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全称魏晋时期(220年—420年),指东汉瓦解后,
三国到两晋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这段历史的前半段。
曹魏
魏是三国(220年-265年)时期的政权,是
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这时主要有
曹魏、
蜀汉及
孙吴三个政权。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
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
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184年
汉灵帝时期爆发
黄巾之乱,为了安定地方,州牧拥有地方
控制权。而后朝廷因内乱被军阀
董卓控制,各地实力派州牧举兵反抗董卓。190年董卓挟持朝廷迁都,地方
州牧纷纷划地一方,群雄割据。董卓最后被
吕布和
王允设计刺杀,长安最后被
李傕占领。
汉献帝趁机东逃,于196年被
曹操迎到
许昌,改元
建安。
曹操采纳“奉天子以令不臣”(俗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击败多股势力,于200年的
官渡之战击败
袁绍,至208年时大致掌控了中国北方。然而于该年冬季的
赤壁之战中被
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
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以
益州为主的
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刘备与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拓展势力,为了荆州问题双方多次发生纠纷与战争,最后刘备在222年的
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绝大部分。刘备于隔年病死,辅佐其子
刘禅的
诸葛亮于同年再与孙权恢复同盟。据有扬州、荆州及
交州等地的孙权至229年才称帝,国号吴,史称
孙吴或者东吴。三国局势主要为蜀吴同盟对抗魏,各国疆域变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渐渐被司马氏一手掌控。263年
司马昭为建立军功准备篡位,发动
魏灭蜀之战,蜀汉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
司马炎废
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曹魏亡。西晋于280年发动晋灭吴之战,灭亡孙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
晋朝。
晋朝
晋朝(265年-420年)是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之一,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区别于五代时期的
后晋,又称为司马晋。晋朝可分为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即
西晋(265年-316年)与
东晋(317年-420年),合称“两晋”。西晋为
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定都洛阳;东晋为晋元帝
司马睿所建立,定都
建康。两晋的
政治体制为
世族政治,
政治制度由汉代的
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
三省六部制过渡。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
曹魏世族,
高平陵事变后掌握
魏国政权。265年,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
曹奂禅位,国号晋,即
晋武帝。280年,西晋灭
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十几年。
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
八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
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
十六国时期。
317年,晋朝宗室
司马睿于
建康称帝,东晋建立,据有中国南方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平民陆续南迁,形成中国北方侨民和南方土著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
王导等人采取镇之以静策略,稳定局势。皇权衰落,朝廷大权主要由
世族掌握,由于军权外重内轻,朝廷控制力弱,不少
方镇心怀野心,先后发生了
王敦之乱、
苏峻之乱及
桓温专政。虽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担心野心家借此扩张势力,大多消极支持。383年,前秦出动举国之师,意图灭亡东晋。面对亡国之祸,东晋君臣一心,凭借
淝水决战奠定胜局。
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复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
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后期又发生朋党相争及
桓玄作乱。平民负担沉重,又发生
孙恩、卢循之乱。
谯纵亦据蜀地自立。最后
刘裕崛起,平定诸乱,凭借
军事力量夺得帝位,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经济方面,东晋
庄园经济占据的比例比西晋更大。由于
农业技术提升等因素,在
侨姓世族与
吴姓世族密集开发下,江南获得
全面发展而繁荣兴盛,中国的
经济中心也逐渐南移,后来才有
大运河的出现。此外,
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长足进步。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
中国文化中衰之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汉代以前,政治主权完全在
华夏族,而他族则作为被统治者而同化,汉代以后,政治主权不全在华夏族,而他族或以征服华夏族者而同化,边疆民族带来的草原游牧文化也融于
中原文化。时天下大乱,士族文人多不以道义为重,儒学中衰。旷达之士,目击衰乱,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遂开清谈之风。晋室之兴,世乱未已,
向秀之徒,益尚
玄风。玄学与印度东传之佛教交汇,中国文化逐渐转变为
儒释道融合之状况。
政权
从“魏晋”一词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
西晋与东晋。
三国包括了魏、蜀、吴,分别是
曹操父子、
刘备父子及
孙权父子所建立。
曹魏的年代始於西元220年,
曹丕篡汉,建都洛阳,史称魏或曹魏。统治范围有整个
黄河流域、
淮河流域,以及
长江中游的
江北及甘肃、陕西、
辽宁的大部分地区。亡於西元265年,共历五帝、46年。
蜀汉为刘备所建立的国家,西元221年,刘备称帝於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统治区域有今四川、云南、贵州全部和陕西的一部分。西元263年为曹魏所灭,共历二帝、43年。
孙吴为
孙权所建立的国家,西元222年孙权称
吴王,229年称帝,国号吴,建都於
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统治区域有今长江中下游、浙江、福建和
两广地区。西元280年为
晋朝所灭,共历四帝、59年。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西元265年
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西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
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东、南至海,西至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北至大漠,东至
辽东。
但晋武帝死後不久,宗室之间爆发“
八王之乱”,曹魏以来入徙塞内的
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
匈奴人
刘渊建立汉政权(後改国号曰赵,史称
前赵),西元316年,刘渊族子
刘曜攻占长安,俘
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
十六国”时代。
晋朝宗室
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建都於
建康,史称东晋。西元420年,
刘裕代晋,改国号曰宋,东晋亡,共历十一帝、104年。两晋共历十五帝、156年。
五胡
十六国,自西元304年
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西元439年被
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
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在此期间,共有六个种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匈奴、鲜卑、氐、羌、羯等;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
成汉(
巴氐人
李氏)、夏(匈奴赫连氏)、
前赵(
匈奴刘氏)、後赵(
羯族石氏)、前秦(
氐族苻氏)、後秦(
羌族姚氏)、
西秦(鲜卑族
乞伏氏)、前燕(
鲜卑族慕容氏)、後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
北燕(汉族
冯氏)、
前凉(汉族张氏)、後凉 (氐族吕氏)、
西凉(汉族李氏)、
南凉(鲜卑族拓拔氏)、
北凉(匈奴族
沮渠氏)等十六国。但另外还有汉人
冉闵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
北魏前身的
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
这时诸国彼此混战,仅有前秦
苻坚时,曾经一度统一北方,但为时不久。
时代特征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
波斯、
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
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汉魏之际,
曹操崛起于北方,其所遵循的思想和采取的政治措施皆为名法之治而重道德名节,从而影响了整个时代。在思想理论上,体现
道法结合的
刑名之学曾一度占据
主导地位。
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
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这样,
魏初在道法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玄学进一步得到强化。
西晋后期,玄学思潮同极端发展,至此,玄学所主张的放达,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行为上,都对封建政权构成破坏瓦解的作用,故引起玄学内部及
儒家学者的不满,从而掀起对道家和玄学的批判思潮。
东晋时期,佛教的流行,特别是
般若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道家、玄学的思想、语言及方法,故出现玄佛合流的趋向。因此,这一时期的儒家学者,除继续批判道家、玄学外,又以儒家的入世主义和人文传统批评佛教。他们站在维护儒家
名教的立场上,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伦理等方面清算佛教的影响,力图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但都缺乏足够的理论系统和创造性。
尽管魏晋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但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
孔子的地位及其学说经过玄、佛、道的猛烈冲击,脱去了由于两汉造神运动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神学外衣,开始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就魏晋南北朝的学术思潮和玄学思潮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改革、发展和补充儒学的愿望。他们不满意把儒学凝固化、教条化和神学化,故提出有无、体用、本末等哲学概念来论证儒家名教的
合理性。他们虽然倡导玄学,实际上却在玄谈中不断渗透儒家精神,推崇孔子高于老庄,名教符合自然。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使儒学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
三教合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