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隶属广东省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
韩江上游,闽粤赣交界处,西与
平远县相连,东南与
梅县区接壤,北与
武平县、
上杭县毗邻,
205国道和
天汕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总面积960平方公里。2023年,蕉岭县户籍人口22.82万人,常住人口17.96万人。截至2023年6月,蕉岭县辖8个镇。
历史沿革
蕉岭县旧称镇平县。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发兵平南越,设南海郡,蕉岭地属南海郡龙川县。汉高后吕雉五年(前183年),分龙川县为龙川、揭阳两县,蕉岭地属揭阳县。
三国吴(222-280年),蕉岭地属
东官郡,仍属揭阳县。
晋太康元年(280年),改东官郡为义安郡,仍属揭阳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蕉岭地属
义安郡之海阳县。
南朝
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分海阳县为海阳、程乡两县,蕉岭地属
程乡县。
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设潮州,以程乡、海阳、潮阳属之。
宋太祖开宝四年(970年),改敬州为
梅州,蕉岭地属梅州。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废梅州路,复称程乡县,隶属
潮州府。嘉靖四十三年(1560年),析程乡之义化、长田、石窟、石正等都,兴宁割大信-里, 附义田都,合设平远县,隶潮州。蕉岭之置城地址古怀仁及其最富庶之石窟河平原,均属平远县地。
明崇祯六年(1633年),平远划石窟第一图、石窟第二图和程乡(今梅县)划割的龟浆第二图、松源第二图共四图设置镇平县,隶属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程乡为
嘉应州,领镇平县。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镇平县隶属广东省直辖。民国3年(1914年),因河南省先有
镇平县改称蕉岭县。
1949年10月,广东省设置兴梅专区,蕉岭县隶属
兴梅专区。
1952年,蕉岭县隶属粤东行政公署。8月,
平远县与蕉岭县合并,称蕉平县。
1954年3月,蕉平分治。
1956年2月,撤销粤东行署,成立汕头专区,蕉岭县隶属
汕头专区。
1958年12月,蕉岭县并入梅县。
1961年3月,恢复蕉岭县建置。
1965年7月,汕头专区分出
梅县地区,蕉岭县隶属梅县地区。
1988年1月,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蕉岭县隶属梅州市。
行政区划
2000年,蕉岭县辖12个镇:蕉城镇、兴福镇、新铺镇、高思镇、长潭镇、三圳镇、文福镇、广福镇、徐溪镇、蓝坊镇、南磜镇、北礤镇。
2004年10月,撤销2个镇:兴福镇河东片的东山、湖谷、龙安、叟乐、高畲5个村委会并入蕉城镇,兴福镇河西片的堑垣、浒竹、上村、神岗4个村委会并入长潭镇;北礤镇并入南磜镇。
截至2023年6月,蕉岭县辖8个镇:
蕉城镇、
长潭镇、
三圳镇、
新铺镇、
文福镇、
广福镇、
蓝坊镇、
南磜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蕉岭县位于
广东省东北部,
韩江上游,地跨北纬24°25'—24°53',东经116° 01'一116°22'之间。西界
平远县,东南与
梅县区接壤,北与福建省
武平县、
上杭县相连,总面积96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蕉岭四面环山,山地、丘陵广布,丘谷相间,地势起伏较大,全县地势由北向南倾斜。石窟河由北向南纵贯,两岸形成狭长盆地——石窟河河谷盆地。全县低山、高丘多,平原面积较少。山地、丘陵、坡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河谷、平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山地、丘陵、盆地的比例为6:3:1。
气候
蕉岭县地处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地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南缘,南部为南亚热带气候区。四季气候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季长,雨量充沛,由于南岭山脉的屏障作用,使冷空气影响减弱,所以冬季并不十分寒冷。
水文
蕉岭县,境内河流属韩江水系,主要有石窟河、隆文河、松源河等三大水系及其10条重要支流,其中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分别是石窟河、柚树河、高陂河。主要河流韩江二级支流右窟河在县境内长61.4公里,集水面积728.2平方公里,其他河流还有高思河、南際河、北礤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蕉岭县矿产资源品种多样。由国家出资,经上级地勘部门对蕉岭县进行地质区域普查,查明蕉岭县有金属矿铁、锰、钒、钛、铜、铅、锌、钴、钨、锡、锃、锑、金、银、铋、钹、稀土等17种。
蕉岭县内有非金属矿石灰石、煤炭、粘土、黄土、稀土、陶瓷土、高岭土、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大理石、辉绿岩、建筑用砂、地下水等。此外,南磜步上、皇佑林场入口处有少量钾长石,但由于储量小,没有销路而停采。
林业资源
蕉岭是广东省林业生态最好的县之一,全县活立木总蓄积70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9.4%,居广东省第六位。
水资源
2023年,蕉岭县水资源总量约8.13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0%;年末全县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102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4%。全年平均降水量1687.1毫米,比上年下降8.3%;全年平均气温22.1℃;全年平均湿度76.0%;全年日照时间1765.4小时。
人口
2018年末,蕉岭县户籍人口23.35万人,比上年减少3839人,下降1.6%。全年出生人口2855人,出生率12.13‰;死亡人口1497人,死亡率6.36‰;自然增长人口1358人,自然增长率5.77‰。常住人口21.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53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4.52%,比上年末提高1.04个百分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蕉岭县常住人口18435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0584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1494人,下降10.44%。其中,男性人口占49.77%;女性人口占50.23%。9个镇中,人口在5万人至10万人之间的镇只有蕉城镇;在1万人至5万人之间的镇有2个,分别为新铺镇、长潭镇;少于1万人的镇有6个。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9个镇中,常住人口增加的只有蕉城镇,比2010年增加11321人。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55.2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44.7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7.46个百分点。流动人口中,外省流入人口为5390人,省内流动人口为55654人。
2023年末,蕉岭县户籍人口22.8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89人,下降0.56%。常住人口17.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32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57.45%,比上年末提高1.0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355人,出生率7.54‰;死亡人口1931人,死亡率10.75‰;自然增长人口减少576人,自然增长率下降3.21‰。
经济
综述
2023年,蕉岭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14.37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78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1.26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4.33亿元,增长4.9%。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由 2022年的17.7:43.1:39.2 调整为16.4:44.8:38.8。第一、三产业分别下降1.3 个、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
财政
2023年,蕉岭县全年全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本级税收收入完成3.33 亿元,下降3.9%,比重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6.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74亿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教育支出4.81亿元,下降24.4%;卫生健康支出3.38亿元,增长1.1%;交通运输支出0.76亿元,下降64.8%;城乡社区支出0.85亿元,下降43.6%。全县民生支出22.46亿元,下降7.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0%,民生保障有力。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蕉岭县固定资产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0.9%。分产业上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比上年下降100.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比上年增长84.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比上年增长22.0%。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比上年增长42.3%,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38.5%。民间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7%。
2023 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4.72 亿元,比上年下降16.9%。按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资 3.53 亿元,比上年下降13.1%;2023 年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0.2 亿元,比上年下降57.5%。商品房施工面积 114.96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8%;商品房竣工面积 23.28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4.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15.37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13.94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1.7%。全县商品房销售额实现 7.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其中住宅销售额比上年增长 9.1%。
人民生活
2023年,蕉岭县常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0136 元,同比增长 6.5%。按常住地分,全县常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4578 元,同比增长 4.7%;全县常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4394 元,同比增长 9.6%。农村增速比城镇高 4.9 个百分点,乡村振兴效果凸显。
第一产业
2023 年,蕉岭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6256 亩,比上年下降2.8%;谷物种植面积148920.0亩,增长1.3%;油料种植面积33929 亩,增长7.1%;蔬菜种植面积94106 亩,增长2.8%;中草药种植面积 11878 亩,增长 11.3%。全年粮食产量 68043 吨,比上年增长 0.05%;谷物的产量 64733 吨,增长 0.18%;油料产量 5756 吨,增长 10.3%;蔬菜产量 152692 吨,增长 5.9%;园林水果产量 65024 吨,增长 6.02%;茶叶产量 3490 吨,增长 6.11%。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21774 吨,比上年增长 4.3%。其中,猪肉产量 14231 吨,增长 7.93%;禽肉产量 6199 吨,增长 3.38%。年末生猪存栏 68829 头,下降 5.1%;生猪出栏 176189 头,增长 7%。全年水产品产量 6640 吨,比上年增长 2%。其中,淡水养殖产品 5371 吨,增长 2.85%。
第二产业
工业
蕉岭县已形成了以塔牌、油坑及皇马等三大水泥企业为龙头,广福建材、金鹏精化、宏基新材、新塔建材等为骨干的绿色水泥建材生产发展格局。全县现有8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熟料设计总产能1335万吨,设计水泥总产能近2000万吨,精细化工及隔热保温等新型建材约100万吨、装配式建筑年设计生产能力90万立方米,绿色建材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为实现工业经济绿色低碳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外,2021年蕉岭县还顺利完成《蕉岭县工业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编制,初步形成《蕉岭县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0年)》,协助县自然资源、发改等部门开展编制“粤闽赣苏区省界改革试验区”相关规划。2022年2月,蕉岭县获评广东省2020年度制造业发展较好县。
2023年,蕉岭县工业增加值实现32.39 亿元,比上年增长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2.01 亿元,比上年下降0.7%。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6.9%、制造业增长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7.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5%、重工业下降1.0%;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4.8%
从工业效益看,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74.70 亿元,比上年下降 8.4%;利润总额盈利 2.85 亿元,比上年下降 643.3%。从蕉华产业转移园看,全年蕉华产业转移园(含集聚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8.81 亿元,比上年下降0.5%,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85.5%。从工业用电量看,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14.35 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 2.2%。全县工业用电量 11.35 亿千瓦时,下降3.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含余热发电自发自用)13.25 亿千瓦时,下降 6.1%。从民营企业看,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21.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98.1%。
建筑业
2023年,蕉岭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18.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3%。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 19个,增长 35.7%;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30.05 亿元,增长 48.6%;实现利润总额 2588 万元,利税总额 11111 万元。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38.2 万平方米,下降 7.6%,房屋竣工面积 11.7 万平方米,增长 155.1%。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蕉岭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44.33 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4.63 亿元,增长 9.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1.20 亿元,增长 11.0%;金融业增加值 5.82 亿元,增长 7.2%;房地产业增加值 5.00 亿元,增长 2.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2.61 亿元,增长8.1%。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8116.5 万元,比上年下降 36.5%;利润总额 734.9 万元,下降 30.6%。
邮电业
2023年,蕉岭县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主营业务收入 25648 万元,比上年增长 58.2%。其中,移动增长 48.7%,电信下降 10.0%,联通增长 7.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22532 户,比上年下降8.9%;移动电话用户 266835 户,比上年增长 8.0%,其中4G 用户 138696 户,比上年下降 2.1%,5G 用户 128139 户,比上年增长 8.4%,5G 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达 48.02%。当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 46158 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44389 户,其中宽带(固定)43395 户,移动宽带 102318 户。
国内贸易
2023年,蕉岭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0.23 亿元,同比增长4.5%。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 36.07 亿元,同比增长4.4%;餐饮收入 4.17 亿元,同比增长 5.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4.67 亿元,同比增长 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15.56 亿元,同比增长 4.6%。
对外经济
2023年,蕉岭县进出口贸易企业的进出口总额 1411.91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9.5%。贸易出口总额 1281.08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16.9%,其中,“三资”企业出口 249.84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38.0%;私营企业出口 1031.23 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9.5%。
金融
2023年,蕉岭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1.35亿元,同比增长13.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7.27亿元,同比增长11.7%。贷存比51.1%,贷存比比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全年财产、人寿等实现保险费收入23197万元,比上年增长0.4%, 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3830万元,比上年增长2.6%;人寿保险费收入9367万元,比上年下降2.6%。财产和人寿已决赔8243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财产保险已决赔款4861万元,比上年增长4.5%;人寿保险已决赔款3382万元,比上年增长8.9%。
交通运输
双龙高铁、
蕉岭货运铁路专线、
205国道、
天汕高速公路贯穿蕉岭县境内。 2019年7月,蕉岭县成功创建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全县8个镇97个行政村已全部通硬化路,其中有高速公路40.46公里,国、省道209.74公里(包括116.64公里新升省道),县道99.77公里,乡道816.78公里,村道240.18公里。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406.9公里,公路密度146.6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实现镇镇通国道或省道骨干线的目标。重点规划建设项目:蕉岭汽车客运站、蕉岭县公交枢纽站、顺安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蓝坊汽车客运站、新铺汽车客运站、广福汽车客运站;南磜镇、三圳镇、新铺镇及蓝坊镇配套建设公交候车站亭450个。
蕉岭县以加强港口建设和更新改造船舶运力为重点,充分利用长潭水库和石窟河水资源较丰富的有利条件,使长潭水库和石窟河初步成为与蕉岭县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上运输系统。充分发挥长潭库区和石窟河水运优势和潜力,配套建设港口码头,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并继续抓好船舶运力更新改造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水路交通建设。重点规划建设项目:蕉岭长潭港口。
2023年末,蕉岭县公路通车里程1247.46公里,同比增长0.4%。其中,四好公路里程1247.4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1.30公里。已投入50辆新能源公交车;开通23条城乡公交线路,实现8个镇全覆盖,全县97个行政村中均已开通了公交线路,覆盖率达100%。全年公路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13231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7.4%;公路客运周转量209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8.7%。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3.5万辆,比上年增长2.9%,其中,私人汽车3.16万辆,增长3.1%。民用轿车保有量1.67万辆,增长3.1%,其中私人轿车1.66万辆,增长2.4%。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蕉岭县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学生3915 人;初级中学13所,在校学生7232人;小学22间,在校学生人数14705人;幼儿园48家,在园幼儿数57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升学率100%;初中学生升学率100%;高中学生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65.3%。考上大专以上的人数1209人,其中本科652人。
中等职校:
蕉岭县职业技术学校、蕉岭县教师进修学校等。
小学:
蕉岭县实验小学、
蕉华田家炳小学、
桂岭学校、蕉岭县人民小学、城东学校、友邦小学、镇平小学、蕉华田家炳小学、
蓝坊中心小学、三圳中心小学、文福中心小学、新铺中心小学、城镇中心小学
科技事业
2023年,蕉岭县专利授权量98件,其中:发明20件,实用新型65件,外观设计13 件。全年共有76 家企业获得专利授权76件。全县高技术产业企业19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工业总产值58658.1万元,比上年下降26.0%。
文化事业
2023年,蕉岭县黄桂清图书馆有藏书47.50万册,比上年增长12.5%。法刚博物馆馆藏物品8653 件。积极组织文化“三下乡”活动,今年共组织送戏下乡34场,送电影下乡1170场,送书下乡5860 册,受教育人数达33.00 万人次。广播电视业不断发展,全县有300 瓦立体声调频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在用用户1.68 万户,城乡入户率94.18%,电视覆盖率88.45%。
2023年,蕉岭县接待旅游总人数71.35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9%。其中: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 15.62 万人次,增长73.1%。国内外旅游总收入5.1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0.4%,其中国内旅游收入 5.03 亿元,增长 157.4%
医疗卫生
2023年,蕉岭县共有各种卫生机构 165 个。全县拥有病床床位 1104 张,其中,县人民医院 320 张、中医院 200 张、妇幼保健院 100 张;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 61 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有 1442 人,其中执业医师 385 人、助理执业医师145 人、注册护士 584 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数 29.32 人。
体育事业
2023年,蕉岭县共有各类体育场、馆 1193 个,其中标准运动场 9个;共召开了各大中型运动会 5 场,参加人数 3320 人。
社会保障
2023年,蕉岭县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503 人,年末城镇登记人口失业人员 1126 人,通过各种途径安置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公益性岗位安置)5 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 132人。
2023年,蕉岭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含企业离退休人员)有 5.51 万人,比上年末增长 3.0%;参加工伤保险的有 2.88 万人,比上年末下降 1.1%;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 3.02 万人,比上年末增长 11.6%;参加职工失业保险的有 2.19 万人,比上年增长 1.1%;参加生育保险的有2.70 万人,比上年增长 0.2%。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有5.82 万人,比上年下降 1.6%;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有15.55 万人,比上年下降 3.4%。
全县有各类型社会福利院10 间,床位613 张,收养人数329 人。全县得到各级政府救济 5085 人次;全年共发放救济金额 3181 万元。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 3041 人, 其中城镇 201 人, 农村 2840 人,发放低保救济金额 1429 万元。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 441 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10 个。年末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为 272 个。注册志愿者人数达 32114 人,注册志愿者人均参与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达 42.1小时。
环境保护
2023年末,蕉岭县城乡共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 8 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2 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98.8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共有环境监测站 1 个。全县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蕉岭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 2.38,优良率100.0%;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 100%;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各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 100%。全县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1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948.46 公顷。全年森林抚育面积 1056 公顷,年末已建成生态公益林 3.79 万公顷,林木采伐量2.32万立方米。
历史文化
民间艺术
红色文化
作为原
中央苏区县,蕉岭具有光辉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1927年7月,蕉岭第一个中共支部——九岭支部诞生;同年12月,中共蕉岭县委成立;1928年,工农革命军第十四区团以及东江(蕉岭)红军独立营建立;1929年,联合平远县成立了蕉平红军独立营;1929年10月,
红四军挺进蕉岭,蕉岭革命形势得到全面发展。蕉岭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共产党人奋斗的足迹,也留下了许多红色历史印记。据统计,蕉岭县现有革命遗址17处。近年来,蕉岭县紧抓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深挖红色资源、梳理红色故事,因地制宜规划打造了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纪念馆、蓝坊肚战斗纪念园、红四军入粤首胜纪念公园和石寨村红军路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从甲华村、三泰村到步上村,从《南北磜人民革命史》、红色驿站到红色文化墙,南磜镇正大力推进“五个一”红色文化工程建设,皇佑村红色历史文化长廊、石寨红军路等一系列节点也在全力保护和开发中。通过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工作,对革命遗址进行保护开发利用,使革命遗址成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和
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四•一五”以后由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向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而创建的。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较早、范围较大、群众基础较好、影响较深、斗争历程较长的全国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南中国的一个发展革命力量、打击敌人的阵地,也是中央苏区南方的外围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蕉平寻革命根据地是东江革命根据地通往江西中央苏区的门户,是中央苏区的南大门。其管辖范围包括寻邬县全境,平远县的东石、八尺、河头、中行、大柘等地区,蕉岭县的徐溪、三圳、新铺、长潭、蓝坊等地区,共3370多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的70%;人口20余万,亦占三县总人口的70%多。由于武装斗争的胜利,使蕉平寻革命根据地成为西北地区中—块拥有人口较多,地域较广,各项工作开展较好的根据地。
侨乡文化
蕉岭县是广东省侨乡县之一,也是全省著名的“台胞之乡”。2000年,据不完全统计,祖籍蕉岭的华侨、华人已有10万多人,港澳同胞1万多人。台胞以祖籍迁移起计有40多万人,1949年前后去
台湾的有2185人。全县侨属、港属和台属8000多户,其中新铺、三圳、高思、蕉城、兴福、文福、长潭、蓝坊等乡镇较多,是县重点侨乡、台乡。
蕉岭县华侨分布在世界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侨居印尼较多,其次是马来西亚、泰国。华侨的职业,据1980年对三圳公社123户侨属作华侨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