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使句(英语:
Imperative Sentence),是指说话人以
支配行为为
目的,向听话人提出
命令、
请求和
劝止等
意愿的
句子,一般出现于对话性的
语境中。
词义源流
「祈使句」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然而没有相关术语。现代汉语中的「祈使句」一词是翻译英文Imperative Sentence而来,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一开始有些分歧,但主要
sentence对应「文」还是「句」的问题。
1862年,堀达之助出版《英和对译袖珍辞书》;1873年,柴田昌吉出版《附音插图英和字汇》,均未翻译Imperative Sentence,而是只翻译了
Imperative。掘达之助译作「命ずる」(命令),柴田昌吉译作「命ずる、号令する、威勢ある」(命令、号令、有威势),将Imperative Sentence当做一个独立的语法术语。
1884年,斋藤秀三郎出版《须因顿氏英语学新式直译》,将Imperative Sentence当做独立的语法术语和概念,译作「命令文章」。
「
命令」在中国古代并不是一个词。「
命」在《
辞源》中有八个释义,可表「差使」,可表「命令,教令」;「
令」作「lìng」音,在《辞源》中有七个释义,亦可表「命令」,在中国古代「命」和「令」都可表示「命令」之意。故后人将之结合成
双音节词「命令」。斋藤秀三郎应该也是如此借鉴的,只是他的问题在于将Sentence和「文章」对译了。
1898年,猪狩幸之助出版《汉文典》,用了「希求文」。
「
希求」不是一个固定的词。「
希」作「xī」音时,可以表示「仰慕,希望,祈求」;「
求」在《辞源》中有六个释义,可以表示「乞求,责求」,所以「希求」可以理解为「祈求、乞求」之意,重点在「求」这个动作上。
1904年,广池千九郎出版《支那文典》,用的是「命令文」,其实反映的都是他们对sentence概念及相对应的名称的误解。仍旧是将sentence和「文」划上了等号。
1904年,
严复出版《
英文汉诂》,将Imperative Sentence译作「祈使之词」,解释为「心有所欲,而以命人请于人也」,分别举了三个例子,如「启予足,启予手」,「
Leave the room,
John」和「
May China
be saved」。
「祈使」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词,「
祈」有「请求」之意;「
使」作「shǐ」音并为「疏士切」时,在《辞源》中有六个释义。可以表示「派遣。
支使」,也可以表示「致使」。故「祈使」可以理解为「请求并致使如何」,形成了一个涵义较为复杂的
双音节词。
1907年,
章士钊出版《中等国文典》,使用了「命令句」这个名称,解释为「凡人之相语,此方对于彼方,而发其命令,谓当如此者」。同年,赵灼据英国纳斯斐尔德(John Collinson Nesfield)的Nesfiled's English Grammar Series译述、编著的 《纳氏英文法讲义》出版,将Imperative Sentence译作「命令句」,解释为「其含有命令或
禁阻者」。
1909年,徐铣出版《增广英文法教科书》,将Imperative Sentence译作「祈使句」,解释为「表述『使令』或『 祈求』之句也」,从而完成了该术语从名称到概念上的形成。
徐铣之后的学者也使用了不同的表达。
1922年,
金兆梓出版《国文法之研究》,用的是「布臆句」,解释为「向对面人倾布
胸臆的,可分为命令,祈求,
颂祷,
陈诉等语吻」。「布臆」按照金兆梓的解释就是「倾布胸臆」,也就是「倾诉、宣告内心想法」,是字面上的理解。同年,杨树达出版《中国语法纲要》,用的是「命令句」。
1924年,
黎锦熙出版《新著国语文法》,按照句子的语气,将句子分为决定句商榷句、疑问句、惊叹句和祈使句,不过,书中并未将「祈使句」独立,而是附列于决定句和商榷句之中,是谈论语气词时提到的。
王力的《
中国现代语法》和
吕叔湘的《
中国文法要略》是较早给祈使句以明确
界说的著作。王氏指出:「凡表示
命令、
劝告、
请求、
告诫者,叫做
祈使语气。」吕氏指出:「我们平常说话,多数是为表达事实,可是也时常以支配我们的行为,这就是祈使之类的语气。……这一类语气总称为祈使,但就反面说则是禁止;又其中颇有
刚柔缓急之异,因而可有命令,请求,
敦促,劝说等分别。」
高名凯则将祈使句纳入命令命题之下,并区分出强制式、劝告式和请求式等三种类型。
以上各家尽管在祈使句的外部范围和内部分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分歧,但都公认祈使句是由
祈使语气决定的,即将
语气视为祈使句的生成基础。这种处理虽不无客观依据,但有过度倚重语气之嫌,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句类独立的先决条件——语用功能。
句类由句子的语用功能
造就,而句子的语用功能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语气充其量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因此不能作为祈使句的唯一识别标记。
事实也证明,语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王力即声言:「催促语气用『啊』『哇』『呀』等字。它的性质很近于祈使语气,只是语气急些。」吕叔湘也承认:「商量语气一方面和祈使语气相近,同是和行动有关;一方面又和
测度语气相近,同是定而不定之辞。」
基于句类的根本特点,
袁毓林《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1993)对祈使句作出了如下界定:「就祈使句而言,从句法形式看,它的
谓语主要由表示动作、行为的
谓词性词语充当,
主语往往是第二人称代词『 你』、『 您』、『 你们』或第一人称复数式『 咱们』、『 我们』;此外,祈使句的主语常常可以略去不说。从表达功能上看,祈使句的作用主要是要求(包括命令、希望、恳求等)听话人做或不做某事。」
2011年,《
语言学名词》出版,对「祈使句」的定义是「句类的一种。要求、命令、禁止或建议、请求对方做某事或不做某事的句子。全句用降调,句末标点用句号或感叹号。祈使句的主语一般是第二人称,不过常常省略。表示命令、禁止的祈使句语气较为急促简短,句末标点常用感叹号,例如,『快走!』表示建议、请求的祈使句语气则较为舒缓,句末标点用句号,例如,『你尝一尝。』」
分类标准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从语气出发,区分了四种祈使句:请求、劝阻、裁量和商请,并举例如下:
你可以饶了我了。(《好儿子》)
费话地不用多提啦。(《好儿子》)
好啦,老太太也少说几句罢!(《好儿子》)
袁毓林《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主张:「祈使句可以分别从意义和形式两个方面分出两种类型系统:意义类和形式类。从表意功能上看,祈使句可以表示命令、建议、请求及与之相对的禁止、劝阻、乞免等。据此,祈使句可以分成三类六种:命令句与禁止句、建议句与劝阻句、请求句和乞免句。……从结构形式上看,祈使句可以分为肯定式和否定式两大类。否定式中含有『 别』、『 甭』、『 少』、『 不要』、『 不用』、『 不许』、『 不准』等否定性词语,肯定式不含有这类否定性词语。」
另外,袁氏还将有标记的肯定式命名为强调式,指出:「祈使句的肯定式、否定式和强调式是比较严格地按照形式分出来的类型;三类祈使句式各自有明确的形式标记——强调式祈使句有强调标记、否定式祈使句有否定标记、肯定式祈使句有零形式(
zero form)作标记。」
王建军《
汉语句类史概要》(2017)认为,考察祈使句的语义结构、语法构造和语用功能至少应顾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
语气因素。祈使句具有特定的语气,其语气虽有
轻重缓急之分,但显然要强于
陈述句而弱于
感叹句。
二是
词语因素。
句子由词语组合而成,词语意义势必影响句子的意义。「严禁买卖!」与「不可买卖!」都有禁止性,但前者明显要强于后者,其中起主宰作用的是词语。
三是
句式因素。句式本身承载着意义信息,不同的句式适用于不同的表达需求。主观性否定句几乎就是禁止性祈使句的唯一选择。因此,祈使作为一个特定的语义语法语用
范畴,应该下辖三个次范畴,即语气祈使范畴、词语祈使范畴和句式祈使范畴,它所表示的意义也必然借助多种形式手段来加以展现。
显然,祈使句不是单一语气层面的类属,而是意义、形式和功能的多种综合体。就此,我们可以分别从意义、形式与功能入手对之进行分类。
从表意角度出发,汉语中的祈使句大致有五类。
其一,表命令。例如:
其二,表禁止。例如:
不要你送,你这房里没人,不要去。(《
老乞大谚解》卷下)
其三,表建议。例如:
我高丽人不惯吃湿面,咱们只吃干的如何?(《老乞大谚解》卷上)
咱这里没
牙子,省些
牙钱不好?(《
朴通事谚解》卷中)
其四,表劝告。例如:
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韩愈《
送董邵南序》)
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水里去罢。(《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其五,表请求。例如:
你饶四着时才好。(《朴通事谚解》卷上)
好妹妹,替我梳梳呢。(《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必须指出,上述五种类别的祈使句之间并没有
截然的
分野,例如表请求与表命令、表建议与表劝告的祈使句有时就很难做到
泾渭分明。其中语气词(详见句末
语气助词)的有无和异同往往能左右某些祈使句的意义。
关于这一点,学界早有认识。
黎锦熙在讨论到表请求或劝阻的祈使句时曾指出:「这路句子,若不用这完结助词(指语气词『 了』——引者按),语气便强硬些:请求变成命令,劝阻好似禁止。」
王力在论及带不带语气词「
罢」的祈使语时也注意到了其中的微妙变化:「用『 罢』字时,往往是表示委婉商量或恳求;若不用『罢』字,就往往表示非如此不可的意思了。」
从
形式角度出发,汉语中的祈使句则可归为两类:一类为显性祈使句,一类为隐性祈使句。显性祈使句以拥有语气词、
助动词、
使动词和特定副词等形式标记为特征。例如: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
战国策·赵策四》)
省会人家,不得安下面生歹人。(《老乞大谚解》卷上)
隐性祈使句无明显的标记性特征,其祈使意义完全依托于说话人所特的
特定语调,因而只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实际的语用效果来加以识别和判定。例如: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史记·
项羽本纪》)
赞者曰:「就位!」坚亦曰:「就位!」(三国魏·
邯郸淳《
笑林·上党鲍坚》)
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过卖,来会钱。(《老乞大谚解》卷上)
先生你说一说。(《朴通事谚解》卷下)
标记的有无也会影响到祈使意义的轻重。和显性句相比,隐性句在表达方面显得较为
直率,语气上尤缺乏委婉性,一般多用作命令,很少用于表示请求、建议等意义。
在具体
语段中,显性祈使句与隐性祈使句时常交互使用,显示出言语活动的多变性。例如:
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水浒传》第九回)
休要谢职!我和你两个比试!(《水浒传》第十二回)
丑厮你来,叫将那斜眼的弓匠王五来。(《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两个去睡些个。到那里时,教那个火伴来着。(《老乞大谚解》卷上)
洒些水,将苕箒来扫的干净着。(《朴通事谚解》卷中)
大家休打脸,好好的捽。(《朴通事谚解》卷中)
从功能角度出发,祈使句可以分为
肯定句和
否定句两类。就其根本而言,肯定和否定的
着眼点不是
语句的结构形式,而是语句的语用功能。实际上,否定与肯定的对立也并不完全以否定标记的有无为前提。例如「你多说两句!」和「你少说两句!」分别表肯定和否定,但其中的「多」与「少」很难说得上是肯定或否定的特定标记。
一般而言,肯定句以表示命令、建议、请求等意义为主,否定句则以表示禁止、劝阻等意义为主。为了描写和叙述的方便,下面我们主要从形式标记入手来展示祈使句的历史进程。
显性祈使句
纵观古今,汉语中的显性祈使句不外乎以下四类:其一是带句末语气词的句子,其二是带特定副词的句子,其三是带助动词的句子,其四是带使令义和请求义动词的句子。下面分而述之。
带句末语气词
语气词在
甲骨文中极为罕见,带句末语气词的祈使句自然难以见到。从西周开始,汉语中的语气词数量渐多,用途也日益流广泛,可分别表示
陈述、
疑问、
反问、
测度、
感叹、祈使等多种语气。
上古的语气词尽管在使用上具有明显的
泛化倾向,但常用于祈使句的似乎只有「
哉、
焉、
也、
矣、
来、
乎」等几个。例如: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
邶风·北门》)
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庄子·
人间世》)
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
默默乎河伯!汝恶知贵贱之门,小大之家!(《庄子·秋水》)
上述语气词用于祈使句的频率各有参差。例如在今文《
尚书》中,据
钱宗武《
今文尚书语法研究》统计,「哉」凡84见,其中有39见用于祈使句,而「矣」共8见,仅有1见用于祈使句。
即便是同一个语气词,在表祈使意义时往往具有不定性,可以在不同
语境中表示命令、请求、劝告和禁止等不同意义。兹各举一例如下:
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吾欲以国累子,子必勿泄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中古基本沿用了上古的语气词系统,但表祈使作用的语气词有所变化:
一是数量有所诚少,如「哉」和「乎」均不见于祈使句,可用的仅「也、焉、矣、来」四个;
二是功能相对集中,以「也」的使用频率为最高,「来」次之。例如:
陛下不宜有酒色见之,自可别诏召也。(《
世说新语·谗险》)
新死,不习渡水故平。勿怪吾也。(《
搜神记》卷十六)
君其慎焉!(《世说新语·文学》)
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世说新语·贤媛》)
语将车人曰:「与我物来!」(
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索无物喻》)
对此期祈使句中「也」的用法,李禾范《魏晋南北朝小说句类研究》有一个基本结论:「『 也』常见于表劝止语气的祈使句里面。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也』没有一个能单独出现表示祈使语气,一般要在表祈使语气的其他成分的帮助之下才能表示委婉的祈使语气。」
从唐宋开始,汉语的语气词进入了全面而系统的更替阶段。与之相应,祈使句中的语气词也出现了新陈代谢的现象。较之前期,此期祈使句中所带的语气词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新生者众多,如「
着(
著)」、「
好」、「
休」、「
罢」、「
么」、「
的」、「
咱」、「
波」和「
则个」都是新出者;
二是同一词往往有若干异形存在,如「着」、「著」与「者」,「则个」与「只个」,「波」与「
啵」等;
三是出现了一些新的
合音和
连用现象,如「
呦」、「啵」、「
罢了」、「
罢咧」、「么啵」等。
从历史角度看,根据在近代的运用情况,这些语气词大致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沿用时间不长和分布范围不广的语气词,如「好」、「休」、「的」、「咱」、「是」、「
呦」、「
咧」和「
则个」等。例如:
这里也不是人去处,我们走休!(《
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
坐的,哥。(《朴通事谚解》卷下)
教我女儿见哥哥咱。(金据时期·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小黄们……,你与我挑起来看咱。(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
你若唬了我的孩儿,与他
柳柳惊是。(《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罢呦!谁敢戏弄你?(《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譬如闲走,与你看去则个。(金据时期·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官人早回,休叫奴久待则个。(《
喻世明言·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上述词语大多起于宋代、元据时期而亡于明代、清据时期,相关的祈使句自然也随之兴衰。有些词语的使用面具有明显的倾偏性,似乎一直未流行开来。例如「好」字句只行于五代至宋,且集中见于
禅宗语录,可能来自南方方言。「是」也仅见于《西游记》之中,恐怕属于
江淮方言的语气词。
第二类是历时长和流传广的语气词,如「着」、「来」、「罢」、「么(麽)」、「便(就)是」等,有的至今仍相当活跃。下面就对由这几个语气词构成的祈使句略作描述。
(一)「着(著)」字句
语气词「
着」或「
著」用在祈使句中早见于唐五代的文献,二者在使用频度上并无显著之别,有时甚至可以现身于同一文献。例如:
裴对曰:「若怪即曳向下著。」(唐·
赵璘《
因话录》卷五)
师云:「添净瓶水著。」(《祖堂集》卷二)
汝缘不会,听我说著。(《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
并中水满线尽,遣我出着……(《敦煌变文校注·舜子变》)
卿与寡人同记着,抄名录姓莫因循。(《敦煌变文校注·捉季布变文》)
对此期「着(著)」的性质、功能和来源,学界多有关注。
吕叔湘《释〈景德传灯录〉中在、著二助词》在列举了《景德传灯录》多个用例后明言:「著者祈使之辞。」
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也指出:「『 着』是北方话中表命令的场合用的助词,多用在以持续动词作述语的句子中。」
吴福祥《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在对敦煌变文校注中的语气词「着(著)」作了穷尽性考察之后,强调了「着(著)」的成句功能,再次确认它主要「表示命令、劝勉的语气」。
在宋代,「著」几乎
一枝独秀,而「着」和「者」难觅踪迹。例如:
我待做,你安排著。(宋·
王明清《
挥麈录·余话》卷二)
元据时期,「着」占据上风,并逐渐取代了「著」。
孙锡信《
近代汉语语气词》指出:「……『 着』字用于祈使、命令语气在宋元时期广泛运用,并在元代音变而产生『 咱』『 则个』,更为习见。」例如:
令人门首觑着,若来时,报复我知道。(《
陈州粜米》第二折)
「着(著)」在唐五代及宋代、元据时期、明代有时亦作「者」。例如:
阿爷,精细者!(元据时期·无名氏《货郎担》第三折)
旦背云:「只愿这生退了贼者。」(元据时期·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二弟将过来者!(元据时期·无名氏《
三国志平话》卷上)
等我与师兄报仇者。(明·
吴承恩《
西游记》第四十六回)
吕叔湘及孙锡信均以为「着」作语气词在元据时期少见,其实不然。「着(著)」字句是近代所见较多的一类祈使句。其中不乏表命令的用例。例如:
左右,与我选大棍子打着!(元据时期·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
小将军,你着小校每回避着!(元据时期·无名氏《
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第一折)
这马都卸下行李……,着吃草着。(《老乞大谚解》卷上)
到那里时,教那个火伴来着。(《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剃的干净着,不要只管的刮。(《朴通事谚解》卷上)
与前期不同的是,元据时期之后的「着」字句在语气上明显趋于缓和,用于表请求或建议的场合占据主流。例如:
臣死冤枉,与臣做主着!(元据时期·无名氏《
三国志平话》卷上)
为天下君,不是容易事,您可在意着!(元据时期·无名氏《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
东北上又一个好汉,高声大叫:「留下人着!」(《水浒传》第四十八回)
主人家,我明日五更头早行,咱们算了房钱、火钱着。(《老乞大谚解》卷上)
歇住头口着。(《老乞大谚解》卷上)
这六个商量价钱着。(《朴通事谚解》卷上)
然虽那们时,且说一说着。(《朴通事谚解》卷上)
另外,就句中分布而言,唐宋时期的「着」大致限见于动词性或名词性词语之后,而元据时期、明代往后的「着」可以附在
形容词甚至
助动词之后。例如:
小校,将公主府门把的严整者!(元据时期·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
当有乐毅扯住:「未可着!孙子别有甚事。」(元据时期·无名氏《
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後集》卷中)
琴童,这东西收拾好者。(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
你把那绳子在墙上验的正着。(《朴通事谚解》卷下)
喂的好着。(《朴通事谚解》卷上)
把那手儿提的高着。(《朴通事谚解》卷中)
洒些水,将苕箒来扫的干净着。(《朴通事谚解》卷中)
把那尾子挽的牢着。(《朴通事谚解》卷中)
现代北京口语中也有一类以「着」为标记的祈使句,表现为「V+着」式(V是动词verb的缩写),V与「着」之间具有强烈的黏合性。
袁毓林指出:「『 V+着』是一种表示状态的祈使句,其句式义是要求人或事物处于某种状态。」袁氏否认句中的「着」为
补语性成分,主张将之处理为动词后缀。
王建军认为,此「着」既然表动作行为的状态,视为
动态助词较为合宜。显然,现代表祈使的「着」字与历史上的「着」非同一物,二者之间并不具有渊源关系。吕叔湘在讨论到《景德传灯录》里的「著」时曾指出:「著者祈使之辞,今语遇此等处率不用助词。」袁毓林也谨慎地表示:「我们还不敢断言吕、太田两位所论之『 著(着)』与本文所论之『 着』有什么历史联系。」
(二)「来」字句
如前所述,语气词「来」用于祈使句先秦即有相关用例。魏晋南北朝之际,「来」字句不仅数量增多,而且用途广泛,可以表示命令、请求、建议等多种商义。例如:
谓文曰:「授手来。」(《搜神记》卷十八)
呼卖珠童曰:「视汝珠来!」(
康僧会译《
六度集经》卷四)
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乐府诗集·
隔谷歌》)
汝止有一手,那得遍笛,我为汝吹来!(《
古小说钩沉·
幽明录》)
我董卓也,从我抱来。(《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注引《
英雄记》)
对「来」在六朝之后,特别是唐五代和宋代及元据时期的发展轨迹,
孙锡信进行了跟踪研究,指出:「用于陈述句中表示陈述语气的『 来』在晚唐五代时已见运用。…到宋元时期,语末的『来』运用已相当普遍,可用于陈述句和疑问句。」
孙氏似乎否认了宋代及元据时期「来」的祈使功能,并把有关的祈使用例视为带强调语气的现象。其实在整个近代,「来」见于祈使句的用例都堪称常见。例如:
这冷的你拿去,炉里热着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今日功罪已明,老夫须回圣人的话来。(
张国宾《薛仁贵衣锦还乡》第一折)
端的甚么买卖,你说来。(《
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八回)
「来」经常与
趋向动词「
去」合用于祈使句中。据
董志翘和
蔡镜浩《
中古虚词语法例释》称,「
去来」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
习语。而实际状况是,「去来」直到近代都是一个极高频的组合。例如:
大弟,共诣耆闍崛山上有所论说去来。(东汉·康孟详译《
兴起行经》卷上)
……皆称云:「求范机宜去来。」(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一)
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闲散心耍一回去来。(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楔子)
留一个看房子,别个的牵马去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引我看去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背后河里洗马去来。(《朴通事谚解》卷上)
咱们教场里射箭去来。(《朴通事谚解》卷上)
咱兑付些盘缠,南海普陀落伽山里,参见观音菩萨真像去来。(《朴通事谚解》卷中)
悟空,我与你救唐僧去来。(《西游记》第四十九回)
壮士请下岗,往本县去见知县相公讨赏去来。(《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就表达功能而言,近代的「来」在祈使句中语气平和,基本不带命令性,个中蕴涵的请求意味明显要浓于「着」字。
(三)「罢」字句
语气词「罢」从
动词的意义虚化而来,一般认为这一进程大致始于宋代及元据时期。以下为此期的一些用例:
事已至此,不若连你也招了女婿罢。(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我不坐了,且回家去等信罢。(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
请娘娘行罢,臣等来多时了也。(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
小姐,你快回去罢。(
郑光祖《
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二折)
你休疑惑,成交了罢。(《老乞大谚解》卷下)
向熹认为:「元明以后,『 罢』广泛应用,逐渐代潜了『 者』、『 着』、『 咱』、『 则个』的用法,分别表祈求、命令、提议、表白等语气。」下面即为明代及清据时期语料中的若干用例:
客人你上来罢。(《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西游记》第二回)
菩萨吩咐道:「悟空,你回去罢。」(《西游记》第十七回)
卜世仁道:「怎么急的这样,吃了饭再去罢。」(《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罢」在现代汉语中多已作「
吧」。
太田辰夫指出:「『 吧』这个字是民国以后使用的,清代以前写作『 罢』。」因此,带「吧」的祈使句只能是现代的产物。例如:
还是不要粜的好,我们摇回去放在家里吧!(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快快掀起生产运动吧,建设我们自己的边疆。(
郭小川诗《他们下山开会去了》)
不过,「罢」似乎仍能和「吧」一样通用。《
现代汉语八百词》「吧(罢)条」:「【助】1,用在祈使句末尾,表示命令、请求、催促、建议等。」
在实际语境中,「罢」还产生了自身的
合音词「波」和「啵」,这种现象大约起于元据时期。例如:
婆婆,你听我说波。(关汉唧《窦娥冤》第一折)
偏是你藏下赵氏孤儿,与俺作对!请波,请波!(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山儿,既然不好和我说,你就对学究哥哥根前说啵。(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二折)
「波」和「啵」几乎同时出现,彼此通用,应该是一组同音异形词,但使用上以前者为常。显然,太田辰夫认为「波」是「啵」前身的观点难以成立。孙锡信也指出:「至于『 啵』,早在元代已产生,当然不是新词,不过从音理上看,也是ba(罢)加上o或ou音
拼读而成。由于『 罢』『 啵』的配对符合语气词通过语音变化而繁衍的规律,所以这两个语气词一直使用至清代而未见淘汰。」
不过,明代及清据时期,「波」多写作「啵」,但使用范围狭窄,所见用例也有限,太田辰夫认为是其方言性质所致。例如:
你搁着啵!(《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跟我来啵。(《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四)「么(麽)」字句
语气词「么(麽)」起于中古,曾经历过「无」、「摩」、「末」等书面形式,近代多用于问句中,主要表疑问、感叹、
揣测或商量等语气。例如:
委实肯落发做和尚么?(《水浒传》第四回)
你到城中,可曾问谁么?(《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你看我那苦命么!(关汉卿《状元堂陈母教子》第二折)
小娘子莫非莺莺小姐的侍妾么?(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你二位敢不是打猎户么?(《水浒传》第八十六回)
「么(麽)」用于祈使句中表请求的语气是近代的一种新生现象,总体上所见不多。例如:
快行么,娘咳!(金据时期·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
罢么,相公,饶他么。(《朴通事谚解》卷中)
来么,兄弟。(《朴通事谚解》卷上)
请么,沈先生。(《朴通事谚解》卷下)
八戒,动手么!宝贝在芭蕉树下理着呢。(《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从总体使用频率看,「着」、「来」堪称近代祈使句中的两个高频语气词,而「罢」、「么」较为少见。以下有关《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的统计数据当可为证。
(五)「便(就)是」句
在「
便是」虚化之前,宋代及元据时期的文献中多用「
便了(也)」来表示肯定的陈述语气。例如:
自修云:「适值先生去国匆匆,不及款承教诲。」曰:「自家莫匆匆便了。」(《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六)
只当耳边风过去便了,切莫揽事。(宋·无名氏《
拗相公》)
只消叫他离了你这庄里便了,何须只管要坏他。(宋·无名氏《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未做得事,先自啖将来,只莫管他便了。(宋·无名氏《
张协状元》第五出)
若有差迟,连着小官坐罪便了。(元据时期·无名氏《
包待制陈州粜米》楔子)
父亲母亲请上,孩儿则认便了也。(元据时期·无名氏《孟德耀举案齐眉》第四折)
由「便了」到「便是」,输入
端口一致,句法环境平行,二者之间的对应与衔接关系十分明了,演变的结果自然也一样。事实上,语气词「便是」一出,「便了」即告衰落,明代及清据时期文献中的相关用例大致只属于一种仿古现象。
从性质上看,「便是」完全虚化为语气词的显要标志是它不仅用于表确认,还要正式脱离
判断句和
存在句。综观相关语料,此类用例约在宋代显露踪迹,元据时期及明代始趋于炽盛。例如:
只是要收敛此心,莫令走失便是。(《
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
你
恁地,我离了他家门便是。(金据时期·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
将他两个所算了便是。(元据时期·
郑廷玉《后庭花》第一折)
哥要枕着你兄弟腿睡,我依着哥便是。(元据时期·无名氏《硃砂担》第一折)
若索呵索六定,老实价钱五定,捡钞来便是。(《原本老乞大》)
我有几个草头方儿,能治大病,管情医得他好便是。(《西游记》六十八回)
这鹿儿却是国丈,你只拜他便是。(《西游记》七十九回)
以上各例均不用于介绍人物和说明存在,「便是」之后并无明显的脱落成分的痕迹,语法上也不能作任何的修补或
复位,这就意味着「便是」与
判断句之间的彻底
脱钩,同时也标志着其虚化历程的终结。
带副词
部分祈使句是借助
副词来实现全句的祈使语气的。在汉语史上,具备这一功能的副词有
否定副词、
表敬副词、
情态副词等。
(一)带否定副词的祈使句
带否定副词的祈使句一般表禁止意义。上古时期,见于祈使句中的否定副词主要有「
勿」、「
毋」、「
无」、「
莫」等几个,而「莫」最为晚出(「莫」起初是否定代词,作否定副词约始于先秦后期。)例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吾欲以国累子,子必勿泄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史记·
商君列传》)
从音义关系看,「毋」、「无」在上古属于一对
异形词。吕叔湘《论毋与勿》指出:「古语
禁戒之辞,习用毋、勿二字。毋亦作无,字形虽异,音读不殊,传世经籍亦多彼此互为异文,故得视为一个语词之两种书写方式,无须辨析。」因此,上古用于祈使句的否定副词实际上只有「勿」、「毋(无)」、「莫」三个。三者除了语法性能略有不同外,在语义和语用方面也不尽一致。吕叔湘认为:「毋字之示语气,禁戒之辞最显。」
中古时期,见于祈使句的否定副词有「勿」、「毋(无)」、「莫」、「未」、「不」等。例如:
蓝田曰:「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
伊。」(《世说新语·品藻》)
父曰:「勿言,恐辱家门。」(《搜神记》卷十四)
妇云:「无忧。桓必劝入。」(《世说新语·贤媛》)
有黄占之曰:「吉。翻翩
归妹,独将西行。逢天
晦芒,毋恐毋惊。」(《搜神记》卷十四)
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世说新语·文学》)
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世说新语·惑溺》)
不须极哀,会止便止。(《世说新语·贤媛》)
就使用频率而言,「勿」、「莫」较高,「未」、「不」偏低,而「毋(无)」趋于衰微。另外,「未」、「不」往往要与
助动词相配合才能表示祈使意义。从语用效能看,此期「勿」字句的祈使性最强,而「未」字句和「不」字句的祈使性最弱。
唐五代时期,由「毋(无)」、「勿」构成的祈使句基本从口语中退出,而「莫」字句大行其道。例如:
师……云:「勿处,勿处。」(《祖堂集》卷七)
莫婚他族,宜亲内姓,无令
种姓断绝。(《祖堂集》卷一)
玉曰:「更莫别求。」(《祖堂集》卷四)
一一具说莫分张。(《敦煌变文校注·董永变文》)
可以说,表禁止的「莫」在唐五代时期达到鼎盛,其使用率大大超出同类的其他副词,「莫」字句因之成为禁止类祈使句的主流形式。吴福祥曾对
敦煌变文中否定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穷尽统计,结果如下:
另据统计,全唐诗中由「莫问」构成的祈使句有104例(其中的11例出自
白居易诗),而由「休问」构成的祈使句仅17例,足见当时「莫」与「休」在使用频度方面差距之大。例如:
两处荣枯君莫问,残春更醉两三场。(白居易《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劝梦得酒》)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
咸阳城东楼》)
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元稹《
放言五首》)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宋代往后,「莫」逐渐从口语中退出,只保留于书面语和某些方言里。例如:
汝但安心莫忧。(《宣和遗事》后集)
莫怪频来往,不是难割舍李三娘。(《
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
常防贼心,莫偷他物。(《朴通事谚解》卷中)
我一时
粗卤,多有冲撞,莫怪,莫怪。(《西游记》第三十回)
老哥哥可莫笑我没出息儿。(《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据考察,《
朱子语类》中的「莫」字句较为普遍。
杨荣祥《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指出:「《语类》在使用『 莫』类否定词这一点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南方方言特色,『 莫』的使用频率非常高,而『 休』很少见。」
从唐代开始,否定副词「
休」开始在北方口语中兴起,并发展成为近代白话中用得极为频繁的一个表禁止的副词。关于其来源,
太田辰夫《
中国语历史文法》作了如此表述:「从它的原义来考察,
中止实际上正在进行的动作这个意思可能是它的来源。古代汉语没有这用法。大约是从唐代开始的。」以下是唐诗中的几个例证: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刘禹锡《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尽管「休」在唐代的使用频率远不如「莫」,但由于具有北方口语的支撑作用,发展势头较为强劲。吴福祥由此准测:「晚唐五代的实际口语里,『 休』已有兼并『 莫』的趋势。」以下是变文中的一些用例:
冥官狱卒休嗔,恶业冤家解脱。(《敦煌变文校注·目连缘起》)
兵戈不起,疫疠休生。(《敦煌变文校注·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二)》)
总持十善,十恶休行。(《敦煌变文校注·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二)》)
陛下舍愆休寻捉,免其金玉感黎民。(《敦煌变文校注·捉季布传文》)
从宋至清据时期,「休」在口语中一直频为活跃。《
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休」是使用率最高的一个否定副词,相关的祈使句多达75例,而「莫」字句仅1例。以下为此期的一些用例:
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休抛闪了恩爱夫妻。(宋·无名氏《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
莫推辞,休解功。(金据时期·董解元《西厢记诺宫调》卷一)
休说你好我歹,朋友的面皮休教羞了。(《老乞大谚解》卷下)
主人家哥休怪,我去也。(《老乞大谚解》卷上)
休买母的,都要羯的。(《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且休上马,忙甚么?(《朴通事谚解》卷上)
「休」起初一般只限制
动词,元据时期则出现了限制形容词甚至名词的用例。如:
高些个射,休小了。(《老乞大谚解》卷下)
休做贼说谎,休奸猾懒惰。(《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且休忙休心焦。(《朴通事谚解》卷中)
你休强,不要去。(《朴通事谚解》卷下)
在「休」字句盛行的同时,「别」字句也悄然兴起。尽管目前学界关于否定副词「别」的来源尚存分歧,但大致认定其确凿用例始于元据时期。以下为杨荣祥所引之例:
别引逗出半点儿风声,夫人他治家严肃狠情性。(元曲,六六,一,1152)
既然他有意来推调,又索别打那英豪。(元曲,七0,三,1229)
杨荣祥指出:「『 别』在元代的用例很少见,到明代《金瓶梅词话》中,它的使用频率还远远低于『 休』,比走向衰落的『 莫』还要低。」因此,「别」字祈使句取代「休」字句至少是清据时期以后的事情。例如:
西门庆出来,就叫家童,分付在家,别往那里去了。(《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
哥别提,大官儿去迟了一步儿,我不在家了。(《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二回)
这个事非同儿戏,你可别混说。(《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姑娘,你别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来了。你老人家别忙阿。(《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除了「休」、「别」而外,否定词「不」、「没」也偶可用来构成祈使句。例如:
子孙仆役有过,徐训谕之,不轻辱骂。(宋·司马光《驾部员外郎司马府君墓志铭》)
你不胡说罢。(《歧路灯》第八十二回)
你只记在心,防了他,也没
则声。(《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三回)
除了上述词语近代表禁止意义的否定副词还有不少,多为以「不」、「没」为主体构成的一些复合副词,如「不用」、「用不着」、「不消」、「不消得」、「不准」、「不许」、「不容」、「不必」、「没得」、「没的」等,均可以构成禁止性的祈使句。例如:
我师不用前去定是妖精。(宋·无名氏《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过长坑大蛇岭处》)
不用择,昨日割下来,已择净了。(《歧路灯》第八十三回)
用不着你多事,你不用在那盆里洗手。(《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不消
恁地,咱有个亲生女儿……(宋·无名氏《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
哥哥要饶他便罢,不消来
勒掯我。(元据时期·关汉卿《尉迟恭单鞭夺槊》第二折)
叛国贼!请个出马决胜负,不消得埋杆竖柱。(金据时期·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你就洗了手,我也不准你动。(《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特放二帝囚禁城中自便往来,不许出城。(宋·无名氏《宣和遗事》后集)
特赦燕青本身一应无罪,诸司不许拿问。(《水浒传》第八十一回)
怒令家童将金莲、武大即时赶出,不容在房子里住。(《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娘子不必发怒,我们自去
絣扒他便了。(《水浒传》第五十一回)
师傅,你就不必再絮叨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
隆吉……连声道:「不必!不必!……」(《歧路灯》第十五回)
你没得址淡!你认得我是谁?(《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你也再没的怨谁,我也断没的饶伊。(《
风雨像生货郎旦》第四折)
贼万杀的奴才,没的把我扯在里头,说我招惹他!(《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
其中的多数,如「不用」、「用不着」、「不准」、「不许」、「不容」、「不必」等仍活跃于现代汉语,少数如「没得」、「没的」在当时就可能仅为某些方言所用,现在已基本销声匿迹。
表敬副词是指用在动词谓语前,表示希望实施某种行为,语含敬意的副词。以表敬副词构成表请求的祈使句是从先秦至现代一直沿用的现象。因为语含敬意,所以此类祈使句一般只表请求义。
上古和中古习见的表敬副词有「请」、「惟(唯)」、「幸」等,经常用来构成祈使句。例如: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左传·隐公元年》)
吾请为君责而归之。(《战国策·齐策》)
嘉鄙野人,乃不知,将军幸教!(《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汉书·项羽传》)
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颜氏家训·归心》)
陛下未有继嗣,子无贵贱,唯留意。(《汉书·外成·赵后传》)
相比之下,「惟(唯)」有较强的动词性,其后经常可出现
行为客体。例如:
唯君裁之!(《左传·蓓公十五年》)
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史记·王翦列传》)
事将危矣,惟陛下察之!(《三国志·魏书·董昭传》)
中古往后,「请」的使用频率持续增加,逐渐成为用途最广的表敬副词。例如:
请戮三男,以儿还母。(《搜神记》卷六)
若至日中无雨,请以身塞无状。(《搜种记》卷十一)
如弗信,请嗅之。(《搜神记》卷二十)
若为乱阶,请从我家始。(《世说新语·规箴》)
请家里坐的。(《老乞大谚解》卷下)
请将范太医来看。(《朴通事谚解》卷中)
二位姐姐请坐。(元据时期·关汉卿《
钱大尹智宠谢天香》第三折)
师父请吃些晚饭,不知肯吃荤腥地不?(《水浒传》第五回)
进入近代,表敬副词日趋衰微,口语中除了「请」之外,「惟(唯)」、「幸」均告退出。以下有关「惟(唯)」、「幸」的用例无一不是仿古的产物。例如:
若草庵见毁一节,成功之后,万惟留心。(明·无名氏《
英烈传》第三十九回)
其虽去,而人材犹在朝廷,幸善待之。(宋·
叶适《宝漠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
语气副词中有一类是表祈使和
决断语气的,经常用来构成祈使句。由于此类副词的语气较为强烈,相应的祈使句往往以命令和请求为主,且在同类句中祈使程度最深,可分别称为强度命令句和强度请求句。
「庶」、「第(弟)」、「其」、「但」、「姑」、「尚」、「且」、「务」、「必」是几个较早用于祈使句的语气副词:「庶」、「第(弟)」、「其」、「但」表请求,「务」、「必」表命令,「姑」、「尚」、「且」则两者皆可。相比之下,「庶」、「第(弟)」、「其」、「姑」、「尚」历时稍短,而「且」、「务」、「必」、「但」跨度相对久长。相关的祈使句如:
庶无罪悔,以迄于今。(《诗经·大雅·生民》)
庶有达者,理而董之。(汉·许慎《(说文解字〉后叙》)
汝当身先士卒……庶无负朝廷也。(《元史·
陈思谦传》)
君弟去,臣亦且亡。(《史记·袁盎列传》)
君其待之。(《左传·闵公元年》)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
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三国魏·
曹操《求贤令》)
勿庸杀之,姑惟教之。(《尚书·酒诰》)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子姑默矣。(汉·桓宽《盐铁论·论诽》)
尔尚辅予一人。(《尚书·汤誓》)
尚俾来者知作之所始。(唐·
韩愈《
汴州东西水门记》)
子且下车,子适知
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世说新语·言语》)
你且出去,等一会再来。(《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且停一停,我到衙门甲了公座便来。(《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娘儿们且见见这个人再讲。(《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尚书·泰誓下》)
务在整惧,以备不虞。(宋·
宗泽《宗泽集·附录·遗事》)
你到那里……务要丞相喜欢。(元据时期·王实甫《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第三折)
我死,汝必速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家无所有,涉曰:「但洁扫除沐浴待涉。」(《汉书·游侠传·
原涉》)
自唐代开始,新兴的语气副词数量猛增,像「万」、「千万」、「万万」、「切」、「切切」、「是必」、「好歹」、「却」、「必当」、「一定」等都可用于祈使句。例如:
立具奏闻,万毋躁进。(宋·无名氏《五代史平话·周史》)
学问得达一朝,千万早须归舍。(《敦煌变文校注·秋胡变文》)
师兄,你去时,千万与我上复一句:向日多承指教。(《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切记!切记!(《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但言过往游客,切莫对他说实话。(宋·无名氏《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
民以国为本,国本人民,切不失也。(《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今一旦复行,是陛下不足以取信于臣民,切为不可。(《封神演义》第二回)
这几年,想必也有些种通,切须在意。(《西游记》第六回)
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切切!(清据时期·林则徐《
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
你是必留这门亲事。(元据时期·无名氏《
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楔子)
大娘生日八月十五,二娘好歹来走走。(《金瓶梅词话》第十四回)
你却从实说来!(宋·无名氏《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
惟河东必死之寇……必当以强兵制之。(宋·无名氏《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
一定叫他们脱了才好。(《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上举各例大致以表命令为主,语义上具有突出的强制性。此外,还有一些表请求的用例,这些请求句也具有超强的祈使性。例如:
岁行尽,寒苦,惟万万节哀强食。(宋·
苏轼《
答李端叔书》)
仁兄听我言,千万与周全。(元据时期·无名氏《
小孙屠》第五出)
(四)带情状副词的祈使句
情状副词是专门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情景和状态的一类副词。
杨荣祥指出:「这类副词在整个副词系统里,意义相对来说要『 实』一些,但它们都只能处于
状语的位置。」其中一部分与人的情状有关的副词也可以用来构成祈使句。从意义看,此类祈使句大部分可归于劝告类,少量则属于命令类。
早期汉语中指人情状的副词并不多。从上古到近代,文言中一直沿用的情状副词只有「慎」、「善」等有限的几个。相应的祈使句如下:
穴未得,慎毋追。(《墨子·备穴》)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玉台新咏·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将军慎勿动!(《资治通鉴·高祖武德元年》)
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明·冯梦龙《
智囊补·语智·武帝乳母》)
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左传·昭公十二年》)
善辅道太子,毋违我意。(《汉书·史丹传》)
此子……佗日必大贵,宜善待之。(《新五代史·
高行周传》)
唐代往后,口语中渐次产生了一批新的情状副词,如「好」、「
好好」、「
好生」、「好须」、「好自」、「
好道」、「
一发」、「
只顾」、「
只管」等。以下为相应的祈使句用例:
若至汉朝,好防胡蚁。(《敦煌变文校注·李陵变文》)
今日幸会,多坐一时,好领世兄大教。(《
歧路灯》第二十回)
浣花箋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唐·
李商隐《
送崔珏往西川》)
好生供养观音,还要虔恭礼拜。(《敦煌变文校注·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三)》)
若是正当午际,好须礼拜世尊。(《敦煌变文校注·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三)》)
伏望居士,善为将息,好自调和。(《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不妨事,由他,一发过了这两日吃,心静些。(《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八回)
一发把阎相公请来陪客。(《歧路灯》第二十回)
但是下口肉食,只顾将来,摆一桌子。(《水浒传》第三回)
有好酒只管拿出来,
我每不亏你。(《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
以上大部分为劝告类句,只有最后两例属于命令类句。
带助动词
助动词有表可能、应当、意愿的类别,表应当的助动词构成祈使句则是汉语的一种通例。上古助动词本不多,能见于祈使句的仅「克」、「可」、「得」、「欲」等,相应的祈使句自然也少见。例如: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射中,则得为诸侯;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礼记·射义》)
心欲小,志欲大。(《文子·微明》)
中古是助动词迅速膨胀的时期,除了沿用上古的部分助动词外,此期更产生了许多新兴的助动词以及相关的组合。这些词语大致以表应当、须要义的成分为主,如「
宜」、「应」、「当」、「合」、「须」、「
当须」、「当应」、「应当」、「
宜当」、「宜须」、「宜应」、「
要当」、「
必须」、「必宜」、「
可以」等。上述词语均时常用于祈使句之中,助成各种祈使意义。例如:
路已远,君宜还。(《世说新语·贤媛》)
吾将大启祐孙氏,宜为我立桐。(《搜神记》卷五)
善男子,若食杂肉,应著水中食,与肉别,然后可非越
毗尼。(
法显、
觉贤译《佛说大般泥洹经》卷三)
应割近情,以存远计。(《世说新语·黜免》)
卿当念我。(《世说新语·轻诋》)
若有急难,当见告语。(《搜神记》卷二十)
卿亦合死。(杨衔之《洛阳伽蓝记》卷二)
若朕言非,卿等当须庭论。(《魏书·咸阳王传》)
东关易攻,宜须先取。(《魏书·南安王桢传》)
宜应改旧,以成日新之美。(《魏书·咸阳王传》)
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世说新语·任诞》)
故夫取天下之大计,不可以不先定也。(
陈亮《
酌古论》)
近代以后,助动词系统有所调整,除了保留前期的一些词语,又增添了不少新的
复合形式。此期常见的助动词有「应」、「当」、「必」、「要」、「须」、「可」、「可以」、「必须」、「必当」、「必用」、「
该当」、「
应该」、「
须要」、「
须索」、「
须得」、「
须是」等。有关祈使句的用例的举如下:
大胆应无惧,雄心誓不回。(《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
凡读书到冷淡无味处,尤当着力推考。(《朱子语类》卷一O四)
我要你庄头里去。(《朴通事谚解》卷中)
水里行不得,须用船里载着。(《老乞大谚解》卷下)
我在家等你,你可就来。(《歧路灯》第七十三回)
禅性自来能战炼,必当用土合
元由。(《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兄长必用从那里经过。(《水浒传》第十一回)
明日还是节呢,该当早些起来。(《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自己回避了,也是应该避嫌疑的。(《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限十日内,须要捕获各贼正身。(《水浒传》第十七回)
今日晚了,不能转回,明晚须索来家。(《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你须得知他性格。(《水浒传》第二十五回)
官人须是悄悄过去,休得大惊小怪。(《水浒传》第六十一回)
上述助动词大多沿用至今,基本性能也未发生改变,相关的祈使句可谓比比皆是。
从语用上看,此类祈使句所蕴涵的祈使程度分两个等级:
其一是弱等级,由属于助动词或助动词组合的「应」、「该」、「应该」、「该当」等入句,大致以表请求或建议的语气为主;
其二是强等级,由属于副词与助动词的组合的「必须」、「必当」、「必宜」等入句,一般带命令口吻。
带使令、请求、劝诫、诫勉、希望义动词
表
使令、
请求、
劝诫、
诫勉、
希望义的动词也是祈使句的构成要件之一,因此历代均不乏以上述动词为核心的祈使句。
上古和中古常用的使令动词有「使」、「令」两个,但文献中较多见的是「令」字祈使句,「使」字祈使句相对稀见。例如:
盆盖井口,毋令烟上泄。(《墨子·备穴》)
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史记·
伍子胥列传》)
令温酒来!(《世说新语·任诞》)
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世说新语·排调》)
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墨子·尚贤下》)
另外,此期的
名词、
动词、
形容词以及
数词经常有
使动用法,与之相应的句子有不少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祈使句。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项羽本纪》)
吕不韦……说曰:「吾能大子之门。」(《史记·
吕不韦列传》)
其学者……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韩非子·
五蠹》)
唐代往后,新的使令义动词「著(着)」和「叫(教)」、「让」等渐次产生,新型的祈使句也随之问世。香坂顺一《
白话语汇研究》认为:「汉语使役用法中有『 教、叫』系统的,有『 使、着』系统的,还有后来发达起来的『 让』系统的三类」下面分别略作描述。
1.「叫(教)」字句
「叫(教)」被
太田辰夫称为「
兼语动词」,既可以用于
使役,又可以用于
被动。当用于使役义时,相关的句子就可能成为祈使句。
「教」是早期的书面形式,唐代一度也作「交」。「教」完成由原先的
教唆义到后来
使役义的转变大约是在唐代。「叫」原是呼喊义的动词,后来逐渐衍生出使役义,并在口语中呈现出取代「教」的势头。例如: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
王昌龄《
出塞》)
我已教人四下里分付了酒店、客店……(《水浒传》第三十七回)
你好交这雌儿会我一面。(《金瓶梅词话》第二回)
如果如此,儿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红楼梦》第十一回)
这三月三日,吹台有个大会,何不叫先生引两个孩子走走呢?(《歧路灯》第二回)
叫进财悄悄的与我送个信,我就来。(《歧路灯》第十八回)
不过,太田氏指出:「『 叫』用作单纯的使役在元代是没有的,就是在明代可能也不多,不论在元还是明,在较早的例句中『 叫』多伴随着『 呼』的意义。」不妨比较一下《老乞大谚解》和《朴通事谚解》中的有关用例:
你不识银子时,教别人看。(《老乞大谚解》卷上)
瘦马……草地里撒了,教吃草。(《老乞大谚解》卷下)
教人看了面子上的角……(《老乞大谚解》卷下)
去角头叫几个打培的和坌工来筑墙。(《朴通事谚解》卷上)
叫那斜眼的弓匠王五来。(《朴通事谚解》卷上)
叫将那木匠来,买馈他木料、席子整理。(《朴通事谚解》卷中)
诚然,例中的「教」与「叫」的意义不一,后者的呼喊义依旧分明。下例似乎更能说明二者之间的差异:
我如今叫他出来,好歹教他伴你。(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
且别教他往后边去,先叫他楼上来见我。(《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二回)
所有的「叫(教)」字祈使句一律表命令的口气,这一点与下文的「着」字句略有不同。
2.「著(着)」字句
「著(着)」作使令动词大约始于唐代,至元据时期与明代则趋于流行。香坂顺一指出:「『 着』跟『 教』同样用于使役的例子,在明以前的白话作品中极为普遍。」例如:
看宣赐处惊回眼,著谢恩时便称身。(
王建《
和蒋学士新授章服》)
我著你但去处行监坐守,谁著你
迤逗的胡乱行走。(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着牙人先看。(《老乞大谚解》卷下)
着别人看,便见真假。(《朴通事谚解》卷上)
关了楼门,着两个士兵在楼下看守。(《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著(着)」字句用于对人表命令(以上诸例均是),用于对己则表请求。相比之下,表请求的用例不多,以下为难得的一例:
不拣怎生,着我宿一夜。(《老乞大谚解》卷上)
3.「让」字句
「让」同样被太田辰夫称为「兼语动词」。太田氏认为:「『 让』是由表示『 谦让』『 劝诱』的意义的动词发展来的。」「让」的致使义后出,故相应的祈使句也偏晚。例如:
救某上山,就让我第二把交椅坐。(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让我尽力气著光头砍上三刀,就让你唐僧过去。(《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让我拿了镜子再走。(《红楼梦》第十一回)
你两个上去,让我送。(《红楼梦》第六十三回)
你让我合他多亲热亲热!(《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让」本身具有委婉的意义,相关的祈使句一律用于表请求,其语用效能明显有别于「叫(教)」字句和「著(着)」字句。
(二)请求义动词句
请求义动词有时也用来构成祈使句。自古及今,相关动词主要有「乞、求、望、烦、愿、请」等及其组合形式。例如:
恐是鬼魅,乞更试之。(《搜神记》卷十六)
乞以代臣,庶为允当。(唐·韩愈《举韩泰自代状》)
只求婶娘开恩吧。(《红楼梦》第六回)
今此有事……,望求好纸烧之。(《
太平广记》卷三八四)
望烦四位高邻与小人变卖些钱来!(《水浒传》第二十六回)
烦君二人,救三军百姓也!(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
烦你明日对他说一声。(宋·无名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史记·
刺客列传》)
燕赵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史记·刺客列传》)
后面未期,亦欲尽所怀,愿公勿复谈。(《世说新语·规箴》)
请夫人小姐拈香。(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
请太医下药看治着。(《老乞大谚解》卷下)
请将范太医来看。(《朴通事谚解》卷中)
且请员外方丈吃茶。(《水浒传》第三回)
这话还得请父亲斟酌。(《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施主,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在诸动词中,「请」的使用频度最高,不仅用途广泛,而且历史悠长。和
表敬副词「请」相比,
动词「请」的突出之处是其后必带行为客体。在实际语境中,「请」前往往不需出现行为主体。
(三)告诫动词句
告诫动词一般用于表达禁止的意思,相关的句子就是表禁止的祈使句。例如: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论语·季氏》)
仰山有语,举似师云:「切忌勃素著!」(《祖堂集》卷十六)
不许当!不许拦!(元·
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第二折)
不许说话!上炕看着那包袱要紧!(《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四)劝勉动词句
劝勉动词一般用于鼓动他人,相关的句子就是表建议的祈使句。例如:
公子勉之矣!(《史记·魏公子列传》)
贤侄勉之!(《歧路灯》第一0八回)
处置式
汉语中的处置句特别容易构成祈使句。此类句可用来表命令、建议或请求的意义。例如:
休教烦恼久缠萦,休把贪嗔起战争。(《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一)》)
莫把乳峰千丈雪,重来换我一双眸。(《五灯会元》卷十八)
久后顺风雷,把三娘子却来取。(《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
不如将我献于贼人。(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将奖赏日子空住,送来用印过硃,限今晨张挂。(《歧路灯》第九十二回)
好姐姐,你把那汤拿了来我尝尝。(《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好姐姐,我铺床,你把那穿衣镜的套子放下来,上头的划子划上,你的身量比我高些。(《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来,把这家伙给这位客人挪进屋里去。(《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把茶留下,别的一概不用。(《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隐性祈使句
隐性祈使句是无任何外在标记的祈使句。尽管该类句不像显性祈使句那样有形式上的标记,但是由于具备了祈使句的基本要素和功能,无疑也应视为祈使句。
虽然学界一直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显性祈使句上,但并不意味着隐性祈使句是一种弱势存在。
王建军考察发现,显性祈使句和隐性祈使句在使用频率上并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别,它们互为依存,互为补充。下表中有关四种语料的显性祈使句和隐性祈使句的数量之比当可说明问题。
由于不具标记,隐性句的生成与辨识都颇异于显性句。口语中,交际一方必须通过特定的
语调才能传递出祈使意义,而另一方也只有借助这种语调才能感受到祈使意义。书面语中,由于语调失落,隐性句基本无迹可求,识别的难度颇大,除了借助句子所处的语言环境、根据
文意推求外,似乎别无良策。因此,识别隐性句必须立足
语境,必须充分借重语境。
特点
隐性句与显性句的差异并不仅限于形式,二者的语用个性也显而易见。较之显性句,隐性句在语用上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隐性句的祈使语气较为
直截了当,不纠缠于
客套,一般多用于亲朋或上下级之间。例如:
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唤红娘来!(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
我拿着马,你净手去。(《老乞大谚解》卷上)
火伴们起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木匠你来,咱商量。(《朴通事谚解》卷下)
呆鬆,你将来我看。(《朴通事谚解》卷下)
厨子你来,疾忙做饭。(《朴通事谚解》卷上)
这句话只得一个字,说道是:「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第二,隐性句的祈使语气往往带有不确定性,有的表请求,有的表命令,有的表建议。兹各举二例如下:
秀才哥,你与我写一纸借钱文书。(《朴通事谚解》卷上)
哥,你写与我房契。(《朴通事谚解》卷上)
我饶四着,咱停下。(《朴通事谚解》卷上)
将镂金香炉来,烧些饼子香。(《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要买时,咱们商量。(《老乞大谚解》卷下)
将去再吊一吊。(《朴通事谚解》卷中)
类别
(一)陈述形式的祈使句
这种祈使句和
陈述句很相似,其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
语气上。陈述句的语气平直且较单一,而祈使句的语气相对复杂:表达命令的意义时语气强烈,表达请求和建议的意义时语气和缓。但这种语气并不表现在语气词上,而是蕴含在整个句子的
语调之中。
从句法结构出发,隐性的陈述句有
主谓句和
非主谓句之分。
1.主谓型的隐性句
主谓型的隐性句其实就是具备明确的行为主体的句子。祈使句属于一种主体性很强的句子,因而句首常可出现行为主体。此类用例从上古至近现代一直绵延不绝。例如:
左右乃曰:「王负剑!」(《史记·刺客列传》)
(盗跖)曰:「丘来前!」(《庄子·盗跖》)
格曰:「子归,觅清酒一榼,鹿脯一斤。」(《搜神记》卷三)
孔子曰:「儿来!汝姓为谁?」(《搜神记》卷八)
臣慨然曰:「君以此试。」(《世说新语·赏誉》)
庾云:「卿自求之。」(《世说新语·识鉴》)
大将军蹔抽兵马,取路而行。(《敦煌变文校注·李陵变文》)
阿翁自往看之。(《敦煌变文校注·降魔变文》)
这们时,你去。(《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客人们自做饭吃。(《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将来我看。(《朴通事谚解》卷上)
太医来这里。(《朴通事谚解》卷中)
姑娘少坐,等我请个人来给你见见。(《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有时为了突出行为主体,此类句的句首还可冠以相应的称呼语。例如:
火伴,你赶将马来,咱打施驮。(《老乞大谚解》卷上)
染家,你来,看生活。(《朴通事谚解》卷中)
陆书吏,你馈我写一个状子。(《朴通事谚解》卷下)
那卖珠儿的,你来。(《朴通事谚解》卷下)
由于无形式标记,此类隐性句多取短小结构,这样便于
祈使语气的形成,也有利于达到简洁明快的交际效果。
当然,结构复杂的主谓型句也略有所见。例如:
既这般时,你收拾洒子、井绳出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兴儿,你另盛一椀饭,罐儿里将些汤,跟着客人去,与那个火伴。(《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将两个油纸帽儿来,借与我一个。(《朴通事谚解》卷上)
张大,你打馈我一个立鳖儿、一个虾蟆鳖儿和蝎虎盏儿。(《朴通事谚解》卷下)
2.非主谓型的隐性句
非主谓型的隐性句是指不带行为主体的句子。整个
句子由
动词或
动宾短语构成,表现为一种独词式或独语式。对这类祈使句,《马氏文通》也较早给予了关注并对其特点有所揭橥:「惟以动字以论其然,而先后并无他字为衬也。」不带行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没有行为主体,只是行为主体处于隐含状态而已,这是由对话语境的特殊性造就的。从古至今,历代文献中不乏此类用例。例如: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礼记·檀弓下》)
皆曰:「使鸩!」(《左传·闵公二年》)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论语·阳货》)
广令曰:「前!」未到匈奴陈(阵)二里所,止。(《汉书·李广传》)
太后曰:「止!为人臣子,当悖论如是邪!」(《汉书·霍光传》)
便鸣唤曰:「咄,咄,上去。」(《搜神记》卷十二)
传云:「督邮欲于楼上观望,亟扫除。」(《搜神记》卷十八)
道真曰:「去!去!无可复用相报。」(《世说新语·任诞》)
燕子造舍,拟自存活。何得粗豪,辄敢强夺?仰答!(《敦煌变文校注·燕子赋(一)》)
子胥别姊称:「好住!……」(《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
你再添五钱,卖与你。(《老乞大谚解》卷下)
新上了的弓,慢慢的扯。(《老乞大谚解》卷下)
有甚么好菜蔬,拿些个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将饭来我吃。(《朴通事谚解》卷中)
罢,罢,说卖的价钱。(《朴通事谚解》卷中)
将出那段子来裁。(《朴通事谚解》卷中)
要紧!要紧!(《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由于此类句结构简短,又没有任何形式标记,句子的语调和语气就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对祈使句而言,句子的长短会影响到
语势的强弱,句子越长,语势越弱,反之亦然。因非主谓句形式简略,故语势一般较强,用其生成的祈使句多表命令或禁止。
有时为了
点明行为主体,非主谓型的隐性句也可在开头引入称呼语。此类祈使句语势明显趋于委婉,一般用来表建议或请求。例如:
大哥,与些好的银子。(《老乞大谚解》卷上)
主人家,别处快铡刀借一个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保童,疾快将茶来。(《朴通事谚解》卷下)
你弟兄两个的那小厮们,背后河里洗澡去。(《朴通事谚解》卷中)
(二)疑问形式的祈使句
不仅陈述形式可以表达祈使含义,疑问形式同样有此作用。
具有祈使意义的疑问句一般表现为反问语气,借反问语气来行祈使语气是此类句的最大特色。
反问式的祈使句可表达命令,这时说话人身份高,听话人身份低,说话人并非向听话人表达自己的疑问,而是命令听话人去实施某一行为;
反问句亦可表达建议和劝诫含义,此时说话人身份一般低于听话人,因而祈使行为不具有强制性。此类用例从上古一直沿用到近现代。例如:
(或)曰:「子其行乎?」(《左传·倍公四年》)
孙子谓田忌曰:「将军可以为大事乎?」(《战国策·齐策》)
公孙閈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战国策·齐策》)
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世说新语·贤媛》)
伴曰:「试顾视我耶?」(《搜神记》卷十七)
既是当直,与寡人领将三百将士,何不巡营一遭?(《敦煌变文校注·汉将王陵变》)
菩萨起!莫恋无明睡着,证取涅槃之位,何得不为众生念涅槃经?(《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
二将军你见么?(元据时期·无名氏《
关云长千里独行》第一折)
今日斋食已是贤妹做施主,如何不吃著面了去?(《水浒传》第四十四回)
何须又去取讨?(《水浒传》第四十五回)
粜与我一顿饭的米和马草料如何?(《老乞大谚解》卷上)
不拣怎么,你与我做些个粥如何?(《老乞大谚解》卷上)
我草、料、面都是你家里买来的,你减了
些个如何?(《老乞大谚解》卷上)
咱们下一局赌输赢如何?(《朴通事谚解》卷上)
较之陈述形式的隐性祈使句,此类句的祈使语气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向:
一是趋于委婉,表劝说、商请、建议;一是趋于生硬,具有分明的强制性,有时甚至含有
指责意味,其直接性超过一般的命令句。后一种情况近代以来尤为习见。例如:
太太,你难道还指望我去会试不成?(《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你尊翁的灵在此,还不下拜!(《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三回)
这又碍不着,何必再卸?(《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如今芍药正开,老爷看看何如?(《歧路灯》第七回)
还不磕头谢舅爷?(《歧路灯》第七十四回)
我的话,你怎么不听?(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
(三)动词叠用形式的祈使句
动词或动词短语叠用也可表达祈使意义。该类句形式简短,大多语气急促,情感深切。这种句式产生较晚,中古文献中始见相关用例。
太田辰夫指出:「这种形式多用于命令,中古有其例。」例如:
佛言:止!止!阿难无使女人入我法中为沙门也。(东汉·
昙果、康孟详译《中本起经》卷上)
去!去!无可复用相报。(《世说新语·任诞》)
唐宋至清据时期的文献中,这种形式的命令句开始多见。例如:
收取,收取!(《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五)》)
我为汝等说之,汝等谛听谛听。(《敦煌变文校注·维摩诘经讲经文(三)》)
来来来,咬着牙吃你杀人刀!(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四折)
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水浒传》第二回)
你这厮们,来,来!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水浒传》第六回)
不可多用,戒之!戒之!(《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九回)
拿,拿,拿!打,打,打!(《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快打,快打!(《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语用分布类型
在实际
语境中,祈使句往往呈现出多样的分布状态。除了单一型的句子,更多的是以混合的方式存在着。所渭的混合式祈使句并不针对句法结构,而是专指祈使意义的表达方式。就表达方式而言,混合式祈使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叠用句,一类是连用句。
叠用句
叠用句以在一句之中使用数个不同的标记性成分来显示祈使意义。此类现象又可细分出以下若干情况。
(一)「副词+副词」句
一般以情状副词、
表敬副词、
语气副词和
否定副词的组合情形为多见。例如: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慎无令民知吾粟米多少。(《墨子·号令》)
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乐府诗集·妇病行》)
人生惟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宋 苏轼《与李公择》)
把马们都松了,且休摘了鞍子。(《老乞大谚解》卷上)
行李且休搬入去。(《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且休上马,忙甚么?(《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且莫问我,且把你的姓名原故说来。(《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九兄,切莫高声。(《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二)「副词+语气词」句
一般以语气副词和语气词的合用情形为多见,起强化语气的功能。例如:
你且来么,咱们下一盘。(《朴通事谚解》卷中)
且房子里坐的去来。(《老乞大谚解》卷上)
然虽那们时,且说一说着。(《朴通事谚解》卷上)
(三)「副词+动词」句
一般以否定副词、语气副词和致使动词的合用情形为多见。例如:
着哥哥休别继良姻。(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
朋友的面皮休教羞了。(《老乞大谚解》卷下)
不许着这厮们吃酒安歇。(《水浒传》第三十七回)
万乞借我使使。(《西游记》第六十回)
(四)「副词+助动词」句
一般以否定副词和助动词的合用情形为多见。例如:
卿未可言,待我思之。(《世说新语·捷悟》)
母曰:「……不须极哀,会止便止。」(《世说新语·贤媛》)
巫云:「……至荆山,暂来过我,不须触之。」(《搜神记》卷四)
君不得为尔。(《世说新语·方正》)
此非常事,不得以常礼断之。(《搜神记》卷十五)
去那里不可只图热闹。(《祖堂集》卷十六)
你两家不须折辨高低。(《老乞大谚解》卷下)
不须贴膏药,有个法度便好了。(《朴通事谚解》卷上)
入门须得语,不得道「早个入门了也」。(《祖堂集》卷十一)
不得笑语喧呼!(元据时期·无名氏《雁门关存孝打虎》第一折)
不得安下面生歹人。(《老乞大谚解》卷上)
师云:「已相见了,不要上来!」(《祖堂集》卷七)
不要你送,你这房里没人,不要去。(《老乞大谚解》卷下)
刃儿不要忒厚了,脊儿平正着。(《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十分休要早行。(《老乞大谚解》卷上)
休要只说二两,你再添五钱,卖与你。(《老乞大谚解》卷下)
河跳不成,别要气的没了奶,饿着叔叔不是玩的。(《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七回)
其中,「不要」、「休要」和「别要」都是近代新生的组合,太田辰夫推测「休要」等是由「不要」类推而来。
(五)「语气词+语气词」句
一般由两个语气上有强弱之别的语气词合用而成,后者属于语气强者。例如:
你好坐的着。(《老乞大谚解》卷下)
火伴,你再下处好去坐的着。(《老乞大谚解》卷下)
火伴,你落后好坐的着。(《老乞大谚解》卷下)
(六)「动词+语气词」句
一般由致使动词和语气词合用而成。例如:
小将军,你着小校每回避着。(元据时期·无名氏《小尉迟将斗将认父归朝》第一折)
到那里时,教那个火伴来着。(《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着一个火伴跟我去来。(《老乞大谚解》卷下)
官人们睡了时,教一个火伴伺候着。(《老乞大谚解》卷下)
(七)「助动词+语气词」句
一般由可能、必须的助动词和相应的语气词合用而成。例如:
须索回书去咱。(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
可知道里,福不至,万事难。(《朴通事谚解》卷中)
须得你去解释开了他来才好。(《红楼梦》一O四回)
必须指出,形式标记的叠用往往会引发句子祈使语气的微妙变化。例如,「
且休」句就不是单一的命令语气或禁止语气,而是命令中
寓禁止、禁止中
寓命令。又如,「你着一个火伴跟我去来」句中因有语气词「来」的介入,动词「着」的命令性遭到削弱,而全句的请求意味得以凸显。
连用句
连用是指各类有标记的祈使句前后相接的现象。连用也可区分出两种情形:一种为同类标记连用,一类为异类标记连用。
(一)同类标记连用句
同类标记是指构成相同语义类型祈使句的标记。此类标记大致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标记相同,一种是标记不同。
使用同一标记的例子如:
布帐子疾忙打起着,铺陈整顿着,房子里搬入去着。(《老乞大谚解》卷下)
火伴中间,自家能处休说,休自誇;别人落处休笑。(《老乞大谚解》卷下)
你且休忙休心焦。(《朴通事谚解》卷中)
不但不必抄给人看,连你也不必看。(《儿女英雄传》第一回)
使用不同标记的例子如:
叫将唱的根前来,着他唱。(《朴通事谚解》卷上)
着张三去,叫教坊司十数个乐工和做院本诸般杂技的来。(《朴通事谚解》卷上)
相国夫人且坐,但放心,何须怕
怯子么?(金据时期·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你舅爷原着你在此居住,教你养性存身……(《西游记》第四十六回)
把茶留下,别的一概不用。(《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二)异类标记连用句
异类标记是指构成不同语义类型祈使句的标记。此类情况往往见于祈使性的
复句之中,往往一个
分句使用一种标记,代表一种祈使意义。例如:
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国语·晋语八》)
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战国策·东周策》)
可疾去矣,慎毋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平阳主拊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无相忘!」(《史记·
外戚世家》)
莫忧世事兼身事,须着人间比梦间。(韩愈《遣兴》诗)
仙长不必过嘱,明日即请
枉驾。(《歧路灯》第七十五回)
莫婚他族,宜亲内姓,无令
种姓断绝。(《祖堂集》卷一)
兄弟,莫只见八百一千人处,去那里不可只图热闹。(《祖堂集》卷十六)
你不要啼哭,跟着老身前后执料去来。(元据时期·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休惊唬着孤儿!你快抱的来!(元据时期·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休慌,不要你厮杀。你出去,与贼汉说…(元据时期·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你休怪,好去着。(《老乞大谚解》卷上)
你休撒懒,街上休游荡,越在意勤勤的学着。(《朴通事谚解》卷上)
你休强,不要去,你自听我说,强如亲自看。(《朴通事谚解》卷下)
着水停当着,不要多,也不要少了,恰好着。(《朴通事谚解》卷下)
娘休打小的,待小的说就是来。(《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九回)
汝等……务必赤心报国,休得怠慢!(《水浒全传》第一百一十四回)
那怪笑道:「睡着!睡着!莫睬他!」(《西游记》第十八回)
你且权管那蟠桃园,早晚好生在意。(《西游记》第五回)
你不要管,且试试看。(《儿女英雄传》第六回)
你且莫哭,你耐心在这里歇歇儿等候,不可乱走,等我务必给你寻来才罢。(《儿女英雄传》第七回)
公子,你且也住悲啼,不须介意。(《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你回去可就把二婶儿和大妹妹的铺盖卷儿和包袱送了来,可别交给外头人,就叫孟妈儿和芮嫂两个来。(《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你多费点心儿,照应照应那孩子,别竞靠奶妈儿。(《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相比之下,不难发现,同类连用与异类连用具有显著的语用差异:前者表达的是前后一致的祈使内容,同类连用意在不断增强同一种祈使语气;后者表达的是前后呼应的祈使内容,异类连用意在实现不同祈使语气之间的转换。
发展变化
纵观祈使句的整个历史进程,不难发现,汉语祈使句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显性祈使句上,因为显性祈使句不仅承载了祈使句的所有功能,而且顺应了汉语语法的演变趋势。总体而言,汉语显性祈使句经历了以下几点变化。
句法形式的变换
从古到今,汉语祈使句的句法形式发生了两大显著变化:一是句类标记趋于完备丰富,二是句类标记的功能趋于规范统一。
显性祈使句的标记特征有:语气词、副词、助动词、动词重叠式、处置式、句末疑问词等。其中,动词重叠式是最晚进入祈使句的一个标记。上古和中古的
动词连用表示的仅是行为动作的重复或继续,称不上是动词的重叠,而且出现频率非常低,大多见于诗文之中。真正意义上的用于祈使句的动词重叠是从近代开始的,并一直延续到现代。
处置式产生于唐五代,同时可用于表祈使。这两大标记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祈使句的类型。可以说,显性祈使句的标记特征是在近代趋于完备并得以推广的,从而为现代汉语祈使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句类标记的功能规范统一突出表现在语气词上。从整体来看,近代汉语沿用了上古、中古的语气词系统,但其中表祈使作用的语气词有所调整:
一是数量有所变化,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
像上古、中古祈使语气词「哉、矣、兮、乎、焉」等均已不见于近代。在近代汉语里,虽然「也」、「来」等语气词仍然十分活跃,但根本无法与新兴的语气词相抗衡,大多只出现在历史故事或特殊人物的对活中。
近代汉语祈使句中大量运用的是充满口语气息的语气词,如「者、着、去来、波(啵)、罢、咱、休、则个、吧」等。由于新兴语气词功能扩张,原有的一些语气词功能势必受到削弱,如「罢」先后取代了「咱」和「则个」,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
二是功能有所变迁。
龚千炎《语言文字探索》对「者」的演化历程作了全面的闸述:「『者』的历史发展大致是这样的:用在句末的称代用法的『者』→还有一定的称代性、但已经开始虚化、用来表达终结语气的『者』→完全虚化、隐含强调、提示、复指等意味的句末语气词『者』;唐以前,『者』以表陈述语气为主,唐以后,『者』多用在口语的对话、戏曲的
道白、疏状和敕旨里,以表祈使语气为主。」
何乐士在《元杂剧语法特点研究》中表示:「『 者』本是个历史悠久的语气词,特别在《史记》中多见,常用于君王命令句之末或朝廷文告之中。但在《戏曲》中却可用于各种人物各种场合。」
语义模式的更新
祈使句本来以说话人向听话人发出号令或提出建议为根本要务,上古的句子莫不如此。中古开始,这种单一的语义模式最终被突破。中古语料显示,祈使句也可用于表示说话人对自身的勉励或希望。例如: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古小说钩沉·荀氏灵鬼志》)
如此,君可快去,我当缓行。(《搜神记》卷四)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
归去来辞》)
汝止有一手,那得遍笛,我为汝吹来!(《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前三例既有对
对方的希望,又含对
自身的要求,后三例则完全表达的是说话者的志向和意愿。祈使对象由对方延及自身,这是对祈使内涵所做的一次深刻变革。
近代往后,表
自忖的祈使句更是大量涌现。这种新型的语义模式不仅改变了祈使句固有的语义结构,扩大了祈使句的语用效能,而且也使祈使句获得了重新的诠释,从而在根本上扭转了祈使句的一元格局。可以说,汉语祈使句的二元语义模式是在中古得以确立并一直维持至今的。
语用功能的泛化
语义模式的更新必然引起句子语用效能的变迁。这种语用效能的变迁大致可分两个层次:
一是新的语用类型的泛化,如祈使句二元语义模式的大量运用,意味着大量新型祈使句的产生;
二是特定祈使句效能或用途的改变。例如,同样是「勿」字句,其在中古的祈使性要明显强于上古,这与中古「毋(无)」字句的衰落不无关系。
从古到今,同一类祈使句往往遵循的是效能多元化的路径。如「者」在唐代只有单一的语用效能,即专表命令。发展到宋代开始,「者」字句不仅数量大为增加,而且用途日趋广泛,可以表命令、建议等多种意义。
再如语气词「罢」,大约宋代及元据时期开始用于祈使句,主要表示建议,此后用途也日趋广泛,可以表命令、建议、请求等多种意义。
这种状况表明,句类的效能是通过系统内部的对比而显现出来的,此长彼消,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句子语用功能的泛化客观上促使语气词走向形式和性能的规范统一。比如,近代的「罢」就渐渐潜换了同类的「者、着、咱、去来、波、休、则个」等,成为最主要的祈使语气词,并一直沿用至今。
汉语祈使句的历史进程充分表明:祈使句是一个综合的历史范畴,身上汇集了汉语的众多时代特征。这些特征在汉语句类史上非常具有典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