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古镇位于梅州市大埔县西部,距梅州城区74公里,距大埔县城17公里。三河建制于北宋开宝年间,为千年古镇。明洪武九年(1376年)设三河驿站、递运所、巡检司,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筑三河城,称三河镇城。2014年,三河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认定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基本简介
三河古镇位于广东省
大埔县西部,距离大埔县城17公里,因
汀江、
梅江、
梅潭河在此汇合成
韩江而得名三河(又称
三河坝),这一名称据说始于唐朝。因三河上通闽赣、下抵潮汕,向为粤东水路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嘉靖年间设有司城。众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与三河有深切的交会,保存有明代三河古城墙、
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等。三河人文历史久远,岭南才子张丹崖、才女诗人
范荑香等在此留下佳话。
广东大埔县三河古镇是广东省第一批三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已有上千年历史。古城遗址、古码头、古民居、古寺庙等众多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存至今仍保存完好。
三河古镇建制于北宋
开宝年间,明
洪武九年(1376年)设三河驿站、递运所、巡检司,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筑三河城,自明至清沿称三河社。民国后立区,1949年建国后设为镇,可谓为千年六朝古镇。位于三河古镇中心的汇成村建于明朝初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汇成村除了保存有众多文物古迹外,还有一座全国最早兴建的中山纪念堂。2011年,汇城村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
三河古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因此留下许多文物古迹。宋末帝赵丙被元兵追逼,曾在三河旧寨建造行营,作为驻跸之处,今存有‘王子殿’遗碑一块;清初总兵
吴六奇在此设营,扼守20余年;明朝兵部尚书
翁万达墓御葬于此。三河镇的名人和将领众多,其中“兄弟三将军”、“一门九清华”、“国叔”
徐统雄等均被传为佳话。
1918年,
孙中山曾亲临三河坝劳军,敦促
陈炯明护法北伐,后人建“中山纪念堂”纪念;1927年10月,“八一”
南昌起义军在
朱德的率领下,打响了闻名遐迩的
三河坝战役。
主要景点
韩江源
韩江边上屹立着一座客家妇女石雕像,面向东方,背男牵女。这是三河镇标志性建筑
韩江源,它是韩江的起点。梅江、汀江和梅潭河由此经过,大埔三河镇也因此得名,又称三河坝。
明代古城墙
三河古城墙建于1563年, 为粤东水路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上通闽赣,下抵潮汕,城墙长1547米、下宽3.3米、上宽2.4米、堞垛918个。开四门:东曰“永清”门、南曰“宣和”门、西曰“镇宁”门、北曰“拱极”门。现仅存南门和西门及560米残墙。因当时倭寇较多,此处又是经济中心,有三、四百家店铺在此,为了保护村民、防止倭寇便建了一座城墙。
1985年,被列为了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当地政府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南门、西门进行全面修复。大埔县三河镇因地制宜,以古建筑及环境保护为前提,开展传统村落修缮工程,打造融人文历史、文化体验、革命教育、休闲游玩于一体的古城旅游区。
余里古驿道
三河余里古驿道位于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起点是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前广场,终点是余里上村战地医院,全长5.01公里,其中古道本体长1.88公里,古道连接线长3.13公里。余里古驿道是村道,是底蕴深厚宜观光的文化路。以余丰亭为起点攀爬这条古道,四周重峦叠嶂,山道崎岖,古藤、茂林、翠竹随处可见,目之所及是片片绿树,连绵山坡及碧翠菜田镶嵌其间,摩崖石刻偶有出现。沿途仙人泉、禄锋亭、仙人脚印、余里塔、快英桥、水口宫、伯公龛、红军战地医院等自然人文景观与历史遗址星罗棋布,植被疏密有致,景色宜人。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三河镇西岸汇城村的虎形山下。公园内有一座
中山纪念堂,兴建于1929年。经过专家考证,是迄今为止全国已发现的最早兴建的中山纪念堂。1918年,孙中山为说服陈炯明等共同北伐,在三河坝阅兵并与之会面。为了纪念孙中山,他的亲密战友徐统雄先生倡议并筹集巨资,在翁万达石坊内兴建“中山纪念堂”和“中山公园”。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山顶,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和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有
建设项目
大埔县三河古镇4A级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总投资7亿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客栈、农家乐、博物馆、停车场、步行道、商业街,环境整治、古民居修复等。
大埔县三河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元,镇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旅游开发,保护开发利用古民居古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建设食宿一体的旅馆等配套设施。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