言,梅州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的“客都”(广东河源惠州韶关、深圳龙岗,福建龙岩、江西赣州等也是客家主要的聚居区)。
梅州是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和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上拥有和保存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梅县话是全球客家人公认的客家话标准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话播音员全部选自该市;梅州百姓的家传服饰仍有汉唐遗风;优美隽永的客家山歌和有“南国牡丹”之誉的广东汉剧蜚声海内外;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五大特色建筑之一的客家围龙屋,在梅州保存最多、最完整,总数达2万余座。还有风味独具、色味俱佳的客家美食。其中,客家山歌、广东汉乐等1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客家围龙屋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梅州市有叶剑英元帅故居、丘逢甲故居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有这些,使梅州成为集“客家”之大成者,故有“世界客都”之称。
梅州历史悠久,有千年客家的深厚人文积淀,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既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也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客家人的精神家园。1989年“世界客属联谊大会”及1994年“世界客属第12届恳亲大会”先后在梅州召开。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称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梅州为世界客都成就了又一个圆满,而世界客都也将继续绸缪客家文化的大盛。
梅州地区管辖(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
基本概况
历史背景
客家是汉族一个颇具特色的民系,在海内外分布广泛、影响深远。广东梅州是客家民系最终形成地和最大聚居地之一,保存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在1994年举办的“世界客属第十二次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两晋之交(317年)起,为躲避战乱和社会动荡等,客家人经历了5次大迁徙,千百年来,客家人从中原越黄河,跨长江,沿赣江上溯至江西赣州,越过武夷山到福建长汀,最后来到粤东——梅州,然后又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海外。广东是客家人最多的省份,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等地也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客家人,还有大量客家人散居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民族
据2000年人口普查,梅州市境内有40个民族居住,其中汉族占99.97%;畲族有397人,主要居住于丰顺境内;此外,因工作关系或婚姻嫁娶,在梅州市内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1200人,其中有壮、瑶、满、回、蒙古、苗、黎、土家、侗、高山、彝、朝鲜、藏、锡伯、哈尼、布依、维吾尔、傈僳、水、仫佬、京、哈萨克等族。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有2人。
2005年,在梅州市境内居住的少数民族有畲、壮、瑶、满、回、苗、黎、侗、彝、藏、京、水、蒙古、土家、高山、朝鲜、布依、哈尼、锡伯、傈僳、仫佬、维吾尔、哈萨克等23个,约有3000多人。全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其中丰顺县潭江镇凤坪村是梅州市畲族同胞居住的唯一少数民族聚居地。除凤坪畲族外,梅州市境内的少数民族同胞大部分是因工作和婚姻关系而来梅的,还有一部分是解放初期随南下大军来梅的。据了解,仅梅城江南片就有好几个少数民族,其中土家族同胞有20多人。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大部分已经汉化,与汉族同胞特别是梅州居住的汉族客家人没有明显的区别,只有在他们记忆中和他们的祖辈身上才能找到自己本民族的特征。
语言
梅州市为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客家话为主要语言。境内除丰顺县有部分人使用潮汕方言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客家方言是汉语方言之一,以梅县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成分,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客家话,即客家方言,一般指客家语,简称客语。客家话的形成,与客家人历史上的几次大迁徙是分不开的。客家先民原本主要是中原一带的北方士族。当时他们讲的是中原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河洛雅音,是当时北方地区通行的交际语,即北方官话,在迁徙过程中又吸收当地的方言,从而产生了新的次方言,这就是客家话的源头。
洛阳读书音”是客家人千年传承不变的语言。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共同使用的语言,又称“唐音”、“客方言”、“客话”或“客家话”。一般认为它是魏晋时流传下来的,经过南北朝的发展,最终在唐朝定型。古汉语研究专家认为,客家方言是魏晋一直到唐宋流行的古代普通话,是以洛阳方言为基础的“洛阳读书音”。用客家话读古诗,也会变得很押韵。客家人对于自己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情感:“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是客家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优越感的表现。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24013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802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38130人,增长11.52%。年平均增长为1.10%。其中男性人口为2124282人,占50.1%;女性人口为2115857人,占49.9%。全市人口分布如下:梅江区380774人,梅县区554745人,兴宁市 962883人,平远县229863人,蕉岭县205862人,大埔县374731人,丰顺县479025人,五华县1052256人。
2016年末户籍人口为551.40万人。常住人口436.0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11.89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8.59%。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梅州市常住人口3873239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952489人,占50.41%;女性人口为1920750人,占49.5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97795人,占51.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875444人,占48.42%。流动人口为762344人。流动人口中,外省流入人口为88806人,省内流动人口为673538 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330615人,增长76.58%。
文化表现
文化场馆
主要文化场馆有:世界客商中心梅州大剧院嘉应歌剧院)、梅州市坚真市民服务中心梅州市科学技术馆梅州市城市展览馆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州大学校长馆梅州将军馆梅州市华侨博物馆梅州市客侨博物馆梅州市侨批档案馆梅州名人廉吏馆客家匾额馆世界客家名人蜡像馆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广东汉剧院中央苏区(广东)历史博物馆梅州大会堂亮胜客家艺术中心五指峰天文科普园丘成桐国际会议中心丰顺县坚真国际会议中心卡拉比—丘实景天象馆中国侨乡文化(梅州)研究中心梅州花博观赏园梅江区文博艺术中心梅县区文博园梅县区酷车文博园梅州市城市馆梅州青少年科技馆梅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梅江区青少年文化宫梅州市梅县区青少宫群众艺术馆综合大楼林风眠艺术产业园林风眠纪念馆林风眠美术馆东山谷美术馆客都美术馆梅州市大观园陶艺博物馆梅江区博物馆梅县博物馆梅州市圣品沉香博物馆梅州市嘉应泓博物馆梅江区凤凰博物馆梅州市梅县区精宫博物馆梅州市梅县区粤海民俗博物馆梅州市建梅艺术博物馆梅州和谐文化石雕艺术馆梦工厂雅物馆梅州市文化馆梅江区文化馆梅县区文化馆梅州剑英图书馆梅州市梅江区图书馆梅州市梅县区图书馆兴宁市图书馆蕉岭县图书馆大埔县图书馆五华县图书馆丰顺县图书馆平远县图书馆松口图书馆客都人家图书馆叶剑英纪念馆曾宪梓纪念馆张榕轩纪念馆罗芳伯故居纪念馆喆庐博物馆九龙嶂革命纪念馆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梅县区木偶传习所南岭梅艺术中心兴宁会展中心丰顺县会展中心兴宁市少年宫兴宁市文化馆兴宁市党史教育馆兴宁市山歌剧演艺中心白鹤美术馆五华县青少年宫五华县文化馆五华县博物馆五华县长乐学宫博物馆五华工匠博物馆五华县美术馆五华县剧院五华县采茶戏传承保护中心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中国现代足球博物馆五华足球科技馆五华红色体验馆中央苏区(五华)历史博物馆梅州五华苏区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五华纪念馆粤东五华茶博汇温训纪念馆蕉岭博物馆蕉岭县文化馆卡拉比—丘成桐空间雕塑蕉岭县青少年文化宫蕉岭县工人文化宫蕉岭县青少年活动中心蕉岭县革命历史纪念馆蕉岭(桂清)图书馆吴郁青科技馆丘逢甲陈列馆蕉岭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平远县文化馆平远县博物馆程旼纪念馆平远县红四军纪念馆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平远县公共图书馆平远县公共文化馆大埔县文化馆大埔县工人文化宫大埔县陶瓷博物馆大埔县农业科技馆大埔县文化活动中心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大埔县长寿文化展览馆田家炳纪念馆张弼士博物馆西岩茶博物馆桃源镇万德福陶瓷美术馆北塘村美术馆三河坝战役纪念馆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历史陈列馆丰顺县文化馆丰顺县博物馆丰顺县坚真纪念馆丰顺县集瑞博物馆东江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中央苏区丰顺革命史料陈列馆东江革命根据地史料陈列馆丰顺马图革命斗争历史纪念馆等。
侨乡文化
梅州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落脚点和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与赣南、闽西等并称闽粤赣边区客家大本营,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重要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称为“世界客都”。梅州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全国重点侨乡,祖籍梅州的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旅外华人华侨达700多万人,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澳台同胞也达250多万人,而台湾500万客家人中,就有180万祖籍在梅州。
2013年10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中国国内唯一的移民纪念项目——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在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正式落成。同时,世界客侨移民展览馆也开馆迎客。2016年,“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梅县区松口镇中国移民纪念广场挂牌成立。
2017年,梅县区松口古镇广州十三行黄埔古港等10个单位荣获“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称号。
建筑艺术
客家民居客家围龙屋是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之一,与北京“四合院”等同享盛誉。较有特色的民居有梅县区南华又庐、联芳楼,大埔花萼楼、泰安楼,五华四角楼(李惠堂故居),兴宁螺墩围龙屋等。
客家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种凝固的艺术。客家民居类型多样,有围龙屋土围楼、五凤楼、走马楼四角楼、多杠楼及中西混合式骑楼炮楼碉楼等多种形式的客家民居,集中体现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筑风格,其中以围龙屋和四角楼最有特色和最为著名。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橄榄屋”、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在梅州市区和城郊40公里以内的地方,游客可看到几百座大大小小的围龙屋。
中原移民融于百越,一千多年来,多民族交融共进,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客家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便是在兴宁境内的围龙屋。这里有围龙屋近3000座,被称为是“中国围龙屋之乡”。磐安围因建筑细节精巧,保存完整,于2010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饮食文化
梅州客家人喜食鱼生狗肉,客家人有“冬至鱼生,夏至狗肉”的谚语。鱼生多用鲩鱼,鲢鱼有时也用,调和之物多用醋。客家人认为妇女产后月内食用雄鸡炒姜酒能祛风活血,有助于妇女产后恢复身体。妇女产初生子后以姜酒送外家,叫“送姜酒”。大埔老鼠粄(又称珍珠粄)、笋粄、鸭松羹,梅县区味酵粄、煎芋丸,煎圆子,煎馓子,平远黄粄,蕉岭锅笃粄等较出名。此外各地均有糍粑、粽子、萝卜粄等。喜事宴请上席时兴“八大碗”、“十二大碗”,最有代表性和特色的是盐焗鸡酿豆腐,黄酒鸡,姜酒鸡,捶丸、浮水鲩丸。风味特点是:讲究色、香、味,偏重肥、咸、烧。梅州水果种类众多,除荔枝、龙眼、葡萄、桃、李、枇杷等外,10多年来又大力发展“梅州沙田柚”、“蜜柚”等。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
梅州特产丰富,拥有梅州金柚大埔蜜柚平远脐橙客家娘酒长乐烧酒客家老黄酒、珍珠红酒、一线天酒、南台酒五叶神梅州荔枝梅州龙眼梅州青榄梅州桃驳李板栗龙眼干菊花糕客家姜糖大田柿花客家擂茶客家手工茶单枞茶梅江区清凉山茶梅县绿茶蕉岭绿茶五华绿茶马图绿茶大埔乌龙茶西岩乌龙茶七畲径茶八乡云雾茶大埔单丛茶丰顺高山绿茶丰顺单丛茶锅笃茶奇兰富丁茶萝卜苗茶天柱山绿茶清凉山绿茶黄坑绿茶九龙手工茶南华奇兰茶潭江水仙茶、梅县区阴那山绿茶、兴宁官田绿茶、丰顺凤山水仙茶、大埔苦丁茶西岩冰冻茶西岩黄枝香茶马图山茶天柱山茶南台茶黄坑茶嘉应茶平远橙客都米有机山茶油有机蔬菜平远三华李径南三华李石马番豆兴宁蓼花客都稻米大埔青花瓷大埔高陂瓷薄胎瓷桂岭蜂蜜蕉岭冬笋三圳淮山八乡山番薯五华红薯五华高山红薯平远东石花生板盖坑雪莲果蕉岭富硒稻米蕉岭黑花生梅州梅片梅州客家味酵粄粉平远石斛平远客家炒绿蕉岭大米丰顺高山红薯平远灵芝兴宁丝苗米兴宁茶油梅塘杨桃石坑奈李石坑柿花畲江菊花糕松源麦芽糖黄金香榛黄金粄条留隍云片糕汤坑炒粄三圳酿粄西河老鼠粄百侯薄饼大埔凉粉糕大埔客家薄饼大埔豆子羹蕉岭锅笃粄丰顺云片糕兴宁炸扎粽大田柿饼五华禾梨楼江甜粄双华板栗沙田锅鼎生切烟丝布坪鹰嘴桃潭下菩米五华菩米、长布菩米、转水红粬、五华毛糕、特级豉油、香脆无花果、白芒坝花生、龙村腊蔗、双华巴戟、华城细核荔枝、棉洋桃驳果、益塘荔枝、长布土茯、茶亭冈沙田柚五叶神汤料奶油花生酥客家打炒米客家柚皮凉果柚子月饼柚子酥柚皮糖柚子茶柚子酒金柚啤酒金柚蜜饯金柚果脯金柚陈茶金柚花茶蜂蜜柚子茶冰糖柚子蜜柚子辣酱柚子果酱柚子口红柚子洗发露番薯糖水豆腐花清补凉绿豆汤番薯汤、杨桃水、莲藕饼企炉饼云片糕夹心糕)、茶叶蛋香酥卷油馃子炸馓子煎丸子碱粽砸粽油角煎堆煎圆薄饼烧麦蒸饺云吞艾糍糍粑仙人粄酿粄笋粄黄粄粟粄甜粄发粄捆粄薯粄艾粄豆粄味酵粄簸箕粄忆子粄珍珠粄灰水粄萝卜粄芋头粄溜锅板苎叶粄豆子粄叶子粄鸡血粄勺菜粄芋丝粄丁子粄酢叶粄薯粉粄糊塘粄菜丝粄两熟粄绿豆粄煎荞粄、假喜粄、层子粄、船仔粄、煎产子、鸭松羹鸭双羹、豆子羹、南瓜烙红薯饼干粟米烙饼菜汁包鸭嫲溜、白米豆羹、抹茶红豆粄等名优特产。马山传统绿茶、嘉应银毫、石正云雾有机绿茶、西岩绿茶、石正金红有机红茶、马山金花红茶、雁南飞映山红红茶、雁南飞金单丛乌龙茶、凯达香妃翠玉以及西岩乌龙等被评为“嘉应茗茶”十大优质茶。
梅州是客家菜之乡,有梅州腌面客都草鱼兴宁鸽梅干菜梅菜)、梅州客家盐焗鸡盐焗鸡爪盐焗烤鸭盐焗鸭腿酿豆腐酿香菇酿苦瓜酿茄子酿婆参酿蚝豉酿春卷酿辣椒酿青瓜酿豆角酿豆干酿芋头腐皮卷客家酿青椒客家辣椒酿鱼肉酿豆腐西红柿酿蛋客家酿蛋梅菜扣肉梅菜蒸猪肉梅菜蒸排骨梅州菜干蒸肉梅干菜蒸鸭梅干菜烧豆干梅干菜干煸豆角蜜汁焗排骨泥焗鸡梅菜鸡香菇鸡白斩鸡蒸滑鸡板栗鸡客家鱼生客家盆菜客家牛肉丸客家艾叶丸客家捶丸客家娘酒鸡客家葱油鸡艾草煲鸡蜂蜜炖鸡姜酒鸡黄酒鸡羊肉酒三及第汤客家三杯鸡客家鲩丸客家汆鱼丸手工鱼丸姜芽嫩鸭姜芽炒鸭片银芽炒鸡丝卤鸭脚白卤鸭掌红焖猪肉红烧猪手板栗烧牛肉爆炒鱿鱼筒南乳烤肉鸡雄鹅掌茹如豆腐咕噜肉五香干卤鸭五香酱鸭八宝窝鸭开锅肉丸焖狗肉红烧狗肉狗肉煲羊肉煲田螺煲豆腐煲杂菌煲苦笋煲客家蛋角煲客家薯丝煲客家芥菜煲芥菜芋头煲萝卜牛腩煲清汤双丸美味上汤鸡八宝糯米酥鸡姜糟焖狗爪豆大极素菜会响铃叉烧肉米粉肉水晶肉扣鸭栗子酿鸡翅西利柴把鸭乱箭射绵羊姜丝炒大肠姜葱炒鸡球芋艿炒鸡球荔枝炒鸡球豉椒凉瓜炒鸡球银杏炒鸡球酸子姜炒鸡球豆豉香焗黄鳝姜葱炒河鲈鱼片油酥河鱼干椒丝河鱼干河鱼干炒韭菜梅菜炆猪肉梅菜炆五花肉香菇肉碎酿青椒客家咸菜炒猪肠客家盐水番鸭萝卜炒牛肉炒牛百叶香芋扣肉梅菜蒸鱼杞子炖甲鱼炒虾仁炒猪红炸芋丸清蒸鱼炒墨鱼醋溜鱼酒糟鱼松子鱼红烧鱼炒鱼片凤投胎烧乳猪腊猪肝黄皮豆干炸豆腐猪肠灌青菜丸子米粉丸子萝卜丸番鸭丸炒三丝七宝羹虾仁烧卖炸鱼卷炒鸡酒炒田螺煎豆干甜汤丸鱼散粉羊雌汤黄鳝炒苦脉泥鳅钻豆腐红菌豆腐头红菌豆腐渣砣子豆腐白渡牛肉干百侯牛肉干大埔牛肉干、大埔牛肉丸、大埔算盘子金山牛杂土青椒炒牛肉南口黄皮豆干松源五香豆干广福豆干丙村开锅肉丸石扇咸菜石扇鱼血焖饭荷泗拱桥肉梅州客家米粉梅江白宫苦瓜大埔豆腐干五华三黄鸡五华鱼生新桥腐竹埔寨牛肉汤坑牛肉丸牛肉粄汤汤南菜脯汤南面线乐仙腐竹布骆包子豆腐腌切牛肉干发粄燜花肉咸菜焖狗肉银新金针菜丰顺旗斗排骨丰顺太极芋泥丰顺豆干韭菜儿丰顺金针菇、梅菜蒸牛肉、梅菜焖鸭、菠萝炒猪肠、香苏炒田螺、客家鼓油鸭、客家三杯猪手、客家全鱼羹、客家石螺子、糟水蒜仁炒田鸡、陈年客家萝卜条、五谷金瓜盅、橄榄蒸飞鸽、虾仁香菇扣肉、虾米扣肉、五香猪手、肠衣蛋卷、炸酥烧肉、圆蹄肉、姜油鸡、盐煨鸡、糯米鸡、嫩姜炒鸭、咸菜苦笋煲、浮水大鲩丸、手工浮水鲩丸、莲叶蒸水鱼、木耳炒豆干、姜线蒸溪鱼干、金针炆鸭、荔茸鸡翅、香芋焖鹅、腊猪头皮、熏鱼干、酿腐衣、焗黄鳝、酥烧、药根鸡煲、药根鸡全猪煲炒猪肠血牛肠肺粉陈鸭白菜卷金针菜河鱼干杂锦拼盘墨鱼煲腐竹菠萝咕噜肉五华横陂小炒五华熟米粥八宝糯米饭八珍饭鱼生粥菩米粥猪胆干腊猪肝艾挥丸生炒鸡球参须炖鸡五叶神炖猪瘦肉五指毛桃煲鸡汤五指毛桃猪骨汤五指毛桃龙骨汤五叶神煲排骨汤虫草花乌鸡汤金针菇炖鸡汤金针焖鸭汤黄花菜炖鸭块黄花菜炖鸭汤、胡椒猪肚鸡汤、梅菜猪肉汤、合水鳙头汤红菌豆腐汤福菜肉片汤红菇鸡汤双丸汤全猪汤羊醋汤草菇汤紫菜汤药根鸡汤、菜脯鸡汤、咸菜鸭肉汤、弥月宴龙凤呈祥宴客家炒面手工面煲仔饭腌蒜头酸芋荷红菇福菜菜脯、荀干、酱瓜咸冬瓜等众多美食(详见:客家菜客家美食客家饮食客家小吃梅州美食等词条)。
服饰文化
客家农村妇女耕作时,冬天遮帕夏天戴凉笠。帕用青布做成,方形,冬天遮头上以御寒、防尘。夏天到田里劳动或采樵则戴凉笠。凉笠用竹织成,笠檐缀以青绢或青布以障日,故称凉笠。妇女服饰是企领式窄袖大襟衫,宽脚交头裤,佩戴头裙。头裙制作精美,四周饰以花边,中间用彩色丝线刺绣花鸟图案,扎在头上作头巾,可防晒、御寒,系在胸前作围裙,干活时可防脏,赶圩购物时,还可用来作包裹,既是美的装饰,又是十分实用的生活用物。中青年妇女服装多时兴浅蓝色,老年妇女则喜灰黑和深蓝色。客家妇女服饰既具中原遗风又具有南方民女特色。幼儿衣服多为系带交襟衫,戴虎头帽,着虎头鞋,不论春夏秋冬,都要系一块三角形“肚搭”,用以护脐,防御风寒。
文化艺术
 梅州客家山歌是中原文化与梅州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据专家学者考证,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风格,又受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影响,又受畲、瑶等土著人的歌谣的影响。脱胎于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这个母体,是客家人长期劳动和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民间文艺奇葩。梅州有七个省级艺术之乡。其中3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即梅县区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丰顺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此外还有:平远船灯舞艺术之乡、五华竹马艺术之乡、兴宁杯花舞艺术之乡、版画之乡、花灯之乡、大埔广东汉乐艺术之乡。(详见: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歌仙刘三妹的传说出自千年古镇松口,她的主要传说故事是和一位大埔山歌精斗歌、驳歌取得胜利。 松口人爱唱山歌以及松口山歌在世界各地客家人居住的地方是比较有名气的,松口又称山歌之乡 。歌仙刘三妹的故事,妇孺皆知,流传海内外,解放后根据该故事整理出有《歌仙刘三妹的传说》等唱片及民间故事。
宗教信仰
根据《梅州宗教志》记载:梅州宗教已有1490多年历史,宗教文化底蕴深厚。现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大宗教,是全省宗教工作大市,截止2018年,有圣家主教座堂灵光寺千佛塔神光寺万福寺石林寺平安寺太平寺等宗教活动场所490多处,宗教团体37个,教职人员1200多人,信徒约30万人。全市先后有37处宗教活动场所被省民族宗教委授予“广东省模范宗教活动场所”,147处场所获评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达标场所”。(详见:梅州市宗教活动场所名录
地方习俗
二次葬是推行火葬以前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丧葬习俗。这种丧葬,即亲属死后先用棺木埋葬,葬后三年取出骸骨,装在陶罐(俗称金罂或金埕)内再重新建坟立碑。
客家民间风俗既具有古代中原汉族的传统,又具有客家民系的特点和地方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梅州都是承袭中原汉族的封建礼俗,基本上都是“遵父母之命,凭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在婚嫁形式上有“大行嫁”“童养媳”“等郎妹”“娶看家婆”等。“大行嫁”的婚礼较为烦琐,通常要经过相亲、定亲、纳彩、迎亲、拜堂、闹洞房、做三朝等礼节,而且讲究门当户对,生肖属相,闹排场,讲阔气,耗费很大。客家民俗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主要传统节日和一些地方性的神社祭会和农事节,如观音生日、伯公生日、灶君生日以及天穿日、立秋节、冬至节等。客家民间至今还流传朱家教、钟家教、李家教、岳家教、刁家教、刘家教、牛家教、流民教、刘凤山派、昆仑拳等武术流派。
人文特征
科举时代
梅州素有“文化之乡”誉称。著名客家学研究者张奋前先生认为,梅州是近现代以来客家人文中心。“客家人文中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地域不同。宋代,以汀州八属及韶州各属为代表;明代,以惠汀、赣南、大埔为中心;清代,则移于嘉应州及大埔”。清乾隆十三年直隶通州人王之正来嘉应州任州官时,在州衙前照壁上题了“人文秀区”四字,以志本地文风之盛;清乾隆年间浙江仁和人吴鸿(乾隆十六年状元)在广东督学时,称嘉应州“人文为岭南冠”。
梅州长期以来文风鼎盛。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南宋高宗年间,福建闽侯人方渐来梅知州事,曾说“尝谓梅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另据史籍记载,自隋朝开科取士起,梅州即开始有人以科举考试作为出身的阶梯。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谏官刘元城谪居梅州创建“梅城书院”(后称元城书院)后,梅州各地书院纷纷设立,“弦诵之声,达于里巷”。光绪《嘉应州志》记载:宋时起,梅州参加科举人数即为全国之冠。清乾、嘉年间,读书者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梅州文教自宋以来,是较为发达的,它的开发,后于广、惠、潮三州,而发展速度却为全省之冠。从宋代以来,朗朗书声遍传于间巷,教化流布于旷野。书院、私塾,是每个城区、村落最显眼和崇高的建筑。明清以降,梅州文教发达,逐渐在粤闽赣客家地区脱颖而出,成为地区文化的中心,成为人才之渊豪。其中重要标志就是,科举人才在清代出现喷涌的现象,与广州番禺、佛山南海形成鼎足之势。乾嘉期间更创造乡试连续 “五科五解” 的奇迹,即连续五科乡试,全省的第一名均由梅州士子夺得。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废科举前,梅州有书院24所、义学14所、社学20所、官学4所,私塾遍及城乡 。
《梅州院试》载:“自宋以来,代产伟人”,如“五科五解”、“一腹三翰院”、“三代四翰林”,更是有父子同进士、岭南第一才子宋湘、长乐武运开、八旬翰林、学霸韩山等的翘楚佳话。以梅县(含梅江区、梅县区)为例,早在宋代就出了不少进士,有些还是一家子的。如古成之与古宗悦为父子,古宗悦古革为公孙,古革与古堇古巩为弟兄,是同科进士,可谓四代五进士。蔡若霖蔡定夫为父子,与蔡蒙吉为公孙。蒙吉为定夫之子,是为公孙三进士。由此可知当时梅州文风之一斑。明代饶相饶舆龄父子进士,张文宝、张纲父子进士;清代李象元与子李端、孙李逢亨,不仅公孙三进士,且为公孙三翰院,大埔杨之徐杨缵绪杨演时杨黼时是父子进士,且三子俱为翰林,以及丘建猷丘晋昕父子进士等;其他父子、兄弟进士无法在此一一备述。自宋至清末,仅梅县一县就有举人681人(仅清代有623人),举人中名列全省第一的解元就有谢天佑李士淳叶著李恒熉陈鹗荐杨时行梁念祖宋湘叶钧钟允彝李汝谦李载熙李象斌黄伯龙熊曜曾辉元房殿魁等17人,考取的进士有113人(文进士91人,武进士22人),其中翰林有李士淳李象元陈鹗荐邱玖华李端李直李逢亨宋湘王利亨李仲昭李黼平黄仲容李载熙李光彦温葆深温仲和等19人。其他各县举人中名列全省第一名的解元还有盛端明蓝㷆丘作霖张翱钟孟鸿钟觉黎游定海翁裕珍余元英温应麟林元藩张全斌等。
清乾隆、嘉庆年间,可说是梅州文风最盛之时,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会试,广东全省中进士者仅11名,而梅县却占了5名;嘉庆三年(1798年)戌午科广东乡试,全省中举者88名,梅县占17名,其中李汝谦且为名列榜首的解元。更为突出的是乾嘉年间连续五科乡试的解元都是梅州人,他们分别是梅县梁念祖(1789)、 梅县宋湘(1792)、 梅县叶钧(1794)、大埔丘作霖(1795)、梅县李汝谦(1798),文风之盛,令省人刮目相看。梅县李象元“公孙三翰院”, 乾隆壬申恩科(1752)“ 同科五进士 ”(李江曾凤翔温伯魁曾殿川李逢雍)、广东 “五科五连解” 让梅州地方声名远。清代状元吴鸿督学广东,曾盛赞梅州“人文为岭南冠”。其中梅县是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之一,广东五个科举发达县之一。
大埔文风之盛在潮州府九属中首屈一指。乾隆二十六年(1763年)广东学政据府试情况,将潮州府学25名额分拨各县,并作定例,结果“统阅九县文卷,佳构之多,大埔称最”,将其中11名学额拨给大埔,后来又按“人文最盛”的标准,学额增加15名,全县就有26名生员录取名额了。大埔 “一腹三翰院” 与“同科五进士” 两大盛事,与嘉应五属相提并论,并驾齐驱。
梅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梅州进士录》一书,以详实的史料展现唐宋至明清千年间梅州涌现的进士,描绘他们的生平、事功,为人们了解客家人崇文重教之风提供一个窗口。《进士录》提供了这样的数据:各类进士283名(文进士224人,武进士59人),其中会试殿试产生的正榜进士247名(含寄籍进士8名),钦赐进士15名,明通进士21名。选翰林院学士33人,举人1783人(文举人1237人,武举人546人,文解元17人,武解元12人),廪生贡生秀才16479人。
西学东渐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1866年,瑞士巴色传教会在长乐长布源坑开办梅州第一间西式小学,此后兴办新学渐成风气。黄遵宪丘逢甲温仲和等名流皆热衷于家乡教育事业。黄遵宪辟人境庐为课堂,亲自讲授新学功课。他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发表《敬告同乡诸君子》书。各县有识之士纷纷响应,肖惠堂、罗师扬等人创办兴民学堂,丘逢甲创办镇平县立中学堂。梅县务本、五华长乐、大埔乐群中学也相继开办。
辛亥革命后,梅州形成了官方、民间和教会三家办学局面。1913年,梅州中学原校长叶则愚、学生叶剑英等创办私立东山中学。1923年美国人汲平如和地方人士黄慕罗等,创办了梅州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嘉应大学。1933年,陶行知派潘一尘到大埔百侯中学任校长,建立了“生活教育”园地。张伟烈于1936年创办了百侯幼儿园,是我国最早的两所乡村幼儿园之一。抗日战争后期,随着省政府东迁平远,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广州大学中华文化学院等大专院校先后迁来,梅州一时高校云集。
民国初在梅州传经20余年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理查斯在《客法词典》中惊叹:“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1935年,广东省教育厅考查全省国民教育,梅县列居第一。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普及教育情况,江苏武进名列第一,梅县位居第二。
梅州崇文重教,造就了叶剑英、宋湘、丁日昌、丘逢甲、黄遵宪、张弼士、李惠堂、曾宪梓、田家炳等一大批光耀中华的名人贤士,辛亥革命以来,这里孕育了34名两院院士、340多名大学校长(书记)、540多名将军。
文化遗址
全市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398处,古窑址87处,古墓葬179处,古建筑206座,还有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遗址140处,叶剑英故居丘逢甲故居谢晋元故居父子进士牌坊人境庐和荣禄第黄遵宪纪念馆)、狮雄山遗址花萼楼泰安楼光禄第肇庆堂中山纪念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5处,其中如华城西汉“长乐台”建筑遗址,梅西、长田新石器时代石器工具作坊遗址、南汉千佛铁塔、唐代古建筑灵光寺、唐八足辟雍砚、茶阳“丝纶世美”石牌坊等均称为国家文物之瑰宝。已发掘的古代窑址主要有水车窑梅县瑶上窑平远石正窑大埔余里窑大埔高陂窑龙颈坑窑明代叶田窑址等。(文物古迹详见: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历史建筑名录梅州市宗教活动场所名录等词条)。。
交流活动
1994年12月6日至8日举办了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同时这也是中国内地城市首次举办这一活动。
2004年,举办了首届全球客家妹形象使者大赛,此后每两年在梅州举办一届,是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的一项大型活动。
2009年,梅州市委市政府联合74个全球最知名的客属团体商会和84名最具影响力的客商,共同发起首届世界客商大会,此后大会每两年在梅州举办一次。在2015年10月12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开幕式上,首批梅州海外经贸文化联络处正式授牌。这是梅州主动融入海上丝绸之路的创新举措。目前,梅州已经在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海外经贸文化联络处。有效加强了梅州与海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了梅州外向型经济发展。全球有400多个客属商会与梅州外事侨务部门建立了紧密联系,为梅州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人脉支撑。
2011年,首届世界客属青年大会在梅州举行,本次大会主旨是“凝聚客情力量,共创幸福家园”。
2011年6月23日,广东梅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正式挂牌,这是广东省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13年9月19日,在梅县文体中心成功举办了以“梅州月·中华情”为主题的2013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秋晚)。
2013年12月,举办了首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此后每年在梅州举办一届。
2018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全国设立6个分会场,梅州市作为中国的热区农业和岭南农业的大本营,成为其中之一。
2022年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其中,明确梅州市(赣闽粤原中央苏区)与广州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2022年7月,第21届梅台青年夏令营在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示范点梅县区雁山湖举行,梅台青年夏令营是以客家文化研学与实践为主题的交流项目,是梅州市对台交流的品牌项目。
城市标志
地标
2017年2月,由梅州日报社策划,联合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住建局共同主办的“寻访客都文化地标”大型文化采风活动,评出“客都十大文化地标”。人境庐、梅江桥、阴那山、叶帅故居、神光山、程旼故里、丘逢甲故居、父子进士牌坊、长乐学宫、落汉鸣泉等榜上有名。
市花
梅州自古以来因“梅花”而盛名,是中国目前唯一以“梅”命名的城市。南宋诗人杨万里宦游梅州时曾写下“一路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的绝妙诗句。
1993年梅花被认定为梅州市市花,1994年在梅州召开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通过了“把梅州市建设为梅花之乡”的提案,梅州城区现已建成多处梅花山、梅花园、梅花岛、梅花带,以及梅花种植基地等。
2017年,梅江区计划投资逾1亿元打造十里梅花长廊。梅县区加快推进以“客家精神”和“梅花”为线索的“古梅梦景”项目。
市树
2018年5月28日,梅州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梅州市“市树”评选结果的议案》,决定批准桂花树为梅州市市树。
梅州精神
2008年5月22日,梅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把“梅花香自苦寒来”确定为“梅州人精神”后,印发了《关于弘扬和培育“梅州人精神”的实施意见》(梅市办[2008]69号)。
梅花为梅兰竹菊之首,古往今来为世人所崇尚。1993年,梅花被确定为梅州市市花,“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与品格,不断激励代代梅州人,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美好乐章,展现着独自芬芳的魅力。当前梅州提出的“彰显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就充分表现了这种梅花精神。
从2004年3月开始,梅州市便开展了“梅州人精神”大讨论活动,经历了广泛讨论、专家学者提炼、深入研讨三个阶段,共收到征文和意见稿91篇,最终,“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具有四个方面的特质而被确定为“梅州人精神”。一是现实性。首先是“苦寒”体现了梅州人的吃苦精神。梅州人靠的都是吃苦耐劳精神;而梅州目前仍比较落后,要实现梅州市政府提出的“彰显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目标,更需要发扬吃苦的“梅花”精神。其次是“花香”寓意成功。近年来,梅州市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这正吻合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寓意。二是具有广泛性。“梅花香自苦寒来”寓意梅州客家人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勤劳俭朴、崇文重教、奋发进取等精神。如“崇文重教”表现的是客家人重视教育、客家学子刻苦读书,而“梅花香自苦寒来”则正好常被读书人引以自勉。三是个性化。梅州向来喜欢栽种梅花,梅州的地方、山水、人名多数以梅命名,河以梅江为名,城以梅城为名,现今梅州又以梅花为市花,梅花可谓充分体现梅州地方特色,与梅州历史渊源相吻合。四是形象化。梅花喜冷中发香,而梅州人也善于在逆境中奋斗、在困苦中创业,梅州人性格可谓似梅。
梅州把梅花精神作为一个梅州人精神意义重大,也是中国第一个把梅花精神提升为一个地方、一个区域的人文精神的先例。
“将梅花精神”拟人“化为”梅州“(区域)人的精神,是站在梅州发展历史的高度将梅州人精神,即刻苦耐劳、刚强弘毅、敬老创业、团结奋斗进行了形象的概括,对于梅州以彰显后发优势,实现绿色崛起意义深远!其次将梅花精神”拟人“化为”客家“人的精神,是站在梅州发展历史的高度透视客家人精神内涵,是对客家民系在千百年来逐步形成、壮大过程进行了高度地总结,这将不断激励全世界8000多万客家人,继续吃苦耐劳、不断创造出梅香的业绩,不断地迎来和谐、幸福、美满的春天!”。
英国学者布肯顿在《亚细亚人》一书中,列举出了客家人的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敢为等优点,他赞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乳酪”,“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亚细亚精神”。布肯顿对于客家人品质的论述,实际也就道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梅州人精神的实质。
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写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是报春之花,百花未开她先开,具有敢为人先的人格魅力。用“梅花香自苦寒来”比喻“梅州人精神”是生动的、形象的。因为它在咏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内在联系时,同时把它人格化了。也就是说,梅州人的性格像梅花。梅花喜冷,在苦寒中会发出异香,而梅州人敢于在逆境中奋斗求生,在艰难困苦中开天辟地,建设家园,创造业绩。这正是这一精神的生动体现。
旅游景点
景点简介
梅州通过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举办重走客家迁徙古道、广东自驾游日暨梅州精彩客都自驾旅游周等系列活动,被评为广东“最受车友欢迎目的地”、“最佳休闲城市”。2013年9月评选出叶帅故园等十八个景点作为 “梅州十八景”。2017年2月,评选出叶帅故居等作为“客都十大文化地标”,并评出“古梅县八景”、“松口八景梅州十景梅州红十景”、“梅州文十景”、“梅州十四大名人故(旧、祖)居”、五华八景等。境内有不少名山古寺,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温泉瀑布,秀丽湖山。截止2022年,全市有主要景区景点128个,其中国家3A以级上景区有50个,其他已开放或在建景区景点105个。全市星级酒店34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26家、二星级1家;有旅行社52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4家;旅游汽车公司5家,大型游船公司1家,高尔夫球场2家。
已评A级景区
国家5A级景区有雁南飞茶田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有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园雁鸣湖旅游度假村灵光寺长潭旅游度假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五指石风景区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鹿湖温泉度假村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张弼士故居旅游区韩山历史文化生态区球王故里文化旅游区南寿峰健康产业园;国家3A级景区有汤湖热矿泥山庄千佛塔宗教文化景区、西岩山茶乡度假村龙鲸河漂流景区、益塘风景区坪山千亩梯田旅游区、富大陶瓷工业旅游区上举相思谷相思河风景区江畔人家休闲度假区樱花谷爱丽丝庄园、李光耀祖居旅游景区龙归寨瀑布旅游区、金穗生态农庄西河北塘乡村旅游区曼陀山庄汉光超顺农旅园月形山乡村旅游区大观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瑞山生态旅游度假村新丰寨景区八乡山大峡谷广东御逸温泉度假村五华县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旅游区中国客家博物馆、客都人家文化旅游区(中国·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南台卧佛山景区卡拉比-丘数学世界旅游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五华元坑遗址景区、双龙山旅游区(双龙山风景区)、兴宁市粤东云山谷生态旅游区珍珠红诚意酒城旅游区大河背风景区蕉岭县丘成桐祖居文化旅游区广东铜鼓峰生态旅游度假区等。
其他已开放或在建景区景点
梅江区:梅州古城梅州旅游集散中心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基地梅州影视文化基地嘉印拾光公园十里梅花长廊梅州水上俱乐部丽源欢乐谷云湖顶“清隐十里”康旅生态城英帅茶▪梅花峰(银湖顶)健康生态园风眠艺术小镇东山健康小镇梅台文化创意产业园、阿鲤廊梅台农业合作示范园江南新城儿童乐园梅州学宫东山书院百花洲攀桂坊红杏坊诗画梅江梅州一江两岸梅州院士广场梅州大会堂绿轴花园广场泮坑旅游风景区万里碧道人境庐清凉山百岁山钧质楼梅州百年同乐健康谷梅江区鲤溪万山美丽乡村旅游区黄坑田园综合体凌风路风情街文化创客小镇梅州市客家古玩城客都美食街区客家菜博物馆客天下·望月台玉庭楼·创客空间筀竹清水湾枫林湾梅塘湾樱花碧道南粤宫水古驿道源自然农场原野露营基地鲤溪科普教育基地梅江国际户外运动基地玉水古村大觉寺天后宫德馨园杨福寨梅州市足球文化公园芹洋半岛滨水湿地公园梅州文化公园梅州亲水公园马鞍山公园百岁山郊野公园桐花谷郊野公园清凉山郊野公园滨江社区体育公园风眠湾体育公园归读公园客家公园梅江公园情怀公园外滩公园滨江公园金山顶公园约亭顶公园月影塘公园风眠艺术公园红色文化公园剑英公园叶剑英诗词长廊剑英纪念长廊黄遵宪纪念馆林风眠纪念馆梅埔丰根据地(明山嶂)革命史料陈列室红四军梅城战役历史陈列室红军名将朱云卿事迹陈列室朱云卿故居邓恩铭祖居林风眠故居刘复之故居黄药眠故居李国豪故居黄任寰故居杨雪如故居廖柏鸿故居熊锐故居杨广存故居林一青故居黄芸故居叶浩秀故居唐润元故居梁铮卿烈士故居熊兰英烈士故居碧芬精庐等。
梅县区:古梅县八景松口八景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桥溪古韵景区(桥溪村)、茶山古村落旅游区、王寿山风景区、玩趣谷度假山庄仁厚温公祠、雁洋镇“南福春秋”景点、阴那山旅游度假区佛光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麓湖山国际高尔夫球场麓湖山庄度假区雁洋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四季佳禾现代产业园新南湾水岸游乐休闲中心梅州市洞天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梅县区酷车文博园梅县区文博园雁洋慢城创意园雁洋湖度假村旭生·嘉应茶文化产业园松口古镇旅游区、侨乡村旅游区、恒溪生态园鸡冠山养生园福晋富硒养生谷三乡养生度假村、古梅梦景旅游产业园、梅州市祥和养生园梅西水库五指峰天文科普园中国收藏文化示范基地梅州市大观博物馆、金丰园休闲农庄、九龙嶂风景区茶山古村客家文化影视娱乐基地莱雅木屋温泉度假村世界客都·茶博城梅县区雁洋生态旅游产业园梅县区梅桂山生态旅游综艺园梅县区九龙山文化生态园梅县区畲江镇蓝莓现代产业示范基地龙彦农业科技创新体验基地南口镇侨乡亲子农场石月村油菜花基地三舍综艺民宿洋田角盘古步行街客家风情小镇丝路文化小镇加业营地绿窟潭杏花湾禅林寺客家姓氏主题文化园宋湘纪念公园罗芳伯故居纪念馆张榕轩纪念馆黄琪翔郭秀仪纪念馆宋湘故居蔡蒙吉故居张榕轩故居曾雪麟故居邓仲元故居张民达故居李金发故居曾雪麟故居黄琪翔故居肖向荣故居温鸣剑旧居蒲风故居廖安祥故居丘哲故居李树化故居林文铮故居同怀别墅中央九月来信传达贯彻历史陈列室胡一声陈列馆蛟花堂中山公园宪梓公园梅花山森林公园等。
兴宁市:兴宁八景兴宁市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神光山熙和湾玖崇湖温泉小镇鸿源温泉生态园苏林湾欢乐谷苏林湾水上乐园乐由游主题乐园高山草甸生态旅游区龙腾东方生态田园综合体欢乐崖家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晟农生态田园综合体合水水库风景区宝山寨风景区鸡鸣山风景区齐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云山谷生态农业综合旅游景区风衣谷农耕体验基地梅州逍遥谷翠湖湾国际温泉养生旅游区兴宁市金龙湾休闲观光园兴宁市富荣茶果岭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兴宁市大天然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兴宁市和山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园月形山乡村旅游区和山旅游度假区神光山皇家金煦度假村兴宁市宋声生态旅游区罗浮渡田河风景区、汤湖温泉、兴宁学宫两海会馆刘氏总祠罗浮铜鼓寨兴宁市伟鸿实践教育基地兴宁老城兴宁古城墙景点、黄蜂窝茶山旅游区客天下花灯文化特色小镇华夏宗祠文化基地躲世围磐安围金明湖生态旅游产业园明珠养生山城同乡缘葡萄园渡田河自然保护区、十里李花坡十里版画长廊合水特色文化产业园现代合水文创茶林综合生态园广东晨露茶文化旅游产业园 南粤侨创基地兴宁市版画传承创作基地兴宁夜明古驿道十二肩岭古驿道武仙景区白鹤仙师和山岩狮子岩阳天嶂铁山嶂齐昌古玩城中山公园南部新城体育公园兴宁市铜鼓寨镇级森林公园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兴宁市历史纪念馆兴宁市党史教育馆合水革命烈士陵园水口镇红色教育基地大坪镇红色教育基地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宋声书院探花书院兴宁墨池书院恒云楼将军第大夫第何子渊故居罗屏汉故居罗蔼其故居何天炯故居邓逸凡故居黎昔非故居、罗香林故居、刘光夏故居、李洁之故居等。
蕉岭县:古有镇平八景(金城雄狮、玉闸穿流、桃源春色、花皓晴岚、仙桥飞渡、长潭夜月、文峰插汉、长隆石窟等八景),今有长潭揽胜(长潭旅游度假区,含闽粤赣释迦文化中心、长潭绿园、逸士山庄、蓬莱仙境澳洲山庄等景点)、龙潭飞瀑、桃源碧水、土楼古韵(石寨土楼)、镇山荟萃(镇山国家森林公园)、逢甲故居(丘逢甲故居)、皇佑奇观(皇佑笔自然保护区)、世纪花园等“新八景”。此外,还有汉光超顺现代农业园竹海森林公园卡拉比-丘数学小镇、蕉岭县台湾度假村、罗福星故居谢晋元故居谢晋元纪念馆林修明故居黄香铁故居蕉岭健康养生产业园蕉岭县养生文化产业园蕉岭石窟河水上乐园客韵寿乡田园综合体蕉岭县锦绣山河运动休闲区客家农夫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世界寿乡·客家农夫·农业公园粤东北(梅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蕉岭县三圳镇风情街桃花源山庄十里荷塘十里梅廊十里画廊中国仓海诗廊中华文化养生谷皇佑笔林场景区蕉岭县水利景观公园、上合农业观光园、山水康养小镇康养文旅示范区超强农旅园葡萄种植基地芳心生态葡萄园百香果种植基地五汇居石寨古村九岭村旅游区、羊岃村景区、高思村景区、上合村景区、白马水乡白马花海万亩竹海桫椤珍稀园太行山古树群明月古道桂岭书院镇平学宫镇英园耕读园羊岃村史馆南磜观察第一线天尖峰笔会仙洞多宝串珠天后宫兴化寺高台庵钟家围屋粟坝围屋红军路荣禄第缵椿庄萱德楼锡林公园若夫公园丘成桐祖居罗寿环故居徐庆超故居林连宗故居蕉岭县红色文化历史长廊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纪念馆蓝坊肚战斗纪念园蕉岭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景点。
大埔县:韩江水利风景区韩江国际青年拓展中心韩江国际水上运动中心梅山风景区小留村旅游区、茶阳古镇旅游区三河古镇三河明代古城、万川古城、茶阳古城三河古城墙万福寺丰溪森林公园丰溪林场康养综合体花萼楼甜竹村生态旅游区、飞天马茶文化产业园、双髻山省级森林公园明山嶂银窿顶飞来石韩江源韩江绿洲生态旅游区双髻山大美世界文化旅游产业园张裕红酒文化小镇陶瓷文化小镇百侯镇旅游风情街禾肚里·长寿产业园 西岩山万亩茶文化旅游产业园大埔康养文旅综合体大埔县屏翠农林生态旅游区韩江(大埔)客家文化旅游特色带观音山旅游区大埔县聚德山庄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园大埔县梦里水乡密坑康养度假村保华祥红色旅游康养生态园单竹山健康养生基地大埔红色旅游接待中心余里古驿道梅硿古道汇东学习书院太史第百侯三十六巷企南轩大埔县陶瓷博物馆桃源镇万德福陶瓷美术馆光德镇陶瓷非遗传承基地西岭中国书法公园大埔蜜柚公园三河中山纪念堂中山公园西湖公园虎山公园大埔县西河镇耕读公园梅潭画廊长寿森林公园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遗址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园、中央红色交通线茶阳联络点中央红色交通线青溪交通站青溪中央红色交通线遗址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历史陈列馆大埔三河坝红色研学小镇三河坝战役红色教育基地大埔县长寿文化展览馆人境庐张弼士博物馆田家炳故居邹鲁故居罗卓英故居范汉杰故居吴奇伟故居赵公武故居罗明故居杜埃故居杨辉图故居杨缵绪故居等。
丰顺县:丰顺大宝山旅游度假区顺田射击俱乐部珠江·海棠湾温泉度假山庄千江温泉度假村金德宝凯悦国际温泉度假村金日温泉度假村石桥头温泉度假山庄鹿湖国际康养旅游度假区龙溪生态旅游度假村广东花仙谷文旅小镇丰顺留隍潮客小镇广东铜鼓峰生态旅游度假区韩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八乡山旅游度假区竹海渔乡田园综合体黄花村乡村旅游区、汤坑温泉韩江东山水利枢纽工程韩江葛布水利枢纽工程九龙嶂旅游区烟雨南坑汤坑镇花果山果园坚真大湖天池坚真纪念馆坚真公园李坚真故居丁日昌故居惠仁圣寺万佛园虎头山旅游区(丰顺公园)、丰顺汤坑古八景种玊上围太平寺揭岭飞泉济公殿妈宫风景区(妈祖风景区)、留隍天后圣母宫鸳鸯寨森林公园、过路塘休闲旅游区、潭江镇韩江水上乐园、畲族风情旅游产业园、砂田镇森林公园、红岽山森林公园、军塘湿地公园、坚真森林公园丰良公园、竹海湿地公园、凤凰溪康生休闲度假村、三合红色革命老区、广东龙岗马山茶文化休闲产业园甲溪山水生态旅游区莲塘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广东元生源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山水丹竹休闲度假区广东八乡田园牧歌农业休闲区凤凰溪康生休闲度假村丰顺县粤东游客集散中心中国体育冬训基地十里凤凰潮客小镇中医药文化谷千峰山风景旅游区大周湖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园丰顺县潭江镇旅游产业园丰顺县温泉休闲社区丰顺县八乡山水田园文化旅游产业园丰顺县黄金水道丰顺县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区梅州市猴子岽茶田旅游区潮客特色小镇体育公园丰良古镇留隍古镇、留隍温泉养生产业园、留隍温泉休闲小镇生态智慧康养小镇汤坑地热发电站、铜山佛国寺、中央苏区丰顺革命史料陈列馆东江革命根据地史料陈列馆丰顺马图革命斗争历史纪念馆马山生态茶园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楹联书画创作基地丰顺县东留石斛种植基地等。
五华县:五华八景客天下旅游产业园七目嶂生态旅游区、五洲阳光温泉度假村双龙山风景区龙狮殿农业观光旅游区秦汉文化特色光影小镇球王故里足球产业园梅州五华·元坑遗址景区天堂山生态休闲旅游区中国天柱山田园综合体南沣山养生养老生态园寨顶巷历史商街文化旅游区华城古镇文化旅游聚集区保利客家人居文旅项目长乐学宫狮雄山塔、南越国长乐台遗址、龙狮殿抽水蓄能电站观光旅游区、颐星湖健康生态旅游产业园五华登云嶂茶园景区、乡溪谷美丽乡村旅游度假区七輋径茶园生态旅游区五华国际健康城五华横陂足球小镇五华县温泉旅游度假基地五华县剧院五华县美术馆五华工匠博物馆五华县欧盟外交官小镇琴江景观大道五华文化广场华城水上乐园粤东五华茶博汇粤东农批美食广场粤东花卉世界产业园五华县球王文化产业园五华县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园综合体五华南越工匠园文旅综合体维龙村五彩缤纷温泉小镇龙狮湖旅游区转水镇旅游特色小镇黄狮新村美食示范街华阳镇美食街五华营田农业生态旅游区五华县茶亭岗特色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松岗嶂万亩茶旅观光产业园石马山农旅综合园区天柱山茶旅园鹰嘴桃种植基地荷景农庄横陂镇崇文康养基地梅州市长乐谷全民国防教育中心长乐工匠小镇文旅景区五华县状元故里文化产业园五华县石雕工艺文化产业园梅州五华通用航空产业园天堂山大峡谷天云岭养生养老生态园安流古镇大眉山古驿道五华县南粤古驿道五华古盐道、千年客邑遗址西门寨、广东梅州五华白石嶂国家矿山公园狮雄山秦汉遗址公园长乐公园人民公园亲水公园琴江公园滨江公园老河道公园蒲丽顶森林公园天云岭森林公园五华禁毒主题公园五华县民法典主题公园球王公园五华红色体验馆中央苏区(五华)历史博物馆梅州五华苏区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五华纪念馆竹山阻击战纪念园宗圣祠城隍庙天后宫平安寺白云庵、高山寨英烈庙联珠塔荣槐楼新民楼兰芳楼福庆楼璼公祠皇恩宠锡古大存故居古大存纪念长廊东征军政治部旧址曾国华故居、“亚洲球王”李惠堂故居、武状元李威光故居魏大斌故居戴恩赛·孙婉故居李友梅故居黄国梁故居邹潜斋故居等。
足球文化景观
红色革命文化旅游
梅州是革命老区,2013年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梅州全境均为原中央苏区范围。周恩来、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开展革命活动,八一南昌起义军、红四军都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创建了东江革命根据地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八乡山革命根据地、五兴龙革命根据地等多块革命根据地,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中央红色交通线”、抗日韩江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等,涌现了众多革命英烈。
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其中,梅州为全国12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一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发展目标定位为:粤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特色产业基地、红色旅游目的地。
梅州具有红色革命历史存期完整、内容丰富、意义突出的红色资源,是全国七个之一、广东唯一全区域被认定为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梅州地区在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留下极其丰富的红色遗址。根据2019年普查统计,经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初步认定,509处遗址列入广东省革命遗址名录,总数位居各地级市前列。
2021年7月1日,“梅州红十景”评选活动结果公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梅州拥有叶剑英纪念园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平远红军纪念园梅州市革命历史纪念馆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央苏区(广东)历史博物馆中央苏区(五华)历史博物馆九龙嶂革命纪念馆东江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遗址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五华红色体验馆蕉岭县红色文化历史长廊剑英公园叶剑英故居朱云卿故居肖向荣故居曾国华故居邓逸凡故居刘复之故居李坚真故居坚真纪念馆坚真公园古大存故居古大存纪念长廊罗明故居罗福星故居丘逢甲故居谢晋元故居谢晋元纪念馆毓秀书院、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园、中央红色交通线青溪交通站青溪中央红色交通线遗址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陈列馆杨应彬革命生涯陈列室九龙嶂红军纪念园、九龙嶂红军军事文化纪念园、九龙嶂中央苏区纪念馆、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和东江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中站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党委旧址、闽粤赣边区党委旧址、高乾苏维埃政府旧址、长沙革命烈士纪念碑蕉岭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平远县烈士陵园合水烈士纪念碑两海会馆金山顶松溪红军路孔庙龙上口驿道遗址西门桥驿道遗址陈公坪革命旧址杨雪如故居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遗址金山顶红四军攻打梅城战斗旧址中共蕉岭县委第一次代表会旧址红军路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纪念馆蓝坊肚战斗纪念园红四军入粤首胜公园竹山阻击战遗址群竹山兵工厂纪念馆福庆楼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展陈馆西阳明山嶂红色教育基地长沙镇红色革命党史教育基地东岭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大柘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角坑马栏铺——红四军宣讲活动旧址兴宁市历史纪念馆兴宁市党史教育馆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罗屏汉张瑾瑜烈士纪念馆和故居合水革命烈士陵园大坪镇红色教育基地水口镇红色教育基地梅埔丰根据地(明山嶂)革命史料陈列室红四军梅城战役历史陈列室中央九月来信传达贯彻历史陈列室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历史陈列馆中央苏区丰顺革命史料陈列馆东江革命根据地史料陈列馆丰顺马图革命斗争历史纪念馆胡一声陈列馆罗屏汉故居杨辉图故居卢伟良故居黄国梁故居熊锐故居杨广存故居杨雪如故居林一青故居黄芸故居叶浩秀故居唐润元故居梁铮卿烈士故居熊兰英烈士故居等一批国家级、省级红色旅游景区。据梅州市党史部门普查统计,梅州全市共有在册的红色革命旧址、纪念设施366处,其中重要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57处、重要革命历史人物活动纪念地76处、革命领导人故居50处。
2019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 4990.12 万人次,增长 7.8%。其中:全市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 2395.69 万人次,增长 7.8%。国内外旅游总收入 550.02 亿元,增长 9.1%。
旅游公路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梅州的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为助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近年来,梅州市积极将交通与旅游两大功能进行深度融合,把景区串联成线,推动梅州旅游从“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2017年8月,梅州市交通运输局梅州市旅游局联合印发了《梅州市“一环四线”旅游公路规划建设方案》。《方案》提出,按照“快进慢游,融合发展”的要求,交通公路部门全力加快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推动交旅融合发展。
升级改造“一环四线”百余景区串珠成链
梅县区东北区域,在省道S223线道路上穿行的车辆川流不息。一到节假日,这条省道更加热闹,市民、游客沿着此路便可通往梅县区雁洋、松口、松源等地的景点,赏花游景,悠哉惬意。
为了使这条旅游线路更加通畅,配合梅州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战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梅县区决定将省道S223线梅县区雁洋至松源段(出省通道)进行改建。
据介绍,改造项目的主线起点位于雁洋镇剑英大桥桥头,终点位于松源镇北侧与蕉岭县交界处高陂壁。项目全长70.407公里,其中主线长度54.164公里,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
“本项目位于梅县区东北区域‘丙村—雁洋—松口—桃尧—松源’经济走廊带,沿途是梅县区境内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区域。”梅县区公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的建成可以大大改善梅县区东北片的交通条件,惠及沿线20多万群众,改善项目沿线投资环境和开发旅游资源,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这,只是梅州市“一环四线”旅游公路规划的其中之一。
所谓“一环四线”旅游公路,“一环”是指全市旅游大外环,串联平远、丰顺、大埔、兴宁、五华、梅县区等7个县(市、区)的重要旅游景区;“四线”则分别是指:梅城至松源,梅县区雁洋至大埔枫朗、高陂,梅城至丰顺留隍和梅县区程江至平远石正。
将“公路”与“旅游”两个关键词联结,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一生中不可错过的50个景点之一、令无数自驾游爱好者和驴友们心驰神往的无敌海景公路——美国1号公路。
在梅州,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自驾游”时代也已来临,公路出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据不完全统计,梅州有各类大中型旅游景点100多处,慢游空间巨大。
如此一来,这总建设里程约1100公里的项目,将把8个县(市、区)等近60个景点用公路连接起来,按旅游路、景观路的标准打造成为服务完善、快慢综合的旅游廊道,使得沿线丰富的山峦、水域、瀑布、巨石、河滩等自然资源和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乡野文化等人文资源串珠成链。同时,除行车道外,沿线还规划了绿道系统、驿站、景观栏杆等慢行系统,以此提升区域的旅游资源及慢生活的生态环境品质。
梅州市“一环四线”旅游公路沿线景区景点情况
交通概况
梅州是粤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这里北邻赣南,东连闽西,南接潮汕揭,是连结珠三角、海西区的关键节点,也是广东省沿海城市沟通内陆腹地的重要门户。境内有梅河高速、汕梅高速、梅大高速、天汕高速、兴畲高速、济广高速等六条高速公路,同时还拥有六条国道、两条铁路和梅县机场。
2021年12月,梅州市印发《梅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完成总投资960亿元,加快建设粤闽赣区域性交通枢纽,打造成为对内联通拓展的桥头堡。至2025年,梅州市构建通往“粤港澳大湾区、汕潮揭都市圈、海西经济区、赣南地区”四大综合运输通道。
航空
梅县机场,近年来制定了“1234”航线拓展规划(珠江三角洲一小时经济圈航线、港台和东南亚两个重要地区航线、北上广三大重要城市航线以及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热点航线)。现已开通航线16条,通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大连杭州西安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无锡珠海湛江宜昌高雄台中香港、印尼雅加达、泰国曼谷芭提雅、柬埔寨暹粒等国内外26个城市,每周航班量达到60班,201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0万人次,初步完成东南亚、珠三角、港台、华东、西北、中南、华北、东北等地区航线的规划和布局。正加快推进梅州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和一类航空口岸、梅州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梅州国际陆港建设。梅州新机场建成后将成为服务覆盖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对外开放航空口岸,辐射梅州、河源、揭阳、赣南、闽西共24个县(市、区),辐射人口1508万人。
2009年8月,广州白云机场远程货站落户梅州,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航空物流服务分公司与梅县机场公司就合作开设梅州航空物流远程货站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梅县机场已成为白云机场继东莞、湛江后的广东省内第四家远程货站。
公路
普通公路
以205、206等六条国道和济广、长深等六条九段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四通八达的省道、“四好农村路”为网线,构筑起了市县“1小时生活圈”和市域“2小时生活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和“村村通硬化路”。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1043.6公里,密度为132.6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条共752公里、国道6条835.4公里、省道21条共2291.2公里、县道3167.8公里、乡道6970.6公里、村道7027.1公里。
高速公路
2017年全市共有汕梅高速梅揭段、梅河高速公路(含兴畲支线)、长深高速蕉岭至梅县区段(含西环段)、梅龙高速公路(含东延线)、济广高速平兴段、汕湛高速五华段共6条9段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67公里,全市高速公路密度达3.04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目标,打通3条通往福建、江西的出省快速通道,打通3条连接潮汕平原珠三角的出市出海快速通道,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快速出省出海通道初具雏形。
2017年9月28日,兴华高速建成通车,广州深圳至梅州的车程可比以往缩短40分钟左右。同时,梅州还有大潮高速梅平高速梅州东环高速公路大丰华高速公路兴汕高速公路等5条高速公路同时在建,总长265公里、总投资301亿元,为梅州历史上同时动工建设高速公路最多的时期。至2020年,梅州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可达747公里,密度为4.7公里/百平方公里。届时梅州将形成“一环六射四横三纵”的高速公路网,全面打通毗邻梅州的江西赣州,福建龙岩、漳州,广东河源、潮州等7市的快速通道,与珠三角、汕潮揭、海西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至2023年底,梅州境内有长深、济广、汕昆、梅龙、汕湛、梅汕、梅平、大潮、丰华和梅州东环共10条建成高速,通车总里程752公里,密度达4.74公里/百平方公里。市区至县城基本实现高速直通,出省出市高速公路通道增至9条,实现与所有相邻地级市1条以上高速公路连接。
截止2022年7月,全市共有汽车客运站22个,客运车辆6507辆(其中客运班车1076辆、公交车2003辆、巡游出租车128辆、活跃网约车约3300辆)。滴滴等7家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建制村通客运班车比例达100%。全面推行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累计发行ETC装置54.3万套。2021年公路运输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达到545.63万人次和11207.04万吨。
航运
梅州结合梅江韩江绿色健康生态旅游产业带建设,完成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和韩江三河坝至汕头航道整治工程,全市航道总里程830公里,其中五级航道139公里,形成干支相通的韩江水系300吨级内河航道网。梅州内河港口,沿韩江而上有留隍、高陂、银江、大麻、三河、蓬辣、松口、丙村、西阳、东山和汀江茶阳港等。上游还有五华水寨、兴宁水口、平远坝兴、蕉岭新布等小港口。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吞吐量在10万吨以上的有东山港松口港茶阳港等。
至2021年底,梅州境内大小河流19条,全市航道总里程830公里,通航里程713公里,其中五级航道186公里,维护里程485公里,年船舶通过量8.02万吨。梅州全力推进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在该航段实现维护等级由300吨级提升到500吨级。
铁路
梅州现有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梅汕高铁3条铁路共317.78公里,铁路密度200公里/万平方公里,经梅州火车站的客货运输可以直达广州、福州、南昌、长沙、武汉、南宁、昆明等7个省会城市和40多个市、县(区)。正加快推进梅州至汕尾(梅汕高铁)、龙川至龙岩(双龙高铁)、瑞金至梅州(瑞梅铁路)3条高(快)速铁路的建设。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铁路、蕉岭货运铁路专用线项目已列入省级规划。
积极推进鹰梅铁路瑞梅铁路)、赣梅高铁昆厦高速铁路梅漳高铁)、浦梅铁路梅汕高铁(梅州至汕尾)、大潮铁路潮州港疏港铁路)、梅州旅游轨道交通蕉岭货运铁路专线等高(快)速铁路的规划建设。
1.瑞梅铁路预计2018年开工建设,规划电气单线160公里/小时,全长239.3公里,梅州段估算投资56亿元,约72.4公里,建成后有利于强化地区铁路货运交通,拓展产业集聚带腹地。
2.梅汕高铁项目预计2019年建成,梅州至潮汕用时最多半个小时,至厦门约1.5小时,至深圳约2.5小时,至广州约3.5小时。
3.双龙高铁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以上,推荐线路正线全长293公里,其中梅州段约163.5公里,推荐线路走向方案为赣深高铁龙川西站引出经五华、兴宁、梅州市区、梅县区(雁洋)、蕉岭、武平、上杭,接入赣龙铁路古田站。开通后实现梅州1小时可达汕潮揭、2小时可达珠三角、3小时可达厦漳泉。
2019年10月11日上午8点20分,梅汕高铁开通仪式在梅州西站举办,该线路将正式开通。
2021年1月30日,梅州国际无水港(松棚铁路物流基地)及配套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规划面积约1000亩,计划投资5.3亿元,年吞吐量初期为155万吨、中期为208万吨、远期为360万吨,主要建成铁路物流基地、保税物流园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2024年9月14日,新建龙岩至龙川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简称“梅龙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梅州西站至龙川西、广州东、深圳北站分别最快29分、1小时47分、1小时36分可达。
桥梁
在中国大地上随处都能看到桥的身影。但当你走进广东梅州却会发现,原来,梅州的桥和桥文化如此丰富。桥,在字典上解释为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而梅州的桥则被喻为连接海内外客家人的亲情纽带。
自古以来,梅州就是粤东北的门户和水陆交通枢纽,也是著名的商贸中心。由于梅州山峦连绵,河川纵横,交通非常不便,梅州人民渴望修建一座使天堑变通途的大桥,于是,旅居海外的华侨纷纷捐款,终于圆了梅州人的大桥梦。据当地人介绍,一座桥梁就是一座碑石,铭刻着海外游子对故里难以割舍的赤子情怀。
梅州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海外客商侨胞不仅人数众多、分布广,而且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
据统计,从1978年至2001年,旅外梅州乡亲已为家乡捐资建桥达1091座。如德龙大桥、嘉应大桥、宪梓大桥等均是由梅州旅外华人华侨及旅港澳台的乡贤捐建而成。梅州城区现有广州大桥客都大桥梅州大桥、嘉应大桥、梅江桥东山大桥秀兰大桥剑英纪念大桥程江桥、曾宪梓大桥、德龙大桥、罗乐大桥丽都大桥、亲水浮桥、梅州政协连心桥等横跨在梅江河上的大中型桥梁,联结起城市的东南西北,为市民的交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梅州的桥也被旅外客家侨胞形容为连接海外乡亲和故里的一根纽带,根在梅州,另一头则连着港澳台,连着东南亚、欧美,连着每一颗海外游子的心。
在众多桥中,“表现力”最为突出的当属梅江桥。梅江桥属梅州市第一桥,也是梅州城市兴衰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它横跨梅江,连接梅城南北,几经修缮扩建仍屹立于梅江U形的顶端,是当年沟通南北两岸的咽喉要道。梅江桥造型美观实用,拱形的护栏,是早年梅城的标志性建筑。1965年,郭沫若先生来到梅州时,看到梅州此情此景,曾称赞梅州是“文物由来第一流”。
公交
梅州公交,是指服务于梅州的城市道路公共交通。2017年底,梅州城区城市公交车辆万人拥有标台数为14.65标台,市民公交车出行率为22.44%,两项指标在粤东西北地区均排名前列。2018年,梅州城区纯电动公交车已达1753辆,实现了城区公交车100%纯电动化。城区公交线路增至92条,公交运营线路里程超过2000公里,运营辐射范围由不足100平方公里发展至3000多平方公里,公交惠民政策覆盖市属两个区(梅江区和梅县区)全域,人群逾90万,年客运量从500多万人次增至3500万人次。
截止2022年7月,梅州城区公交车拥有辆1384辆,实现100%纯电动;公交线路94条,运营里程3400多公里,年客运量5000多万人次,城区万人公交车拥有率达到18.2标台,居粤东西北地市第一名;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25.65%,居粤东西北地市第一名;公交出行满意度达到7.11%,居粤东西北地市第三名。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2 11:02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