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15日,
巴勒斯坦游击队和
基督教长枪党民兵之间的战斗在
黎巴嫩爆发,这一天死亡总人数接近100人,右翼基督教长枪党在这个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各占一半的国家有着牢固基础。黎巴嫩人民在这一冲突中同样分为两派,长枪党反对巴勒斯坦从黎巴嫩领土进攻
以色列。这次战斗主要涉及在1970-1971年被
侯赛因国王从
约旦驱走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将来的家园问题。这场内战断断续续持续了16年之久。
战争背景
黎巴嫩是曾经有着“中东瑞士”之称的发达国家。但作为法国殖民统治的遗留产物,黎巴嫩的政治体制先天就依赖于脆弱的教派力量平衡。随着五六十年代黎巴嫩人口结构的变化,基督徒失去了多数派的地位。但基督教上层统治集团依旧顽固维护其既得利益,令各教派之间的政治分裂不断加深。黎巴嫩战争爆发后,
以色列、
叙利亚及西方势力各取所需,支持亲附于己的武装派别,致使内战愈旷日持久,黎巴嫩的经济也处于崩溃边缘。
黎巴嫩是一个多教派国家。1943年独立前夕,人口约130万,
基督教与
伊斯兰教的人口比例为6∶5,各教派即在此基础上达成分配国家领导职务与议会席位的协议: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
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理和议长分别由伊斯兰教
逊尼派与
什叶派人士担任,军队参谋长则由伊斯兰教
德鲁兹派人士担任,在议会99个席位中,基督教派占53席。此后数十年间,在马龙派和世俗派穆斯林统治下,黎巴嫩成为
中东地区最稳定的国家,旅游、银行、
过境贸易给其带来高额收入,人民生活水平与石油国家不相上下,首都
贝鲁特更成为与苏黎士并称的国际金融之都和中近东交通、教育、文化中心,号称“近东巴黎”,
黎巴嫩镑也成为和
瑞士法郎、西德马克一样坚挺的国际货币。
后来,伊斯兰教派人口迅速增长,逐渐居全国多数。他们对基督教派继续掌握军政大权日益不满,迫切要求重新分配国家权力。而基督教派统治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不肯做出让步,两派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此外,在黎巴嫩还有40多万
巴勒斯坦难民;1970年9月
约旦当局镇压巴勒斯坦游击队的“
黑九月事件”发生后,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主力1万余人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境内,并在黎巴嫩南部建立营地,不断对
以色列进行袭击,因而黎巴嫩经常遭到以色列的报复;巴勒斯坦游击队还支持伊斯兰教派的斗争。这些都引起基督教派统治当局的强烈不满。加之美国、以色列和一些
阿拉伯国家经常插手黎巴嫩事务,从而增加了黎巴嫩局势的复杂性,促使全面内战的爆发。
1975年4月13日,巴勒斯坦游击队枪击了一座基督教教堂,打死4名
长枪党(又译弗朗吉亚党,
马龙派的政治组织)党员和数名平民。为了报复这一暴行,基督教长枪党采取了以牙还牙的措施,在当天伏击一辆载有26名
巴勒斯坦人(包括游击队分子)的公共汽车,将其乘客全部杀害,由此引发
黎巴嫩长期、残酷的内战。
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
1975年4月13日,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长枪党为打击部分穆斯林教派的武装力量和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游击队势力,以反对巴勒斯坦难民迁居黎巴嫩为由,调动武装力量,在贝鲁特艾因鲁马纳地区袭击了巴勒斯坦人并向巴勒斯坦人聚集的居民区进攻,黎穆斯林各派别联盟组织——黎巴嫩全国运动和巴勒斯坦游击队立即组成联军进行反击。
基督教派得到黎巴嫩军队支持,伊斯兰教派则得到巴勒斯坦游击队支持。基督教派民兵的装备和训练优于对方,在战争初期稍占上风。1976年1月初,黎长枪党武装在部分黎政府军参与下,包围了3个巴勒斯坦难民营,巴解武装对黎军进行坚决反击。以黎巴嫩
社会进步党为首的黎伊斯兰教派势力配合巴解,向马龙派据点发动牵制性进攻。在
叙利亚默许下,“巴勒斯坦解放军”和巴解“闪电”部队8000人同时从叙利亚境内开入黎巴嫩,对马龙派武装形成压倒优势,控制了黎大部地区,黎巴嫩军队发生分裂,穆斯林官兵约6000人宣布成立“阿拉伯黎巴嫩军”,公开倒向伊斯兰教派;另有部分黎军中立,致使基督教派的力量大为削弱,黎政府面临垮台。
1976年10月18日,
埃及、叙利亚、黎巴嫩、
科威特、
沙特和巴解五国六方首脑在利雅得举行会议,达成了在黎实现停火、派遣“阿拉伯威慑部队”、执行黎、巴之间的《开罗协议》等决议。这些决议在第八次阿拉伯首脑会议上获得各方认可。根据有关决议,沙特、
苏丹、
利比亚、叙利亚等国派出3万多阿拉伯威慑部队(其中叙军28000人)进入黎巴嫩,维持停火,内战渐趋平息。但是,由于黎巴嫩基督教派坚持要解决巴勒斯坦游击队在黎巴嫩南部的问题,双方战事处于僵持局面。1977年黎巴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叙利亚三方签署了《什陶拉协定》,重新确定了有关方面各自的势力范围。这一阶段内战给黎造成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750800亿黎镑,4万多人死亡,10多万人受伤,约几十万人逃亡国外。
第二阶段
到1977年,黎巴嫩分裂成由叙利亚部队控制的北部地区,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区以及由激进派穆斯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的南部几块飞地。巴勒斯坦游击队以黎巴嫩南部为基地,多次潜入以色列袭击以军哨所,而且向以色列村庄发射火箭和炮弹。
1978年3月,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再次潜入以色列,袭击一辆公共汽车。3月15日,以色列为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南部地区活动的游击队主力,大举入侵黎巴嫩,并占领了
利塔尼河以南近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19日,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425号决议,呼吁各方尊重黎巴嫩主权,决定向黎巴嫩南部派驻“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维持和平部队”。4月14日,以色列开始分阶段撤军。27日黎巴嫩议会举行会议,通过6点决议:执行
联合国安理会425号决议;停止巴勒斯坦人或非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领土上的武装活动,禁止任何武装存在,重建黎巴嫩政府军;全国实现社会公正;有关各方认真实施议会决定的各项决议。但是黎巴嫩各派对此决议均有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在黎巴嫩的存在,基督教马龙派认为决议已明确规定取消巴勒斯坦游击队在黎巴嫩南部的武装;而穆斯林社会进步党等议员则强调,该决议并不要求废除黎巴嫩与巴勒斯坦之间于1969年已达成的《开罗协议》。以色列军队撤离时,在黎巴嫩南部地区扶持原黎巴嫩马龙派退役军官哈达德在黎巴嫩与以色列交界处黎方境内成立“独立的自由黎巴嫩国”。尽管未被承认,但使局势更加复杂。
1978年后,叙利亚改变了原来倾向基督教马龙派民兵的立场,转而公开支持穆斯林左派势力。1978年7月,叙利亚军队与黎巴嫩马龙派民兵在
贝卡谷地发生了“百日大战”。10月15日,黎巴嫩总统萨尔基斯同参加或资助阿拉伯威慑部队国家的外长或代表在贝鲁特附近的贝特丁召开会议,讨论黎巴嫩问题。与会者对黎巴嫩的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重建军队,解除非法武装和实现黎巴嫩全国和解取得一致意见。1980年3月5日,黎巴嫩政府举行内阁会议,在上述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了全国和解的14点纲领。由于黎巴嫩各派政见不一,此纲领未能奏效。
1980年,叙利亚在黎巴嫩中部贝卡谷地集结兵力,后又在那里部署苏制
萨姆-6地空导弹。基督教长枪党人占领贝鲁特-
大马士革战略公路附近
扎赫勒周围的高地后,叙利亚对其发动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出动飞机袭击叙利亚人,并轰炸贝鲁特地区,以示警告。1981年7月24日,叙利亚和黎巴嫩基督教武装达成了一项临时停火协议,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随即同黎政府军交战,夺占了黎南部大片地区。
1981年4月,叙利亚军队与黎巴嫩长枪党民兵在贝卡谷地的武装冲突进一步扩大,导致黎巴嫩局势再度恶化,酿成了轰动一时的“叙以导弹危机”。28日,以色列派飞机轰炸了在黎巴嫩扎赫勒市附近的叙军阵地,并击落叙军两架直升飞机。翌日,叙利亚调遣7000人的增援部队和几组苏制萨姆-6防空弹进驻贝卡地区,接着又在叙利亚与黎巴嫩两国边境地区部署了
萨姆-2地对空导弹。这样叙利亚以阿拉伯威慑部队名义进驻黎巴嫩的军事人员总数超过3万并配备导弹等先进的武器装备。以色列认为叙利亚在黎的军事部署直接威胁到其在黎巴嫩的制空权,要求叙利亚撤走导弹设施,否则将用武力予以摧毁。叙利亚拒绝撤出并继续增加导弹部署。双方剑拔弩张,战事一步步升级。
苏联加紧对叙利亚的支持和渗透。美国为防止苏联插手,派出总统特使哈比卜穿梭于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三方,从中调解。7月24日,美国在沙特等国配合之下,促成以色列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之间的停火协议的同时,也促使叙以达成危机解决办法,由此“叙以导弹危机”宣告结束,黎巴嫩局势出现暂时平静。
第三阶段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遇刺,悍然出兵进攻黎巴嫩。在6天之内占领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土地,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的大部分基地。6月9日,以色列占领军与叙利亚驻黎巴嫩部队开始交火。14日,以色列集中兵力包围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地区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所在地。8月18日,黎巴嫩内阁会议通过了美国
里根总统特使哈比卜提出的关于和平解决贝鲁特问题的方法。经过美国特使哈比卜的斡旋,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三方于19日达成协议。哈比卜的方案是: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和叙利亚军队撤离贝鲁特西区;由美国、法国和意大利派兵组成多国部队进驻贝鲁特。8月21日至9月1日,巴解游击队全部撤出贝鲁特并陆续转移到
突尼斯、利比亚、
也门等8个阿拉伯国家。
1982年8月23日,贝希尔·杰马耶勒当选为黎巴嫩总统,但不到一个月就遇刺身亡,其弟
阿明·杰马耶勒于9月21日当选为新任总统。暗杀杰马耶勒的凶手事后被查明是叙利亚特工,但是
阿里埃勒·沙龙当时却指责巴勒斯坦人为凶手。为了报复这一行为,9月16日至18日,长枪党进入贝鲁特西区的萨布拉和夏蒂拉难民营,制造了
贝鲁特大屠杀,杀害人数从不到400到3万估计不等,虽然凶手是长枪党,但是众多证据指明大屠杀过程中沙龙和以色列军队给了长枪党人以支持,所以成为了国际社会谴责的对象。
1982年8~9月,美国与法国、意大利等国组成多国部队,进驻黎巴嫩,企图以直接的军事卷入为基督教派强硬势力撑腰,使其继续执行亲西方的政策。9月20日,美国派遣1200人、法国派遣1600人、意大利派遣1000人组成多国部队于10月2日再次进驻贝鲁特及效区。1983年4月18日,美国驻贝鲁特使馆被炸,50多人死亡。同年10月23日,在事先未得到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美国和法国在黎巴嫩的维和部队驻军司令部相继被炸,美军死239人,法军死58人。黎局势的恶化,使美国进退两难。里根决定采取“收缩”政策,于1984年2月7日将海军陆战队撤出,并命令海军战列舰只轰击叙军和伊斯兰教派武装在山区的阵地。
在美国参与下,黎、以双方经过谈判,于1983年5月17日签定了以色列从黎撤军的协议。但由于该协议同时要求叙军和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也撤出黎巴嫩,因而遭到叙利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伊斯兰教派的坚决抵制,无法执行。9月4日,以色列占领军自黎巴嫩中部舒夫山区撤至南部阿瓦利河一线,黎巴嫩政府军和长枪党武装力量同以
瓦立德·琼布拉特领导的
德鲁兹派民兵为争夺以色列撤出地区的控制权发生了激烈的军事冲突。9月5日,黎巴嫩交战各方在沙特和美国的斡旋下达成停火协议。10月31日至11月4日,杰马耶勒总统在
日内瓦主持召开了由黎巴嫩各派领导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和解会议。1984年2月2日,黎巴嫩战火再起。穆斯林什叶派
阿迈勒运动武装力量向政府军发动军事进攻,并控制了贝鲁特西区。与此同时,德鲁兹民兵在舒夫山区同政府军短兵相接。3月5日,黎巴嫩政府被迫宣布废除黎以撤军协议,交战各方开始停火。3月12日至20日,杰马耶勒总统在瑞士
洛桑主持召开由黎巴嫩各派领导人参加的第二次全国和解会议,达成6点和解决议。由于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解会议决议未能兑现。
第四阶段
1985年12月,黎巴嫩基督教组织
黎巴嫩力量司令埃利·胡贝卡、穆斯林什叶派阿迈勒运动领导人
纳比·贝里和德鲁兹民兵领导人瓦立德·琼布拉特三大首领在叙利亚主持下签署了旨在结束黎巴嫩内战的和平协议。但在基督教马龙派强硬派势力的反对下,这一协议也名存实亡。1986年5月,基督教马龙派提出解决黎巴嫩问题的方案,又遭到穆斯林方面的拒绝。
为牵制什叶派阿迈勒民兵和德鲁兹民兵,经黎方默许,巴解武装从1985年起陆续重返黎巴嫩。后者随即与阿迈勒民兵武装发生矛盾,1986年9月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1987年2月,什叶派阿迈勒民兵在叙利亚支持下包围夏蒂拉、萨布拉等多处巴勒斯坦难民营,用重炮、坦克轰击难民营,造成数万人伤亡。为解救难民,联合国向被围难民营派出紧急救援队。
1987年5月,
黎巴嫩总理兼外长、穆斯林逊尼派的重要领导人
拉希德·卡拉米提出辞职,虽然未获总统接受,但实际上内阁早已处于瘫痪状态。6月1日,卡拉米总理被刺,后由教育和劳动部长萨利姆·胡斯出任代总理兼外长。
1988年5月6日,阿迈勒运动民兵和
真主党民兵为了争夺对贝鲁特西区南郊60万什叶派穆斯林聚居区的控制权又发生了武装冲突,经过3周的激战,最后以叙利亚军队进驻该地区而告终。8月18日至9月22日,黎巴嫩总统选举失败。阿明·杰马耶勒在离任前根据宪法规定,任命了由6名军官组成的黎巴嫩临时军政府,武装部队司令
米歇尔·奥恩担任总理职务。在叙利亚与穆斯林的支持下,黎巴嫩穆斯林派领导人于2月3日宣布,代总理胡斯领导的内阁仍为合法政府。胡斯表示愿继续主持原政府的工作。自此,黎巴嫩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没有总统、以奥恩将军为首的
看守政府和代总理胡斯为首的临时政府的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
1989年3月14日至9月22日,以奥恩政府军和黎巴嫩力量为一方与以叙军和穆斯林民兵为另一方,进行了长达半年的“港口之战”。这次派别冲突波及黎三分之一以上的领土,死亡1000多人,伤4000多人,几十万人逃离家园,经济损失约12亿美元。为此,沙特阿拉伯、
摩洛哥、
阿尔及利亚组成阿拉伯三方委员会,在沙特阿拉伯的
塔伊夫主持召开会议,黎巴嫩62名议员参加,其中基督教和穆斯林两大教派各占一半。会议讨论了三方委员会起草的黎巴嫩“民族和解宪章”,通过了妥协折中的《
塔伊夫协议》,其内容主要是政治改革和主权问题。11月5日,
黎巴嫩议会批准了该协议。政治改革主要是权力分配问题,但协议也确认了“分阶段消除政治教派制度”的原则。在未明确规定的过渡时期内,基督教方面继续保留担任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权力,穆斯林方面扩大了总理和议长的权力。主权问题主要是叙利亚撤军。确认黎巴嫩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先将叙军部分撤至贝卡地区,然后由黎、叙两国政府通过平等协商解决最终撤军问题;黎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均为“兄弟关系”,但同时又承认了黎、叙两国有“特殊关系”。对这个协议奥恩方面和真主党坚决反对,其他各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黎巴嫩议会根据《塔伊夫协议》于1989年11月5日选出勒内·穆阿瓦德为总统。17天后,穆阿瓦德在一次爆炸事件中不幸身亡。24日,黎巴嫩议会重新进行总统选举,
埃利亚斯·赫拉维当选总统。赫拉维总统上台后迅速任命胡斯组成内阁,宣布解散1988年9月阿明·杰马耶勒任命的临时军政府,解除奥恩将军的黎巴嫩武装部队总司令的职务,并限奥恩在48小时内放弃权力,由
埃米尔·拉胡德接替奥恩的职务,但奥恩将军拒绝接受。拥有2万多人的奥恩军队和黎巴嫩一些基督教派人士认为,奥恩将军的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指责赫拉维总统及其新内阁是在叙利亚的控制下行使权力,表示将采取坚决抵制态度。赫拉维总统多次表示,决不允许在黎巴嫩出现两个政府局面,决心用武力解决这一问题。于是,黎巴嫩两派又爆发了持续半年多的极为激烈的武装冲突。
1990年1月,赫拉维总统访问叙利亚,双方就继续对奥恩将军保持压力达成一致意见。此后,黎巴嫩政府在军事上围困奥恩将军控制的贝鲁特东区;在经济上,下令中央银行拒绝向追随奥恩将军的官兵支付薪金,要求法国冻结奥恩在法国银行1500万美元的存款。叙利亚方面向黎巴嫩不断增派部队,使其驻军超过4万人,准备协助黎巴嫩政府对奥恩施加压力。为尽早消除黎巴嫩危机,阿拉伯三方委员会继续积极斡旋,美、法等国也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力求为奥恩离开巴卜达总理府找到妥协途径。奥恩则表示,在主权问题上决不屈服。随后,奥恩军队与穆斯林民兵在贝鲁特东西区的
绿线附近发生武装冲突。经过4个多月断断续续的火并,奥恩与黎巴嫩力量等组织在多方调解下于5月26日同意签署停火协议。这次武装冲突有1035人死亡,2770人受伤。此外,为争夺对120万穆斯林什叶派居住区的控制权,叙利亚支持的阿迈勒运动民兵与
伊朗支持的真主党民兵在黎巴嫩南部的西顿地区也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后经叙利亚和伊朗调解,阿迈勒运动与真主党于11月5日达成和解协议。
1990年7月11日,黎巴嫩内阁举行全体会议,要求所有军事人员从贝鲁特撤出,以此作为结束黎巴嫩内战的第一步。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要求,黎巴嫩冲突各方停止武力行动,并就《塔伊夫协议》进一步表明各自的立场,奥恩军队停止反抗,其军队加入合法的政府军。30日黎政府发布命令,所有军事哨卡禁止任何运载燃料、武器和其他生活物资的车辆进入奥恩控制区,重申禁止银行向其提供资金。黎巴嫩外交部通知各国驻黎巴嫩使领馆,各国的外交人员不得与奥恩方面进行任何接触。9月7日,奥恩提出解决危机的5点建议:要求萨利姆·胡斯辞去黎巴嫩总理职务;重新成立包括黎巴嫩所有民兵组织在内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府;该政府成立后30天内奥恩将其控制的贝鲁特东区陆军司令部交给武装部队总司令拉胡德;最后解散黎巴嫩各派民兵组织。21日赫拉维总统签署由基督教和穆斯林两派平分最高权力的政治改革方案。
10月10日,驻扎在黎巴嫩贝鲁特西区的叙利亚军队出动了1.7万名武装人员,动用大量坦克、装甲车等重型武器,配合黎巴嫩政府军,完成对贝鲁特东区奥恩部队驻地最后的军事部署,形成了叙黎联军与奥恩部队对峙的局面。翌日,黎巴嫩力量民兵为支持黎巴嫩政府军的行动,率先向奥恩部队发动试探性进攻。第三天,叙利亚军队和黎巴嫩部队向奥恩控制区发动全面进攻。首先由叙利亚空军战斗机对奥恩总指挥部进行猛烈轰炸。接着,叙利亚和黎巴嫩步兵在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分三路逼近奥恩居住的总理府和国防部。最后,奥恩被迫命令下属部队归顺拉胡德将军,自己则逃亡法国驻黎巴嫩使馆请求政治避难,黎巴嫩政府军收复了曾被奥恩控制两年多的总理府和国防部,黎巴嫩两个政府并存的局面最终结束。经黎巴嫩政府允许,奥恩于1991年8月侨居法国。长达15年,造成14万人死亡和数百亿美元经济损失的黎巴嫩内战基本结束。
战争结果
1990年10月24日黎巴嫩政府宣布,凡部署在卡勒布河以南、达姆尔河以北40平方公里范围的贝鲁特市区及郊区的各派民兵,必须自动撤出,由拉胡德将军统帅的黎巴嫩政府军接管。阿迈勒运动、社会进步党所属的德鲁兹民兵表示同意撤出该地区。真主党和黎巴嫩力量则态度暧昧。11月20日,黎巴嫩力量和长枪党代表与赫拉维总统达成协议,基督教民兵撤出贝鲁特,黎巴嫩政府军从21日起逐步接管黎巴嫩力量和长枪党的民兵、武器和在东贝鲁特的设施。29日,黎巴嫩政府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就巴武装力量在黎巴嫩南部的存在和黎巴嫩政府军在贝鲁特地区的部署达成协议。巴勒斯坦方面同意将其武装于12月3日前撤离贝鲁特南部50公里的地区。12月4日,黎巴嫩力量民兵撤出贝鲁特,至此黎巴嫩民兵全部撤出首都地区,“大贝鲁特安全计划”的第一步宣告完成。
1990年12月19日,胡斯总理辞职,赫拉维总统授权
奥马尔·卡拉米组阁。24日,卡拉米宣布组成由30名成员组成的“扩大民族和解政府”,基督教、伊斯兰教派人士各占一半,其中增设9名国务部长。新政府施政纲领确定:继续巩固“大贝鲁特安全计划”,恢复政府在全境行使权力;解散民兵组织,收缴武器;开始经济重建;与各国及国际组织发展关系,加强同叙利亚的特殊关系。1991年4月30日,黎政府按计划开始进行解散各派民兵组织、收缴武器的工作,并开始收编原民兵人员,政府军陆续接管原民兵控制区。真主党强烈抵制政府上述举措。经伊朗斡旋、叙利亚同意,黎政府允许真主党在黎南部保留部分武装。6月6日,黎巴嫩政府完成《塔伊夫协议》确定的任命议员工作。7月1日,黎政府军在叙利亚驻黎部队的支持下,进驻西顿地区,巴解被迫交出中、重型武器,黎政府军完成了在西顿地区的部署,并控制了各难民营,继而进驻苏尔地区和联黎部队防区以北各地区。黎政府表示将陆续收缴黎南部各派民兵及巴解组织的武装。此后,黎巴嫩局势趋于稳定。
持续十余年的内战,已造成十余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给黎巴嫩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数十万人流离失所或逃往国外。在战事进行期间,联盟组合经常改变,而且非常出乎意料之外。在战事结束时,差不多每一方都背叛过其他所有的阵营至少一次。1980年代更是阴暗,贝鲁特的大部分地方在以色列入侵时被破坏了。战争更演变成不同宗教派别之间的仇杀,最后,黎巴嫩就在这些死者之间独立了。
在1989年塔依夫协定的时候,以色列仍然驻扎黎巴嫩南部,扶植
南黎巴嫩军作为北部边疆的缓冲区。以色列军队终在2000年撤离,那但他们希望见到叙利亚接下他们在1970年代中期开始坐稳的,才空出来的职位。直至2005年,黎巴嫩反对派和有力的外交干涉(美﹑法﹑联合国)联手以逼走叙利亚,叙利亚那时候才从黎国撤走。
民团组成
基督徒在黎巴嫩独立之后长期控制政府,但在1960年代,这种权力垄断引起愈来愈多的穆斯林和非宗教的左翼分子的不满;更在1969年加入黎巴嫩国民运动。黎巴嫩国民运动提出新的人口普查(上一次在1932年),以反映国内
人口分布的真实情况,然后根据数据计划一个新的政府架构。它被视为对基督教势力的一种致命的威胁(尤其是马劳尼特派)。虽然联盟的组合比马劳尼特派首领和许多观察者说的“
伊斯兰教对基督教”更为复杂得多。
双方都无法解决他们的利益冲突,开始组织民团;本来是用作自卫,但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时候,他们已经与军队无异。中央政府的权力被迅速破坏,他们维持秩序的能力亦因为黎巴嫩军队的性质而大大减弱。
黎巴嫩军队的人数是中东各国军队中人数最少的其中之一,而且他们军队内的人口比例是与国内种族的人口比例相同的。当军人转投非宗教的民团之时,军队就无法再控制那些军团﹑
巴解,或管制外来干预。而且,由于政府,包括那些军官和高官,是由基督徒领导的;回教人口对于政府或军队的信任相当低。黎巴嫩军队的瓦解最终引致穆斯林武装组织宣布他们不再听命于黎军。
在整场战争中,几乎没有民团是本着人权的标准行军的,而且宗派冲突令手无寸铁的平民也经常成为目标。战争一直拖延,而民团亦变成犯罪集团,以犯罪为主要工作,而非战斗。他们的资金主要来自:
外来支援:多数来自阿拉伯政府﹑以色列﹑或西方国家;通常都是跟他们一直有联系的。联盟的组合也变动得非常快。
以平民作牺牲品:敲诈﹑盗窃﹑银行劫案与设立需要钱“通关”的关卡等,在各营都很普遍。在停火期间,很多民团都在他们家乡的范围内以犯罪集团形式运作。
走私:内战期间,
黎巴嫩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毒品制造商,大部分麻醉药的制作都集中在
贝卡谷地。而枪械﹑物资等很多贼赃都成为了走私品――无论有没有战争,黎巴嫩都是欧阿商业的中间人。有很多场仗都是在黎巴嫩的港口打的,就是为了方便走私客。
主要民团
基督教民团
基督教民团的武装由西德和
比利时提供,他们从黎巴嫩北面较大的基督徒人口中取得支持。他们通常都是
右翼份子,有些则受欧洲
法西斯主义的影响。所有最大的基督教民团都是马劳尼特派为主的,其他的宗派作为一个次要的角色。
最大势力的基督教民团是杰马耶尔领导下的Phalange。它们在1977年协助成立在1986年被格基领导的
黎巴嫩军队。有一小部分是极端的黎巴嫩杉保卫者。这些民团很快在基督教控制的东贝鲁特和很多政府大楼建立了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