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村位于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地处鹿湖山下,有500多年的建村史,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还是影视拍摄基地。其中有著名的
南华又庐。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拥有500多年厚重的历史,是保存客家古民居座数最多、最完整的村庄之一,也是梅县“文化之乡”“华侨之乡”的历史缩影。在2019年12月25日,梅县南口镇侨乡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简介
侨乡村位于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距梅城12 公里,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侨乡村生态风景秀丽,民风纯朴,除了那遍地的油菜花,还有31座美轮美奂、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百年客家围屋。其中,有100多年历史的“南华又庐”是目前客家梅州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早在2002年便被列入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侨乡村被确定为自驾车旅游专业村。2012年5月3日侨乡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传统客家民居)” ,并享有“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的美誉。同时,侨乡村已引起影视界的关注,曾拍过《红色娘子军》、《孝女彩金》等电影。
侨乡村位于梅县区南口镇西南部,由寺前、高田、塘肚三个自然村组成,因华侨众多而得名,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有3100多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有4000多人,村中潘姓人口最多。侨乡村现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多达4000多人,几乎是家家有华侨,造就了侨乡特有的客侨文化。同时,侨乡村还被誉为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全村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有116座,其中较大型和保存良好的围龙屋38座,以南华又庐、德馨堂、承德堂、毅成公家塾最为典型。南华又庐被列入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德馨堂、兰馨堂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村是电视剧《红色娘子军》和电影《孝女彩金》的拍摄地。同时,侨乡村具备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社区卫生医疗室、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和侨乡文艺活动广场等设施,极大方便了侨界人士和社区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归侨侨眷组织联谊活动的场所。
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116座,其中较大型和保存良好的围龙屋38座,以南华又庐(俗称“十厅九井”)、承德堂(俗称“五杠楼”)、毅成公家塾、德馨堂、东华庐和荫华庐最为典型。侨乡村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元,屋面多以悬山式和硬山式为主,建筑形制有围龙屋、横堂屋、杠屋、走马楼等,屋名有堂、庐、屋、围、第等,并设有“毅成公家塾”,承担起宗族祭祀、生活、生产、教育等多种功能。侨乡村是“中国古村落”,且享有“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的美誉。
全村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由寺前、高田、塘肚三个
自然村组成,有潘姓、朴姓、温姓等共6500多户。桥乡村保存有大量完好的围龙屋,被
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组认为是“
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
建筑特色
侨乡村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有116座,其中较大型和保存良好的围龙屋38座,以“南华又庐”“德馨堂”“承德堂”“毅成公家塾”最为典型。其中“南华又庐”“德馨堂”被列入广东省文化保护单位,侨乡村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最典型的围屋古村落”和“客家民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侨乡村的围龙屋大体可分为三个
建造时期,早期以明嘉靖年间的老祖屋为代表,如老祖屋、兰馨堂、品一公祠等,是客家人大家庭聚居的大型集合式住宅,这些围龙屋虽规模较大,但祖堂窄小,房屋低矮,显得非常拥挤;过渡时期以清中叶的上新屋为代表;后期以清代末年的“南华庐”等华侨屋为代表,由于人多田少谋生艰难,当时侨乡村许多人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及欧美各国谋生,在外事业有成的华侨都遵循落叶归根的传统,回到家乡买田买地建大屋,大多称为某某庐,当地人把它们叫做华侨屋。
侨乡村的古围屋建筑风格各具
特色,现存的围龙屋主要有杠横堂式、“九厅十八井”、杠式等98座,包括寺前排村30座、高田村28座、塘肚村40座,其中20世纪40年代前建造的有80多座。围龙屋的结构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是中央堂屋和横屋构成的矩形四合院,在堂屋位于中轴线上,上堂屋高祖堂,宅祠合一,横屋面向堂屋,在两侧对称分布;其次是后面半圆部分由院落和围屋组成,围屋两头与横屋后端相接;门前是禾坪与水塘,方形的禾坪平时晒谷,年节庆典时是娱乐设宴场所,半圆形水塘养鱼、洗涤、防火灾,也具有风水意义。如“德馨堂”、“南华又庐”、“承德堂”、“”等都是这种典型的围龙屋。“德馨堂”是印尼华侨潘立斋于1905年始建,1917年全面建成,是一座两堂四横两围龙建筑,房间布局为通廊结构。它利用斜坡,前低后高地建“花头”围龙。两侧附属建筑作杂物间,引山泉水作自来水用,前面有长方形禾坪,禾坪下有长方形绿化地,门前有一半月形池塘,屋后有一座果园,栽种
岭南佳果。该屋的特点是两层围龙,内围与外围相通,外围与内围之间的距离较窒窄,地板用三合土夯实。全屋占地面积为7500平方米,共有66间,8厅(道)。最令人称赞的是屋内的“之”字形下水道设计,管道相互连接将水汇聚在天井,再由天井的排水道排出。在进入“德馨堂”正门,有几个可揭开的水泥石块,里面各放置一个瓷盎,瓷盎不大不小,刚好能在底下旋转,却提不出地面,据侨乡村潘伦启书记介绍,这瓷盎起着过滤垃圾的作用,当水流冲击瓷盎转动时,水流通过,而垃圾则被阻拦下来,可有效防止下水道阻塞,同时也便于屋主清理。屋中水管虽不少已换上新的,但仍能看到建造时残留的铁制水管。“南华又庐”为著名侨胞潘祥初创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梅县区最大的客家民房之一。其建筑造型独特,亭台楼阁俱全。该房屋外观宏伟,气势不凡,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屋内分为上、中、下三堂,二横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左边中、兴、伊、始,右边长、发、其、祥),各堂既独立又可联体,所以俗有“屋中屋”的称号。上堂后面还有枕屋一排、厨房二座(左右各一座),屋背后有果园。全屋共有118间房,人称“十厅九井”。因创建人潘祥初生有八子四女,八个儿子分居八堂内,拥有八厅八井,加以上、中二堂的大厅和中央的天井,故有“十厅九井”的之称。创建人潘祥初的儿孙后裔计有100多人,现已分布海内外各地,有多名博士、学者和企业家,世界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博士就是其后人。
“毅成公家塾”(俗称老校)是由潘立斋、潘祥初两先生于光绪二十八年(1920年)捐资建造,是梅县区南口镇安仁学校的前身,该房屋为木棚瓦面,墙面三合土夯筑,初时房前有小果园和围墙,后有花园,按塾学形式而设计,巧妙地利用山坡地而建,前部分为回字形建筑,三面单层瓦房围住正面的二层楼,中间空地为花圃,便于采光美化,后部分又为单层建在山坡地上,与正面的二楼连为一体,故楼下楼上的厅房并非能一一对应。塾内共有教室8间,住房2间。建房之初为塾学,教授的内容以文言文为主,聘请秀才或资深的读书人为教师,招收潘氏子弟入读,民国以后改为全日制小学,邻里姓氏的子弟亦可在此就读。安仁学校建成后为“安仁第一分校”。房前屋内有两株高耸挺拔的鸳鸯银杏古树,后花园有一株枝繁叶茂的白玉兰,这三棵树均为建校初期所种,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木。
侨乡村的不少围龙屋建筑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客家建筑艺术的同时,对客家建筑艺术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侨乡村俨然是个客家古民居建筑博物馆。
侨乡村人才辈出,近代的潘立斋、潘祥初、潘君勉、潘植我等一批知名华侨企业家,现代世界著名化学量子专家潘毓刚博士、经济学家潘汝瑶教授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潘奋南、潘嵩保、古国檀等三位将军,以及潘铎元、潘君勉等一批军政要人、专家教授和富商巨贾都出自百年老校“毅成公家塾”。
旅游景色
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侨乡村,是一个古老、美丽而纯朴的村落。村子三面环山,满眼苍翠,小河淳淳,绕村而建的客家围屋鳞次栉比,依山而建。在这小小的村落里,留下了不少百年老屋,百年私塾,百年银杏等客家人百年的记忆和见证。
走入村口,一座“十厅九井”的方形围屋屹立在眼前,屋顶升起袅袅的白烟,犹如一个手握烟斗、经历沧桑的老人,正在向人们诉说着悠悠的客家历史,眼里饱含浓浓的客家乡情。
推开古老而厚重的大门,走进梅县区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南华又庐。方正的外形,四面围墙相护,屋前一条小溪缓缓流过,1万多平方米的屋子,共118间房,分为上、中、下三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墙上两排悬挂的红灯笼平添了几分暖意。100多年前,年仅17岁的潘祥初为了生计,漂洋过海到印度尼西亚谋生,积累了一笔财富,回到香港和亲戚合作开办了“万通安记”——当时香港有名的钱庄。从光绪三十年开始,从海外运回了水泥、石灰、
玻璃、铁花等上等建材建造此屋,历时18年之久。潘祥初八个儿子分居“中、兴、伊、始、长、其、发、祥”八堂内,各堂既可独立又可相连,人称“十厅九井”,又有“屋中屋”之称。
在村子的右边,一座百年历史的毅成公家塾,木棚瓦面,庄严而静穆,它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重要历史见证。客家人由于举族迁徙,故形成了其聚族而居,聚族而教,在每个古村落甚至大围屋中都设有学堂、私塾。这家毅成公家私塾由潘氏侨胞潘立斋、潘祥初两先生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出资建造,是梅县区南口镇安仁学校的前身。私塾巧妙地利用山坡地而建,前为“回”字形二层建筑,中间空地为花圃,便于采光美化,后为单层建筑,前后与大山融为一体,故楼下楼上的厅房并不一一对应,而围墙西式漏窗上的梅花和铜钱,则寓意了客家人告诫子孙“梅花香自苦寒来”,“书中自有黄金屋”。
塾内两株随同建房而种的浓郁苍翠,高耸挺拔的鸳鸯银杏古树,百年来的历史在它们身上留下斑斑痕迹。这里曾经桃李芬芳满天下,近代的潘立斋、潘祥初等一批知名华侨企业家,与杨振宁齐名的世界量子化学专家潘毓刚教授、经济学家潘汝瑶教授以及潘奋南、潘嵩保、潘铎元、潘君勉等一批专家教授、军政要人和富商巨贾都是从这家百年的私塾中走向世界。
获得荣誉
2019年12月25日,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