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纪念碑(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位于北京市
天安门广场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面向全国征集,共收到240多件设计方案,最终采用由
梁思成和
林徽因设计的方案。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开始兴建,1958年4月22日落成。据不完全统计,从奠基到落成部分耗费达3亿余元。
历史沿革
背景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清
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来,为了反对国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英勇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兴建的。
1949年9月30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修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率领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周恩来代表主席团致辞时说:“我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号召人民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特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建立一个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致辞之后,全体代表静默致哀,气氛悲壮而肃穆。毛泽东宣读了纪念碑的碑文,之后又亲手执锹,挖下了第一锹土,接着全体代表挥锨铲土。至此,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奠基。
设计
为了建好这座纪念碑,周恩来提议成立
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
有关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的提法最早见于1951年2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给政务院的报告。这一报告由北京市市长
聂荣臻、副市长
张友渔、
吴晗签署,其主要内容是纪念碑拟于1951年春开始施工,并提出了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工程预算。
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具体建设工作。北京市市长
彭真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主任委员,著名学者
郑振铎、梁思成任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为
薛子正,工程事务处处长为王明之。委员会下设工程处,分设计、施工、采石、美术工作等7个组,有17个单位参与施工。
与设计国旗、国徽一样,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方案也面向全国征集。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后,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随即向全国各建筑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建筑系发出征选纪念碑规划设计的通知,到1951年收到140多件各种形式的设计方案和设计修改方案(截止最后定案时共收到240多件设计方案)。海外华侨也积极献计献策,华侨领袖
陈嘉庚组织华侨绘制了图纸,并制作了水泥柱头模型,花费15万多元(旧币)运费寄给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工程处。
为了体现周恩来总理关于建筑纪念碑的目的在于“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指示,1953年3月,兴建委员会从240多种设计方案中精选出8种,向专业设计人员广泛征求意见。
面对全国的建筑设计人员提供的各式各样的设计方案,当时有较大的分歧意见:1.碑的下座要不要建成陈列室?2.下层台阶要不要作成检阅台?3.碑身要不要做成空的,顶部开窗,可供瞭望北京市容?4.碑顶的造型,到底是建成宝顶歇山式的,还是塑造英雄的群雕?
最后经主持这项工作的中央领导与有关方面初步商定:1.台基部分先按陈列室设计,留有改变的余地。2.因已有天安门作为大检阅台,下层平台决定不作检阅台设计。3.为维修方便,碑身做成空筒,但筒顶不开瞭望窗以维护纪念碑的庄严肃穆。4.碑顶暂缓设计。将意见最集中的设计方案中的三个制成模型,竖立在天安门广场,公开向社会上征求意见。
这些方案大致可分三种主要类型:平铺在地面的方案;巨型雕塑方案;高耸的碑形、塔形方案。经各方面专家、设计者们反复讨论后,由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确定,以
梁思成和
林徽因的设计方案为主,即现已建成的方案,同时参考其他方案。
该设计方案继承中国传统碑的造型,以“碑文”为中心主题,用浮雕的形式表达“碑文”的英雄事迹。梁思成在结合了
颐和园等古建筑外形的基础上,形成了纪念碑的雏形,还在碑顶装饰了一个极具中国古代建筑特色的“小屋顶”。
关于纪念碑建在何处,开始有人主张建在东单广场,有人主张建在
前门楼上,有人主张就在
中华门的原址建立,也有人主张建在西郊
八宝山上。最后,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将纪念碑建立在全国人民政治活动中心——
天安门广场。
从1953年11月至1954年8月,在施工期间,人民英雄纪念碑仍然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此时,设计方案仍将南立面图标为正立面,将北立面图标为背立面。1953年9月至10月间,建筑工程学会有代表提出:“碑的正面一定朝南,但北面亦可做正面,毛主席的题字,南北都有,政协通过的碑文刻在东西两侧,否则毛主席在天安门检阅,看到碑的背阴,不太好。”将毛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放在北面,将北面也作为主面,这条建议提的最早。另据当年参与纪念碑雕塑创作的雕塑家李祯祥回忆,“原来设计是正面朝南,已经施工了,有一年国庆检阅,毛主席在天安门上说:‘干嘛庙门都朝南?’当时大石头都已打好,要往上吊装,就改为朝北。”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8个浮雕题材的确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探讨,进行过多次修改和变动。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对浮雕主题的定位是:要选用最能代表人民革命的历史题材来展现纪念碑的主题思想。1952年7月中旬,纪念碑雕画史料编审委员会在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主持下,初步提出了10个历史题材,分别是:“
三元里抗英斗争、
义和团、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五卅运动、
井冈山、游击战、平型关、渡江”。随后,雕画史料编审委员会将这10个题材及浮雕在碑座上的位置图,发给有关领导和机构以及纪念碑兴建委员会全体委员征求意见。许多知名人士和中央领导对纪念碑浮雕题材的选定十分重视,并就浮雕的题材、内容及前后摆放位置提出了许多意见。
郭沫若先生在回信中建议,浮雕的题材应该加上“八一南昌起义”和“淮海战役”的内容。之后,雕画史料编审委员会根据收集来的反馈意见,对浮雕题材方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并将材料呈报给毛泽东主席审批。1953年1月19日,纪念碑兴建委员会秘书长薛子正传达了毛泽东对浮雕主题的意见,其中一条具体意见是将“井冈山”改为“南昌起义”。
兴建委员会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调整,将原来拟定的10个题材改为8个,即: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新的浮雕选题方案经报请党中央审定,最终形成了8个历史题材的10幅浮雕以及每幅浮雕在纪念碑须弥座上的具体位置。
在最初设计的纪念碑浮雕方案中,《虎门销烟》《金田起义》两幅作品的浮雕小稿里曾有林则徐、洪秀全的形象;在未被采用的《二七大罢工》浮雕草图中最初也有林祥谦的形象,在设计创作过程中也曾有过描绘革命领袖人物和历史重要人物的构思。但这些最终都没有被采纳,而是在有限的画面中突出人民群众的形象。
施工
1952年8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正式开始动工兴建。
在建设过程中,对碑文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石碑最为源远流长,它的特点是“以文勒石”,以文“述德”“铭功”“记事”,流传久远。这种带有碑文题字、展现书法艺术的建筑类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于是,兴建委员会便拟请毛泽东和周恩来题写碑文。
1955年6月9日,
毛泽东为纪念碑正面的碑心石题写了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周恩来负责书写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并在纪念碑奠基仪式上宣读的碑文。为了写好这篇碑文,周恩来极为严肃认真,当年他每天晨起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一遍碑文,白天工作忙,就每天晚上再次练习书写。他先练习书写碑文中的每一个字,反复对比、琢磨,然后再练习通篇连贯书写,前后整整用了一周的时间,写了40多遍,最后挑选出他认为最满意的一幅。这幅手稿既秀美隽永,又刚劲有力,显得严谨而流畅。写好后,他把碑文手稿整齐叠好,亲自送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工地,并谦虚地说“不行再重写”。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同年5月1日,揭幕。据不完全统计,纪念碑从奠基到落成部分耗费达3亿余元。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最主要的是选好碑心石,兴建委员会为此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实地考察,通过反复对比,最后选定了青岛浮山花岗岩石料。
青岛市人民政府接到采石运输任务后,成立了由山东省联运公司青岛分公司(
青岛交运集团前身)及其下属的山东省青岛市搬运公司、浮山料石总厂(青岛市浮山第一石场)、台东区公安分局、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等单位组成的大料搬运委员会。1952年10月2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与山东省联运公司青岛分公司签订了《运输石料合同》,最终确定由下属的青岛市搬运公司起重运输队来完成这个任务。
1953年4月11日,开始石料开采。面对完整开采300多吨大石料的难题,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从南京、上海等地招募来的技术工人均无计可施,于是委员会施工组负责人陈志德把李开山请到采石现场,李开山决定用放闷炮的方法,炸出这块巨石坯材。经过数月的努力,巨大的碑心石坯体完整地从山岩上剥离出来后,进行了第一次加工整形后减重至280吨,随后,大石料在开采地半山腰平坦的地方进行了第二次加工处理,重量减为102吨。
接着,他们又用千斤顶将大石料放置在一个6吨重的卷扬机钢骨架上,沿搬运路线铺设一个移动“铁轨”,用推土机在铁轨前牵引滑轮组钢索前进。经过34天,石料被运往
青岛火车站。到达青岛火车站后,装载工作又碰到了难题:负责运送石料的火车车皮,额定载质量为90吨,按照可超载10%计算,其最大允许装载质量为99吨,不能承载这块103吨的大石料。经多方商量,决定在火车站就地对石料再进行一次加工,以减轻重量。经过几天加工,石料的中间厚度改为87厘米,两端厚度改为79厘米,重量被减到94吨。这样,经过三次减重后才被装上火车。为防止运输途中折断,火车以直线20公里/小时、弯道及进站1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1953年10月16日,这块大石料被运抵北京。
修整维护
1971年,纪念碑北面原为鎏金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字被改成红色玻璃钢字。
1980年国庆节前,纪念碑拆除了红色玻璃钢字,更换了损坏断裂的石料,恢复了原有的鎏金字。
1991年,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了保护修缮。
1999年6月,在天安门广场进行大规模改造时又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清洗和维护。
2006年2月8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大修。这次大修主要是对纪念碑基座月台护栏石质构件出现开裂和错位的部位进行修护归位、对月台地面进行防水处理、对碑体结构进行安全检测、对建筑外立面进行冲刷清洗等。
在修整过程中要使用一些黏合剂与石粉的混合物及多功能石材防护剂、只在地面以上3.16米范围施工,对主碑并不做施工。此次是第3次大修,而此次防护和修补型的修整是第1次,维修费用高达5000元/平方米,总投资300万元。是石材清洗、防护、粘接技术第1次大规模在全国重点文物上集中、大面积的综合使用。
2014年8月29日下午,工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周搭建脚手架,对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全面清洗。
建筑格局
综述
人民英雄纪念碑由两层月台、两层须弥座、碑身和碑顶组成,通高37.94米,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共使用1.7万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
碑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正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碑文内容为: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背面碑文由毛泽东主席撰文、周恩来总理题写,碑文内容为: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
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文中“三年以来”是指自1946年开始至1949年间的
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是指从1919年“
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
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史。
浮雕造型
人民英雄纪念碑镶嵌着8个历史题材10个主题的汉白玉大浮雕,展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这些浮雕高2米,宽2.05米至6.40米不等,合在一起共40.73米。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八百年到一千年之久。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共有172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这些浮雕的设计构图和历史题材的准确把握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浸透着新中国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老一辈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心血。
十块浮雕分别是:1.《虎门销烟》画稿艾中信,雕刻曾祖韶,助手李祯祥;2.《太平天国》画稿李宗津,雕刻王丙召;3.《武昌起义》画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4.《五四运动》画稿冯法祀,雕刻滑田友;5.《五卅运动》画稿吴作人,雕刻王临乙;6.《八一南昌起义》画稿王式廓,雕刻萧传玖;7.《抗日战争》画稿辛莽,雕刻张松鹤;8.《胜利渡长江》画稿彦涵、雕刻刘开渠;9.《支援前线》;10.《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
《虎门销烟》是东面的第一幅浮雕,描述鸦片战争前夕,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6月3日,群众在虎门销毁鸦片的事迹。
《太平天国》是东面的第二幅浮雕,描写清咸丰元年(1851年)
太平天国的“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武昌起义》是南面的第一幅浮雕,浮雕再现了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斗争过程。由
傅天仇先生创作的这块《武昌起义》浮雕运用写实与寓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十四个人物的塑造,描绘出起义军攻打湖广总督府的典型场面,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地表现出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的伟大力量和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五四运动》是南面的第二幅浮雕,画面显示出学生们齐集于天安门前举行爱国示威游行的情景。
《五卅运动》是南面的第三幅浮雕,该浮雕表现出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各界人民坚强不屈地向帝国主义斗争的情景,画面上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市民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小旗,冲破英国巡捕的沙袋、铁丝网前进。
《南昌起义》是西面的第一幅浮雕,浮雕画面表现的是部队在起义瞬间的情景。
萧传玖在创作《南昌起义》浮雕过程中,为了真实地再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他根据
王式廓起草的画稿,重点刻画了指挥员向战士们宣布起义的瞬间。
《抗日战争》是西面的第二幅浮雕,浮雕上显现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敌后游击战的场面。
《胜利渡长江》是所有浮雕中最大的一幅,位于纪念碑碑心石正下方,高2米,宽6.4米。这幅浮雕集中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乘船胜利抵达长江南岸,向南京城发起冲锋的场面。
《支援前线》和《欢迎解放军》居《胜利渡长江》两侧,两者不仅在体量上明显偏小,在画面氛围上也与前者紧张的冲锋状态不同,整体趋于平缓、质朴,从而使3件作品构成了一个叙事整体。《支援前线》表现了渡江前夕,老百姓支援前线的积极热烈场面。《欢迎解放军》表现的是各界群众举着红旗和鲜花,捧着水果,欢迎解放军入城、慰劳解放军的情景。
建筑特色
空间布局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置于中轴线上,且纪念碑自身以轴线严格对称,是对轴线格局的进一步强化。碑顶造型选用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庑殿顶,碑身下部有须弥座,底座有栏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台基为花岗岩砌就,顺应中轴线南北长、东西短的空间实际,体现出中国传统台基的惯用手法。在装饰花环的花卉品种上,最后选定了中国传统名花牡丹、荷花和菊花,作为高贵、纯洁和坚韧的象征。
外形设计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针对天安门广场南北长、东西短的空间特点,弃扁(中国古碑扁平、矮小)就方(四方体设计方案),从外形设计上打破传统。
朝向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朝向,最初设计是以朝南方向为主要立面。在建造过程中,考虑到参观人流主要是从长安街进入天安门广场,观众主要集中在广场北部,这样就看不到纪念碑的正面了。因此,一反传统的“坐北朝南”建筑布局,改为以朝北一面为主要立面。同时,碑身在三分之一处略有收分,使得纪念碑更挺拔、有力,这是吸收古典柱式的做法。
人文精神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围绕“纪念死者、鼓舞生者”的初衷展开,处处体现人民性,浮雕上的角色都是普通的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等。其造型庄严凝重、挺拔雄伟,静穆中带有强烈的古典主义色彩,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历史文化
题字故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直接指示下完成的。史料中有一份珍贵的毛泽东手书批示。事情缘于朱启钤、章士钊、叶恭绰三位民主人士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后,向毛泽东建议,对纪念碑的设计提出新的意见,如:浮雕史料应特别慎选,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图画不可漏略;浮雕用材可考虑铜铸;整个图形宜再行斟酌;各部分纹样宜另行选择,明清两朝纹样纤弱无力,不宜多用等。毛泽东看到建议后,批示:“彭真同志,此件请付委员会讨论并邀建议三人参加。”在北京市档案馆的档案中还有另一份毛泽东亲笔修改的纪念碑奠基石碑文草稿。原碑文是彭真拟写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毛泽东将它改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中国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当毛泽东把撰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字送来后,刘开渠为请周恩来总理写碑文,按照碑身的大小比例,打了一张格子交送上去。不久,周恩来总理把写好的碑文亲自送到工地,并谦虚地说:“我躲到北戴河练了一个星期的字,你看行不行?”看到总理这样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心题写的碑文,刘开渠双手捧接连声称好。刘开渠于1953年调到北京,担任纪念碑的设计处长兼雕塑组组长。在此之前,纪念碑四周要做八块浮雕的设想已定下来。浮雕表现什么内容,经反复讨论,确定根据碑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历史中,举出八个题材,可是具体到表现每个历史时期,把什么人物刻在画面上,刻不刻党的领袖等,却一时无法确定。设计处只好请示毛泽东。毛泽东指示,每个情节中的人物,只雕刻到连队的干部、不要把高级领导人刻在面上。当有人提议表现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时,毛泽东不同意,坚持说:“还是刻‘八·一’南昌起义!”
纪念邮票
1958年5月1日,为庆祝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邮票一套,共1枚;另外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又于1958年5月30日,发行志号纪47M《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一枚,由刘硕仁设计,孔绍惠雕刻,中国近代印刷公司印制。小全张画面上除纪念碑邮票外,还印有纪念碑正面和背面的碑文。
课本收录
1958年4月23日《人民日报》上的《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被收录进了初中语文课本。
雕刻石工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过程中,不为人知的一批石工对纪念碑浮雕的雕刻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批石工有28位,长期从事中国民间雕刻。他们传统雕刻技艺很高,但对西方雕刻技术并不了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如果每人的风格不同,对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刻制会产生不利影响。于是,在刘开渠的领导下,这些石工接受了很长时间的培训。雕塑家们拿出自己的人像雕塑作品,让石工练习,由于浮雕所采用的汉白玉开采于北京房山,完整的大料不容易取得,为确保石料不被损毁,石工在练习人像雕塑的基础上,再进行纪念碑人物试刻。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石工们熟悉了从粗刻到细雕的方法,有力地保证了纪念碑浮雕石刻的完成,他们也在实践中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兼通东西方雕刻技术的优秀石雕艺人。
浮雕易稿
《胜利渡长江》曾三易其稿,由于彦涵画过渡长江的油画,因此《胜利渡长江》的画稿便由他来设计。稿子画了三遍,第一遍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冲锋的场景,这虽然真实地反映了渡江战斗的情形,但考虑到群众对解放军的普遍印象,于是第二稿(现存连云港市彦涵美术馆)将战士们改为头戴布军帽,并且突出了指挥员以及划船民工的形象,后来纪念碑建设时采用了此稿。原来彦涵当时希望把画稿修改得更完美,于是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又创作了浮雕的第三稿,此番设计又增加了一些战士的形象。但由于第三稿过长,不符合纪念碑高耸挺拔的设计方案,最后还是采用了第二稿。
献花仪式
2014年前,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国庆节举行。自2014年起,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的举行日期由10月1日改为9月30日。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规定,“每年9月30日为
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英雄烈士。”
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包括奏唱国歌、肃立默哀、少年儿童唱少年先锋队队歌并致队礼、敬献花篮、党和国家领导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少年儿童和各界群众代表献花并瞻仰纪念碑等环节,仪式庄严,气氛肃穆,情思绵长。国外领导人也会进行献花仪式。
价值意义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象征,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自1959年建成后,一直深受中华儿女的景仰,她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的象征,成为国家和人民尊崇缅怀、铭记瞻仰革命先烈的地方。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是纪念碑的核心和灵魂,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浓缩,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实记录。碑文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神价值。
保护措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第七条 国家建立并保护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纪念、缅怀英雄烈士。
矗立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国家繁荣富强精神的象征,是国家和人民纪念、缅怀英雄烈士的永久性纪念设施。
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
1961年3月4日,人民英雄纪念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为1-33-1-33。
2021年3月,人民英雄纪念碑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所获荣誉
1997年,纪念碑作为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物被定位为一百个全国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首。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开放时间
05:00—22:00。
门票价格
免费。
交通信息
交通:乘
北京公交1、2、10、20、37、52、82、120、126、728、802路天安门站;5、8路天安门广场站;
北京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站、
天安门西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