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革命以20世纪30年代
经济危机为时代背景,创建以需求管理为中心思想的政府干预收入、分析
宏观经济的一次经济学领域的变革。它对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
经济学的发展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简介
一百年以前,
经济学界还很少有人谈及经济学应有宏观、微观之分。而今天,经济学家谈论起宏观和
微观经济学时,却显得那么自然,好像这个问题如同一天有白昼和黑夜之分那样,无须争辩。但是,任何事物、任何提法若要被世人公认,总是有一个过程的,那么宏观经济学究竟怎么产生的呢?1936年,
经济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
J.M.凯恩斯发表了他的代表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
凯恩斯在刚撰写
通论的时候就开始造舆论,他给戏剧家
萧伯纳的信中曾提及此事,并颇为自负地说,此书也许会对世界上关于经济问题的思考方法发生革命,引得世人拭目以待。果然,该书一出,的确轰动一时,经济学界公认经济学发生了一场“革命”。
重大突破
1.否定了传统经济学
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因而不存在经济危机,明确承认经济危机的存在及严重破坏性。
2.摒弃了传统经济学的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机理,不相信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和协调性,认为经济危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恢复均衡,坚决主张:采用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进行紧急抢救。
3.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危机病因探索方面的“外因论”,转而寻找不稳定的内在结构,认为“
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从考察生产就业和收入的决定因素入手,创立了有效需求原理及三大心理定律。
4.开创了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研究总就业量,总生产量和
国民收入及其变动的原因,以区别于单个商品,单个厂商,单个消费家庭之经济行为的微观经济分析。
5.摈弃传统的健全
财政原则,主张
膨胀性财政政策,主张扩大政府开支,赤字预算和举债支出。
不可否认,凯恩斯的经济政策的实施缓和了经济危机,减少了失业,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西方世界经历了长达25年之久的“繁荣”。但是,长期推行
凯恩斯主义膨胀性经济政策的后果带来了70年代的“滞胀”,使凯恩斯主义不得不退出“官方经济学”宝座,让位于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即使如此,在各国实施的经济政策中,仍然可以看到浓厚的凯恩斯主义色彩。
凯恩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凯恩斯(John Mayoard Keynes,1883~1946年)的出生与马克思的逝世刚好同年。凯恩斯不能算一个单纯的经济理论家,有人责怪他一生花费在经济研究上的时间显得太少。
凯恩斯交友广泛,兴趣多样,当他还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念书的时候就是如此。凯恩斯曾在政府的印度事务部任过职,成绩卓著。他搞过实务,在皇家学院当过教员,还当过财务主管。这些职务也是显示他的才能的好机会,这个机构在1920年濒于破产,可是到了凯恩斯逝世的那年,就拥有净资产两百万英镑,凯恩斯对戏剧、文学、音乐和芭蕾舞艺术均有兴趣,他的夫人就是一名俄国芭蕾舞演员。凯恩斯对数学也有研究,大学尚未毕业,他就写过一本概率论的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凯恩斯曾任皇家印度财政大臣顾问团的顾问和英格兰银行的董事。战后,他作为英国财政部的主要代表参加了巴黎和平会议,但不久便辞职,原因是他对凡尔赛条约的内容深感不快,不主张要求德国赔偿。1944年,凯恩斯作为英国代表团的首席代表出席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在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方面都作过重大的贡献。除《通论》外,凯恩斯一生还写过许多著作,如《货币改革论》、《通向繁荣之路》、《怎样筹措战费?》等。但凯恩斯最主要贡献还是他的主要著作—反映他的基本理论和政策主张的《通论》。
背景介绍
顾名思义,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研究大的经济问题的,也就是以研究社会整体的
经济变量为己任的,凯恩斯的主要贡献也就在于此。
但不能简单地说,宏观经济问题研究只是从凯恩斯开始的。事实上,在凯恩斯之前,历代的经济学家诸如重商主义者、
重农学派和以亚当·斯密、李嘉图、马歇尔为代表的古典学派,都研究过宏观经济问题。后人把亚当·斯密、李嘉图、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基本上归属于
微观经济学,这虽说有几分理,但总显得牵强,倘若他们活着,未必会同意这样判断的。公正地说,
古典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都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他们从未奠定过宏观经济学的基石。
重商主义者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他们的兴趣所在是要了解决定整个经济生产能力的主要力量是什么?能否达到潜在的生产能力?因此他们强调经济增长的本原和原因。他们崇尚政府,认为如果不靠政府的干预,整个经济也许不能充分利用其潜力。他们极力主张,政府应当支配国内和国际的贸易,并强有力地控制货币的供应。
重农学派讨论的问题也是宏观多于微观。重农学派以法国经济学家魁奈为代表,也寻求经济增长的本原和原因,但不赞成对国内外贸易实行管制。他们的兴趣不在于货币,而在于引起经济增长的真正力量是什么?依他们看来,物质财富不是通过
交换过程创造的,而是来源于农业或者自然界。著名的魁奈经济表把整个经济分成三个部门,农民、土地和非农业部门。这种分析方法给后人以极大的启示。像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的分析和列昂节夫的投入—产业表的
经济计量分析,都受到魁奈经济表的启发和影响。
亚当·斯密竭力反对重商主义者的观点。他认为,在整个经济中不存在一种会阻碍达到最高生产能力的内在力量。当时就有些重商主义者认为,消费水平过低,储蓄过多,会引起萧条。但亚当·斯密认为储蓄会引起经济增长,因为储蓄与
资本积累属同步,一部分人的储蓄意味着这部分钱让与他人投资之用,因此储蓄不会引起萧条。他反对国家干预贸易,主张
自由放任和竞争,并认为竞争会使资源达至最大限度利用的程度。显然他研究的是宏观问题。但他认为,整个社会由于竞争而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起着政府干预所起不到的作用,因此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在宏观经济上似乎没有严重的任务。在当时,亚当·斯密力主政府要“廉洁”和减少干预。由于受他的思想影响,后人大多把对经济问题的研究注意力从宏观转到了微观。
经济学家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观点,发展了经济学的微观方面。他们始终认为宏观经济决不会发生严重的问题,此论点以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的供应自身创造需求最为著名,几乎他们都信奉“萨伊法则”。在他们看来,自由竞争的经济是最能有益于社会的。但是、理论是要受实践检验的。“看不见的手”和“萨伊法则”并没有给经济的繁荣提供任何保证。事实教训着死抱着旧的教条的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世界及发生了空前的经济危机。西方国家一片混乱,百业萧条,物价猛跌,工厂倒闭,人心恐慌,局势动荡。至今,西方的人们谈论起那次危机还心有余悸。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米尔顿·弗里德曼说,“1929年中开始的那次
经济萧条,对美国来说,是一次空前规模的灾难。在1933年,经济降到最低点之前,以美元计算的国民收入减少了一半。总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失业人数上升到劳动力总人数的25%的空前水平”。
在这种存亡危急的时刻,
经济学家对现有的经济理论进行反省和批判,并企求新的理论来解释严峻的危机现实,以得出挽救经济的可行办法。于是时势造英雄,凯恩斯没有错过机会,他的理论伴随的宏观经济学说就应运而生了。
基本观点
与传统经济学区别
凯恩斯针对经济危机期间所出现的严重失业状况,提出了“充分就业”的概念。所谓充分就业,就是在一个具体工资水平上,人人有事做。
凯恩斯将失业的情况分为三种:一是由于某种专门劳动市场供过于求造成的,叫“摩擦性失业”;二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现有的工作不喜欢而情愿呆在家中,叫“自愿失业”;还有一种是由于在现行工资水平上,人们愿意工作而得不到工作,叫做“
非自愿失业”。磨擦失业可以通过对劳动力的技能训练和
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迅速解决,自愿失业则是劳动队伍自身的选择,所以这两类失业不算真正的“失业”。因此只要解决了“非自愿失业”的问题,就可说得上充分就业了。
要想做到充分就业,就要求一种达到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水平。凯恩斯肯定,国民收入和就业水平取决于总的
有效需求水平。在他看来,以前的理论之所以是错误的,就是假定供应会自行创造需求。当有人对萨伊法则提出疑问,认为过度的储蓄或者过度的消费也许会导致萧条时,古典理论总是这样解释:储蓄的决策总会导致投资的决策,而利率的变动又会使储蓄决策和投资决策之间平衡。凯恩斯对此则提出相反的结论。他认为,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而不是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平衡。这就是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
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既认为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又认为总的有效需求取决于对消费商品和投资商品的需求。就
个人消费来说,“量入为出”,消费水平依赖于收入水平,消费额总是占收入额的一定比例,这种比例称为“
消费倾向”。一般地说,这种比例或倾向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消费的开支会增加得比比收入速度慢。
一个重要结论
当总的
实际国民收入增加时,总的消费水平也增加,但不会象国民收入增加得那么快。这包含的意思就是
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
国民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金额)小于1。消费的速度不及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多余的钱当然是用于
储蓄。于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储蓄绝对额也增加。很明显,总
需求量与实际消费量之间出现了—个裂缝,如果储蓄不及时转化为投资,那么生产出来的东西就会发生过剩,
有效需求就会出现不足的现象。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减少国民收入水平。
推论
国民收入的均衡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均衡,只要需求不足,就会使社会资源利用不足,结果使在工人失业和资源闲置的条件达到国民收入的“均衡”。因此,在凯恩斯看来,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自行调节,那么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种特殊的情况,而通常的情况则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均衡。那么,储蓄会不会及时转化为投资呢?按照传统的理论,只要利率恰当,储蓄必然全部转化为投资。凯恩斯对此又大唱反调。他认为,投资的数量不完全取决于利率,而主要依赖于预期的利润串。随着投资助增加,资本的
预期收益会发生递减,这就叫做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利润和投资数量关系时常显得不稳定,因为投资决策是根据对将来的成本和销售收入的估计做出来的,所以利润期望值会对投资决策起相当大的作用。不肯定性、风险、期望、投资者的态度和信心都会对投资决策发生影响。因此,储蓄金额多了,利率再下降,不一定就会直接引起投资的增加。
凯恩斯认为,一味依靠利息率降低来刺激投资并未能始终奏效,有时投资可不受利率的影响,如果
预期利润前景不妙,即使利息串再跌,只会造成储蓄多、投资少的现象。因为储蓄大于投资,所以导致
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利率机制
对于
利率机制的解释,凯恩斯的见解与以往不同。以往的理论认为,利率是取决于储蓄和投资的两个函数的相互作用。在现行的利率水平上,储蓄大于投资,利率就会下降;反之,投资大于储蓄,利率就会上升。货币供应数量的变化既不影响长期的利率,也不影响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货币供应所能影响的只是价格水平。
凯恩斯的解释是,利率取决于个人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愿望和数量,也就是说,货币供应数量影响利率。在不同的利率水平上,人们对持有货币的不同需求,凯恩斯称之为“灵活
偏好函数”,它由三个动机组成:(1)出于交易的目的(个人购物,企业购买投入);(2)出于预防的目的(准备一笔钱以应付意外开支);(3)出于投机的目的(哪里收益高,钱往哪里投)。
出于前两种目的而持有的
货币对利率变化的反映是不敏感的,叫做完全缺乏利成弹性,出于第三种目的而持有的货币对利率变化的反映是非常敏感的,具有利率弹性。利率下降得越低,到了一定的程度,出于第三种目的而持有的货币变得对利率的变化完全富于弹性。这种情况是在萧条时出现的,即货币数量的大量增加,不必再使利率下降。换言之,利率在低水平上维持不变,货币数量依然大量增加。人们手中持有货币增多,是出于第三种目的,因为利率如此之低;把钱存入银行或放在手中得失相差无几,不如握在手中为好。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流动性陷饼”。他以此批评传统经济学只看到交易性的
货币需求(—前两种目的),而忽视投机性的货币需求(第三种目的)。
以往的理论认为货币有价值贮藏的作用,但不是很强调。凯恩斯特别强调此点;他认为利率的高低受货币供应数量的支配。他最重要的、与古典学派关于利率问题的区别,就是关于货币
投机需求的理论,即增加货币供应会导致利率下降,增加投资会增加
国民收入,在非常低的利率水平上,货币供应全部会被投机需求所吸收。
概而言之,凯恩斯的理论基本上涉及到了四个概念:(1)
消费函数;(2)
资本边际效率;(3)灵活
偏好函数;(4)货币供应数量。只有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充分就业总目标之间的关系,才算基本上掌握了凯恩斯学说。
理论特色
凯恩斯的理论特色就是对
经济波动的分析。他强调投资的作用,即投资的某种变化会导致收入的变化,而且是以当初投资的某种
乘数(倍数)来变化的。这里暂不介绍
乘数理论是怎么回事,先说说由来。这种
乘数效应起初是由俄国经济学家杜根一巴拉诺斯基等提出来的,但从未从理论上正式阐明过。1931年,卡恩,这位凯恩斯在剑桥大学的同事具体地发展了这种分析。凯恩斯后来在《通论》中充分采用了这种乘数理论,尔后广为人所知晓。
基于这些理论,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他主张政府通过调节需求来达到充分就业。在总的
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张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供应,实行赤字预算来刺激国民经济活动,以增加
国民收入,实现充分就业。
应该说,这种主张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因此凯恩斯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功。他认为,
平衡预算的概念对决定政策不起作用,呼吁
财政政策要从旧式的
预算平衡的概念中解放出来。于是,
古典经济学的预算平衡的原则从此被打破,许多国家的政府从不得已的预算赤字,逐步走向主动的、无所顾虑的赤字预算。赤字预算的确刺激了
有效需求,但却又产生了
通货膨胀等新问题,引起后来的经济学家为此而争论不休。
凯恩斯反对一味节俭。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社会道德规范认为储蓄、节俭是美德,极少宣传消费是善举,是刺激经济的良策。他引用过孟德维尔的寓言:蜜蜂社会由于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而繁荣;又由于节俭而衰落。以此说明节俭往往对社会不利。
为刺激经济发展,凯恩斯主张物价上涨。因为通过物价上涨使
实际工资下降的办法,要比传统的主张降低
名义工资的办法更为聪明、可取。降低名义工资也许会刺激企业的
经济活动,增加投资,扩大就业,就个别企业来说也许行得通,但从整个社会来说,这种做法并非良策。因为降低名义工资容易引起工人的反抗,而且降低工资水平会相应地减少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导致市场和生产的进一步紧缩。
凯恩斯也主张“济贫”。他认为,向富人征税再救济给穷人,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
边际消费倾向。因为富人的钱越多,储蓄的钱会越多。而征税后储蓄会减少,再救济结穷人,使之用于消费,把大部分的
国民收入转用于消费,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刺激生产,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还不止这些。从上述可以看出他的政策主张与他的理论观点是一致的。他的许多主张被西方国家当政者所采纳,尽管有的没有兑现,但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经济学说史上,无论是赞成他的人也好,反对他的人也好,都不能不提到他和他的理论。历史不会使他湮没无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是凯恩斯。凯恩斯的思想一方面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也受先辈经济学家的启发。关于
有效需求刺激国民收入的问题并不是由凯恩斯首先提出来的。
马尔萨斯的思想对凯恩斯的影向至深,而凯恩斯对马尔萨斯的钦佩之情则常常溢于言表。但
经济学界并不认为在经济学上曾发生过“马尔萨斯革命”,而只承认凯恩斯革命。因为是凯恩斯而不是马尔萨斯对有效需求问题作了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相比之下,马尔萨斯在许多方面是含糊不清的。除个人原因外,还应当从社会根源上找原因。凯恩斯和
马尔萨斯都遇到战争之后随之而来的严重失业和萧条,但凯恩斯碰到的问题比马尔萨斯所遭遇的要严重得多。有人说,凯恩斯的经济学是萧条经济学,也有人反对此说。不管如何,凯恩斯是通过对严重的萧条进行思考而产生出这些理论的。
可见,宏观经济学是与以往的经济学说的总体分析相对立而产生的。以往的理论其实并不能胜任总体分析,不能解释经济产生萧条与失业的现实。于是,作为凯恩斯革命的一种结果,宏观经济学承担了这一任务。而以往的理论,规程则更多地用于解释“微观”——个别企业相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如此分工,宏观经济学和
微观经济学可以各司其职,和谐共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