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争是指
以色列与
埃及、
叙利亚等周围
阿拉伯国家所进行的5次大规模战争。
战争背景
历史渊源
巴勒斯坦位于
亚洲西部
地中海沿岸,古称迦南,包括以色列、
加沙、
约旦河西岸和
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又称
闪族)的
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13世纪末,
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来王国及
以色列王国。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经过三次大起义后,犹太人几乎全部离开巴勒斯坦,从而结束了
犹太民族主体在
巴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在战胜
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与当地土著人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
委任统治地”。英国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
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
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
加沙地带)。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
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
1947年11月,
联合国通过
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议规定,在2.7万
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
阿拉伯国,
耶路撒冷国际化。1948年5月14日,
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于这项决议对土地的分割极为不公平,遭到巴勒斯坦人以及阿拉伯方面的强烈反对,
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只有六票,根本无力挽回。阿拉伯人反对该决议,未建立阿拉伯国。结果发生5 次巴以战争。
历史上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两个民族同属
闪米特民族,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擅长航海和经商。阿拉伯人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军队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并且阿拉伯人一直都在南征北战,像
欧麦尔、哈立德、努尔丁这样的军事人才辈出。但自从
萨拉丁之后,
阿拉伯民族便陷入了没落之中。在
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整个民族便无法取得独立,直到
奥斯曼土耳其被削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相比之下,一直在外流浪的犹太民族,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具有的强大的
凝聚力和战斗力,以色列之所以能够在强大的阿拉伯人的围攻下生存下来,除了美国及西方大国的大力援助之外,自身的
忧患意识也迫使犹太人努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寻求外援。因为犹太人把他们自己看作一支特殊的、生存时刻受到威胁的民族,如今
以色列国防军已成为
中东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
武装力量,并有了同阿拉伯国家局部抗衡的能力。另外犹太人居留城市,并从事经商事业,大量敛聚财富。
战争诱因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
联合国大会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其中10个是
伊斯兰国家)、10票弃权的结果,表决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即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1日之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
委任统治,并撤出其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两个国家,即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根据
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国土可达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人口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犹太人为10万人;犹太国国土为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决议还规定:成立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由联合国来管理。
但分治决议中的阿拉伯国(72.5万阿拉伯人,10万犹太人)的领土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还拥有约旦河西岸的撒玛利亚山地(
以法莲山,意为加倍
结果子)和
犹大山地,犹太国(49.7万阿拉伯人,59.8万犹太人)有大片的
内盖夫沙漠。
以色列建国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作出了积极的反应。本—古里安宣布建国17分钟后,美国
白宫新闻秘书查理·罗斯向记者宣布:美国承认以色列。承认以色列的文告是美国人在还不知道这个新国家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拟好的。当得知这个国家取名“以色列”时,杜鲁门总统用笔将文告上的“犹太国”字样划去,改为“以色列”。1948年5月17日,
苏联宣布承认以色列并在5月26日设置
大使馆。
然而事实上,巴勒斯坦地区是阿拉伯人和
犹太人两个民族的共同故土,孕育了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大宗教和
人类历史众多悠久的灿烂文明。犹太人遭受千年大流散的苦难,格外渴求有自己的国家庇护。联合国在美国支持下于1947年11月作出建立犹太和阿拉伯两个国家的181号决议。
阿以冲突交织着民族、宗教和利益等矛盾。
沙特阿拉伯国王曾经这样说:“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历史上谁在迫害犹太人?穆斯林吗?既然德国人杀害犹太人就在德国划出一块土地给他们好了,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历次战争
中东战争(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中东,是
西方国家对
地中海东部与南部的称呼。“中东战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由于巴勒斯坦土地极度不公平的分割,导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交战,阿拉伯国家在
战争初期占优势,但是停火后以色列接受来自美国的大笔援助,以及
阿拉伯军团的英国指挥官指挥部队撤离战场,导致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
埃及国内革命后国有化
苏伊士运河引发
利益冲突,最终英法以撤军。
第三次中东战争:
戈兰高地的叙军向
以色列定居点开火,由此爆发冲突。以色列全面获胜。
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和
叙利亚企图收复失地,对以色列发动进攻,
阿拉伯国家先胜后败。
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因为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对
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武装
发起进攻,这次战争是
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以色列最终单方面撤军,第五次中东战争告终。
第一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原因是阿拉伯国家不承认联合国关于巴以双方独立建国的决议,用战争消灭以色列于建国萌芽。
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的隔天凌晨,
阿拉伯国家联盟(7个成员国)共集结军队4万多人,主动向以色列发起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一开始,以色列总兵力有3.4万人,飞机33架,阿拉伯国家处于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以色列军队在
特拉维夫南面拼命抵抗,才使战情不致恶化。由于以色列建国时间过短,国家各职能机构并没有完全正常运行,为争取时间,
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5月17日,美国向
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
安理会命令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时阿拉伯联军已经占领了以色列过半的领土。
以色列喘息甫定,开始大力扩充军备。这时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立即发起支援以色列的行动,以色列政府正式建起了一支正规的
以色列国防军(IDF),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捐赠的新型轻重武器,从美国、英国进口轰炸机,从法国引进坦克,从
捷克获得了大量
轻武器、
野战炮、炸弹和炸药。1948年7月9日阿拉伯联军再开攻击,以为十天内就能结束战争,谁料战争一开始联军就陷于被动,已非吴下阿蒙的以色列一口气夺取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再度命令双方停火。
这时在军事上已占尽优势的以色列军队针对埃军的弱点,一口气发动了
约夫战役、
希拉姆战役、
霍雷夫战役。12月23日,阿隆师主力从比尔谢巴开始向
阿里什方向进攻。以色列的司令兼
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条
罗马时代的旧通道,可由比尔谢巴通往奥贾,埃军万万没想到,以色列已秘密将这条旧通道大修成
军用道路,可通行装甲战车,沿这条古道包抄埃军后方,埃军大吃一惊,毫无抵抗,全面败退。阿拉伯联军原本就是以埃军为主力,埃军一败,联军更无斗志,节节败退,完全被赶出了巴勒斯坦。
埃及在军事失利的情况下,于1949年2月24日在
希腊的
罗得岛签定
停战协定。根据协定,埃及承认除加沙地带外,以色列占有整个内格夫地区。边界重镇奥贾非军事化,埃及在离奥贾14至17英里内不得设立阵地。
外约旦和以色列的停战谈判1949年3月2日也在罗得岛开始,1949年4月3日,以色列、外约旦正式签订停战协定,“阿拉伯军团”在中部55英里长的战线上平均后撤2英里,以色列承认外约旦与约旦河西部的巴勒斯坦合并。通过协定,以色列控制了越过卡梅尔山脉到埃斯雷德郎和
加利利山谷的战略公路,解除了阿拉伯人对特拉维夫和哈德腊东部
沿海平原的
军事威胁。伊拉克拒绝和以色列谈判,但表示遵守以约协定。以约停战后,伊拉克军队即撤出巴勒斯坦。
以色列和黎巴嫩的停战协定于1949年3月23日签定,协定规定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之间的边界线为分界线,双方各建立
非军事区,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村庄。
以色列和
叙利亚之间的停战谈判于1949年4月12日在边界举行,1949年7月20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
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以色列险胜,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这场战争中有96万巴勒斯坦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二次战争
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
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
运河与
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
通行权。为了控制
蒂朗海峡,以色列联合运河原持有人英法两国的军队向埃及发动进攻,意图重新控制运河。以军1个伞兵营在
西奈半岛米特拉山隘空降,地面部队也越过边界进入西奈,配合英、法尔后的进攻。
当时埃及总兵力约15万人,有
坦克500余辆,
作战飞机250余架(堪用者仅100余架)。埃及的总统
纳赛尔为
集中兵力防御联军进攻运河,下令驻西奈的3万部队撤回运河区。以军出动10个旅,由
装甲部队率先突击,5天内占领西奈和
加沙地区。
1956年10月31日,
英法联军出动各型舰艇100余艘(含
航空母舰和巡洋舰10余艘),先以200余架飞机袭击埃海、
空军基地,掌握
制海权、
制空权。11月5日,在
塞得港、富阿德港附近要点实施伞降和直升机
机降;6日,出动2.2万名登陆部队占领上述港口。埃及军民奋起保卫塞得港。英法第一批伞兵着陆后,埃及当局通过设在各重要地点的广播,迅速告诉居民敌军降落的地点,埃及群众立即集合起来,协助守军消灭敌人。使英法军队始终没能完全占领塞得港,
先头部队只进到塞得港以南27公里的卡卜。英法的行为受到
国际社会的谴责,接受联合国停火决议后,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及。次年3月,以军也撤出埃及。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英法对埃及的轰炸持续6天,地面战斗40余小时,伤亡300—400人,损失飞机50余架;以色列伤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1000多人,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五大城市遭到
严重破坏。1.2万幢住宅毁于战火。
以色列虽然于次年3月撤离加沙地区和西奈半岛(由
联合国部队进驻加沙和亚喀巴湾沿岸地区),但取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
航行权。
第三次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亦称六日战争),是在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后,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的情况下爆发。
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
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
阿拉伯联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东城区举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国民大会,确定组成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装力量“
法塔赫”。从此,法塔赫为了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不断的袭击以色列,这支力量在
六日战争前已初具规模,对以色列构成了威胁。所以,削弱阿拉伯联盟的力量,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而占领巴勒斯坦,成为以色列发动
第三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原因。
1967年5月16日,埃及武装力量总司令要求联合国撤出在埃以边境的观察所驻扎的所有部队。随即,埃军前出兵占领一部分联合国观察所。1967年5月18日,埃及
外交部长通告所有联合国部队派遣国:联合国部队必须立即离开埃及和加沙地带。1967年5月22日,埃及宣布自次日起封锁西奈半岛的堤蓝海峡。1967年5月30日,约旦和埃及签署了五年
共同防御条约。至此,埃约联军
有机会在半小时内将以色列一分为二。
以色列军队首先攻击,1967年6月5日,在留下12架战机担任本土防空任务后,
以色列空军其他战机全部动员起来准备投入到对埃及、约旦和叙利亚军事打击当中。以军乘埃军早饭和军官上班前戒备松懈之机,集中使用200架飞机空袭埃及各空军基地,将埃军绝大部分飞机摧毁于地面,尔后又击毁叙利亚、约旦大量飞机;并出动22个旅实施多方向快速突击,4天内占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区,继而攻占耶路撒冷东城区和
约旦河西岸地区,10日攻占叙利亚
戈兰高地。埃及对以军突袭估计不足,损失惨重。约、埃、叙先后被迫同意停火。结果,以色列又把战略纵深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数十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以色列赶出家园,沦为难民。
第三次中东战争后,阿、以对抗继续发展。埃海军舰艇于1967年10月使用
舰舰导弹击沉以军
驱逐舰“埃拉特”号,创造导弹击沉军舰的纪录。从1968年下半年开始,埃炮兵部队向运河东岸以军实施大规模炮击,并且派遣小股部队对以色列进行袭击。以军则从1969年下半年开始向运河西岸包括
开罗周围地区实施报复性
战略空袭。1970年8月停火。阿以双方这两年的战斗被称为“
消耗战”。双方分别从苏、美得到新式武器装备,为下次战争做准备。苏、美对中东的争夺加剧是导致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重要国际原因。
第四次战争
第四次中东战争(亦称十月战争、
斋月战争或
赎罪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土地,将数百万巴勒斯坦人民赶出家园,并占领大片阿拉伯国家土地,阿拉伯国家为了收复失地,发动了这场战争。
1973年10月,埃、叙为摆脱美、苏造成的“不战不和”局面,向以色列开战。伊拉克、约旦、
阿尔及利亚、
利比亚、摩洛哥、
沙特阿拉伯、
苏丹、科威特、
突尼斯和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均派遣部队或飞机参与作战。埃及(总统
萨达特)企图收复运河东岸部分失地,为尔后通过谈判收复西奈半岛创造条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企图收复全部戈兰高地。埃、叙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采取反复动员复员、进行
军事演习等多种欺骗措施并把开战时间选定在伊斯兰教斋月(穆斯林白天斋戒)和犹太教
赎罪日(教徒当日斋戒,停止一般公务活动),隐蔽进攻企图和进攻时机。以色列于1967年得到部分埃、叙部分领土后,扩大了
防御纵深,并在运河东岸构筑
巴列夫防线和在戈兰高地构筑防线,转取
守势战略。以军自恃有强大的空军、坦克部队和侦察
情报系统,过于麻痹,疏于戒备。直到开战前数小时,以
统帅部(总理G.梅厄、
国防部长M.达扬等)仍认为埃、叙不敢发动进攻,在西奈半岛只驻4个旅,在戈兰高地只驻3个旅。
1973年10月6日14时,埃、叙使用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和防空火网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
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北线,叙3个
步兵师当日突破以军防线,7日,又投入2个装甲师,进抵距以本土数公里的地区。西线,埃陆军在海、空军协同下强渡运河,第2
集团军3个步兵师在
大苦湖以北、第3集团军2个步兵师在大苦湖以南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线,步兵携带
反坦克导弹、
火箭筒率先穿过以军各
支撑点间的空隙,击毁大量以军坦克,以军的王牌装甲旅更是被以逸待劳的埃及步兵歼灭;
工程兵快速破堤,9小时打开60条通道,架设浮桥12座,保障2个
装甲师、2个
机械化师等后续部队渡河。海军则同以军舰艇进行海战并用舰炮支援地面部队进攻。首战
埃及军队获得全胜。
1973年10月10日,埃军初步达成作战目标并按预定计划停止大规模进攻,并改变计划,想要和阿拉伯联盟国家彻底铲除以色列。以色列则在损失惨重、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迅速动员
预备役部队,使总兵力增至近40万人,先以北线为重点,遏止叙军进攻并实施局部反击,集中使用空军主力向叙地面部队和
防空导弹阵地展开攻击并空袭叙后方大城市。
1973年10月11日,以军3个师转入进攻,反攻至1967年停火线,形成威胁叙首都
大马士革之势,并打击了伊拉克、约旦的援叙部队,夺得北线战场主动权。继之,以
军将重点转向西线。埃军眼看以色列大部队闯入叙利亚,认为时机已到,于14日投入1000辆坦克对以展开总攻。以军则投入800辆坦克,步、坦、炮
协同作战,并使用
武装直升机和其他飞机发射“小牛”、“
百舌鸟”式空地导弹、“白星眼”式
电视制导炸弹等,击毁埃坦克250辆,迫使埃军当日撤回
进攻出发阵地。
1973年10月15日晚,以军A.沙龙师向大苦湖地区埃第2、第3集团军接合部穿插突击,先头部队于16日晨在湖北侧德维斯瓦附近渡河,摧毁若干埃防空导弹阵地,为空军活动创造有利条件;架设浮桥后,又有2个师渡河,向南迂回,发展进攻;23日进抵苏伊士湾,占领阿代比耶港,对苏伊士城和埃第3集团军形成合围,夺得西线战场主动权,并以埃第3集团军为筹码,换取了北方战线的缓和。
1973年10月24日,埃及在
联合国安理会的调解下决议停战。埃、叙同以分别于次年1月和5月签署第1阶段脱离军事接触协议。至此,埃控制了运河东岸纵深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基本达到战略目的(1982年4月,根据1979年3月
埃以和平条约,以色列完全撤出西奈半岛)。北线以军撤至1967年停火线以西。
在这次战争中,埃、叙经过周密准备对以实施突袭和两线夹击,对以色列形成极大威胁。以军动员快速,先北后西,重点用兵,化被动为主动,尤其向运河西岸的大纵深突击,对于扭转被动局面发挥了作用。双方投入的坦克、火炮、飞机、导弹等数量很大,埃、以于14日一天内共展开1800辆坦克的大会战为战争史上所罕见。阿、以分别使用苏、美当时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得到苏、美战略空运的及时补充并利用苏、美
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埃军由
萨姆-2、萨姆-3、
萨姆-6、萨姆-7型导弹为主组成的
防空体系,在战争初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使以军飞机数日内不敢进入运河空域;以军则使用“
响尾蛇”、“蜻蜓”等
空空导弹和“加布里埃尔”舰舰导弹对付阿军的飞机、舰艇。大规模
电子对抗的展开使战场情况更为复杂,作战损耗加大。双方飞机损失的约60%、舰艇损失的80%以上,大部被毁坦克均为各种导弹所击毁。在
战略指导与作战上,广泛利用电子技术和使用各种
战术导弹,是这次战争的突出特点。
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国内强硬派再次抬头,对阿拉伯国家的戒心大大加强。
第五次战争
战争过程
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
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在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1970年,巴解总部和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由约旦进驻黎巴嫩,后来又直接介入黎巴嫩国内斗争,扶植和武装伊斯兰势力,打击亲以的基督教势力,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和首都
贝鲁特地区,成为“
国中之国”。并构筑
军事设施,不时地向以色列北部地区出击和炮轰,尤其是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巴解游击队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展开游击战,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
雷达站等军事设施。成为以色列的心腹之患。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以军出动4个旅约2万余人,经过长达5小时的炮兵和
航空兵火力准备后,在武装直升机和海、空军及炮兵火力支援下,在宽达53公里的正面上,分西、中、东三路向巴解游击队发动突然进攻。并袭击了叙利亚军队的
贝卡谷地。
1982年6月27日,
联大第七次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这时,巴解组织为保存实力,同意撤离贝鲁特西区。28日,巴解组织向以色列提出了撤出黎巴嫩的三个条件:(1)、以军从贝鲁特南部后撤5公里;(2)、在黎巴嫩军队中保留一支象征性的巴勒斯坦军事单位;(3)在贝鲁特保留巴解组织的
政治结构。以色列拒绝了这三个条件,要求巴解组织有关团体必须向黎军缴械,所有巴解成员撤出贝鲁特和黎巴嫩。7月6日,巴解组织拒绝由美军护送撤离,要求在贝鲁特部署多国和平部队护送巴解武装安全撤离。8月1日,以军攻占了
国际机场,4日进至贝鲁特西区博物馆地区,5日,包围了巴解总部大楼,6日空袭了巴解总部大楼,此间,以军还空袭了贝卡谷地。
在这场战争中,巴解组织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400多座秘密仓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损失坦克400余辆,飞机58架。
贝鲁特大屠杀
位于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是阿拉伯国家中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教民组成的国家,而在这两大教派中还包含着许多小教派,这使得黎巴嫩社会因派系林立、党派众多而异常复杂。在这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的小国里,大大小小的教派一般都有自己的政党,而且还都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甚至还在自己的
势力范围里设立了自己的
行政管理机构。例如,在贝鲁特,东区是基督教的势力范围,而西区则是伊斯兰教的
居民区。难怪有人戏称:在黎巴嫩,除了有统一的国旗、国歌和国徽外,其余一切都是各行其是。黎巴嫩前总统萨尔基斯曾感慨而言:“一个人怎么能治理一个有260多个政党和武装组织的国家?”
自从1943年法国的
殖民统治结束后,两大教派一直围绕着
国家权力分配问题进行着愈演愈烈的争夺,积怨也越来越深。1970年,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同约旦政府发生冲突,只得无奈地转移到黎巴嫩。巴解组织凭借着人多势众,支持伊斯兰教势力,反对基督教派别。而与以色列关系密切的基督教势力毫不示弱,以牙还牙。1975年4月,
基督教马龙派在贝鲁特近郊袭击了巴解的车队,巴解组织立刻反击,冲突范围不断扩大,终于导致
黎巴嫩内战全面爆发。
内战爆发后,以色列和不少阿拉伯国家先后出兵黎巴嫩。它们以阳奉阴违的态度对待联合国等方面的斡旋和调解,都指望在这里打击,甚至是消灭对手。1982年6月3日,几名前巴解组织的武装人员暗杀了以色列驻英国大使,以色列迅速作出反应。以色列空军和炮兵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的据点和
难民营进行狂轰滥炸,尤其对贝鲁特西区。几乎同时,以色列陆军入侵黎巴嫩,在6天内就占领了2800平方公里的领土,摧毁了叙利亚设在贝卡谷地的
导弹基地。
面对以军的凌厉攻势,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军队开始纷纷以各种借口撤离黎巴嫩。乘胜前进的以军集中重兵,向巴解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合围而来,很快将包括叙利亚等国军队、巴解总部与武装力量以及大批
巴勒斯坦难民围困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地区。以军从陆上、海上和空中切断了包围圈内的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以色列内阁决定搜捕“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将对手置于死地。但由于国际社会干预等种种原因,以色列一直无从下手。也由于这些原因,许多巴勒斯坦人陆续撤出了包围圈。时至9月,在包围圈中,阿拉伯等国家的军队已经撤离完毕,巴解总部及武装力量也在美国的监督下基本完成撤退。
国际社会以为以军的围困已经没有意义,人们打算就以军的解除围困和撤军进行斡旋,甚至设想就此结束内战。但是,以色列则从来就没有罢休的念头。
1982年9月14日16时10分,黎巴嫩新任总统、
基督教马龙派要员贝希尔·杰马耶勒被炸身亡。基督教马龙派立刻将此加罪于巴勒斯坦人,扬言要为杰马耶勒报仇,特别是长期以来一直追随以色列的黎巴嫩右翼民兵组织基督教
长枪党更是气势汹汹。以色列立刻借机出兵占领了贝鲁特西区。以色列总理贝京向外界解释道:“这次行动是为了保护巴勒斯坦穆斯林不受长枪党人的报复。”
在进占贝鲁特西区时,以军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零星抵抗,给以军造成了一些人员和装备损失。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部长的沙龙马上向前线以色列北部军区司令德鲁里下达命令:立刻采取“断然措施”,对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净化”。以军随即包围了萨布拉和夏蒂拉两个难民营,彻底切断了这两个难民营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以色列考虑到难民营中实际上已经没有抵抗力量,于是,决定借基督教长枪党之手来完成这次血淋淋的行动。15日下午,以色列北部军区司令德鲁里在贝鲁特东区的以军司令部召集长枪党参谋长及情报负责人霍贝卡等人,商谈对这两个难民营进行“净化”的行动部署。会后,德鲁里向沙龙报告:“我们的朋友正在向难民营进发。我们同他们的领导人在这一行动中进行了配合。”沙龙以满意的口吻褒奖道:“祝贺你,朋友们的行动已予通过。”
按照商议的部署和德鲁里的命令,以军用密集的炮火向萨布拉和夏蒂拉两个难民营进行轰击,刹那间,难民
营里血肉横飞,建筑物被基本夷平,特别是多处围墙被炸塌。炮击过后,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其实,这场炮击是在为“净化”行动清除可能出现的障碍。16日下午,一辆辆满载着长枪党民兵的军车驶进国际机场。17时,大约有1200名全副武装的长枪党在机场附近的一个高尔夫球场集结完毕,随即沿着预先设置好的路标奔向出击位置——科威特使馆所在的十字路口。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18时左右,一阵阵直升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不一会,几架以军的美制直升机飞临难民营上空,投掷下一连串的
照明弹。同时,大批长枪党民兵持枪跃过被炸塌的围墙,冲进了难民营。顿时,难民营里枪声大作,呼喊声不绝于耳。
屠杀进行了一夜,一些幸存者回忆道:“16日那一夜,这里简直是一座地狱,天空始终没有黑下来,枪声始终没有停过,人们一直在尖叫。”17日,天亮了,大规模的屠杀告一段落。难民营里的断垣残壁上到处是死尸,其惨状连民兵们都感到恶心和胆寒。坐镇国际机场指挥屠杀的霍贝卡得知后,立即发出指令:“马上把现场清理干净,不得留下任何痕迹。”
不一会,几辆挖掘机和
推土机开进了难民营。尽管瓦砾中还不时传出呼救声,但推土机依然是野蛮地从上面碾压过去。挖掘机挖出了一个个几米深的大坑,卡车将死尸抛入坑中,最后由推土机推土填平大坑。直到18日上午10时30分,一队以色列士兵进入难民营,长枪党民兵才整队集合,离开了难民营。
民兵撤离后,以军进入难民营。一位以军军官站在装甲车上,用
扩音器反复喊话:“大家不要上街!我们正在搜捕恐怖分子,不然,我们会开枪的。”尾随以军的是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两个难民营里触目惊心的惨景令他们瞠目结舌,接着的是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持续了整整40个小时的屠杀造成的
死亡人数无法确切统计,有的说1000人,有的说1500人,还有的说遇难者达3000人。几天以后,当
国际红十字会人员清理屠杀现场时,人们看到一个接一个的尸体从瓦砾堆中抬出,遇害者呈现出的突然面临死亡的极度痛苦的面容,令人震惊。巴勒斯坦人围着一堆堆的尸体放声痛哭,悲苦万状。
在随后的日子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声讨此起彼伏,而以色列政府只是被动地辩解道:我们以为长枪党民兵仅是搜捕巴解游击队员,而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不问青红皂白。9月24日,联合国举行第七次特别紧急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谴责以色列屠杀贝鲁特平民的罪行”。会议听取了有关报告后,一致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对贝鲁特大屠杀事件进行调查。
这场大屠杀也震惊了以色列社会。9月25日,在首都特拉维夫爆发了有40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示威,而当时以色列的总人口也仅为400万。这是迄今以来以色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美国犹太
历史学家萨克尔在1996年写道:“在以色列历史上从未迸发过如此激烈的民众愤怒。”
经过联合国的斡旋,巴解总部和游击队被迫全部撤至约旦、伊拉克、突尼斯、苏丹、叙利亚、阿尔及利亚、
南也门和
北也门8个阿拉伯国家。在5个月的谈判之后,黎、以双方就以军撤出黎巴嫩的问题达成了《
黎以撤军协议》,以色列终于全面撤出了黎巴嫩。
历史评价
中东战争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连当年战死的军人
铭牌都已锈迹斑斑,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流血所遗留下的仇恨却在一代代人中间流传。这种仇恨令中东地区的和平不再能被称为和平,而只能算作战争的间歇。
斯大林曾经说过:“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指责的。”对于
中东的乱局和生命,无法如此漠视和功利,可面对都宣称自己掌握着道义高点的冲突双方,只有“死神面前,没有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