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观,是
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无论是自然界、
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具有
普遍性和
客观性。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上升,是
新事物代替
旧事物。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即发展观。在
社会历史领域,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
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它也是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而不断完善的。
分类
关于事物是否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见解。在中外哲学史上,围绕着事物是否发展变化的问题历来就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
形而上学的见解,即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一种是
辩证法的见解,即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通称为两种基本的发展观。
古希腊哲学中,
伊奥尼亚学派的
赫拉克利特用“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的命题,表述了关于发展变化的思想。
爱利亚学派的
巴门尼德则认为:“存在永远是同一的,居留在自身之内,并且永远固定在同一个地方。”他这种 “一切不变” 的思想同赫拉克利特的“一切皆变”的思想是针锋相对的。在
中国古代哲学中,围绕世界的“本根” 与“万物” 关系的探讨,有“生生者不生”,“不生者能生生”的说法,认为产生世界万物的“本根”是不动不变的,而由它产生的万物则是经常发展变化的。《
列子·天瑞》中说,“有化不化,……不化者能化化,……化物者不化”。因为“化物者”即本根常住永存,根本不发生变化,所以由它派生出来的万物才经常发展变化。在古代,这些关于事物是否发展的见解,都带有朴素的自发的性质。在近代,G.W.F.黑格尔第一次把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这种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发展观。但是,黑格尔所说的发展是
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他的辩证法的发展观是
唯心主义的。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关于发展的合理思想,在
唯物主义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辩证法的发展观。
1、形而上学的发展观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不论在中国或在欧洲,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是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属于
唯心论的
思想体系。中国古代“
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就是同神学唯心主义相结合的形而上学观点的典型表现。在17、18世纪的欧洲,
机械唯物主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
宇宙观,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一个
重要缺陷就是它的形而上学性。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
庸俗进化论,也是形而上学发展观的一个变种。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虽然古已有之,但作为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
思维方式则是近代的产物,它是把研究
宏观物体机械运动的科学,即
经典力学的观点和方法无条件地加以普遍化、绝对化的结果。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把相互联系的现象割裂开来,思维于绝对不能相容的对立之中,认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在形而上学观点看来,世界上各种不同事物和事物的特性,从它们一开始存在的时候就是如此,永不变化,事物之间也是永远彼此孤立的。它否认在一定条件下一种事物可以向另一种事物转化,认为一种事物只能反复地产生为同一种事物。因此,它不能解释事物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转变为他种质的现象。一般说来,形而上学并不否认事物的任何运动;否认事物的任何运动,只是形而上学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由于这种极端形式明显地违背人们的常识,所以难以产生广泛的影响。长期地、广泛地影响人们思想的形而上学发展观,是把运动仅仅归结为
机械运动,即把事物的变化仅仅归结为事物的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而且认为这种增减和移动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这种形而上学的
机械论和
外因论,不能科学地说明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终极原因,因而往往不得不求诸于上帝或上帝的“第一次推动”。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
社会历史现象,不是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结为神或上帝的某种安排或预定,就是把它仅仅归结为地理和气候等社会外部条件。持形而上学观点的人往往否认
社会制度特别是
社会经济制度有根本变化的问题,并一概否认
社会革命对于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由于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内部的
矛盾性,否认事物的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因而它在总体上是脱离实际的,不能提供关于
客观事物及其发展的真实图景,所以这种发展观是死板的、贫乏的、
非科学的。
2、辩证法的发展观
经历了古代朴素直观的形式和近代唯心辩证发展观这两种形式,于19世纪形成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高级形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着的,并且由于事物内部所固有的矛盾而处于永恒发展的过程中。唯物辩证法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已的运动。它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
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相互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即包含相对它自身存在的肯定性因素和
否定性因素,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同一,既互相斗争又互相联系,这种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引起了事物量的增减和质的转变,使其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和“
自己运动”的原则,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和形而上学发展观的根本区别。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指出,自然界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自然界
内部矛盾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其中最根本的是
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人们思想中的变化,归根结柢是主体对自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的自觉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新的和更符合实际的观念克服和代替原有观念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指明,事物的发展过程经历着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两种状态,即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
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不仅仅是量的增加、减少或简单的重复,而是在量变基础上的事物由旧质态向新质态的飞跃,由
旧事物到新事物的根本转化。世界上事物、现象的
丰富多彩和质的多样性,是由矛盾引起的量变过程中的中断,即由旧事物到新事物的辩证转化而产生的。
世界是一个活生生的永恒的辩证发展过程。在过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方面以及此一过程同其他过程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
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以理论的形式再现这幅画面的真实情景和无限发展,从而提供了正确了解
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
科学方法。所以,它主张用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反对把相互联系的事物孤立起来;主张用全面的观点观察事物,反对片面性;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事物,反对把事物看成是静止的、永恒不变的东西。又由于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而每一联系的具体形式又是各个特殊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每一发展过程又都有自身特定的质的
规定性,所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把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作为不可动摇的原则和活的灵魂。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一切领域中都充满矛盾,客观事物的发展就是由矛盾而引起的万古常新的无限过程。反映这种过程的辩证发展观,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活生生的;它所反映的方面不断增加着,永无止境。所以,只有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才能向人们提供理解现存一切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提供理解各种运动形态的复杂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为人们认识事物及其运动提供了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它教导人们要善于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对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并据此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基本原理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内容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不停息的
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
物质世界,发展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坚持发展的观念。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
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变化了的
客观实际。
内容原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有其无法违背的
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和必然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认识并能利用规律。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内外因的辨证关系
内外因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原因)
内容原理:内因是事物的
内部矛盾,
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观察分析事物时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做到一分为二的分析。
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
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
内容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
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必然结果。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持续上的变化可引起质变。
方法论: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重视量的变化,还要学会优化结构。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事物发展的趋势)
内容原理: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事物发展中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要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有革命的坚定性和
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能遇到挫折便悲观失望,满腔热情地扶持新事物,促进新事物的发展壮大。
新历程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在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强调,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
方法论,是一种发展观。就是说,对应于个人的,是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对应于社会,还应该有一种关于发展的基本认知,那就是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什么是科学发展,如何科学发展的基本问题。开启了以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新历程。
政治理论,不管什么理论,无非是打江山和坐江山的问题,或者说的创业和守业的问题,或者叫做建国和发展的问题。当前中国化的哲学指导理论,来自两个传承,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思想以
阶级分析理论为基础,以矛盾论为最主要方法论,以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新型国家为主要目标。邓小平理论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实践论为主要方法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最主要目标。
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是过程。初级阶段里面,必定不是一条直线,总有不同时期,在不同时期里面,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怎么样的转化?“三步走”的战略实现后怎么办?我们那些产生在
社会化大生产的初始阶段的理论,在
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极大的空间,新型的
经济危机,以及处置危机的实践,为研究发展的观点提供大量素材,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的哲学理论研究留下很大的课题。
科学发展观的空间在于代表这个研究的发展方向。新的理论,活力在于细化,在于操作性,在于与时代对应。研究发展的观点,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胆子还要再大一点。以发展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构建新的理论框架。
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是世界上
危机处置最快速、最有效的国家,科学发展观符合
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
新事物。危机的
可控性,本来就是发展问题的重要内涵。
用“科学的”来作为发展观的概论定义,放在如何历史时期都适应,似乎缺乏时代的烙印,时代感不足。然而正是因为没有局限在具体的历史时期,才能体现发展的
长期性。各类
科学观,都产生在经典的
科学理论时期。“科学”的各类概念,比如“
科学管理理论”,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通常是特定时期的概念,在发展中逐步被注入新的内涵。
面对新的社会背景和
社会需求, “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否已经自己“画地为牢”?“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子,是否还属于科学发展观?如果把“发展观”所坚持的发展,限定在
生产力范畴内,那样的话,就无法突破初级阶段初始时期的理论,对于发展的认知,还是基于人类的基本希求,无法引领一个时代的开端。
这样看来,什么是发展观?发展观就是发展的观点在
社会管理中的运用,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对
社会发展问题的总体认知、总体观念和发展方向的概述,以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决策和操作思路。发展观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概念,分析和研究发展观离不开价值观,正如分析和研究生产力其实离不
消费力。
超越唯生产力理论:
在发展初期,不管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国内的主要矛盾,都是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普遍的规律。什么叫做发展,发展的最基础需求就是发展社会
生产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最基础的要求上,不管什么主义,都是一样的。
当年,邓小平以满腔热情,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高超的人格魅力,以高度的
政治责任感和
敏感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改革开放热情,形成探索、创新的
社会风气和
思维方法,形成了一种上下互动的良性循环。全国上下的高度一致为古今中外所罕见,改革开放的成果为古今中外所罕见。
“三步走”的发展
战略部署,当年遥不可及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前两步;第三步
战略目标也极有可能提前实现的。“ 三步走”的战略体现了“发展的观点”的运用。我们以往的做法,在理论和在实际应用上,通常就把生产力作为标准。我们称之为“初级阶段初始时期”,或者叫做“唯生产力时期”。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发展的
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
全面发展。实际上,这一种新型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已经跨越了
纯物质的观点,认识到“人性”这个主体的问题。
“人性”这个主体的问题,在邓小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得到初步体现:“是否有利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
社会主义国家的
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判断改革开放成败得失、衡量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三个标准在层次上是逐步推高的,专门描述建党理论的“三个代表”体现在主体的
普遍性代表性,生产力
先进性,文化先进性。实际上也不再肯定“唯
生产力”。
生产力概念,需要重新阐释。生产力是人们在描述社会
生产活动总体能力时所创造和使用的一个概念。比如理解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体现在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上,这种运用体现在
自然环境的改变,这样的话对人类未来的生存环境反而构成了一种威胁。这样的话,生产力本身,就是一种
破坏力,那么生产力对人类的
社会生活有什么意义?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是什么?从
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生产力的
概念描述为:生产力就是人们保护和开发
自然条件的
综合能力。
两个平衡关系:
有一个不受注意的问题:消费力,其实是与
生产力对应的一个概念。不仅仅要发展
先进生产力,而且发展合理消费力。生产力的发展体现在平衡和持续的,消费力的发展体现在理性。先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带动消费力的增长。反过来,合理的消费力,为先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科学发展观必须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生产力与消费力长期、持续的平衡。
这样,除了肯定纵面的科学发展,还要肯定
横面人与自然的
共同发展需要。这一些,还是从人类群体的角度出发,此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人类
个体需要的发展。个体需求的发展,就是消费力的根源。个体需求必定逐步增长,
消费力并不需要人为去拉动。需要做的,是介入调整需求的结构。
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对于这个规律的揭示,从此揭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所以
发展中国家的
物质需求,必定是最为旺盛的。
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如果是基于需求停滞的判断,就是对于
基本矛盾判断的调整。扩大内需的出发点,如果不是基于需求停滞的判断,在操作的层面上,就必须是提高
产品适应国内需求的针对性,把国内被外国占领的市场夺回来。国内的问题在于优化消费力结构。
2、发展观与价值观的关系:
发展观离不开价值观,发展观的方式方法离不开价值观,特定得到发展观衍生特定的价值观。中国人的价值观已经发生深刻改变,无论城市还是农村,
消费观念变化非常大。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新一代,逐步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绝不是省吃俭用的主。中国搞 “
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把增加
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注意要避免重复美国人的故事,复制美国的错误。
美国人并非天生的“大花洒”。上世纪20年底美国人开始相信
消费力的拉动作用,从此消费成为拉动
美国经济的一架马车。因为集体过分提前消费,美国人终于陷入
金融危机。价值观是在不断得到满足之后,不断强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价值观产生和强化的过程中,
社会道德和
社会舆论扮演重要的角色。
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没有止境。不能把发展定位在一个点上,也不能定位在一条线上。发展,在时间上是长期的,在空间上是全方位的,在主体上是必须是全社会、全民的。
发展观不仅仅着眼于人类为了服务人类自身而改造自然,还要着眼于人类屈服于
自然需要而有意识地、自觉地去维护自然,这种维护可以牺牲人类短期利益为代价,甚至可以长期牺牲人类部分利益。
这种牺牲,不是以退为进,不是为了攫取更大利益,而是人类与自然融洽相处的需要。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我们坚持了几十年计划生育,就是自觉限制人类自身发展的一个例证。
比如一名学生,一心读书,放弃德育、体育、文艺、娱乐、家务,这是我们所反对的,提倡和追求的是综合素质。发展观也是这样的,仅仅追求
GDP就是这样的学生,仅仅追求生产力也是这样的学生。
最终服务目标:
发展观的最终服务目标,是人。这就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人。对于
人类社会的问题,就不能简单地从外部物质的丰富和发展去找原因。那样就会否认事物
内部矛盾的根本作用,喧宾夺主,夸大外因的作用力量。否认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
内因而起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
发展的受益人,是当前每一个具体的个体国民,可以被他们的感觉所感知,可以被他们的感情所评判,而不是“人民”“人类”这一些泛指的概念。必须把出发点和归宿点定位在人,人是感性的,人的主观需求和认可程度,不是依靠单纯的
物质力量可以解决的。如果物质和金钱处于决定性的地位,结论就是金钱越多越幸福,这明显与事实不相符合。
我们在理解“
幸福感”的时候,总是把相关物质基础作为主要衡量指标。我们在提出人民生活需要的时候,还记得“
精神文明的需要”,可是
两个文明的建设统统落实在物质的措施,可想而知其效果难遂人意。
发展观的切入点就在这里,即在于强调物质力量是基础和条件,物质力量发挥的情况在于人,人处于主导的地位。否定物质对于
社会群体和个人的主宰作用,否定金钱对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主宰作用。
这样的发展观,把精神需求,落实到应该有的地位。是物质与精神的同步满足,高度统一发展观,是
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硬的发展观。比方说,良好的社会风气本来就是人们自身的生存需求,干干净净做人,本来就是人们自身的生活需求。这种需求还叫做境界。
反证:
阔气的“油老板”,巨额资金投入了
迪拜,从拉动地区贸易需求开始,短短几年之间,在迪拜政府推动下创造了沙漠神话。
房地产泡沫破裂,沙漠神话也就破灭了。这是一个中国人熟悉而又容易遗忘的过程。九十年代初期,有“第二个深圳”之称的
惠阳淡水,“大特区”
海南岛,还有
北海市等地的房地产泡沫破裂,都曾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留下沉重的一笔。尽管开发商在舆论上走到市民的对立面,有钱的人,不太有钱的人,纷纷加入买房、卖房、炒房的行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国内、国外,城里、乡下,能赚到钱的房子就是好房子。这样的故事,就不是好的发展观。
在多次经济危机中,美国人总是化危为机,甚至利用危机提升国际影响力。运用技术领先地位,吸引各国投入大量
美元到美国,为拉动美国经济出力。70年代
中东战争导致全球
石油危机,美国人更是借机一举掌控了
全球经济的命脉。上世纪末,美国人利用外汇差价,把日本20多年的财富积累全部抢掠。1998年,恶意操纵汇率引发
亚洲金融风暴,
东南亚货币在先升后跌中,经济发展的成果被美国抢掠一空。美国人除了批评华尔街的贪婪,他们始终认为美国是制度最完善、最有效的、最合理的国家。很多中国人也认可和期望追随美国。不要期望美国人可以永远这么行运。不要期望别的国家可以也是这么行运。真正的经济大危机发生的时候,恐怕只好听天由命了。况且危机时刻,采取多种自救手段,转嫁危机,把灾难推给别的国家,也不符合中国人道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