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是指产业内部各
生产要素之间、
产业之间、
时间、
空间、
层次的
五维空间关系。
定义
产业结构是发展经济学中提出的概念,产业结构也叫产业体系,是社会
经济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产业结构升级是通过产业内部各
生产要素之间、产业之间时间、空间、层次相互转化实现生产要素改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附加值提高的系统工程。
经济主体和经济客体的
对称关系是最基本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根本动力。
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
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
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
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标准
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一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最适当的产业结构,其主要衡量标准是:
(1)
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
需求量之比。如果由于收入扩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出口
增长率则可随之提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
(2)
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为了使收入弹性高的商品能够出口,必须具备充分的国际
竞争能力,因而最佳选择是把生产上升率高的产业或
技术发展可能性大的产业作为重点;
(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新,从而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革新
核心部门的产业,虽然处于
比较劣势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
为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的
国家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国家威望的产业;为了
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必须形成范围较广的产业群体。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之为一定时期一国产业结构的最适状态,同时也就表明该国阶段上
产业结构高度化达到水准状况。
产业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本身,以及
技术结构,
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链五个要素。
国内问题
中国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二、三产业发展
不协调,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存在的这些问题在
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凸显了出来。
中国农业的
劳动生产率低,占40%以上的
农业劳动力只提供了10%的
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弱,
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知名品牌;多数企业过度依靠工人的低收入,能源、原材料的低价格,
环境保护的低投入获得利润;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破环和污染严重。
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发展
重化工业和
节能减排、发挥地区优势和
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我们也面临“两难”选择。它们增加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难度,决定了这项
战略任务的
长期性、复杂性。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应实行共同而有区别的政策。
趋势
1978年
中国产业结构呈现“二一三”格局,
三次产业比例为27.7:47.7:24.6。1985年第三产业规模首次超过
第一产业,三次产业比例实现“二一三”向“二三一”的
重大转变,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7.9:42.7:29.4。2012年
第三产业规模再次超过
第二产业,成为推动
国民经济发展的
主导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1:45.4:45.5。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同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在调整中持续优化: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林牧渔业
全面发展。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
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建立。顺应居民
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在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不仅是比例关系的演进,也包括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中比例关系是对产业结构变迁量的度量,而劳动生产率则是从质的方面凸显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本质,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更深层的表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程度较高,则这个
经济体中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所占的份额就较高。
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
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坚持节约发展、
清洁发展、
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则
坚持
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
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
资源优化配置。以自主创新提升
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
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
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
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
利用外资结构,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统一。产业结构合理化是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必然结果。推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
主要任务
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
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一要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国家
粮食安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
第一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要着力振兴
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调整
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强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
第二产业由大变强;改造和提升
传统产业。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
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引导和推动钢铁、水泥、造纸、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企业的
兼并重组。
分类
两大领域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就是按
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
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
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
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
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三次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
第一产业,对
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
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
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
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产业革命往往是由于制造业的革命引发的一场导致
三大产业全面变革。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
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
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
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房地产业,
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
交通运输辅助业,
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
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
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
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资源密集程度
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
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
劳动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产业。
1、
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
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
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
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
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
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
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
资本密集型产业。
2、
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
单位产品成本中,
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
固定资本和
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
钢铁业、一般电子与
通信设备制造业、
运输设备制造业、
石油化工、重型
机械工业、
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
基础工业和
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
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
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
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
微电子与
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
航天工业、
原子能工业、
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当前以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正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
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
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
国际标准产业
为使不同国家的
统计数据具有
可比性,
联合国颁布了全部
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
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这17个部门为:A、农业、狩猎业和林业;B、渔业;C、采矿及采石;D、制造业;E、电、煤气和水的供应;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
修理业;H、旅馆和餐馆;I、运输、仓储和通信;J、
金融中介;K、房地产、
租赁业;L、公共管理和国防;M、教育;N、保健和
社会工作;O、社会和个人的服务;P、家庭雇工;Q、境外组织和机构。
中国发布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就是参照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而制定的,因此产业划分与包括“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
一切决定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都会不同程度上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地影响。知识与技术创新、
人口规模与结构、
经济体制、
自然资源禀赋、资本规模、
需求结构、
国际贸易等是一国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基本制约因素,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因素。
知识与技术创新
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科学
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革命、技术创新和
技术扩散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影响,特别是技术革命,往往导致一些新的
产业部门的诞生。按照一般的划分,
人类社会经历了四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纺织机器的发明和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机器工业代替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厂
手工业,促进了人类社会从
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的转变,生产力发生了质的突破。
纺织工业的兴起、
运输业的跃进(轮船和火车)、钢铁和
机械工业的崛起都是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成果。在农业方面,人们开始用
蒸汽泵大量地灌溉农田,并用它来推动石磨加工农产品,农业
生产机械化开始起步。人类的
能源结构从以木材为主的转向以煤炭为主,工业动力由以人力、水力、风力为主演进到以蒸汽动力为主。
第二次技术革命始于19世纪7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使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生产力再次跃升。在内燃机技术基础上建立了
汽车工业和
航空工业;
电力工业崛起(发电、输电、
配电系统),“弱电”工业产生(“弱电”技术出现,相应产生了
电信业、广播业等)。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
工业生产进一步集中化,
垄断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了“
泰勒制”,形成了
生产流水线等。
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
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高分子合成技术及
空间技术等为标志。原子能技术出现,带动一大批生产和应用原子能工业的崛起,其中有与原子能相关的
机械设备、材料、燃料等工业。高分子合成技术引致塑料、
橡胶、纤维、
合成材料工业的发展。电子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众所周知。人类拥有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崭新的
生产手段,大大节省了人的体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的脑力,使人们能用“电脑”代替各种复杂的
脑力劳动,这是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计算机
技术发展和
计算机广泛使用,使
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得以普遍建立,
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了主导产业。显而易见,这次技术革命带来了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升级。
第四次技术革命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通常也称为
新技术革命,以
生物工程技术、信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
新材料技术(如
纳米技术)等为主要标志,这次新技术革命仍在开展之中,对其具体内容仍然说法不一。近20年来,新技术的涌现和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对
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
重大影响,也为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网络技术和以
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物技术、
基因技术将对各次产业的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技术革命促成产业由
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
技术密集型转变。
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纺织工业基本上是属于
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汽车、化工、钢铁等
产业群则具有
资本密集的特征,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技术革命中诞生的新产业,如
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等属于
知识技术密集或
资本密集型产业。
新技术革命不仅促成了各个时期主导产业的变化,使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发生变动,而且促进劳动力
就业结构的调整。
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要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必须从知识形态转化为
物质形态,从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这一转化正是在技术创新这一环节实现的。技术创新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从动态角度看,
技术创新过程是由
科学研究形成新的发明,
新产品开发、试制和生产,试产营销等环节构成的。技术创新是
产业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就农业而言,现代农业与
传统农业相比,其科技含量不可同日而语。现代
农业科技在形成自己完整体系的同时,其他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与
社会科学、
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不断向
农业科学渗透、交融,从而形成许多新的交叉点,拓宽了农业
生产领域,推动现代农业
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禀赋
自然资源是
社会生产过程所依赖的外界
自然条件。一国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包括
地理位置、土地状况、矿藏总量及分布、水资源、气候等)对一国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经济最早在
寒带地区和沿海地区得到发展,当今许多
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印证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一国农业的发展。而
地下资源状况,直接影响
采掘工业、燃料动力工业的结构。
“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的产业结构与
澳大利亚、
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在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中,确实受惠于其国内的自然资源禀赋。但自然资源禀赋绝不是决定性因素,自然资源条件好的国家可能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因而,自然资源的拥有状况往往并不被一些经济学家视作为一国工业化发展与结构转换的道路,如日本、
新加坡、中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等。特别是日本这样自然资源奇缺的国家却在30年时间里跻身于
世界经济强国前列。
20世纪初开始,
阿根廷跻身于
高收入国家,其
生活水平当时远远高于意大利,而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如此。尽管阿根廷拥有世界上最高产的土地和大量矿产,但近年来阿根廷的危机导致经济衰退,从一个侧面说明拥有大量自然资源并不能保证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状况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相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许多原来难以采掘的资源得到开发,并能开展综合利用和节约代用天然原料;通过
国际贸易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短缺,缓解自然资源对一国或一
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从纵向发展过程看,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作为工业化发展与经济增长的
初始条件或
先决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国产业结构
转换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同的。越是在初、中期阶段,其影响与作用可能越大。当
初级产品生产的
比较优势被制造业所取代,从而完成了起飞与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时,它的作用与影响会趋于减小。
需求结构
需求是在某一时期内每一种价格时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或
劳动量或劳务,需求是
购买欲望和
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哪一个都不能成为需求。而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是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各部门所愿意支出的总量,包括消费者、企业和
政府支出的总和,也可以分解为消费、投资、
政府购买和
净出口(出口减进口)。
在凯尔斯(John Maynard Keynes)之前,经济学家所信奉的是“供给创造需求”的
萨伊定理,但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的现实彻底否定了萨伊定理,经济学中发生了以需求为
分析中心的
凯恩斯革命。人们对需求总量和
需求结构对一国经济增长、
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影响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从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看,个人
消费结构、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投资结构、净出口等因素的变动均对产业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在
短缺经济条件下与
过剩经济条件下,
需求结构对产业结构和
供给结构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居民收入水平与
收入分配决定
消费规模和
消费结构层次,决定是否会产生
排浪式消费,进而影响产业结构。
人口规模与结构
人口规模具有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的规定。
人口数量是指一国某一时点上
人口总量,质量指的是在既定的人口总量中不同的构成。在自然资源、资本数量与可利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速度或一定时期
国民产出的增加取决于可资利用的劳动数量。劳动力数量增加来源于
人口自然增长、劳动参工率提高(尤其是妇女劳动参工率提高)、移民和
劳动时间延长。
在经济发展初期,人口增长迅速,经济中劳动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推动其产业结构转换的起始阶段,曾经受到了
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制约。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力质量(劳动者身体与
文化素质)起主要作用,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源于
人力资本投资。
现实经济生活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或某个地区的兴衰都会迫使
劳动力流动,引起
摩擦性失业,一方面
衰退行业劳动力需求减少引起大量失业(充分就业并不等于工作年龄人口中人人都有工作,一般认为
自然失业率就是充分就业时的
失业率),另一方面,一些
新兴行业由于缺乏合格的劳动力而存在岗位空缺。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在开放条件下来自外部的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它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
利益机制实现的。一般来说,各国间产品生产的
相对优势的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进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和
贸易结构的变动。
国际贸易的发展和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促进了产业的国际转移。在
封闭经济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产业结构升级并不伴随着对外
产业转移,而是在一国范围内由发达地区向
欠发达地区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是
开放经济的产物,也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
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一国资本的积累程度、
国际投资规模(包括本国资金的流出和国外资金的流入)、
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或
市场经济,计划命令型的产业
发展模式与市场竞争型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
产业政策、历史条件、战争与和平环境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一国的产业结构。
总之,上述种种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因素可能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以致互相抵触,综合地影响和决定着现有产业结构及它的变化规律。
国际
欧盟
欧盟在经济与
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上一直缺乏足够的进取姿态,影响力强大的利益游说机构使欧盟在部分问题上的决策走向保守化。欧盟成员国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境遇各有不同,法德等
欧元区核心国家不仅在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上反应迅速,并凭借强大的产业实力保持了融资优势。不过,这种效应对欧盟与欧元区较小的国家实行产业调整呈现出
抑制作用,导致区域内发展差距拉大。
韩国
韩国造船行业被推上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口浪尖。巨额债务缠身的韩国
造船企业被迫采取大幅裁员,改善
薪酬体系、节流
控制成本等措施。但韩国造船和海运业的重组饱受外界质疑,
造船业只能说是被动“瘦身”以待时机,并不能给
企业盈利能力带来
实质性改善。韩国
海运业规模出现大幅萎缩,对于以出口型主导的
韩国经济,等同于自断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