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成汉(1704年~1785年),字云倬,号星垣,广东
长乐县(今五华县)
横陂镇华阁乡人,清朝官员,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
拔贡,在湘、鄂、京、川、滇、陕等地做官,曾任湖北房县知县、
宜昌府通判,湖南安乡县、衡阳县、祁阳县、平江县、临湘县、善化县、通道县知县,云南
永平县、
昆明县知县,河北蔚县、新城县知县,陕西淳化县、澄城县知县,云南
蒙化府知府,四川达州、资州、酉阳州知州,陕西
汉中府知府,四川
龙安府、
潼川府、
成都府知府,松茂道道台等职。年老乞休归,八十二岁卒。为官清正廉明,政绩卓然,有“古循吏”之名。喜读书,博通经史,著作颇丰,撰《易经要义》《五经说钞》《浮萍诗草》等。
人物生平
魏成汉,19岁为县学生员,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拔贡,廷试一等一名。历任湖北房县、湖南安乡、云南昆明知县,转任云南蒙化府、四川成都知府,后署松茂道道台,前后38年。为官清廉,遇事多谋善断,政绩显著。任善化县知县时,巡抚
杨锡绂称“成汉实心爱民,品端才裕,有古循吏风”。当地流行溺死女婴的恶俗,即令严禁,捐薪俸倡建育婴堂收养,长大后由其分配或父母领回。移风易俗,百姓敬慕。在任新城知县时,见衙役乘雇用车马之机,滋扰人民,便改委士绅经管。同时,振兴教育,捐薪俸津贴贫苦学生。调任通道知县时,恩威并济,士民敬服。适遇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饥荒,巡抚
范时绶根据魏成汉的主张,赈米于城,赈谷于乡,城乡称便。任昆明知县时,见婚丧风俗华靡铺张,魏成汉三令五申,号召民众崇实黜华,全县葬停柩5000多,婚嫁3000多户,均按家庭贫富,量力而为,使婚丧风俗大变。在任蒙化知府时,见蒙化山多田少,种烟获利倍于他产,禁之则生计艰难,乃据情向上请准不禁,百姓深感得益。乾隆三十八年,辞职归乡。生前教育后辈,以立志为先,以天下为己任。
轶事典故
魏成汉为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在湘、鄂、川、滇等地任上禁止溺女婴,创办育婴堂,推行婚丧礼俗从简,禁种鸦片,救灾赈民,政绩显著,故有“古循吏”美称。
魏成汉十九岁时,补县学弟子员。雍正十三年(1735)拔贡,廷试时为一等第一名。当时人称“天下第一拔”。随即以知县身份分发湖北房县任县令,不久调任宜昌府通判。魏成汉宦海沉浮三十八年,历官大半个中国,在任上显示其过人才干、循吏风仪,为人称道。
魏成汉,历任知县、知府、道台等职,足迹遍历楚、湘、蜀、滇、陕数省,仕宦时长三十八年,直到年老退休回乡,享寿八十二。著有《易经要义》《五经传说抄》《浮萍集》藏于家。
品节详明,识士造才
魏成汉以“天下第一拔”身份分发湖北,任
房县县令,后调任
宜昌府通判。因其才能出众,不久便又改任湖南,署安乡、衡阳二县事。魏成汉在衡阳任上,曾有一寡妇家被盗,案犯逃匿无踪,一时破不了案。有人劝说魏成汉把案件情节改易一下,改为“因寡妇勾引奸夫,而至奸夫窃财逃匿”,让寡妇自己来承担。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因案件久悬不决,办案不力而受到牵连处分。然而,魏成汉却有自己的操守和底线。他认为,孔夫子要求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做虽然达到了保全自己的目的,但却伤害别人的名节。这是损人利己的行为,这样的事情决不能做。魏成汉据实呈报了案情,不久盗贼也被捉拿归案。
魏成汉终其一生,仕宦三十八年,不断调动改任。其向来言出行随,正人先正己。所到之处,带领僚属,察吏安民,劝农桑、兴学校,政绩一直被人传颂。
在善化县任上,他了解到县里有个解元叫郭峻,品学俱优。魏成汉就择日专门到其家去拜谒请教,让县里的人有榜样效仿。
在新城县任上,魏成汉振兴文教,捐出自己的薪俸作办学经费,使贫寒弟子能就学,学有成。有个叫杜义的士子,特别贫寒,就是靠魏成汉资助最后考中举人的。
在昆明任上,魏成汉非常赏识孝廉周樽的品学,认为他日后当为国家人才,延请他来教习子弟,认为只有好的老师才能带出好的学生。
革弊兴利,造福百姓
魏成汉在湖南
通道县任上,适逢乾隆三十七年(1772)的灾荒。朝廷派中丞范时绶去赈灾。范中丞问魏成汉,是赈米还是赈谷对老百姓更为有利?魏成汉因了解民情,知道城乡有别,立即回答说:“米利于城,谷利于乡。因为城中商贾大多无暇事杵臼办米,乡村百姓则因谷有糠秕皆可用作饲料喂养牲畜。”范中丞觉得魏成汉说得在理,便采纳了魏成汉的建议,赈米于城,赈谷于乡,城乡两利。事情虽然非常简单,但如果魏成汉不是生长于长乐乡村,了解民间实际,也就不可能因人制宜,使百姓各得其所。老百姓认为他这样做很好。
魏成汉曾因军报过境,因雨迟延,遭受吏部建议降级使用的处分。皇帝要求出具考语送部引见,后来仍以知县用,被分发河北
延庆州蔚县事,补新城县令。新城地当要冲,赋役繁重。过去一直都雇用民间车马来服役,但是衙役却从中借机盘剥牟利,滋扰百姓。魏成汉了解情况后,便改委士绅经管此事,断绝了衙役扰民、中饱私囊的渠道,于是其弊端便被清除。
魏成汉在升任为
蒙化府知府时,两府上司命令该地禁种烟草。而魏成汉却认为,蒙化山多田少、地狭土沃,种烟的收益比其他作物增收一半。如果禁止种烟,那么就会造成百姓生计维艰。当政者应因地制宜,不如不禁,听由百姓自行决定种植与否。经过魏成汉据理阐述,两府上司认为有道理,便认可了这样办。老百姓为此深深感激魏成汉。
移风易俗,崇实黜华
魏成汉在湖南曾任祁阳、平江、临湘三县事,接着补任
善化县县令。善化县有重男轻女的习俗,存在溺死女婴的恶习。魏成汉认为这是“残忍不仁,伤生坏俗”的陋习。为此,他首先按照《大清律例》的规定,对溺杀女婴者,比照祖父母、父母故意杀害子孙的条例,“杖七十,徒一年半”,制定了严厉禁止溺杀女婴的法令,对溺女婴者严加惩处,不仅按照杀子孙条例治罪,还对家长、邻居、保长实行连坐。魏成汉当然知道这种严厉的惩罚也不能完全遏止溺女婴的风气,必须相应制定具体的纾解办法。因此,魏成汉带头捐出养廉银,鼓励当地士绅集资建立育婴堂,收养父母因生计困难无力抚养的贫家女婴。等女婴长大后,父母愿意认领回去的,可以领回去;无人领回去的,则为她寻找婚配对象。这样威恩并施,善化县的男女结构比例有了明显改善,风俗为之大变。当时,有抚军杨锡绂谓魏成汉实心爱民,品端才裕,有古循吏风,想保奏魏成汉升迁。不巧的是,不久杨抚军离任而去。
魏成汉署永平县事一段时间后,补任云南昆明县令。昆明是相对繁华的都市区,风俗崇尚华靡。魏成汉针对这一特点,援礼晓谕,崇尚实际,去掉浮华。他发出告示,要求婚丧喜庆应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大小来操办,不能互相攀比奢靡。短短数年间,对五千余家移棺于宗祠或寺院空屋内停柩待葬的死者进行了安葬;三千余户的婚嫁人家都依礼从简,不再大事攀比排场。由于严厉推行法令,奢靡风俗大变。魏成汉在任数年,老百姓安居乐业,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少。老百姓都说:“我们不能用不良行为来玷污魏老爷的政绩呀。”
刚方憨直,操行清介
魏成汉果决明敏,由于视野开阔,阅历丰富,凡事都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故而碰到各种事情,他都能预测在前,应对自如,所任的上司都非常倚重他,期以大用。然而宦途多蹇,有识之士都为他惋惜。魏成汉又是一个生平谦退的人,他评价自己说:“官至大夫,位非甚卑。矧各有职守,但能于所当为得为者无不为,即已不负所学。干于分外,则必歉于分内。君子深以为戒。怨悔所以不至于身也。”由此,同情他的人更从内心折服他。魏成汉还是一个至性孝亲的人。他事亲能得欢心,居丧尽哀尽礼。春秋祭祀,念鸡黍之不逮存,常涕泣焉。
魏成汉退休返乡家居,以教诲后进为事,收集先贤的法言作为座右铭,以程子“主敬”二字教育子弟。他没有什么积蓄,但内心从容淡定。他曾经说:“人以立志为先,范文正公作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程子年十五便以圣贤为己任。未有志不立而冀有成者。”又云:“人立品当如金玉,不可有些小缺陷处。”
魏成汉享寿八十二岁,其墓葬在夏阜叶塘冈。福建人、曾任云南昆明县令的张甄陶和魏成汉有很深的交谊。他为已故友人撰写行状并为其《浮萍集》作序,高度评价魏成汉的人品和诗声。
史料记载
魏成汉,字云倬,别字星垣。下阜人。生有异征。年十九,补弟子员。雍正乙卯,以选拔贡,廷试一等一名,以知县分发湖北署房县事,旋署宜昌府通判,有能声。改发湖南署安乡、衡阳二县。在衡阳,有嫠妇被盗,或劝点窜情节,以避处分。成汉以为坏人名节以自全,吾不为也!卒以实报,盗亦旋获。丁内艰归。服阕,仍赴湖南署祁阳、平江、临湘三县事,补善化令。时,杨抚军锡绂,谓成汉实心爱民,品端才裕,有古循吏风,欲保奏之,会去任。善邑郭解元峻,优于品学。成汉造庐请谒,俾邑人有所则效。俗多溺女,为设厉禁,且捐廉为侣于育婴堂收养。父母愿领回者,听;无则为之婚配,俗为之变。调任通道,恩威并济,民苗咸服。壬辰岁饥,中丞范公时绶,询及赈米、赈谷,于民孰便?成汉对以米利于城,谷利于乡。城中商贾,多无暇事杵白;乡民得谷,糠秕皆有用。从之,民以为便。嗣因军报过境,阻雨迟延,部议降调。奉旨出具考语,送部引见。蒙恩仍以知县用,拣发直隶署延庆州蔚县事。补新城县,地当冲要,役繁,例雇民间车马。胥徒藉端滋扰,民甚苦之。成汉委绅士经营,其弊遂除。振兴文教,捐廉以供膏火,寒士多赖以成就。有杜义者,尤贫,亦藉资得举于乡。丁外艰归,士民送者数十里。服阕,拣发云南署永平县事。时昆明令
张甄陶,闽中名宿也。与成汉最善,常语人曰:“张君任揭阳时,遭丧,扶柩步行回闽,此仁人孝了也。”后甄陶被劾,成汉力为周全得脱然无累。甄陶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魏君。知己之感,当永矢弗谖也。”补昆明县,昆明俗尚华靡。成汉援礼晓谕,崇实黜华,婚、丧称家有无。为定章程三令五申,葬、停柩五千馀家,婚嫁三千馀户,俗遂大变。在任数年,讼日以稀。民咸曰:“我等毋以不肖,污我公政也。”识周樽于孝廉,时目为公辅器,延为子弟师。升蒙化府知府,当其时,上宪命禁种烟草。成汉以为蒙化山多田少,地狭土沃。种烟获利,倍以他产。禁之则生计转艰。官当因地制宜,不如不禁,便。两府可之,百姓深感焉。时办征缅甸兵差,水发路坏,致军装过境稍迟,被劾,发军台效力。德制府福,素重成汉,保举开复,送部引见。奉旨发往四川,仍以知府用。历署达州、资州、酉阳州、龙安、潼川、成都府,护理松茂道事。正已率属,察吏安民,劝农桑、兴学校,政绩至今犹在人口。改发陕西,署淳化、澄城二县事,汉中府知府。年老乞休归。生平谦退,然遇事则多中机宜,果决明敏,故所至上台多倚重焉。期以大用而宦途多阻,知者咸惜之。成汉则曰:“官至大夫,位非甚卑。矧各有职守,但能于所当为得为者无不为,即已不负所学。干于分外,则必歉于分内,君子深以为戒,怨悔所以不至于身也。”扼腕者,皆心折焉。至性过人,事亲能得欢心,居丧尽哀尽礼。春秋祭祀,念鸡黍之不逮存,常涕泣焉。家居以教诲后进为事,无儋石储,意豁如也。尝言:“人以立志为先。范文正公作秀才时,便以天下为己任。程子年十五,便以圣人为己任。未有志不立而冀有成者。”又云:“人立品当为金玉,不可有些小缺陷处。”尝聚先贤法言为箴铭,以示子弟。大率不外程子“主敬”二字。年八十二卒。著有《易经要义五经传说抄》《浮萍诗草》藏于家。
——[道光]《长乐县志》卷九一广东长乐县人物传·上一宦绩传:魏成汉
个人作品
生平喜读诗书,博通经史,著作颇丰。著有《易经要义》、《五经传说抄》、《浮萍集》等。其中《浮萍集》曾于2003年12月,作第3次出版。该集收入诗词240首,保留唐宋风格,洒然自得,流畅自然。其声价、地位,与当时广东著名诗人何梦陶(南海)、钟徵君(番禺)、
罗天尺(顺德)齐名。其诗作发表于
乾隆年间,其影响在县内当推首位。
作品风格
其诗写其游宦经历,多纪游、酬答之作。因辗转多地做官,诗作盈筐,结为《浮萍诗草》四卷,曾作《感怀》诗云:“自笑行年届古稀,未知六十九年非。无边宦海浮沉人,赢得诗满箧归。”其诗风精悍雄健,博厚有味,时人评价甚高。
魏成汉的诗歌也写及梅花。如《除夕》:“搘肘何年预草麻,明朝岁序又新加。空怀壮志骥千里,遥指白云天一涯。独对孤灯浇柏酒,那堪细雨滴梅花。湘南自古愁羁客,纵得安居未是家。”此诗作于魏成汉任湖南衡阳县令时,“那堪细雨滴梅花”的凄冷景象,很好地渲染了作者在新旧更替的除夕,空怀壮志、羁愁天涯的漂泊心境。《小阳春》“篱菊秋光老,江梅月影凉”和《长沙二尹石闻涿寄诗见怀次韵答之》“鬓毛已染征夫雪,心事难传驿使梅”,都借梅花传递出作者难言的凄凉。
代表作品
魏成汉的咏梅诗《春梅次罗晓山韵》,别具一格:
咏梅诗句盈缃帙,平心讨论谁第一。
扬州官阁不尽传,却月之什真无敌。
笑指冷衙西斋梅,春酣犹喜见花开。
造物好奇连朝雪,分明欲与花相猜。
闰年之花今如许,我欲为梅重修谱。
煮酒与君细商量,落笔莫与石湖伍。
亲属成员
祖父:魏壬彭,以孙魏成汉,官同知,赠奉政大夫;妻李氏,旨旌“节孝”,赠宜人。
父亲:魏辉煌,庠生。以子魏成汉,官同知,赠奉政大夫;妻古氏赠宜人。
人物评价
湖南巡抚
杨锡绂称:“成汉实心爱民,品端才裕,有古循吏风”。
曾任云南昆明县令的
张甄陶认为:魏成汉“从政二十余年矣,循声著海内”,“其近体洒然自得,有光风霁月之意,酷类新会陈文恭公;古体则五岳隐隐,时起方寸,高旷中时露精悍苍劲之色,一如其乡之叶侍郎梦熊副使”。
清道光举人
温训曾为魏成汉的《浮萍集》作序云:“先生由拔萃科,起家县令,历官数十年,止升郡丞,屡权守印。操行清介,政绩卓然,盖古之循吏也。性刚方憨直,虽有知己上台,终为异论龁。使先生稍涉诡随,何难置身通显,而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