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一般包括欧洲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欧洲古代文学又包括
古希腊文学和
罗马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按时间分类,包括先秦
两汉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元
明清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代
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
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
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
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
齐国人,
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
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
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
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
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
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
宋国蒙(
河南)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
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
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
性善论”提出“
性恶论”,针对儒家“
天命论”提出“天行
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
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
荀况弟子,
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
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
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
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
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
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著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
字原,号
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
波兰哥白尼、
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
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
九歌》、《
九章》、《
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
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
雅乐,犹如清代人把
昆腔叫做
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两汉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
贾生,或贾长沙、
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
政论文,有“疏”7篇,《
新书》10卷58篇;代表作有《
吊屈原赋》、《鹏鸟赋》。明朝人辑有《
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
沛郡(
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
淮南王。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
淮南子》。
司马迁,字
子长,夏阳(陕西)人,
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
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
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
新序》,还整理修订了《
战国策》、《
楚辞》。
班固,字孟坚,
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
两都赋》最著名。
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
孟德,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
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抒情诗《
观沧海》、《
龟虽寿》、《
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官至
蜀汉丞相,诗歌以《梁父吟》最著名,《
出师表》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曹丕,字子恒,曹操次子,
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
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陈寿,字承祚(zuò),
西晋史学家。著有
国别体史书《
三国志》。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世号
靖节先生,自称
五柳先生,
东晋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诗歌有《
归园田居》、《饮酒》。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
志怪)小说集《
搜神记》。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乐羊子妻》、《
张衡传》选自他的《
后汉书》,“后汉”即“东汉”。“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他的《后汉书·列女传》。
刘义庆,
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
笔记小说集《
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
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悬河”等。
刘勰,字彦和,
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文心雕龙》50篇,涉及到创作的许多问题。
郦道元,字善长,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
水经注》40卷,是富有
文学价值的
地理志。
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
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
诗歌理论专著《
诗品》。
唐代作家作品
王勃,字子安,
初唐四杰之一,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
滕王阁序》。著有《
王子安集》。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代表作为《
在狱咏蝉》,另有著名的《讨武檄》,作品集为《临海集》。
贺知章,字
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代诗人。所作《回乡偶书》(七绝),为传诵名篇。
王之焕,字
季陵,唐代诗人。他的《
凉州词》、《登鹳鹊楼》是唐代绝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
过故人庄》(五律)描绘了绿水青山的
田园风光和“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
春晓》(
五绝)写春晓之景及早春之情,成为流传千古的好诗。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从军行》七首、《芙蓉楼送辛渐》和《出塞》两首都很有名。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
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
鸟鸣涧》(五绝)、《
送元二使安西》(七绝)、《
观猎》(五律)。“味摩诘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
苏轼赞王维之语。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使他对腐败社会加深了认识,写下了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
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五绝《
静夜思》、《秋浦歌》、七绝《
望天门山》,五律《
送友人》,七古《
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
李太白全集》。
高适,字达夫,唐代边塞诗人,诗作对当时的边境形势、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
燕歌行》、《别董大》(七绝)。
崔颢,唐代诗人,开元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所作
边塞诗慷慨豪迈。《
黄鹤楼》(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
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
杜少陵,生于巩县(河南),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
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
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
浣花溪畔,世称
浣花草堂,一度
任剑南节度参军,尚书
工部员外郎,世称
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
杜工部诗集》。代表作《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
三吏”、“
三别”。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
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从军多年,对边塞生活体验深刻,有《
岑嘉州诗集》。代表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古)。
张志和,字子同,唐代诗人,多写隐居闲适生活,著有《
玄真子》,代表作《渔歌子》(词)。
韩愈,字退之,河阳(河南)人,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
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
吏部侍郎,又称
韩吏部。唐代散文家、诗人,与
柳宗元同为“
古文运动”倡导者,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
昌黎先生文集》。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
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选自《
全唐文》。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曾官
太子少傅,又称白太傅。下(陕西)人,唐代诗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著有《
白氏长庆集》。是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有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
叙事诗《
长恨歌》、《
琵琶行》(
并序)。还有《
卖炭翁》(七古)、《
钱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
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
永州司马,又迁
柳州刺史,世称
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
论说文《
天说》、《
封建论》,
传记文《
段太尉逸事状》、《
童区寄传》、《
捕蛇者说》,寓言散文《
三戒》,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之一,著有《
柳河东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晚年居住长安城南
樊川别墅,因号杜樊川,善用绝句形式讽咏时事,如《
赤壁》、《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代诗人,有《
李义山诗集》、《
樊南文集》。代表作有《
无题》、《
隋宫》、《贾生》、《
夜雨寄北》等。
宋代作家作品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
柳七,又曾官至
屯田员外郎,世称
柳屯田。
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
乐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
文正。名词《渔家傲》反映了边塞生活。贬为
邓州知州时写了名文《
岳阳楼记》,著有《
范文正公文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六一居士,谥号
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体载,对后世
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著有《
欧阳文忠公文集》。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眉山(
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集》。《
六国论》选自《嘉集·
权书》。《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他与其子苏轼、
苏辙并称“
三苏”,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
夏县(山西)涑(sù)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官至宰相,当政八月即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
保守派,对抗
王安石变法。在学术上有不朽贡献,花十九年时间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它与《
史记》一起被誉为“
史学双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世称
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
临川文学代表(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
伤仲永》节选自《
王文公文集》。
沈括,字存中,钱塘(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他的《
梦溪笔谈》(26卷)是用
笔记文体裁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官至
礼部尚书,追谥文忠。其文明白畅达,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著有《
东坡全集》、《
东坡乐府》等。
李清照,字
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
济南人,
南宋女词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其词善用
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如梦令》选自《
漱玉词》,另有《李清照集》。
陆游,字
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浙江
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诗作《
关山月》、《
书愤》、《
农家叹》、《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为世传诵,《诉衷情》、《
钗头凤》是很有
艺术特色的词,文有《
过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
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历城(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共为
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词集《
稼轩长短句》。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鄱阳(江西)人,南宋词人,其词多为写景咏物、记述客游之作,有《
白石道人诗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
文山,
庐陵(江西)人,南宋大臣,爱国政治家。文学家,著有《
文山先生全集》。《
正气歌》、《
指南录》、《
酹江月》、《〈指南录〉后序》皆为后人传诵。
元明清作家作品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北京)人,
元代杂剧(戏曲)作家,我国
戏剧史上最伟大的
戏剧家,
元杂剧的奠基人。所作杂剧达60多种,今存14种,以《窦娥冤》、《救风尘》、《
望江亭》、《单刀会》最为著名,有《
关汉卿戏曲集》。《窦娥冤》是我国戏曲史上典型悲剧之一。
王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杂剧(戏曲)作家,代表作《西厢记》5本,21折,以歌颂反封建的爱情为主题,歌颂
张生和
莺莺为争取
婚姻自由所进行的斗争,矛头直指
封建礼教和
婚姻制度,具有强烈的反
封建思想。
马致远,号东篱,大都(北京)人,元代
戏曲家、散曲家,所作杂剧15种,代表作有杂剧《汉宫秋》、散曲《
天净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水浒》即《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白话
章回体小说。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
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传有17种通俗演义,代表作《
三国演义》,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历史
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全书120回。
于谦,字延益,钱塘(浙江)人,明朝大臣、爱国将领。官至
兵部尚书,谥忠肃,诗人。有《
于忠肃集》。《
石灰吟》为作者12岁所作,选自《
古代诗歌选》。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江苏)人,明代小说家。四十多岁中贡生,官仅至县丞,因耻于折腰而罢归,一生贫寒,对黑暗现实不满。晚年著成我国第一部神话长篇小说《
西游记》,既寄托了他济世匡时的愿望,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其艺术性标志着我国
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一个新高峰。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
昆山(江苏)人,后徒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岁中进士,官任南京太仆寺丞。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有《
震川先生集》。《
项脊轩志》选自《
震川文集》。
汤显祖,
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曾任南京
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代表作《
牡丹亭》(又称《还魂记》)。剧作多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
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长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辑有话本集《
喻世明言》(又称《
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合称“
三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恒言》,改编为影片《
秋翁遇仙记》。
徐宏(弘)祖,字振之,号霞客,
江阴(江苏)人,明代
旅行家,地理
地质学家和游记散文作家,著有《
徐霞客游记》,该书是日记形式的游记散文,是我国第一部
日记体游记。书中作者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被称作“古今纪游第一”,《
游黄山记》出自本书。(
黄山,在
安徽省境内,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
兰溪人,清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芙蕖》节选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种植部”。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他用数十年的时间写成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方苞,字灵皋,号望溪,安徽桐城人,
清代散文家,官至
礼部右侍郎。为
桐城派创始人。散文多为经说、
序跋、书信、应酬之作。
吴敬梓,字敏轩,
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说家,所作《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
讽刺小说,55回。
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祖籍
丰润(河北),生于南京,清代小说家,以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
红楼梦》,又名《金玉缘》)的创作,全书未成,病而卒,后四十回为
高鹗(è)所续,全书120回,属于章回体小说,是我国
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
浙西词派中坚人物。著有《
樊榭山房集》、《
宋诗纪事》、《
辽史拾遗》、《
东城杂记》、《
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
随园老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曾任知县,辞官后于江宁(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自号仓山居士。《
祭妹文》选自他的《
小仓山房文集》,还著有《
随园诗话》。
姚鼐,字姬传,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继方苞、刘大木魁之后“桐城派”的
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须以“考据”、“
词章”为手段阐明儒家的“义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论。《
登泰山记》选自《
惜抱轩诗文集》,其中“雪中观日”一段,尤为后世称道。
龚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官至礼部主事,后辞职南归。深于经学、文学和史地学,为“今文学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运动先驱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归途中写了315首绝句,总题为《
己亥杂诗》。表达对国事的感慨与
生平经历的
哀乐。
刘鹗,字铁云,笔名(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
丹徒(
镇江)人,清末小说家,通数学、医术、水利等,他的《
老残游记》是我国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吴趼(jiǎn)人,号沃尧,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广州)人,因居佛山镇,又自称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说家。所作《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李宝嘉,号伯元,号
南亭亭长,江苏
武进人,清末(近代)小说家,他的《
官场现形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曾朴,字孟朴,江苏
常熟人,
近代小说家,通
法文。所作《
孽海花》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饮冰室主人,广东
新会人。
戊戌维新的领袖,政治家、文学家。《
少年中国说》、《谭嗣同》出自《
饮冰室合集》。
古籍名著
“四书”、“五经”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
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
“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即《
诗经》、《书经》、《礼》(《
周礼》、《
仪礼》、《
礼记》)、《
易经》、《
春秋》。
2.《诗经》
《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
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
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
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
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
周颂》、《
鲁颂》、《
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
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
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
春秋左氏传》,相传为
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
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
周穆王到
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
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
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
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
诗歌创作的源头。
《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
杂家的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全书共26卷,选入教材的有《
察今》。
《
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主要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
黄帝战蚩尤”、“
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著名
寓言故事,是后世作家珍视的材料。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
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
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
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
重大影响。
《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
徐陵编,共10卷,书成于梁代,是《
诗经》、《
楚辞》之后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
代表性的篇目有《
孔雀东南飞》(原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
《
乐府诗集》总集名,宋郭茂倩编。辑录了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
乐府原是当时官府设立的音乐机关,专事制作乐章并采集整理各地民间俗乐的歌辞。这些乐章、歌辞后来就叫“乐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体。
指从《
史记》到《
明史》的24部史书。其中中学课本涉及到的有:《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东汉·班固);《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新唐书》(宋·欧阳修);《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明史》(清·
张廷玉等)。
指二十四史的
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总称。《
四库全书》,是清代
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共辑录清代乾隆以前历代重要典籍3461种,79309卷,分装为36000多册,按经(被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书)、子(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农、医等各种科学技术著作)、集(历代作家诗文集)四大部分分别编列。
团体运动
1.初唐四杰
唐初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四人在初唐文坛较有成就,扭转了过于靡丽的文学风气。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反对
骈文,提倡古文。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是欧阳修。
3.唐宋八大家
唐代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曾巩、王安石八人的合称。八人在散文创作上皆有较高文学成就。
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为代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4.三苏
北宋文学家苏洵和其儿子苏轼、苏辙的合称。父子三人以文著名于世,人称“三苏”。
关汉卿、
白朴、马致远、
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的合称。他们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
6.复社
明末
文学社团,主要
领导人为
张溥、
张采,本为切磋学问,砥砺品行而设,但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
7.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方苞、
刘大櫆、姚鼐等,因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提倡简明达意、条理清晰的文风,力求
清真雅正。
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文,
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
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
骈赋”;唐代又由
骈体转入律体叫“
律赋”;宋代以
散文形式写赋,称为“
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
阿房宫赋》、欧阳修的《
秋声赋》、苏轼的《前
赤壁赋》等。
骈文
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
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
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
南朝梁吴均写的《
与朱元思书》。
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
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
政治制度或
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
原毁》、
黄宗羲的《
原君》。
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
讳辩》、
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
师说》、《
马说》、《少年中国说》、《
捕蛇者说》、《
黄生借书说》。
论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
史记》后的
太史公曰……。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
之言,正其谬误”。如《
六国论》、《
过秦论》等。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1)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
论积贮疏》。
(2)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
出师表》。
(3)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
教战守策》。
序、践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
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
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
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
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
六韵,遣愈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
宋濂的《
送东阳马生序》。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
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
座右铭”。如刘禹锡的《
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
墓志铭”。如韩愈的《
柳子厚墓志铭》。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传奇
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
柳毅传》、《
南柯太守传》等。又因为“传奇”多为后代的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
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明戏曲作家汤显祖的《还魂记》(即《牡丹亭》),清初
孔尚任的传奇剧本《
桃花扇》。
编年体
纪传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
袁枢。如袁枢的《
通鉴纪事本末》。
国别体
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不同
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
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简史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早在
远古时代,虽然文字还没有产生,但在人民中间已经流传着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等
口头文学。保留在古代典籍中的文献资料表明,《夸父逐日》、《
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闪耀着
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光辉。
甲骨文字的发现,使中国古典散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
甲骨卜辞。
殷商时期的《尚书》篇章,结构和
表现手法相当成熟,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典散文之祖。
西周时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的出现,是古代
文学史上头一件大事。后世把《诗经》奉为学习的最高典范。
春秋战国时期,
列国纷争,游说之士蜂起。在百家争鸣的政治
文化环境中,产生了一批政治家和思想家,写作了大量以说理透辟、逻辑严密、言辞锋利、善用比喻为特点的论说散文,又称诸子散文。在诸子散文中,
文学性最强当数《庄子》、《孟子》、《荀子》、《
韩非子》。与诸子散文辉映一时的,是以记言记事为主的历史散文。《
左传》、《
国语》和《
战国策》。
战国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造了楚辞。屈原,运用这种诗歌形式,创作了古代文学史上第一抒情长诗《离骚》。在文学史上与《诗经》并称“风骚”,垂范于后世。
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除留存下来少数歌颂秦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
李斯《
谏逐客书》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优秀散文篇章。
两汉崇文,大一统的鼎盛帝国,要求用文学来歌舞升平。于是一种以铺写帝王和
都市生活为主的文学样式——辞赋便应运而生。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
上林赋》,
扬雄有《甘泉》、《羽猎》。这些赋写得铺张扬厉:多以歌功颂德为宗旨。到了东汉,班固的《
东都赋》《
西都赋》,
张衡的《
东京赋》《
西京赋》仍是
散体大赋中的煌煌巨作。
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
乐府诗中的民歌。汉乐府民歌和《
诗经》是一脉相承的,《诗经》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以“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反映了两汉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当时
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和要求。标志着古代叙事诗的完全成熟。《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
汉民族第一叙事长诗。
汉代文人诗歌一直无所成就。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才成为
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
两汉散文创作的成就很高。两汉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纪传体《
史记》。可以和《史记》相提并论的是班固的《汉书》,成就稍逊于《史记》。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
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
孔融、
王粲、
刘桢、
陈琳等所谓“
建安七子”组成的
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
建安文学”的辉煌。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
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
蒿里行》、《
短歌行》、《
步出夏门行》等,都是较为成功的篇章。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
建安之杰”,《
白马篇》、《
赠白马王彪》〈
洛神赋〉。
魏晋之交,诗歌创作呈现出与建安时代不同的风貌。能够超越流俗的大诗人便是陶渊明,目睹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决心辞官归隐,保持自我的人格精神。《
归园田居》、《饮酒》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陶渊明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唐代的
山水田园诗派受其直接影响。陶渊明的散文、辞赋,数量虽不多,却非常出色,著名的有《
桃花源记》、《
归去来兮辞》、《
感士不遇赋》等。
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专力于文学创作,而主要运用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骈文。
南朝诗歌在
谢灵运手上
山水诗大放光芒,其后谢眺的山水诗写得清新圆熟,世称“大小谢”。北魏郦道元的《
水经注》、
北齐颜之推的《
颜氏家训》。最有成就的是由南入北的作家
庾信。
从我国古代小说体裁的形成和发展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
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其中晋干宝的《
搜神记》和南朝
刘宋时刘义庆的《
世说新语》最值得重视。
大唐王朝国力空前强盛,国家从长期分裂复归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充分发展的良好条件,再加上朝廷在各方面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确立了以诗赋取土的
科举制度,最终创造了唐代文学的空前繁荣 。唐一代作家作品数量之多,成就之高,影响之大,都是前未曾有的。
唐代诗歌堪称一代文学标志,中国
古典诗歌的顶峰,是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初、盛、中、晚各期都名家辈出,大家纷呈。诗歌创作几乎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男女老少,《
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两千余家,诗作近五万首,而实际远不止此数。
唐玄宗开元、
天宝年间,史称
盛唐,这一时期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和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以王维、孟浩然、
储光羲等人为代表的
山水田园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诗风刚健。韵味深长,唱出盛唐强音。李白与杜甫是古今诗坛的“双子星座”。李白诗歌豪放飘逸,史称“诗仙”。如《
将进酒》、《行路难》、《
蜀道难》,无不显示了诗人独特的情感色调和艺术个性。杜甫诗歌号称“诗史”,风格沉郁顿挫。他用诗歌创作抒发了忧国忧民之心,象《三吏》、《三别》,《
登高》。
安史之乱以后,
刘长卿、
韦应物的山水诗,是王维、孟浩然一派的继续;
卢纶、
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一派的余绪。以白居易、
元稹为首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了一场
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
卖炭翁》、《
长恨歌》和《
琵琶行》。这一时期,和
元白诗派齐名而诗风殊趣的是以韩(愈)孟(郊)诗派。还有柳宗元、刘禹锡、
贾岛和
李贺。李贺以其浓丽浪漫的诗风独树一帜,并启迪了晚唐的李商隐。
到了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是杜牧和李商隐。世称“
小李杜”。杜牧长于写七绝,风格俊爽高绝,写景也自然清丽,如《
山行》让人百读不厌。李商隐的七律沉博绝丽,以
爱情诗独擅胜场。
散文是唐代文苑的又一重大收获。韩愈、柳宗元以复兴儒学为旗帜,领导了一场其实质是文学革新的古文运动。韩愈的说理散文如《
原毁》、《
师说》、《
答李翊书》等。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最为后世称美,贬谪永州后所写的“
永州八记”成为后世游记文学的典范之作。
唐人的传奇是我国
古典小说的成熟之作。如《
莺莺传》、《
李娃传》无不写得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语言华艳生动。
词是在唐代随
燕乐而兴起的新诗体。它起源于民间。五代时,西蜀和
南唐成为词的创作中心,
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
花间集》问世于西蜀。而词人中成就最高的是南唐后主
李煜。
词发展到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标志。据《
全宋词》所载,作品有二万余首,词人一千四百余位。唐诗。宋词,堪称中国文学的双璧。
词到柳永手上,有了第一次革新。柳永从都市中下层人民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以写男女离别相思和个人流落江湖的羁旅之愁见长。他的词多用铺叙白描之法,层次分明,语言通俗,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平民色彩,在当时市民中传唱极盛。《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雨霖铃》(“寒蝉凄切”)等词
借景寓情,俗而能雅,是他的精心之作,尤传诵于后世。苏轼作为词的革新家,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使词成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他用词来写景、抒情、怀古.感旧、记游,风格多样。《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在南北宋之交,还出现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词意境深厚,感情宛曲,造语清新,尤其是南渡以后的作品如《
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将国破家亡的悲愤与身世漂泊的伤痛融合一气,缠绵抑郁,感人心魄。
宋室南渡以后,宋词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南宋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当推辛弃疾。辛弃疾使宋词的
思想境界和
精神面貌达到了光辉的高度。人称他的词作是“色笑如花,肝肠如火”,把词的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南宋词人姜夔继承
周邦彦,他的词作以纪游、咏物、怀人为主要内容,意境清空,格调骚雅,音律严整。
元代文学以戏曲著称,元杂剧以它高度的社会
历史价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形式体制,开辟了我国
戏曲文学的黄金时代。书会才人出身的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和前期
剧坛领袖。他的剧作,不论是
公案剧、爱情剧还是
历史剧,如《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善于将现实主义精神和
理想主义色彩融成一体,当行本色,雅俗共赏,是元杂剧中的第一流作品。王实甫的《西厢记》,通过
崔莺莺和
张君瑞的爱情纠葛,精心表现了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和复杂内心活动,元杂剧中一颗璀璨夺目的艺术明珠。重要的杂剧作家还有
康进之、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著名的杂剧还有《
李逵负荆》、《赵氏孤儿》、《梧桐雨》、《汉宫秋》、《
倩女离魂》等,情节曲折,人物生动,有的至今还活在
戏曲舞台上。
元代还出现了一种配合当时流行曲调清唱的抒情诗体,就是散曲。一般所说的元曲,是杂剧与散曲的合称。元代前期的散曲作家以关汉卿和马致远为代表,关汉卿的[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
套曲质朴自然,诙谐泼辣;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情景交融,堪称“秋思之祖”。
张养浩的[
山坡羊]《潼关怀古》结句精警,在元曲中不可多得。
明代城市经济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市民势力不断增长,适应市民文化娱乐需要的小说、戏曲等
通俗文学特别昌盛。
一种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长篇章回小说在明代出现了。现在所见的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几个主要人物如诸葛亮、
刘备、
关羽、
张飞、曹操等,写得比较出色,但总的来说
性格描写不同程度有点定型化。明代另一部长篇巨著是施耐庵的《水浒传》,小说艺术地表现了北宋末年以
宋江等三十六人为首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不少人物写得个性鲜明,活跃生动。全书以招安的悲剧结局,艺术上后半部不及前半部那样有光彩。
明中叶以后,长篇小说创作进入高潮。讲史小说、
神魔小说、
世情小说、
公案小说,各有佳作问世,留传至今的尚有五、六十部之多。其中如吴承恩所写的神魔小说《
西游记》,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兰陵笑笑生写的《金瓶梅》,直接取材于明代社会生活,它对当时官场市侩某些世态人情的深刻表现。
明代短篇小说的主要形式是拟话本。冯梦龙的《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和《
醒世恒言》,以及凌濠初的《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两拍”。、最精彩的篇章,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卖油郎独占花魁》等。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
封建王朝,在文学史上中国古代文学以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为下限,以后便是
近代文学阶段。在这一时期,清王朝为巩固统治,平息
民族矛盾和
阶级矛盾,对知识分子施行高压与笼络两手并用的政策。一方面大兴
文字狱,实行严酷的思想控制,另一方面又用科举制度来网罗为清廷效劳的文士。因此清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全面复兴但又无法超越前代的时代。小说、戏曲继明代之后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诗、词、散文、骈文领域作家众多,流派林立,成就斐然。
清代文学成就最大的当是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顶峰。另一部长篇巨著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清后期有
李汝珍的《
镜花缘》,反映了作者在妇女问题上的民主性见解,但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都显得逊色。就文言短篇小说而言,最优秀的是清初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古代文学在传播中的
文化传承问题。因为经济发展尤其是网络时代背景下,许多现代化潮流文化语言冲击着古代
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古代文学产生了一些曲解,因此在保持正宗传承的情况下,加强古代文学研究和保护显得弥足重要。
欧洲古代文学
古希腊位于
地中海东北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希腊,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东达
小亚细亚、
叙利亚,南达
埃及、
北非,西达
意大利南部、
西西里岛,北达
黑海。罗马城邦相当于现在的罗马,帝国时期最广的疆界北面从不列颠、
莱茵河直到黑海,东部包括
美索布达米亚、叙利亚,南部包括整个北非,西部包括现在的
葡萄牙、
西班牙,而以现在的意大利为本土。
古希腊和罗马都从原始公社进入奴隶社会,并经历了奴隶社会由盛及衰的各个阶段。希腊在公元前八世纪以前还处在
原始社会,公元前八至六世纪奴隶社会逐渐形成,到公元前五、四世纪进入
希腊历史的全盛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末以后逐渐衰微,称为“希腊化”时期。罗马也大致在公元前八至六世纪时原始公社逐渐解体,经过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即共和国时期的
奴隶制的发展,到公元一、二世纪而达到奴隶制全盛时期,即帝国全盛时期,公元三世纪以后罗马
奴隶制国家由衰落而灭亡。古希腊和罗马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平行发展的,直到公元前二世纪中叶,罗马才最后代替了希腊在地中海的统治地位。
古希腊、罗马同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当欧洲绝大部分地区还处在野蛮状态,古希腊、罗马已经有了高度发展的文化。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建立在奴隶社会的基础之上的。恩格斯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
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
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在思想意识、
国家制度、
科学文化等等方面,现代欧洲和古希腊、罗马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继承关系。
古希腊、
罗马文化是古希腊、罗马社会的产物,但它又是在文化发达较早的
亚洲西部国家和埃及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无论在宗教、科学、哲学等方面都可以看到埃及、
巴比伦和其他国家的影响,甚至
希腊字母也是在
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古希腊、罗马
文化发展起来以后,也反过来影响了这些国家。
古希腊、罗马文化在进入
阶级社会以后反映了当时的
阶级斗争。奴隶社会的
基本矛盾是奴隶和
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在奴隶主内部又有上层和下层的矛盾。奴隶是
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但是他们处在绝对无权的地位,甚至不被当作人来看待,他们的愿望和理想在文化中只能曲折地、间接地有所表现。当时的统治文化是奴隶主文化。在奴隶主文化内部也有两种不同倾向,一种是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的,一种是代表奴隶主下层、有时也包括奴隶的利益的。这种情况明显地反映在哲学上的
唯物主义和
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伊壁 鸠鲁,罗马哲学家
卢克莱修的唯物主义哲学代表了奴隶主民主派的思想,而希腊的
苏格拉底、
柏拉图、斯多噶派、
新柏拉图主义者以及他们的罗马代表则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思想。有的哲学家既有唯物主义思想也有唯心主义思想,如
亚里士多德。
希腊、罗马文化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不同之处。这主要是由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各自的特征所决定的。希腊的奴隶制国家表现为各自独立的城邦,在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
雅典,奴隶主内部民主比较充分。罗马则是由城邦发展为庞大的奴隶制帝国,有更加严密的
国家机器进行专制统治,民主气氛薄弱。此外,希腊的工商业比较发达,而意大利适宜于农业,大规模地使用奴隶,实行大田庄制。基于以上原因和其他因素,在希腊,特别是雅典,在哲学领域中就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文学成为活跃的政治生活中一部分;在文学和哲学发达的基础上,
文艺理论获得很高的成就;科学和艺术十分昌盛。此外,希腊奴隶主提倡精神和身体的
全面发展,富于机智和创造性。而罗马则在国家观念、统治术、法律、
军事技术和工程等方面有更高的成就;在公民中提倡坚毅、服从、责任感等道德;在哲学领域则从希腊的现成体系中取其所需而予以发展,如
希腊化时期的
伊壁鸠鲁、斯多噶哲学、
折衷主义以及后来的神秘唯心哲学;在文学领域,罗马沿用了
希腊文学的形式,产生了反映罗马特点的文学;此外,罗马奴隶主文化的寄生性也更为突出。
罗马人模仿并继承希腊文化,有以下一些主要原因。当公元前三世纪罗马开始强大的时候,希腊已经经历了文化的全盛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后),这时希腊文化高于罗马文化。希腊和罗马在地理上是比邻,希腊又很早就移民到意大利,而罗马后来又征服了希腊。希腊和罗马的
社会制度相同。但当罗马开始强大的时候,希腊文化已进入衰落时期,罗马所受希腊影响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这一时期的。更重要的是罗马文化毕竟是罗马
奴隶制社会的产物,不能认为是希腊文化的简单重复。
就
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而言,前者对后者有很大影响,但它们还有各自的特点。
马克思指出,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具有永久的魅力。不论神话还是史诗又都是希腊全民的创作,在人民中间经过几百年的锤炼,在许多方面有它独特的成就。继
荷马之后,希腊产生了一系列杰出的作家,如抒情诗人
萨福、阿那克瑞翁、
品达,寓言作家
伊索,悲剧家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庇得斯,喜剧家
阿里斯托芬,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以及
演说家、历史家等等。特别是悲剧和喜剧作家,他们紧密结合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进行创作,热情地为民主事业奋斗,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们以
民间文学为他们作品的基础,既有所继承,又大胆革新,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希腊文学的
古典时期。
亚理斯多德在公元前四世纪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艺理论,尤其是关于悲剧的理论,对后来欧洲文艺理论的发展起过深远的影响。古希腊文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首创的性质,后世欧洲的
现实主义和
浪漫主义方法都可以溯源到希腊。欧洲文学的主要体裁,如诗歌中的史诗、教谕诗、抒情诗、
田园诗,戏剧中的悲剧和喜剧,散文中的历史、演说、
哲学论文、
对话录、
文学评论、传记、传奇和寓言等等,莫不创始于希腊。
罗马文学虽然总的成就不及希腊,但是它继往开来,成为希腊和后世欧洲文学的中介。罗马文学对
文艺复兴时期、
古典主义和十八世纪欧洲文学,影响尤大,通过罗马文学作品,人们可以看到一些失传了的希腊作品的面貌。罗马文学在某些方面发展了希腊文学,在某些方面也有所独创,例如
维吉尔的史诗使古代欧洲文学中的史诗得到定型;
西塞罗的演说在技巧上达到了古代雄辩术的最高水平;卢克莱修的
哲理诗在古代文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普劳图斯的喜剧密切结合罗马生活,也取得一定成就;讽刺诗在罗马文学中比较发达;此外,罗马文学中的警句、小说在古代文学中也较为突出;文艺理论方面,
贺拉斯首次提出文艺的教育和娱乐的双重作用。但由于罗马奴隶主显著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在晚期希腊文学的影响下,罗马文学常常表现一种颓废倾向。
文学分期
希腊文学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氏族向奴隶社会
过渡阶段,这时产生了神话和史诗;古典时期,即奴隶制全盛时期,产生了悲剧、喜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希腊化时期,文学崇尚修辞技巧,内容贫乏,主要成就是
新喜剧。公元二世纪以后,希腊影响所及的地区被罗马帝国吞并,虽仍在
希腊语作家,但古希腊文学已失去独立性。罗马文学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到二世纪中叶为开始阶段,作品大都失传,主要成就是喜剧;共和末期为一段,无论散文、诗歌都有较大成绩,称“黄金时代”;公元一、二世纪,即帝国初期,称为“白银时代”,以讽刺诗和历史较为突出;三世纪以后为衰落阶段。此后,以
拉丁语写作的作家中,基督教作家成为主流,此外还有由拉丁语派生的方言文学,欧洲文学也进入
中古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