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是
国家制定的指导
财政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
财政分配关系的
基本准则。它是
客观存在的财政分配关系在
国家意志上的反映。在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又是
国家干预经济,实现
宏观经济目标的工具。
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
就业水平提高,减轻
经济波动,防止
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
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
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
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
税率结构。变动
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
购买支出以及
转移支付。它是
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由
国家制定,代表
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
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
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
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
金融政策、
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
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
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
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
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
激励机制和
行为方式。
综述
构成工具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以分为
政府购买和
政府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
雇员报酬、
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政府
购买支出是决定
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
社会总需求的增减。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
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它所做的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
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
政府收入。再看政府的收入。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与政府
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一样,税收同样具有
乘数效应,即税收的变动对
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倍增作用。当政府税收不足以弥补
政府支出时,就会发行公债,使公债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它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
信用形式筹集
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
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政策分类
将财政政策分为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
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的。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
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自动调节经济的
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也被称为财政
自动稳定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包括
个人所得税和
企业所得税的
累进所得税自动
稳定作用。在经济萧条时,个人和
企业利润降低,符合纳税条件的个人和企业数量减少,因而
税基相对缩小,使用的
累进税率将对下降,税收自动减少。因税收的减少幅度大于
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的下降幅度,税收便会产生一种推力,防止
个人消费和
企业投资的过度下降,从而起到反经济衰退的作用。在
经济过热时期,其作用机理正好相反。另一方面,是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如果经济出现衰退,符合领取
失业救济和各种
福利标准的人数增加,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的发放趋于自动增加,从而有利于抑制
消费支出的持续下降,防止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在经济繁荣时期,其作用机理正好相反。
(2)
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
社会状况,主动灵活选择不同类型的反
经济周期的
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
财政政策目标。在20世纪30年代的
世界经济危机中,美国实施的罗斯福-霍普金斯计划(1929-1933)、日本实施的时局匡救政策(1932年)等,都是相机决策财政
政策选择的范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具体包括
汲水政策和
补偿政策。汲水政策是指经济萧条时期进行
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
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是以
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恢复的政策;第二,它以扩大公共
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
社会投资;第三,财政投资规模具有
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力,经济实现
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
经济状况反方向
上调节经济景气变动的财政政策,以实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在经济萧条时期,为缓解
通货紧缩影响,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减少
收入政策来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增加社会
有效需求,刺激
经济增长;反之,经济繁荣时期,为抑制
通货膨胀,政府通过财政增加收入、减少支出等政策来抑制和减少社会
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
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
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
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
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
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功能盈余
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
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
赤字,这样的财政为
功能财政。预算赤字是政府
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实行扩张型财政政策,即减税和扩大
政府支出就会造成预算赤字。
预算盈余是
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增税和减少政府支出,会产生预算盈余。
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
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这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取的政策原则。后来这个原则遭到了
凯恩斯主义者的攻击。他们认为,衰退时,税收必然会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如果坚持年度平衡预算的观点,那么为了减少赤字,只有减少
政府支出或者提高税率,其结果会加深衰退;当
经济过热,出现
通货膨胀时,税收必然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只有增加政府支出或者降低税率,其结果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这样,坚持年度平衡预算只会使
经济波动更加严重。
盈余方向
所谓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在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这种盈余为
负值,就是充分就业的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一般来讲,当
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小于实际预算盈余;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当然,也会出现实际国民收入和潜在的国民收入相等,因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实际预算盈余相等的情况。
赤字公债
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战后
西方国家普遍实行了干预经济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政策从理论上说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
相机抉择”,但是事实上多数是搞
扩张性财政政策,结果是
财政赤字的上升和
国家债务的积累。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弥补赤字的途径有: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政府借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
中央银行借债,另一类是向国内公众借债。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可以为预算
赤字融资,使赤字得到弥补。然而,政府发行了公债要还本付息,一年年末清偿的债务会逐渐积累成巨大的债务净存量,这些债务净存量所要支付的利息又构成政府预算支出中一个十分庞大的支出。
分级管理
根据
财权和事权相一致的原则,西方国家普遍采取
分级管理的
财政体制。在财政分级
管理体制下,税收被划分为
中央税、
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三种,分别规定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支出也同样被划分为中央
政府支出和地方政府支出,并各自规定了相应的支出范围。至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调节,则主要依靠
税收返还制度和中央政府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助形式进行,中央政府
财政预算与地方财政预算各自分开,自求平衡。
财政主体
政策主体指的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各级政府主体的行为是否规范,对于
政策功能的发挥和政策效应的大小都具有关键作用。在一些财政
政策研究和执行文献中,往往重视
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而忽视政策主体的行为与偏好,这种看法有失全面。事实上,在政策的执行中,违背政策目标和滥用政策工具,往往是政策主体的行为不当导致的后果。
内容
内容包括:
社会总产品和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预算收支政策、
税收政策、
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
国债政策、
预算外资金收支政策等。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手段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
购买性支出和
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例如减少税收可以刺激消费,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够刺激生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
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
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
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
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形成发展
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
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
奴隶社会和
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
奴隶主和
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
政治职能服务在
资本积累阶段和
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早期的
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
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生产社会化与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
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
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
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
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
社会总需求,加快
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
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以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
经济制度,国家集中了全体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觉地根据客观
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财政政策。一方面促进人民
民主政权的巩固,一方面组织和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为巩固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
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供给学派
综述
供给学派财政政策(
supply-side economics fiscal policy)主张降低累进
所得税率,改革
社会福利制度,实现预算平衡的一种财政政策观点。同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相对立。
降低税率
供给学派断言,在经济增长的自然动力被窒息的地方用
财政支出刺激需求的增长,只能带来
通货膨胀,而累进的高所得税率则是窒息经济增长和抑制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
供给学派认为减税,特别是降低
边际税率,可以对经济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如鼓励人们加班加点,积极经营,推迟退休,缩短待业期,从而提
高收入。这样人们就可以有更多的钱用于支出,特别是有更多的钱用于储蓄,而储蓄与收入刺激相结合,又可以鼓励投资。在这一点上,正好体现出它与
凯恩斯学派认为减税的作用只在于增加
总需求的不同着眼点。供给学派主张,减税必须按照激励储蓄和工作并给投资者以鼓舞的方向去设计,主张实行
累进税和公司税的削减。它与主张对高收入阶层增税而仅仅对低收入阶层减税的自由主义者完全对立。供给学派认为,当高额
累进税率阻止企业家
积累财富时,社会遭受的损失远较税收为多,它丧失的是企业家发展自己事业时所具有的发明革新、敢冒风险和创新的精神(见
供给学派税收思想)。
改革福利
供给学派认为,在
财政支出方面对经济增长起窒息作用的是
社会福利开支。他们认为所得转移──福利、
社会保险、失业补助等等,对个人
进取心的消极影响和高累进所得税率相同。这是由于
救济金的水平并不比个人从工作中得到的
净所得低多少,在发放救济、津贴
前对申请人作家庭调查以后所
公开课征的
实际税率,使领救济金变成一些人赚取另一些人
个人所得的行为。因此这种制度鼓励的是那些不想干活的人,而
挫伤的则是积极进取的人。他们认为,美国现行的
福利制度在许多场合使靠福利为生的人获得超过许多辛勤工作者净所得水平的救济金。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将会导致更高的
失业率。工人们知道
失业救济金将帮助自己渡过失业期后情愿找
季节性工作,而雇主则愿意在淡季辞退工人,因为工人可以领到失业补助。供给学派抨击
美国联邦政府的福利政策是过时的凯恩斯观点的体现。它只关心维持个人的收入水平,而不管他们是否工作和储蓄,只要能消费就行。当人们靠领取
失业救济比靠辛勤工作能生活得一样好甚至更好时,这种制度就是完全荒谬的。
实现平衡
供给学派反对
赤字财政政策。他们认为,预算
赤字的增加只能剥夺私营企业所需要的资本,并且造成
金融市场的“
挤出效应”;或者当政府所发生的亏空是用增加
货币发行量去弥补时,就会造成
通货膨胀。如果说税收和政府开支等量增加,那么私营企业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又会 使经济进一步萧条。他们虽然反对赤字财政,却不赞成把
平衡预算作为实行减税的前提条件。他们把主张先有
财政盈余再实行减税的人称为“传统的预算平衡论者”加以抨击。他们认为,对付大手大脚花钱的自由主义者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减税置于优先地位。供给学派还反对赤字财政造成通货膨胀的见解。他们指出,通货膨胀基本上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不适当地增加
货币供应量,那么不管预算是否平衡也会发生
通货膨胀。如果财政部向公众出售自己的全部债券以弥补赤字,那只不过是把等量的私人储蓄吸收过来并且提高
利息率。把
私人投资者从市场上排挤出去肯定不是一种合适的做法,但它不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不超额增加货币数量,就不会有
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实施中的问题
在财政政策实施中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这些问题要影响到政策效应。
首先,任何一种财政政策都有其正效应,这就是说,在一项政策实现其最终目标时必然产生某些副作用。例如,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刺激经济的同时,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实现充分就业的代价是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会使
利率上升,抑制投资,这就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减少了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其次,
宏观经济政策仅仅是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
政策问题,实际上政策效应还要受到许多
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上的
政治斗争、国内的
政治问题,都要影响政策效应。因此,仅仅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政策效应是不够的。实际上,决策者在决定政策时要对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因素作出综合的分析,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
最后,就
经济因素而言,
宏观经济学也并不是完全的,这样,也就难免作出错误的决策,从而影响
财政政策效应。
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为了达到某种
经济目标,往往不能只采用一种
政策工具,为了实现最优的政策效应,必须把各种
财政政策工具配合使用。如何使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是决定政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种协调与配合包括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配合使用,也包括国内外政策的协调。只有政策的协调与配合得当,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政策效应。这种协调与配合当然也有某种规律可以遵循,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
财政政策实施中的这些问题,正是运用政策的困难所在,如何运用各种政策达到理想的财政政策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远非
经济理论所能描述的。
中国手段
国家预算
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
平衡状态的确定、
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税收
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
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
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
财政投资
通过
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
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调节
产业结构的目的。
财政补贴
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
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
财政信用
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集和使用
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国内发行公债和
专项债券,在国外
发行政府债券,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对
预算内资金实行周转有偿使用等形式。
财政立法和执法
是国家通过
立法形式对财政政策予以法律认定,并对各种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税法的偷税抗税行为等),诉诸司法机关按照
法律条文的规定予以审理和制裁,以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财政监察
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
行政手段,即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
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财政政策和
财政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调节方式
现代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随着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调整的。但这种调整在一定时期内又保持
相对稳定性。主要的调节方式有:
①动态调节。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规定相应的财政政策。
②总体调节。即从全局上组织各种
经济活动之间、经济与
社会事业之间平衡
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③主动调节。即基于对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政策。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有
膨胀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平衡性财政政策、总量调节政策和结构调节政策等。
热点详解
问:2012年恰逢“十二五”棋至
中局,又遭遇经济增速放缓挑战,积极的财政政策在
稳增长中发挥了哪些调控作用?
答:针对
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
财政部门按照稳中求进的总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继续实施
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
预调微调力度,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民生改善。
在具体调控措施上,一方面落实并完善结构性
减税政策,努力扩大
消费需求,多举措促进投资及外贸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积极调整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教育、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问:2012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哪些结构性减税政策,以应对
经济下行压力和保持
物价稳定?
答: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
经济环境,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在继续实施已有减税政策的同时,国家根据经济运行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出台了一些新的减税政策。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开始实施的
营改增试点,是深化
财税体制改革的“
重头戏”,是以
结构性减税促进稳增长、
调结构的“关键点”,既是重大的改革举措,也是有效的发展措施。
上海市试点成效明显,有力推动了
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了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试点范围也稳步扩大,从8月1日起至年底将分批扩大至北京等11个省(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
此外,还取消253项
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
小微企业暂免征收22项收费,预计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50亿元。
问:稳增长关键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在扩大消费需求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主要是继续增加财政补助规模,扎实落实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一系列
财税政策。
一方面落实家电
摩托车下乡政策。1至9月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
家电下乡产品销售5730.8万台,实现销售额15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和21.6%。
另一方面,大力实施“
节能家电惠民工程”。此外,大力促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支持部分省市开展
农产品流通综合试点等,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
消费环境。
问:稳增长还离不开稳定
投资需求。在这方面有何举措?
答:一方面按照
“十二五”规划尽快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中央
基建投资预算下达进度。截至9月底,中央基建投资下达预算3905亿元,占全年
预算指标的97%,比上年同期进度提高8个
百分点,重点在建、
续建项目和新开工国家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得到较好保障。
另一方面配合相关部门出台“
新36条”相关领域的实施
细则,落实促进
民间投资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同时,着力优化
投资结构,严格控制新上项目,防止重复建设。
问:2012年以来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在稳定外贸出口方面出台了哪些举措?
答:为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重点实施支持外贸稳定发展的财税政策。加快
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准确及时退税。
同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
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减少收费环节,降低收费标准。
此外,加大
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提高出口信用保险
覆盖面。进一步推进
贸易便利化,积极扩大进口,促进
贸易平衡。
问:2012年以来,面对凸显的
财政收支压力,
民生支出需求如何保障?百姓获得了哪些新实惠?
答:2012年前三季度全国
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9%,尽管增幅同比回落18.6个百分点,但
全国财政支出实现了21.1%的增长,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保障。
2012年以来,中央加大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前9个月累计,全国农林水事务支出7300亿元,同比增长24.9%。
支持优先发展
教育事业,前9个月全国
教育支出12588亿元,同比增长32.6%。
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1至9月,全国医疗卫生支出4935亿元,同比增长24.4%;全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432亿元,同比增长17.8%。
促进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前9个月全国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88亿元,同比增长20.3%。
此外,进一步加大对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2012年
中央财政已下达补助资金2330亿元,比上年全年实际下达数增加617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1至9月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同比增长34.1%。截至9月底,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480万套,新开工720万套,
开工率97%。
问:为促进实现2012年经济
社会发展目标,下一步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
答:一方面要看到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另一方面也要清醒认识到,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密切跟踪国内外
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持政策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将出台的各项
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跟踪和观察政策作用的效果,并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加强预调微调。
同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科学化
精细化管理,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文化、
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努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政策支持
2022年5月11日,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主持召开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
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部署进一步盘活
存量资产,拓宽社会
投资渠道、扩大
有效投资;决定阶段性免除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
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并允许延期还本。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