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里,位于广东省揭阳市
普宁市故城
洪阳镇南村,是清末
广东水师提督、名将
方耀与其兄弟共同营建的家族集居寨,是
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时期较长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也是国内罕见的府第式
古村落,占地面积为63000平方米,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开放时间为周三至周日09:00-17:00。
基本概况
始建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光绪十六年建成,距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整个德安里分“老寨”、“中寨”、“新寨”三部分,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寨内有客厅、祠堂、佛堂、书斋、卧室、餐厅、库房、阁楼、门房,还有寨前广场、后花园、莲池、寨门、围墙,围墙外有护
寨河,房屋总数773间。整个
建筑规模之大,构筑之精,造型之美,堪称
建筑艺术一朵奇葩。
户主人
方耀是潮州先贤,也是创建德安里古村落的先人,著名
国学大师饶宗颐民国38年编纂的《
潮州先贤像传》专门为他立传。方耀,生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
普宁县城洪阳西村。方耀官至
广东水师提督。
其兄弟有六人,方耀和四弟方勋是清廷在编的武官,其他兄弟也都先后受到清廷的赐封。方耀靠镇压
太平军残部而发迹,因骁勇善战,被《
清史稿》誉为“谋勇将军”,并被清廷赐号“展勇
巴图鲁”。
在他任潮州总兵期间,他“清乡办积案”,惩办匪众三千余人,这就是对潮汕的安定起了很大作用的“方大人办清乡”。方耀在
汕头市
达濠区以“教化”手段肃清地方黑势力,消除因帮派争斗造成
社会治安动荡不安之举,深得人心。当地老百姓因感念方耀整顿社会治安的功绩,而修建的“方大人公庙”至今香火犹未绝。在方耀的诸多建树中,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重教兴学。
在他任潮州总兵期间,由他督建
督修的书院几十所,
乡校和私塾上百所。方耀还开设韩江书局刻印图书,筹款建惜字宝文社;每年雇两人赴各地收罗
字纸,涤净焚化埋入字纸灰墓,以示珍惜文字,崇文爱士,教化民心,以诗礼之气潜化凶悍之风。
此外,方耀还筑堤疏河、兴修水利;屯兵开垦、
围海造田,施惠政于民。光绪九年(1883),
中法战争爆发,方耀往
钦州驻防,充海防全军
翼长,翌年,署理广东水师提督,驻
虎门。他与督抚共商筹办防务,将
威远、上下
横档各台改造为新式操演
炮位;亲巡港汊,绘成
图说;分遣将校驻防在
两广交界处。
他治军严谨,慷慨明敏,善于用人。
少保彭玉麟来粤视察防卫,回京后向朝廷奏说:“粤有方耀在,可高枕也。”由于方耀固防得力,增援及时,御敌有方,
慈禧太后赏赐穿
黄马褂并赏戴花翎,还赏赐
荷包、银钱等,并赏太后亲书的“福”字。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清廷论功行赏,方耀从署理广东水师提督升为实授。
1891年7月7日方耀因
中暑卒于
江浦行军途中,时年58岁。清王朝在
祭文中称其:“性行纯良,才能称职”。《
清史稿》对方耀的评价为:“善战兼谋勇,尤善治盗,民多感颂,兹故并著之。”
方耀是清末广东水师提督,他为抵抗外国列强的侵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忠君爱国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军人;方耀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还是
潮汕地区文化教育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他倡建书院和
书塾,他创建“惜字宝文社”,以尊重文化、推动
社会文明发展为己任。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直以来,德安里都延续着方耀重视文化教育的精神,以浓郁的
书卷气和艺术气息熏陶、塑造着人的品质和灵魂。
建筑风格
德安里的建筑,集
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大祠堂、三厅亘、
五间过、
四点金、
下山虎、
驷马拖车、五壁联、独脚狮等。在
潮汕见不到或罕见的
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
德安里整个建筑组群由三部分有机联系组成,每一部分又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富于特色的建筑组群,一组“百鸟朝凰”、两组“驷马拖车”,每组里面又有多座独立的造型结构,各具特色而又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建筑物。
德安里老寨和中寨坐西朝东,新寨坐北朝南,老寨建筑格局为“百鸟朝凰”,中寨和新寨建筑格局为“驷马拖车”。建筑形式保持了晚清典型潮汕村寨特色,寨内又有洋式建筑,有继承,也有发展。
德安里虽历沧桑巨变,但整体建筑保存较完整,其规模之大,构筑之精,式样之全,造型之美,堪称潮汕建筑艺术的奇葩。它以其罕见的建筑布局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被编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民用建筑教科书中。
百鸟驷马
起源
据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考证,德安里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时任潮州总兵的
方耀偕同其兄弟在家乡洪阳营造德安里老寨,中寨则由方耀四弟方勋主持规划,并建主祠堂。
十多年后,方耀收养的20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老寨已容不下,故兴建新寨。
后来,十三子廷珍自恃方耀亲生子,在新寨东侧兴建“方氏家庙”,专祀其生母余寿坤。后因兄弟劝阻,其母才没有入祠。至光绪十六年完工,整个德安里村落的建造历时将近20年。
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有“君子营建宫室,宗庙为先,诚以祖宗发源之地,支派皆本于兹”的观念,《
潮州府志》也言:潮人“营宫室必先祠堂,明宗法,继绝嗣,崇配食,重祀田”。
因此,德安里三寨都以
大宗祠为中心,其他建筑按次序环绕大宗祠而建,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大宗祠的左右是小宗祠,然后是
火巷和厝包(包屋),它们从三面护卫着大宗祠,外围是一座座重叠相连的“下山虎”和“四点金”,最后是坚固围合的寨墙。
德安里占地面积达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寨内有官厅、
祠堂、佛堂、书斋、餐厅、库房、阁楼等,房屋总数773间。
德安里以其罕见的建筑布局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被编入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
民用建筑教科书中。
它也是潮汕民居建筑形式的大全,平房、下山虎、四点金、五厅通、独脚狮……其他地方罕见的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德安里还是岭南建筑
装饰艺术的博物馆。
德安里老寨围绕着主体建筑物大祠堂的房屋刚好是一百座房屋,俗称“百鸟朝凰”。
中寨和新寨的建筑格局是潮汕传统的民居“驷马拖车”,中间的大祠堂象征“车”,左右两边的次要建筑象征着拖车的“马”,这样坐在“车”上的列祖列宗就由居住在两边象征着“马”的子孙拖着,轰轰隆隆从远古走来。
排水系统
意义
德安里的建筑,是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最典型的要数村落的排水系统。它们采取传统
明沟的方式,经过“九转十八弯”的流向,最终汇入寨前溪,经
百里桥,注入榕江。德安里的排水系统还有一个特点,无论从天井流出的水,还是从支流排入
中沟,再流入大沟,水都是从中行。水从中行即“衍”,意在生生不息,繁衍千秋
万载。
应用
德安里村民注意环保,不将
生活垃圾倾倒入沟内。从前建的老房子都没有厕所,村里
排水沟又是明沟,各家各户按照古老的习惯,用马桶(俗称“老锅”)装盛粪便,倒入村外的厕池,作为农用肥料。
梅雨天之后,村中绿油油的草地上,覆盖着一
层菌类植物,其厚度差不多和浸泡过的
木耳一样,村民们称其“鬼仔涎”,洗净后加少许的油拌以
生菜,炒熟即可食用。德安里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一斑。
旅游产业基地
普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德安里的保护工作,决定由市场物业管理局成立德安里
物业管理处,并拨专款保护修缮,使整个德安里重现其古色古香的昔日风采。
如今的德安里正以其鲜明的建筑特色、深厚的
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风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德安里所在的
洪阳镇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不仅拥有如德安里、
培风塔、
普宁学宫、
城隍庙、
文昌阁等一批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
书画艺术在洪阳这块热土同样源远流长,历来书画人才辈出。
随着“中国
古村落德安里·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中国古村落德安里·
粤东五市美术名家邀请展”、 “德安里·首届艺术收藏品博览会”、 “金戈舞墨耀古村”——德安里全国获奖军旅书法名家十人邀请展、“纤手弄翰墨·慧心写丹青”——女书画家作品展、“德兰在畹——
北兰亭全国书法暑期国展攻坚班暨导师作品展”、 “方家书画——方泽浦、
方楚雄、
方楚乔、方向精品展”等大型文化
艺术交流活动在德安里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奠定了德安里在粤东地区不可代替的文化地位。
文化名片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