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
工业产品,都处于
生命周期的不同
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
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
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定义
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
经济现象,是指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
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产业转移对于区域
经济结构调整及区域间
经济关系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进而影响部分企业的
战略决策。产业转移一词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但是学术界有关产业转移的
一般性研究还不多见,产业转移的形式、动因等基本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认识。
影响因素
1.劳动力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
5.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6.地价昂贵
7.环境污染
8.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等
产生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4.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我国的产业转移主要是从
劳动密集型产业、
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型
加工业开始,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渐次推进。
基本状况
当前,国际国内
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
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
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
新型工业化和
城镇化进程,促进
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分类
一、行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转移条件
1、区域间存在
产业级差。由于世界各地的
要素禀赋不同、
制度环境不同,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
发达国家(或地区)与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
主导产业存在明显的产业级差。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级差的存在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成为可能。
2、区域之间
生产要素的流动。由于产业转移通常通过跨区域
直接投资和跨区域贸易等方式实现,这就要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跨地区流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
产业规模。因此,生产要素能否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以及流动的自由程度大小,决定着产业转移阻力的大小。
3、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不同区域的
经济体中,由于要素禀赋、
市场结构、技术水平等不同,
产业成长的
利益格局也会不一致,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利益差,诱发并引导了产业转移以获取
比较利益。
4、产业竞争。垄断的产业不会发生产业转移,因为企业会通过垄断实现高额利润。只有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竞争,引发
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积极寻求跨地区投资和跨地区贸易,最终导致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以及产业竞争是发生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然而即使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也并不必然会导致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转移的发生还需要动力系统的推动。
结构动因
产业转移是具有转移动力的
经济主体的一种
经济行为,在具备了产业转移
基本条件的基础上,仍需动力系统的推动才能催生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
1、企业对
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是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发达的产业转出区,随着产业的集聚,在资本、劳动力、技术这些基本生产要素有限流动的使企业
生产成本上升,获得的
边际收益递减,而土地、水、电等其他生产
要素成本增加,资本、技术等要素与它们结合的难度增大;产业承接地由于
经济发展水平低,产业
经营成本也相对较低,存在成本的
比较优势,出现潜在的产业
利差。另外,产业的
市场需求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进而存在潜在的产业利差。而区域之间的
贸易壁垒,导致直接的跨区贸易难以完全实现市场的扩张,企业对利润的追求,致使产业向存在着比较收益的
欠发达地区转移。
2、
区域经济结构的变迁。区域经济结构的变迁是产业转移的外在动力。区域经济结构的变迁,导致随着产业生命历程中兴起、发展、成熟和衰退周期性的变化,产业所获取的利润呈倒“U”字形变化。
3、生产要素
供给结构的变迁。生产要素在区域间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定区域在
生产要素供给方面的
相对优势会不断发生改变。虽然区域间要素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这一相对优势的改变程度,但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性、
社会制度的约束以及
交易成本的增加,生产要素供给比较优势的转变难以根本扭转。
4、
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迁。各区域对产品市场的需求结构也是动态变化的。对于某一特定的区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的成本不断提高,该区域对产品的市场需求结构也会由低到高逐渐发生演化。
5、政府政策影响。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同地区政府颁布的
法律法规、制定的政策、
配套服务以及区域的基础设施等条件对产业转移的速度、转移的方式以及转移的方向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6、
地域文化。另外,区域的
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等
非正式制度对产业的顺利转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与产业转出地相近或相同的人文环境和风俗习惯能够加速产业转移的进程。
因此,当存在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时,产业动力系统会促使产业或企业竭力调整自身的行为,寻找合理的转移方式,实现产业转移行为。
战略转移
在西部大开发中,
中国西部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具备了承接产业西部大开发转移的能力。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开放,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承接东部和境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大幅增强。与此同时,东部的土地、劳动力、水、电等
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东部急需
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
广东、浙江、天津、重庆、
西安等省市的调研,有关专家认为,东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加快发展的
战略机遇期。
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渐成气候
随着“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继续推进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
生态建设”“增加西部大开发投资”等促进东西部产业转移政策列为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中国各部委也在
积极探索加快东西部产业转移步伐。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渐成气候。
东部发达地区资本相对饱和,
本地市场难于满足
资本增值的需要,加上受资源、
劳动力成本、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资本向外扩张的需求强烈,
长三角、
珠三角、
闽南地区大批产业已开始梯度转移。例如上海因申办
世博会成功,计划在2010年前将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将退出上海。而从西部来看,产业转移的加速现象表现明显。以
西安为例,西安市实际引进内外资均实现一年翻番,全市
实际利用外资从起步到2.5亿元用了20年时间,而从2.5亿元到5.7亿元仅用了3年。
政策支持
中国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政府主导号召到市场自发探索期后,在中央
宏观政策的引导下,突破了初期的粗放形态,以市场为主导,呈现三大特征: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大项目不断增多;投资来源多元化,来自东部 “三大区域” (长三角、珠三角、
环渤海)的投资增多;
第二产业项目具有
投资额大、产值高等特点,
第三产业成为投资热点。
中国东部要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和市场,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经过多年的财政投入和市场调整,西部也具备了承接产业市场业转移的能力。再加上中国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各种政策推动,东西部产业转移正进入大规模发展的
战略机遇期。
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是导致产业转移的直接原因。东部发达地区经过长期经济高速发展,造成资源紧张,直接带来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沿海发达地区纷纷把工业或工业的加工环节向内地扩散,其本身则由
工业生产中心转向工业调控中心。
上海、广东、福建、江苏等地不少城市一些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
边际收益下降,产业生存发展的压力日益增大。据国务院发展中心预测,到2010年,沿海9个(北京、天津、上海、
江苏、浙江、
福建、山东、广东、
辽宁)发达省市
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将从54%下降至46%。
要素成本大幅提升成为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陆中西部地区转移主要动力。
中西部具备
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中国自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如在西部大开发中,
中国西部的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
实质性进展,新开工建设60项重点工程,
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和
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的
空间配置更趋优化,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产业转移来支持正常运营。
市场拓展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
驱动力。中西部地区潜在和现实的庞大市场成为东部地区产业特别是
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与转移的重要驱动。如
娃哈哈集团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出资4000万元兼并了重庆
涪陵区三家特困企业,此后有计划地在西部安排投资、生产、销售和
技术开发等业务活动。该集团已在21个省市建立了28个生产基地和38家子公司。
东部产业结构调整、
传统产业转移是必然选择。随着东部
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面临升级的压力,东部地区都将发展技术密集产业作为地区新一轮
产业优化升级的选择。如在珠江东岸以深圳、
东莞、
惠州为主的
电子信息产品产业群和西岸以广州、
佛山、
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聚集了大量知名的
高新技术企业。而
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是,优先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
装备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业,淘汰和转移低层次劣势产业,积极培育
新兴产业,提升
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转移形势
尽管
中国西部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人们预期的东部产业大规模向西转移的局面并没有出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并没有缩小。
从国际背景看,东西部产业转移是中国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需求。
中国东部人力、水电气成本及土地成本高,挤压了投资上的
利润空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周边的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的吸引外资政策,纷纷出台更为优惠的措施,吸引走了数额极高的外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指出,不少国外企业开始向
越南、印度、
柬埔寨等地设厂布点。一旦中国商务成本继续抬升,这些企业就会把订单转向
东南亚一带的分厂。
与此同时,
发达国家也加大了对
资金回流的鼓励。发达国家撤回海外投资的现象已经显现。美国出台《本土投资法》,将针对美国公司海外收益的
所得税税率由35%下调至5.25%,期限是1年,条件是将这些收益投资于美国。据
摩根大通测算,这将为美国带来超过4000亿美元的回流。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如果国家不加快制订东部向西部投资的政策,外资投入可能选择流向
菲律宾、越南等地,出现大量资本流失的局面。
高级形式
研发部门的转移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其原因有多种多样,通常可以归纳为三种:
技术跟踪型
技术跟踪型转移。指某一产业的研发部门因需要及时获取某方面的最新技术而进行的转移。通常是由原区域转移到所需技术先进的地区。现今,通常是从
发展中国家转移到
发达国家。此类转移多发生于电子技术产业的研发部门,而转移目标地也多为美国。
资源利用型
资源利用型转移。指某一产业的研发部门因需要目标转移地的一类或某些类的资源而进行了转移。就研发部分的资源需求来说,有
人才资源,
技术资源等等。这种转移不像技术跟踪型转移那样具有一般
方向性,如美国的某IT产业研发部门向
印度南部城市
班加罗尔的转移。班加罗尔号称印度
硅谷,专为客户量身定做各类软件,每年软件出口100多个国家。印度软件业有丰富的
人才储备,2000年来,印度每年可培养约7万名软件技术人员。印度科技人才约,居世界第三位。不过,印度模式是处于全球软件业
价值链的最底层,在孟加拉的女工为
沃尔玛的
血汗工厂努力工作时,班加罗尔的程序员们也在为来自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软件订单埋头苦干。正是因为印度丰富且又相对廉价的信息技术人才资源,让美国
IT产业的研发部门向印度转移。
生产支撑型
生产支撑型转移。指某一产业的研发部门需要与生产紧密结合,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加强开发
生产一体化而进行的转移。此类转移的发生2006年来在中国较为明显,北京和上海成为研发部门落户的
黄金地带。具体原因在于,国内的需求情况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异,跨国公司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对其产品进行适应性或改进型研发,也就是所谓的“本土化”,而将研发部门转移至
中国本土。
洼地效应
在中国,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
产业发展战略,
梧州市充分发挥靠近
粤港澳的
区位优势,积极打造
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转移座谈会载体和平台,主动融入
珠三角接轨
北部湾参与
区域经济合作,使承接产业转移呈现良好的势头。2004年以来,梧州市累计引进产业转移项目1398个,
投资总额351.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29.2亿元,其中东部产业转移项目1051个,投资总额30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6亿元。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梧州市按照“布局合理、
产业聚集、
企业集群、主业突出、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效益较高、用地节约”的原则,着力打造专业
特色工业园区,使之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
产业集聚、培育
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
制定科学的
园区经济目标管理
考核制度,培育园区和集中区骨干企业,大力建设
工业厂房,
梧州已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三园六区”格局:梧州工业园区主要吸纳东部地区的轻工产业转移,以及承接部分现有企业易地改造;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主要发展
金属回收、拆解、冶炼、型材
深加工产业,以形成相对完整的
再生资源加工回收产业链;苍梧工业园区主要布局
有色金属冶炼、林产业转移探讨化、医药等产业;
岑溪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
石材、家电等产业;
藤县工业集中区主要布局林产林化、造船等产业。
随着
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梧州市抢抓国家
加工贸易产业
政策调整等历史机遇,主动接轨珠三角融入北部湾,吸纳 东部产业转移进入。在以工业项目为主的整体思路下,各县(市)区和梧州工业园区作为招商主体的地位日益明显,建立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市领导带领招商团队分区域到珠三角地区以及东盟各国进行招商推介和开展经贸活动,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快。梧州市成功引进七星精进科技
能源生产项目等多个
大型项目。
为让
引进项目留得住、有发展,梧州市在坚守政策底线的基础上,积极做好
跟踪服务,使外来
企业投资梧州的热情不断高涨。
梧州市有一家由东部转移过来的
电解锌生产企业,其行业属国家限制类产业,有关部门经过深入了解,发现该企业的原材料是钢铁、
冶金行业的废渣,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
资源综合利用范围,于是协助该企业用最短时间做好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申请认定,最终,在自治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该企业取得了认定证书,解了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