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西方社会称之为“东欧1989年系列革命”,是指1989年前后
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事件。
事件背景
苏联因素
二战以后,在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1944—1949年,在东欧先后建立了8个
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各国政权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形成的,对于苏联的模式有很大的模仿与依赖性。最初,苏联和东欧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谈判,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在石油、电力、能源、贸易等方面,苏联向东欧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这些援助对东欧国家战后经济恢复起了重要作用。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炉,
美苏冷战开始。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苏联对东欧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斯大林开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加大了一体化的力度, 以对抗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主要表现为:
1.把
斯大林模式强加于东欧国家,中断了东欧国家
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东欧人民民主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在经济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除东德、
捷克外,经济发展都相对落后。许多东欧国家领导人,如
季米特洛夫、
哥穆尔卡、
铁托等在各自国家民主政权建设和经济恢复中,实行了一些有别于苏联的政权模式和政策。但是,这种探索很快就被迫中断了。
斯大林把苏联经验全部强加于东欧,敦促各国只能严格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上,东欧几乎是全部照搬苏联模式。 很快,这种模式的不适应性就显露出来: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轻工业农业落后、建设速度缓慢等,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和西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东欧各国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所有这些改革,都没有从本质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经济恶化状况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2.在处理苏联同东欧各国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上,苏联干涉东欧国家的内政外交,存在
霸权主义的倾向。苏联要求东欧国家都要无条件地维护以苏联为中心的
无产阶级国家利益,在双方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 别国利益要服从苏联利益。以老大哥身份控制和干涉兄弟国家和兄弟党内部事务。1948年2月,围绕南保条约,
季米特洛夫发表的关于东欧国家联邦声明,以及
南斯拉夫向
阿尔巴尼亚出兵问题,
苏联邀请
南斯拉夫、
保加利亚领导人在
莫斯科举行会议。会上,
斯大林对
季米特洛夫严加斥责。1953年6月16-17日,民主德国发生大规模群众游行示威,涉及272个城镇和30多万民众。17日,苏联在民主德国的驻军在该国的167个城镇实施戒严,示威活动被镇压。从50年代中期起,形成了一股反苏潮流,把摆脱苏联的高压、控制作为斗争目标之一。此后苏联干预东欧国家内政的案例有:1956年
匈牙利事件和波兰事件、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
布拉格之春”,以及1980年的波兰团结工会运动。有苏联(或以
华约名义)直接出兵镇压(1956年
匈牙利事件和1968年布拉格之春),亦有以武装干预相威胁的间接干预(1956年波兰事件和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运动)。
3.在同东欧各国的经济交往中,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利己主义,并通过抵制
马歇尔计划,使东欧国家走向封闭, 脱离了世界。 由于在二战中东欧的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在战争结束后, 需要尽快恢复经济,为此急需外援。 苏联在对东欧的援助问题上,表现出极大的民族利己主义。苏联不允许东欧国家独立发展重工业,严重损害了东欧国家的民族利益。
与此同时,在苏联的直接操纵下,东欧国家拒绝了
马歇尔计划。为了安抚东欧,反击马歇尔计划,加强东欧与苏联的政治经济联系,1947年7-8月,苏联同东欧广泛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即
莫洛托夫计划;9月,成立了情报局,但很快就成为苏联推行大党大国沙文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1949年1月,成立了经互会。苏联的这些措施,一方面加强了苏联和东欧之间的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又限制了东欧和西方的经济往来。为此,美国也相应地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 巴统”),对东欧采取贸易管制政策,东西方走上全面对抗的道路,双方交往的大门被人为地锁上了。东欧开始独立于统一的世界经济市场之外,使东欧失去了一次利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自己的机遇。到80年代,产品已无法与西方竞争,双方差距拉大,经济爆发全面危机,国际上也掀起了一股全盘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思潮。
1950到1973年间,中东欧国家经济以年平均3.9%的速度发展,从而改善了中东欧国家的比较位置,并将绝大多数边缘地区的国家抛在后面。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缓。到80年代,东欧国家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经济停滞和下降接踵而至,工业生产下降了25-50%。根据麦迪逊的统计,在1973-1992年间,(中)东欧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是-0.8%。而同期西欧国家的年增长率在1.8%左右,几乎是中东欧国家同期发展速度的3倍。也正是在这期间,东西欧之间的差距从1:2扩大到了1:4。同时,东欧同欧洲以外西方国家的经济差距从1:3扩大到1:5左右。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东欧国家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上落后于拉丁美洲国家。东欧国家以往对非洲国家经济的优势地位也迅速减弱。匈牙利外债多达200亿美元,成为东欧人均外债最高的国家,罗马尼亚1981年外债110亿美元,捷克4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从世界第10位降至第40位,经济发展速度低于葡萄牙。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之后,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上台。为缓和矛盾,对东欧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一方面,试图缓和双方的紧张关系,如在1955年5月访问南斯拉夫,表示道歉。但是斯大林时期的
大国沙文主义发展到
霸权主义。通过各种援助,控制他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在东欧国家建立军事基地, 直接派驻军队。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时期,随着苏联军事力量的增强,苏联走上了公开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并占据优势,在对待东欧问题上,他认为苏联可以决定别国命运,东欧应该无条件地服从苏联的最高领导。在加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口号下,推行“国际分工”,把东欧变成苏联的原料供应国和商品销售市场 ,造成了东欧各国经济的畸形发展;把苏联模式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的模式,不允许别国有丝毫的改变;1968年8月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85年,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入住
克里姆林宫。苏联政治经济爆发了全面的危机。1987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新思维”,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即以对话代替对抗,全面收缩。戈尔巴乔夫力图与东欧建立自由、平等、互利合作关系的思想,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按照
美国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改革,并进而影响了东欧。1988年4月,苏共中央废除了同东欧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的联络部,同时,成立了国际政策委员会。1988年12月7日,戈尔巴乔夫在联合国发表讲话说,苏联将在1990年年底单方面从东欧撤出24万军人,1万辆坦克,8500门火炮,以及820架战斗机,无论北约采取何种相应的措施。
西方因素
美国对东欧的演变政策确立于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总统执政的后期,1958年制定的国家安全委员会NSC5811/ 1文件(美国对东欧国家政策声明)标志着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东欧演变政策制定的全面完成。
哈里·S·杜鲁门政府时期,专门制定了针对苏联的“
遏制战略”和“真理运动”,制定了“新美国世纪计划” 。1950年,中央情报局又设立了
非政府组织性质的文化自由大会。
在政治上,美国承认东欧各国政府的法律地位,直接与东欧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同时,美国表明立场,将苏联与东欧区别看待,以此来分化苏联与东欧关系。其次,在经济方面,加强与东欧各国经济贸易与往来,分化瓦解东欧的苏联式的经济模式。再次,在加强政治、经济交往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在批评社会主义文化(以苏联文化模式为主)的同时,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与渗透,达到在文化上同化东欧的目的。在美国新闻署和中央情报局牵头下,美国成立了一些带有半官方色彩的
非政府组织及一些中情局的外围组织, 如法菲尔德基金会、争取自由欧洲委员会、国际自由记者联合会、
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时代公司、
国际笔会等非政府组织。
随着时局的发展,东欧内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经济问题成为日益困扰东欧政权的梦魇,美国的70年代以后,加强了与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的往来。
在1989年之前,西方,特别是美国主要是给予“团结工会”这类反对派组织以道义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匈牙利由于开始改革尽早,美国和
联邦德国给予其最惠国待遇。美国对东欧国家实行“区别对待”政策,明确其对实施改革和抵制改革国家的立场。西方其本身的社会经济发展给东欧国家的“示范”效应。
20世纪70年代末,
波兰成立了团结工会组织,
捷克斯洛伐克成立了第77宪章集团,保加利亚成立了支持工会, 罗马尼亚成立了博爱工会 、匈牙利成立了民主反对派、民主工会联盟,东德成立了剑与犁组织等。1984年成立了美国民主基金会。1990年在乌克兰创立了国际复兴基金会。
1983年10月,
莱赫·瓦文萨被授予
诺贝尔和平奖。1987年,美议会向团结工会年提供津贴100万美元。1988年,提供500万美元作为其活动经费。1989年7月11日至1989年7月13日,布什访问波、匈。布什说,为了加速波兰走
自由企业制度和民主社会进程,美国援助波兰10亿美元。
东欧内部因素
个人崇拜等政治腐败行为盛行,70年代和80年代东欧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犯罪率都呈上升趋势,最快是
波兰,1980年到1986年犯罪上升了50%,其次是
匈牙利达到40%,形成了两次犯罪浪潮。而在各类犯罪中,占首位的是财产犯罪,在犯罪结构中达80%。70年代多数国家财产犯罪主要形式是侵占国家财产。80年代侵占私人和集体财产罪空前增长。
保加利亚日夫科夫担任党的最高领导职务长达35年之久,1980年,波兰党和政府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由最高法院处理了25名中央一级领导官员的腐化问题。有15人被开除党籍,其中包括政府前总理、国家计委主席。上层领导人和干部的腐败行为,同时也并发或导致中下层领导人和干部的腐败现象的泛滥。
1980年波兰盖莱克贪污案件中, 党和政府领导干部有800余人被卷入。
1988年卷入
南斯拉夫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丑闻的有500名官员。
经过
波兰人民共和国
波兹南事件哥穆尔卡当选为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并对以前的方针政策和错误进行了批评和纠正,提出克服“
官僚主义”和“
教条主义”、加强法制建设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发展经济更快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新方针。哥穆尔卡执政时期,波兰统一工人党进行了波兰社会主义道路的改革。反对不重视轻工业的思想,提出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设符合波兰国内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而这次改革受到苏联的打压以及国内反对势力的阻止,以失败告终。
1970年2月,波兰国内连续不稳定的高速物价上涨,为反对哄抬物价,格但斯克等城市的工人举行罢工并发生了流血冲突。70年代后半期,由于基建投资规模过大,外债增加,通货膨胀加剧,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波兰政局开始动荡。80年代初,波兰政府为摆脱经济困境,大幅度提高肉类商品价格又引发许多城市的工人罢工。
1980年,在
莱赫·瓦文萨的组织和领导下建立了“波兰独立自治团结工会”(团结工会)。8月,波兰最大的造船厂-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工人举行大罢工,罢工浪潮迅速蔓延全国。 8月3日,以副总理米·雅盖尔斯基为首的政府委员会同以瓦文萨为首的罢工委员会签署了一项协议书,当局也允许成立新的工会,团结工会取得了合法地位,暂时平息了罢工浪潮。
1981年2月开始,团结工会在某些极端工会的教唆下又开始罢工,7月浪潮遍及全国。波兰当局决定采取镇压手段,逮捕罢工分子,软禁瓦文萨,次年11月释放。1981年底至1983年7月,波兰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取缔团结工会。1988年再次发生大规模的8月罢工浪潮。 反对派不断增长;波兰面临深刻危机;经济改革带来各种问题,这些最终使当局不得不与团结工会合作,波兰当局再次做出让步。
1989年1月,
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建议与瓦文萨以及团结工会其他领导人举行“圆桌会议”,根据圆桌会议协议,决定于1989年6月4日和18日分两阶段进行议会和参议院的选举。 8月24日,议会通过决议,波兰统一工人党执政45年来,组成了第一个由反对派出任总理的政府,团结工会领袖瓦文萨任总理,也是战后东欧出现的第一个非共产党领导的政府。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
波兰共和国,并更改国徽。1990年1月,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宣告该党停止活动。同年的总统选举,瓦文萨成为总统。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1956年6月,工人抗议和罢工浪潮席卷匈牙利全国。7月,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中央全会宣布解除拉科西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
格罗·艾尔诺接替。10月3日,趁格罗休假的机会,匈党中央批准对1949年清洗中的主要受害者-拉伊克重新安葬。10月23日,30万示威者包围了匈牙利议会大厦,指明要求纳吉·伊姆雷出任总理。10月30日,苏联军队开始撤出布达佩斯。10月28日,纳吉·伊姆雷在广播讲话中宣布苏军将撤离布达佩斯,解散国家保安局,成立新政府。1956年11月3日晚,苏联首先诱捕了和他们谈判的匈牙利军事代表团, 而后在次日凌晨以5个师的兵力对匈牙利发起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很快控制了局面。纳吉下令匈军放弃抵抗,苏联以绝对优势很快控制全国。匈牙利危机是东欧第一场大规模的反苏运动,象征着苏联丧失东欧霸权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1989年,匈牙利也发生了类似波兰的政局变动。由于
卡达尔领导时期匈牙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推行了面向市场的经济体制改革,而且改革的进程比较平稳,所以积累了比较深厚的改革基础,执政党内的改革派势力也比较强,当外部形势出现了有利于改革向政治层面突破的时机,匈牙利党内主张实行多元民主政治的力量也随之而起,并乘卡达尔不再领导政治局的机会很快占据了主导地位。
1989年2月,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中央全会,讨论政治多元化问题。经激烈争论,以政治局委员波日高伊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的主张获得通过。会议决议宣称:“政治体制多元化可在多党制的范围内实现”,“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是匈牙利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符合当前具体国情的选择”。全会还对1956年十月事件作了重新评价,肯定其基本性质是“人民起义”。会后,为纳吉平反并举行重新安葬仪式。
1989年6月,召开的中央全会进一步肯定了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并筹划修改宪法和举行大选。为此在6月~9月间召开了各政党、组织参加的全国政治协商圆桌会议。
1989年10月,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对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前途作出决定,由于激进民主派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会议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决议,将社会主义工人党改建为“
匈牙利社会党”,但大部分党员在重新登记时没有加入社会党,致使党员人数由原来的72万锐减至5.5万,严重削弱了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月,匈牙利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删除共产党领导地位和国家属社会主义性质的条文,国会还决定更改国名和国庆日,国名由“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为“
匈牙利共和国”,国庆日由4月4日(苏军解放匈牙利日)改为10月23日(1956年十月事件爆发日)。
1990年3月25日~1990年4月8日,举行了多党制下的议会选举,安托尔领导的民主论坛获胜,取得组阁权,社会党竞选失败,沦为在野党。5月2日,新议会首次会议选举
自由民主主义者联盟领导人根茨为国会主席,同时出任临时总统。匈牙利完成了由政治体制变革带动政权转移的过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989年民主德国(
东德)政局严重变化。自当年5月开始,利用匈牙利开放奥匈边境之机,民主德国大批公民移至联邦德国(西德)。10月份,多城市爆发了规模不一的游行,要求放宽出国旅行和新闻自由的限制。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在民主德国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
1989年11月28日,西德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德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
1990年2月4日,
德国统一社会党改名为民主社会主义党,后改名为左翼党。
1990年2月13日至1990年2月14日,东德总理莫德罗首次访问西德。1990年3月18日,东德人民议会举行首次自由选举,东德基督教民主联盟的德梅齐埃任总理,两德统一的步伐急剧加快。
1990年5月8日,两德在波恩签署《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
1990年8月30日,双方又在柏林签署德国统一条约,确定民主德国采用联邦德国宪法,于10月3日加入联邦德国,统一的德国首都定于柏林。
1990年9月24日,东德
国家人民军退出华沙条约以及相关若干组织,10月3日东德加入西德。民主德国的宪法、人民议院、政府自动取消,前14专区为了适应西德建制改为5州,一并进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德至此统一。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9年3月,六名前罗共领导人发表致罗共总书记
齐奥塞斯库的公开信,批评他的内外政策,要求进行全面改革。但他不屑一顾。
1989年12月16日,在
罗马尼亚西部的
蒂米什瓦拉市,为了保护一名遭迫害的天主教神父,大批群众在他藏身的教堂外拉起了人链,并与警察发生了流血冲突。这事变成了导致罗马尼亚政局剧烈动荡的导火索。19日,首都布加勒斯特也爆发了几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示威者再次与警察发生冲突。齐奥塞斯库不得不在20日中断对伊朗的访问,回到国内。
1989年12月17日,在首都市中心广场上举行的万人集会上,齐奥塞斯库下令军队开枪镇压,但遭到拒绝。22日,军队倒戈,与忠于齐奥塞斯库的保安部队发生了激烈的枪战。齐奥塞斯库夫妇中午乘直升机出逃,当晚在埃列娜的家乡被捕,以前罗共中央书记
伊利埃斯库为主席的救国阵线委员会宣告成立,并接管了全国政权;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被改名为罗马尼亚,实行三权分立、多党制政体。
1989年12月25日,一个临时成立的军事法庭以屠杀、破坏国民经济等罪行,判处齐奥塞斯库夫妇死刑,立即执行。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980年代后期在苏联开始的新思维也给保加利亚带来了影响。
保加利亚共产党和
日夫科夫都逐渐无法抵抗要求改革的呼声。1989年11月,在
索菲亚发生了关于环境问题的示威,示威后进一步扩大至要求全面政治改革。保加利亚共产党一些人也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对此反应迅速。1989年11月10日,党内发生“宫廷政变”,日夫科夫被迫辞职,并向社会作出举行自由选举的承诺。
1990年2月,共产党自行放弃一党专政体制,党名也改为
保加利亚社会党。同年6月,保加利亚举行了1991年以来首次自由选举,保加利亚成为多党制国家。同年11月,国名改为
保加利亚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受苏联和东欧其他国家改革大潮的冲击,捷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围绕着是否重新评价1968年“
布拉格之春”展开政治斗争,苏军侵捷后由苏联扶植上台的捷共当局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拒绝为“布拉格之春”平反,由此激化了同人民群众的矛盾,捷共陷于政治上的孤立。
1989年1月,为纪念20年前因抗议苏军侵捷而自焚的大学生帕拉赫,布拉格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群众与当局的对立愈演愈烈,政府多次出动军警镇压群众示威。
1989年11月,捷共中央连续两次召开非常全会,试图通过改组领导班子平息事态,但未能达到目的。11月底,捷共新班子终于向反对派作出重大让步,同意修改宪法,取消党对国家的绝对领导,成立多党联合政府,并以捷共中央主席团名义发表声明,宣布1968年华约5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错误的,随后又宣布为所有因1968年事件而遭受迫害的人恢复名誉。
1989年12月10日,在反对派的压力下,捷政府大幅度改组,捷共在联合政府中成为少数,总统胡萨克也被迫辞职。12月29日,捷联邦议会选举领导“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的
杜布切克为议会主席,同时选举“公民论坛”领导人哈韦尔为总统。1990年1月,政府总理恰尔法退出捷共,这样,捷共完全失去了执政地位。
1990年6月,举行的首次多党选举进一步确定了捷克斯洛伐克变动后的政治格局,哈韦尔、杜布切克、恰尔法继续担任国家的最高职务,而捷共在失去中央领导权后又失去了地方政府的领导权。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89年2月,科索沃自治省煤矿的阿族工人举行大罢工,很快上万民众参加罢工,自治省瘫痪。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派特种部队的坦克和装甲车进入科索沃,宣布自治省实行戒严。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和克罗地亚共和国的领导人和社会各界则组织大型集会声援科索沃的罢工活动,谴责塞尔维亚共和国实行“沙文主义政策”。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于3月通过决议取消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的地位。克罗地亚共和国撤回从联邦派往科索沃自治省特种部队中的全部克罗地亚人员,停止缴纳援助不发达地区的基金。
1989年9月,斯洛文尼亚共和国议会通过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确认共和国的自决权和同联邦的分离权,删去在宪法中“南共联盟的引导作用”的条款。
1990年1月,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举行第14次大会,会上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的代表们宣布退出南共同盟,
南斯拉夫共产党消失。7月,南联邦议会联邦院通过《政党结社法》,正式实行多党制。11-12月,南各共和国分别举行大选,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四个共和国共盟失去执政地位,塞尔维亚、黑山两个共和国原共盟继续执政。
1991年6月25日晚,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6月26日,人民军、联邦内政部人员向边境地区开进,与斯洛文尼亚军队遭遇。27日,人民军的空军、坦克装甲部队开往斯洛文尼亚境内的南意、南奥边境,控制了南里的边境和通道,斯洛文尼亚进行袭击,南人民军2架直升机被击落,5名飞行人员死亡。南斯拉夫内战爆发。
图季曼声明“寸土不让”。而塞尔维亚领导人
米洛舍维奇则强调:“所有塞尔维亚人都必须生活在一个国家里。”
1992年3月,波黑共和国宣告独立。4月,境内三个民族穆斯林、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爆发内战,交战各方都出现了种族大屠杀的反人类罪行。
2006年6月,
黑山宣布独立,退出与塞尔维亚的联邦。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1990年底,阿尔巴尼亚也宣布开始实行多党制,国家走上政治多元化和议会民主的道路,放弃“社会主义专政”,军队、公安、司法、外交等重要部门实行非政治化和非党化。同是年三次发生阿公民大规模出逃到意大利、希腊等国,总人数达15万,占全国人口的5%。3月31日举行首次多党选举,产生了第一个多党议会,更改国名为
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原阿尔巴尼亚劳动党改名为阿尔巴尼亚社会党。
结局
社会影响
冷战结束
苏联和东欧国家从盟友转为普通国家关系,苏美关系从冷战和对抗转向缓和与合作,以1985年11月
日内瓦首脑会晤为转折,美苏关系开始进入比较持久和稳定的缓和时期。两国在不同级别上就不同的问题进行对话从此制度化。以东西方“冷战”为基本特征的两极体制解体,被多方位竟争的“多极化”格局所取代。
1991年7月1日,
华沙条约组织在
布拉格的会议中宣布正式解散。在同月的高峰会上,
戈尔巴乔夫与
美国总统老布什建立美苏战略伙伴关系,使冷战走向终结。12月25日,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并“建议”苏共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苏联解体。
雅尔塔体系完全崩解,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向多极化发展趋势。
多党制在非洲形成潮流,美国国务院责成其所辖国际开发署在与十几个非洲国家签定双边援助协定时规定,“政治改革”是提供经援的先决条件。美国国会批准政府建立3000万美元的“促进非洲民主化基金”。直接插手尼加拉瓜、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等国家的内战。
国际共运受重创
东欧发生剧变,苏联和东欧国家纷纷从非洲一些奉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撤出,使它们面临着投资、贸易、援助减少的困难局面。1990年,埃塞俄比亚执政的工人党更名为“统一民主党”。在经济上,这些国家进一步实行市场经济,向西方 敞开了大门。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苏联从
南也门撤军以及东欧剧变,实行多年
社会主义的南也门迫于经济形势和外交孤立局面,最终寻求和北也门统一。90年4月南北也门元首在阿拉伯也门的塔兹签署《统一协定(草案)》。1990年5月22日
也门共和国宣告成立。
1990年1月12日发生在
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
乌兰巴托的一起政治事件。这起事件最终使得蒙古修订宪法,实行政治转型。
北约东扩
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的影响力显著减弱,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少数小党自动解散,一些政党实行社会民主党化,改变党名,申请加入社会党国际,世界范围内共产党的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鼎盛时期的270多个,减少为147个。造成了北约三次东扩:1993年3月捷克、匈牙利和波兰成为北约的成员国;2004年3月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加入北约组织;2008年4月布加勒斯特峰会同意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加入。
中东欧国家
中东欧国家在普遍经历转型性衰退之后,从2000年至2008年,走上了持续的经济增长之路;GDP2007年中东欧国家已经超过了1989年的水平。部分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经济增速加快,大大高于欧盟平均水平。
在政治西方化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过快的体制转型是出现了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民众对新政策的反抗情绪高涨,有些国家出现了罢工浪潮,波兰尤为突出。1992年1月,波兰连续发生3次大规模罢工,8月又发生工潮。这一变化助长了极右势力的抬头,转型初期东欧各国均产生了政府频繁更迭或政府不稳固的现象。1989年底,匈牙利的政党和组织达50多个;1990年6 月,捷克斯洛伐克已有23个政党和组织;1990年12月,南斯拉夫共有248个政党注册;同期,罗马尼亚有 83个新党登记注册,后高达180多个;1991年9月,保加利亚的政党和组织已逾80个;同期,波兰已有200多个政党。20年间,保加利亚更换了14届政府、7届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