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一种行政区划型经济,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接口桥梁,是典型的
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个性经济、差异经济。县域是我国
资源禀赋最丰富的区域,占据国土总面积的93%,布局我国84%的
世界自然遗产、77%的国家风景名胜区、68%的
国家森林公园、70%的人口和45%的
地区生产总值。
时代背景
在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时代,推进县域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立足“三新”谋划布局,即站在
新发展阶段,践行
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作为连接
城市群、
都市圈和乡村之间的重要区域,县域
高质量发展对打通城市群、
国家中心城市、都市圈
发展战略与
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连接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县域强则国家强。”此前提出的“三起来”理念将县域治理的重难点和着力点聚焦于强县富民、改革发展、城乡贯通三个方面。所谓“三起来”,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
李建伟认为,在
经济新常态下,
要素成本和
资源环境的红利相对减少,但政府
改革创新红利仍在增加。他还表示,县域实现质量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常态”,
需要发展一批特色优势突出、
功能定位清晰、
集聚效应明显、
辐射带动力强、财政
贡献率高的
主导产业,发挥特色
竞争优势。
新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
发展阶段。新阶段是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对公平、正义、民主、环保等方面的
诉求更多、更高。因此县域经济在新的历史阶段,应该注重这些新变化、新诉求,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县域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践行新发展理念。一是创新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要坚持从
要素驱动向
创新驱动的转变,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把创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二是
协调发展,通过企业
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税收制度改革等,推动
生产要素在县域内外的
自由流动,提高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
配置效率;三是
绿色发展。推进
生态环保、
清洁能源发展,走绿色发展、
绿色复苏之路,建设和谐美丽的新县城。中国承诺要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要求县域在规划经济项目时,应该优先发展绿色
低碳项目,严控两高的工业项目,大幅度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力倒逼
能源结构、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努力构建清洁低碳的
现代能源体系,带动
绿色产业强劲增长;四是开放发展,大力推进内外联动,发展
开放包容的理念。加快建设外向型的产业示范园区,努力参与
经济全球化过程,支持跨市跨省跨国建立一批飞地
研发基地和
产业园区,实现优势资源的共建机制;五是共享发展。坚持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整体规划、整体建设、
整体运营,持续提高城乡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县城的公共
服务水平,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
战略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县域经济在发展中,应充分挖掘地方的经济禀赋,找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把县域特色和潜能充分释放,推动县域
经济转型升级。应立足
本地市场,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
中心城市的
产业转移,布局符合高质量发展的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特色
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加工基地、优势产业园区,推动
全产业链的链条延伸,提升在产业链的位置,推动县域经济高端化、多元化和特色化发展。
特征和新趋势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一,
区域经济运行:相对完整和完备。县域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
组成单元,是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较为完备的各种经济活动总和。
县级政府具有独立的资源配置权限,县域经济活动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流通等各个环节,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一二三产业,这些活动基本是在行政区域的区域内完成,是国民经济相对独立又相互交叉的基本运行单元功能,是国民经济循环的坚强支撑载体,是区域经济之间共同协作发展的
助推器。
第二,
市场管理调控:独立性和能动性一体。县域经济在经济
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基本作用,是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县域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追求“大而全”,而是要积极发挥能动性,发展“专而精”的特色产业。“专而精”要求聚焦当地优势的特色产业,更加关注
科技进步和
产品创新,更加关注特色产业的前沿和
发展趋势,增强
抗风险能力,保持可持续
发展能力。回乡经济、
资本下乡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升级发展的新生力量。
第三,区域
综合发展:差异化与非均衡性。中国东中西部的县域发展具有差异性,地理区位上,有东部沿海县和中西部山区县,有中心城市近郊县、沿江沿线县和边远偏僻县;在
资源禀赋上,有矿藏资源丰富县和无矿无水无树“
三无县”;在
人口规模上,有超过100万人口大县和不足1万人口小县,总体来看县域经济的差异是由资源禀赋、制度差异和
人才资源形成的。这些区域间的差异,造成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
不平衡性,县域间的GDP差距较为显著,《2021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报告》指出,
百强县东部地区占65席,
中部地区占22席、西部地区占10席,
东北地区占3席。县域经济的
发展水平和当地的资金投入、
人才储备、发展观念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第四,区域开放与包容:地域特色与地缘情结。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行政区划的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显,具有本地化特色的人文历史、
特色资源和历史演进。但是县域在经济发展中,不能仅仅封闭在固定的行政区划上,经济发展规律要求县域在发展过程中,要突破县域在行政区划上的约束,在区域内外更多地进行资源配置和要素统筹规划。县域不仅要
城乡融合,还要与城市群、都市圈相融合,找准定位,锚定分工,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发展基于地方
要素禀赋的开放型特色经济,从而有效融合
区域发展大格局,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省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平台。县域经济具有一定的
过渡性,可以通过自身优势成为有效连接
城市经济与
乡村经济的纽带。
新型城镇化是与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紧密连接的城镇化,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张,
土地价格不断攀升、
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随之带来的企业
生产成本和
运营成本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城中企业不断向城市边缘的区域布局和集聚生产资源,这为县域承接城市的产业转移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是经济发展新阶段中城乡互助、工农互促的重要载体。
第二,新的模式和新型业态迭次涌现。随着
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与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三新”经济为代表的
新动能不断发展,积极促进
新经济稳健发展。以
科技创新、知识赋能为导向的新经济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
新动力和“新引擎”,对于县域经济开展创新活动,激发经济发展动能起到重要作用。现代
科技成果、新型业态和新
商业模式将不断被引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传统制造业向
智能制造转变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专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二三产业的纵向与横向融合发展,将打破产业的边界,不断涌现“
互联网+”、”智慧+“等新业态新模式。
第三,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效应增强。2017年,国务院发布《
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步伐。2019年2月,《
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2020年2月,《2020年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提出要发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县域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对于
建设创新型国家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第四,要素的“
涓滴效应”助推县域
产业创新。大中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县域的要素具有大量的“
虹吸效应”,而随着城市生产生活成本的上升,城市生产要素要素的“涓滴效应”不断显现。回乡经济、资本下乡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升级发展的新生力量。县域
人口基数大,巨大
消费市场有待挖掘,越来越多的
社会资本开始下乡,这其中包括传统
农业企业、房地产、信息、电商等企业,以及相关专业技术、
社会服务、
金融服务等机构。在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出于培育县域新动能的考虑,国家大力支持在外农民工、企业家、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创业就业,回乡创业逐渐成为很多在外创业者的重要选择。
作用和地位
县域经济的作用
第一,经济发展增量的新空间。新发展格局的“新”就是指由
出口导向为主、国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旧发展格局,转变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要紧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一
时代主题,认识到产业是县域发展的根本和
动力源,增强县域内生发展的新动能,抓好产业做优实业做强企业,夯实县域发展的底部根基。中国
国民生产总值的60%以上主要是由
省会、都市圈、城市群所贡献的,这些区域的
经济发展水平与
发达国家或地区差距较小,而我国
幅员辽阔较为分散的县域经济发展绝大多数地方还处于较为低端的
价值链和产业链环节。因此,在大中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经济
承载能力趋于稳定的形势下,从国民经济双循环发展的视角看,县域是中国经济增量的新空间。与此同时,县域经济衔接农村与
城市市场,是新型城镇化和
乡村振兴及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纽带。
第二,助推中国消费的新战场。从经济发展的
需求侧来看,县域经济是
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新战场。从社会发展阶段看,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的诉求需要县域经济的全力参与;从
人口数量看,中国的县域拥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具有强大的潜在消费空间和消费市场,是未来中国消费的新领域;从地理范围看,中国县域占国土面积的93%,广阔的土地可以推动建立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从
居民收入看,县域
居民可支配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
农村消费潜力将不断被激发,这是一支强大的消费力量,也是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第三,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随着乡村振兴进程不断深化,县域视野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年来,从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基本完成,再到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县域作为城乡互助的重要节点,可以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层面的体制障碍,加快打通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和交换的循环通道;统筹设计县域内
公共设施、产业园区、开发区的空间布局,不断提升县域层面的综合
服务能力,乡镇层面的区域服务能力,有效实现县乡村的协同互补发展;县域层面利用禀赋资源的优势,有效承接城市产业的转移,调整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有效承载
乡村劳动力,为乡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平台和计划,推动农民工就地市民化,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大城市的
就业压力。
第四,实现生态发展的重要屏障。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2030年期间达到
碳排放的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把我国的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我国未来数十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之一。县域层面可以对产业类别进行
分类管理,在
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上加以限制,清洁能源和
节能环保产业则优先发展,积极推进工业绿色升级,农业绿色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向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能源
消费模式转变,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绿色县域生活。
县域经济地位
第一,县域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
新时代“三农”工作重心。县域是乡村振兴
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县域通过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
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可以推动县域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只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全面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实现县域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目标。
第二,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主要平台。农业与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县域经济尤其是产业园区经济的发展壮大,可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人才、土地、物流等方面成本较为低廉的优势,从而释放县域在空间布局、创业就业、
居民消费和
公共服务方面的便利性和集聚性,从而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好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才能逐步健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县域经济发展好了才可以带动了农村
生活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第三,县域经济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稳就业需要兴产业,只有筑牢
产业发展基础、激活产业发展潜能,才能有效稳定和扩大就业。我国不少县城产业发展规模小、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不仅对县级政府
财政收入带来不利影响,也难以为
农业转移人口提供量多质优的就业岗位。县城可以利用自身的特色资源、特色文化、特色区位、特色生态等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健全配套产业,走产业集群式发展之路,从而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
第四,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基层保障。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逐年下降,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贡献因素。2018年工资性收入和转移
净收入增加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近70%,加上经营净收入中二、三产业增加的净收入,3项合计近90%,非农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转移到城镇或者是非农产业。那么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第五,县域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
供给侧看,通过
规划设计,县域经济可以承接城市产业梯度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和
产业转型升级;从需求侧看,县域人口占
比高,消费市场体量大,
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县域消费潜力巨大,是国内大循环的主要消费市场。
经济特点
1.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还需要结合中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2.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
地理空间,是以县级
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3.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
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
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
能动性。温家宝同志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4.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
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5.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
诸侯经济”,具有
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
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
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6.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
经济体系,县域
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
比较优势,突出
重点产业。
7.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调控主体
纵观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它特有的属性,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它有着特有的历史地位和深刻内涵。具体来讲: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
中国自
秦朝置县以来就有了县域经济。在2000多年的传统小农经济时代,由于化儒愚民、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的政策效应愈积愈深,自唐宋盛世以后中国县域经济开始变得越来越单一、越来越萎缩、越来越萧条,整个
封建王朝也由兴盛走向衰败,由富强走向贫弱,由先进走向落后。
新中国建立以来,县域经济获得了“两次解放”,国民经济也随之实现了“两次提速”。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使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7亿亩土地,免除700亿斤粮食的地租。1952年,
粮食产量因此比1949年增加了45%,超过解放前最高年产粮的18%。1952—1958年,
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7%,高于世界同期平均
增长率3个百分点。第二次是80年代初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使农民从人民公社的制度中解放出来。
1978—1985年,农业
附加值增长了55.4%,农村居民家庭
人均纯收入增长1.7倍,
增长幅度创历史最高。1979—2003年,
国内生产总值按
可比价格计算平均增长9.4%,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增长3%左右的速度。
崩溃边缘
相反,上个世纪“大跃进”时代,县域经济遭受了巨大创伤,国民经济也面临崩溃边缘。当时,我们为了“坐飞机,乘火箭,赶美超英十五年”,实行“全民炼钢,以粮为纲”,并且试图消灭
商品经济,建立了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然而,1959年和1960年,大约有2000万人死于饥饿,少生了1500万个孩子,因为妇女虚弱到没有了分娩的气力。为减缓城市食品的供应压力,2500万
城市居民被迁往乡村。
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都是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区域内的
自然资源,而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资金、技术和人才。中国是一个
传统农业大国,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工业化与城市化,长期采取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
经济政策。县域经济为城市经济提供了巨大的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城市经济在县域经济的摇篮中发育、成长。
据统计,1950—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产品
剪刀差的形式,每年提取
农业剩余净额155亿元,用于城市与工业发展。1979—1997年,每年净提取811亿元,是改革前的5.2倍;国家和城市又从农村拿走土地2亿7千万亩,用于城区扩容、修建工厂和开发区,这笔土地以极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买走,中间被国家汲取6—10万亿元以上的剪刀差。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的县域经济,率先拉开了由传统
小农经济、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序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安徽省部分农民冒着“割
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偷偷摸摸地将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
凤阳县小岗村便是这项改革的发源地。当年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
手印立下大包干秘密协议,协议上写着: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当时著名的75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余全是自己的。由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
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计划体制,极大的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带来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据统计,1980—1990年,
中国农业年均增长率达5.99%,工业为11.1%,服务业为13.6%;与1965—1980年期间的农业年均增长率2.8%、工业10%、服务业10.3%相比,全面实现了经济提速。
精神动力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并为经济发展提供
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
必要条件。
县域经济是县域社会的脊梁。县域经济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一方面,不断剥离家庭的种种职能;另一方面,要求社会更好地承担抚养教育、赡养老人等职能。一方面,合力抗衡政治专制;另一方面,要求实行政治民主。一方面,千方百计提高
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求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提供持久不竭的强大动力。然而,
教育科学、社会保障、政治民主的发展,都需要经济发展来支撑;离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社会发展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
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
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
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
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
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回良玉指出,发展县域经济要着重做好六个领域的工作。包括: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拓宽农民的就业和增收渠道;着力培育特色
支柱产业;加快小城镇发展,尝试引导
社会力量参与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快县域
金融改革,缓解农民和
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大力改善县域投资环境;打造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等。回良玉还表示,要扩大大中城市的产业向县域转移的规模,打破行政界限,逐步形成县域经济
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的格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说:“中国的县域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对农业的发展,对农村的繁荣,农民的富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中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
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enterprise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
第三,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如何消化
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运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第四,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中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
农村劳动力向
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来,农民来自
第一产业的收入从75.6%降为2004年的59%。来自务工的
工资性收入已经上升到了34%,从新增的收入来看,50%以上是来自务工收入。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转移到城镇或者是非农产业。那么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重要途径
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刚性增强。首先,县域经济必须要走“工业
兴县”的战略,实现
产业结构的调整,重新
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工业,对资金的
需求量很大,没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工业兴县”只能是纸上谈兵。其次,改变扭转落后的农业、农村经济,就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
农业产业结构,推行
农业产业化,走特色农业、
订单农业之路。这就要适度调整压缩
粮食作物的比例,加大蔬菜、林果等
经济作物的比例。而
林果业、蔬菜种植及养殖业的发展所需资金,要远远大于种植业。第三,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发展
民营经济,把民营经济作为培育经济增长点的
突破口。第四,加强城镇建设。一方面政府加大对城镇
土地资源的利用,对土地进行有效储备,统一收购,做好营运土地的文章;另一方面,为进一步优化
投资环境,加大引资力度,政府要加大对城镇工贸园区的建设,增强对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都要有大量的资金做保证。
二、县域资金分流严重,加剧了县域经济资金供求矛盾。一是
邮政储蓄增势迅猛,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外流,成为县域经济资金外流的“黑洞”。二是随着
商业银行经营
管理体制的改革,县级行的贷款权限逐渐上收,致使县级行贷款功能逐渐萎缩,存贷款比例严重失衡,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三是由于
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及学费价格的上涨,每年也需从县域抽走大量的资金。四是随着股票
债券市场的发展和人们的
投资理念的提高,加之银行储蓄
存款利率的持续下调,造成部分
资金流向股票债券市场。
三、
金融信贷支持做为县域经济资金供应的主渠道作用呈弱化态势。
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和吸引外资成为县域经济资金供给的主渠道。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离开金融的信贷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便会因“
缺血”而萎靡不振。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金融的资金供给的主渠道作用呈逐渐弱化态势,总体表现是金融信贷投入总量增长缓慢,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合理
资金需求。
四、县域
民间借贷相对活跃。民间借贷并非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其历史源远流长。民间借贷在支持县域农村经济方面有其积极的作用,但其负效应也
不容忽视。
整体发展
第一,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
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第二,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服务的积极运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
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第四,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转移农村的
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
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
发展之路。所以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运用。据有关算,“十一五”期间,还有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这将给城镇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就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运用。
农民增收
第五,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县域经济是要富民强县。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要统一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县里的财力也就能增加。从“三农”来看农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要看到这个根本目的。发展县域经济还是要把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到实处就要落在农村增收上。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当地农民是否增收。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就可以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和一些产业的开发上有所遵循。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
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来展开。从国家宏观上来讲要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是
宏观经济的问题。解决了县域
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首先,要按照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作为农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要本着
多予、少取,
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县域经济,建立合理的
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
财政政策方面,要根据新的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
税收政策,是适当调整现行的
财政体制。
“十一五”规划提议明确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
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理顺省以下的
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省级直接到县的财政体制。根据这个精神,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适当调整市县
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给县级政府更多的调节余地。
其次,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是否可以考虑探讨对县域新办的企业给予
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企业初期发展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确实很难,当地的条件各方面都有限,那么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不同于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能够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
第三,在金融信贷方面还是要深化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要健全
融资担保机制。要探索建立健全县域企业enterprise融资担保机构,解决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深化信用社政策,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
第四,
投资政策。一是要积极调整
投资结构,加大对县及县以下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在公共设施的
建设投资上也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样既能够改善县域的
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也能够直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相关政策
发展若干对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未来20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占国土面积93%、人口85%强的县域。因而,十六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了要“壮大县域经济”。
突出工业地位: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而减少农民的最重要途径就是
农村工业化,
工业化水平低是绝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县域经济与农业划
等号。县域经济不仅是农业经济,而且涉及经济领域的各个产业,仅仅依靠农业发展不可能克服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土地与人口之间的尖锐矛盾及县级财政困难、农民增收迟缓、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等各种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依靠工业的迅速发展来解决。立足县域现状,着眼长远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仅是增强
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引领县域工业的发展
实践已证明,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发展必须依赖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县域发展工业的
资源禀赋决定了工业发展的首要途径是与农业结合、与农民结合,才能充分体现资源优势,实现个性特色,才能依托比较优势成为市场竞争的赢家。
1、加大对产业化优势龙头企业的重组整合,形成一批竞争力更强,带动力更大的龙头
企业集团。一是着力打造优势
主导产业。二是重组以粮食
产销一体化为基础的
食品加工业。三是以龙头企业带动,整合其他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共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2、立足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的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在抓好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以优势农产品的深加工为主的企业势在必行。
(二)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实现县域工业新突破
工业园区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是县域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承接项目的最佳平台。加快园区建设,实现产业的集中连片,既能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各类生产要素的
聚集效应,又利于污染的集中治理,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
交易成本。因此,壮大县域工业,工业园区建设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一要着力改善园区的
硬环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先期投入总量大、
周期长、见效慢、
资金筹措困难,这是制约园区建设的“瓶颈”之一,可先由市、县财政负担一部分,动员有关部门支持一部分,入园企业出资一部分,通过置换土地等方式来筹集,尽快实现园区硬环境的优化。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县域工业园区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要立足县域比较优势,精心筛选成功率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项目,积极开展诸如旅游节、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灵活机动的招商活动,广泛参加各种形式的招商洽谈会、博览会。三要采取优惠的
政策措施,吸引、引导民营企业、乡镇企业进入园区发展。一个园区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充其量也只是个
形象工程,有产业无特色,也就丧失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园区建设一方面要立足务实,防止园区成为空壳,另一方面在产业
项目选择上,要在个性特征上做文章。
其次,在基础较好的县城和中心镇新建一批工业园。我市现有的五个县域工业园分布于东五县,五个山区县还未形成明显的工业园。在山区条件较好的重点镇,按照“成熟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方针,再新建一批工业园。使之成为带动山区工业发展的加速器。新建工业园要科学地做好发展规划,在规划制定上要体现
实事求是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明确目标原则和可持续
发展原则,要突出当地资源优势,突出项目的载体作用两个特点。政府各级部门要从征地、税收等各项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协调和解决好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园区建设尽快成规模、见效益。
工业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极大地推动了整个
国民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在县域工业中,乡镇工业的支柱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改革的深化和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乡镇工业当年高增长时期的
市场环境、机制优势已不复存在,乡镇企业这一中国农民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
增长速度明显趋缓、
经济效益下降、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等。因此,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使乡镇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实现
二次创业,是振兴县域工业的关键所在。
1、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不断深化乡镇企业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生产过剩,乡镇企业的低起点、小规模、高污染,技术落后、产权不明晰等弊端日益凸显,必然导致乡企发展步入低谷。从深层分析,则是受制于乡镇企业
组织结构和
产权制度改革的滞后,使乡镇企业在发展中的“
国企病”充分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
政企不分、产权不清和
家族式管理等,使企业难以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因此,必须以
产权制度为核心,采用股份制、
合作制、民营化等多种形式,加大改革、改制力度,使乡镇企业尽快成为
产权清晰、
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
市场主体。
2、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推进乡镇企业的资产重组。小、弱、散,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是2005年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乡镇企业要想
重振雄风,谋求更大发展,必须在资产重组上下功夫。
小型企业要按照
产品链,积极向大型企业靠扰,同行业之间也要从提高
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抵御
市场风险的战略高度出发,广泛开展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与协作。食品、造纸、建材等都是我市乡镇企业中的优势产业,通过资产重组,做大做强的潜力巨大。因此,要放眼国内和国际市场大分工,敢于联合起来“
走西口”。
3、加大技改投入,努力调整结构,促进企业升级换代。乡镇企业普遍从“模仿”起家,没有
核心技术,加之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加大
科技投入,积极推进二次创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重振乡镇企业雄风。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从自己企业的
市场定位出发,立足实际,分析市场、研究市场、
细分市场,选准
消费群体,找准切入点,以此为目标,努力调整产业结构、
产品结构。二是要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强研发,尽快形成一批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要提升企业的
技术装备水平,彻底改变作坊式生产的现状,进而提高产品的
技术含量,增强
市场竞争力。三是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乡镇企业要高度重视高科技人才在企业中的作用,把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为我所用与为我所有相结合。同时要做好对员工的终身培训,锻造
学习型组织,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素质,使我市乡企能驾驭不断变化的市场和
经济环境,真正成为立于不败之地的市场竞争主体。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减少农民。如果大多数农民永远停留在土地上,
农业效益就难有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水平就永远难有大的跨越。因此,减少依靠土地的农民数量,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转移农民的另一重要途径在于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越高,土地基础设施
利用率就越高,使用
边际成本就越低,资源的利用率就越充分,
经济主体间的交流就越多,产业间自然会形成相互衔接的链条,人流、物流、
信息流、产业链的互动性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会出现以农
兴城、以城促农、城乡联动,农民不仅进得来、留得住,而且可以将城镇的文化、科技、信息向农村扩散,更好地发挥“辐射源”的作用。我市与全国的城镇化水平尚有一定差距,与发达地区比差距更大,振兴县域经济,就必须做好城镇化这篇大文章。2012年这种
撤乡建镇,遍地开花的理想化、一刀切做法,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只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必须以中心城镇建设为重点,实行优势城镇率先崛起,达到产业、人口、资本、资源等要素的快速聚集,实现规模经营,从而使城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
增长极。
1、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从转移农村
人口目标看,大中城市
生活成本和就业成本远远高于小城镇,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很难支撑在各类城市的定居生活,而且城市国有企业
下岗职工面临的困境、
社会保障支付的压力以及现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进城定居的“门槛”。而小城镇与农村的天然联系和较低的进入成本,使其成为离开土地农民的理想去处,从这一点来讲,其作用是大中城市无法替代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小城镇将在活跃县域经济、推动
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到2002年,我市经
撤乡并镇后
建制镇的数量已达到96个,但
小城镇功能的发挥还远远不够。加快
小城镇建设,一是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进行
户籍改革,加快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二是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对小城镇的规模、功能做好科学规划和定位,重点抓好十个县城和基础条件好、
发展潜力大的
中心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发挥农村
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三是要努力改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条件,为人口聚集、
产业聚集打好基础。四是在山区县要把扶贫攻坚、移民搬迁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在满足就业的前提下,使部分农民一步进城。
伴随大城市建设,
岐山、凤翔
撤县设市和“一区七园”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市的城市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小城市要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发展“拾遗经济”、“补缺经济”和“
城郊经济”,大力引进大城市建设过程中转移或外溢的产业和企业,积极开展与大城市大企业的生产合作,为其提供
初级产品和零配件,实行配套
协作生产,“借船出海”,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扩大
城市规模,尽快成长为
中等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与小城镇蓬勃发展的城市体系。
3、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的推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本身能否为进城农民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在未来发展中,第三产业将是吸纳劳动力的主渠道,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就成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举措之一。我市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占
GDP的比例仅为21.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多个
百分点,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更大,说明县域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还相当广阔。各县县城及中心镇,要从
自身优势出发,积极发展服务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各种服务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农副产品流通业。
连接农产品
农产品流通是连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属
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强,对技术和资本要求相对较低,与“
三农”联接紧密等特点,同时在县域
第三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市县域的
辣椒、畜产品、蔬菜、瓜果、中药材等优势产品、
特色产业要打开国内外市场,也必须依赖
流通业的发展。各县要根据本地实际,依托
特色农业和特色
资源开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搞好产前信息、产中科技和产后
销售服务,加快农产品区域化、专业化、
集约化经营步伐,重点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
服务体系。
(1)培育几个区域性的
综合批发市场,或有特色的
专业批发市场。
(2)扩建、改造现有
批发市场,不断完善其
综合服务功能和管理的现代化程度。
(3)营造品牌,培育优质名牌农产品,引导农民改变观念,争创名牌,以此开拓市场,扩大
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同时要重视应用好
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各县的特色产业、
优势产业,促进农产品跨区域的流通,抢占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通过
网络技术,为农户把握
市场信息,提供优质服务。
21世纪以来,虽然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在逐年下降,但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中国农产品已出现市场饱和,进一步增加产量,市场已难以消化,加之入世后农产品的价格已普遍高于
国际市场。因此,简单地依靠增产、提价已难以实现农民增收。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仍在于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优势产业
我市的农业
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区域特色仍不明显,优势产业还不成熟。要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使农业这一县域经济的
基础产业得以焕发生机。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以优质、高效、
绿色环保为前提,突出区位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具有我市特色的辣椒、
苹果、
弥猴桃、干杂果、蔬菜、中药材等拳头产品,扩大规模,连片开发,专业化种植,优化农产品的
区域结构,形成山、川、塬特色鲜明,主业突出,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2、大力发展
畜牧业。我市畜牧大市建设的
实践证明,畜牧业是
农业经济中发展最快、潜力巨大的产业,要在已有基础上,做大规模,提高水平。北部山区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主攻畜牧业,进行无粮村、无粮镇试点;川、塬
粮食主产区,要进一步调整粮经饲比例,提倡在高效农田种植优质饲草,大力发展以
高产奶牛为主的
舍饲养殖,培育养殖大户,以点带面,推动畜牧业的大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结构调整。我市县域内有五个省级星火密集区,32个农科专家大院,又毗邻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是一笔宝贵的
科技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综合
集成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通过示范引导,不断扩大先进适用
农业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使我市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始终处于以科技为先导的基础上。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科技和教育的差距,振兴县域经济必须着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在广泛引进各类高科技人才,不断充实县域科技队伍实力的同时,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新型高效的
农业科技引进示范推广体系。一要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方便、快捷、通畅、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与
教育培训信息体系。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广泛采集、加工国内外最新适用科技信息,研制开发新特优农林牧种子数据库,运用科技成果数据库,农林
专家咨询系统等
多媒体产品,将农村、农业、农民急需的科学技术及时有效地传播到位,使科教与“
三农”之间实现双向直通,良性互动。二要建立不同特色的
科技示范体系。要依托专家大院,建立一批科技
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形成层层有示范,处处有典型的格局。同时要加强乡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其在
农业技术推广示范方面的带头作用。三要引进推广先进成熟的
适用技术,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引进推广农林牧新优品种、规模化设施养殖、农林畜产品加工增值。水土保持型
生态农业等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密切相关的新技术。
2、构建不断提高农民科学
文化素质的农村教育
培训体系。要在巩固“普九”教育成果,搞好农村教育和农村中小学技术渗透教育的基础上,逐步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
职业中学招生,大力发展农村
广播电视教育,加快培养一批
新型农民。围绕结构调整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加快实施“
绿色证书”工程,加大对
农村专业户、示范户以及中青年劳动力的科教知识与
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总之,要在不断强化农村
基础教育的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培养农村急需的实用
技术推广人才,普遍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吸纳新技术的能力。
3、大力推进
农科教结合。农科教结合是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为农村和
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主要途径。农业、科技、教育部门要在各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以项目为中心,以乡镇为重点,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
人才培训、科教推广体系为手段,统筹制定计划、安排项目、筹措资金、培训人才,形成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力合作、分工负责的
运行机制,提高科教兴农的整体效益。
注入活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必须通过改革为发展增添动力,通过
政府职能的转变为发展注入活力。
一要坚持党在农村的
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
双层经营体制,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认真贯彻落实《
土地承包法》,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继续深化
农村税费改革,减轻
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二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县级政府统筹的能力,把职能从用
行政手段指挥和管理经济转变到用
市场手段服务和调控经济上来,转变到营造经济发展的环境上来。
三要加快
农村金融特别是
信用社的改革。一方面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无法得到满足。许多县级金融机构面临很大的
信贷风险,信贷资产流动性差,无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必须改善县域经济发展的
金融环境,加快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同时建立县级中小企业担保机制,形成新的投融资体制。
互联网发展:县域经济论坛县乡干部大本营
县域经济是
县域频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县域频道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隆重推出的一个品牌频道,频道主旨是借助
中国产业信息网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以互联网为平台,为中国地方产业
经济发展服务。县域频道以
宣传报道县域经济发展为关注点,宣传党的政策方针,报道县域经济发展的成绩,讴歌小康社会建设成就,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
政策分析及资讯传播。县域频道具有丰富的
新闻资源、良好的政府资源、扎实的
技术资源,同时作为国家级网络
新闻媒体,具有客观真实性、
媒体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县域频道所开办的栏目有今日要闻、
图片新闻、热点视频、
政策法规、记者调查、纪实专访、聚焦三农、县域论坛、工业园区、乡镇经济、企业风采、魅力城乡、县域旅游、名优产品、招商引资等,一网打开,有关县域发展的各种信息应有尽有。
县域频道拥有强大的编辑和记者队伍,既有在各大新闻媒体工作多年的老记者和老编辑,也有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大学生。同时县域频道还和各地
宣传部门广泛合作,扩大和增加县域频道的新闻和信息来源。此外,县域频道拥有灯光系统和
音响设备的
演播厅,演播厅内可容纳50人,精致大气,具备先进的
无线宽带上网设施,适合各种类型
网上直播。县域频道在审批后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试运营,在试运营阶段成功地完成了改版。在中国报协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县域频道定于十月正式启动开通。
扬帆起航正当时,县域频道将在对中国地方
产业经济的报道上一领风骚。
2013年比较专业的论坛有:县域经济论坛县乡干部大本营。
相关事件
2024年17日至1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要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繁荣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