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河
淮河支流
寨河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北部,因镜内的淮河支流寨河(青龙河)而得名。距县城12公里,地处光山、潢川、息县三县交界处,素有光山县北大门之称。全镇辖18个行政村(街),5.4万人,面积118平方公里,是豫南区域交通重镇。
历史背景
寨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和商贸重镇。隋唐以来是直达历代京都的重要驿道和驿站。国道312线也可堪称我国南北分界线。这里既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又是楚汉文化结合部,既具有中原文化粗犷豪放风格,又具有楚文化清新柔美的韵味。民风具有楚风豫韵。刘堂、大塘村古城址,东林村的唐宋代古镇遗址,吴寨村的殷商龙山文化遗址,以及杜岗村的陶林寺遗址,展示着寨河历史的辉煌。
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等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寨河桥头战斗旧址”、“冷洼战斗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先烈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在革命战争年代,近2000名寨河优秀儿女用鲜血和生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寨河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水,地处北纬32°7'东经114°5'。系中国传统南北交界地带。寨河是信阳地区的地理中心,东和潢川县付店镇相邻,西与孙铁铺镇交界,南和十里镇弦山街道毗连,北与息县曹黄林镇接壤。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北部,地处光山潢川息县三县交界处,三县的人流在此聚集往来。
地形气候
寨河地势大体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淮河支流寨河水自西南向东北顺贯镇境。寨河是平原向丘陵过渡地带,境内多为浅丘,是国家无自然地质灾害地区 。
寨河地处江淮地区西部,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北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型气候,年均气温在15.4℃,年均降雨量1028.5毫米。全镇林业、耕地、水域面积均匀分布,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盛产小麦、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板栗银杏等。
风景
这里自然景色宜人。陈兴寨、金河沟、分水湖三大库、湖,柳影倒映,湖幽水静,风光迷人,美不胜收。16.4公里长,面积1100亩的312国道绿色长廊,满目翠绿,让人领略田园风光,在寨河镇境内逶迤蜿蜒20余公里。陈兴寨水库水波粼粼,开阔、壮美、恬静,使你神清气爽,如沐春风;寨河桥头河水平静,鱼翔浅底,两岸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寨河古渡”、“夕照柳林”、“渔樵唱晚”、“河滩小憩”等风景令人流连忘返。以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为标志的生态乡镇建设呈现出无限生机。值得一提的是,寨河美女更是寨河一道流动的美丽风景线。
交通
寨河交通便利,控豫南五县关隘,镇潢、淮平原之咽喉,居中扼要,是豫南区域交通重镇。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良,是豫南重要的商贸流通小城镇。沪陕高速大广高速、宁西铁路、312国道、213省道五条交通大动脉,东西、南北分别交错纵横,形成“十字”交通网。东接沪宁,西连申城,南下武汉,北上郑州,四通八达交通网拉近了寨河同全国各地距离,贸易、商务活动十分快捷便利。寨河成为豫南五县的交通中心枢纽,蕴藏无限商机,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独特交通中枢条件。镇内交通便捷,镇、村互通柏油路、水泥路,所有村、组互通砂石路,部分村基本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水泥路面90公里,柏油路面25.3公里,砂石路90公里,镇、村、组三级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此外,寨河公交便民快捷,15分钟一班发往光山县城,全程不到30分钟,是全县往来县城最便利的乡镇。
发展
寨河镇在不断拼搏中奋勇前进,各项工作均排在全县前列。连续多年综合目标排名全县首位,连续多年在“三杯”竞赛中名列前茅,先后创建市级卫生镇和省级卫生镇,2010年,全力创建市级文明镇和市级环境优美小城镇。
多年来,寨河立足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大力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呈现出“田成方、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水相连”的壮观景象。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逐步形成了苗木花卉、无公害蔬菜、淡水养殖、麻鸭孵化养殖、畜禽养殖、粮油种植、生态林业、粮油贮备、寨河油板栗、莲藕种植等支柱产业基地。
非公经济迅猛发展。一是营造优良环境,提高服务意识,重点发展引进型非公经济。已成功引进光大石油城、同富粮食贸易有限公司、光山裕华油脂厂、天下第一府酒业、常林集团郑州三力公司寨河办事处、西气东输加压站等。二是抓住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占地20余亩的桥西石油岛,融加油、住宿、餐饮、娱乐于一身,方便了过往司乘。三是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发展民营经济。已发展粮食加工厂、窑场、预制构件厂、竹木家俱厂等40多家民营经济。
教育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全镇拥有中小学校20所,在校生81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教育质量在全县农村中小学名列前茅。
寨河幼儿中心,于2004年秋的原张围孜完小改建而来。该园是经过光山县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已达到市二级幼儿园标准,是全县乡镇中级别最高的幼儿园。寨河幼儿中心以培养出健康,活泼,聪明,懂礼貌,高智商的幼儿为目的,为幼儿播种幸福,让其童年充满阳光,“一切为了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是其办学宗旨,被外界誉为“阳光校园”。
卫生
卫生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镇卫生院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拥有X光机、B超机、经颅多普勒等先进医疗设备,拥有主治医师7名,员工80多人,同时兼并了县卫生学校,在全县同类卫生院中名列首位。村级医疗网点健全,计划免疫工作稳步开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有较好的保障。
新农村建设
杜岗村位于寨河镇西南部,辖17个村民组,486户,2468人,现有耕地面积4044亩,原属于重点贫困村。2005年以来,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干群,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狠抓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林业、养殖业,重点推进劳务输出,通过“五通、两建、四改、一增”的创建标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到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余元,全村呈现出秩序安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示范村之一。
张围孜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该村被确定为全市20个试点村之一,县7个重点示范村之一。正式动工兴建,项目建成后,在新区将形成一纵三横九条商业街,集“新村、示范、商贸中心、新型社区”于一体格局,不仅拉大了集镇框架,而且极大地推动寨河镇城乡一体化进程。
几年来,该镇在搞好新村建设的同时,已作好了产业规划,启动了新农保,开展了新农合,全镇试验区建设“点、线、片、面”战略已拉大幕。
基础设施建设
小城镇建设成绩斐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镇电力系统拥有1800KVA、2500KVA变电站2座,变输线路4条,全长137公里,最大供电负荷1800千瓦,年供电量580万千瓦时;西气东输支线穿境而过,燃气资源充足;拥有电视差转台2座,全镇广播电视收视率达100%;通讯系统实现了无缝覆盖,可通达世界各地。镇区居民户光纤宽带、有线数字化电视已经普及。“四纵三横”的市政框架已形成,街道店铺林立,已形成副食品、百货、农副产品三个专业化市场,花生、牲畜、木材、苗木四个大规模交易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凭借交通优势,寨河正致力于建设豫南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基地。镇区面积扩大到3.6平方公里,常居人口膨胀到10000余人,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寨河已成为辐射豫南地区的经济重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2 22:13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