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
中国广东省辖地级市
湛江市,中国广东省辖地级市,旧称“广州湾”,别称“港城”,英文名“Tsankiang”,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09°40′~110°58′,北纬20°13′~21°57′之间。湛江市土地面积占1.33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占2.1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1195.26千米,辖4个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截至2023年末,湛江市全市常住人口为707.84万人。该市居民除普通话外,主要常用语为粤语闽语客家话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据出土文化遗址考证,远在5000~6000年前,今湛江市辖境地域内已有人类活动。
春秋战国时期,湛江市为百越南境。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定南越,今湛江市辖地入中国版图,归属象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平南越,置九郡,属合浦郡,治徐闻县,南部徐闻、雷州、遂溪属交趾部徐闻县;北部吴川、廉江分属交趾部高凉县合浦县。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代中央政权设立左右候官于徐闻港,在此收购、贮存货物,官方船队从徐闻港出发,沿北部湾到东南亚西亚,同各地商人交易,这是中国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对外贸易航线,后人称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派步骘任交州刺史,率兵进入岭南,原合浦太守士燮等归附东吴,合浦郡仍辖合浦、徐闻、高凉、临允、珠崖五县,郡治在合浦县。
三国时属吴国珠官郡,又隶珠崖郡。晋朝属交州合浦郡。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动乱,百姓大量南迁,部分进入雷州半岛。南朝宋属越州合浦郡。齐朝改齐康郡,于今遂溪境内置扇沙县和椹县。梁普通四年(523年)置合州,太清元年(547年)改南合州。
隋唐至宋元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合州为合州,治海康县。开皇十年(590年)在今湛江市郊旧县村置铁杷县,十八年(598年)改椹县为椹川县。大业初(605年)省椹川县入扇沙县。大业中合州废,仍属合浦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南合州,五年复椹川县,贞观元年改南合州为东合州。二年(628年)省椹川、扇沙入铁杷县,后又与扇沙县并置。贞观八年(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雷州之名始此。唐天宝元年改雷州为海康郡。天宝二年(743年),并铁杷、扇沙置遂溪县。乾元六年(758年)复海康郡为雷州,领海康、徐闻、遂溪三县。大历五年(770年),兴建雷州“天宁寺”(古名“报恩寺”),由岫公和尚主持,该寺一直是雷州最大的禅寺。
五代时湛江市属于南汉。宋开宝四年(971年)称雷州军。开宝五年(972年)省遂溪县入海康县。绍兴十九年(1149年)复置遂溪县,绍兴二十年(1150年)进行迁址。
元代称雷州路,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在遂溪椹川村置椹川巡检司。
明清时期
明称雷州府,仍领海康、徐闻、遂溪三县。
清代沿袭称雷州府。湛江市区在清代分属雷州府遂溪县和高州府吴川县。清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划为法国租界,统称“广州湾”,划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范围,设广州湾行政总公使署,受安南总督管辖。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湛江北部遂溪、吴川两县与湛江南部的海康、徐闻、遂溪三县先后属广东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区、南区善后委员公署、南区绥靖公署。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起,南部三县先后属广东省第八区、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吴川先后属第七区、第十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廉江先后属第七区、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日本与法国签订《广州湾共同防御协定》对广州湾实行军事监督。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3月),日本武装占领广州湾。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国民政府与法国政府在重庆签订《中法交收广州湾租地专约》。同年9月21日,广州湾受降仪式在赤坎举行,日方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国民政府自日军手中收复被法国统治四十七年的广州湾。10月19日,举行中法交收广州湾租界典礼,法国依约把广州湾正式交还中国,广州湾收回后改名为湛江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成立南路专员公署,驻湛江市赤坎。1950年9月改为高雷专员公署,划分合浦、灵山、钦县、防城入合浦专区,其余辖地不变。1952年11月高雷专员公署撤销,设粤西行政公署。1953年划出吴川县的南三岛划入雷东县。1954年吴梅县复称吴川县。1956年2月改称湛江专员公署,下辖阳江、阳春、茂名、电白、吴川、化县、廉江、遂溪、海康、徐闻、雷东和湛江市。
1958年冬,合浦专区与湛江专区合并,仍称湛江专员公署。增加东兴、钦县、合浦、灵山和北海镇(县级镇,后改市)。至此,湛江专员公署下辖十六个县两个市。同年冬撤销雷东县。将辖地及遂溪县的麻章、吴川县的坡头、龙头划入湛江市郊区。同年将茂名县金塘、公馆、新坡、袂花、高山、镇盛、山阁、牛头等八个公社及吴川县兰石、浅水两公社部分地区合建茂名市。隶属湛江专员公署。原茂名县改名高州县。同年11月,按地理、经济、生产等条件进行并大县。将海康县南渡河以南与徐闻县合建为雷南县。南渡河以北与遂溪县、廉江县合并为雷北县。高州县与信宜县合并为高州县。化县与吴川县合并为化州县。阳江与阳春合并为两阳县。至此、湛江专员公署下辖合浦、灵山、钦县、东兴、雷南、雷北、化州、高州、两阳九个县及北海、湛江、茂名三个市。
1961年春撤销大县,恢复原县建制。1965年,合浦、灵山、钦县、东兴四县及北海市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湛江专区管辖范围为十一个县两个市。1967年3月成立湛江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4月改为湛江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恢复湛江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9月1日撤销地区,实行市管县。原湛江地区徐闻、海康、遂溪、廉江、吴川五县划归湛江市。1984年6月湛江市析出坡头、龙头、官渡、乾塘、南三等地建成坡头区,同时与赤坎、霞山、郊区升为县级市辖区。至此,湛江市共辖四区五县。截至2024年,湛江市下辖境域不变,共下辖4个区、3个县级市、2个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介于东经109°40′~110°58′,北纬20°13′~21°57′之间,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及半岛北部的一部分,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3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92千米。全市土地面积1.33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702.92平方千米,此外该市海域面积2.1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总长1195.26千米,占广东省的1/3,为广东省最长,居中国地级市第二位。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博白陆川县毗邻,东北与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电白化州县接壤。
地质
湛江市内陆部分地质构造较复杂,构造形迹表露较多。雷州半岛大部分为新生代沉降区,即雷琼东西向喜马拉雅沉降带(雷北凸起之南),地表皆为第四系及喷出岩所覆盖,表露构造形迹不多,仅见平缓的褶皱及推测断层。雷州半岛地质构造有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和基底凹陷和突起。雷州半岛中南部为火山熔岩台地及火山丘陵地形。
湛江市元古代的地层为震旦系;古生代的地层有寒武系、下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代的地层有白垩系;新生代地层有第三系、第四系。
古生界地层分早古生代及晚古生代。早古生代地层有寒武系八村群,岩石为区域变质的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变质砂岩等;下志留系的岩石为干枚岩、片岩、页岩等。生物化石在古生代,主要是寒武系的藻类为主,志留系以笔石为主。晚古生代的地层,泥盆系岩石为砾岩,含砾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等,夹硫铁矿(黄铁矿)含磷岩石;石炭系岩石为砂岩、粉砂岩、页岩等;二叠系岩石为硅质页岩、粉砂岩、泥质页岩、夹含硅质灰岩等。
中生界地层为白垩系,地表未见,仅在钻孔中见有。岩石为含砾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砂质泥岩以及火山岩类的,层凝灰岩、层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
新生界地层为第三系和第四系。第三系地层地表未见,在钻孔中见到的岩石早第三系由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组成,夹有煤线、石膏矿、方解石等,此外为泥灰岩、褐煤,局部有玄武岩。晚第三系为粉砂泥岩、泥质粉砂岩,含砾砂岩、白云质砂岩、夹玄武岩等,此外有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砂砾岩等。第三系的地层分布在雷州半岛,并延伸南海之中。第四系地层,分为更新统、全新统,由于沉积物松散,大多未成岩,皆为松散的堆积物、砂砾岩碎块、火山碎屑岩、泥炭土等;沿海岸带沉积了滨海砂矿层等。第四纪地层各地皆有出现,但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厚度大,数十米至上千米。
地形地貌
湛江市陆地大部分由半岛和岛屿组成,地势大致是中轴高,东西两侧低,北部较高,中部平坦,南部缓坡起伏,全市大部分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台阶地。山脉少,主要分布于廉江县北部,中部、南部有高度不大的雷北火山台地、雷南火山台地,从北至南呈驼峰状起伏。北部江河纵横交错,有九洲江、鉴江等大河流;半岛河流短少,较大的有南渡河。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绵长,形成大小港湾,以湛江港面积最大,雷州湾次之。近海散布大小岛屿30多个,较大的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新寮岛,形成附近海湾的天然屏嶂。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66.0%,丘陵占30.6%,山区占3.4%,陆地水面(包括水库、山塘、池塘、江河)占6.4%。
湛江市北部低丘陵区,地势最高为廉江市北部、西北部,以海拔80~250米的低丘陵为主,有湛江市最高点双峰嶂(海拔384米)与数十座100~300米的峰岭并排,形成一道屏障。其余山地多呈扁馒头形小山丘,沟谷较宽,丘陵疏矮,起伏不大,坡度8~15度,相对高度在30米以下,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间,少数达150米。丘陵渐靠河谷,亦渐为低矮。其中穿插的沟谷,切割明显。
湛江市的半岛缓坡台地,三面临海,台地略有起伏,无明显峰谷,地势较平缓,坡度3~5度。在大片缓坡地之间有水田、小溪或冲刷沟等切割。以火山喷发遗迹的小山较高,地势向四周逐渐变低。较高的山岭有螺岗岭(海拔223米)、仕礼岭(海拔226米)、石卯岭(海拔259米)、石板岭(海拔245米)。螺岗岭以南地势平缓,东西部皆为台地,台顶平坦,周边较陡。
湛江市的沿海平原区,以河流冲积的滨海平原为主,部分为滨海台地,地势平缓,起伏极微,坡度1~4度。滨海平原海拔0.8~3米。
湛江市主要岛屿有东海岛南三岛硇洲岛特呈岛调顺岛东头山岛南屏岛等。湛江市东海岛面积达289平方千米,为广东省最大的岛屿,是中国第五大岛屿。湛江市南三岛面积164平方千米,为广东省第二大岛屿,是中国第七大岛屿。
气候
湛江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属于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受海洋气候的调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湛江市年平均气温在22.7℃~23.5℃,由北向南递增,南北相差1.5℃。年平均雨量1395.5~1723.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4.8~2038.2小时。4~9月为多雨季节,8月雨量最多;10~3月雨量较少。
湛江市春季东北季风减弱,东南季风增强,主要盛行偏东风,湿度大,云雾多,光照少,相对湿度在80%以上;当冷暖空气相持于华南沿海时,常有低温阴雨天气出现,雨季来迟之年,常见春旱;强对流天气开始活跃,历年中出现的冰雹,80%出现于该季度。
夏季主要盛行东南风,全年登陆及影响该市的热带风暴、台风,在该季度占86%;暴雨频繁,市区该季暴雨出现次数占全年出现总次数77%,主要是前汛期(5—6月)锋面暴雨及后汛期(8—9月)台风暴雨;气候炎热,年极端高温出现于该季,为37.4°C至38.8°C;强对流天气旺盛,往往午后雷雨交加,有时伴有龙卷风、大风及冰雹,雷暴日占全年出现总次数81%至86%。
秋季渐转受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东北季风转强,主要风向由偏东风逐渐转偏北风;干燥、少雨、晴天多,最小相对湿度11%至26%,雨量占全年雨量7%至15%;在冷空气和晚秋台风影响下,有29%至53%年份出现3~5天寒露风天气;在晚秋台风少及秋台风雨量不充沛时,常发生秋旱。
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主要盛行偏北风;初冬(12月至次年1月)干冷多晴天,极端低温各地为-1.4°C至3.0°C,偶有霜冻出现;晚冬(2月)湿冷多阴雨,常为低温阴雨天气。
水文
河流水系
湛江市境内河流较多,但大部分源流短,水量小,落差不大。全市集水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有鉴江、九洲江、南渡河遂溪河;集水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干支流有40条;属独流入海的22条。
海洋水文
湛江市东部海区潮汐,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在1个太阳日(24小时50分)内出现峰——谷、峰——谷的潮候,即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两峰的高低、两谷的深浅也不一样。
湛江市西部海区(北部湾)潮汐,属于典型全日潮,其特点是在1个月内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日子每天只有一个高潮和一个低潮,在一个太阳日内完成一个潮汐循环。在一个月里,每当月亮偏北和偏南最甚的日子过后几天,潮差特别大;反之,逢月出正东和月没正西的日子过后几天,潮差特别小。每一潮潮期起止时间为14天,除三、九月份各有3次大潮,其他月份每月为2次大潮。最高与最低潮差4~5.5米;最大潮汐流速100~150厘米/秒,最小潮汐流速30~55厘米/秒。
琼州海峡潮汐,属于规则混合潮。东西向的琼州海峡,略似一条带形的内陆航道,东西的两个出口,加上每年东南、西南、东北的季风等气象因素和海峡沟底凸凹不平地形的影响,形成“南潮北汐”不相同,涨落时刻、潮的大小也不相同。
土壤
湛江既有热带土壤基本类型,也有滨海地带土壤分布,共有赤红壤砖红壤、滨海沙土、滨海盐渍沼泽土、滨海盐土、潮沙泥土、沼泽土火山灰土、菜园土、水稻土等10个土类,以红壤居多,湛江因此有“红土地”之称。其分布大体是北纬20°40′以南地区为砖红壤,占土地总面积一半以上,是该市最主要的土壤类型;北纬20°40′以北地区为赤红壤;沿海地区为海滨沙土、滨海盐渍沼泽土和滨海盐土;九洲江鉴江沿岸两侧为潮沙泥土。
自然灾害
湛江市属于雷琼地震带,是东南沿海地震带西端一个多震强震。其位于欧亚板块东南偶,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共同作用,在加里东、印支、燕山、喜山等多次造山运动时期,都保存有构造运动的痕迹。基底存在东西、北东、北西三组深大断裂,这些断裂既成体系,又互相切截、穿插、交汇和复合,构成该市错综复杂的地震地质景观。
湛江市灾害性天气出现较多,主要有台风、干旱、低温阴雨、寒露风、雷暴、暴雨、洪涝、龙卷风、冰雹等,其中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台风和干旱。据气象局统计,从1960~2018年,登陆湛江市的台风52个,每年平均0.9个。2023年5月22日19时56分,湛江市麻章区海域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同年10月19日,湛江市受台风“三巴”外围环流和偏东气流共同影响,湛江市多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造成市区部分路面积水内涝严重以及该地居民受困。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湛江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89.85亿立方米,入境径流量97.37亿立方米,总径流量187.22亿立方米,人均2553立方米,耕地亩均2675立方米。2021年,湛江市全市水资源总量为78.6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6.4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3.6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091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末,湛江市土地总面积为132.63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39.26万公顷;集体土地93.37万公顷。土地利用情况:耕地46.6万公顷,园地14.76万公顷,林地29.74万公顷,草地1.14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31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14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82万公顷,其他用地1.12万公顷。
矿产资源
湛江市矿产资源较丰富,截至2020年末,湛江市已发现矿产42种,占广东省发现矿产148种的28.38%,矿产地337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92处。优势矿产有滨海稀有稀土砂矿、玻璃用砂、银矿、水晶、高岭土、泥炭、硅藻土玄武岩、地下水、矿泉水、地下热水、南海石油及天然气等13种。其中湛江地热田是省内最大的地热田,分布面积4245平方千米,允许开采量106万立方米/日;高岭土矿产资源探明储量9052万吨,远景储量超2.5亿吨;硅藻土地质储量近7000万吨,位居广东省首位。
海洋资源
湛江市湛江市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区域,三面临海,海洋资源丰富。截至2023年8月,湛江市沿海生物种类2000多种,并拥有广东省乃至全中国保存最完好的红树林、珊瑚礁和海底草场三大海洋生态系统。海洋与渔业类型自然保护区22个,其中国家级保护区2个,国家级海洋公园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海养珍珠产量占全中国的2/3,对虾养殖产量约占全中国的1/4。
生物资源
截至2022年,湛江市天然林主要种类有52科76种,主要的有樟科番荔枝科桃金娘科桑科、红树科、无患子科、柿树科、楝科、大戟科、壳斗科等。比较名贵的树种有胭脂、沙罗、樟木、苦楝、土沉香、红椎、酸枝、箭毒木等。此外,湛江市临近海域中浮游植物密联角毛藻、丹麦细柱藻、克氏根管藻等共142种,其中硅藻门42属116种,占总种类数的81.3%; 甲藻门10属19种,占总种类数的13.8%; 蓝藻门5属5种,占总种类数的3.5%;其他门类2属2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1.4%。
截至2022年,湛江市主要的脊椎野生动物种类有25种以上。其中爬行动物纲如鳖、龟、蛤蚧马鬃蛇金环蛇南蛇银环蛇眼镜蛇蟒蛇等7科9种;动物鸟纲如禾花雀、毛鸡、斑鸠、麻雀、野鸡、鹧鸪猫头鹰翠鸟等6科7种;哺乳动物纲如华南虎山猪水獭穿山甲刺猬松鼠黄鼠狼、狐狸等9科9种。湛江市临近海域中浮游动物共有9类87种,以桡足类最多,有37种;其次是腔肠动物20种,毛颚类7种。出现最多的有中华哲水蚤、异尾宽水蚤、亚强真哲水蚤、肥胖箭虫和鸟喙尖头蚤以及短尾类幼虫等。而湛江市游泳生物主要由鱼类、甲壳类、头足类三大类群种类组成,常见鱼类有尖嘴魟、尖头斜齿鲨、条纹斑竹鲨等173种;甲壳类中的虾类有新对虾、日本囊对虾、墨吉明对虾等31种;头足类如小官枪乌贼、火枪乌贼、中国枪乌贼等11种。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9年12月初,南路地区辖湛江市、北海市和钦县、防城、合浦、灵山、海康、遂溪、廉江、化县、吴川、梅茂、电白、茂名、信宜县。
1950年8月,南路专员公署改为高雷专员公署,辖徐闻、海康、遂溪、廉江、化县、茂名、信宜、电白、梅茂、吴川县。
1951年11月,市郊通平区和海滨区分别划归遂溪县和吴川县。
1952年1月,遂溪县属东山乡划入市郊区。
1952年11月,市郊的东海岛、硇洲岛、东头山岛等地划出,成立东海县,隶广东省粤西区行政公署。是年12月,改名为雷东县。
1952年11月,粤西地区辖湛江市和台山、开平、恩平、阳江、阳春、茂名、信宜、电白、化县、吴川、廉江、遂溪、海康、徐闻、东海县。
1953年,市郊南三岛划归雷东县。
1954年1月,市郊特呈岛划归雷东县。
1956年2月,湛江地区辖湛江市和徐闻、海康、雷东、遂溪、廉江、化县、吴川、电白、阳江、阳春、信宜、茂名县。
1958年11月,撤销雷东县,并入湛江市郊区。
1958年11月,湛江专区辖湛江市、茂名市、北海市和合浦、浦北、灵山、钦县、防城、东兴各族自治县、钦北壮族自治县、徐闻、海康、遂溪、廉江、吴川、化县、茂名、信宜、电白、阳江、阳春县。
1959年,吴川县坡头区、龙头区和遂溪县麻章区划入市郊区。
1961年,遂溪县通平区的太平划入市郊区。
1983年9月,原湛江地区所辖的吴川、徐闻、海康、遂溪、廉江县划入湛江市;电白、化州、高州、信宜县划入茂名市;阳江、阳春县划入江门市,后又划出成立阳江市。
1983年后,湛江市辖吴川、廉江、雷州3市,徐闻、遂溪2县,赤坎、霞山、坡头、麻章4区和湛江经济开发区、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
2010年4月,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湛江市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合并设置为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广东湛江东海岛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湛江市辖4个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地为赤坎区跃进路67号。
人口
人口数量
湛江市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台地和沿海、河流沿岸的小平原。从人口密度看,台地、平原地区分布较丘陵地区的大;城镇较乡村的大。截至2023年末,湛江市常住人口707.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3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40.2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07%,比上年末提高0.7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7.42万人,出生率10.51‰;死亡人口3.54万人,死亡率5.02‰;自然增长人口3.88万人,自然增长率5.49‰。
参考资料:
民族
湛江市主要人口为汉族,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居于此地。唐代以前,今湛江市境域有黎、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其中黎族是最古老的土著民族,随着自然灾害以及战乱等历史原因这些少数民族曾陆续外迁。截至2023年10月,湛江市有50个少数民族成份,26个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村,已成功培育与建设了1个国家级、2个省级和11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在廉江市创建了国家级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
语言
湛江市为汉民族居住区,使用语言为汉语,除普通话外,主要流行粤语闽语客家话三大方言。而在湛江三大方言中,说闽语雷州话人数最多,粤语次之,说涯话的又次之。
流行于湛江市之粤语大体上可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湛江市区白话,通行于湛江市城区,其语音、词汇、语法与广州地区之广州话基本相同,故多将其列入粤语的广州话;第二类是流行于吴川市的梅菉、塘缀、长歧、浅水,廉江市的廉城、安铺、平坦,遂溪县的遂城、草潭,湛江市坡头区的龙头、官乡村等地的粤语,与化州、高州、茂名等地粤语区连成一片。此类粤语与湛江市区白话有一定差别,较为明显的特点是带¢和7、d、b等声母,且声调也有差异;第三类是吴川话,分布于吴川县的吴阳、黄坡、振文、中山、塘尾、樟铺、板桥等地,约占吴川县人口的60%,还有湛江市坡头区的南三、坡头、乾塘以及龙头、官渡部分居民都操吴川话。
雷州话是湛江市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占全市人口半数以上,分布于徐闻、海康县以及湛江市郊区、遂溪县大部分地区,廉江的横山、河堤、新民、营仔、龙湾第5个镇,吴川的覃巴、兰石、王村港等3个镇,与茂名市区及茂名市属电白、信宜等地的黎话(雷州话)区广连成片。湛江市通行之雷州话,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各片的方言亦存在一些常用词不同的现象。但各地之间均可相互通话。因雷州府历来设于雷城镇,人们习惯上以海康县雷城话为雷州话代表话,今电台的雷州话播音、雷剧均操此话。
廉江客家话俗称俚话。操俚话的居民,其先祖多由宋代,尤其是明清之际,由福建旧汀州府和广东嘉应州地区迁居而来。他们分布范围较广,遍及廉江西部和北部塘蓬、石颈、和寮、长山、石角等5个镇,以及河唇、石岭、青平、高桥、雅塘5个镇部分地区,还有营仔、吉水、河堤、横山镇的部分地区。除廉江白话外,僵话是该县的第二大方言。该县操侄话的居民,随着1958年鹤地水库兴建,部分迁移至雷州半岛,从此遂溪、海康、徐闻就有少量操僵话居民。湛江市的僵话与广西陆川、博白、合浦以及广东省茂名的僵话区连成范围更广的俚话方言区。
宗教信仰
湛江市是广东省宗教工作的重点市之一,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截至2023年8月,湛江市登记开放宗教活动场所297间,其中佛教233间、道教9间、天主教15间、基督教40间。佛教传入最早、流传最广,尤以海康县为中心,素有“佛教之乡”之称,湛江境内流行的佛教属禅宗和净土宗教派,约于隋唐时期随中原人口的迁入而传入。天主教传入稍后,各县均有流传,其中以海康、遂溪、廉江县及湛江市区较为流行。基督教传入最后,以徐闻县规模最大。此外,道教在湛江有较久历史,且曾相当活跃,至清代开始衰落,20世纪50年代后消亡。
政治
经济
综述
湛江市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为海洋产业,截至2024年4月,该市海洋生产总值约占GDP的三分之一。改革开放后,湛江被列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进入新时代,湛江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此外湛江市以制造业为经济发展基础产业,拥有绿色钢铁、绿色石化、智能汽车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农海产品加工、智能家电、绿色造纸、羽绒纺织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构建了“3+4+4”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湛江市拥有国家级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奋勇高新区、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海东新区3个经济功能区。
2023年,湛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793.59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06.9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54.62亿元,同比增长0.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32.06亿元,同比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6:38.3:4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75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629美元),增长2.6%。
参考资料:
第一产业
湛江市是广东省农业大市,全市各类农业用地近150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00多万亩,同时紧靠北部湾渔场,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湛江市是粤港澳稳定的菜篮子、果盘子产品供应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热带水果与南菜生产供应基地,还拥有“湛江金鲳鱼”“湛江菠萝”“湛江生猪”“廉江红橙”“乾塘莲藕”“徐闻良姜”“遂溪火龙果”“湛江对虾”等特色优势农业品牌。2023年,湛江市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5.11万亩;粮食总产量151.90万吨;蔬菜总产量468.90万吨;园林水果总产量340.93万吨;猪牛羊禽肉总产量50.1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28.49万吨。2023年,湛江市第一产业增加值706.91亿元,增长3.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5.5%。
第二产业
湛江市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构建了以三大战略性支柱产业绿色钢铁、绿色石化、智能汽车为主,绿色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农海产品加工、智能家电、绿色造纸、羽绒纺织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体系。2023年,湛江市第二产业增加值1454.62亿元,增长0.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其中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38.57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6元。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94.43亿元。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7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25.6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74.80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湛江市第三产业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2023年,湛江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632.06亿元,增长4.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4%。其中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9.31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264.26亿元;金融业增加值181.76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1.56亿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75.30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7.34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7.33亿元。现代服务业增加值866.37亿元。2023年,湛江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632.06亿元,增长4.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4%。2023年,湛江市接待旅游总人数2349.11万人次,其中,接待中国游客人数2334.44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人数14.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0.07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76.76万美元。
经济功能区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首批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国批面积9.2平方千米。2006年6月经国家商务部、国土部、建设部批准,在东海岛扩区10平方千米。2009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与省级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合并。合并后管辖面积378平方千米,下辖硇洲1个镇和5个街道。建成区位于湛江市赤坎区和霞山区之间,是湛江的中心城区,东海岛为中国第五大岛屿、全省最大的岛屿。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处于湛江市区核心区,航空、海运、高铁、公路、管道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齐备。同时湛江经开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湛江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现代化大工业主战场。截至2023年3月,湛江市4个投资超100亿美元的重大临港产业就有3个落户在东海岛。全区现有工商企业7978家,包括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巴斯夫、中海油、中国诚通、法液空、中冶集团、威立雅、美国陶氏、招商局集团、兴业银行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企业项目,成为广东提振粤西经济发展的龙头和广东新的经济增长极。
湛江市奋勇经济区
湛江市奋勇经济区(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奋勇新区),前身为奋勇华侨农场,创建于1952年8月,占地面积约46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该经济区入园项目44家,投资总额90多亿元,投产20家,其中规上企业7家,初步形成食品医药、钢铁配套、新材料等三大支柱产业。奋勇高新区地处雷州半岛中部,位于广东省距离东盟国家距离最近的一个地级市——湛江市腹地,对于打造广东进军东盟的桥头堡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广东奋勇东盟产业园北连湛江市区,南接海南自贸港,东邻东海岛,西迎北部湾,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北部湾经济区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处。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湛江市有各级各类学校3298所,在校生183.6万人,教职工12.98万人。其中:幼儿园2042所,在园(班)幼儿34.51万人,教职工3.69万人;小学914所、在校生77.61万人,初中244所、在校生32.76万人;普通高中56所、在校生13.69万人,中小学教职工7.9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0所,在校生2380人,另有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3504人,教职工500人;中等职业学校25所(含省属中职学校2所),在校生7.33万人,教职工3413人;在湛高校7所,在校生17.46万人(含研究生4932人),教职工9238人。至2023年,湛江市各级各类教育招生数(不含非学历培训)49.04万人,比上年增长0.04%;在校生189.35万人,增长1.6%;毕业生48.20万人,增长6.2%。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招生491人,在校生2516人;学前教育入园幼儿8.86万人,在园幼儿31.97万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湛江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3957个,比上年增长6.2%,其中,医院136个,乡镇卫生院9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3个。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4127人,增长17.4%,其中,执业医师13089人,增长12.1%;执业助理医师4704人,增长23.0%;注册护士25709人,增长18.9%。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6557张,增长3.7%,其中医院床位数35995张,增长5.0%;乡镇卫生院床位数7893张,增长0.9%;妇幼保健院(所、站)床位数1641张,下降7.0%。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始建于1938年,位于湛江市赤坎区源珠路236号是一所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221亩,建筑面积35.7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3月,该医院内设有83个临床医技科室,编制床位3000张,职工3200多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470多人,副高以上职称690多人。该医院拥有面积4000平方米的公共科研平台,包括湛江市临床医学研究所、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和湛江市新生儿筛查中心,临床医学研究所下设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细胞治疗中心和SPF实验动物中心,先后荣获中国最佳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等多项荣誉称号。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位于湛江市霞山人民大道南57号,医院前身为湛江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4月16日正式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建筑面积约45.04万平方米(含海东院区18.14万平方米),设有临床机构68个、医技机构12个、临床医学研究院1个(含科研平台6个)、研究所5个、研究室21个。该医院曾先后获得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等荣誉称号120多项。
科学技术
2023年,湛江市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12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632项,比上年增长45.6%;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20亿元,增长265.4%。专利授权数573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796件。年末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7个;全年投入市级科技发展专项经费1.00亿元,比上年下降9.1%。年末市级监督抽查产品759批次,产品抽查合格率94.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法定计量技术机构6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5.68万台(件),增长6.6%。全年完成产品认证企业557个,增长3.0%。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5项,其中新制定地方标准16项。全市共建成天气雷达观测站点2个,气象天气雷达5部,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自动气象观测站157个。全市共建成地震监测台站10个,地震遥测台网1个,地震强震台站27个,地震烈度台站90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湛江市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艺术馆11个,国有博物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全市有广播电台6座,电视台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0%。年末有线电视用户数43.3万户,比上年末下降6.3%;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3.6万户,下降16.4%。全市出版报纸4991万份,各类期刊8.32万册,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含电子图书馆)823.14万册。
湛江市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南方路50号,占地面积27000平方米,展览大楼高六层,座南向北,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展厅面积4500平方米,是地方性综合类博物馆。博物馆于1960年建成开放,于1992年被命名为广东省文化系统文明单位,1995年被命名为湛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获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20年,湛江市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湛江市图书馆是由湛江市政府设立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机构,该馆前身为湛江地区图书馆,创建于1960年,1983年更名为湛江市图书馆,图书馆位于湛江市人民大道北,占地25.1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主楼高九层,四周楼宇高五层,馆内有读者座位1200个,藏书120万册。
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底,湛江市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数量2.31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其中市县级有大型公共体育场、体育馆或公共游泳池(馆)28个,121个乡镇(街道)有健身广场或社区体育公园,1636个行政村健身器材实现全覆盖。2023年,湛江市体育健儿在重大比赛中,获得全省冠军48人次。为国家输送运动员2人,为省输送运动员2人。全年共获得省级以上运动奖牌186枚,其中,金牌59枚,银牌61枚,铜牌66枚。年末全市共有业余体校9所,在校生人数1656人。
环境保护
2023年,湛江市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日平均值分别为8微克/立方米、12微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20微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2.5,其中,达到优(AQI≤50)的天数占全年比重62.7%,达到良(51<AQI≤100)的天数占全年比重34.5%,空气质量稳居中国城市前列。
2023年,湛江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4.4dB,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69.5dB。全市已建成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5个,污水日处理能力达70.9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城市集中式供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完成迹地林更新面积690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322公顷,宜林荒山造林面积547公顷,封山育林面积336公顷。
湛江市所辖五县四区均面向海洋,截至2021年末,该市49个自然保护地,其中有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雷州珍稀海洋生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2个。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1997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列入“拉姆萨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是中国大陆沿海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0278.8公顷,红树林面积7228公顷,约占中国的33%,广东省的79%,保护区内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6种。此外保护区内还有鸟类246种、鱼类127种、大型底栖动物158种(其中贝类110种)、昆虫133种。
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徐闻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9年8月建立,2007年4月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半岛的西南部,总面积14378.5公顷,是中国大陆沿岸唯一发育和保存的现代珊瑚岸礁。保护区内有腔肠动物门(Cnidaria)珊瑚虫纲(Anthozoa)共3目19科82种,其中,软珊瑚目7科27种;群体海葵目1科1属1种;石珊瑚目11科54种,这54种石珊瑚全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并列入世界CITES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湛江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112.4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88.60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88.4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598.43万人。参加职工失业保险51.0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59.3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57.49万人。年末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1.3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6.21万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44万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0.24万人,享受高龄补贴175.91万人次。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4039人。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867张,收养人员484人。社区服务设施2862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0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66亿元,用于社会福利专项资金0.23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0.27亿元。
基础设施
湛江市有鹤地水库、大水桥水库、青建岭水库、长青水库等多座水库。其中鹤地水库——青年运河工程自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水利工程贯通了湛江五县(市)四区,该水库是中国16个大型水库之一 , 库区跨越广东广西两省区 , 蓄水面积122平方千米, 蓄水量达11.5 亿立万米。鉴江供水枢纽工程于2015年建成通水,解决了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等项目和东海岛现代产业园建设用水以及湛江东部160多万人饮水的问题。
交通运输
综述
湛江市境内交通网络发达,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截至2023年末,市境内有8条高速公路,3条国道以及20条省道,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2539.358千米;全市干线铁路营运里程约389.3千米,有5条铁路线经过湛江市境内,拥有8个客运火车站,此外还有4E级干线机场湛江吴川机场,以及现代化深水海港湛江港实现湛江市境内的航空航运。
2023年,湛江市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38亿吨。其中,铁路运输0.30亿吨;公路运输1.47亿吨;水路运输0.48亿吨;管道运输0.13亿吨。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83亿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58.13万标准箱。全年旅客运输总量3855万人,其中,铁路1291万人;公路1458万人;水运832万人;民用航空274万人。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296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505千米。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98.43万辆,其中私人汽车93.55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62.81万辆,其中私人轿车61.58万辆。
公路
湛江市内有兰海高速、沈海高速等国家高速和多条省级高速在境内交汇。截至2023年末,湛江市境内共有8条高速公路,分别为湛徐高速、渝湛高速、汕湛高速、化廉高速、玉湛高速、湛徐高速徐闻港支线、汕湛高速吴川支线、东雷高速;共有3条国道,分别为G207、G228、G325;以及20条省道。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22539.358千米,居广东省第1位;路网密度170.7千米/百平方千米,排广东省第4位;高速公路密度3.6千米/百平方千米,排广东省末位。
铁路
湛江市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截至2023年末,该市干线铁路营运里程约354千米,深湛高铁、黎湛铁路、河茂铁路、粤海铁路和东海岛铁路经过境内,直接与国家铁路干线网络连接,形成了连接大湾区、贯通大西南、通达海南岛的铁路网络。该市拥有湛江市车站、湛江西站遂溪火车站廉江火车站河唇火车站吴川火车站雷州火车站徐闻火车站等8个客运火车站。其中,湛江站(Zhanjiang Railway Station)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一个重要节点,始建于1955年,该车站连接湛江港,是西南腹地货物出海的主要港口站、枢纽站,承担着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大宗货物运输任务。截至2024年4月21日,湛江站共发送货物607.3万吨,日均装车864车,其中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97列。
航空
湛江吴川机场(Zhanjiang Wuchuan Airport,IATA:ZHA,ICAO:ZGZJ),位于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塘㙍镇合山村,西南距湛江市市中心约35千米,为4E级干线机场、国家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是湛江机场的迁建机场 。该机场于2022年3月24日正式启用,机场航站楼面积为6.18万平方米,设19座登机廊桥;民航站坪设30个机位,其中E类机位2个、C类机位28个;跑道长3200米、宽45米;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1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6万吨、飞机起降4.74万架次的使用要求。
湛江新塘直升机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是一个直升机机场。2024年9月29日,国内首条从海南三亚天涯直升机场出发至广东湛江新塘直升机场航线成功首飞。
港口
湛江港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东临南海,南望海南岛,西靠北部湾,北倚大西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深水海港,是西南沿海港口群的龙头港,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航程最短的港口之一,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湛江港于1956年5月开港,划分为12个港区,其中湛江湾内7个港区,分别为调顺岛港区、霞海港区、霞山港区、宝满港区、东海岛港区、南三岛港区、坡头港区;湾外县域5个港区,分别为雷州港区、廉江港区、吴川港区、徐闻港区、遂溪港区。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62个,其中生产用泊位149个、非生产性泊位13个。截至2023年末,湛江港泊位通过能力达1.08亿吨,港内已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23条,其中外贸10条、内贸13条;开通集装箱铁海联运22条,形成辐射云南、贵州及湖南的海铁联运网络。
公共交通
2021年,湛江市新开通公交线路40条,新增公交线路里程1201千米,新增新能源公交车245辆,增至1028辆,市区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提升至90.7%,全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提升至81.4%,公交车辆万人拥有率达14.68标台。此外湛江市还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472个网点,有10000辆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截至2024年1月,湛江市公共交通集团有公交车辆774辆(其中89.3%为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有10路、20路、24路等公交线路53条,公交线路服务里程1052.3千米。
历史文化
综述
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湛江雷州市、遂溪县和徐闻县以及湛江市区和廉江市、吴川市的部分地区,形成独特的以闽语雷州话为通用语言的区域文化(即“雷州文化”)。雷州文化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并列为“岭南四大文化”。雷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美誉;遂溪县被命名为“中国醒狮之乡”;吴川市被世人们誉为“粤剧之乡”等。湛江市也是粤西地区高凉文化的代表之一,发源于古代高凉郡
湛江市当地饮食习惯以米饭为主食,同时还有各式以清焯、水煮及白焯的方法为主的地方菜式。当地拥有自己的独特节日文化,如粤西年例、吴川元宵等。此外湛江市还有粤西白戏、雷州音乐、石刻、泥塑等独特的民间艺术工艺。截至2023年底,湛江市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53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106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
名称衍变
今湛江市区原为清代遂溪吴川两县属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间的麻斜海湾(今湛江港),于1899年11月沦为法国殖民地,时称“广州湾”。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中国收回,设市级建置,定名湛江市。因历史上曾属椹川县,境内曾设椹川巡检司,又因天然内海湾似一条湛蓝的大江,故得名。亦有一说,因湛江市地域原分属遂溪、吴川,湛江是“椹川”(古“椹川”亦称为“湛川”)与“鉴江”各取一字而成。
地区象征
湛江市市花民国时期为凤凰花。到1984年,经市民评选,紫荆花被评为市花,紫荆花花色紫红,又称“满条红”。在中国古代,紫荆花常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象征骨肉情深、兄弟和睦、家业兴旺,人们常借紫荆来思念亲人、思念家乡。
习俗
年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节日庆典,湛江年例因其独特的民俗元素和丰富的内涵,已成为了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湛江吴川年例于2012年列入广东省非遗名录。在湛江年例中,游神是最重要的民俗形式之一。湛江市大部分地区有年例习俗。年例的日子各地不同,有的在元宵节,大多在某神诞日子。内容主要是游神、飘色巡游、“舞鹰雄”、“游鱼”等。雷州半岛有的乡村,把自己的图腾作神来游,如蛇、鸟、雷公等。
吴川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湛江市下辖吴川市(县级)元宵节会举办元宵节。元宵活动有泥塑和电动彩塑,有竹木搭造的五级牌楼和花塔、花桥,以及游行活动。游行时还会进行舞火龙、舞狮子、舞貔貅、舞二真、舞六将、踩十番、吹长笛,玩陶鼓等活动,以及各式各样的彩车、“地色”和精彩巧妙的“飘色”,还有花簇队、彩旗队、仪仗队和武术队进行游行。
艺术
湛江市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拥有一批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民间艺术种类。东海人龙舞素有“东方一绝”的美称;遂溪醒狮曾代表广东参加2008年中国奥运会开幕式文艺展演;吴川飘色曾获得中国飘色艺术大汇演金奖等。2017年央视第一季《魅力中国城》节目中,人龙舞、醒狮、飘色等湛江民间艺术登台演出,对湛江市的特色文化进行了对外宣传。
文物
截至2023年底,湛江市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538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湛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4处。
非遗
截至2023年底,湛江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106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省级39个、市级58个。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63人,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61人、市级97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0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非遗工作站2个。
风景名胜
综述
湛江市滨海、生态、人文资源丰富。该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一个受热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的城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湛江市拥有众多生态旅游资源,如湖光岩国家森林公园、徐闻古港、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截至2022年6月,湛江市共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17家,其中AAAA级景区6家,AAA级景区8家,AA级景区3家。
主要景点
特产美食
饮食文化
湛江市当地人民主食以米饭、番薯饭以及番薯粥为主,饮食烹调主要是以煲(瓦煲)、煮为主,甚少煎、蒸、煽、炸之类的烹调。湛江菜式多以粗料烹制,讲求原汁原味,为了保持原料的原味,在烹饪上多以清焯、水煮及白焯的方法为主,并少放调料务求带出材料最原始的风味。同时湛江市是中国著名的海洋大市,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之称。
地方菜式
湛江菜代表菜式:湛江白切鸡、白灼海虾、清蒸花蟹、干煎鲳鱼、蒜蓉蒸鲍鱼、蒜蓉蒸龙虾、蒜蓉蒸沙虫等。
湛江白切鸡
湛江鸡与清远麻鸡、惠州胡须鸡,最早并称“广东三大名鸡”。而湛江白切鸡的烹制方法为“浸”,浸鸡时要求大沸水下鸡,微沸水浸鸡;水沸后把鸡放下,随即转用小火,使水温始终保持在80~95℃,约浸15分钟。鸡出锅后,在鸡身抹匀熟油,使油脂在鸡表皮形成一层保护膜。此外该菜式还配有沙姜、蒜和酱油调配成的本地特色蘸料。
蒜蓉蒸沙虫
沙虫又叫沙肠子,有“海滩人参”之称,下录沙虫是湛江地区最有名气的沙虫,与硇洲鲍鱼齐名。沙虫口感鲜嫩,味道香甜,可做主菜,可当配料,可鲜吃,可干吃。蒜蓉蒸沙虫是湛江菜的代表作。
特色小吃
湛江市特色小吃主要有:炭烧生蚝、烂锅炒粉、沙虫沙螺粥、炸虾饼、肠粉、蛤蒌饭、田艾米籺等。
地方特产
湛江市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海岸线漫长,拥有众多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还包括了热带作物、海水养殖等富有湛江特色的产品。
流沙南珠
雷州半岛南部的深水港——雷州市覃斗镇流沙港,是湛江市的知名珍珠养殖基地,出产的流沙南珠于2005年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流沙村也被誉为“中国南珠第一村”。
硇洲鲍鱼
湛江硇洲岛具有独特的火山地貌,该地出产的硇洲鲍鱼有“海味之冠”的美誉,曾为中国历朝贡品。天然的硇洲鲍俗名九孔鲍,体形比较颀长,外壳有分层的颜色互隔,根据不同时期食用的海藻呈现不同的颜色,口感清甜、鲜脆、有嚼劲。
徐闻良姜
湛江徐闻良姜,又名高良姜,为姜科植物,是一种热带多年生长的山姜,属食药兼用的植物,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等功效,对人体造血机能有促进作用,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徐闻素有“高良姜之乡”之称,良姜产量占全中国的90%以上。2006年,徐闻良姜入选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入选农业农村部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著名人物
历史人物
当代人物
对外交流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湛江概况.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4-06-21
领导之窗.湛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6:3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