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舞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地方传统舞蹈
春牛舞,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地方传统舞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怀集春牛舞起源于清朝光绪二年(1874年),据资料显示是从广西贺县(今广西贺州)传入怀集县下帅的田心村,已经超过100多年的历史,后来发展流传至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及周边村落。肇庆市怀集县下帅春牛舞源于农历四月初八的“牛王诞”(又称“牛王节”“牛魂节”或“脱轭节”)。因耕牛在春耕中被人们呵斥鞭打而失魂,故立此节慰劳耕牛,为耕牛招魂。耕牛承担了大部分的农业重活,是壮族人心目中的神灵,所以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众人便会载歌载舞共同庆贺。下帅人敬重牛,视牛为图腾,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牛王节”的仪式逐渐衍生为春牛舞。
怀集春牛舞自广西贺县传入至21世纪初,除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外,都是下帅当地老百姓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新年传统活动。每年大年初一至元宵期间,村民们都会走村过寨,或在农家小院,或在村边广场进行演出,祝福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
舞蹈特色
演变过程
春牛舞是一种运用采茶舞的表演形式,利用怀集当地的民歌唱腔,借鉴师公的唱赞形式的综合表演。舞春牛旧时为官方举办的春耕春播仪式,县衙举办这个活动,寓意是春耕即开始,并预祝当年风调雨顺,农家取得大丰收。后来舞春牛逐渐演变成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各村每年春节或开耕节举行的一种演唱民俗舞蹈,该舞蹈活动已成为怀集当地民间的娱乐活动。老艺人一边唱着《春牛歌》,一边提醒大家要爱护耕牛,及时种瓜点豆、播种插秧等表演多为与农事相关的内容,表达对牛的喜爱,体现农业社会的特点。
乐器及道具
春牛舞的主要乐器有小京鼓、小京钹和小京锣等。锣鼓按用处可分为闹棚锣鼓、演员出场锣鼓、念白锣鼓、表演锣鼓、结束入场锣鼓等五段鼓点伴奏音乐。
春牛舞的主要道具有“春牛”“犁”,一般由三个演员参与,两人扮舞牛,一人扮演农夫。舞牛者钻入布制的牛身内,一人作牛头,一人拱背作牛尾;每人的脚上穿着绘好的牛脚套鞋。农夫则身穿壮族服装,头包手帕,肩背木犁,腰系鱼篓。
表演形式
春牛舞是与祭祀仪式融合进行的,分为祭牛神、春牛表演、送牛神3个环节。表演前村民会先祭祀牛王,主祭人点香向牛神行三拜礼,摆上清茶果品等供品念祭词,酬谢牛神造福于人,并迎接牛神回村寨与人同乐,然后再由2~4位男女歌手用山歌演唱祭词。对歌除在祭牛神时演唱外,节日期间也会对唱,以此感谢赞颂神明创造人与牛和谐共处的环境和春牛无私奉献的精神。
祭拜完毕后,众人敲锣打鼓,持棍棒刀叉的舞者在前开路,将牛神请回村里。春牛舞表演时,两人钻人牛身,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模仿牛的动作,左右上下摆动,脚上穿着绘好的套鞋;另一人身着壮族本地服装扮演农夫,他头包手帕,肩背木耙,跟在“春牛”后面。另有若干人随后,负责敲锣打鼓,提灯笼,还有专门唱春牛的歌手以及带牛面具的看牛仔。表演前,锣鼓手敲打锣鼓,农夫踩着节奏牵着牛出场,绕场几周后,锣鼓节奏配合农夫对牛打诨,达到逗笑观众的目的。表演时,农夫跟在春牛后手舞足蹈做“犁田”动作、犁田时发现田里有鱼虾便做“摸鱼捉虾”,后又发现春牛口渴,便为其“泼水擦身”;春牛摇头摆尾做欣喜回应,牵牛人从牛头摸到牛尾,每摸一处都有唱词。唱词讲究抑扬顿挫,内容朴实,感情真挚。整个过程幽默又温馨,体现人牛之间亲密无间的互动关系。表演过程中,还有穿插进行的武术表演,人伴牛舞。表演时分成2~4人的两组,舞动棍棒钢叉,表现抗击野兽的场面,体现人保护牛的场景。
最后一个环节是送牛神,主祭人在村里主持仪式,全村人向牛神行三拜礼;然后,一路锣鼓歌谣将牛神送回,摆上香案贡品,演唱祭词,祈求新的一年牛王保佑全村平安、五谷丰登。
怀集县下帅的春牛舞除了模拟春牛动作、农耕场景外,还有雌雄调情、双牛争食和群牛表演等,为增强表演效果也会赶着真牛巡游,强调动作的诙谐性和表演性,动作朴实沉稳又轻松活泼。为增强现场气氛和感染力,春牛舞的演奏乐器有唢呐、竹笛、大鼓、镲、锣等,其祭祀环节和跳舞环节会由男女分别以山歌调的形式演唱祭词。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怀集春牛舞大多都是即兴表演,展现了下帅当地质朴原生态的民风民俗,村庄、河流以及田埂都是表演的舞台,民俗活动成为春牛舞的文化载体,舞蹈与祭祀结合,达到了娱人娱神的目的,也展示了壮族人的生活面貌,诠释了怀集当地人勤劳朴实的生活作风,对研究少数民族的审美、历史、民俗、宗教具有较高的价值。
传承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怀集当地的传统艺人年龄偏大,年轻一辈多出外打工,很少回乡参与活动,春牛舞从道具制作到表演,现已濒临失传边缘,有待采取抢救和保护措施。
传承人物
马建邺,男,瑶族,1947年生。2011年,马建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春牛舞)代表性传承人。他年轻时师从伯父马相基等前辈学习春牛舞,边学边演,逐步掌握了春牛舞的台步和表演技巧等,其在春牛舞中扮演农夫的角色,牵牛走路、田间耕作、歇息、捉鱼、捉虾、捉蛤等动作诙谐有趣,道白和山歌悦耳动听,直观的表现出勤于农事的农夫形象,具有较强的舞台感染力。
保护措施
2015年,怀集县质监局申报的省服务业地方标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春牛舞保护规范》通过广东省专家组评审,立项成为广东省服务业地方标准。该标准为发掘、宣传和保护怀集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静态保护。在春牛舞原来的普查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把原有的和采集到的文字、图片、录音、录像资料做数字化处理并长期保存;整理出版春牛舞演出DVD和春牛舞道具制作图片册子和乐谱册子。
动态保护。组织举办培训班,培养年轻的春牛舞演员和道具制作艺人以及伴奏乐手;在怀集当地成立一个业余春牛舞表演艺术队,使队伍相对稳定下来;组织开展活动,利用节日、庆典活动组织春牛舞到怀集县内外演出和展览;发挥宣传媒体作用,扩大影响面,弘扬这一民间艺术。
怀集县政府为了抢救濒危的春牛舞,每年都投入了一定资金扎牛头、制作道具。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3年2月,怀集县下帅乡东西村春牛舞入选牌坊广场春节文艺汇演。
荣誉表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马建邺接过父亲的“牛鞭”,率领村民表演春牛舞。该项目曾获怀集县和肇庆市民间艺术汇演一等奖和演出优秀奖。
文化轶事
来源传说
春牛舞,也叫“唱春牛”,其起源有多种传说。其中之一是:远古时,人间没有牛,农民靠人力拉犁耕地。天神体恤民情,放仙牛下凡人间,从此人间便用牛代替了人力犁田。人们为了感谢牛的帮助,就在每年开春之前,举行活动,唱牛赞牛。并通过这一形式传授生产知识,祈求农业丰收。
立春的习惯叫法是“打春”,打春的前一天叫“迎春”要说这迎春、打春还有点来历。
神农氏尝百草分五谷,开始了农业,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重视,到周朝的时候把务农的事提到朝议上,面制历,一面责令地方官每年要举行迎春的仪式。农为百业之本,春为一岁之首,当然要隆重。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洗洗澡,穿上素服,不坐轿子不骑马,步行到郊外,聚集乡民,设桌上供,烧烧香,磕磕头,在供桌前做一个土牛,让扮作“勾芒神”的人举鞭打土牛,把这土牛称作“春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懒惰,迎来一年的丰收。
把土牛当春牛,也不知鞭打了多少年,后来开始打纸牛了。用纸糊条牛,里面装着五谷,就把这条纸牛叫“春牛”。在打春的前一天,叫“勾芒神”举鞭狠打。牛倒了,纸烂了,五谷四下流,象征打出了一年的五谷丰登。
参考资料
春牛舞.广东省文化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9 13:39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