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平寻革命根据地,即蕉(岭)平(远)寻(邬)革命根据地,蕉平寻革命根据地是东江革命根据地通往江西中央苏区的门户,是
中央苏区的南大门。广东的蕉岭、平远与江西的寻邬三县,山水相连,位于闽粤贛三省交界地区。境内多山,林木茂盛,三县人民的地方语言都是客家话,往来频繁。1931年1月,三县成立了统一的党组织中共蕉平寻县委并建立了蕉平寻县苏维埃政府。其管辖范围包括寻邬县全境,平远县的东石、八尺、河头、中行、大柘等地区,蕉岭县的徐溪、三圳、新铺、长潭、蓝坊等地区,共3370多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的70%;人口20余万,亦占三县总人口的70%多。
蕉平寻三县于1928年先后各自建立了县委,1929年春至1930年初,又先后各自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寻乌县还建立了县苏维埃。寻邬县委原属江西省委领导,但在1929年初,因与江西省交通断绝,无法得到江西省委的指示,故由东江特委与他们商定,直接受东江特委指挥。1929年1月至1930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分兵活动在寻邬、平远后,使三县联系更加密切。随后由于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和国民党反动派不断重点“围剿”,使蕉、平两县红色区域和党的组织连连丢失或被破坏。是年冬,红色区域所剩梅兴平、兴寻平、蕉平边界乡村,蕉岭县党组织转人地下活动,武装队伍由邓崇卯等率领转战于蕉、平之间,平远县委则迁入寻邬县境内的丹溪木畲头一带。此时,地处中央苏区南端的寻邬县由于红四军再次进驻,在红四军的帮助下,革命斗争形势日趋旺盛,全县基本成为苏区。1930年11月初,中共闽粤赣苏区特委成立后,根据蕉、平、寻三县革命斗争的客观实际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寻邬、蕉岭、平远三县合并建立蕉平寻县委,属西北分委分别领导。12月11日,西北分委分别给寻邬、平远、蕉岭等县委来信,指出“寻邬经济政治问题上面与东江的关系更密切,寻邬县委即召集蕉平两县委筹备蕉平寻3县合并”,并要求召开三县党团代表大会,成立蕉平寻县委。1931年1月10日,寻邬县行动委员会向各地发出《关于派选代表出席蕉平寻党团代表大会问题》的通告。通告中提出:“定于十五号召集三县党团员代表大会”。
1931年 1月15日,蕉平寻三县在西北分委巡视员刘琴西指导下,在寻邬县的黄田,联合召开了党团代表大会和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党团代表大会主席团由赵冠鹏、赵尚杰、赖兴邦、李大南、廖裕德、林汉倜、陈传标、曾加棉、罗月福等九人组成,会期六天,1月21日闭幕。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今后一切工作的方针和总的策略路线和组织”,并选举赵冠哨、曾加棉、林汉侧、易敬永、李大南、赖兴邦、邝三妹为县委委员,赵冠鹏为县委书记(后为梁锡祜),刘兰芬为秘书长,团县委书记曾不凡。
由于燕平寻党团代表大会与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同时交错举行,大会选举李大南为蕉平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为赵寿华)。在这两个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如下五项决议:
1.健全苏维埃的政权组织和军事组织。组织雇农工会、贫农团,积极反对富农,彻底分配土地。在工会中组织工人纠察队,农民中组织赤卫队,并以最忠诚的分子组成赤色先锋队。
2.苏维埃的财经政策。除土地税、累进税外,不得向群众征收任何税款,保护商店。允许私人贸易,积极帮助群众发展生产。
3.反右倾问题。必须反对回避斗争、脱离群众、做群众尾巴,反对不正确的扩大红军、苏维埃官僚化、苏维埃人员分好田的错误做法。在发动群众说服教育的原则下向右倾机会主义者进行斗争。
4.猛烈扩大红军,组织地方暴动。红军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根据中央发展百万红军的号召,决定加紧普遍宜传扩大红军,使群众自愿热烈的参加红军,并根据当时赤区群众革命日益坚决,白区群众在反动军阀国民党的加紧剥削下,也迫切要求革命的客观情况,决定深入白区发动城市贫民,小商进行抗捐抗税,发动农民组织农会,进行打土豪分田地,抗租抗债。
5.青年、妇女工作问题。青年是革命有生力量,妇女占人口的半数,对革命有极大的作用。决议号召青年要坚决勇敢地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妇女也应行动起来,参加革命斗争,打脱封建枷锁,争取自身的解放。
在行政区域上,蕉平寻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全县设置三燕铺区、新平尺区、石坝东长区、光留篁区、吉澄寻区等五个大区。后又改设为寻城、留车、蕉城、新铺、坝头、
八尺、篁乡、吉潭、大柘、平城等十个区,区以下设乡,并相继成立了寻邬地区各区、乡及蕉、平两地各个区、乡的苏维埃政府。县苏维埃设常委会,常委会下设调查、经济等委员会和秘书处。区苏维埃则相应设各科,乡苏维埃设各股。
蕉平寻县委两个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宣告了蕉平寻革命根据地的正式形成。会后,蕉岭、平远、寻邬等地的代表,认真贯彻两个代表大会的精神,在积极争取扩大苏区的同时,对根据地进行了思想、文化、经济、军事及党务、群众团体等项建设。
1、党的组织建设
首先健全了区乡两级的党组织。区设党委,乡设支部。全县改设为十个区后,党组织基础好、党员多的区仍设区委;有些党员人数较少的区,或党员较多的乡,则设置与区委平列直属于县委的特支,如平城、寻城等,还设了工、医等行业的共青团特支。同时,为了增强党的战斗力,县委于1月下旬至2月中旬先后召开了三次组织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党要彻底洗刷富农、流氓、动摇分子出党,健全支部生活,发行党刊,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提高党员的政治文化水平,建立城市工作和巡视员制度,吸收在斗争中积极勇敢坚定的贫雇农入党。在三次组织工作会议上,共审批了28人入党,并处分了一些同志。此后,在各地党组织的努力下,党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全县吸收了320名新党员,使全县党员总人数增加到600多人。
2、群众团体建设
在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县委、县苏维埃还大力发展各种革命的群众组织,使各种群众组织蓬勃发展起来。
建立了县总工会。1931年2月7日,召开了全县第一次工会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03人。大会讨论了土地、军事、政权、债务、城市政策、劳动、工人文化教育等问题,还通过了《优待红军条例》和慰问工人、农民的决议,并选举钟步仁、曾灼如为总工会的领导人。
组织农村中的雇农工会和贫农团。县委、县苏维埃在建立县总工会之后不久,逐步建立了县、区、乡三级的雇农工会和贫农团,确定了贫雇农在农村中的领导地位。
加强青少年工作。蕉平寻县第一次党团代表大会后,团组织相应建立,团县委书记为曾不凡(后为罗华明),刘泮林任团县委巡视员兼儿童团书记。2月间,寻邬地区召开了团员代表大会,讨论和确定了团的方针任务和发展路线,还决定了留车团支部为模范支部。大会通过了宣传,青运、军事等项决议。会后,健全了县、区、乡各级团的组织,并计划在全县发展342名团员。团县委还创办了《团的生活》、《蕉平寻青年》等刊物。各级团组织还大力做好青少年的工作。4月间动员了75名青少年应征当红军。
县、区、乡三级还建立少儿组织,县设总队,总队长谢应章,区设大队,乡设小队,根据地内的少年儿童—律编人少儿组织。
建立妇女会。县、区、乡设立劳动妇女委员会,各妇女会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妇女会负责人古佛秀、黎东玉、古婉玉(全县有区妇女会九个)。各级妇女会成立后,广泛发动妇女参加各项革命工作,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3、武装建设与武装斗争
1930年底,原寻邬赤卫总队被编为红35军特务营,营长陈必达。新县委成立后,又从各区、乡征调赤卫队员,重建县赤卫总队,并把寻邬赤卫总队及平远赤卫特务营归编于红军第6军第2师独立营。各区、乡都有赤卫队,蕉平地区还建立了一些游击队。由于地方武装的扩大,有力地配合了主力红军,铲除了赤区中的一些白点和赤区周围的反动营垒,开展了三次反“围剿”。1931年1月下旬,红35军从信丰、安远回师寻邬,在二三月间与地方赤卫队协同作战,先后击毁车头、牛石顽敌,复又攻下丹溪、石正、仲石、中行—带反动营垒。簋乡区的溪尾村,是个赤区中的白点,由罗含章反动部队固守,赤卫队屡攻不克。4月,红7军到寻邬,县委动员当地各赤卫队和群众,配合红7军围攻溪尾,经七天激战,敌军损失惨重,弃守潜逃,篁乡区遂全为红色区域。
2月间,反动头子谢嘉猷带领500多名团匪,纠集盘踞在叶子畲的潘满山土匪100多人,向寻邬的车头乡猛扑。红军和赤卫队会同广东龙川县扬子杰的绿林军,预先三面设伏在有利的地形。当匪敌进村时,红军、赤卫队、绿林军从三面出击,予敌重创,缴枪20多支,活捉潘匪参谋长肖文。这次战斗,就在“反动头子谢嘉猷,带着团匪打车头,我军三面包过去,话捉肖文来杀头”的凯歌中胜利结束。但三天后,潘匪又纠集各地团匪,四路围攻寻邬大田苏区。当时因主力部队已开往三标,地方武装寡不敌众,大田被陷,敌烧、杀、抢后分四路退。地方武装便全力追击较小的潘满山股匪,使该匪损失惨重。三四月间,潘匪又勾结兴宁的张英反动军队共200多人,围攻龙图苏区。群众坚壁清野,匪敌进村的那天晚上,赤卫队组织30名勇士组成大刀队,冲人敌宿营地,杀得敌人狼狈逃窜。由于武装斗争的胜利,使蕉平寻革命根据地成为西北地区中—块拥有人口较多,地域较广,各项工作开展较好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