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的
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着重剖析了
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创立了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揭露了无产阶级与
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的
客观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
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
共产主义。
理论介绍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规律的
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是
社会科学的一种,它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在马克思的重要著作
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经济学和英国历年的经济
统计资料,对
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分析。马克思提出了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马克思认为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
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
计划经济。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贴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马克思发现了经济规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学领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基本观点
从1843年开始,德国学者马克思和
恩格斯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为构建研究经济问题的
社会科学理论贡献了毕生的精力。马克思提出了
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
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社会学的观点,是马克思在
大英图书馆中经年累月研究出来的。
他没有提出如何实行计划经济的具体办法,虽然后来的
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偏差,甚至导致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但仍不能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有错误,市场经济仍然要不断地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作斗争,而解决的方法仍然是要不断地加强政府调控,即对经济进行计划。
历史上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可以提出一贴万应灵药,人类对经济规律的理解还只是处于一种大致定性的状态。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一个基础就是以
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
劳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
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
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社会进步。
发展历程
创立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创立于19世纪中叶。这时,
西方国家的经济已发展到
机器大工业时期,现代化的
生产方式在
西欧先进国家和美国占了统治地位,经济
生产社会化和
所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
经济危机周期地发生。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业雇佣工人日益壮大,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劳方反对资方的斗争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
经济理论作为思想武器,这影响了马克思对经济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和
恩格斯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经济问题。他们从
社会生活领域划出经济领域,从社会关系中划出
生产关系,认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的本质关系。他们把生产关系归结于
生产力的高度,认为生产关系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每一种生产关系是暂时地存在于历史的一定阶段。这样,他们就阐明了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遵循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
经济规律,表现为一种
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经济
理论体系建立在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依据的坚实的基础上,使
政治经济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马克思和
恩格斯为当时创立的理论体系规定的任务是: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从而揭露现代化生产方式发展和趋于瓦解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弊病,并从社会经济
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矛盾和弊病的力量和因素。
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古典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
空想社会主义的绝大部分经济学著作,“批判地继承了”
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成果中的因素,收集和研究了关于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地分析了社会的
经济结构,阐述了它的运动过程。马克思和
恩格斯在经济理论研究对象问题上廓清。他们阐明了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
阶级社会,归根结柢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这一重大贡献是建立在马克思对
劳动价值学说作了全面论证和
革命性的发展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在研究商品的
二重性时,发现了
商品二重性中包含的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
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形成价值。这就使价值的本质得到了科学的说明,并使得剖明现代生产方式的各种现象获得了重要的钥匙。马克思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对“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资本家使用
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是“
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揭露了生产和“剥削”的秘密,创立了他的“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基石。“剩余价值学说”对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劳资之间的关系的基础给出了解释,使人的眼界豁然开朗,这是马克思在经济理论上的最大功绩。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积累过程,揭示了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指出“这一规律制约着同
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08页)。
马克思全面考察了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把
社会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
生产资料和
消费资料两个部类,按价值分为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和
剩余价值三个部分,在这一基础上,分析了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阐明了
资本主义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中的深刻矛盾。马克思从本质到现象分析了
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全过程,解决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并不违背
价值规律这一使
李嘉图学派不能解决的难题,阐明了价值转化为
生产价格以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
平均利润的过程,并进一步阐明了剩余价值在
产业资本家、
商业资本家、借贷
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分割。通过对经济结构和经济运动的
全面分析,马克思证明了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并且得出以下的结论: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必然达到同它的制度
不相容的地步,相应的是劳资对抗尖锐。马克思和
恩格斯共同论证了社会进步的
必然性。
恩格斯在概括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和成果时,提出了
狭义政治经济学和
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只限于研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恩格斯称之为狭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人类各种生产方式,阐明人类各个社会支配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和消费的规律的政治经济学,恩格斯称之为广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资本主义以外的
社会经济形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的各种生产方式和比较不发达国家内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存的其他生产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比较。恩格斯关于原始公社和相继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精辟的研究,也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
规律性,对未来的新社会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论述,提出了共产主义将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理论,并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
原则性的推断。由于阐明了一些社会经济形态的特殊经济规律,又确立了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共有经济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奠立者。
列宁对其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从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发展到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极权主义时期,列宁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列宁对极权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深刻矛盾作了精辟的分析,揭示了极权主义最深厚的
经济基础是垄断,并依据20世纪初期极权主义各种矛盾的激化,阐述了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极权主义的
寄生性和腐朽性,指出极权主义是垂死的制度,是民主的
社会革命的前夜。列宁阐明了
极权主义是把
垄断组织和国家的力量结合起来,但它并不能挽救
旧制度,正好相反,极权主义是新的
社会形态的最完备的物质准备,它的出现只是表明
社会主义革命快要实现。列宁分析了极权主义时期社会经济
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或者单独一国内获得胜利的新结论,从而科学地改变了马克思和
恩格斯依据垄断占统治地位以前的资本主义作出的结论,即
民主革命只能在一切或大多数文明国家同时胜利。列宁开拓了
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新途径。列宁在领导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特别是在提出用
新经济政策代替
军事共产主义以后,依据
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提出并分析了有关经济的一系列原则问题。列宁分析了
俄国的多种经济成份和阶级关系,创立了新的
过渡时期的学说。他指明了
生产资料国有化和社会化的联系和区别,论证了建成
社会主义社会的
合作制道路,提出了经过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
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计划,阐明了
集体主义国家中建设物质基础和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重大意义和主要途径;在重视思想
文化建设的同时,强调了经济建设中的经济核算和
物质利益原则,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利用
商品货币关系以及有关计划、管理、分配等方面的一系列理论原则。列宁对
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是在实践中发展的,他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是与
军事共产主义不同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新的模式。列宁为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奠定了基础。
与列宁所处的时代大致相同,欧洲一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经济学方面也作出了不同的贡献。如K.考茨基、R.
希法亭、R.卢森堡等,都提出过一些有益的理论成果。
斯大林的贡献
斯大林进一步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提出了苏联能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过程中,论证了苏联实现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根据、速度和方法,探讨了推进
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斯大林还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
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研究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商品生产和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斯大林的这些研究和探索推进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除斯大林以外,苏联的经济学家在不同的时期也提出过一些有益的能启发人们思考的理论观点,但也出现过一些错误的理论。
在中国的发展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
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根据中国的革命实践,并在概括中国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
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区分了
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并由此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论证了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的
经济形态是包含多种经济成份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这种
理论分析,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对于社会经济形态更替和演变的学说,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这种分析说明: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五种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不会呈现出单一的、彼此相同的状态,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具体的
内部经济根源和
外部经济条件下,会呈现出多样的、互有差异的状态。由此就决定了革命会采取不同的斗争形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分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多种
经济结构,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造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原则(见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且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把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改造和
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许多开拓性的有益成果。
在50年代和60年代,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之间、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两种基本
社会矛盾。毛泽东还分析了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正确处理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
利益关系等一系列理论原则。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概括地指出: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
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此外,周恩来(1898~1976)强调经济工作必须实事求是,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
发展速度,保持国民经济比较平衡的发展。刘少奇(1898~1969)特别重视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各种过渡形式,还提出过许多
生产资料可以作为商品进行流通和社会主义社会要有
两种劳动制度和
两种教育制度的观点。陈云提出过
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
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价、财政、
信贷平衡等观点。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
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朱德(1886~1976) 提出要
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
多种经营的观点。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一部分经济学家,在正确对待
人口问题,强调发展生产力,重视利润和
经济效果,适当处理
经济发展速度和比例平衡关系,肯定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的作用等等方面,都提出过有益的、中肯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但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经济工作上“左”的思想的干扰,使许多正确的理论观点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到“文化大革命”时期,错误的
经济思想逐渐占居
主导地位。被日后
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观点不但得不到重视,甚至受到不应有的压制和批判,以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造成极大的混乱,使中国的国民经济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
“文化大革命”结束,受到深刻教训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反两面的经验。在重申并确立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上,邓小平和陈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广大经济学界,逐步开展各抒观点的广泛深入的讨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理论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探讨,取得了新的成果。主要的有:①总结出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的重要论断,提出了应当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改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②重新
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实行
计划经济必须充分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并适当利用
市场机制。③确定了讲求
经济效益既要求用尽可能少的
劳动耗费(见
活劳动与
物化劳动)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又要求产品符合
社会需要、符合人民物质
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成为理论上分析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和实践中一切
经济活动的核心。④明确提出了各个
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当探求出适合本国国情并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等。这些观点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 在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80年代又作出了新的开拓性的贡献。主要是明确了:中国在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长达上百年时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依据中国国情,改革严重束缚着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体制。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首先以农村为重点、逐步转向以城市为重点的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总结出以下一些新的理论观点:
①进一步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
传统观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
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见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②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中所有权同
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这就开拓了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特别是
全民所有制的具体形式的新途径。
③发展了
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理论,提出了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
农村合作经济的新形式,并继续探索完善这一新形式的途径。
④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贯彻按劳分配以及整个消费资料分配的研究,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
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不能理解为完全平均或同步富裕,否则必然导致共同贫穷。只有经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富裕,以逐步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
⑤在
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条件下,探索了坚持
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发展,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一些
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早在40年代末,迟至60年代中期,都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自己国家的具体条件和经济实践,力求摆脱单一的固定的
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家,
重新分析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过程,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主张进行规模或较广泛或有限度的经济改革,以求得适合自己国家的生产关系的模式,加速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国家的经济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关于正确认识
社会主义所有制及其具体形式,关于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关于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关于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中投资和消费的特点,关于把
数量分析引入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等等方面,都有新的重要的进展。他们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西方国家和
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学者的研究 西方
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一部分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进行了自己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具有比较复杂的特点:①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越来越多地倾向于依据本国的国情,提出自具特点的经济学说。②既存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本国实际相结合以促进工人运动的倾向,也存在脱离工人运动而进行学院性的理论研究的倾向。③有一部分人着重研究30年代以来新发现和发表的马克思的一些手稿,强调“异化”概念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地位。④有相当多的经济学家,重视把当代
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些分析方法来阐述马克思的经济学说。⑤有一些经济学家按自己的观点或依据某种当代的哲学观点,重建所谓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以上的特点说明,这些国家中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既有新的有益的发展,也夹杂有不少错误论点,需要结合实践的发展来分析和辨认。
实践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列宁选集》第2卷,第588页)。在存在无产阶级的社会中,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它是
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和
劳动人民为推翻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体现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当前人类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和世界
经济关系动荡曲折的进程中,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深入和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必须有新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面向不断变化的经济现实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它也必须面向当代各种不同的经济学说并进行分析批判以作出汲取或舍弃的抉择,因而在它的发展的某些阶段中必然出现众说纷纭、彼此辩驳的状况,并不断经过实践来检验正误,筛选出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论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断发展,使它能恒久地保持具有生命力的更新和发展。当前,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在结合自己所面临的革命实践和建设实践,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分析,努力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论证,概括出新的理论结论。他们取得的有益的发展,都将为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增添新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概念内容
庸俗政治经济学
为
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
经济理论,代表人物萨伊(法国)、
马尔萨斯(英国)。该学派宣扬阶级调和,掩盖利润的真正来源,否认经济发展的
客观规律。
政治经济学研究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生产关系(
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该社会的——生产力、
上层建筑(注意:不联系
经济基础)
劳动对象
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的一切
物质资料。分为两类:一是没有经过人们加工的自然界物质,如矿藏;另一类是经过人们加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铁等。
劳动价值论
(1)、价值是商品的
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
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
(3)、形成价值的劳动是
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
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
(4)、创造价值的劳动是
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
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
物化劳动即
死劳动,只是作为
过去劳动的
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生产方式
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生产力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生产资料的
所有制形式;2、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3、产品分配形式。
卡特尔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垄断
商品销售市场获取高额
垄断利润而订立的协定。内容包括:划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或规定商品售价。参加者不得违反协定,但它们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仍保持独立性。参加者之间为争取有利的销售市场和扩大产销限额进行着剧烈的竞争,常使协定瓦解。
辛迪加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之一,是
资本主义企业间关于共同销售商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旨在通过高价出售商品,低价购买原料,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者在生产和法律上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已丧失商业上的独立性。销售商品和购买原料都由总办事处统一处理。其内部各企业间存在着争夺销售份额的竞争。
托拉斯
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由许多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
企业合并组成。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
投资范围,加强竞争力量,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的企业在生产上、商业上和法律上都丧失独立性。托拉斯的董事会统一进行经营和管理,
领导权掌握在最大的
资本家手中,原
企业主成为股东,按其股份取得利润。参加的资本家为分配利润和争夺领导权而进行剧烈的竞争。
康采恩
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包括工业企业、贸易公司、银行、
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旨在垄断销售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和
投资场所,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形式上保持独立,实际上受其中占统治地位的
资本家集团(一般是大
银行资本家)通过
参与制加以控制。它明显地表现出
帝国主义时期银行资本和
工业资本融合的特点。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 所生产的或提供的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通常用
GNP表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境内的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或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通常用
GDP表示。它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可表示为:GNP(国民生产总值)==GDP+
国外净要素收入。
即GNP(国民生产总值)==GDP+(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
劳务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境内的财产和劳务收入)。
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
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
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
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
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一般指以
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
预期收益的资本化。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是
实体资本复制品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经济是以一定形式对实体经济的反映,它的发展总体上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但如果发展过度也会产生消极的
负面影响。
虚拟资本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
资源优化配置;促使
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促进
经济效益的提高。虚拟资本的消极作用主要是使
国民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总体来说,虚拟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控制其消极影响,稳步发展,就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997年党的15大把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制度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制度以来,不仅保证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转,而且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16大在强调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一定能够进一步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在
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
科学
发展观就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
人的全面发展”,按照“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
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
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基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
中国宏观调控方式的变化
中国宏观调控方式在四个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国家
直接调控企业和直接配置资源转向主要调控市场;在
总供给和
总需求的平衡方面,由供给调节为主转向需求调节为主;由直接调控
市场需求规模转向通过
经济杠杆来调控市场需求规模;由过去主要靠国家
计划调控逐步形成了
国家计划、
金融政策、
财务政策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综合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新机制。
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和平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崛起,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广阔的
国内市场、充足的
劳动资源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以及改革带来的
机制创新;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往来;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
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1995年,
世界银行首次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
区域发展的新指标。扩展的财富概念中包含了“
自然资本”、“
生产资本”、“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四大组要素。
其它概念
客观经济条件:指一定的社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
生产效率,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经济体制:
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
经济运行组织形式和
经济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
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
发展阶段相联系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一般情况下又可以称为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而言称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称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
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
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包括
政治上层建筑和
思想上层建筑。其中政治上层建筑中的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社会形态: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
社会经济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商品:用来交换的
劳动产品,以W表示。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体现一定的社会
生产关系。
商品拜物教:在
私有制社会中,商品生产者把商品神秘化,把商品当做神一样来进行崇拜。
使用价值:物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是商品的
自然属性,是
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
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
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
社会生产的
经济形式,包括
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一个
历史范畴,到共产主义阶段,其会消亡。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即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以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
雇佣劳动为基础。
产品经济:
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形式。整个社会是一个
生产单位和分配单位,生产不再借助交换来进行。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
经济形式,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本身的需要。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中,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货币流通速度: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如:1元货币1月内平均执行4次
流通手段或
支付手段的职能,就起了4元货币的作用。货币流通速度越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则越多。
价值实体:商品中凝结的人类
抽象劳动。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对于任何劳动支出来说都是同质的,它们不存在差别。
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同
劳动对象相结合而凝结成价值的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
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
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
市场机制:市场的各种要素,包括价格、竞争、供求等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自发挥功能,由共同发挥作用的有机联系。
价值形式: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
交换价值。一种商品的价值不能由该商品自身来表现,而是在同另一种
商品交换时,在所交换的商品上表现出来。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的发展而发展,在历史上曾依次出现过四种形式:(1)
简单价值形式;(2)
扩大价值形式;(3)(
一般价值形式);(4)
货币价值形式。
价值增殖过程:即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
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在
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价值的增殖过程。
交换价值:一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背后的本质内容。
资本积聚:是
资本积累的结果。由资本积累而引起的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更侧重于生产资料的扩大。
相对过剩人口:指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这部分劳动力的使用不能给资本带来平均的
剩余价值。
价值规律:商品生产和
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要求是,商品的
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超额剩余价值:也称“额外剩余价值”。因个别
商品价值低于
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最先采用
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生产同种商品的其他企业,商品的
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商品按照社会价值出售,
资本家就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当企业普遍都采用先进技术时,超额剩余价值也随之消失。另一些使用最新
生产技术和方法的资本家,又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实质上就是
相对剩余价值。
帝国主义:也称“
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产和
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垄断统治。
纯粹流通费用:由商品的
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即纯粹由商品买卖引起的费用,包括广告、通信、店员工资和
商业机构的日常开支等。这种
非生产性费用不增加商品的价值。在
商品流通中的必要的运输、保管和包装支出,不属于纯粹流通费用的范畴,它们能增加商品的价值。如果纯粹流通费用的增长超过正常需要,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生产性流通费用: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所引起的费用,如商品的分类、包装、保管、运输等费用,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的继续而支付的费用。
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以本国总公司为基点,通过在其他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跨越国界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的企业。
股份合作制:劳动者的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
集体经济。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企业的劳动者同时也是所有者;资金用股份制形式筹集,企业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和
按资分配相结合;企业由
职工民主管理,厂长、经理由
民主选举产生。
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
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上,一般等价物曾由一些特殊的商品承担,随着社会的进步,黄金和白银成了最适合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在长期的
商品交换中,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以G表示。
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超过了
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的
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的程度用
通货膨胀率来表示。在一定时期内通货膨胀可以增加一部分需求,从而刺激生产,出现经济的
虚假繁荣,但通过增发货币所增加的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没有相应的商品保证,不能根本解决生产和需要的矛盾。高通货膨胀率不仅会打乱经济秩序,而且会危害社会安定。
通货紧缩: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少于商品流通所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下跌、纸币增值的经济现象。主要表现在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
宏观经济形势下。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随着
商业信用的发展而产生的,卖者先向买者提供商品,卖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向卖者支付所购商品的货款。这一职能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物化劳动:指生产过程中
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
劳动资料)的消耗,生产资料是过去劳动的产物,在其中有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劳动同物(产品)结合在一起,故称为物化劳动。
剩余价值率:指剩余价值与
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雇佣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年剩余价值率:一年内生产的
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年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用公式表示为M’=M/v=m’n(n为资本的年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磨损:
固定资本的磨损分为
有形磨损和
无形磨损。有形磨损也称
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及
自然力作用而形成的磨损。有形磨损与价值规律无关,而与
自然规律有关。无形磨损也称
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
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包括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明高性能新设备而使原固定资本贬值。固定资本的精神磨损与价值规律有关。
利润率:
剩余价值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即P’==m/c+v。利润率表示
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掩盖了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在数值上绝对小于剩余价值率。
资本:能够在运动中增殖的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增殖表现为获取剩余价值。它是通过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运动中使其自身的价值不断增殖,构成了资本最一般的属性和特征。
价格标准:为了计量和比较各种商品的价格,货币必须以固定的
计量单位作为标准。由国家规定的用以衡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及其等分,称为价格标准。
名义工资与
实际工资:以货币来表现的工资叫做名义工资,以这些货币所能实际买到的
生活资料的数量来计算的工资,叫做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工资,而是同一工资的两个侧面。
不变资本:
资本家用于购买
生产资料的那一部分资本。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只是将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
价值量,故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称为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
剩余价值,使资本增殖。
劳动强度: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的
劳动消耗也就有差别,劳动强度高,单位时间内劳动消耗多,反之,则少。
资本积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或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积累是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聚:
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形式,是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
资本集中: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资本集中是扩大
单个资本总额的一种形式,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的
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在现实上往往采取股份制的形式。
资本技术构成:资本在
物质形态方面的构成,即构成资本的
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必需的劳动力的数量之间的比率。这种比率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商品所有权规律:各个商品生产者对自己的商品具有所有权,并按照
等价交换原则占有别人的商品。
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资本家通过劳动力的买卖,占有了工人生产的全部产品及其中包含的
剩余价值。
商品生产过程的实质: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
物质资料再生产与
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定社会关系,随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和重复得以维修、更新和发展。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
有机构成提高的原因:劳动生产率提高,技术进步。
有机构成提高的的表现:C大V小(相对来说)。
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利润率下降,但利润额增大。
劳动耗费:生产商品中的实际耗费,包括物化劳动耗费和
活劳动耗费两部分,相当于商品的价值C+(V+M)
资本耗费: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资本量,即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相当于
生产成本,是
生产费用。劳动耗费和资本耗费是两个不同的涵义,两者在量上也不相等,劳动耗费大于资本耗费,大于部分就是
剩余价值。
所用资本:即
预付资本,资本家为榨取剩余价值而预先垫支的
货币资本,在量上包括用于购买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全部资本。
所费资本:生产商品中耗费的资本量,包括耗费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之和,在量上相当于生产成本。
经济危机:是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根源来自于资本主义的
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这里的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只是相对于
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而言的,是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借贷资本:从
职能资本运动过程中暂时游离出来,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
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职能资本:对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实际发挥了职能作用的资本。在内容上职能资本主要包括
产业资本和
商业资本,产业资本
生产剩余价值,商业资本实现剩余价值。职能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在数量上相当于
平均利润。通常情况下,只有职能资本才能获得平均利润,而非职能资本(如借贷资本)所获得的收益(利息)则小于平均利润。
级差地租:因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或对
土地投资的收益差异所形成的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
超额利润。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丰度(肥沃度)或
地理位置不同,以及对同一块土地连续投资的收益差别。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的经营垄断。级差地租的形式可分为级差地租第一形态和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绝对地租: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它产生的条件是农业
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工业,产生的原因是
土地私有权垄断。其来源是农产品的价值高于
生产价格的差额,是农业工人创造的
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土地价格:土地出售时的价格,实质是资本化的地租。土地没有价值,因为它不是劳动产品,但掌握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定期取得土地收入,如同把资金存入银行取得利息一样,所以土地可以买卖并有了价格。土地价格与地租成正比,与银行
存款利息率成反比,即土地价格==地租/
利息率 租金:
农业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土地的所有者缴纳的全部货币额。租金中除地租外,还包括土地上的
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利息,并可能包括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和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
股票: 股份公司发给股东证明其所入股份并有权取得股息和红利的
书面凭证。是可以作为买卖对象或
抵押品的
有价证券。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东,
股票收益既包括股东的股息、红利收入,还包括因
股票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收益。
股票价格:通称
股票行市。指在
股票市场上买卖股票的价格。买卖股票实际上就是购买一种能取得股息或红利收入的权利,股票价格是就
股息收入的资本化。股票价格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
预期股息的高低;二是银行的存款利息率水平。用公式表示为:股票价格==股票面额*预期收益率/存款利息率==股息/存款利息率。
矿山地租:工业
资本家为了取得开采矿藏的权利,向拥有矿藏的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地租。
建筑地段地租:资本家为获取已经建有(或者可以建造)仓库、工厂、商店或其他建筑物的地段的使用权,而向土地所有者交付的地租。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实质,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根本动机。具体内容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
社会劳动者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市场机制:
市场调节的过程和原理。由于市场调节是在
供求关系的变动、
市场信号的变化及
市场主体(主要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因此,可以把市场机制的内容分解为价格(包括利率、工资)机制、
供求机制、
竞争机制。其中
价格机制是核心。
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平均每个劳动力)
占用资金较少、
技术装备程度较低、容纳劳动力较多的部门,如纺织部门、
手工业、餐饮业等。
资金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占用
资金量较多的
产业部门,如冶金、石油、化工、
机械制造等
重工业部门。
技术密集型产业:占用劳动力较少,但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科技专业知识、集中了高科技成果的产业部门,如计算机、航天、
核能工业、
网络信息等行业。这类产业往往劳动生产率很高,产品
技术性能复杂,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集中代表着一个国家和产业的最高水平。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加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这种
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数量的
增长速度为核心。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
劳动者素质、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
利用率而实现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核心。粗放型和集约型的增长的区分依据是从经营的角度划分的。如果从生产规模扩大的实现方式看,可以分为
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参与制:
金融寡头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曾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财政政策: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
财政调节手段,对一定的
经济总量进行调控,使之增加或减少的政策。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变动税收状况和财政支出状况来影响国民经济的总量状况,因而,财政政策可分为
财政收入政策与
财政支出政策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税收和国债,后者主要是
政府支出和购买以及
转移支付等。
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国家为组织、管理
货币资金的融通、调节货币供求关系而采取的各种金融性政策。主要工具包括利率调节、
再贴现率调整、
准备率调整、
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必要的
信贷额度调整。
贴现: 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以未
到期票据向银行
通融资金,银行扣取自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以票面
余额支付现金给原持票人。
票据贴现的过程相当于一种
短期贷款。
再贴现:商业银行将
贴现业务所得票据转向
中央银行再行贴现。
银行利润率:是银行利润和银行
自有资本的比率。它相当于全社会的
平均利润率。
借贷利息:借贷
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获得的、由
职能资本家转让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是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法定存款准备金:各商业银行根据法定比率把吸收的存款转存入中央银行作为
准备金的部分。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
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
政府债券和其他
有价证券。
期货交易:在
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的标准化和约(合同)的转让,其交易的对象并不是商品实体,而是商品的标准化和约(合同)。
卖方市场:指因产品短缺而造成的求大于供的
市场形势。在这种条件下,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
买方市场:指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在这种条件下,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在此市场条件下,价格通常趋于下降。买方市场是
市场经济中的一般
市场状况。
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是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列为当今世界的三大国际性
经济组织。WTO的宗旨是促进世界
经济发展,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消除国际贸易壁垒等。中国于2001年被该组织接纳为
正式成员。
事实上的不平等:每个劳动者的体力、智力不同,提供的劳动多少便不同,社会默认这种不同的天赋,这种显现的差别也就体现在按劳分配中。按劳分配这种权利是一种形式上的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权利,我们所最终最求的目标是“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这种事实上的平等。但按劳分配从另一方面说又是平等的。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不劳动者不得
参与分配,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平等的体现。
研究方法
马克思研究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主要有
辩证唯物主义与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及
逻辑分析与
历史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与叙述的方法等。
方法一
辩证
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方法。在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就是运用
对立统一规律、
量变质变规律和
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矛盾运动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从而揭示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运动的本质。列宁指出,马克思和
恩格斯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运用
唯物主义辩证法从根本上来修改整个政治经济学。
方法二
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研究
政治经济学,还必须运用科学的
抽象法。科学的抽象法是从具体到抽象的
研究方法和从抽象到具体的
叙述方法的统一,它是在
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进行的。
方法三
科学思维逻辑方法,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时,按照
经济范畴的
逻辑关系,从比较简单的
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比较复杂的具体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范畴,阐明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逻辑发展进程。
历史方法,则是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时,按照它的历史发展的真实进程来把握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