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
广东省的东部地区
粤东,是广东省东部地区的简称,粤东地区包括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梅州市汕尾市五个地级市;另有一说是指: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四个地级市。2010年,该区域总面积15516平方公里,占全省的8.6%。
行政区划
区划概述
粤东地区主要包括、汕头揭阳潮州梅州汕尾等五个地级市。
潮州市,辖湘桥区潮安区饶平县,另设枫溪区管委会,
汕尾市,辖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另设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和汕尾华侨管理区两个经济功能区,受委托共管深汕特别合作区
主要城市
汕头
汕头是中国最初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是广东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粤东地区中心城市,也是潮汕三市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全球潮人之都。其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是中国南方重要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是闽南金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的美称。
揭阳
潮州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潮汕地区的文化中心。潮州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经济特点鲜明,部分工业基础厚实,具备相当的规模,产业配套能力强。已形成了以陶瓷、服装、食品、电子、五金不锈钢、婚纱晚礼服、印刷包装、皮塑制鞋等为支柱产业的特色工业体系,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港口经济和文化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素有“岭海名邦”、“岭东首邑”等美誉,位于广东东部。
梅州
梅州为广东省东北部的省辖地级市、粤闽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辖8个县(市、区),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余万。梅州古称嘉应州,为拥有1500余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足球之乡、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梅州是广东省唯一的全境属于原中央苏区范围、纳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的地级市,是岭南重要的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74.8%,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长寿之乡等称号。
汕尾
汕尾市,别称红城、海陆丰,广东省省辖市、珠三角城市群成员之一。地处广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与台湾地区一水之隔,东临红海湾和碣石湾,莲花山南麓,东临惠来县,西连惠东县,北接梅州市紫金县,南濒南海。汕尾是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是中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
人口
人数
2017年末,汕尾市户籍总人口362.82万人。
2017年末,揭阳市户籍总人口703.23万人。
2018年末,汕头市户籍总人口569.42万人。
2017年末,潮州市户籍总人口275.5 万人。
2017年末,梅州市户籍总人口550.11万人。
华侨
汕头市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500多万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
梅州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国家重点侨乡,被誉为“世界客都”,900多万华侨、港澳台同胞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汕尾市现有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130多万人(其中港、澳、台同胞近100万人),归侨3575人。
揭阳市港澳台同胞和旅外华侨320多万人遍居世界各地,还有归侨、侨眷180万人。
潮州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230万人。
语言
综述
粤东大部分为闽语区,东部居民常说潮州话,部分西部居民说福佬话。粤东地区的方言非粤东闽语主要包括:客家话、粤语、军话和畲语四种,畲语、军话及粤语的使用范围都比较窄,尤其畲语与军话,大多都以“方言岛”的形式零星散布在粤东一带。但客家话在粤东四市的分布则比较广,粤东四市大约有1/3的区域是通行客家话。
粤东地区的畲语今主要集中于潮州凤凰山区,包括潮安县凤凰镇(石鼓坪村)、文祠镇(李工坑村、黄竹洋村)、归湖镇(碗窑村、山犁村、溪美岭脚村)、潮州府城意溪区(雷厝山村)以及饶平县上饶镇与新丰镇交界的蓝屋村居民所使用的语言。此外,据有关材料记载,海丰也有零散分布的畲语,主要包括鹅埠镇的上北村委会红罗村以及莲花山脉下靠近惠州惠东县的个别村落。据统计,潮州与汕尾两地畲语的总使用人口不超过2000人。
军话主要集中在陆丰大安、西南及河东三镇的个别村落。此外,海丰的平东镇龙吟塘也有数百人讲军话。海陆丰一带军话的使用人口大约有1万。
粤方言主要有两个分布区域,一个为汕尾沿海地区,主要包括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者一般为深水渔民。另一个分布区域在海丰的西南部,主要包括鲘门镇、鹅埠镇、赤石镇、小漠镇以及梅陇镇的南山管区,当地一般称这种粤语为“占米话(尖米话)”。这两个粤语区的使用人口大约有3万人。
客家话在粤东地区域的分布范围最广,处于粤东闽语最外围的饶平县、揭西县、揭东县、普宁市、海丰县、陆丰市、陆河县等地都有大片的客家话区域,其中陆河县全县除了个别村落为闽客双方言区,其余各地基本都只讲客家话。以上各地的客家话都以片状分布为主。此外,粤东中心区域内在靠近山区的地带,如惠来县的大南山区,惠来县与普宁市交界的大青山区、普宁麒麟镇和潮阳南部的雷岭老区等地,都存在不少以点方言岛状分布的客家话区。粤东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四市客家话的使用人口超过150万。
汕头
汕头市的主要方言为闽南语-潮语-潮汕话,潮汕话流行于汕头市所属各区县,潮汕话在汕头从音系划分可分为韩江片和练江片两种口音。韩江片是汕头地方方言的代表音,主要流行于澄海区、金平区、龙湖区;练江片主要流行于潮阳区、潮南区、濠江区。
梅州
梅州市梅州话,指分布于梅州地区的客家语方言,包含蕉岭话、梅县话、兴宁话、五华话(长乐腔)等,一般是以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县话作为代表。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梅州话被划为客家语粤台片。梅州市区的梅县区、梅江区这2个市辖区中的语言都是采用相同的梅州话作为常用语音。梅州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州之声(下午时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客家之声都是以梅州市区(含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县话作为客家语中最为标准的指定语言 。
潮州
潮州市:潮州方言,又名潮语-潮汕话,分布于广东省东部沿海的潮汕地区,潮州市的所属各区县。潮州方言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隋唐以后至宋代,潮州地区开始较大规模的封建开化,使当地方言受到中原汉语的影响,朝着汉化的方向演化。宋代以后,随着大规模的移民入潮和潮州地区经济的开发,文化不断发展,以潮州为中心的粤东地区加快了潮州方言从闽方言中分化出来的步伐。明代以后,潮语完全从闽语分化,成为一支独立的次方言。
揭阳
揭阳市:揭阳市通行潮汕方言(潮州话)和客家话。潮汕方言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带,客家话主要分布于山区。
汕尾
汕尾市:汕尾市绝大多数使用汉语方言。汉语分福佬话、客家话、白话(粤语)、占米话、军话、北方方言等。福佬话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65万人;根据其语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为代表。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海丰县东北部和西北部、陆丰市北部山区,使用人口约60万人。白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约4万人;在汕尾、海城、东海等地,因与港穗商贸往来频繁,受广府文化影响较深,会说白话的占相当比例。占米话是粤语在粤东地区深受客家话、福佬话影响的一支土语,分布于海丰县西南部,使用人口约3.5万。军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份但深受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三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1万。北方方言主要集中于汕尾市区,使用人口约2万,多数于汕尾建市后迁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汕尾市居民中有80%左右会说普通话。除使用汉语外,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红罗村的少数民族畲族,人口约200人,使用其民族语言―畲语。
发展规划
广东定位广州和深圳为主中心城市,将把珠海、汕头、湛江打造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广深两个主中心再加上三个省域副中心,体现的思路就是要通过珠三角带动东西两翼发展,是为了全省均衡发展所进行的布局。
广东省政府于2017年12月发布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提出在城镇化方面,广东要形成以“珠三角世界级湾区城市群”为代表、“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城市带”为支撑的世界级沿海都市带。
《规划》提出,要对接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化布局,推进形成“一轴、多中心、集群式”城镇空间结构。“一轴”即依托沿海高速公路、高快速铁路,构建贯通粤东、珠三角、粤西的沿海发展主轴;“多中心”即以广州、深圳为主中心,珠海、汕头、湛江为副中心,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汕尾、揭阳、潮州、阳江、茂名等为地区性中心,构建“双核多心”功能等级体系。
经济规划
变化
粤东“五年大变化”
揭阳:大能源项目
揭阳是粤东四市重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主要是能源项目接连规划,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在粤东“五年大变化”中先拔头筹。
落地揭阳(惠来)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区内的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规划建设炼油6000万吨/年、300万吨乙烯的世界级超大型石化基地。
除炼油项目外,揭阳一百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规划和已建设项目中包含LNG一体化项目、核电项目、热电联产项目和物流项目。中海油粤东LNG一体化项目、中电投揭阳物流中心、乌屿核电项目已列入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华润热电联产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顺利。
汕尾:200平方公里深汕特别合作区创新机制
汕尾小漠、鲘门、鹅埠到赤石,是汕尾与深圳规划的200平方公里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汕尾出地、深圳出资扶持,主要采用BT模式发展的新合作方式也创新了广东“双转移”园区建设的机制体制。
首期以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13.8平方公里为起点,以BT模式由泛华集团筹资30亿元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出资300亿元重点全方位规划园区建设。已签约48个投资项目,投资总额476.6亿元。
汕头:东部经济带打造“水韵之城”
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的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东海岸新城)是迄今中国南海区最大规模的围海造地项目。2008年已完成项目审批手续的东部城市经济带建设进展迅速。已引进大型国企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参与建设,新溪片区和塔岗围片区填海工程全线启动,土地吹填10平方公里,于2011年6月前基本完成填海工程。
潮州:特色产业增势良好
粤东四市,潮州的特色产业潮州陶瓷、潮州木雕、潮州刺绣等不少蕴含着深厚文化特色的产业,是具有1600年历史古城的深厚文化积淀。
潮州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积极推动特色经济、港口经济和文化经济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方面,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前8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6.8亿元,增长17.5%.陶瓷、水族机电、不锈钢等特色产业增势良好,分别增长19.7%、30.5%和22.6%。
文化产业方面,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文化经济继续发展,文化与经济融合进一步紧密。
主要目标
一、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建设全省重要的能源石化基地和特色制造业基地,打造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进一步擦亮经济特区品牌,充分发挥粤东地区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临近港澳台的区位优势以及侨乡优势,积极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深化与港澳紧密合作,积极拓展对台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建设成为广东省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三、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立足海陆统筹,充分发挥粤东地区沿海港口优势,积极布局建设粤东沿海工业经济带,深度开发和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优化粤东地区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建设全省海陆关系协调示范区域。
四、宜居宜业的特色城市群。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推进一体化发展,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投资环境,美化人居环境,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海滨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努力打造文明富裕、充满活力的宜居宜业特色城市群。
到2015年,具有粤东地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基本实现“十年大发展”的目标。
一、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建设大会战成效明显,消除区域内省道以上公路“断头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500公里,新增铁路通车里程约220公里,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超过1.8亿吨。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电源、电网、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初步建立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地级市市区防洪防潮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县城防洪防潮能力达到50年一遇。
二、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年均实际增长均达到12%左右。人口数量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以内。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达到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职业教育有较大的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三项医疗参保率达到98%.
三、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完成省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目标,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下达的指标内,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森林覆盖率达到52.6%.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明显改善。
空间布局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合理划分空间功能,加强空间联系和组织,建设形成点圈一体(市区、重要城镇及“汕潮揭”都市圈)、块带结合(产业园区和沿海工业经济带、休闲旅游产业带)的空间发展布局。
一、构建点圈一体的城镇发展格局。
以汕头中心城区为中心,潮州、揭阳市为副中心,提升重要城镇发展品位,打造特色品牌名镇,推进“汕潮揭”同城化,构建“汕潮揭”都市圈,形成协调发展的粤东城镇群。
强化汕头市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和生态型海滨城市,形成临港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效益农业基地。建设中部珠港新城、南部濠江海滨新城、东海岸新城、沿海产业新城和西部牛田洋生态新城。潮州市形成中心组团、潮安县城组团、饶平县城组团和柘林湾临港组团四大发展组团,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滨江临海城市,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和广东重要的临港产业集聚区。揭阳市按照“粤东水城”的要求建设成为山海工商城市,能源石化及制造业基地、粤东航空物流基地。
加强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合作,加强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的对接,加快推进融合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汕潮揭”都市圈。
二、形成块带结合的产业空间布局。
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和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建设深圳(潮州)、珠海(揭阳)和汕头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快建设对台经贸投资合作园区。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区和重点园区,构筑高水平的产业集聚平台,促进形成集聚发展的块状经济区,逐步形成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产业经济带。依托沿海港口,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积极发展石化、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建设沿海电力能源基地和揭阳(惠来)石化基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形成揭阳大南海工业园—汕头沿海产业新城—潮州临港产业集聚区为主的沿海产业带。依托自然环境和潮汕人文景观,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业开发,打造粤东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产业带。以发展高附加值特色效益农业为主,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加工型蔬果、茶叶、花卉、水稻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借鉴台湾精细农业的经营模式,在汕头、潮州建设粤台精细农业合作发展示范园区,在揭阳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示范园区。
产业带
沿海工业经济带:范围西起揭阳(惠来)石化基地、向东经汕头南部工业经济带,东至潮州临港产业集聚区等粤东沿海地区。属于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南翼,定位为广东省重化工业基地和特色制造业基地,对台经贸合作重要区域,广东省新经济增长极。依托海岸资源和港口优势,大力发展能源、石化、装备制造、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业,提升发展电子信息、玩具、陶瓷、精细化工、生物环保、纺织服装、音像制品、海产品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走自主创新创造名牌的发展道路,积极承接珠三角及国内外产业转移。
文化休闲旅游产业带: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潮汕人文景观,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业开发,发展独具特色的潮汕文化游、海滨度假游、地质遗址游、特色工业游、绿色生态游和革命老区红色游,打造粤东文化休闲旅游观光带。
人文特点
粤东人善于经商,与其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关系。潮地恰位于河海交接之处,远离广东省的中心城市广州,使之有可能自成吸纳粤东甚至闽西南、赣南货物集散地。同时也有潮汕,该地区人多地少,这使得许多人不得不外出谋求生计。另一方面,“耕地如绣花”的细致作风也被其带入经商活动,诸多因素,使潮商逐渐声名远播。
而粤东人骨子里的“老板”情结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传统粤东人的字典里没有“职业经理人”一说。在潮汕,一个人如果出门在外混得不错,逢年过节衣锦还乡拜会亲戚的时候,面对亲戚的褒奖,往往总会自谦:“我也没什么本领,就是赚两碗饭好吃”,除去其中的自谦成分,也体现出思想中对“帮人打工”的轻视。另有这样一个场景,某人在众人面前大声称道一个人多有能耐、混到多高的职位,这时候有一人接腔:“他算什么,不过是个打工的。”前面的称道者多半会噤声。“工字出头,磨成老猴”,粤东人的这句俗话形象地体现出粤东人的老板情结。
选择商业是因为商业需要活泛的头脑,这正是年轻人所不缺乏的,他们往往在年轻时就进入商海“学做生意”。他们把成为老板以前的种种学习与历练当成是一种准备,尽管是个“打工的”,他们却时时准备着单干,时时刻刻积累着人脉关系,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很快就可以另立门户。工业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而商业更看重的是人脉。凭借着积累下来的人脉,他们往往很快就能上路,甚至超越自己的“生意师傅”。
旅游资源
汕头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美称,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汕头位于北回归线上,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阳光充沛。全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7月中旬至8月初是全年最热的时节,气温大约在35℃左右,冬季最冷的时候一般也在5℃以上。全年适宜旅游。它也是中国特有市区拥有内海的城市,以美丽的乔木凤凰树开的金凤花为市花。到汕头旅游主要是看海。
推荐景点:南澳岛--观海长廊--龙泉岩风景区--海湾大桥--汕头大学--北回归线标志塔--方特欢乐世界蓝水星--礐石风景区--中信酒店度假村--北山湾度假村--灵山寺--青云岩风景区--莲花峰风景区--中山公园--石炮台公园--华侨公园--妈屿岛--小公园
普宁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北回归线在此经过,并受海洋暖温气流调节,四季如春素有“水寨之乡”的美称,旅游资源和景点丰富,以山水风光、天然温泉、潮人文化、革命迹地、宗教寺庙等名胜古迹为特色,构成了普宁特有的自然、人文游景观。2006年,因城市自然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美而独具生态特色魅力和生活特色魅力入选由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办机构世界品牌组织评选的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普宁市是广东省革命老区,境内分布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和革命文物遗址,经发掘管理,现查明普宁市有:古文化遗址13处、古墓葬8处、古建筑11处、名胜古迹7处、古碑刻18处、革命遗址39处、革命纪念建筑物5处、革命烈士墓6处、馆藏革命文献遗物200多件推荐景点:南方梅园生态村--盘龙阁--盘龙湾温泉度假村--普宁广场--中国普宁国际商品城--普宁国际服装城--南岩古寺--德安里--八一南昌起义会议旧址—星河明珠湾—普宁广场—万泰汇购物中心—普宁星河COCO City--百二丘田藏莲寺—四季花海—广东麒麟山普宁市普侨区花古岩寺——普宁老县城(洪阳德安里-文昌阁-万花园-塔风塔)—杨石魂故居—普宁市流沙人民公园—康美中国普宁中药城——后溪生态园——大坪善德梅海—船埔吉告中林净苑——梅林瑞邦农家乐果园——里湖茶叶市场——梅塘白水岩——摩天石——大南山飞鹅岭农业公园—下架山碗仔古村落——燎原泥沟古村落—大南山革命斗争历史展览馆——流沙“八 一馆”——红宫(午餐流沙特色餐厅)洪阳方方纪念馆——普宁县农会办公旧址(培风塔)等
揭阳
揭阳主要旅游景点有:揭阳学宫、双峰寺、黄歧山风景区、桂竹园风景区;惠来金海湾植物园、神泉海角甘泉和海市蜃楼、百花峰、铭湖岩。其中揭西县是更是奇山秀水,富有大洋度假村、京明温泉度假村、黄满磜瀑布群、广德庵洞天、百潭谷胜地、钱坑石灵寺风景区、钱坑古寨、棉湖古镇、龙潭飞瀑、霖田祖庙等著名景点。
揭阳八景是原揭阳县最为历史悠久的景色风貌。
推荐景点:黄岐山风景名胜区--谯楼--揭阳学宫--揭阳城隍庙--榕江西湖--北回归线标志塔
潮州
潮州市处低纬度,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1.4℃,日照为1986.1小时,雨量为1685.8毫米。极端最高气温为39.6℃,极端最低气温为-0.5℃。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常绿,四季如春。潮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景点:韩文公祠--广济门城楼---北阁佛灯--龙湫宝塔--金山古松--许驸马府-开元寺等
汕尾
汕尾市地处祖国大陆东南部沿海,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
汕尾旅游风景区有碣石玄武山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凤山妈祖旅游区、莲花山旅游风景区、遮浪海滨旅游区、甲子待渡山、鲘门旅游国际度假镇等。
梅州
梅州主要旅游区(点)有:千年古刹阴那山灵光寺,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泮坑瀑布,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梅县雁南飞、雁山湖旅游度假村、阴那山天文科普园、松源王寿山,兴宁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合水水库,平远南台山、五指石,蕉岭长潭胜景、丘逢甲故居、镇山国家森林公园、释迦文化中心,大埔“父子进士”牌坊、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丰溪自然保护区、“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园、三河中山纪念堂,丰顺汤坑温泉、龙归飞瀑、龙鲸河漂流,五华七目嶂、益塘水库、热矿泥山庄以及中国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围龙屋等特色景点;还有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风味饮食等。(详见:梅州旅游景区
侨博会
粤东侨博会是由中国广东省政府主办,省外经贸厅、省侨办、粤东四市之一(依序轮换)承办的大型文化经贸活动,大会旨在发挥侨乡优势,构建招商引资平台,粤东各市深化海内外经贸合作、加强交流、凝聚侨心、汇聚侨力,鼓励和吸引侨商到粤东投资创业。
粤东侨博会每年依序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座城市轮流举办。自2008年11月11日广东省首届粤东侨博会在汕头拉开帷幕始,分别在潮州(2009)、揭阳(2010)、汕尾(2011)四市成功举办了四届,是为第一轮。后改为两年一届,主办城市据前例依序轮换不变。第二轮的开始即第五届粤东侨博会,于2013年11月8日在汕头市举行。
作为连续性文经贸合作会议,粤东侨博会历届活动都给各举办城市、广东省带来不俗的社会和经济成效,同时,粤东侨博会也在海外华人华侨世界中产生持续而广泛的美誉度,影响力逐届提升。
粤东侨博会即广东省粤东华侨博览会,其产生依据,是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关于粤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决策部署。2006年9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地处粤东的汕头市召开了“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会后出台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粤东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粤东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若干战略部署,其中,便有明文明确提出举办“侨博会”,即“由省政府协调,省外经贸厅和省侨办主办,粤东四市轮流承办,每年举办一次‘侨博会’,鼓励和吸引侨商到粤东投资创业”。[2]
随后,就粤东侨博会的举办城市、主承办方、举办时间等活动细节,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和粤东四市党政高层共同商议,并上报广东省政府,遂批准、决定依照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等粤东四市的顺序,每年在一个城市依次轮流举行,同时,决定首届粤东侨博会的举行地点为汕头市、承办方为汕头市政府;协办方为潮州、揭阳、汕尾市;主办方为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办。后从2009第二届粤东侨博会始,主办方升格为广东省人民政府[3],承办方更改为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广东省人民政府侨办和承办地地级市政府,协办方则为粤东四市中轮空的其余三个地级市政府。
城际铁路
粤东城际铁路网规划目标为形成以汕头、汕尾、潮州、揭阳为主要节点、覆盖粤东地区主要城镇的城际铁路网络,实现汕潮揭地区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一小时交通圈”。
根据《规划》,粤东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规划建设“一线一环一射线”,即汕尾—汕头—饶平、汕头—潮州东—潮汕—潮汕机场—汕头、潮汕机场—揭阳南城际铁路,总里程320公里,总投资约692亿元。
远期规划则形成“一线两环两射线”为骨架的城际铁路网,总里程460公里,其中“一线”为汕尾—汕头—饶平城际铁路,“两环”包括汕头—潮州东—潮汕—潮汕机场—汕头、汕头—潮汕机场—揭阳南—普宁—汕头城际铁路,“两射线”包括潮汕机场—揭阳南—揭阳北、普宁—惠来城际铁路。
粤东地处闽粤交界,临近港澳台,是广东省深化粤港澳台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合作的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为进一步完善粤东地区综合交通体系,省发改委组织编制了《规划》,以粤东地区的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4市为规划范围,打造以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主城区为主要节点、覆盖粤东主要城镇、适度超前的城际铁路网络,为区域内城镇之间提供便捷的“公交化”客运服务,实现汕潮揭地区中心城市“半小时通勤圈”和粤东地区“一小时交通圈”。同时实现与国铁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潮汕机场等主要综合交通枢纽紧密衔接。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3:52
目录
概述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