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拼音:wú,mó)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拿着舞具起舞的样子,是“
舞”的初文。“无”后假借表示没有,此义在现代汉语中最为常用。“无”又表示不要的意思,通“毋”。“无”也同“不”,表示一般否定。
字源演变
“无”的繁体字作“無”。“無”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甲骨文作图1、图2等形状。西周金文基本继承了甲骨文字形(图3-图6),但所持之物变为上“口”下“木”,且与人手分离(如图3、4、5);后两“口”之横画延长,连为一笔(如图6)。从字形上看,甲骨文、金文中的“無”字像一人双手持羽毛或牛尾起舞的样子。“無”字的本义是“舞蹈”,也就是“舞”的初文。甲骨卜辞中的“無”也都用作“舞蹈、跳舞”义,大体与祭祀和求雨有关。传世文献中也有通用的例子,如《周礼·地官·乡大夫》:“五日兴舞。”郑注:“故书‘舞’为‘無’,杜子春‘無’读为‘舞’。”为了明确“無”的“舞蹈”意义,后来就在“無”的基础上加上表示左右两只脚的部件“舛”,就是“舞”字。
春秋战国时期,东方国家的文字多将“人”形的两臂与“口”形之竖笔相交(如图8,子午鼎),又或省去“口”形(如图10,
侯马盟书),或省去“人”形中像躯干和两腿的部分(如图11,
郭店楚简);秦国文字则承袭西周金文,变化不大(图7,秦公钟;图9,
诅楚文)。秦统一后,文字分正、俗二体:前者(图12)演变为《说文》小篆(图18),又增加“
亡”分化出“𣞣”(图19)。图19字形的产生有两种可能。一是“無”在演变过程中,由于材料的模糊而摹写错误,以讹传讹。二是为了明确字义新增形符。“亡”本义为有无之“無”,“無”的本义为“舞”。后来由于二字读音相近,“亡”为明母阳部字,“無”为明母鱼部字。二字双声,鱼阳阴阳对转。于是“無”字便具有了“亡”的字义。为了使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更紧密,于是在“無”的基础上加“亡”分化出“图19”。根据已有的出土文献推测,这种字形当产生于东汉时期。
到了现代则把“無”简化为“无”。“无”在先秦传世古文献一度通行,如《周易》凡“無”字皆写作“无”,古本《老子》和《尚书》也用“无”,可见先秦时“无”是相当通行的古字。汉以后,“无”仍继续使用,从出土文献中就可以看到,如秦简、汉简帛、石碑中就出现了“无”(如图13、16)。这种字形是在字形8、10一类写法的基础上,省去表示舞具的构件(仅保留人形和舞具中的横画)改变笔势而成的。这种改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的文献性质是医书,主要是一些民间医方为了广泛推广让人们看懂;二是因为通假字众多,当时使用通假字的特点就是以简代繁。在汉《孔和碑》等碑的隶书里也开始出现了“无”,这就是许慎在《
说文解字》中所提到的奇字。许慎说“無”的奇字便是“无”。“无”这个简体字,应该是由此而来的。
上文说到,“无”的“没有”之义是假借“亡”字得到的。在汉古文献中,“无”一般都用作“没有”之义。后来,在假借义“没有”的基础上又引申为“不是”之义,如《管子·形势》中:“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无”在现代已经失去了其本义,其假借义成了常用义。此外,“无”的语法功能也比较丰富,不仅可以用为代词、连词,还可以用作副词、助词等。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二】【亾部】武扶切(wú)
(𣠮/無)亡也。从亡𣞤聲。
无,奇字無,通於元者。王育説:天屈西北爲无。
说文解字注
“(𣠮/無)亡也”注:凡所失者,所未有者,皆如逃亡然也。此有無字之正體,而俗作無。無乃𣞤之隸變,𣞤之訓豐也,與無義正相反。然則隸變之時,昧於亡爲其義,𣞤爲其聲,有聲無義,殊爲乖繆。古有叚𣞤爲𣠮者,要不得云本無二字。漢隸多作𣠮,可證也。或叚亡爲無者,其義同,其音則雙聲也。
“从亡,𣞤聲”注:按,不用莫聲,而用𣞤聲者,形聲中有會意。凡物必自多而少而無,《老子》所謂“多藏必厚亡”也。武夫切,五部。古音武夫與莫胡二切不別,故無、模同音,其轉語則《水經注》云燕人謂無爲毛,楊子以曼爲無,今人謂無有爲没有,皆是也。
“无,奇字無也”注:謂古文奇字如此作也。今六經惟《易》用此字。
“通於元者”注:元俗刻作无,今依宋本正。《禮運》曰:“是謂合莫。”注引《孝經》説曰:“上通元莫。”正義云:“上通元莫者,《孝經緯》文。言人之精靈所感,上通元氣寂寞。引之者,證莫爲虛無也。正本元字作无,謂虚無寂寞,義或然也。”按,此注疏,今本譌誤不可讀,而北宋本可據正。疏正本字當是定本之誤,謂鄭引上通元莫,顔師古定本作无莫也。依許云:“通於元者,虚无道也。”則《孝經緯》必作元莫矣。蓋其義謂上通元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毌於一。
“虚无道也”注:謂虚无之道,上通元氣寂寞也。《玉篇》曰:“无,虛无也。”奇字之无與篆文之𣞤,義乃微别。許説其義,非僅説其形也。
“王育説:天屈西北爲无”注:此稱王育説,又无之別一義也。亦説其義,非説其形。屈猶傾也,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見《列子》及《素問》。天傾西北者,謂天體不能正圜也。
广韵
武夫切,平虞明 ‖ 無聲魚部(wú)
無,有無也。亦漢複姓,二氏。楚熊渠之後號無庸,其後爲氏。又有無鉤氏,出自楚姓。武夫切。二十二。
【校释】二十二:原讹作“二十一”。
武夫切,平虞明 ‖ 无聲魚部(wú)
无,虚无之道。又漢複姓,《左傳》莒有大夫无𡝤修胡。
莫胡切,平模明 ‖ 无聲魚部(mó)
无,南无,出釋典。又音無。
康熙字典
【卯集下】【无部】 无;部外笔画:0
古文:𠑶
《唐韻》武夫切。音巫。《説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説: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黄》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巳集中】【火部】 無;部外笔画:8
古文:𣟒、𣚨、𠘩
《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並音巫。《説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𥳑而無傲。
又《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又《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虚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説》:無極而太極。
又《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又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又《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又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又《説文》:奇字作无。《玉篇》:虚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又《集韻》:或作亡。《詩·衛風》:何有何亡。
又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又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又《集韻》:或作武。〇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
《集韻》:無或作橆。《韻會》:𣞣,本古文蕃𣞣字。篆借爲有無字。李斯變隸變林爲四點。〇按《説文》𣠮,从亡,無聲,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義各別,不云相通。且有無與蕃橆義尤相反,不應借用。《玉篇》《集韻》《韻會》俱非。《韻會》蕃橆作蕃𣞣,尤非。又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又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书法演示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二”居上居中,下横起笔于横中线。长撇与上横相接于竖中线左侧,撇尖超出上部。乚(竖弯钩)从田字格中心起笔,沿竖中线下行,钩部超出上部。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下表所列为“有无”之“无”训读。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