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旧名
长乐县,
民国初改现名,隶属
广东省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
韩江上游,是
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东南界
丰顺、
揭西、
陆河,西南接东源、
紫金,西北邻
龙川,东北连
兴宁。总面积3237.8平方公里。辖16个镇,县政府驻
水寨镇。
历史沿革
历史隶属
五华县境古为百越(粤)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属南海郡龙川县,汉因之。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始由东官郡兴宁县管辖,南齐时属东官郡齐昌县,梁陈间属梁化郡兴宁县。隋时先后归循州、龙川郡管辖。唐贞观元年(627)起复属兴宁县。北宋熙宁四年(1071)置县,因南越王赵佗在华城塔岗狮雄山筑有“长乐台”,故名长乐县,属循州。明属惠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属嘉应州。民国3年(1914),因国内3县同名,本县遂改称五华,属潮循道。民国25年(1936)属广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8年(1949)初改为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兴梅专区。1952年后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后属汕头专区。1965年6月属梅县地区。1988年1月地改市,五华隶属梅州市。
建县沿革
兴宁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由古龙川分治而立,县境广跨兴宁江(今
五华河)、右别溪(今五华
琴江)、左别溪(今
宁江)流域,包括今
兴宁、五华两县全境和
龙川县东部、
紫金县东北部地区,县名由兴宁江而得,县治所在地设在今五华县
华城镇雷公墩。
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分设兴宁、齐昌两县。
齐昌县以今兴宁地为其辖境,县治设在古宁昌乡旧址,即今城北1公里处的洪塘坪(又称枫林坪)。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齐昌并入兴宁,县治迁至
佗城(古龙川城)。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兴宁复置齐昌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齐昌县,置宁昌驿,隶属兴宁县。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兴宁县治由佗城迁至
龙川县境天羊山麓吖下圩。
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又析兴宁县,并在原齐昌县境设
齐昌府,府治设在洪塘坪。兴宁为其属县。
宋天宝四年(971年),降齐昌府为县。天禧三年(1019年),撤销齐昌县,并入兴宁县,县治由吖下圩迁回雷公墩。宋熙宁四年(1071年),从兴宁划出西南部地区设长乐县(今五华县)。
置县初期,县治设长乐镇(今华城)。宋绍兴十九年(1149)迁治于大坝七都九龙冈(今水寨镇七都村)。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复迁长乐镇。明隆庆三年(1569)朝廷批准割划归善县古名都(秋香江流域)、宽得都(柏埔河、义容河流域),长乐县琴江都(琴江上游流域)设立
永安县。民国3年(1914)长乐县易名五华县,县治长乐镇亦改称华城。1954年县治从华城迁
水寨,至今。
行政区划
五华县辖
水寨镇、
河东镇、
郭田镇、
双华镇、
棉洋镇、
安流镇、
梅林镇、
龙村镇、
横陂镇、
华阳镇、
周江镇、
长布镇、
潭下镇、
岐岭镇、
转水镇、
华城镇等16个镇,414个村民委员会,7390个村民小组,34个居民委员会。县政府驻水寨镇。
2019年年末五华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说明:2019年8月,五华县人民政府同意设立水寨镇黄狮新村村民委员会和龙村镇梅蓄新村村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五华县位于
广东省东部,
韩江上游,介于北纬23°23′~24°12′,东经115°18′~116°02′。县境东起郭田照月岭,西止长布鸡心石,南起登畲香炉山,北止新桥洋塘尾。东西宽71.59公里,南北长87.99公里,行政区域面积3238平方千米。县版图略呈三角形。东南界丰顺、揭西、陆河,西南接东源、紫金,西北邻龙川,东北连兴宁。县城水寨距省会广州386公里,距梅州市区82公里。
气候
五华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
北回归线横跨县境南端,属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水丰富,夏秋温热多雨,冬季较短,开春较早,有利于植物生长。1979~2000年,县境年均气温21.2℃,年均降水1519.7毫米;年均雷暴天数77天,无霜期330天。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低温霜冻、寒露风、倒春寒等。
地质
五华地质较复杂,主要有侵入岩、喷出岩、砂质岩、石灰岩、花岗岩等五大类岩石构成山地、丘陵、盆地等三大地貌类型。全县
山地占49.1%,
丘陵占41.3%,河谷
冲积平原占5.4%,
盆地占4.2%。
盆地
西南东三面群峰矗立,地势逐渐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分为西部山地盆地区(北起玳瑁山,南至南琴江,西自白云嶂、七目嶂,东止马凹,包括潭下、长布、周江、华阳、横陂西部和岐岭、华城、转水的南部,横陂、安流的西部,龙村、梅林的北部);东南山地丘陵区(梅江河谷平原以南,琴江谷地以东,包括棉洋、双华、郭田和龙村、梅林、安流、河东的一部分);北部丘陵区(梅江和五华河谷地北部,包括岐岭和华城、转水、水寨的一部分)和中部河谷平原区(包括琴江、五华河沿岸狭长的河谷地带,和梅江五华县境河谷平原。琴江河谷平原南起梅林北部,北至河东河口,包括梅林、安流、横陂、河东、水寨大坝的一部分;五华河谷地西起蓝关,东止水寨大坝,包括岐岭、华城、转水、水寨大坝的沿河两岸;在琴江和五华河汇合处,是面积较大的水寨平原)。
山脉
境内山脉多属东北至西南走向,主要有
莲花山脉、西部山峰和北部低山组成。全县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31座,其中最高山峰为县西部的七目嶂(1318米)。
该县地势西南高,东北底。西北部南岭山脉自西北向西南延伸,北有玳瑁山,西北有七目嶂、石马髻、笔架山、七星嶂。这些高山峻岭,气势雄伟,蜿蜒起伏,组成了西北天然屏障,交汇成紫五龙河边界。这支山脉,尤以七目嶂为第一高峰,海拔1318米;又以石马支脉,东跨饭篓髻,南越洋塘山,平覆于黄龙、员谨、横陂、夏阜、锡坑。东南部莲花山脉由南向东延伸,三天嶂、圣峰嶂、李望嶂、三县凸、鸿图嶂,高山相照,巍峨挺拔,延绵八十公里,共有千米以上山峰12座,形成南部、东南部和东部屏障,交汇成揭、陆、华、丰边境。这支山脉,既有宋丞相文天祥的足迹,又有天柱山的环山古迹名胜。天堂山上的白云庵,誉为“广东名山第七庵”,八乡山上的鸿图嶂,筑起了粤东电视转播台。
河流
县内河流属
韩江流域琴江水系,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大小河流98条。主要河流有琴江河(古名右别溪),集雨面积2871平方公里,五华河(古曰兴宁江、县前河),集雨面积1832平方公里。两河在水寨河口相汇,东流出境经兴宁、梅县,至大埔三河坝汇合,注入韩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3226.1平方公里,折合4839150亩,占广东省土地面积1.81%、梅州市的20.37%。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住宅、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山地、
耕地有所减少。至2000年末,山地3640050亩,比1985年减5950亩;耕地(水旱田、旱地)476151亩,比1985年减少22070亩,年均减少1471.3亩。
矿物资源
县内矿床主要有原生矿床和次生砂矿床两大类。原生矿床又分大脉型矿床、薄脉型矿床和小脉型矿床;砂矿床又分冲积型矿床和堆积型或残积型矿床。有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共53种。
金属矿物34种。其中有色金属12种:钨、锡、铋、钼、铜、铅、锌、铝、钴、钛、锰、铁;稀有金属20种:镧、铈、镨、钕、钐、铕、钇、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钽、铌、铍、锆、铷;贵重金属2种:金、银。
矿点97处。其中钨矿、钼矿达国家标准一级一类;萤石矿属世界一级品;钾长石储量和质量均居全省首位;瓷土含铝多,含铁少,储量大,质量上乘,其中尤以郭田、河东油田为最;油田矿泉水单日井涌量1662.68吨,其游离二氧化碳、偏硅酸、锶和锂含量以及矿化度均达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87)标准;全县温泉有4处,开发利用3处,其中转水维龙汤湖热矿泥,经专家鉴定含有人体所需的60多种微量元素,被誉为“天下第一奇”。
水资源
五华县地下水全靠降雨下渗积存而成,地下水常年为5.29亿立方米。过境年径流量13.0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土地水资源量为80.5万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水量5212.54立方米。全县可利用水量为8.67亿立方米,其中蓄水2.68亿立方米、引水5.39亿立方米、提水0.6亿立方米。需水量5.2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需水4.56亿立方米,工业需水0.02亿立方米,人、畜、生活需水0.64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13.81万千瓦,可开发量9.94万千瓦。
地表水
县境地形复杂且降雨量分布不均。1979~2000年,全县年均降雨量1519.7毫米、蒸发量1844.8毫米,冬春季节蒸发量多,占年蒸发量的36.4%。年均地表水资源量25.97亿立方米,丰水年(P=10%)地表水资源量38.18亿立方米,平水年(P=50%)地表水资源量24.93亿立方米,枯水年(P=90%)地表水资源量15.32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土地水资源量80.5万立方米,每亩耕地占有水量5212.54立方米。此外,过境年径流量(主要是
琴江和
五华河)13.03亿立方米,占全县径流量的50.17%。因此,汛期会增加防洪压力,枯水期却能补充供水量。
地下水
县境地处南岭与莲花山脉之间,地形受历次地壳运动影响,形成了五华大断裂和紫金大断裂,并伴随形成周江断裂、水寨断裂。地下水资源直接以降雨和地表径流为补给源,并以河川基流的形成与地表水资源重复交替转换。因此,地下水资源不充足。参照《广东省水文手册》,用频率90%枯水年的本地水径流15.32亿立方米和过境水7.69亿立方米的23%折算,全县地下水资源每年为5.29亿立方米。
动植物资源
五华动植物种类繁多。境内有各种兽类20多种,禽类100多种,两栖爬行类50多种,各种植物1000多种。
植物资源
一、珍贵树种
县内珍贵树木有:泡桐、水松、穗花杉、油椤树、落羽杉、
观光木、刺桫椤、吊皮椎、山桐子、
将军树、
三尖杉、南方红豆杉、粘木、红椿、伯乐树、野龙眼等。主要分布在省级自然保护区—大田七目嶂,区内粗石坑桫椤(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群落面积较大,数量可观,其中一株高8.2米,誉称桫椤王;棉洋七畲径林场有水松12株,平均树高14米、胸径28.2厘米;双华军营村荷树坳有观光木3株,其中一株高达16米、胸径82厘米。
二、优良树种
杉树
主要分布在登畲、硝芳、龙村、华阳、梅林、长布、大田、潭下、小都等镇,面积15.24万亩,蓄积量28.92万立方米。属县用材林优质树木。
湿地松
70年代初引进县内各地种植。种植面积9.79万亩,蓄积量22.42万立方米。属近代用材林优势树种。
果树
主要有妃子笑、黑叶、桂味、糯米糍品种荔枝,河东茶亭冈沙田柚(
梅州金柚),大田果合柿,双华板栗,棉洋桃驳果,周江柑桔,华城杨桃,转水水晶柚,中兴冬蜜梨等。
三、中草药
全县共收集民间野生中草药1000多种。经专家鉴定237种,其中列为全国重点普查143种。经临床应用,药用价值较高的129种。
属灌木类有黄花猛、枸杞菜、两面针、钱排树、巴戟、假杜仲等29种;
乔木类有白缘树、芙蓉树、油箩树、半枫荷、
五指毛桃、枇杷等19种;
湿草类有老蟹夹、
过塘蛇、凤尾草、白花一枝香、溪黄草等36种;
荒草类有含羞草、金锁匙、七娘草、满山香、消山虎等36种;
其他有仙人掌、毛披树、芦荟等9种。
家种药材有
巴戟、
茯苓、
金银花、
淮山、
川心莲、
枳壳、
砂仁等38个品种。
动物资源
一、珍稀动物
全县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蟒蛇、五爪金龙、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鹰,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小灵猫、大灵猫、白鹇(省鸟)等。
二、引进饲养动物
80年代始,县逐渐引进动物饲养。畜类有:丹麦长白、广州大白、比利时斯格(瘦肉型)、杜洛克品种公猪,巴基斯坦辛地红、人工授精的杂交黄牛,荷兰、陕西奶牛,瑞士杂交奶羊,安奇拉长毛兔,西德长毛免,狼狗,沙皮狗,哈巴狗,波丝狗等;禽类有:红波罗、海佩科、白洛克、金黄洛克、AA、仙居、石岐杂等品种鸡,樱桃谷鸭,北京鸭,狮头鹅等。
其他动物有石岐肉鸽、美国鹧鸪、海狸、雉鸡、果子狸、美国青蛙、甲鱼、乌龟、蛇等。
三、引进水生动物
淡水养殖有尼罗罗非鱼、福寿鱼、埃及胡子鲶、泰国野鲮、美国云斑鲴鱼、蟾胡子鲶、丰鲤、异育银鲫、淡水白鲳、桂花鱼、三鱼鲂、罗氏治虾、银鱼、乌鳢、长江大口鲶等。
人口
秦以前,居民少,属南越族。其后,中原居民始有南迁来县。北宋末年始,五华古代先民因灾荒、战乱等由中原自北向南谋生,辗转赣闽入粤,分批迁移,定居长乐(今五华境地)。至明初渐多,经世代繁衍,遂形成以传承中华文化的
汉族客家民系为主体的群落聚居地。明清时,虽有极少量少数民族居民(如瑶、苗族)杂居其中,后或迁移他地,或与汉族客家同化,清末以来已无所闻。五华几乎成为纯汉族客属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部队官兵、境外干部南下、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婚嫁,以及改革开放后跨境经商、务工等,外来人口来县旅居或定居的有所增加,但所占比例仍然很小。
1979年末,全县人口797041人。1990年末1017460人。2000年末1173423人,比1979年增长47.22%。21年共增人口376382人,年均增17922人。其间,年增人口数量最少的是1999年,比1998年增7301人,最多的是1990年,比1989年增38722人(其中有部分为前几年漏登人口)。1979年起,县每年坚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成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全县人口出生率降至12.91‰,比1979年下降17.4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降至7.94‰,比1979年下降15.95个千分点。人口增长逐步趋于平稳。
2019年末五华县户籍总人口为1524633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14064人,占总人口的34%;乡村人口为1010569人,占总人口的66%;男性人口为797027人,女性为727606人,性别比为109.5%。常住人口为109303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6.53%,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出生率为12.9‰,比上年下降0.79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29‰,比上年下降1.04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6.61‰。
五华县人多属汉族,还有蒙古族、壮族、回族、满族、瑶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维吾尔族、侗族、土家族、白族、朝鲜族、佤族、高山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旅居海外华侨13万多人,港澳台同胞29万多人。
根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五华县
户籍人口为1524184人,
常住人口为916961人。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五华县常住人口为916961人,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05225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35295人,下降12.86%。全县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31583人,占36.1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85378人,占63.84%。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463843人,占50.58%;女性人口为453118人,占49.42%。流动人口为95182人,其中,外省流入人口为9250人,省内流动人口为85932人。
2021年末,五华县户籍人口1523442人。其中,城镇人口530891人,占总人口的34.8%;乡村人口992551人,占总人口的65.2%。男性799753人,女性723689人,性别比为110.5%。常住人口921912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6.72%,比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
2022年末,五华县户籍人口151.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3.28万人,占总人口的35.1%;乡村人口98.64万人,占总人口的64.9%。男性79.95万人,女性71.97人,性别比为111.1%。常住人口92.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6.9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经济
综述
五华是农业大县。1979年后,逐步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转变,经济发展速度逐年增长。经省、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0年五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62.97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12亿元,增长1.2%,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11.9%;第二产业增加值36.05亿元,增长3.7%,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2.3%;第三产业增加值84.79亿元,增长2.1%,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5.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9年的22.0:22.6:55.4调整为2020年的25.8:22.1:52.1。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5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税收收入7.11亿元,增长0.47%。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64亿元,比上年增长4.2%。
2022年末,全县有个体工商注册户64476户、注册资金41.38亿元、从业10849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7.98%、19.16%和13.75%。全年新增注册个体工商户13046户、注册资金7.75亿元、从业17443人,分别比上年增长5.88%、8.77%和1.85%;新增私营企业1340家、注册资金107.25亿元、从业13068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3.49%、17.11%和-24.8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74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40人。城镇登记失业1559人,下降48.27%,城镇登记失业率2.29%。
2022年,五华县实现生产总值178.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3.31亿元,增长4.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3.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7.88亿元,下降2.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7.68亿元,增长1.8%,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1.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4.5:21.9:53.6调整为今年的24.2:21.2:54.6。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377元,比上年增长1.2%。
2022年末,五华县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358.90亿元,比上年增长5.0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17.21亿元,增长10.3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5.40亿元,增长12.23%。存贷比65.59%,比上年提高4.17个百分点。全县税收收入14.68亿元,比上年下降24.99%。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3亿元,增长2.22%。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15亿元,增长4.83%。
第一产业
2022年,五华县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4.28万亩,比上年增长0.21%;稻谷种植面积77.56万亩,与上年持平;甘蔗种植面积0.98万亩,下降6.67%;油料种植面积4.21万亩,下降2.09%;蔬菜种植面积20.04万亩,增长5.03%;园林水果种植面积29.27万亩,增长9.13%;茶叶种植面积6.94万亩,增长2.36%。全县有农业产业园3个,“两品一标”农产品8个。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80亿元,增长4.9%。
全年粮食产量34.54万吨,比上年增长0.06%;其中稻谷33.08万吨,下降0.44%。花生0.86万吨,增长0.23%;大豆0.25万吨,增长26.15%;甘蔗2.47万吨,增长2.91%;烟叶0.18万吨,下降1.11%;鲜木薯0.44万吨,增长30.33%;茶叶0.51万吨,增长17.12%;水果9.96万吨,增长9.43%。
第二产业
五华史称长乐,素有“工匠之乡”的美誉。铁业和石业,向来是五华最负盛名的两大行业,历史悠久。而铁业,更为尤甚。据清康熙《长乐县志》记述:“溪二都,在宋代……其地峻益,山多出铁,有炉在焉!”由此可见,五华在宋熙宁四年(1071)置县时,已有铁业。到了明代,五华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那时,五华属惠州府管辖,据明嘉靖《惠州府志》载:“惠之归善、河源、长乐、兴宁,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共十八座铁炉,而长乐则占有十一座。”又据清道光《长乐县志》云:“长乐民尽工著,外出惟工匠,而经商者少。”该志另引阮《通志》:“龙玉湖铁炉一座,税银五十三两。”可见,明清时期的五华铁业,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县,冠于全惠州府,乃至全省。
2022年末,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完成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5.38亿元,增长8.3%。全年工业用电量3.77亿千瓦时,下降1.63%。全县有资质建筑业企业3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65亿元,下降20.43%。
第三产业
五华盐运历史悠久。据民国《五华县志》的卷七“实业志·商业”中载:“油盐商。县属各圩市,油盐商店甚多。如横陂、水寨、双头,每年均自榨豆油(即花生油)、茶油发售,亦有贩自江西、梅县,运销各处。盐商多由海、陆丰二县,采办来县。塘湖、安流,盐店尤多。”在五华县龙村镇塘湖村有一条筑于清代,全长约10公里的
五华古盐道。
2022年,五华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38亿元,比上年增长2.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64亿元,增长2.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4亿元,增长1.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78.15亿元,增长2.5%;餐饮收入额9.23亿元,增长1.0%。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74%,机电产品及设备46.7%,文化办公用品类21.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9%,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3.8%。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81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外贸出口总额16892万美元,进口总额126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70.81%。
交通运输
五华是梅州通往
珠三角的主要门户之一,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公路养护先进单位”称号。近年来,五华着力改善区位环境,全力畅通出县通道,初步构建起市县1小时生活圈,缩短了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
公路:境内有
长深高速(
梅河高速公路)、
济广高速(
兴华高速)、
汕湛高速、
畲华高速公路、
华陆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
大丰华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
205国道以东西方向横穿境内,228省道、239省道以南北方向横穿境内,此外还有
238国道、
355国道、120省道、223省道、238省道等国省道穿越境内,交通四通八达。
铁路:
广梅汕铁路设有
华城站,可以直达
广州、
梅州、
深圳、
武昌、
汕头等城市;
梅龙高铁设有
五华站,项目建成后,与
赣深铁路、
广汕铁路衔接,梅州市与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之间将实现90分钟通达。
航空:
五华通用机场已列入广东省交通“十三五”规划,并列为梅州市2017年重点工作。五华通用机场按照A1类通用机场设计,总投资预计2亿元人民币。近期飞行区指标2B,跑道长度800米,飞行规则为目视飞行。机场主要用途为飞行培训、私人飞行、航空旅游、短途运输,并提供应急救援、森林防火、公安巡逻、电力巡线、航拍航测等公共服务。五华通用机场的建设,是
金泉航空有限公司布局通航产业园和通航特色小镇的核心组成部分。
梅州五华通用航空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建设通用航空学院区、飞机制造组装区、航空旅游区(含航空主题公园)、生活区、行政综合管理区等。
五华(潭下)直升机场位于五华县潭下镇,总投资2.5亿元,机场本期建设跑道200米 X30米,占地17.4公顷,261亩;远期跑道800米 X30米,占地33公顷,495亩。建设起止年限为2021-2025年。
2021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完成全社会货物周转量80052万吨公里,增长1.2%;完成旅客周转量7017.46万人公里,下降50.4%。全县公路通车里程4084.03公里,公路密度为126.13每百平方公里;境内铁路通车里程22.5公里,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2.84公里。有公交线路6条,公共汽车30辆,出租汽车53辆。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3.15万辆,其中个人汽车拥有量12.09万辆,比上年增长10.3%。
2021年,华陆、丰华高速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5.79公里,全县高速公路总里程202.84公里,密度达6.2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市第一。投资6.24亿元完成10个国省道公路项目建设,新增国道178.14公里,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08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4054.58公里,密度达125.23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增21.87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行政村全部通客运班车,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2年,五华争取在广梅汕铁路龙川站至岐岭镇王化段新增铁路专线,谋划五华至惠东、五华至东源高速和汕尾至梅州高铁并在五华设站。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3年,开展五华至紫金高速公路、五华至惠东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兴华高速转水、锡坑互通工程尽快动工。加快国道G238线县城改线段,丰华高速郭田、平南互通两条连接线改建工程,国道G238线龙中至双璜段、省道S238线长布至周江段路面改造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谋划建设国道G238线河东至安流段改建工程、省道S223线梅县南口至五华水寨段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完成天云岭旅游公路建设。
政治体制
县委领导
县政府领导
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谢国泉、
张裕、
招业斌、
李政江、
邝逸平县人大领导
县政协领导
县纪委领导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22年,全县共建调频广播电台1座,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个,有线电视用户33421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为21%。全县有县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3个。图书馆现有藏书35.96万册,进馆读者36.8万人次,图书流通量28.6万册次。有镇级文化站1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448个、村(居)文化广场448个、农村文化俱乐部76个。县城文化广场演出2场次,送戏下乡演出74场次。
科学技术
2022年,五华县获得国家专利授权449例,比上年下降22.59%。全县有各类科技人员47人,增长123.81%;专业技术人员15721人,增长1.56%。
医疗卫生
2022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637个,其中医院47家;全县拥有床位5488张,比上年增长1.07%;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487人,其中:执业医师790人,执业助理医师825人,其他1872人。
主要医院:
五华县人民医院、
梅州谷城医院、
五华县中医医院、
五华县妇幼保健院、
五华县慢性病防治站、梅州市人民医院华城医院、五华县第二人民医院(安流)、五华县第三人民医院 (华城)、五华县第五人民医院(龙村)、五华县第六人民医院(水寨)、五华新视界眼科医院、
五华世客口腔医院、
五华县康泰精神病医院、五华县皮肤院、
五华明鑫医院、
五华残疾人康复医院、
五华一鸣医院、
五华福康医院、
五华琴江医院等。
体育事业
2019年末,全县各类注册登记体育协会27个,新增五华县长跑协会,会员有7945人,比上年增长25%,全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共3450多人,增长2.1%;全年组织、协助举办大型赛事共15项(其中3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举办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共693场次。
五华奥林匹克中心惠堂体育场已于2018年10月建成并交付使用,并于2019年1月1日启用,惠堂体育场可容纳3万名观众,2019年将作为
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中甲联赛的主场。
2019年1月1日晚,梅州市第一届棕榈·客家杯“一带一路”国际足球邀请赛开幕式和揭幕战在五华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惠堂体育场举行,赛事时间为2019年1月1日晚至10日。
2019年中国足球协会女足四国赛(
中国四国女足邀请赛)将于2019年1月14日至21日在五华县奥体中心惠堂体育场举行。参赛队伍有中国女足、韩国、尼日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的女足国家队,这是梅州足球史上迎来最高级别的国际足球赛事。
2019年5月16日,五华县人民政府与中国足球协会合作共建
中国沙滩足球国家希望队,标志着全国首支沙滩足球国家希望队落户五华。在2019世界沙滩足球俱乐部杯赛事中,代表中国参赛的梅州客家沙滩足球队夺得世界亚军,为中国沙滩足球创造了历史。
2021年12月22日,在2021中甲联赛收官战中,梅州客家成功冲超,全国唯一县级中超球队诞生,“足球之乡”梅州再创历史。
2022年,全县有体育场馆6个,有各类注册登记体育协会33个,注册会员7000人,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400人。全年组织、协助举办大型赛事共15项,举办校园足球四级联赛677场次。
环境保护
2022年末,全县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6人,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356天。共有污水处理厂16座(其中,镇级14座、县城1座、工业园1座),垃圾处理站72个。全县有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23个,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36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79.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5。
全县全年完成新造林45762.6亩,全县森林面积224300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9.24%,林木蓄积量累计达903.93万立方米。全县共有自然保护区1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8978.4公顷;县级森林公园2个,城区绿化覆盖率41.22%。
截至2012年有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2个:
李望嶂、益塘、五华天柱山、天吊嶂、
天堂山、蒲石顶、桂竹园、五华清水河、
龙狮殿、插天嶂、
七目嶂、
鸿图嶂。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县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03.96万人,比上年下降6.83%;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20万人,增长3.09%。全年发放医疗救助资金4434.95万元,救助8.78万人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8.93万人,比上年增长0.02%;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4.74万人,比上年下降0.6%;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14.19万人,增长2.3%。参加失业保险4.48万人,增长2%;参加工伤保险5.98万人,增长0.03%。
全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6个,床位727张。年末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群众28714人,其中城镇居民352人,农村居民28362人。有特困供养人员3495人,其中在院集中供养246人,分散供养3249人。
文化教育
1979年后,五华教育事业发展加快。1980年,全县基本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获“基本扫除文盲先进县”称号。1984年,全县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91年,中小学危房校舍改造经省、市验收合格,评为优秀。1992年,以全省第四名、全市第一名通过国家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验收。1996年9月,以全市最高分通过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简称“普九”)达标验收;1997年1月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先进县称号。
2022年,全县教育财政拨款25.13亿元,比上年增长3.40%。全县有技工学校1所,在校学生4510人、增长5.30%。普通中学57所,在校学生77004人、增长4.92%;其中高中13所,在校学生24780人、增长2.16%。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997人、增长10.17%。小学161所,在校学生101125人、下降1 .97%。幼儿园225所,在校幼儿44861人、下降6.37%。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入学率均达100%,均与上年持平;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9.87%,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在2022年高考中,全县入专科线以上7468人,入围率为95.50%;入本科线以上2057人,入围率26.30%。
职业技术学校:
五华县职业技术学校、
五华县技工学校、
五华县体育运动学校、
五华客家精英足球学校、
梅州客家霍芬海姆足球学校、五华县西湖文武学校、五华县成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五华县长兴职业技术学校、五华县教师进修学校等。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西汉初,
赵佗(河北真定人)为龙川
县令,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赵佗一次为狩猎率行部到五华山下(即今华城北门外),恰巧高祖派遣汉使
陆贾奉旨封赵佗为南越王,赵佗为了朝拜汉室及授封
南越王,遂筑台于五华山下,名为
长乐台。以后以人口繁衍,设为长乐镇。在北宋熙宁四年置县时,因县治所在取名为
长乐县。
文物古迹
五华历史悠久,人文积淀厚重,是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也是原中央苏区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华城狮雄山秦汉遗址、
长乐学宫、
狮雄山塔、
李威光故居、
英烈庙、
李惠堂故居、
荣槐楼、
兰芳楼、
曾国华故居、
古大存故居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3处。其中,
狮雄山遗址被列为广东省“八大大遗址”之一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华县文物博物工作起步较晚。原收集的一批石器、陶片、瓷器和革命文物,大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烂或抢走,资料无存。1982~1984年,开展全县性文物普查工作,发现一批很有价值的文物点和传世文物,计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文化遗址73处、秦汉遗址1处、古城池遗址2处、古村寨场遗址20处,古塔、桥、宫庙、祠堂、民居等25处,古墓葬20处,古陶瓷遗址20多处,古石场2处,摩崖石刻、碑记10多处,及石雕、木雕、书画、陶瓷等。还有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30多处,红军标语30多条,革命文物20多件。(详见:
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梅州市历史建筑名录、
梅州市宗教活动场所名录等词条)
狮雄山遗址
赵佗
赵佗,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赵佗原为秦朝将领,曾与任嚣一起率领50万大军平定岭南,后来被秦始皇任命为龙川令。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于公元前203年(一说公元前204年)建立
南越国,自立为王。公元前195年,赵佗接受了刘邦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公元前137年,赵佗病逝,享年逾百岁。在执政期间,赵佗实行“与越杂居”“
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岭南也开始有了文字,发展冶铁业,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一般认为,赵佗是引导岭南百越部落从原始氏族社会迅速走向文明时代的文化先驱和伟大政治家。
长乐
五华县在秦朝、南越国(约西汉早期)时属龙川县辖地。华城镇自北宋天禧二年(1018)始称长乐镇,熙宁四年(1071)设长乐县,置县治于长乐镇,到民国三年(1914)长乐县更名为五华县,长乐镇也改名为华城镇。根据当地民间传说,长乐县、长乐镇之名均得自西汉前期南越王赵佗在如今华城镇一带所修筑的“长乐台”。据史料记载,赵佗统治南越国时在岭南地区筑了4个行宫(台),分别是广州朝汉台、广州越秀山越王台、新兴白鹿台、五华长乐台。明末清初学人屈大均在其著作《广东新语》中曾记载:“(四台)在长乐县五华山下者,曰长乐,佗受汉封时所筑。
长乐本龙川地,佗之旧治。”
问迹寻踪
“五华山下越王台,故址犹存卓氏宅。传闻基石大专车,乃令毁弃无遗迹。”这是清道光《长乐县志》编纂者、举人温训所作的《越王台怀古》。诗中的“越王台”,便是位于五华县华城镇由南越王赵佗所建的“长乐台”。如今
长乐台杳不可寻,但在附近的狮雄山上,两千多年前中原汉人在岭南留下的足迹,昭示古老长乐的历史底蕴。
1982年至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五华县博物馆先后五次对该遗址进行调查、发掘,出土了数百件铁器、陶器、石器、封泥、碳化植物等文物。如今大部分文物收藏于
五华县博物馆。
千年古寺
天池古寺,坐落于古
循州府(今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秦南越王赵佗勃兴之地),地处新桥最高山顶平风台,因高山涌泉而得名。
古寺历史悠久,声名远播,曾与
南华寺,
光孝寺并列为广东省三大古寺之一,古寺始建于东晋年间(公元358)至今已有1650余年。兴盛于唐初,最鼎盛之时出家僧众多达200余人,在寺院安居常住。求佛闻法的信士也络绎不绝。
民间艺术
石雕艺术
五华石业历史悠久,历代五华石工的高超技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举世闻名的石雕精品:五华水寨大桥石狮两尊(明代)、广州
越秀五羊雕像(1959年)、广州海珠广场广州解放纪念雕像(
广州解放纪念碑、
广州解放纪念像)、
珠海渔女雕像(1981年)、广州烈士陵园叶剑英元帅雕像、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
广州圣心大教堂(又名石室)、北京烈士纪念碑石雕、江西南昌“
八一起义纪念碑“、佛山城雕、广州白云山能仁寺虎跑泉石卧虎(1984年)、向秀丽雕像、草原英雄小姐妹石雕像,出口的澳大利亚的石狮、双环石马、广州“南越王墓”前的石雕群、深圳白芒海关石屋、香港中环的汇丰银行大厦、为前联邦德国建筑的花岗岩石室等均是
五华石雕工艺的代表作。
1958年,五华石工队曾抽调参与北京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玉带河清水桥、天安门广场石狮和石板工程建设及
人民大会堂的建设。1964年,五华石工队还走出国门,参与6个国家援外工程,如支援越南兴建全长80余米的哥龙河拱式石桥。2019年6月28日,
南越王赵佗雕像揭幕仪式在五华县华城镇状元公园举行,为文化底蕴深厚的五华老县城华城镇增添了浓郁的历史文化韵味。
传统戏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华提线木偶,唱腔以汉剧为主,广东汉剧在五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近年来,广东汉剧院按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并重的要求,以广东汉剧振兴带动
提线木偶戏、
采茶戏等国家级“非遗”的整体性传承与发展。2018年,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在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设立,打造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与
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共同的活动阵地,通过溯本清源、艺术互动、交流培训等形式,使
广东汉剧、
广东汉乐和
五华提线木偶戏这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具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华县广东汉剧协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21年5月13日在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举行。
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乐鼓,是五华民间传统文体项目。金龙、醒狮被视为福神降临之物,节日串演城乡,大受人们欢迎。金龙身长4丈,头宽3尺,以布为身,9人持杆起舞,一持龙球,蹈导其前;另有4人持竹杆(顶端用硬纸贴制作鲤鱼、公鸡、鱼、虾彩图)作柱,立于四方,金龙则穿梭柱间起伏、滚动,情趣喜人。转水新民村的金龙舞舞技多变、乐鼓动听,久负盛名。
五华舞狮多属“王”狮,有单狮舞、双狮舞之分,舞狮表演娴熟生动,情趣喜人,翻滚、窜方桌、跳风车、叠高取宝尤为精彩。醒狮团拜后,还有武术表演,拳、棍、耙、刀、剑的单练和对阵,刀光剑影,紧张动人。1979年后,县内龙狮队不断发展壮大,活动日渐频繁,常在重大节日和庆典会上表演,深受人们喜爱。
竹马舞
五华竹马舞民间俗称“舞竹马”。
竹马舞随客家先民迁徙而来,已有500多年历史。其曲谱独具一格,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热烈奔放的情趣,群众喜闻乐见,主要流传新桥。1993年1月,新桥竹马舞表演队被选派参加中央电视台在梅州录制电视片《神州百姓闹元宵》演出,获好评。1994年12月,在梅州市举行世界客属第12次恳亲大会上,获艺术游行表演一等奖。2000年10月,新桥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本土方言
人文环境
工匠文化
五华素有“工匠之乡”的称谓,历来能工巧匠辈出,特别是在石业、铁业、木业、酿酒、建筑、口腔等行业的工匠们身上,显现出来的
工匠精神,历久弥新。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华石工参与了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等的建设,受到了国务院的奖励和广州“五羊”、珠海“渔女”等石雕珍品均出自五华石匠之手;3万多名五华牙匠遍布全国;投资占地上千亩的
五华红木文化产业园,为五华木匠传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五华建筑企业总部大厦的建成使用,为凝聚五华创建“中国建筑之乡”注入强劲动力。截止2020年12月,五华县建筑业行业协会共有会员企业56家,其中建筑企业38家(一级8家、二级14家、三级16家)。全县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共4万多人,一级建造师164人、二级注册建造师318人。
足球文化
五华县是中国内地现代足球发源地,拥有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蕴、完善的足球运动设施、完整的足球产业链条,多年的足球改革发展探索取得初步成效,成为全国唯一拥有男超和女超两支职业足球队的县。五华县已连续几年承接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和甲级联赛的赛区任务,产业特色鲜明,对本地区及周边体育旅游产业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
五华县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和足球改革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五华县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五华职业足球队参加中国足球协会联赛绩效奖励方案》《五华县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五华县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成立创建足球特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足球发展工作。五华县坚持以足球为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职业足球、群众足球、青少年足球运动协调发展,形成足球运动、体育产业良性循环,带动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五华体育拥有优良的传统,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未来发展无限的潜力。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五华人应继续发扬“用心勤学、团结拼搏、责任担当”的“
足球之乡”精神。为全民健康,为中国足球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努力。相信五华的明天更美好。五华拥有
梅州客家足球俱乐部、
梅州五华足球俱乐部两支中超级别职业足球俱乐部。涌现出
张均浪、
魏崇金、
李玉展、
何伟文、
钟金玉等许多优秀足球运动员。
2021年12月22日,中甲联赛最后一轮战罢。梅州客家队在五华县体育场以1比1战平昆山FC,从而以联赛亚军身份冲超成功。这是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第一支在县级城市诞生的顶级球队,创造了广东足球和中国足球的新纪录,这也是梅州地区历史上首次出现顶级联赛球队,同时,梅州客家本赛季与广东足协共建广东女足,广东梅州客家女足在本赛季女超也获得了第4名,是广东女足重返女超后的最好成绩。
侨乡文化
五华是有名的“
华侨之乡”,侨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至2000年,有港、澳、台、侨胞44.59万多人,约占全县人口的38%。
海上丝绸之路让不同的宗教文化交汇在一起,所以丝绸之路不仅仅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信仰之路。比如宗教在五华流传较早,县民信佛始自宋末。清咸丰、同治年间,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基督教、天主教陆续传入五华,宗教的传播为当地民众对外交流提供了载体和平台。直至现代,在长布大田的各处乡野之间,不时能见到基督教堂;现代足球运动最早在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由德国传教士毕安和边得志二人在五华元坑传教期间传入;周江有180多年的牙艺发展历史,周江镇冰坎村钟氏先人,在一百多年前凭着智慧与进取精神,将传统中医药与德国牙科先进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牙科技艺沿传至今,开启了“中德牙艺、百年传承”的五华牙科发展史等“海丝”印记。
红色文化
五华是广东省重点
革命老区,也是原
中央苏区县。自大革命时期以来,全县有1594名革命烈士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梅州各县(市、区)之最,境内革命史迹遍布城乡。五华县有革命先烈1594名,其中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240名、抗日战争时期50名、解放战争时期74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30名。五华县革命遗址总数有173处,其中重要革命遗址78处。2013年7月,五华县被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属于原中央苏区范围。2019年3月6日,被列入《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名单。2020年12月,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称号,实现创建此荣誉以来四连冠。
五华县是广东省建立中共地方组织较早的县份之一。早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广大五华知识青年纷纷外出到全国各地求学,追求革命真理。1925年黄国梁先后介绍宋青、古大存、魏公杰、江杰夫等分别加入共产党、青年团组织。他们在广州组建了五华旅省同乡会、五华青年同志会,并将《新五华》《春雷》等刊物,源源不断地寄回五华,供广大青少年学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五华的传播。
东江革命根据地是1927年“四•一五”以后由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和中共东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的部署,率领东江人民向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而创建的。五兴龙根据地位于东江的西北部,地处两省(广东、江西)三县(五华、兴宁、龙川)边缘交界的地区,距三县县城均在百里之外,毗邻中央苏区。
在
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初期,五华苏区就与中央苏区、红军形成密切联系。五华人民为保障苏区红军和中央苏维埃政府紧缺物质的供应,几乎每天都有数十担食盐分五、六路,从五华的棉洋、龙村等地挑运入中央苏区腹地,有力地支持了伟大的革命战争。此外,当时五华有一大批铁匠,先后进入到江西、福建为中央红军修枪造弹。在兴国官田兵工厂、闽粤赣造枪厂、赣南兵工厂、粤赣省兵工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客家文化
“五华人硬打硬精神”是百折不挠、艰苦创业、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奋斗求新的精神。五华县本地的通用语言属于
客家话粤台片
梅州话的一种,也称五华话,梅州市辖的梅县、兴宁、蕉岭、平远、五华、大埔、丰顺等县,说的同是客家话,语言交流不存在障碍,但在语音上却有些差别。
风景名胜
七目嶂自然保护区
七目嶂位于梅州市五华县大田镇青冈村,北与龙川县博石下交界,东与东源县黄村镇毗邻,南与紫金县中坝镇相连。周边有海拔千米以上高山16座。其中主峰七目嶂海拔1318米,因可眺望
五华、
龙川、
紫金、
连平、
和平、
博罗、
东源县7县而名,占地58.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3%。1990年7月设立七目嶂天然次生阔叶林保护区,1995年5月升格为市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12月获准为广东省省级自然保护区。
七目嶂保护区内物种繁多。经专家考证拥有植物191科601属1055种,野生动物23目53种。其中,有属国家珍稀保护植物桫椤(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三尖杉、吊皮锥、红椿等15种,被誉为“粤东明珠、物种宝库”。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群落面积大,树高超过2米的13棵,最大的一棵胸径26厘米、高近9米、冠幅达20平方米,据专家称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高的一株,誉称“桫椤王”。珍稀动物有云豹、蟒蛇、雉鸡、穿山甲等,还有从广西引进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猕猴,现已繁殖有2~3群。
七目嶂自然风光秀丽,群峰峻峭,这里有距今6000多年前的中生代森林景观,有形象逼真的天然崖景。其中有称为“精卫填海”、“木石驼鸟”、“观音出浴”、“仙女浣沙”、“鳄鱼上山”、“乌龟觅食”的奇异景观。离主峰200米处,有个被称作“高山海底世界”山坳,散立着千万个酷似海洋生物的岩石,有“海龟望月”、“仙蛙斗歌”、“龟牛亲吻”、“海螺相亲”、“海蛙幽会”、“海贝开屏”、“螃蟹爬岸”等景观。
石马山
位于梅州市五华县
长布镇西北部,海拔1180米。因百丈悬崖上有天然形成酷似一牧童牵马图而冠名。山中有栩栩如生的“笔架凌霄”、“怪兽下山”、“神龟驮书”、“仙人洞”、“酒缸潭”、“双门墩”、“风门坳”等怪石奇景,山下有石寮、石屋等古代客家建筑遗址,山上稀产灵芝、香菇、木耳、茶叶、石花等贵重药材、食品、名茶。相传北宋大诗人
苏东坡被贬任惠州刺史时曾游经此地,并写下《石马吟》一首云:“石马生成在惠州,仙人遗下几千秋。狂风瑟瑟毛无动,细雨霏霏汗有流。青草可吞难张口,铁鞭任打不回头。诸君莫问何方歇,天地为栏夜不休”。
益塘水库景区
位于梅州市五华县
转水镇与
潭下镇之间。水库库容量1.6亿立方米,是梅州最大水库。库内有300多个库湾,10多座特色各异的孤山小岛。1993年,县政府批准
益塘水库为旅游风景区,着手规划建设。1999年,深圳西湖公司投资购置电动游艇等设施,兴办游船、品果、度假旅游项目。至2000年,已建成益塘大佛、杜鹃花径,正在建会务中心和荔枝园别墅。
足球小镇
2017年8月10日,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全国第一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五华县横陂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足球小镇)榜上有名,成为此次全国唯一以
足球为特色的入选项目。
五华县横陂镇足球小镇毗邻县城,选址在球王
李惠堂故里联长村,位于旧城区与琴江新城区交界处,拟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原则,建设15个11人制标准足球场,配套建设1个四星级酒店公寓、运动场馆、足球产业办公楼、中德足球学校、山林住宅、球迷酒吧街、餐饮美食街。该小镇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计划总投资6亿元,首期投资2亿元。
五华奥体中心
五华县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旅游区位于县城琴江新城内,规划用地面积约17.54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约8.3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9亿元。景区内有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正门广场、球王李惠堂雕像、“工匠之乡,宜居五华”石碑、五匠馆、“五华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赋”石碑、惠堂体育场、五华“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体验馆、足球科技馆、威光体育馆,周边配套建设户外小型足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自行车骑行赛道等体育设施,是集市民健身、娱乐、文化交流和足球竞技等为一体的体育文化旅游综合体。2019年1月1日
五华惠堂体育场正式建成开馆。该体育场是目前全国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县域运动场馆之一,可承办中甲以上足球赛事及国内国际重要赛事,工程项目入选《2018年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2019年11月12日
五华威光体育馆正式投入使用。该体育馆主要分为篮球馆(五华首个CBA高标准大型室内篮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及其他功能用房等,是一个可容纳约3000名观众的综合性体育馆。
2021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78.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5%;旅游业总收入46.04亿元,增长8.0%。
特产美食
著名人物
古代:古长乐县人杰地灵,自置县至清,先后考中
进士25名,
举人203名,
贡生609名;任七品以上官员227人。宋代宾州刺史
古巩,元代邠州知州
邹南卿,明代开国功臣
陈秀甫,都察院左都御史
古彦辉,山东巡抚
张慎,云南巡抚
颜容端,工部郎中
钟道,赣州府知府
魏凤,嵩明州知州
古献臣,华州知州
周遵;清代武状元、南澳总兵
李威光,武榜眼
曾琼琲,四川提督
江童茂,广东提督
魏大斌,福建水师提督
李南馨,重庆总兵
江湖,副将
李耀扬、
邓林才、
林朝选等,武功将军
李正勇,抗英民族英雄
张清龄,广东布政使
温荣槐,松茂道台、成都府知府
魏成汉,重庆府知府
黄为琳,泉州府知府
陈模,太平府知府
李熀,清朝知州
李南畴、
孔继峰、
刘希勋、
温开超等,唐宋大家裔派清代诗人
温训、
吉履青,泸州老窖创始人
温荣盛等。此外还有
李藩、
卢逮、
黄涣、
刘叔向、
巫三祝、
詹学海、
赖鹏翀、
钟丕谟、
李方、
李宁坦、
钟相桐、
罗声烈、
钟谷、
曾佐平、
马基彦、
黄斌全、
张威、
黄必清等进士。
现代:革命家东江红军创始人
古大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开国中将
曾国华,红军干部
马文、
赖绍宏、
李继生、
刘愈忠、
邱林华、
周鉴祥,革命烈士
黄国梁、
张剑珍、
古公鲁、
古宜权、
魏雄英等;新时期解放军将领
李广、
陈添林、
古建中、
杨耿光、
邓淼泉、
廖维宏等;原广东省副省长
邓文钊,原湖南省副省长
徐明,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曾天节、
郑群,原驻巴哈马大使
胡定贤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虚拟人之父”
钟世镇,科学家
李耀辉、
曾源华等;著名影视理论家、中国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奠基人
张凤铸;企业家
缪寿良、
叶澄海、
温纯青、
周国辉、
赵文林、
何庆华、
温育青、
朱坤华、
蔡铁强、
吴炯声、
温喜泉、
温仲豪、
张建辉、
刘朝霞、
杨桂香、
蔡鸿文、
蔡鸿章、
周辉权、
魏晋平、
张锡复、
陈梓红、
周福新、
李秉彰、
温庆青、
杨汉军、
陈思贤、
赖伴来、
张国威、
周初、
何燚等;作家
陈国凯、
张况、
杨文丰、
陈培、
周伯乃、
朱焕添、
万振环、
李劲、
徐楚、
冯伟雄等;艺术家
徐东蔚、
李仙花、
廖蕴玉、
李新贤、
张振谦等;医学界有
刘坚、
古鸿烈、
曾红科、
魏大藻、
钟佛添、
李佛保、
廖新学等;教育界有
郑德涛、
魏聪桂、
曾妙南、
陈铁群、
陈宽、
廖九如、
陈立中、
魏东海、
刘筠谦、
黄绿清、
邱国锋、
陈达美等;体育界有
曾翠兰等;综观经济学的创建者
魏双凤,电影《
生死界限》的原型全国法院模范
陈麟基,第5届巴黎
明日世界杂技节比赛团体和个人双首奖得主
戴文霞,2010年广东高考理科状元
卓信成等。
侨胞:原悉尼市副市长华侨政治家
曾筱龙,纽约市职业局局长
王张令瑜,爱国侨领
钟木贤、
李桂和、
魏松、陈宜炎,比利时王妃
李然,英籍华裔女作家
韩素音,美国《美中画报》杂志社社长
詹忠效,俄罗斯翻译家
李裕泰,瑞士电子科学发明家卓信章,华商
卓定华、
叶宇翔、
刘载爱等。
此外还有众多知名的五华籍人士和五华籍侨胞、港澳台同胞,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之一。如原国家农业部部长
陈耀邦,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叶培,新儒家的代表学者
唐君毅,《
厚黑学》书作者
李宗吾,“中华慈善奖”获得者
古润金,“
崇林世居”的建造者
叶文昭,“
大万世居”的建造者
曾传周,“
曾大屋”的建造者
曾贯万,天主教香港教区枢机主教
胡振中,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
曾志伟,港星
万梓良、
古天乐,港姐冠军
戴月娥,旅港乡贤
廖长城、
廖长江、
廖广铸、
张复兴、
李浩如、
李瑞琴、
杨发利、
邓阿六、
邓文田、
邓广殷、
吴彩华、
吴溢华、周树菁、
胡国辉,澳门创业家
周运贤,澳门外科学会会长
钟红兴,台湾劳动部部长
陈雄文,原台湾海军陆战队副司令
魏为平,台湾文学之母
钟肇政,全国台企联监事长
黄明智,
林秋霖等都是祖籍在五华爱国爱乡的杰出代表。
荣誉称号
“
足球之乡”、“文化之乡”、“
华侨之乡”、“
中华诗词之乡”、“木偶之乡”
“工匠之乡”(石匠之乡、铁匠之乡、牙匠之乡)
“国家级粮食主产区”、“国家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广东省产粮大县”、“生猪调出大县”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
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法治县先进单位”、“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县城”、“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
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1年5月27日,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2023年7月3日,五华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广东全省此次唯一入选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