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学
中国文学中的组成部分
客家文学,是属于客家人的文学,在汉语写作中突出客家方言载体的运用,以客家民系的生存、生活及其环境为描写对象,展示客家人的文化特征与精神风貌,是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文学。
发展历史
“客家文学”历史悠久,是文学百花园里争奇斗艳的一簇。
赣南客家文学有悠久历史和辉煌业绩,曾有“文乡诗国”之称,易堂九子、贞堂七子、赣县曾几父兄、信丰王氏家族、大余戴氏家族、赣县白鹭钟氏家族等在赣南客家文学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为赣南客家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营造了浓郁的人文氛围。
在唐前赣南几乎没有真正的文学创作,而到唐代则多有文人语涉虔州,但多为仕官或行旅其中,所作内容也多半停留在示别、寄赠等,对赣南的山水景致涉笔较多,而对风土民情、精神气貌等更为深层次的主题内涵几无涉猎。由此似可推断,作为诗文创作高峰的唐代在赣南地域文学创作中聊无反响,亦可见出客家文化精神在赣南、在唐代尚孕育之中,以至在客家文学中只见星星点点,尚未露其峥嵘一角,这情形到宋代才见起色。
宋代赣南客家文学在创作上纵比为波峰,但横向相看,则更多停留在友朋酬唱赠别上,但真有客家风韵之作却并不多见,只是从众多的作家及作品看,宋代的赣南已逐渐显露其文化一角,进入到全国一流作家的视野中。
粤北的客家人中涌现了不少才华横溢的的诗人和文学家,罗可群在《广东客家文学史》中列举了张九龄邵谒余靖廖燕以及连州诗人张鸿、邓洵美等。他们的诗句和文章光彩夺目、流传千古。此外,粤北的客家民间文学也以其特有的形式,活跃在客家民间,成为滋润客家人的精神食粮。
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客家文学社团及其刊物是黎昔非和他主编的《昙华》文艺半月刊。
文学价值
客家作为一个族群,其生活的空间版图既有赣闽粤三省毗邻区的区域性聚居地,这是客家文化形成、传播与传承的“主产地”与中心地带;同时又有集中居住的分迁地,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等“次中心”,还有遍布于湘滇陕黔浙琼等省的散点居住地。
分迁后的客家人一方面融入了当地文化,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客家文化的特点,体现在对外说当地语,居家则说客家话。与客家人的分布空间和客家文化的传播特点相一致,客家文学的重要特点就是“书客语、作客声、纪客地、名客物”,客家文学作品体现出文化传统与本土情怀。
从族群角度看,客家文学是属于客家人的文学,它在汉语写作中突出客家方言载体的运用,以客家民系的生存生活及其环境为描写对象,展示客家人的文化特征与精神风貌,是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文学。
代表作家
黄遵宪西昆体维新运动以外,大部分是晚清时期的高级官僚和封建文人,政治上是较为保守的。另一种倾向就是以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丘逢甲、夏曾佑、谭嗣同等为代表的改良派,以及稍后一些的提出革新诗界和突破旧诗樊篱的革命派们。”
丘逢甲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诗人、教育家,也是台湾近代客家文学之祖。作为爱国诗人,他以诗针砭时弊,抒写忧世济世的怀抱、思乡之情和恢复之志。其诗具有英雄豪杰慷慨激昂、雄伟悲壮的风格。他又是近代“诗界革命一钜子”,诗歌最能体现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作为一位客籍诗人,他写出不少具有客家山歌风味和客家乡土风情的作品。
李金发成为中国20年代诗坛上的首领人物,同样是客家文化孕育的。李金发这位祖籍福建宁化石壁村的诗人,他原本是学雕塑的,但在象征主义诗歌发源地的法国,他一方面从波德莱尔马拉美魏尔伦
现状
在台湾,客家文学是台语文学的一种。鉴于台湾社会一味追求“潮流”,为“弘扬”传统文化,客家电视频道将于26日起推出“客家文学系列”,将钟理和甘耀明高翊峰三位客籍作家的作品搬上屏幕。
客家文学的创作与作品兼具家国情怀与本土特色,既要突出其优点,又要摆脱它由此带来的束缚,把握本土文化精髓,贴近生活,积淀情感,扩大视野,用独特的个性化的语言去表达,在中华传统文学、当代文学观照下来理解并突出客家文学的特点,这是客家文学的未来走向。
研究机构
台北客家公共事务协会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2 01:21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