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是
词类的一种,在现代汉语中属于实词。上古汉语的副词可分为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程度副词、关系副词、状态副词、语气副词、连接副词八类。语法方面主要作
状语,修饰作
谓语的动词、形容词,部分程度副词亦可在动词、形容词后作
补语。
副词的产生
周生亚设想,原始或远古汉语里名动可能同形同源,到后来,由于语言发展,
名词和
动词才从音节语言中分化出来,形成了名动语法对立。由于名动最早是同形同源关系,所以名词、动词在汉语词类产生的次序中是同属一个历史层次的,即同属一级词类。再后来,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实际上也都是由名词衍生而成,所以它们都应列为二级词类。再往后,副词主要是由动词、形容词或代词衍生而来的,所以它应属于三级词类。副词虽属封闭性词类,但其用法却十分复杂。就其产生而言,总体上看,有两大源头:一是来自实词词义的引申,二是来自实词词义的假借。
实词的词义引申
古代副词,多半是由动词或形容词的词义虚化而成,个别副词也有由代词虚化而成的。具体说,有以下诸多渠道:
①交韔二弓,竹闭绲縢。(《诗经·秦风·小戎》)(交:动词,交错。)
②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诗经·邶风·北门》)(交:副词,交互。)
③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已:动词,停止。)
④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已:副词,已经。)
⑤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诗经·秦风·终南》)(至:动词,来到。)
⑥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荀子·儒效》)(至:副词,极,最。)
⑦鸿飞遵陆,公归不复。(《诗经·豳风·九罭》)(复:动词,回来。)
⑧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复:副词,又,再。)
例①, 「
交」,《
说文》:「交,交
胫也。」段注:「交胫谓之交,
引申之为凡交之称。」交的甲骨文正象一个人双胫交叉之形,是动词。《小戎》「交
韔二弓」,是说两支弓箭左右交叉地插入弓袋之中。例②, 「交」,交替,副词,此义显然是由交错、交互义
引申而来。
例③, 「已」,郑笺云:「已,止也」,是个动词。例④, 「已」,已经,副词。动作行为停止了,即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成为过去,由此而
引申出
已经义。
例⑤, 「至」,甲骨文之形象矢落地之形,所以「至」有
到义,是个动词。《
说文》释「至」为「鸟飞从高下至地也」,误。例⑥, 「至」,极,副词。「至」的到义,
引申可指达到极点,再引申则有极义,变成副词。
例⑦, 「复(復)」,《说文》:「复,往来也」,是动词。《说文》「复」「復」是两个字,「往来」就是往返。甲骨文「复」「復」是一个字,均作「复」,如「贞:侯徝不其复」(《库》,1565)。诗《
九罭》「公归不复」,「不复」就是一去不返,不再回来,用的都是本义。例⑧, 「复」,又,再,副词。「复」由
往返义,可引申指动作行为的重复,进而可引申指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义,就变成副词。
(2)形容词→副词。如:
①显允君子,莫不令德。(《诗经·小雅·湛露》)(允:形容词,诚信,诚实。)
②卜云其吉,终然允臧。(《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允:副词,确实,实在。)
③觏闵既多,受侮不少。(《诗经·邶风·柏舟》)(少:形容词,数量不多。)
④吾知其所由来矣,姑少待我。(《左传·僖公七年》)(少:副词,稍稍。)
⑤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永:形容词,长。)
⑥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永:副词,永远地。)
⑦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恒:形容词,经常的,固定不变的。)
⑧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恒:副词,经常。)
例①, 「允」,《说文》:「允,信也。」段注:「《释诂》《毛传》皆曰:『允,信也。』」信即诚信,是个形容词。例②, 「允」,确实,果然,副词。「允」由诚实义,引申指确实义,非常自然。定之方中,「终然允臧」,「允」表示对判断真实性的确认,义为「确实」,是副词。
例③, 「少」,《说文》:「少,不多也」,是个形容词。段注:「不多则小,故古少小互训。」甲骨文「少」「小」,同文异构,「少」未必是形声字。如「壬戌卜,甲子少雨」(《人》,2389),「少雨」即小雨。上古汉语,「少」属审母,宵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ɕio〕; 「小」属心母,宵部,亦开口三等字,拟音为〔sio〕,可知两字音近。例④, 「少」,音shāo,由不多义
引申指
稍微义,表示程度轻,是个副词。
例⑤, 「永」,本义是指水流长,是形容词。例⑥, 「永」,永远地或永久地,指时间长,是副词。
例⑦, 「恒」,《说文》:「恒,常也。」「常」就是永久的,固定不变的,是形容词。例⑧, 「恒」,经常,表示动作行为屡次发生,是个副词。
(3)名词→动词→副词。如:
①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诗经·周南·卷耳》)(行:名词,道路。)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行:动词,行走。)
③民胜其地务开,地胜其民者事徕,开则行倍。(《商君书·算地》)(行:副词,将。)
④御衽于奥,媵衽良席在东,皆有枕,北止。(《仪礼·士昏礼》)(止:名词,同「趾」,足。)
⑤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论语·子罕》)(止:动词,停止。)
⑥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庄子·天运》)(止:副词,只,仅。)
例①, 「行」,《说文》:「行,人之步趋也。」段注:「步,行也;趋,走也,二者一疾一徐,皆谓之行,统言之也。」这不是「行」的本义。「行」的本义当是道路,是个
名词。甲骨文「行」之形,正象四通八达的街衢。古代「行」作道路解,音hánɡ。诗《卷耳》「寘彼周行」,「行」即大路。
例②, 「行」,行走,动词。「行」(xíng)当由「行」(hánɡ)引申而来:大路叫「行」(hánɡ),在路上行走的动作叫「行」(xíng)。上古时代,名词「行」,动词「行」,两音十分接近:「行」(hánɡ),匣母,阳部,开口一等字,拟音为〔ɤaŋ〕; 「行」(xíng),匣母,阳部,开口二等字,拟音为〔ɤeaŋ〕。在远古汉语,这两个词也许就是名动同形同源。
例③, 「行」,将,副词。「开则行倍」,是说只要荒地被来民开垦,结果人力、物力将成倍增长。「行」的将义,由动词行走义引申而成。人之行走,必有起始,由此而
引申指
将要义是很容易的,所以后代「行」「将」可以连用。
例④, 「止」,即「趾」,为
名词。甲骨文「止」之形,正象脚趾之形,如「贞:疒止,隹有蚩」(《林》,2.9.7)。「疒止」即「疾趾」,是说患上脚病。《士昏礼》「北止」,意思是「脚朝北」,「止」即「趾」义。
例⑤, 「止」,停止,
动词。脚趾是用于走路的,走路则有行有止,所以「止」引申出停止义,也是很自然的。例⑥, 「止」,只,仅,表限定,副词。「止」的限定义,显然是由「止」的停止义引申而成。
(4)名词→形容词→副词。如:
①客至,诸门户皆令凿而慕孔。(《墨子·备城门》)(孔:名词,孔洞。)
②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老子》第二十一章)(孔:形容词,大。)
③酒既和旨,饮酒孔偕。(《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孔:副词,甚,非常。)
④(文公)二十七年,伐南山大梓,丰大特。(《史记·秦本纪》)(特:名词,公牛。)
⑤维此奄息,百夫之特。(《诗经·秦风·黄鸟》)(特:形容词,杰出的。)
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逍遥游》)(特:副词,特别,独特。)
例①, 「孔」,《说文》:「孔,通也。」段注:「通者,达也。」《说文》将「孔」释为一个动词,非本义。孔的
金文之形,
陈初生说:「高鸿缙谓孔字象小儿食乳形。
林义光谓『本义当为乳穴,引申为凡穴之称(象乳形,[插图]就之,以明乳者孔也。)』」林氏之说可从。《
备城门》「幂孔」或作「幕孔」,意思是指把孔洞掩盖起来,「孔」当以本义视之。
例②, 「孔德」,大德,「孔」为形容词。孔洞多在实体上借外力而形成,「孔」「空」当属同源,因而引申有
大义。例③, 「孔」,甚,很,表示程度深,副词,由「孔」的大义引申而来。
例④,「特」,《说文》:「特,朴特牛父也,从牛,寺声。」段注改为:「特,特牛也,从牛,寺声。」「
特牛」就是公牛,名词。例⑤,「特」,杰出,优秀,是个形容词。公牛,有力好斗,充满活力,「特」用为形容词,显然是后起的。例⑥,「特」,特别,独特,副词,显然是由「特」的
杰出义引申而成。
(5)动词→形容词→副词。如:
①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咸:动词,终,成。)
②(声)窕则不咸。(《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咸:形容词,遍。)
③四罪而天下咸服。(《孟子·万章上》)(咸:副词,皆,全。)
④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诗经·豳风·七月》)(殆:动词,怕。)
⑤民今方殆,视天梦梦。(《诗经·小雅·正月》)(殆:形容词,危险。)
⑥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殆:副词,恐怕,大概。)
例①, 「咸」,甲骨文象斧钺之形,该是个动词,同「杀」义有关。「杀」表示要终结生命,因而「咸」有终结、完成义。「二叔之不咸」,即指
管蔡二叔不能善终。例②, 「咸」,遍,形容词。「窕则不咸」,是说声音过于纤细,能听到的人就不会周遍。「咸」的周遍义,当是由「咸」的终结、完成义引申而成。例③, 「咸」,皆,全,表范围限定,副词,显然是由「咸」的周遍义引申而来。
例④, 「殆」,恐惧,动词。例⑤, 「殆」,危险,形容词。「殆」由心理上的恐惧义,引申指事物的危殆义,很自然。例⑥,「殆」,恐怕,大概,副词。「恐怕」「大概」都是
猜度之词,显然是由疑惑义、危殆义引申而来。
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一:数词,一个。)
②诸侯不可一。(《战国策·秦策一》)(一:动词,统一,联合。)
③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诗经·邶风·北门》)(一:副词,全,都。)
④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再:数词,两次。)
⑤过言不再,流言不极。(《礼记·儒行》)(再:动词,重复,再现。)
⑥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庄子·外物》)(再:副词,又。)
例①, 「一」,数词,一个,表示最小的
正整数。例②, 「一」,统一,动词。例③, 「一」,全,都,副词。
例④, 「再」,两次,数词。例⑤, 「再」,重复,动词。「过言不再」,是说讲错的话不能再讲。例⑥, 「再」,又,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是由「再」的动词义引申而成。
(7)名词→代词→副词。如:
①贞:有疒自,隹有蚩。(《乙》,6385)(自:名词,鼻子。)
②多行不义必自斃。(《左传·隐公元年》)(自:代词,自己。)
③不自为政,卒劳百姓。(《诗经·小雅·节南山》)(自:副词,亲自。)
④秦王之时,或人葅子,利不足也。(《淮南子·齐俗训》)(或:名词,同「域」,邦国。)
⑤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或:代词,有的人。)
⑥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或:副词,或许。)
例①, 「自」,《说文》:「自,鼻也,象鼻形。」「自」,名词,甲骨文正象鼻形。「疒自」,意思是说患上鼻疾,「疒」即「疾」,用为动词。例②, 「自」,指称自己,代词。人皆有鼻,所以「自」很容易引申为己称代词。例③, 「自」,亲自,副词。「自」的亲自义,显然是由「自」的己称义引申而来。
例④, 「或」,同「域」,名词。「或」「域」古今字。甲骨文亦「或」「
國」同字,均作「或」。「或人」即「域人」,亦即「国人」。例⑤, 「或」,有的人,代词。「或」作为代词,有两个特点,一是不确指,二是表限定。古代的「或」,不论是指「域」(区域),还是指「国」(城郭邦国),都是有一定区限、范围的。有了范围就有了限定,因此名词「或」和代词「或」是词义引申关系而不是假借关系。例⑥, 「或」,或许,副词,表示对判断不能肯定,因此副词「或」显然又是由
无定代词「或」引申而来。
实词的词义假借
借助实词词义的
假借,这是古代副词产生的另一重要途径。这类副词不是很多,但确实存在。词义假借的根本条件在于音同或音近,而与词义引申无关。以词义假借方式而产生的副词主要有两类:
(1)名词→副词。如: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不:副词,表未然否定。)
②虽速我讼,亦不女从。(《诗经·召南·行露》)(亦:副词,也。)
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豳风·七月》)(亟:副词,快,赶快。)
④多行不义从自斃,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姑:副词,姑且。)
⑤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荀子·礼论》)(苟:副词,苟且。)
⑥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滕文公上》)(又:副词,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
例①, 「不」,甲骨文象
花萼之形。《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笺云:「承华者曰
鄂,不当作
柎。柎,
鄂足也。鄂足得华之光明,则
韡韡然。……古声不柎同。」(按:「柎」,今本《十三经注疏》作「拊」,据阮氏《校勘记》改。)
上古「不」「柎」读音十分相近:「不」,古属帮母,之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为〔pǐuə〕; 「柎」,古属帮母,鱼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为〔piua〕。由此可知,「
鄂不」即「萼柎」,亦即「鄂(萼)足」,就是
花托。「不」后为否定副词,正是假借名词「不(柎)」而为之。
例②, 「亦」,《说文》:「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许慎解释是对的。《说文》:「
胳,亦下也。」段注:「亦腋,古今字。」甲骨文中「亦」早已借为副词,如「旬壬寅雨,甲辰亦雨」(《乙》,2691)。
例③, 「亟」,《说文》:「亟,敏疾也,从人、口、又、二。二,天地也。」《说文》的解释已不是本义,而是假借义。亟,甲骨文象一个人字,上下各有一横,表示上极至顶,下极至踵,乃极点之意,因此可知「亟」当为「
極」之
初文。「亟」用于急速义、频数义,均是假借而成。亟,古属见母,职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kǐək〕;极(極),古属群母,职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gǐək〕,两字声母仅清浊有别。
例④,「姑」,《说文》:「姑,夫母也。」段注:「《释亲》曰:『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作副词,有姑且义,也是假借为之。
例⑤, 「苟」,草名,名词。《说文》:「苟,艸也。」段注:「孔注《论语》云:『苟,诚也。』郑注《燕礼》云:『苟,且也,假也』,皆假借也。」「苟」,用于苟且义,当然亦属假借用例。
例⑥, 「又」,右手,名词。《说文》:「又,手也,象形。」段注:「此即今之右字。」「又」作为副词,非本义引申,而是词义假借的结果。
(2)动词→副词。如:
①事未可成,
祗成恶名。(《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祗:副词,恰好。)
②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将:副词,将要。)
③弗知而言为不智。(《战国策·秦策三》)(弗:副词,不。)
④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梁惠王上》)(岂:副词,难道。)
⑤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劝学》)(则:副词,仅。)
⑥天下无诛伐,则诸侯之相暴也立见。(《吕氏春秋·荡兵》)(立:副词,立即,立刻。)
例①, 「
祗」,《说文》:「祗,敬也,从示,氐声」,可知「祗」原为动词。「祗成恶名」,「祗」,
正好,
恰好,副词,是词义假借而成。
例②,「将」,《说文》:「将,帅也。」段注:「帅当作『𧗿』。行部曰:『𧗿,将也』,二字互训。《仪礼》《周礼》古文『𧗿』多作『率』,今文多作『帅』。」可知「将」之本义是率领,是个动词。「将」作副词,表
将要,亦是假借为之。
例③, 「弗」,《说文》:「弗,矫也。」段注:「矫,各本作挢,今正。」又云:「矫者,揉箭箝也,引申为矫拂之用。」「弗」,甲骨文正象箭杆被绳缠绕矫正之形,可知「弗」原为动词。「弗」用为否定副词,是词义假借而成。
例④, 「岂」,《说文》:「岂,还师振乐也。」段注:「《公羊传》曰:『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周礼·大司乐》:『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注曰:『大献,献捷于祖。
恺乐,献功之乐。』」由此可知,「岂」当是「恺」之初文,「岂」「恺」古今字。恺,和乐,动词。「岂」,作为副词,是词义假借的结果。
例⑤, 「则」,
金文从鼎从刀,是个动词,象在钟鼎上刻画铭文。如《骉羌钟》说:「用明则之于铭,武文咸剌(烈),永枼(世)母(毋)忘」,「则」正是刻画之意。副词「则」,是词义假借的结果。
例⑥,「立」,《说文》:「立,住也。」段注改「住」为「
侸」。「侸」,音义同「竖」。又《说文》:「侸,立也。」可知「立」的本义是竖立,动词。副词「立」的立刻义,也是词义假借的结果。
副词的分类
同
实词一样,
虚词也需要分类研究。上古汉语的副词分类有八,分别是时间副词、范围副词、否定副词、程度副词、关系副词、状态副词、语气副词、连接副词。
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是表示
谓语动词产生、进行、持续或完成的时间的词,常见的时间副词有「既」「已」「尝」「曾」「方」「正」「将」「且」「其」等等。如:
①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经·周南·汝坟》)
②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孟子·梁惠王下》)
③孔子尝为委吏矣。(《孟子·万章下》)
④失民心而立功德者,未之曾有也。(《吕氏春秋·顺民》)
⑤于是陈蔡方睦于卫。(《左传·隐公四年》)
⑥我思舜,正郁陶。(《史记·五帝本纪》)
⑦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⑧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孟子·滕文公上》)
⑨徯我后,后来其无罚。(《孟子·滕文公下》)
例①—④, 「既」「已」「尝」「曾」,表示过去时。例⑤⑥, 「方」「正」,表示现在时或持续时。例⑦—⑨, 「将」「且」「其」,表示将来时。
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是表示对人、事物或动作、行动所涉及的范围、数量等内容来加以
总括或
限定的词。常见的范围副词有「咸」「皆」「悉」「俱」「唯」「独」「仅」「但」等。如:
①徒御啴啴,周邦咸喜。(《诗经·大雅·崧高》)
②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韩非子·五蠹》)
③晋师悉起,将至矣。(《左传·宣公十五年》)
④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孟子·尽心上》)
⑤无非无议,唯酒食是议。(《诗经·小雅·斯干》)
⑥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韩非子·解老》)
⑦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韩非子·内储说上》)
⑧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史记·李斯列传》)
例①—④, 「咸」「皆」「悉」「俱」,表示总括。例⑤—⑧, 「唯」「独」「仅」「但」,表示限定。
否定副词
否定副词是表示对
谓语加以否定的词。上古汉语否定副词,可分为陈述否定、判断否定、描写否定、选择否定、正反否定和禁止否定六类。
陈述否定常用的否定副词有「不」「未」「弗」等。如:
①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经·周南·汉广》)
②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
③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
②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不」「非」也经常用于描写否定。如:
①非所谓踰也,贫富不同也。(《孟子·梁惠王下》)
②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韩非子·五蠹》)
「否(不)」经常用于选择否定。如:
①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②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否(不)」也经常用于正反否定。如:
①人涉
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叶》)
②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孟子·梁惠王上》)
③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表示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词,先秦经常用「
毋」「
勿」两个词。如:
①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②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上》)
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谓语动词、形容词所体现的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所达到的某种水平或状况的词。先秦程度副词常用的词有「少」「稍」「颇」、「甚」「弥」「颇」、「极」「至」「最」等。如:
①吾知其所由来矣,姑少待我。(《左传·僖公七年》)
②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③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④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郑风·东门之》)
⑤仰之弥高,钻之弥深。(《论语·子罕》)
⑥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⑦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史记·高祖本纪》)
⑧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韩非子·大体》)
⑨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庄子·天下》)
例①—③, 「少」「稍」「颇」,稍微,多多少少,表示程度的约略级(初级)。例④—⑥, 「甚」「弥」「颇」,很,更加,非常,表示程度的比较级(中级)。例⑦—⑨, 「极」「至」「最」,表示程度的极至级(高级)。
关系副词
关系副词是指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能施及主客双方或其中一方,并体现出相互关系的词。关系副词所体现的关系有互动、偏指和协同三种。上古汉语,常见的关系副词有「相」「相与」「共」「同」「并」等等。如:
①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②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韩非子·五蠹》)
③胡不相畏,先祖于摧。(《诗经·大雅·云汉》)
④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诗经·邶风·日月》)
⑤(其妻)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孟子·离娄下》)
⑥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孟子·公孙丑上》)
⑦天下共苦秦久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⑧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诗经·桧风·素冠》)
⑨尧时十日并出,尧上射九日。(《论衡·对作》)
例①②, 「相」「相与」,表示互动关系。例③④, 「相」,表示偏指关系。例⑤—⑨, 「相」「相与」「共」「同」「并」,表示协同关系。
状态副词
状态副词是指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连续、频次或呈现某种状态、方式的词。上古汉语常见的状态副词有「复」「又」「亦」「数(shuò)」「屡」、「渐」「稍」「犹」「固」「徐」「疾」等等。如:
①陟则在巘,复降在原。(《诗经·大雅·公刘》)
②(孟武伯)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
③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上》)
④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⑤屡顾尔仆,不输尔载。(《诗经·小雅·正月》)
例①—⑤, 「复」「又」「亦」「数」「屡」,是表示重复、连续、频次的状态副词。
又如:
①今田常之为乱,有渐见矣,而君不诛。(《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②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③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孟子·告子下》)
例①—⑤, 「渐」「稍」「犹」「固」「徐」「疾」,是表示程度、方式的状态副词。
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是指常置于
谓语之前,具有表达语气作用的词。上古汉语,常见的语气副词有「乃」「即」「实」、「其」「岂」「宁」、「其」「盖」「莫」、「乃」「竟」「果」等等。如:
①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孟子·梁惠王上》)
②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③此二人者,实弑寡君。(《左传·隐公四年》)
例①—③, 「乃」「即」「实」,是表示确认的语气副词。
又如:
①其行千里,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诗经·小雅·采薇》)
③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三》)
例①—③, 「其」「岂」「宁」,是表示反问的语气副词。
又如:
①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②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洩,则职女之由。(《左传·襄公十四年》)
③文,莫吾犹人也。(《论语·述而》)
例①—③, 「其」「盖」「莫」,是表示推测的语气副词。
又如:
①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战国策·齐策四》)
②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史记·陈丞相世家》)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韩非子·说难》)
例①—③, 「乃」「竟」「果」,是表示预料的语气副词。
连接副词
连接副词是指常置于
谓语之前,具有连接作用的词。上古汉语常见的连接副词有「既」「又」「且」「乃」「则」「愈」「且」「况」等。如:
①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诗经·豳风·破斧》)
②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诗经·小雅·棠棣》)
③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④乃寝乃兴,乃占我梦。(《诗经·小雅·斯干》)
⑤故人主愈弊而大臣愈重。(《韩非子·孤愤》)
⑥臧获且羞与之同名矣,况世俗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例①②, 「既」「又」「既」「且」,表
并列关系的连接副词。例③④,「既」「则」「乃」「乃」,表
顺接关系的连接副词。例⑤, 「愈」「愈」,表
递进关系的连接副词。例⑥, 「且」「况」,表让步关系的连接副词。
副词的发展
时间副词的发展
汉语时间概念或时的语法范畴的表达,主要是靠两类词来完成的:一是时间名词,二是时间副词。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是两类不同的词,不能混而不分。有的学术著作,把「今夕」「今岁」「翌」「来月」等等都定为「时间副词」,这是欠妥的。
汉语时间副词是经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进行、持续或完成的时间概念。时间副词的发展,涉及以下三个内容:时间名词和动词时的表达、时间副词和动词时的表达、时间副词和动词体的表达。
上古汉语前期,
甲骨文和
金文中时间副词并不发达,而有的著作把甲骨文中的时间副词定为十多个,这是十分可疑的。甲骨文里,把「之日」「之夕」这类时间名词短语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就可以表示动词的过去时。如:
①之日兽,允[凶+丅]。(《丙编》,284)
②之夕允不雨。(《前》7.14.3)
例①, 「兽」通「狩」。「允[凶+丅]」即「允擒」,是验辞。「兽」「[凶+丅]」都是过去时。例②, 「允不雨」,是验辞,「雨」,降雨,是过去时。
甲骨文中,经过序辞和验辞中的
干支对比,亦可判定动词的过去时。如:
③壬申卜、𣪎贞:圃[凶+丅]麋?丙子陷,允[凶+丅]二百又九。(《合集》,10344)
例③, 「
丙子」日是「
壬申」占卜日后的第四天,所以「陷」「[凶+丅]」应该是过去时。
甲骨文中,如果动词前加上「今日」「今夕」等时间名词短语,就可以表示动词的现在时。如:
①辛巳卜,今日[罒+丂]凤?(《屯南》,2772)
②今夕启,不启?(《粹编》,649)
例①, 「[罒+丂]凤」读作「宁风」。宁,止。例②, 「启」,天晴雨止。「[罒+丂]」「启」,当是现在时。
甲骨文中如果表示动词的将来时,就在时间名词或干支名前再加上「翼(翌)」或「来」、「生」等动词。如:
①丁亥卜,殻贞:翼庚寅㞢于大庚?(《乙编》,6664)
②壬午卜,来乙酉,雨不雨?(《合集》,21065)
③辛未卜,夬贞:王于生七月入于商。(《前》,2.1.2)
例①, 「庚寅」是占卜日「丁亥」后的第三天。「㞢(侑)」,
侑祭,用于将来时。例②, 「乙酉」是占卜日「壬午」后的第三天,「雨」,动词,用于将来时。例③, 「生七月」即指未来的七月,动词「入」亦用于将来时。
从上古汉语中期开始,大量传世文献都可以证明,时间副词已是汉语动词表达时的
语法范畴的主要手段。这种时的语法范畴可以分为三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1)过去时。
过去时又有长时制和短时制之分。
长时制是指已发生的动作行为到说话时为止,已经历了较长时间。长时制常用的时间副词有「既」「已」「业」「终」「卒」「竟」「尝」「常」「曾」等等。如:
①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尚书·君奭》)
②(纪)信曰:「汉王已出矣。」(《史记·项羽本纪》)
③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史记·留侯世家》)
④其后(成都王)终以败亡。(《搜神记》,卷七)
⑤数日,狗自暴死,卒无纤芥之异。(《搜神记》,卷十八)
⑥遂罢追,(郑)玄竟以得免。(《世说新语·文学》)
⑦两人尝有德于项梁,是以项王信任之。(《史记·项羽本纪》)
⑧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史记·留侯世家》)
⑨先世曾伐大树,得大蛇杀之。(《搜神记》,卷三)
过去时的短时制,是指已发生的动作行为到说话时为止,仅经历了短暂时间。短时制常用的时间副词有「立」「即」「寻」「聊」「方」「才」「向」「暂」「且」「刚」等等。如:
①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史记·项羽本纪》)
②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③(栗)栽者虽生,寻死矣。(《齐民要术·种栗》,卷四)
④高祖笑曰:「聊以戏卿尔。」(《宋书·臧质传》)
⑤光武初,方平诸夏,未遑外事。(《后汉书·南匈奴传》)
⑥波利才入,窟门自合,于今不开。(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⑦向从阁下过,见令史受杖。(《世说新语·政事》)
⑧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史记·李将军列传》)
⑨妹夫,你且坐一坐,我去劝他。(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⑩你刚出门,他也上马去了。(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
大约从中古汉语起,用于过去时短时制的时间副词,出现一大批
复音词,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如:
①上时未有所拟,
仓卒曰:「我已用王鸿。」(《宋书·武二王传》)
②鬼闻其语,
寻即远避。(《百喻经·毗舍[插图]喻》)
③瓛怪问之,乃曰:「
向来未着衣帽故也。」(《颜氏家训·兄弟》,卷一)
④五祖自送能于九江驿,
登时便悟。(唐·法海:《六祖坛经》)
⑥遂将钵盂一照,叫「天王」一声,
当下火灭。(《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⑦
适才赵盼儿使人来说,宋引章已有休书了。(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
⑧把
适来我寄在这里包儿还公公。(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⑨
随即写回书,收留高俅在府内做个亲随。(《水浒传》,第二回)
⑩却才俺打的那汉是谁?(《水浒传》,第五回)
⑪所以
方才你一说这宝玉,我就猜着了八九也是这一派人物。(《红楼梦》,第二回)
⑫便发签差公人
立刻将凶犯家属拿来拷问。(《红楼梦》,第四回)
(2)现在时。
动词的现在时是指动作行为说话时正在发生或进行。古代动词的现在时没有长时制和短时制的区别。动词现在时常见的时间副词有「方」「正」「镇」「适」「见(现)」「在」等等。如:
①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史记·陈涉世家》)
②(薛)安都从征关、陕、至臼口,梦仰头视天,正见天门开。(《宋书·薛安都传》)
③蓦忽心闲,小楼东栏杆镇倚。(《张协状元》,第十三出)
④此衣适可值一枚金钱。(《百喻经·为恶贼所劫失[插图]喻》)
⑤上客见任何官?(唐·张鷟:《游仙窟》)
⑥他父亲秦邦业现任营缮司郎中。(《红楼梦》,第八回)
⑦王教头弃家在逃,子母不知去向。(《水浒传》,第二回)
现在时也常使用一些复音时间副词。如:
①到溪,恰遇祖师
正当说法时,便礼拜祖师。(《祖堂集》,卷三)
③似此三日,山前行
正在州衙门前立,倒断不下。(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④说有石总兵领人马巡边,
见在大同住扎。(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3)将来时。
动词的将来时是指说话时动作行为将要发生。
动词的将来时也有长时制和短时制之分。
长时制是指动作行为将要发生,但还有一段时间。长时制常见的时间副词有「其」「且」「行」「将」等等。如:
①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②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目痛小疾,亦行自愈。(《搜神记》,卷五)
④何以将得位而梦棺器,将得财而梦矢秽?(《世说新语·文学》)
中古汉语以后,将来时的长时制也常常使用一些复音时间副词。如:
①丞相翘须厉色,上坐便言:「
方当乖别,必欲言其所见。」(《世说新语·规箴》)
②大司马
方将外固封疆,内镇社稷,必无若此之虑。(《世说新语·言语》)
③本期善果,不知
将来反获其殃。(《
百喻经·灌甘蔗喻》)
④且教他看文字,撞来撞去,将来自有撞着处。(《朱子语类·训门人》)
将来时的短时制,是指动作行为瞬间即将发生,时间很短。短时制常用的时间副词有「立」「即」「方」「且」「寻」等等。如:
①王大怒,立欲诛偃师。(《列子·汤问》)
②若闻鼓声,即出勿留。(《搜神记》,卷二)
③袁绍围太祖于官渡,太祖粮方尽。(《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④正热,不堪相见,君可且去。(《宋书·王敬弘传》)
⑤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齐民要术·收种》,卷一)
这类短时制,也可使用一些复音时间副词。如:
①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𤛓取。(《百喻经·愚人集牛乳喻》)
②若是人问闺阁,立便道姓道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③他若肯时,老身即便依从。(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④要好趁这个遗漏人乱时,今夜就走开去,
方才使得。(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⑤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伤心,
暂且不忍相见。(《红楼梦》,第三回)
汉语时间副词有时加在
动词之上,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发展的时间经常处于持续状态之中,这样的时间副词也可看成是表示现在时。表持续的常用的时间副词有「常」「恒」「终」「素」「辄」「镇」等等。如:
①(羽)每至阴雨,骨常疼痛。(《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②尚之在家,常着鹿皮帽。(《宋书·何尚之传》)
③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百喻经·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④(园)客终不娶。(《搜神记》,卷一)
⑤王平子素不知眉子。(《世说新语·识鉴》)
⑥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史记·陈丞相世家》)
⑦两个镇双飞,双双来,算何时似你?(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三出)
中古以后,动词持续时使用的时间副词,似乎以用
复音词为常。如:
①道庆凶险暴横,求欲无已,有失其意,辄加捶拉,
往往有死者,朝廷畏之如虎狼。(《宋书·黄回传》)
②娘子
向来频盼少府,若非情想有所交通,何因眼脉朝来顿引?(唐·张鷟:《游仙窟》)
③主人从来发心,长设斋饭,供养师僧,不限多少。(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④若一向恃强,务欲并吞,但恐天理不能如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城下奉使录》,卷二十九)
⑤其沿边城寨自来系广屯兵马之处。(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八)
⑥寻常读《大学》未有所得,愿请教。(《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⑦谁想蔡婆婆常常着人来说,要小生女孩儿做他儿媳妇。(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⑧他是个不爱财的名将,家道贫寒,时常到村店中吃酒。(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⑨灵公暴虐无道,
赵宣子每每把正直的言说谏他。(《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
由上论述可知,汉语时间副词,从上古汉语中期开始,直到近古汉语的漫长时间里,对动词时的表达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和西方语言相比,汉语动词本身虽无表时的形态标志,但不能因此而断定汉语动词就没有时的语法范畴。各个民族语言都有各自的特点,重视这些特点的发掘,就是尊重语言事实。值得注意的是,到了中古汉语后期和近古汉语前期,亦即五代和两宋时代,汉语体的语法范畴已正式形成。
「体」讲的是
动词所处的一种状态,「时」讲的是动词发生的时间,这两者虽属不同的
语法范畴,但彼此仍互有关联。应肯定地说,自汉语动词后面可以加上「了」「着」「过」这些
动态助词之后,动词前面的时间副词的使用频率就已大大减少了。但这并不能完全排除语言中仍能找到两者间相互照应的表达形式。如:
①孩儿,休要大惊小怪,毕竟事以(已)成了。(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出)
②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水浒传》,第七回)
③贾瑞听了,身已木了半边。(《红楼梦》,第十一回)
④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刚念了『四书』。」(《红楼梦》,第三回)
⑤宝玉看罢,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红楼梦》,第三回)
⑥正遇着春昼喧,丽日和。(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二折)
⑦王七殿直的老婆抱着三岁的孩子,正在窗前吃枣糕,引着耍子。(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⑧你尝尝(常常)跟著我,等至十二年二月初一日下午。(明·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一〇四)
⑨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捐官,现在他家住着呢。(《红楼梦》,第十回)
当动词后面出现「了」「着」「过」这些
动态助词之后,动词前再加上时间副词,有时会感到有些多余。因此语言中,这些时间副词也可省而不用。如:
①一人(死了,何时再生?变文《庐山远公话》)
②缘有孙陁罗是妻,容颜殊胜,时为(恋着这妻。变文《难陁出家缘起》)
③每月读书,只是(读过了,便不知将此心在体会,所以说得来如此疏。《朱子语类·训门人》)
例①, 「死了」前不必加「已」字。例②, 「恋着」前不必加「正」字。例③,「读过」前也不必加「曾」字。
范围副词的发展
范围副词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经存在。向熹说:「甲骨卜辞中没有范围副词」,这个结论是值得商量的。周生亚认为,甲骨文中可确认为范围副词的有四个词:「皆」「同」「唯」「专」。这四个词,基本上反映出了上古汉语范围副词的语法类型,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系统。上古汉语的范围副词,可分为两类:表总括的范围副词、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
表总括的范围副词是指对
主语所表示的人、事物,或对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有所总括。这类范围副词数量最多,占绝大多数,其常用的形式有「皆」「咸」「尽」「具(俱)」「悉」「毕」「胥」「并(並)」「全」「都」「总」「了」「浑」等等。
表总括的范围副词,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对
主语所表示的人、事物的范围进行总括,二是对
谓语所涉及的动作行为的范围进行总括。这种用法,从上古汉语开始,直到近古汉语,基本如此。如:
皆
①豚眔羊皆用。(《甲》,675)
②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论语·子路》)
③郑玄家奴婢皆读书。(《世说新语·文学》)
④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百喻经·渴见水喻》)
⑤众人皆笑。(唐·张鷟:《游仙窟》)
⑥那太公年近六旬之上,须发皆白。(《水浒传》,第二回)
又如:
①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荀子·性恶》)
②众乃皆伏。(《史记·项羽本纪》)
③凡事皆应慎密。(《宋书·武三王传》)
④东西两门,亦皆如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卷一)
⑤(冉)闵躬率赵人诛诸胡羯,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死者二十馀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晋书·载记第七》)
⑥髻高花匼匝,人见皆睥睨。(唐·寒山子:《寒山诗·洛阳》,第六十)
⑦此皆是妄心,亦是法缚。(《神会语录》)
咸
①用明则之于铭,武文咸剌(烈),永枼(世)母(毋)忘。(《骉羌钟》)
②徒御啴啴,周邦咸喜。(《诗经·大雅·崧高》)
③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左传·襄公四年》)
④家人咸不知。(《搜神记》,卷十九)
⑤众咸掩口而笑。(《宋书·武二王传》)
⑥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百喻经·三重楼喻》)
又如:
①王咸诰,何易三十朋。(《何尊》)
②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吕氏春秋·大乐》)
③尽具识之,有问咸对。(《三国志·吴书·宗室传》)
④诸将意沮,咸莫能奋。(《宋书·袁粲传》)
⑤凡人之信,唯耳与目,耳目之外,咸致疑焉。(《颜氏家训·归心》,卷五)
尽
①周礼尽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
②钱尽在此中。(《宋书·沈庆之传》)
③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唐·法海:《六祖坛经》)
④人人尽盘双足,个个擎拳合掌。(《朴通事》)
例①—④, 「尽」,表示对主语涉及范围的总括。
又如:
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②须臾之间,驴尽破之。(《百喻经·雇倩瓦师喻》)
③此坊南街尽是墟墓。(《续幽怪录》)
④门上一把锁锁着,锁上尽是蜘蛛网。(《水浒传》,第六回)
例①—④, 「尽」,表示对谓语涉及范围的总括。
具(俱)
①事成功立,上下俱富。(《荀子·富国》)
②魏其、武安俱好儒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③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维摩诘经·佛国品》,卷上)
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世说新语·伤逝》)
又如: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②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史记·留侯世家》)
③卿等忠勤在事,吾乃具悉。(《宋书·恩倖传》)
④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红楼梦》,第四回)
例①—④, 「具(俱)」,表示对
谓语涉及范围的总括。
悉
①晋师悉起,将至矣。(《左传·宣公十五年》)
②从人悉追马,至暮不返。(《搜神记》,卷四)
③自余杂香菜不列者,种法悉与此同。(《齐民要术·种兰香》,卷三)
④不经信宿,长安两市百姓,悉知玄睹观内一客道士解医疗魅病,兼有符箓之能。(变文《叶净能诗》)
例①—④, 「悉」,表示对主语涉及范围的总括。
又如:
①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韩非子·初见秦》)
②今佛国土严净悉现。(《维摩诘经·佛国品》,卷上)
③(冉)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晋书·载记第七》)
④入海之法,我悉知之。(《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毕
①师毕入,众知之。(《左传·哀公二年》)
②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庄子·在宥》)
③上尝于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宋书·郑鲜之传》)
例①—③, 「毕」,表示对主语涉及范围的总括。
又如:
①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尚书·康诰》)
②麾之以肱,毕来既升。(《诗经·小雅·无羊》)
③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沈香汁之属,无不毕备。(《世说新语·汰侈》)
例①—③, 「毕」,表示对谓语涉及范围的总括。
胥
「胥」,作为范围副词,上古汉语里使用频率较低,且主要用于总括主语范围,两汉以后少见。如:
①尔之教矣,民胥效矣。(《诗经·小雅·角弓》)
②人胥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列子·天瑞》)
③多偶、自专、乘权、症立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列子·力命》)
「并(並)」「全」「都」「总」「了」「浑」这些范围副词,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汉语里,用法也各有不同。
并(並)
①父善琴书,(戴)颙并传之。(《宋书·隐士传》)
②王石军与王敬仁、许玄度并善。(《世说新语·规箴》)
③东台、南台去中台,并五十来里。(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④此事并是出圣意。(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并」也有用于总括主语所及范围者,但用例不是很多。如:
①仁义使我身名并全。(《列子·说符》)②家子女并丑陋。(《搜神记》,卷五)
③上尝冬月噉甘,叹其形味并劣。(《宋书·武二王传》)
④知远入舍不及百日,丈夫、丈母并亡。(《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全
「全」,也是主要表示总括谓语的范围副词。如:
①种者,梨熟时全埋之。(《齐民要术·插梨》,卷四)
②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③契丹无道,我已杀败,应系契丹州城全是我家田地。(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四)
④每日读书,心全不在上,只是要自说一段文义便了。(《朱子语类·训门人》)
都
「都」虽产生于中古时期,但并不常用。「都」作为范围副词,主要用于近古汉语里。「都」用于总括
主语范围的用例如:
①弟子都未解,阿弥那得已解?(《世说新语·文学》)
②其瓜都聚在十字巷中。(《齐民要术·种瓜》,卷二)
③师放下衣钵便问讯二人,二人都不顾视。(《祖堂集》,卷四)
④诸侯每都来,褒姒见了大笑。(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⑤杨官人谢了,众人都去。(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⑥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红楼梦》,第七回)
①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列子·周穆王》)
②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世说新语·文学》)
③北土风俗,都不行此。(《颜氏家训·风操》,卷二)
④又无大人,都是三岁孩儿。(《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⑤德是人心都有。(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⑥从前都是误疑也。(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总
「总」,表示总括谓语范围是其主要用法。如:
①向前地狱之中,总是女人应得相见。(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②见遍野总是大虫,张牙利口,来吞金陵。(变文《韩擒虎话本》)
③吃了多少药,花了多少钱,总不见一点效验儿。(《红楼梦》,第七回)
「总」用于表示总括主语范围的是次要用法。如:
①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晋·陶渊明:《责子》)
②十一月十五日,黄昏月蚀,入夜月体总没,浑不见。(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③狱卒数万余人,总是牛头马面。(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了
「了」只能用于表示总括谓语范围,并常与「不」「无」配合使用。如:
①遂开户,大小悉入,
了不与人相承。(《搜神记》,卷十四)
②父虽怜悯,善言诱谕,而诸子等乐著嬉戏,不肯信受,不惊不畏,
了无出心。(《法华经·譬喻品》,卷二)
③(王)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世说新语·雅量》)
④元宝如其言,至灵台南,
了无人家可问。(《洛阳伽蓝记·大统寺》杨注,卷三)
浑
「浑」也是主要用于表示谓语总括。如:
①因循过时光,浑是痴肉脔。(唐·寒山子:《寒山诗·世有》,第二四〇)
②将士夜深浑睡着,不知汉将入偷营。(变文《汉将王陵变》)
③弓鞋窄小,浑如衬水金莲。(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表示限定的范围副词是指对主语所代表的人、事物,或对主语发出的动作行为加以限定的词。
表限定的范围副词起源很早,如「
叀」「
隹(唯)」在
甲骨文和
金文中就已广泛应用。有的古文字学者将「叀」「隹(唯)」定性为「语词」、「语气词」或「语气副词」,周生亚认为都不够准确。「叀」音huì,读如「唯」,即可认为是「唯」的
通假字。甲骨文中,「叀」「隹(唯)」可同时出现在对贞的
卜辞之中。「叀」「隹(唯)」古音十分接近。「叀」当属匣母,支部,合口四等字,拟音为〔ɤiue〕; 「隹(唯)」为喻母,微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为〔ʎiuəi〕,可知两字读音相去不远。
「叀」「隹(唯)」在甲骨文、金文中主要有三种用法:一是对主语所代表的人、事物加以限定;二是对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加以限定;三是加在时间名词之前,对特定的时间概念加以限定。如:
①贞:叀王正□方。(《铁》,118.2)
②壬寅卜,殻贞:□方出,隹我有祸。(《续》,3.10.2)
④叀王龏(恭)德谷(裕)天,顺我不敏。(《何尊》)
例①—④,为第一种用法。
又如:
①衣王田至于帛,王隹田。(《周原》,27)
②癸亥卜,□贞:叀南至,王受又。(《佚》,314)
③王乡酉,尹光逦,隹各。(《乙亥父丁鼎》)
④今我隹即井禀于文王德。(《大盂鼎》)
例①—④,为第二种用法。
又如:
①癸丑上,贞:今岁受禾?弘吉。才八月,隹王八祀。(《粹编》,896)
②壬子卜,𡧊贞:叀今一月,用三白羌于丁?(《合集》,293)
③隹甲子朝,岁鼎克,昏夙又商。(《利簋》)
④隹八月初吉,(王)才宗周。(《班簋》)
例①—④,为第三种用法。
上古汉语中期以后,表限定的范围副词,其基本用法都是从甲骨文、金文时代传承下来的,但也有所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两点上:
(1)范围副词既能限定主语,也能限定谓语。
这类范围副词常见的形式有「唯(惟、维)」「独」「但」等。如:
唯(惟、维)
①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②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左传·宣公二年》)
③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
④方今唯秦雄天下。(《战国策·赵策三》)
⑤唯羊子玄有一白牛,不肯借。(《搜神记》,卷三)
⑥唯此导师,中用祀天。(《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
⑦唯高力士不信是仙药。(变文《叶净能诗》)
⑧天上天下,惟我独尊。(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例①—⑧, 「唯(惟)」,限定主语的用例。
又如:
①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史记·田单列传》)
②桀纣唯重利而轻道,是以亡。(《列子·说符》)
③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宋书·王昙首传》)
④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有鼻丑。(《百喻经·为妇贸鼻喻》)
⑤唯知打大脔,除此百无能。(唐·寒山子:《寒山诗·箇是》,第一三八)
⑥波上唯见一人,唱讴歌而拨棹。(变文《伍子胥变文》)
⑦唯愿和尚教某甲解脱法门。(《祖堂集》,卷二)
⑧惟有次子贾政,自幼酷爱读书,为人端方正直。(《红楼梦》,第二回)
例①—⑧, 「唯(惟)」,限定谓语的用例。
独
①入齐,独闻淖齿而不闻齐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②至是一章,独以子贡激之,何哉?(《论衡·问孔》)
③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法华经·劝持品》,卷四)
④诸从事各奏二千石官长得失,至(颐)和独无言。(《世说新语·规箴》)
⑤良地非独宜晚,早亦无害。(《齐民要术·种谷》注,卷一)
⑥忽一日排筵,独请国舅王恺。(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独」也可加在主语前表限定,这是次要用法。如:
①申子曰:「独视者谓明,独听者谓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②所患,独吕产,今已诛,天下定矣。(《史记·吕太后本纪》)
③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汉书·张良传》)
④天上人间,独我无胜。(变文《八相变》)
⑤都昏蔽了,独文王能明自家明德。(元·许衡:《鲁斋遗书·大学直解》,卷四)
⑥独那太君,还是命根子一般。(《红楼梦》,第二回)
但
「但」作为范围副词,主要是使用在两汉以后。「但」加在谓语前表限定,这是它的主要用法。如:
①时(王)观但有一子而又幼弱。(《三国志·魏书·王观传》)
②其腰已上,生肉如人;腰已下,但有枯骨。(《搜神记》,卷十六)
③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世说新语·规箴》)
④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⑤所言除者,但除妄心。(《神会语录》)
⑥但见门安塑像,户列名花。(《宣和遗事》)
「但」用于主语前表限定,是次要用法。如:
①雌鸡欲化为雄,一身毛皆似雄,但头冠尚未变。(《搜神记》,卷六)
②此自是可节之物,但嗜者不能立志裁割耳。(《宋书·武三王传》)
③但擒虎三杖在身,拜跪不得,乞将军不怪。(变文《韩擒虎话本》)
④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2)范围副词只能限定谓语。
这类范围副词,常见的形式有「止」「祇」「袛」「只」「正」「政」「徒」「特」「直」「仅」等等。
止/祇/衹/祗/只
「止」「
祇」「
祗」「只」,这几个词古代音近,可以通用。「止」多用于上古、中古汉语,「只」多用于近古汉语。如:
①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庄子·天运》)
②无损于鲁,而
祇为名,不如归之。(《左传·哀公十三年》)
③虽杀之无益,祇益祸耳。(《史记·项羽本纪》)
④若作恶,
祗自灭族耳。(《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⑤求索止得驳狗,无白者。(《搜神记》,卷三)
⑥韩康伯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世说新语·夙惠》)
⑦今年只请道士,不请僧也。(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⑧诸方只有杀人之刀,且无活人之剑。(《祖堂集》,卷十一)
⑨别无儿男,只有一女,小字胜花。(《张协状元》,第二十一出)
⑩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水浒传》,第二回)
正/政
「正」或作「政」,作为范围副词,两个词使用不广。「正」「政」,古均属照母,耕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 [ȶǐeŋ]。「只」「祇(祇、祗)」,古亦同属照母,支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ȶǐe〕。由此可推论:「正」「政」和「只」「祇(隻、祗)」,或可因方音而实现的「
阴阳对转」。
「正」「政」用于表限定谓语的用例如:
①吾处世无才能,政图作大老子耳。(《宋书·沈昙英传》)
②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世说新语·谗险》)
③殷觊病困,看人政见半面。(《世说新语·规箴》)
④若无茇而种瓜者,地虽美好,正得长苗直引,无多盘歧,故瓜少子。(《齐民要术·种瓜》,卷二)
⑤正见慈母独坐空堂,不知儿来。(变文《秋胡变文》)
徒
①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②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言。(《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③汝徒知乐天知命之无忧,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也。(《列子·仲尼》)
④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世说新语·言语》)
⑤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颜氏家训·涉务》,卷四)
⑥诸公来听说话,某所说亦不出圣贤之言,然徒听之亦不济事,须是便去下工夫始得。(《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特
「特」用于限定谓语的用例如:
①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战国策·楚策四》)
②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③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④今反相食,阴阳相侵,岂特日月之眚哉?(《搜神记》,卷六)
直
「直」用于限定谓语的用例如:
①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②乌与燕斗者,直老铃下耳。(《搜神记》,卷三)
③上曰:「直是我家衰耳。」(《宋书·王昙首传》)
④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世说新语·言语》)
仅
「仅」表示限定谓语,常与数量短语搭配使用,表示数量少。如:
①四战之后,赵亡卒数十万,邯郸仅存。(《战国策·齐策一》)
②于是吾仅得三士焉,以正吾身,以定天下。(《荀子·尧问》)
③(徐)爰已过淮,仅得免。(《宋书·张畅传》)
④(裴子野)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颜氏家训·治家》,卷一)
否定副词的发展
否定副词是古代副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否定副词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就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这可能同
卜辞要表达的内容有关。
甲骨文中,应用最多的有两类否定副词:一是用于陈述否定的否定副词,如「
不」「
弗」;二是用于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词,如「
勿」「
弜」。
上古汉语的否定副词,主要有六种用法:陈述否定、判断否定、描写否定、选择否定、正反否定和禁止否定。为节省篇幅,下面仅谈一谈陈述否定、判断否定、选择否定和禁止否定四种用法的历史发展问题。
陈述否定是指在陈述句中,在
谓语动词前加上否定副词并进行否定的句子。
上古汉语中,用于陈述否定的否定副词,常见者有「不」「未」「弗」「无」「莫」五个词。下面分开叙述。
(1)「不」和「未」。
「不」和「未」是五个否定副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词。「不」「未」之所以能形成语法对立,不在于同质的否定陈述而在于异质的时的表达。
「不」主要用于未然否定,而「未」主要是用于已然否定。这种语法对立,也正是这两个词赖以存在的最基本的理由。
「不」用于未然否定,是指它所否定的动作行为尚未成为事实。这一用法,古今如此。如:
①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论语·公冶长》)
②孔子不饮盗泉之水。(《论衡·问孔》)
③晋元帝人主,尚能感王导之谏,终身不复饮酒。(《宋书·武三王传》)
④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洛阳伽蓝记·修梵寺》,卷一)
⑤大师不语,自净心神。(唐·法海:《六祖坛经》)
⑥牛不吃栏边草。(《祖堂集》,卷五)
「未」用于已然否定。已然否定是指「未」所否定的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成为既定事实。如:
①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论语·乡党》)
②宣子未出山而复。(《左传·宣公二年》)
③杨公未娶。(《搜神记》,卷十一)
④苏秦时,未有佛法。(《洛阳伽蓝记·大统寺》杨注,卷三)
⑤未读十卷书,强把雌黄笔。(唐·寒山子:《寒山诗·三五》,第二三〇)
⑥师未出家时,入京选官去。(《祖堂集》,卷十五)
正因为「未」是用于已然否定,所以对于已经发生,但说话者本人并未参与的动作行为就用「
未尝」或「
未曾」来否定。这一用法,从上古汉语到近古汉语都是如此。如:
①军旅之事,未尝学也。(《论语·卫灵公》)
②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
③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列子·说符》)
④我自昔来,未尝从佛闻如是说。(《法华经·方便品》,卷一)
⑤未尝得官职,不解秉耒耜。(唐·寒山子:《寒山诗·雍容》,第一二九)
⑥某甲未尝游天台,你自但去。(《祖堂集》,卷三)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近古汉语,表示已然否定的「未」,又被更加口语化的「没」「没有」所取代。与此相应的是,「未尝」「未曾」也被「没曾」「不曾」所取代。如:
①这几日没见添病,也没见大好。(《红楼梦》,第十一回)
②客犯了事,我家人没有犯事,为甚的不唱?(《儒林外史》,第五十回)
③两年脚不曾出门。(《张协状元》,第四出)
④天没曾着大明皇帝死,我们怎么害他死?(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⑤你今年怎么京城不曾去?(《朴通事》)
还有,更值得注意的是,一种语法格式的确立也要有一个过程。从上古汉语开始,「不」「未」的语法对立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处理问题一定要有历史眼光,从发展中去解析问题。如「不」用于已然否定,「未」用于未然否定,这不是语法本身的混乱,而是历史语法发展中必然要遇到的情况。如:
①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论语·宪问》)
②齐有乱,不果城而还。(《左传·僖公十六年》)
③朕亦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列子·汤问》)
④王(荆州)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世说新语·赏誉》)
⑤俗间儒士,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疏而已。(《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⑥(小师)对曰:「某甲不将刀子来。」(《祖堂集》,卷五)
⑦走了这一晚,不遇着一处村坊,那里投宿是好?(《水浒传》,第二回)
例①—⑦, 「不」与「未」字相当,用于已然否定。
又如:
①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②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战国策·楚策四》)
③皋陶造刑辟之制,不为不贤;孔丘居司寇之任,未为不仁。(《世说新语·政事》)
④时人未信,遂问寺之由绪。(《洛阳伽蓝记·建阳里》杨注,卷二)
⑤神仙之事,未可全诬。(《颜氏家训·养生》,卷五)
⑥人间八百岁,未抵半宵长。(唐·寒山子:《寒山诗·恶趣》,第九十)
⑦燕呢喃雕梁上对话,未知它诉着何意?(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三出)
例①—⑦, 「未」与「不」字相当,用于未然否定。
(2)「不」和「弗」。
「不」「弗」作为否定副词,出现较早,甲骨文时代均已产生,而且用法上并无本质不同。这种情况甚至在金文和《尚书》中也基本如此。如:
①贞:弗雨?(《合集》,12417)
②壬子卜,今日雨,不雨?(《粹编》,670)
③我不受年?(《粹编》,865)
④□□卜,我弗受年。(《粹编》,874)
⑤唯孚车不克以,衣焚。(《多友鼎》)
⑥三年静东或,亡不成[目+尤](尤)。(《班簋》)
⑦敃天疾畏,司余小子弗及。(《毛公鼎》)
⑧王用弗[臣+王+言](忘)圣人之后。(《师望鼎》)
⑨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尚书·顾命》)
⑩我后不恤我众。(《尚书·汤誓》)
⑪予弗知乃所讼。(《尚书·盘庚》)
⑫王子弗出,我乃颠隮。(《尚书·微子》)
上古汉语前期,这种「不」「弗」混用的例子,不能简单地归为文字通假问题,应从词源学、语法史角度作更深入的探讨。从词源上看,
王力认为上古汉语的「
否」「
弗」都是由「不」分化出来的滋生词。这样,就可以说「不」「弗」是
同源字。
可以设想,最初当「弗」由「不」分化出来不久,尚不能形成语法对立,因此「不」「弗」使用上往往混而不分。但是到了上古汉语中期以后,由于语言发展,「不」「弗」的语法关系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即「不」「弗」虽然均可用于陈述否定,但「不」否定的谓语动词带不带
宾语是自由的,而「弗」所否定的谓语动词却以不带宾语为常。「不」「弗」的语法对立是相当明显的。如:
①百尔君子,不知德行。(《诗经·邶风·雄雉》)
②文子闻之,终身不听琴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③豺虎不食,投畀有北。(《诗经·小雅·巷伯》)
④不知而言,不智。(《韩非子·初见秦》)
⑤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左传·襄公十年》)
⑥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左传·隐公元年》)
⑦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⑧然则国乱将弗治与?曰:国乱而治之者,非案乱而治之之谓也。(《荀子·不苟》)
据周生亚统计,先秦传世文献,除《尚书》外,在《诗经》《论语》《左传》《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七部文献中,「弗」否定的动词共有474例,其中属于及物动词带宾语的仅11例,而属于及物动词不带宾语的竟多达428例。但是到了中古汉语,这种区别日益消亡,「弗」已变成一个古语词,「不」「弗」合流的趋势十分明显。
应认为,「不」「弗」这种合流是汉民族共同语形成、发展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时代,接近口语的文献中,已经很少用「弗」了。如以《搜神记》《世说新语》两书为例:两书「不」用于陈述否定的用例计1466次,而「弗」仅出现5次。这五例是:
①后治疮方差,而引镜自照,见吉在镜中,顾而弗见。(《搜神记》,卷一)
②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搜神记》,卷十一)
③如弗信,请嗅之。(《搜神记》,卷二十)④王弗悟,遂杂进之。(《世说新语·尤悔》)
⑤及桓迁荆州,将西之间,意气甚笃,奕弗之疑。(《世说新语·简傲》)
由以上引例可知,到了中古汉语,「弗」的使用率不仅很低,而且用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弗」否定的动词,既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弗」所否定的及物动词,既可以带宾语,也可以不带宾语。
潘允中说:「中古以后,『弗』『不』又回复到最初用法,完全可以交替,而且『不』渐渐取『弗』而代之,除了仿古主义的文学语言以外。」「回复」一词,用得欠妥。不是「回复」,而是发展。上古汉语前期「不」「弗」混用和中古汉语「不」「弗」合流,是性质上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不能混而不分。其实到了上古汉语后期(两汉时代),「不」「弗」已经产生了合流的苗头。如:
①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史记·商君列传》)
②灵公召之,独弗予羹。(《史记·郑世家》)
③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④及至关,宁成侧行送迎,然纵气盛,弗为礼。(《汉书·酷吏传》)
如果再往前追溯,这种变化从战国时代的中末期就已经开始了。如:
①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左传·庄公元年》)
②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韩非子·难一》)
③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庄子·大宗师》)
④知之者同于义而异于俗,弗知之者异于义而同于俗。(《韩非子·奸劫弑臣》)
(3)「无」和「莫」。
上古汉语里,用于陈述否定的还有两个否定副词:「无」和「莫」。这不是主流。如「无」可用于未然否定,相当于「不」:
①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尚书·顾命》)
②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③公曰:「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
④韩安得无听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无」也可用于已然否定,相当于「未」:
①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尚书·微子》)
②我无隐乎尔。(《论语·述而》)
③有叔如此,不如无有。(《史记·陈丞相世家》)
两汉以后,中古汉语也有袭用上述用法者。如:
①法无有我,离我垢故。(《维摩诘经·弟子品》,卷上)
②由此释然,无复疑虑。(《世说新语·言语》)
③执此杖者,怨敌归服,无敢与诤。(《百喻经·毗舍[插图]鬼喻》)
④见我头上无有发毛,谓为是石,以梨打我头破乃尔。(《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
⑤哲宗皇帝晏驾,无有太子。(《水浒传》,第二回)
又如「莫」,用于未然否定,相当于「不」:
①求诸侯,莫如勤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②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始皇知左右泄其言,莫知为谁,尽捕诸在旁者皆杀之。(《论衡·语增》)
「莫」用于已然否定的用例很少,上古汉语里尚未发现。但两汉以后,「莫」用于未然否定和已然否定的用例,则偶尔有之。如:
①同疾者多,固莫有觉者。(《列子·周穆王》)
②群臣为之请,莫能得。(《宋书·申恬传》)
③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世说新语·文学》)
④诸人莫有言者。(《世说新语·文学》)
⑤莫能造我家,谓言最幽野。(唐·寒山子:《寒山诗·快搒》,第二十四)
⑥莫若易服,装扮做个秀才儒生,臣等装为仆从,自后载门出市私行。(《宣和遗事》)
「无」「莫」用于陈述否定,应将「无」「莫」视为「不」「未」的
通假形式。「无」「莫」,两字均属明母,一为鱼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为 [mǐua];一为铎部开口一等字,拟音为 [mak]。两字当属阴入对转。因此,「莫」亦可以「无」为中介,与「不」「未」发生通假关系。
判断否定是指
判断句中,在
谓语前加上否定副词并进行否定的句子。用于判断否定的否定副词,最常见的是「非(匪)」和「不」。
上古汉语里,「非(匪)」可以直接加在名词性谓语前构成判断否定。如:
①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柏舟》)
②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公冶长》)
③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④康子非圣人也,操行犹有所失。(《论衡·问孔》)
两汉以后,中古汉语里这一用法也得到继承。如:
①此非大法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②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③吾非汝父,汝非吾儿。(《洛阳伽蓝记·菩提寺》杨注,卷三)
④画栋非吾宅,青林是我家。(唐·寒山子:《寒山诗·画栋》,第三〇一)
⑤吾非圣人,经事多矣。(变文《伍子胥变文》)
「非」也可加在动词性谓语前构成否定判断。如:
①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
②吾非偷晋而有二心。(《左传·昭公十六年》)
③臣非有畏而不敢言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④相捐之道,非不相哀也。(《列子·杨朱》)
⑤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到了中古汉语前期和中期,当
判断动词「是」大量产生之后,表示否定判断的「非」字就被「非是」代替了;与此同时,到了中古汉语后期和近古汉语,「非是」又被「不是」代替,这个变化线索是十分明显的。如:
①虏凶狡情状可见,自关中再败,皆是帅师违律,非是内有事故,致外有败伤。(《宋书·郑鲜之传》)
②如彼外道,偷取佛法,著己法中,妄称己有,非是佛法。(《百喻经·估客偷金喻》)
③如禅师是秀禅师同学,又非是传授付嘱人,不为人天师,天下不知闻,有何承禀,充为六代?(《神会语录》)
④臣恐此药非是真药。(变文《叶净能诗》)
⑤此非是讲和之语,意在强取物耳。(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城下奉使录》,卷二十九)
⑥来者非是二舅,乃李四叔沙三。(《刘知远诸宫调》,第三)
例①—⑥,以上为「非是」例。
又如:
①下官笑曰:「不是百兽率舞,乃是凤凰来仪。」(唐·张鷟:《游仙窟》)
②非心非佛,亦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祖堂集》,卷三)
③我又不是都统制,朝廷又不曾有文字交我管他懑。(《王俊首岳侯状》)
④哥哥,兄弟不是鬼,是人。(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九出)
⑤告观察,不是别人,是宋四。(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⑥那汉道:「你不是林冲?」(《水浒传》,第十一回)
例①—⑥,以上为「不是」例。
前面说过,依王力的意见,「否(不)」「弗」都是由「不」分化出来的滋生词。实际上,「非(匪)」也应当是属于这一变化系统的。上古汉语的否定副词,从语音上看,可分为两大系统:属于帮母的有「不」「否(不)」「弗」「非」「匪」「棐」等六个词;属于明母的有「无」「未」「微」「毋」「勿」「莫」「罔」「亡」「靡」「末」「蔑」等十一个词。两组合计,共十七个词。
这十七个词,实际是把通假形式都计算在内了,显得很纷繁杂乱。如果能再从语源角度来考察一下,也许问题线索更明晰一些。在帮组,如果承认「不」是源词,那么「非」肯定就是滋生词了。「不」上古属帮母、之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为 [pǐuə],而「非」属帮母,微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为 [pǐuəi]。由此可知,「非」「不」读音十分相近,当属之微旁转。「非」既然是「不」的滋生词,依发展程序,自然是「不」字在前,「非」字在后。
但是否定判断句,为什么「不是」在后,「非是」在前呢?周生亚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否定副词「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用于陈述否定和描写否定,而把判断否定的功能留给了「非」字去承担了。但随着语言发展,当「不」「非」合流之后,「非是」自然又为「不是」所代替。
在否定判断句的发展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关注的,这就是否定判断句的疑问式问题。表判断否定的「非」字,如果遇上
疑问句,这个「非」字就不仅是表示判断否定,而且还带有猜测疑问语气,意同「
莫非」。如:
①汝非豫让邪?(《史记·刺客列传》)
②若非吾故人乎?(《史记·项羽本纪》)
③君非段中兵邪?(《宋书·武三王传》)
④(瞽叟)语后妻曰:「非吾舜子乎?」(变文《舜子变》)
单用一个「莫」字,也可表示「
莫非」之意。这个「莫」,是个语气副词,有大约、大概之义,用于猜测语气。如:
①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
②王陵心口思惟:「莫遭项羽毒手?」(变文《汉将王陵变》)
③和尚此间莫有真金与人不?(《祖堂集》,卷三)
④师与保福游山次,保福问:「古人道妙峰顶,莫只这个便是不?」(《祖堂集》,卷十)
这类句子,到了近古汉语里,更常用的形式是「莫非」「莫非是」或「莫不」「莫不是」。如:
①莫非不第了羞归乡里?(《张协状元》,第三十出)
②可早来到也,左右接了马者,莫非是伊尹贤士么?(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
③(滕大尹)便问王保道:「你莫非挟仇陷害么?」(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④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水浒传》,第七回)
例①—④,为「莫非」「莫非是」例。
又如:
①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②你莫不枉相思,枉受苦,枉烦恼?(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
③茶博士道:「官人莫不病起来?」(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④阿哥,你莫不是史家村甚么九纹龙史大郎?(《水浒传》,第三回)
例①—④,为「莫不」「莫不是」例。
「莫非是」「莫不是」也可省略为「莫是」。如:
①我昨夜梦中见一神人,入我宅内,今日见此生口,莫是应我梦也?(变文《庐山远公话》)
②僧云:「莫是西边去摩?」(《祖堂集》,卷十八)
③莫是学士不曾见彼处地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④法师曰:「此莫是蟠桃树?」(《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⑤你胡说,(状元)莫是成都府人,姓张名叶?(《张协状元》,第二十八出)
选择否定是指句子结尾缀以否定副词「否(不)」或「不(否)」表示选择的句子。关于选择否定句的发展问题,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选择否定句的产生,应追溯到甲骨卜辞的正反对贞。
前面说过,「不(否)」的产生,从词源上说,应视为「不」(bù)的滋生词,但选择否定句的产生又涉及句子结构问题。选择否定句的产生,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最初的甲骨卜辞的正反对贞句。如:
①壬午卜,来乙酉雨不雨?(《合集》,21065)
②戊辰卜,争贞:其雨?贞:不雨?(《丙》,93)
③己未卜,争贞:王亥㣇我?贞:王亥不我㣇(《丙》,3)
④丙辰卜,㱿贞:我受黍年?丙辰卜,㱿贞:我弗其受黍年?四月。(《合集》,9950正)
⑤贞:王乍邑帝若?贞:勿作帝若?(《丙》,93)
例①②,对比可知,「雨不雨」这类句子不是反复问,而是一种选择问。有的著作把这类句子归为「是非问句」,可能有些不妥。又如「贞:其遘[雨]?贞:不遘雨?」(《合集》,12571),这里正反对贞所寻求的答案不是是非对错问题,而是要求对心存疑问作出一种选择。
(2)汉语的反复问句产生于汉代。
如果把上述的这种选择复句紧缩在一个句子里,这就是所谓的
反复问句了。汉语的反复问句产生在上古汉语后期,亦即两汉时代。如:
①卜往击盗,当见不见?(《史记·龟策列传》)
②卜追亡人当得不得?(《史记·龟策列传》)
③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论衡·逢遇》)
④扬子云曰:「遇不遇,命也。」(《论衡·命禄》)
这种反复问句,两汉以后,文献中也继承下来。如:
①吾打汝,痛不痛?(唐·法海:《六祖坛经》)
②未审生之与灭可灭不可灭?(《神会语录》)
③未审心与性为别不别?(《祖堂集》,卷三)
④特地来问小姐亲事,许不许?(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说是反复问句,实际上仍是一种选择句,因为「动不动」中仍可插入选择连词「与」字。如:
⑤臣等到北外,或有事节可以对彼当面理会,未审许与不许?(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⑥聿兴云:「不知皇帝知与不知?」(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如果这种反复问句失去疑问语气,那就是纯粹的选择问句了。这种选择问句,加不加
选择连词「与」字,并无本质区别。如:
①由此言之,人受气命于天,卒与不卒,同也。(《论衡·气寿》)
②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列子·周穆王》)
③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法华经·化城喻品》,卷三)
④赵良嗣回,许定燕京,更不论夹攻不夹攻,如自取得,亦与本朝,甚荷厚意,可依例赴王黼处计议。(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一)
⑤只合驱之以义,管它从与不从。(《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在近古汉语里,反复问句的这种
选择连词或可不用,而用上
语气词「也」「耶」「那」「么」等等,但选择意义不变。如:
①聿兴云:「沈元用今在耶不在?」(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②未知是也不是?(《张协状元》,第三十出)
③可是中也不中?(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④吃得饱那不饱?(《老乞大》)
⑤咱们点看这果子、菜蔬整齐么不整齐?(《老乞大》)
(3)表示选择否定的「否(不)」,先秦两汉时代已经产生。
所谓选择否定,是指在两个具有
并列关系的词、词组或句子中作出
抉择,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这被否定的一方就可用一个「否」字来表示。如:
①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②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③未知中否,请尝荐之。(《庄子·天地》)
④赵主父使李疵视中山可攻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⑤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①—⑤,由引例可知,上古汉语的中后期,「否(不)」主要是用于
陈述句中的词或词组之后。但是到了中古汉语、近古汉语以后,「否(不)」就逐渐演变为附缀于
疑问句的末尾,这是「否(不)」用法上的重大发展。这一用法的变化是从中古汉语开始的。如:
①卿知吾来意否?(《搜神记》,卷十)
②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否?(《法华经·从地涌出品》,卷五)
③或问:「渔师得鱼卖不?」(《宋书·隐逸传》)
④尊君在不?(《世说新语·方正》)
⑤卿有儿死否?(《洛阳伽蓝记·菩提寺》杨注,卷三)
⑥远法师问:「禅师解否?」(《神会语录》)
⑦臣愿将陛下往月宫游看,可否?(变文《叶净能诗》)
这种变化,实际上《史记》已开其端。如: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史记·张仪列传》)
这种变化是连贯的,从中古一直延续到近古。如:
①卿知吾来意否?(《搜神记》,卷十)
②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否?(《法华经·五百弟子授记品》,卷四)
③义康曰:「弟子有还理不?」(《宋书·武三王传》)
④君能屈志百里不?(《世说新语·言语》)
⑤池傍有树不?(《百喻经·偷犛牛喻》)
⑥江南有露葵不?(《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⑦(五祖)问:「是汝作偈否?」(唐·法海:《六祖坛经》)
⑧妻云道:「识我否?」(变文《丑女缘起》)
⑨汝信色是空不?(《祖堂集》,卷三)
⑩陛下还识此人否?(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⑪你知法度否?(《水浒传》,第七回)
处于词、词组或句末的「不(否)」或「否(不)」,仍是表示选择问的,因为在这种词、词组、句子与「不(否)」「否(不)」之间仍可插入
选择连词「与」或其变写形式「以」「已」。如:
①太祖问群下,可伐与不?(《三国志·魏书·刘晔传》)
②假其剋捷,不知足南抗悬瓠,北捍长社与不?(《宋书·刘勔传》)
③此人向我道「家中取食」,不多唤人来捉我以否?(变文《伍子胥变文》)
④放卿入楚救其慈母,救得已否?(变文《汉将王陵变》)
⑤夫人曾读《法华经》已否?(变文《庐山远公话》)
⑥目连良久而言:「识一青提夫人已否?」(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4)「否(不)」用于选择否定,它所否定的
动词属于未然否定;如果句末用「未」,则表示已然否定。如:
①君除吏已尽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②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③至市,(晔)问综曰:「时欲至未?」(《宋书·范晔传》)
④卿家痴叔死未?(《世说新语·赏誉》)
⑤(梵志)问曰:「佛泥洹未?」(《百喻经·引言》)
⑥灵树果子熟也未?(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⑦王婆道:「干娘,宅里小娘子说亲也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中古汉语后期和近古汉语时期,处于句末的「未」也可换作「无」「没」「没有」。「未」「无」「没」,古代均属明母字。如:
①既是巡营,有号也无?(变文《汉将王陵变》)
②师问尼众曰:「汝婀爷还在也无?」(《祖堂集》,卷五)
③宋四公道:「二哥,几时有道路也没?」(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④你这店里草料都有阿没?(《老乞大》)
⑤近日都可有新闻没有?(《红楼梦》,第二回)
(5)唐宋时代,处于
反诘疑问句和
猜度疑问句末尾的「否(不)」或「不(否)」,具有强烈的语气化趋向。如:
①佛问须菩提:「宁为多不?」(变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
②师与保福游山次,保福问:「古人道妙峰顶,莫只这个便是不?」(《祖堂集》,卷十)
例①②,一个是反诘疑问句,一个是猜度疑问句。在这两种疑问句中,再把「否(不)」或「不(否)」解释成否定副词,意义上有些困难,因为这类句子中的「否(不)」或「不(否)」,显然具有十分强烈的语气化趋向。
「否(不)」处于反诘疑问句末,这种用法早在中古汉语里就已经存在。如:
①是长者等予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否?(《法华经·譬喻品》,卷二)
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用在猜度疑问句中的「否(不)」或「不(否)」字。因为这种猜度疑问句,往往就是一个否定结构。「否(不)」或「不(否)」续接在这样否定结构之后,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否定意义而具有强烈的语气词味道。请对比以下的《五灯会元》中的句子:
①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宋·普济:《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卷三)
②乃逆而问曰:「莫是投子山主么?」(宋·普济:《五灯会元·翠微学禅师法嗣》,卷五)
③深山无人,因何有菜随流,莫有道人居否?(宋·普济:《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卷三)
④和尚此间莫有真金与人么?(宋·普济:《五灯会元·六祖大鉴禅师法嗣》,卷五)
前面说过,单用「莫」或「非」,均有「莫非」义,表
猜度。单用「不」,也有这种用法。如:
①此人向我道「家中取食」,不多唤人来捉我以否?(变文《伍子胥变文》)
②吴王曰:「万兵不少以不?」(变文《伍子胥变文》)
例①, 《敦煌变文校注》云:「『以否』,犹言『与否』,表示疑问语气。……又『不多』云云,谓『莫非再多叫人来』,『不』表示『岂不』『莫非』之意。下文『万兵不少以不』,亦其例。」注中释「不」为「莫非」是对的,但释为「岂不」欠妥,因为「莫非」「岂不」所表语气不同,语义乖舛,不当并列。
总之,处于句末,用于选择否定的「否(不)」或「不(否)」,由否定副词演变为句末
语气助词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有两条:一是句式条件;二是语音条件。句式条件是指反诘疑问句或猜度疑问句;语音条件是指「否(不)」、「不(否)」和「不」(bù)的语音对立。
先秦时期,「不」(bù)和「否(不)」同属帮母,之部,合口三等字,所差的仅是平上声调有别。这种情况,可以说一直维持到中唐以前。但到了晚唐、五代时期,「不」(bù)和「否(不)」的读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不」(bù)虽然仍属帮母字,但是「否(不)」已变为非母字了,并且可以说,「不」(bù)和「否(不)」的语音分化过程和「否(不)」的语气化过程几乎是同步的。
禁止否定是指要求不要进行或中断某种正在进行的动作行为的一种否定句式。
上古汉语常用于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词有「毋」「勿」「无」;中古汉语常用于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词有「莫」「勿」「休」;近古汉语常用于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词有「休」「莫」「别」等等。下面分别叙述之。
上古汉语里,「毋」「勿」「无」是最常用的表示禁止否定的否定副词。「无」本是个动词,后演变为否定副词,而「毋」「勿」当是以「无」为源词的滋生词。
否定副词「毋」「勿」产生很早,甲骨文中已经存在。甲骨文中「毋」「勿」同形,同以「母」字出之,金文亦如此。不过「毋」「勿」两词的使用频率并不平衡,「勿」的频率远远高于「毋」字,这种情况几乎延续整个先秦时期。甲骨文,乃至后来的西周金文中,其用法并无本质区别,两词否定的动词带不带
宾语都是自由的。如:
①贞:呼吴曰:「毋以豕。」(《合集》,8981)
②贞:毋又,六月。(《粹编》,329)
③癸酉卜,争贞:王勿逆𢀛方,上下弗若,不我其受□?(《合集》,6201)
④王入,勿入?(《合集》,914正)
⑤女毋弗帅用先王乍明井。(《毛公鼎》)
⑥用明则之于铭,武文威剌(烈),永枼(世)毋忘。(《[插图]羌钟》)
⑦王曰:「盂,若敬乃正,勿法朕令。」(《大盂鼎》)
⑧侯氏从告之曰:「枼万至于[台+辛]孙子,勿或俞改。」(《秦命镈》)
例①⑤, 「毋」否定的及物动词带宾语。例②⑥, 「毋」否定的及物动词不带宾语。例③⑦, 「勿」否定的及物动词带宾语。例④⑧, 「勿」否定的及物动词不带宾语。
在传世文献中,「毋」的使用以《诗经》为最早;「勿」的使用以《尚书》为最早。《尚书》(包括今古文《尚书》),以及后来的《孟子》《庄子》,均有「勿」无「毋」。相反,否定副词「无」的使用频率却是相当的高。
据周生亚统计,就(今文)《尚书》《诗经》《论语》《左传》《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八部文献而言,「无」的使用频次是418次,而「毋」是55次,「勿」是142次。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周生亚认为这是因为「毋」「勿」均以「无」为源词,是它们刚从「无」中分化出不久所致。
唯其分化不久,不仅「毋」「勿」尚不能形成语法对立,而且致使「无」必然仍要承受「毋」「勿」的语法功能,因此《尚书》中常用「无」来兼代「毋」「勿」两词就不足为奇了。
从语音上看,「无」「毋」「勿」古音相近,这也为它们通用提供了依据。「无」,古属明母,鱼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为 [mi-ua]; 「毋」,古亦明母,鱼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亦 [miua];「勿」,古属明母,物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为 [miuət]。郭锡良说:「书面语脱离口语的内在原因是由于书面语具有相对的保守性,而书面语的保守性又往往是由于仿古造成的。」这一分析是正确的。上古汉语,「无」与「毋」「勿」通用,这种用例俯拾即是。如:
①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尚书·盘庚》)
②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尚书·费誓》)
③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经·魏风·硕鼠》)
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⑤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
⑥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
⑦往践乃职,无逆朕命。(《左传·僖公十二年》)
⑧二三子无淹久。(《左传·宣公二年》)
⑨女慎,无撄人心。(《庄子·在宥》)
⑩默,汝无言。(《庄子·田子方》)
例①③⑤⑦⑨, 「无」用同「
毋」。例②④⑥⑧⑩, 「无」用同「
勿」。
两汉以后,文献中「无」与「毋」「勿」仍有通用者,这不妨认为是古代用法的残留或是有意仿古之笔。如:
①愿将军无疑。(《三国志·魏书·贾诩传》)
②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列子·说符》)
③今当复活,慎无葬也。(《搜神记》,卷十五)
④密泥塞屋牖,无令风及虫鼠入也。(《齐民要术·作豉法》,卷八)
⑤汝曹必无轻议也。(《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⑥寄语食肉汉,食时无逗遛。(唐·寒山子:《寒山诗·寄语》,第二六九)
⑦您小年有这胆气,他日可无负「威」之名也。(《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毋」「勿」形成语法对立是从《诗经》开始的。这是因为在传世文献中,「毋」始见于《诗经》,并与「勿」在用法上有着明显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有两点:
第一,「毋」否定的
动词以带
宾语为主,「勿」否定的动词以不带宾语为主,两词在多数情况下不能相互取代。如:
①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诗经·小雅·角弓》)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③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④绝其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韩非子·王道》)
「
毋」否定的动词,不带宾语的多为不及物动词,属于及物动词的是极少数。如:
①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毋死!」不及。(《左传·文公十六年》)
②王言曰:「先生毋言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③毋或匄夺。(《左传·昭公十六年》)
④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韩非子·说林下》)
与「毋」不同的是,「勿」否定的动词以不带宾语为常。根据周生亚的统计,「勿」否定的动词带宾语的是30例(其中及物动词30例,不及物动词0例),而不带宾语的却多达112例(其中及物动词81例,不及物动词31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毋」「勿」的用法确实存在重要区别。如:
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诗经·召南·甘棠》)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③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论语·子张》)
④王曰:「勿杀,吾退。」(《左传·宣公十二年》)
⑤众曰:「勿出!」(《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⑥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上》)
⑦效死勿去。(《孟子·梁惠王下》)
第二,「毋」「勿」语法对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毋」可以单独结句而「勿」不行。如:
①贞:毋,惠小[宀+羊]。(《合集》,24566)
②辛亥卜,□贞:其又于……贞,毋。(《合集》,25053)
③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
说到「毋」「勿」的语法对立,以前有种合音说需要在这里提一提。
合音说认为「勿」否定的动词之所以不带宾语,是因为「勿」是「毋」加「之」的
合音字。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一是「毋」「勿」虽同属明母,但是「勿」却是一个入声字,属物部,而「之」属之部,两字韵母不合;
二是不符合语法事实。事实是商和西周时期,「毋」「勿」用法无别或基本无别,两词不能构成语法对立。
再说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勿」所否定的动词并非绝对不能带宾语(其中包括「之」字宾语)。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勿=毋+之」这一公式的合理性。如:
①王欲行仁政,则勿毁之矣。(《孟子·梁惠王下》)
②已矣,勿言之矣。(《庄子·人间世》)
③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荀子·天论》)
到了上古汉语后期,即两汉时代,「毋」「勿」用法又再度趋同。到了中古汉语,「毋」「勿」合流就更加明显,这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如:
①昭雎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史记·楚世家》)
②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史记·项羽本纪》)
③勿行苛政。(《汉书·宣帝纪》)
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汉书·食货志上》)
例①②, 「毋」,依先秦用法,当以「勿」代之。例③④, 「勿」,依先秦用法,当以「毋」代之。
又如:
①逢天晦芒,毋恐毋惊,后且大昌。(《搜神记》,卷十四)
②勿道见吾书。(《搜神记》,卷五)
③定伯曰:「新死,不习渡水故耳,勿怪吾也。」(《搜神记》,卷十六)
④勿学汝兄,汝兄自不如伊。(《世说新语·品藻》)
例①, 「毋」,依先秦用法,「毋」当作「勿」。例②—④, 「勿」,依先秦用法,「勿」当作「毋」。
(2)「莫」「勿」「休」。
随着语言发展,到了中古汉语,表禁止的否定副词最常用的有三个词,即「莫」「勿」「休」。
「莫」,作为表禁止的否定副词,上古汉语中期已开其端,但使用频率很低。「莫」,上古属明母,铎部,开口一等字,拟音为[mak]。王力认为「莫」也是「无」的滋生词。
「莫」作为一个否定副词,最初当是由动词「莫」分化出来的,而动词「莫」又可能是动词「无」的方言变体。因为「无」属明母,鱼部,合口三等字,拟音为 [miua],「无」「莫」当是鱼铎阴入对转。「莫」用为动词,《诗经》已有其例。如:
①莫赤匪狐,莫黑匪乌。(《诗经·邶风·谷风》)
②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经·大雅·行苇》)
例①,陈氏《传疏》云:「莫,无也。」例②,郑笺云:「莫,无也。」「莫」,作为表禁止的否定副词,在(今文)《尚书》《诗经》《论语》《左传》《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八部文献中,仅有10例,即《诗经》1例,《庄子》4例,《荀子》5例。由此断定,「莫」的禁止否定用法产生于战国时代。如:
①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诗经·邶风·谷风》)
②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
③臣下职,莫游食。(《荀子·成相》)
潘允中认为表禁止的「莫」「开始于汉代」,日本汉学家
太田辰夫认为表禁止的「莫」「是从六朝开始使用的」,这些断代时间都太晚了。
两汉时代,「莫」的表禁止用法虽有继承,但用例仍然很少。如:
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史记·商君列传》)
②其去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汉书·王莽传》)
到了中古汉语,「莫」有取代「毋」「勿」的趋势,它所否定的动词带不带宾语都是自由的,这实际上就是对「毋」「勿」用法的继承。如:
①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②教住莫住,教洗莫洗。(《搜神记》,卷三)
③维摩诘言:「止止,阿难,莫作是语。」(《维摩诘经·弟子品》,卷上)
④妻云:「罪人,阿家莫念。」(《宋书·范晔传》)
⑤卿莫作强口马,我当穿卿鼻。(《世纪新语·文学》)
⑥汝莫愁也,我教汝出。(《百喻经·驼瓮俱失喻》)
⑦十娘曰:「少府莫看儿!」(唐·张鷟:《游仙窟》)
⑧和尚成佛时,莫忘弟子。(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中古汉语里,「毋」「勿」合流之后,先是「勿」取代「毋」,使「毋」变成一个古语词。如《搜神记》《世说新语》两书中,《搜神记》中的「毋」仅2次,而「勿」却是18次;《世说新语》中「毋」是0次,而「勿」却是15次。这些数据足以说明问题了。
在「
勿」取代「
毋」之后,它又有被新生的「
莫」所取代的趋势,因此文献中才常常出现「毋」「勿」、「毋」「莫」或「勿」「莫」搭配使用的例子。如:
①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史记·项羽本纪》)
②汝等勿怖,莫得退还。(《法华经·化城喻品》,卷三)
③默往,阿难,勿谤如来,莫使异人闻此粗言。(《维摩诘经·弟子品》,卷上)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唐代又产生一个新的表禁止的否定副词「休」字。如:
①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唐·杜甫:《诸将》,其三)
②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③劝你休去来,莫恼他阎老。(唐·寒山子:《寒山诗·劝你》,第二八五)
(3)「休」「莫」「别」。
到了近古汉语,作为表禁止的否定副词,主要有三个词:「休」「莫」「别」。
「休」虽产生于唐代,但应用并不广泛。「休」比较广泛使用是宋代以后的事。「休」的产生,脱离帮明两系范围,它很可能是以方言词的资格进入到共同语的。如:
①此事且休论。(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一)
②劝的省时,你休欢喜;劝不省时,休烦恼。(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③你去烧香,休带喜孙去。(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二折)
④休取笑,若嫁得这个官人,可知好哩。(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⑤客人休拜,且请起来。(《水浒传》,第二回)
⑥老先生,休这样说。(《红楼梦》,第二回)
近古汉语里表禁止的「莫」字,是从中古汉语里继承下来的。如:
①郎君们亦莫轻信。(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四)
②我师莫讶西路寂寞,此中别是一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③逢桥须下马,有渡莫争先。(《张协状元》,第一出)
④莫瞒天地莫瞒心,心不瞒人祸不侵。(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九出)
⑤你莫问,不教把与你。(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⑥那汉笑道:「你莫胡说。」(《水浒传》,第十一回)
正因为「莫」「休」都是近古汉语里表禁止的常用词,所以语言中两词也经常搭配使用。如:
①莫想青凉伞儿打,休指望坐骑着鞍马。(《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②妹子,休慌莫怕。(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
③兄弟,休惊莫怕,则他是第十三个头领,山儿李逵。(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关于「别」字,宋元时期已经产生「别」字,而普遍应用当在明清时期。如:
①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讨甚病根也。」(《
朱子语类·训门人》)
②别引逗出半点儿风声。(元·郑光祖:《㑇梅香》,第一折)
③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红楼梦》,第三回)
④好姐姐,千万别告诉人。(《红楼梦》,第六回)
从中古汉语开始,直到近古汉语,否定副词「不」「未」「毋」「勿」「休」「莫」「别」也可和助动词「得」「要」结合来表达禁止否定,这也是值得关注的语言事实。如:
①拘之军下,禁其故人莫得与通。(《三国志·魏书·田畴传》)
②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法华经·譬喻品》,卷二)
③(刘尹)正色曰:「莫得淫祀!」(《世说新语·德行》)
④初酘之时,十日一酘,不得使狗鼠近之。(《齐民要术·法酒》,卷七)
⑤我当为汝作好方便,使汝得之,勿得愁也。(《百喻经·田夫思王女喻》)
⑥不要求佛果,识取心王主。(唐·寒山子:《寒山诗·男儿》,第一六三)
⑦假饶卿虽自权军,不得与随(隋)家交战。(变文《韩擒虎话本》)
⑧不要塞耳藏睛,灵光迥[光+夭]。(《祖堂集》,卷五)
⑨不要放箭,是来讲和。(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⑩不要讨甚病根。(《朱子语类·训门人》)
⑪此亦无他,只是觉得不当思虑底便莫要思。(《朱子语类·训门人》)
⑫孩儿你休要泪涟涟,我与你报仇冤。(《张协状元》,第三十二出)
⑬你莫要应。(《张协状元》,第四十二出)
⑭火速解审,毋得违误片刻者。(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⑮婆婆也,你莫要背地里许了他亲事。(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⑯孩儿,我与你说,若见哥哥,不要大惊小怪。(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四出)
⑰未要去,还有人里。(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⑱(赵正)教宋四公:「未要说我姓名,只道我是你亲戚。」(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⑲那和尚摇手道:「不要高声。」(《水浒传》,第六回)
⑳既然如此,客人休要烦恼。(《水浒传》,第二回)
㉑不得做声,我都听得你说底话。(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㉒休得连累了英雄。(《水浒传》,第二回)
㉓你每大小休要出去唱言。(明·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一〇四)
㉔别要盖什么房子,不要盖,尽勾也。(《朴通事》)
这里最值得关注的是,「别」也可与「要」结合,说成「别要」。「别要」就是「不要」。太田辰夫说:「有人认为它是『不要』的简缩形式,但这是不正确的。它也可以说成『别要』,恐怕是从本来意义的『别(另外)』引申而来,成为委婉的禁止意义。」
程度副词的发展
汉语程度副词,可以分为三级:约略级(初级)、比较级(中级)和极至级(高级)。上古汉语前期,甲骨文、金文中程度副词都不发达,这很可能同汉语
形容词能否充当
谓语的历史发展有极大关系。纵观程度副词的历史发展,古今变化不是很大,不同的多是词汇的历史更迭而已。
古代表约略级的程度副词,常见的词有「稍」「稍稍」、「略」「略略」「约略」、「微」「微微」「些微」「些须」、「小」「小小」「少」、「差」「仅」「才」等等。
稍/稍稍
「稍」「稍稍」,表示程度轻微。如:
①(周)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汉书·周勃传》)
②视其面有色,扪心下稍温。(《搜神记》,卷十五)
③稍稍出着一砂盆中熟研,以水沃,搅之。(《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卷五)
④西台、北台去中台稍近。(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⑤若见识稍高,读书稍多,议论高人,岂不更做得好文字出。(《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略/略略/约略
「略」「略略」「约略」,都有略微的意思,表示程度轻。如:
①(夫人)本有风气之疾,频年增动,略多枕卧。(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李夫人墓志铭》)
②草率具盘餐,约略施粉黛。(宋·梅尧臣:《元日》)
③略有些小银子,权当酒钱。(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一出)
④三藏回头看时,果是他的物件,并不曾失落,心才略放下些。(《西游记》,第十三回)
⑤(贾母)说着携了黛玉的手又哭起来,众人都忙相劝慰,方略略止住。(《红楼梦》,第三回)
表示略微义的「略」,如和否定副词「不」「无」合用,则表示彻底否定,意为「丝毫不」「一点也不」「毫无」「全无」。如:
①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
②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世说新语·赏誉》)
微/微微/些微/些须
「微」「微微」「些微」「些须」,均为稍微之意,表示程度轻微。如:
①欲内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于私利也。(《韩非子·说难》)
②桓玄既篡位后,御床微陷,群臣失色。(《世说新语·言语》)
③(袭人)把手去他头上一摸,觉得微微有些发烧。(《红楼梦》,第八十二回)
④(黛玉)想起往日之事,不免流下泪来,些微谈了谈,便催宝玉去歇息调养。(《红楼梦》,第五十八回)
⑤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红楼梦》,第三回)
小/小小/少
「小」「小小」「少」,亦稍微之意,均由
形容词引申而来。如:
①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孟子·尽心下》)
②居士,世尊身小有疾,当用牛乳,故来至此。(《维摩诘经·弟子品》,卷上)
③小有忤意,辄追夺之。(《宋书·武三王传》)
④微解药理,小小和合,居家得以救急,亦为胜事。(《颜氏家训·杂艺》,卷七)
⑤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四》)
⑥妇人少住,但笑不言。(《搜神记》,卷十八)
⑦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颜氏家训·教子》,卷一)
差/仅/才
「差(chā)」「仅」「才」,有略微、仅仅之意,表示程度轻微或嫌数量小。如:
①今耳目闻见,与人无别;遭事睹物,与人无异,差贤一等尔,何以谓神而卓绝?(《论衡·知实》)
②欲言而请毕事者千有余人,于是吾仅得三士焉,以正吾身,以定天下。(《荀子·尧问》)
③拔高陵树二千株,石碑差动。(《搜神记》,卷六)
④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颜氏家训·止足》,卷五)
⑤人迹罕及,鸟路才通。(唐·张鷟:《游仙窟》)
古代表示比较级的程度副词数量最多。这里说的「比较」,也只是相对于约略级和极至级而言的一个大概值。除了两极,凡处于中间状态者均为比较级,即所谓比上不足而比下有余也。古代比较级程度副词常见的形式有「甚」「孔」「殊」「太(大)」「颇」「弥」「尤」「滋」「愈(俞)」「更」「雅」「特」「偏」「较」「煞」「忒」「很」等等。
甚
「甚」,上古汉语里已经产生,使用频率很高。两汉后,中古汉语、近古汉语均沿用之。「甚」限制的
谓语,
动词或
形容词均可充当。如:
①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孟子·梁惠王下》)
②公子甚贫,马甚瘦,王何不益之马食?(《韩非子·内储说下》)
③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史记·陈丞相世家》)
④夜有一女子,容色甚美。(《搜神记》,卷十九)
⑤(荏子麻)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齐民要术·荏蓼》注,卷三)
⑥公主容色美丽,综甚敬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杨注,卷二)
⑦良久思惟,甚难甚难。(唐·法海:《六祖坛经》)
⑧其计甚善。(变文《叶净能诗》)
⑨雷声甚大,雨点全无。(《祖堂集》,卷十二)
⑩圣人语言甚实。(《朱子语类·训门人》)
和其他程度副词相比,「甚」在使用上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甚」限制的动词,可以是心理动词;二是「甚」也可置于谓语动词之后,作
补语。如:
①王曰:「吾甚惭于孟子。」(《孟子·公孙丑下》)
②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③高祖甚不说,良久乃答之。(《宋书·郑鲜之传》)
④远和尚及大众甚欢喜。(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⑤宝玉看了,不甚明白。(《红楼梦》,第五回)
例①—⑤, 「甚」修饰的是心理动词。
又如:
①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齐策一》)
②齐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饮于王,醉甚而出,倚于郎门。(《韩非子·内储说下》)
③公叔病甚。(《史记·商君列传》)
④而言「靡有孑遗」,增益其文,欲言旱甚也。(《论衡·艺增》)
⑤高祖怒甚。(《宋书·武三王传》)
孔
「孔」作为程度副词,主要用在《尚书》《诗经》里,使用频率不高,(今文)《尚书》也仅有三例。
金文中已出现「孔」字,用例也不多。如:
①元鸣孔皇。(《沇儿钟》)
②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尚书·禹贡》)
③昊天孔昭,我生靡乐。(《诗经·大雅·抑》)
殊
「殊」,甚,很,表示程度较高。如: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战国策·赵策四》)
②良殊大惊,随目之。(《史记·留侯世家》)
③梦殊明察。(《搜神记》,卷十)
④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世说新语·德行》)
⑤精神殊爽爽,形貌极堂堂。(唐·寒山子:《寒山诗·精神》,第一八四)
太(大)
甲骨文「太」「大」同形。「太」当是「大」的
分化字。《诗经·大雅·云汉》「太」「大」混用:二章「旱既大甚」,下三、四、五、六、七章均作「旱既太甚」。这种分化,大约到了战国时代已经定型。
「大」,依甲骨文字形,当指大人(与幼儿相对),是个名词,后引申为
形容词和副词。副词「太」,当由副词「大」引申而成。如:
①昊天大幠,予慎无辜。(《诗经·小雅·巧言》)
②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
例①, 「大」,唐石经作「泰」,是为
通假。例②, 「大」,同「太」。
两汉以后,「太」沿用下去,应用较广。如:
①卿太重,将非鬼也。(《搜神记》,卷十六)
②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世说新语·任诞》)
③汝作头太大,作项极小。(《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
④十娘曰:「少府亦应太饥。」(唐·张鷟:《游仙窟》)
⑤或嫌裤太窄,或说衫太长。(唐·寒山子:《寒山诗·我在》,第二二三)
⑥金莲三寸太轻盈,言谈举止多风韵。(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九出)
颇
上古汉语前期和中期,「颇」是个
形容词,指
偏颇,很难发现作副词的用例。副词「颇」当由形容词「颇」引申而来。
程度副词「颇」,大约产生在两汉时代,而最初当以约略级用法为主,意为稍微,略微。如:
①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论衡·别通》)
两汉以后,「颇」多用于比较级,义为甚,很。如:
①望子芳香,流闻数里,颇有神验。(《搜神记》,卷五)
②高祖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宋书·郑鲜之传》)
③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颜氏家训·教子》,卷一)
④是时大师至彼寺门说法,集众颇多。(《祖堂集》,卷三)
⑤家中颇有些钱财。(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弥/尤/滋/愈(俞)/更
「
弥」「
尤」「
滋」「
愈(
俞)」「
更」,这几个程度副词均源自上古汉语,中古汉语沿用之,表示程度加深加重。如:
①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②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孟子·公孙丑上》)
③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俞弱。(《荀子·议兵》)
④不与,则弃前功,而后更受其祸。(《战国策·韩策一》)
⑤(张)苍本好书,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史记·张丞相列传》)
⑥武安由此滋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⑦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尤精于仓雅训诂,好是正文字。(《三国志·蜀书·来敏传》)
⑧截梁声愈急。(《搜神记》,卷十七)
⑨后更衰劣,卒复还死焉。(《搜神记》,卷十五)
⑩湛愈忿怒。(《宋书·侯景仁传》)
⑪熟耕如麻地,不厌熟,纵横七遍尤善。(《齐民要术·种姜》,卷三)
⑫季布闻言心更大,仆跟多时受苦辛。(变文《捉季布传文》)
⑬然大者尤紧要。(《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雅/特/偏/较
「雅」「特」「偏」「较」,都是中古汉语新产生的常见的程度副词。如:
①此诸葛恪雅好骑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②尚之雅好文义,从容赏会,甚为太祖所知。(《宋书·何尚之传》)
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
④县有龙泉水,可以砥砺刀剑,特坚利。(《水经注·沅水》,卷三十七)
⑤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颜氏家训·杂艺》,卷七)
⑥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唐·杜甫:《人日》之一)
煞/忒/很
「
煞」「
忒」「很」,都是近古汉语里最常用的程度副词。「煞」或作「
㬠」,虽起源于唐五代,但主要应用却在近古汉语里。如:
①桂老犹全在,蟾深未煞忙。(唐·卢延让:《八月十六夜月》)
②初出尘,绝离染,习种性根㬠浮浅。(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四)
③前后北朝州县交验贼𧿛,送还逃走军人文牒㬠多,便是界至去处。(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④某煞有话要与诸公说。(《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⑤(老儿)衣服㬠齐整,手把定筇竹柱杖。(《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⑥僧儿见了,可煞喜欢。(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值得注意的是,「煞」也可用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作
补语,表示程度深。如:
①人家父母恩偏煞,于女男边倍怜爱。(变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
②春未到,雪里先开,风流㬠。(宋·辛弃疾:《洞仙歌·红梅》)
③近来憔悴人惊怪,为别后,相思煞。(宋·柳永:《迎春乐》)
「
忒」,是近古汉语新产生的程度副词,意为太,过于,表示已超过所期望的程度。如:
①你忒急性,且听我言。(《张协状元》,第二十出)
②佳人赶着到房中,壁灯昏,着金钗再挑,光焰忒分明。(《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③一个个忒忺新,一个个不是人。(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一折)
④秋胡戏妻,他那老婆忒狠毒些。(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一折)
⑤吴学究道:「你却也忒狡猾!」(《水浒传》,第五十四回)
⑥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红楼梦》,第十一回)
「很」或作「
狠」,作为程度副词起源很晚,现存史料中,在元代之前,找不到确切的用例。如:
①唐太宗是唐家很好底皇帝。(元·吴澄:《吴文正集·经筵讲义》,卷九十)
②有那等守护贤良老秀才,他说的来狠利害。(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
③果要千金,也不打紧,只是我大孺人很专会作贱人。(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④王夫人道:「很是」。(《红楼梦》,第十一回)
「很」或「狠」也可置于动词后作补语。如:
①我大胆的狠了。(《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
②嫂子天天也闷的很。(《红楼梦》,第十二回)
副词古代表示极至级的程度副词数量最少,比较典型的词只有三个:「极」「至」「最」。
极/至
「极」「至」,作为程度副词,均见于战国末期。如:
①行极贤而不用于君,此非明主之所臣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②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韩非子·解老》)
③先王之索贤人,无不以也,极卑极贱,极远极劳。(《吕氏春秋·求人》)
④执一者,至贵也。(《吕氏春秋·为欲》)
两汉以后,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极」的使用频率较高,而「至」次之。两词修饰谓语动词和谓语形容词均可,但似乎以修饰谓语形容词者居多。如:
①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史记·高祖本纪》)
②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何则?其(志)极远也。(《列子·杨朱》)
③山高谷深,至为艰险。(《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④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搜神记》,卷十三)
⑤王延,性至孝。(《搜神记》,卷十一)
⑥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世说新语·言语》)
⑦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世说新语·容止》)
⑧甘蔗极甜。(《百喻经·灌甘蔗喻》)
⑨医方之事,取妙极难。(《颜氏家训·杂艺》,卷七)
⑩卫氏儿可怜,钟家女极丑。(唐·寒山子:《寒山诗·天下》,第九十三)
⑪大花岩寺十二院,僧众至多。(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⑫某尝喜那钝底人,他若做得工夫透彻时,极好。(《朱子语类·训门人》)
⑬今欲理会这个道理,是天下第一至大至难之事。(《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⑭我这里离梁山至近。(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⑮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红楼梦》,第二回)
值得注意的是,「极」还可以充当谓语动词或谓语形容词的
补语,而「至」却无此用法。如:
①如自知未足,倦极昼寝,是精神索也。(《论衡·问孔》)
②又以盐投之,水咸极,则盐不复消融。(《齐民要术·常满盐、花盐》,卷八)
③昔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睡眠不觉。(《百喻经·小儿得欢喜丸喻》)
④金字法花,小字法花,精妙极也。(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⑤雨村拍手笑道:「是极!」(《红楼梦》,第二回)
最
在极至级程度副词中,与「极」「至」相比,「最」的用法变化较大。上古汉语中期,「最」已产生。如:
①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商君书·外内》)
②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庄子·天下》)
③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战国策·赵策四》)
④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两汉以后,中古汉语、近古汉语里「最」一直延续下去,使用频率很高,且以修饰谓语形容词为主。如:
①诸子中,(赵)胜最贤。(《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②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史记·滑稽列传》)
③鲁卫,天下最贤之国也。(《论衡·知实》)
④君臣之义,义之最重。(《三国志·吴书·张温传》)
⑤郧山蛮最强盛。(《宋书·沈庆之传》)
⑥《毛诗》何句最佳?(《世说新语·文学》)
⑦何以故?为从最尊、最贵处来。(《神会语录》)
⑧中间有一诗最好,如《白驹》是也。(《朱子语类·训门人》)
⑨四时春光最美。(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二出)
⑩若如此,最好。(《水浒传》,第四回)
当然,「最」也可以加在动词或动词性谓语之前。如:
’①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史记·刺客列传》)
②论其班列,韩最居上。(《三国志·蜀书·费诗传》)
③班氏最有高名。(《宋书·范晔传》)
④此中最是难测地。(《世说新语·雅量》)
⑤世间何事最堪嗟,尽是三途造罪楂。(唐·寒山子:《寒山诗·世间》,第一九八)
⑥和尚曰:「你最无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
⑦屯种养蚕,最是好勾当。(《皇明诏令·谕天下武臣敕》)
⑧我最怕熏香。(《红楼梦》,第八回)
「最」也可引申为
名词,表示同类事物中居于首位者。如:
①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②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世说新语·文学》)
关系副词的发展
古代关系副词可分为三类:一是表互动的关系副词,二是表偏指的关系副词,三是表协同的关系副词。下面就分别谈一谈它们的发展问题。
表互动的关系副词,是指这种副词表示动作、行为能施及或关涉到主客双方,其中常见的形式有「相」「交」「互」「厮」「交相」「交互」「共相」「更互」「递互」「相与」等等。如:
①兄及弟矣,式相好矣。(《诗经·小雅·斯干》)
②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左传·僖公四年》)
③两家交怒相攻。(《史记·楚世家》)
④管夷吾、鲍叔牙二人相友甚戚。(《列子·力命》)
⑤两院之众互往来听。(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⑥如今辞别了,休说后头再不厮见,山也有相逢的日头。(《老乞大》)
⑦素日咱们都是厮抬厮敬,今日忽然提起这些事来。(《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表互动的关系副词,发展中也产生了不少
复音词,这一过程贯穿了上古、中古、近古之始终。如:
①不令兄弟,交相为瘉。(《诗经·小雅·角弓》)
②晋楚之从,交相见也。(《左传·昭公四年》)
③郑人有相与争年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④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竟共驰走,争出火宅。(《法华经·譬喻品》,卷二)
⑥信都令家,妇女惊恐,更互疾病,使辂筮之。(《搜神记》,卷三)
⑦虔不觉惊应,遂相与友善。(《世说新语·文学》)
⑧夏天将作衫,冬天将作被。冬夏递互用,长年只这时。(唐·寒山子:《寒山诗·我今》,第八十二)
⑨夫妇和谐,互相心托,方才无事。(《皇明诏令·御制军人护身敕》)
表偏指的关系副词,是指
主语所发出的动作行为只涉及主方或客方一方的副词。因此,这类词虽为副词,却带有一定的指代性。古代表偏指的关系副词,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相」字。「相」可用于已称、对称和他称。
上古汉语里,「相」是从表示他称开始的。后来这一用法也一直沿用下去。如:
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逍遥游》)
②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愈复增其荼毒。秦汉无以相逾越,乃更加其怨酷。(汉·赵壹:《刺世疾邪赋》)
③若有行人经过其者,皆以长绳相引,犹故不免。(《搜神记》,卷十二)
④庾公临去,顾语钟后事,深以相委。(《世说新语·方正》)
⑤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为之流涕。(《世说新语·方正》)
例①, 「相」,指代「野马」「尘埃」。例②, 「相」,指代「战国」。例③,「相」,指代「行人」。例④, 「相」,指代「钟(雅)」。例⑤, 「相」,指代孔君平「疾笃」之事。以上诸例「相」,均用于他指。
到了中古后期及近古汉语,也有沿用这一用法者。如:
①六代相承,连绵不绝。(《神会语录》)
②(贾母)说着携了黛玉的手又哭起来,众人都相劝慰,方略略止住。(《红楼梦》,第三回)
例①, 「相」,指代达摩等六代高僧相传的「一领袈裟」。例②, 「相」,指代「贾母」。
从中古汉语起,这种偏指用法,又增加了新的用法,即「相」亦可用于自指和对指,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如这一用法,在《搜神记》中得到明显的反应。据周生亚统计,《搜神记》中用于偏指的「相」字共计53次,而其中用于他指的有13次,而用于自指和对指的就有40次。
「相」,用于自指的用例如:
①(妇人)曰:「公有相杀意。」(《搜神记》,卷十六)
②王大将军既反,至石头,周伯仁往见之,谓周曰:「卿何以相负?」(《世说新语·方正》)
③渠未相撩拨,娇从何处来?(唐·张鷟:《游仙窟》)
④虑恐平王相捕逐,为此星夜涉穷途。(变文《伍子胥变文》)
⑤是我夫,不相识,见着我忙闭了门。(《张协状元》,第三十五出)
例①, 「相」,妇人自指。例②, 「相」,王大将军自指。例③, 「相」,十娘自指。例④, 「相」,伍子胥自指。例⑤, 「相」,奴家自指。
「相」用于对指的用例如:
①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②尝因论事不合旨,义康变色曰:「自今以后,我不复相信!」(《宋书·沈演之传》)
③王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世说新识·识鉴》)
④秀携曰:「为人所发,今日复活,在华林园中,主上故遣我来相问。」(《洛阳伽蓝记·菩提寺》杨注,卷三)
⑤高俅道:「相烦引进。」(《水浒传》,第二回)
例①, 「相」,用于对指,指「使者」。例②, 「相」,指「沈演之。」例③,「相」,指「杨朗」。例④, 「相」,指死者之父「崔畅」。例⑤, 「相」,指「院公」。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古汉语里,「相」的这种用法,有时谓语动词之后又出现所指别的对象宾语。如:
①大嫂,可怜见,相伴奴家去走一遭。(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②官人道:「我相烦你则个。」(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③这三件物事,相烦你送去适间问的小娘子。(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④那老儿道:「老汉到晓得三分,特来相报员外。」(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例①, 「相」「奴家」所指同,用于自指。例②—④, 「相」「你」「员外」所指同,均用于对指。
表协同的关系副词,是指一种表示主客双方的动作行为一起进行的副词。古代表协同的关系副词,常见的形式有「共」「同」「俱」「并」等等。发展中,从近古汉语起,同时也出现一批表协同的复音关系副词。
表协同的单音节关系副词的用例如:
①惠而好我,携手同行。(《诗经·邶风·北风》)
②既见君子,并坐鼓瑟。(《诗经·秦风·车邻》)
③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左传·隐公五年》)
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⑤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庄子·齐物论》)
⑥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史记·赵世家》)
⑦夫人情性,同生于阴阳。(《论衡·本性》)
⑧鲁公扈、赵齐婴二人有疾,同请扁鹊求治。(《列子·汤问》)
⑨两男子笑,共调弄之。(《搜神记》,卷五)
⑩今文殊师利与大众俱来。(《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卷中)
⑪刘尹与桓宣武共听《礼记》。(《世说新语·言语》)
⑫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世说新语·德行》)
⑬群胡同笑,四座并欢。(《世说新语·政事》)
⑭一根上必十数条俱生,止留一根强者,余悉掐去之。(《齐民要术·种榆、白杨》注,卷五)
⑮妻妾遂共货刺客,伺醉而杀之。(《颜氏家训·治家》,卷一)
⑯讲第四卷欲终,有卅余僧同听。(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⑰日日同欢共饮,尤强似嫦娥不嫁人。(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三出)
⑱两个人同入酒店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表协同的复音关系副词,常见的形式有「一齐」「一发」「一同」「厮共」「同共」「一道」「共同」等等。如:
①阖院一齐上来,于和尚前收过。(《祖堂集》,卷四)
②十三日,行数里,午前见胡骑十人,望见绘等,一发叫呼,奔马前来,矢下如雨。(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③我如今见说,它家里婆婆和孙大、孙二一同出去烧香。(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出)
④自嫁事郭和后,丈夫日勤耕稼,妇女夜事绩织,厮共生活,应当官司繇役。(《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⑤(母子)投奔着常武安家里,收留同共作活。(《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⑥赵正入那浴堂里洗面,一道烘衣裳。(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⑦先来拜见晁头领,共同商议。(《水浒传》,第五十八回)
状态副词的发展
状态副词,有的著作称之为「情态副词」。古代状态副词可分为两个小类:一是表示动作行为重复、频率的状态副词,二是表示动作行为状态、方式的状态副词。
表示重复、频率的状态副词,上古汉语里已经产生,常见的形式有「仍」「又」「屡」「亦」「复」「重」「更」「数(shuò)」等等,如:
①铺敦淮濆,仍执丑虏。(《诗经·大雅·常武》)
②乱之又生,君子信谗。(《诗经·小雅·巧言》)
③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论语·公冶长》)
④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左传·文公七年》)
⑤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左传·僖公五年》)
⑥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⑦虞不腊矣,晋不更举矣。(《左传·僖公五年》)
⑧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赵策四》)
⑨(天根)又复问。(《庄子·应帝王》)
⑩鱼失于渊而不可复得也。(《韩非子·内储说下》)
⑪外侵欺,则兵数起。(《韩非子·解老》)
⑫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两汉以后,除「数」外,这些词也多半继承下来。如:
①然则天地亦物也。(《列子·汤问》)
②明日,(季咸)又与之见壶子。(《列子·黄帝》)
③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法华经·方便品》,卷一)
④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法华经·方便品》,卷一)
⑤我亦欲至宛市。(《搜神记》,卷十六)
⑥隆安初,兵革屡起。(《宋书·臧质传》)
⑦(郭世道)生而失母,父更娶。(《宋书·孝义传》)
⑧复命工匠更铸新瓶。(《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卷一)
⑨永安二年三月,此像复汗,士庶复往观之。(《洛阳伽蓝记·平等寺》杨注,卷二)
⑩父怒,又逐之。(《颜氏家训·后娶》,卷一)
⑪我住在村乡,无爷亦无娘。(唐·寒山子:《寒山诗·快哉》,第七十一)
⑫游戏不觉暮,屡见狂风起。(唐·寒山子:《寒山诗·相唤》,第五十)
⑬皇帝又夜梦见一神人送龙肝来。(变文《叶净能诗》)
⑭太子遣车匿,却往重问再三。(变文《八相变》)
⑮(先生)复正色曰:「只教读《诗》《书》便好。」(《朱子语类·训门人》)
⑯如人身上有尘垢,今日洗了,明日又洗。(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⑰赵正道:「嫂嫂,更添五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中古汉语以后,表示动作重复、频率的状态副词,有些是新生词,常见的有「还」「再」「也」「却」。如:
①寻而王敦谋逆,再攻京师。(《搜神记》,卷七)
②妾身未损,可以再生,还为夫妇。(《搜神记》,卷十五)
③刘下邳频再来,必当有意。(《宋书·刘康祖传》)
④日曝之,热盛,还即成盐,永不穷尽。(《齐民要术·常满盐、花盐》,卷八)
⑤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北周·庾信:《镜赋》)
⑥我在西国久住香山,今到此间再见香山。(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⑦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⑧今夜且去,明夜还来。(变文《汉将王陵变》)
⑨舜子上树[扌+适](摘)桃,阿娘也到树底。(变文《舜子变》)
⑩太子却问:「何名叫僧?」(变文《八相变》)
⑪今年却是春选之年,妈妈与你选个有才有貌底官人,共成姻契。(《张协状元》,第十七出)
⑫引章,你再要嫁人时,全凭这张纸是个照证。(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
⑬那七国之君也不用,孔子却来鲁国教三千徒弟。(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⑭太公问智深:「再要饭吃么?」(《水浒传》,第五回)
⑮你外头还有火伴么?(《老乞大》)
⑯赵正道:「我吃了药,却吃馒头。」(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⑰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水浒传》,第十回)
关于新生词「也」字,「也」作为状态副词,与之相当的,在上古汉语里是「亦」字。但是,作为状态副词,「也」和「亦」在词源上却没有任何关系。
关于副词「也」的来源,目前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来源于「亦」字,二是认为是由语气词「也」字变来的。这两种说法均无太多的根据。在上古汉语里,「也」字是个
语气助词,是个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缺乏功能身份,而「亦」主要是用作副词,两个词在意义上、功能上都不搭界。在这种情况下,说副词「也」来源于副词「亦」或语气词「也」,是毫无道理的。
周生亚认为,副词「也」的产生和应用,是假借副词「亦」的结果。具体说,这种变化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语音上,「亦」「也」两词必须相同或相近,这是古代词义假借的首要条件。根据王力的《汉语语音史》,构拟出「亦」「也」两词的上古、中古和近古的音值,并作成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由于受到
介音 [i]的影响,「亦」「也」的
声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由舌面前的
边音 [ʎ](喻母)变为发音部位相同的
半元音 [j](喻四)。这样,「亦」「也」的发音就更接一些,所差的仅是
韵尾不同,一为
阴声,一为入声。由此可以断定,中古汉语时期,「也」由语气助词借为副词,义同「亦」,这是有其语音根据的。
第二,词义上,从发展上说,「亦」到了中古,乃至近古汉语,已逐渐变为一个古语词,而具有相同词义、语法功能的「也」字却得到了强势发展,两者正好形成续接或互补关系。这也正好解释了副词「也」字产生于中古而却于近古才广泛应用的原因。
由上面的音值构拟表中也可以看出,到了蒙元时期,由于入声的消失,「亦」已变为阴声字,「亦」「也」读音更加接近,致使「亦」「也」语义彻底融合,并最终「也」完全取代「亦」字。有的学者,通过对中古、近古「亦」「也」使用频率的考察,也可看出两词的消长变化情况。下面是根据李宗江、杨荣祥的考察成果,制成下表:
第三,功能上,「亦」「也」必须具备同类的语法功能。「也」要具备「亦」字的语法功能,就必须改变词性,由
语气助词变为副词。而要改变词性,首先必须改变词义。前面说过,上古汉语里,「亦」「也」在词源上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到了中古汉语,由于两词读音较近而产生了词义通假关系,并且随着语言发展,作为语气助词,「也」字的使用频率也逐渐走低而最终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也」的假借义就变成了常用义,其词性也由语气助词变为副词。
表示状态、方式的状态副词,上古汉语里使用频率较高的有两个词:「
犹」和「
尚」。两汉以后,又多出一个「仍」字。这三个词,在中古、近古汉语里也多半延续下去。如: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②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孟子·滕文公上》)
③女仍大发。(《搜神记》,卷三)
④长文尚小,载著车中。(《世说新语·德行》)
⑤九月末收叶,仍留根取子。(《齐民要术·蔓青》,卷三)
⑥道北二柱,至今犹存。(《洛阳伽蓝记·明悬尼寺》杨注,卷二)
⑦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目看细字,须发犹黑(《颜氏家训·养生》,卷五)
⑧日上岩犹暗,烟消谷尚昏。(唐·寒山子:《寒山诗·六极》,第二十九)
⑨煞人处目验见在,仍敢拒张?(变文《叶净能诗》)
⑩说由(犹)未了,便到狮子林。(《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⑪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红楼梦》,第二回)
中古汉语以后,产生了一大批新生的状态副词。其中常见的单音节状态副词有「
卒」「
乍」「故」「唐」「忽」「顿」「固」「素」「自」「猛」等等。如:
①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列子·汤问》)
②从郡至倭,循海岸水行,历韩国,乍南乍东,到其北岸狗邪韩国,七千余里。(《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③然其所止,故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④如彼愚臣,唐毁他目也。(《百喻经·破五通仙眼喻》)
⑤永安年中,胡煞猪,猪忽唱乞命,声及四邻。(《洛阳伽蓝记·景宁寺》,卷二)
⑥此疑顿释。(《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⑦君臣固无常分矣。(《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⑧(裴子野)家素清贫。(《颜氏家训·治家》,卷一)
⑨男女之礼,自有尊卑。(唐·张鷟:《游仙窟》)
⑩智深正问间,猛闻得一阵香来。(《水浒传》,第六回)
其中复音状态副词常见者有「忽忽」「啾然」「自然」「忽然」「安然」「忽地」「忽尔」「坦然」「默然」「乍然」「依然」「猛可」「依旧」「一向」「奋然」等等。如:
①虏使复问:「何为忽忽杜门绝桥?」(《宋书·张畅传》)
②唯王丞相啾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世说新语·言语》)
③潜移暗化,自然似之。(《颜氏家训·慕贤》,卷二)
④忽然心里爱,不觉眼中怜。(唐·张鷟:《游仙窟》)
⑤行至寺东门外,见一僧人于禅庵之内,安然而坐。(变文《庐山远公话》)
⑥忽地一朝,别闻恶事。(变文《欢喜国王缘》)
⑦忽尔一朝夫至,遣妾将何申吐?(变文《秋胡变文》)
⑧坦然寂静,即是大道。(唐·法海:《六祖坛经》)
⑨远法师,默然不言。(《神会语录》)
⑩乍然抵此,未及请礼。(《张协状元》,第二十四出)
⑪见子灾危扶取君,依然足下起祥云。(《张协状元》,第九出)
⑫(那大汉)猛可里抬头觑。(元·睢景臣:《高祖还乡》)
⑬若不随顺他,依旧要勒死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⑭(合哥)担起担子便走,一向不歇脚,直入城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⑮霸王见樊哙奋然威怒,用心看着樊哙。(《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
那些表示动作行为速度、方式的词也该属于状态副词。如:
①诸将曰:「
亟发兵阬竖子耳。」(《史记·陈丞相世家》)
②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③何慧文始谋同逆,其母禁之不从,母乃携女归江陵
遽嫁之。(《宋书·邓琬传》)
⑤卞(范之)便开帐拂褥,羊(孚)
径上大床,入被须枕。(《世说新语·宠礼》)
⑥王亦不与语,直前哭,甚恸。(《世说新语·伤逝》)
⑦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世说新语·德行》)
⑧至春桃始动时,
徐徐拨去粪土,皆应生芽。(《齐民要术·种桃柰》,卷四)
⑨歌声绕梁,舞袖徐转。(《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卷一)
⑩(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平台复道,独显为世。(《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卷二)
⑪武皇简文,
躬自讲论。(《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⑫擒虎得兵,进军便起,
迅速不停。(变文《韩擒虎话本》)
⑭两三番后,此心磨刮出来,便
渐渐坚定。(《朱子语类·训门人》)
⑮他说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⑯哥哥,你
上紧趁热吃,休等得冷了无滋味。(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⑰两家妻小都到府前,滕大尹
兀自坐在厅上,专等回话。(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语气副词的发展
语气是一种
语法范畴。汉语语气的表达,不仅要借助
语调,还可借助
语气助词和语气副词。借助
语调的句子,可以分为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和
感叹句。
由于语气的表达,还可借助语气助词和语气副词,因此语气的表达也同情态有关。
情态或叫
情志,是指说话人对所陈述内容的一种态度,因此语气副词的分类与根据
语调所作的句子分类并不相当。
依据情态,汉语语气副词可以分为四类:一是表确认的,二是表疑问的,三是表推测的,四是表预料的。
表确认就是一种
肯定判断。上古汉语表确认的语气副词,常见的形式有「必」「诚」「固」「本」「乃」「即」「其」等等。如: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④察其始而本无生。(《庄子·至乐》)
⑤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
⑥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⑦子其勉之,吾不复见子矣。(《左传·成公十六年》)
例①—④, 「必」「诚」「固」「本」,强调或确认事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或本来面貌。例⑤⑥, 「乃」「即」,加强肯定判断。例⑦, 「其」,表示对意志的确认。
四类语气副词中,表确认类的最多。中古和近古汉语中,表确认的语气副词不仅词汇量大增,而且表达上也更加细致。如:
①孙氏与孤本为唇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②人自量,固为难。(《世说新语·方正》)
③死生元有命,富贵本由天。(唐·寒山子:《寒山诗·死生》,第二二四)
④其观本来破落,令修造严丽,天子频驾幸。(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⑤不知圣贤之心,本不如此。(《朱子语类·训门人》)
⑥我道是谁,原来是妹夫。(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⑦那女学生,原不忍离亲而去。(《红楼梦》,第三回)
例①—⑦, 「本」「固」「元(原)」「本来」「原来」「原」,表示对事物本来情况的确认。
又如:
①吾昼为仆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列子·周穆王》)
②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③色即是空。(《维摩诘经·不二法门品》,卷中)
④汝等怨王泽不浃,请命无所,今并为虏尽力,便是本无善心。(《宋书·柳元景传》)
⑤念经即是闲事。(变文《庐山远公话》)
⑥这里便是行馆。(《张协状元》,第二十四出)
⑦史进道:「正是那人。」(《水浒传》,第三回)
⑧这就是我才回的那个老老了。(《红楼梦》,第六回)
例①—⑧, 「则」「乃」「即」「便」「正」「就」,表示对判断的确认,具有明显的加强语气的作用。
又如:
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宋书·沈庆之传》)
②郑鲜必当自来。(《宋书·郑鲜之传》)
③我灭度后,欲供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法华经·见宝塔》,卷四)
④阿平故当最劣。(《世说新语·品藻》)
⑤以贤父御孝子,合得终于天性。(《颜氏家训·后娶》,卷一)
⑥和上答:「总合说禅教化众生。」(《神会语录》)
⑦这处便是悟做文章,合当如此。(《朱子语类·训门人》)
⑧洒家是个该死的人。(《水浒传》,第四回)
⑨这畜生
合该作死,看他来了怎么样。(《红楼梦》,第十一回)
第①—⑨, 「当」「必当」「应」「故当」「合」「总合」「合当」「该」「合该」,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客观情况理应如此。
还有,「必」「必须」「必应」「当须」「定」「必定」「定必」「必当」「一定」等等,也应归为此类副词。如:
①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②(栗)埋必须深,勿令冻彻。(《齐民要术·种栗》贾注,卷四)
③与我无物,必应有「无物」。(《百喻经·索无物喻》)
④我能使尔求子可得,
当须祀天。(《百喻经·妇女欲更求子喻》)
⑤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儿耳。(《颜氏家训·风操》,卷二)
⑥供养佛僧消灭障,来生
必定礼龙花。(变文《丑女缘起》)
⑦它恁地英俊,定必占魁名。(《张协状元》,第二十六出)
⑧是以君子在上,必当用其所同。(元·许衡:《鲁斋遗书·大学直解》,卷四)
⑨今日晚或未必来,明日想一定来的。(《红楼梦》,第十回)
此外,还有「实」「的」「的应」「着实」「的实」「委」「断然」「端的」「委的」等等,都是表示客观情况真实可信,都应归为此类副词。如:
①此实我子,我实其父。(《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②无为无事人,逍遥实快乐。(唐·寒山子:《寒山诗·我见》,第二四七)
③但将此书通入,的有补益者。(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④今既六遍造,六遍皆摧裂,
的应不称大圣之心。(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⑤今若据先生之说,便如此
着实下工夫去。(《朱子语类·训门人》)
⑥其被发人又问云:「
的实..有文字照验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⑦赵盼儿,我问你,这保亲的委是你么?(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
⑧料得苍天如有意,
断然不负读书人。(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⑩高贼
委的手高。(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这里说的「表疑问」,是包括
反诘语气在内的。语气副词,上古汉语里早已存在。上古汉语表疑问的语气副词,最常见的形式有「
岂」「其」「几(qǐ)」「独」「宁」「乃(迺)」等几种形式。
「其」「几」,当是「
岂」一音之转,都是原词的变写形式。如:
①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诗经·召南·行露》)
②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③或主彊直,难乃不生?(《左传·襄公三十年》)
④王独不见夫蜻蛉乎?(《战国策·楚策四》)
⑤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三》)
⑥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史记·黥布列传》)
⑦且帝宁能为石人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这些词基本可以分为两组:一是「见」组字,二是「泥」母字。前者如「几」(见)、「岂」(溪)、「其」(群);后者如「宁」(泥)、「乃(迺)」(泥)。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则是「岂」「宁」两个词,尤其是「岂」字,它在中古、近古汉语里都沿用下去。如:
①文王笑曰:「我宁当复不知此耶?」(《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②天下岂有此年少?(《搜神记》,卷十八)
③大丈夫岂可不知转祸为福邪?(《宋书·臧质传》)
④人宁可使妇无裈邪?(《世说新语·德行》)
⑤石在气中,岂能独运?(《颜氏家训·归心》,卷五)
⑥白发会应生,红颜岂长保?(唐·寒山子:《寒山诗·骝马》,第四十七)
⑦皆称鸿和尔大山脚下为界,岂不分白?(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⑧我丈夫不在家,岂可私出闺门?(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一折)
关于表疑问的语气副词的范围问题,有的学者把这一范围划得很宽,即把作
状语的
疑问代词都划在「疑问副词」之列。其理由是「因为它们不是询问人、事、物或处所,不用作句中主语或宾语,而是用作状语,表示『为什么』『怎么』或反诘」。这是个老问题。这个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这样就把词类和其功能关系绝对化了,能作
状语的并非都是副词。
上古汉语表推测的语气副词,常见的形式有「盖」「或」「
殆」等等。如:
①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②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子张》)
③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④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庄子·让王》)
⑤吾闻圣人之相,殆先生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⑥世俗闻之,皆以为然,如实论之,殆虚言也。(《论衡·书虚》)
两汉以后,这些词都传承下去,同时又增加了「略」「几(jī)」「敢」「庶几」「无乃」「将无」「或可」「大抵」「万一」「可是」「多敢」「约莫」等复音语气副词。如:
①先日所用,今或弃之;今之所弃,后或用之。(《列子·说符》)
②吾试化其心,变其虑,
庶几其瘳乎!(《列子·周穆王》)
③今贼围甚密,众人皆言不可,卿意虽壮,
无乃实难乎。(《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④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⑤(此)殆赵王伦篡乱之应也。(《搜神记》,卷六)
⑥民虽吴人,几为伧鬼。(《世说新语·排调》)
⑦公徐曰:「如此,
将无归?」(《世说新语·雅量》)
⑧此或可万一冀耳。(《世说新语·规箴》)
⑨春耕者十不收五,盖误人耳。(《齐民要术·旱稻》注,卷二)
⑩眼若在者,或痛(或)不痛。(《百喻经·妇女患眼痛喻》)
⑪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⑬万一迟留大段日久,至时须有处置。(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三)
⑭山儿,这樁事我还不曾点差,你
可是要去?(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
⑮我想起来了,你
敢是赵盼儿么?(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⑯
多敢是不得生还了。(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⑰
约莫初更时分,只听得山边锣鸣鼓响。(《水浒传》,第五回)
预料与推测不同。
推测是指根据已有的经验去测度未知的结果,而这种判断又多有主观色彩,没有完全把握;而预料或叫预测,是指重在强调事先推测客观事物出现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可能是希望看到的,也可能是不希望看到的。
如果结果与预料的一致,就用「果」「果然」「恰好」来表示;如果不一致,就用「曾」「乃」「竟」「直」「却」「倒」「偏」「竟乃」「竟自」「却到(倒)」等词来表示。
前者如:
①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②俄而王果与犀首计,曰:「吾欲攻韩,奚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③使人问之,果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两汉以后,除「果」继续使用外,还常用「果然」「恰好」等复音词来表示。如:
①其后果有东关之败。(《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②贼追兵果至,骑数万匹。(《宋书·武三王传》)
③王时即遣亲信往看,果如其言。(《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
④果然血飞上白练,六月下雪,三年不雨。(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⑤摆起来恰好一卓(桌)子。(明·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一〇四)
⑥过往人看了,果然是个莽和尚。(《水浒传》,第五回)
后者如:
①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孙丑上》)
②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战国策·齐策四》)
③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楚辞·离骚》)
④白起为秦将,南征鄢郢,北阬马服,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史记·项羽本纪》)
两汉以后,除了这些词可继续使用外,又增加了「却」「倒」「偏」「竟乃」「竟自」「却到(倒)」等词。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列子·汤问》)
②如是小屋乃容受此高广之座。(《维摩诘经·不思议品》,卷中)
③禁庭尊秘之处,今贱人竟入。(《搜神记》,卷七)
④如此人,曾不得四十。(《世说新语·伤逝》)
⑤喻如彼人,畏其二足,倒加其八。(《百喻经·比种田喻》)
⑥恭张口以手指舌,竟乃不言。(《洛阳伽蓝记·平等寺》杨注,卷二)
⑦星有坠落,乃为石矣。(《颜氏家训·归心》,卷五)
⑧林幽偏聚鸟,溪阔本藏鱼。(唐·寒山子:《寒山诗·茅栋》,第二十七)
⑨你个窦天章直恁的威风大,且受我窦娥孩儿这一拜。(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⑩他见我这日出门时节,竟自悻悻然去了。(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
⑪这婆娘要对副(付)我,却到(倒)喫我摆番(翻)。(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⑫京师人口顺,不叫高二,却都叫他做高毬。(《水浒传》,第二回)
⑬熙凤道:「我倒先料着了。」(《红楼梦》,第三回)
⑭长子贾赦袭了官,为人却也中平。(《红楼梦》,第二回)
连接副词的发展
正像表达语气不一定都要借助
语气助词一样,汉语句子中能起到连接作用的也不一定都得靠
连词。从功能上说,由于连接副词只能作
状语,因此它所连接的
语法单位多半是
句子而不是
词语。
上古汉语,连接副词不是很多,而且有的又和连词纠缠不明,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连接副词的存在。古代连接副词的发展,有以下两个问题要注意:
(1)从用词上看,上古汉语的连接副词,以单用式居多,而且是一词多用。如:
①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②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史记·项羽本纪》)
③晏子解之,孔子乃晓。(《论衡·知实》)
④人至乃知之,圣人不能先知。(《论衡·知实》)
例①, 「乃」犹「却」,表
转折。例②, 「乃」犹「则」,表
顺接。例③,「乃」犹「才」,表
因果。例④, 「乃」犹「才」,表
条件。
类似的例子还有: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左传·隐公元年》)
②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战国策·燕策三》)
③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上古汉语里,如果两个连接副词搭配使用,即合用式,则主要是使用在
并列句中。如:
①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诗经·小雅·常棣》)
②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③(北宫)奢闻之,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
④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⑤襄子迎孟琰而拜之,且恐且喜。(《韩非子·十过》)
两汉以后,合用式连接副词也多半用于并列句中。如:
①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三国志·吴书·朱桓传》)
②论迹既殊,原心亦异也。(《宋书·隐逸传》)
③(陈)宪且守且战,矢石无时不交。(《宋书·文九王传》)
④护即弊成好,毁即是成非。(唐·寒山子:《寒山诗·推寻》,第九十八)
(2)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里,连接副词的合用式得到进一步发展。
它们不仅是连接副词和连接副词搭配使用,而且连接副词也可和连词搭配使用,这就促使了连接副词的连词化。催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汉语复句在发展中由意合法到形合法的演变。
连接副词的合用式用于并列句的如:
①既右烈考,亦右文母。(《诗经·周颂·雝》)
②既生既育,比予于毒。(《诗经·邶风·谷风》)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
④既知且仁,是人主之宝也。(《荀子·君道》)
⑤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史记·李将军列传》)
⑥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论衡·自纪》)
⑦(甘)宁已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继业传基者也。(《三国志·吴书·甘宁传》)
⑧昔有一人,头上无毛,冬则大寒,夏则患热。(《百喻经·治秃喻》)
又如:
①既顺迺宣,而无永叹。(《诗经·大雅·公刘》)
②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③驼既死已,即剥其皮。(《百喻经·估客驼死喻》)
例①—③,合用式用于顺接句。
又如:
①寺北有囉汜池,夏则有水,冬则竭矣。(《洛阳伽蓝记·长秋寺》杨注,卷一)
②虽然小,三千大千世界,总在里许。(《祖堂集》,卷十六)
③虽昏愚,然亦自觉得与前日不同,
方始有个进修底田地。(《朱子语类·训门人》)
④虽然出去便回程,房儿里好凄清。(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出)
例①—④,合用式用于转折句。
又如:
①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世说新语·容止》)
②汝但勿言其使,无他,当厚相报。(《世说新语·假谲》)
③下官是客,触事卑微,但避风尘,则为幸甚。(唐·张鷟:《游仙窟》)
④萧禧既承认黄嵬大山北面为界,则明知元不以雪山、黄嵬山、牛头山照望为界之意。(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
⑤只要教百姓快活,便是自己快活一般。(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⑥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水浒传》,第二回)
例①—⑥,合用式用于条件句。
又如:
①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②设百岁后,是属宁有可信者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③若闻索酒,便出。(《宋书·邓琬传》)
④骨法如此,若有不验,便是相书误耳。(《宋书·沈攸之传》)
例①—④,合用式用于假设句。
又如:
①既庶矣,又何加焉?(《论语·子路》)
⑤小锄者,
非直省功,谷亦倍胜。(《齐民要术·种谷》注,卷一)
⑥夏至后者,匪唯浅短,皮亦轻薄。(《齐民要术·种麻》注,卷一)
⑦才愈高明,则陷溺愈深。(《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例①—⑦,合用式用于递进句。
又如:
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生纵不得与郗郎同室,死宁不同穴?(《世说新语·贤媛》)
③
纵使黄金积到天半,乱采(䌽)堕似丘山,新妇宁有恋心?(变文《秋胡变文》)
④既是顺义军有公文认下是南朝地方,便住坐五百年,亦是北人不合来侵入南界地分住坐。(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例①—④,合用式用于让步句。
又如:
①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②我宁受剑而死,不为逆胡所污。(《洛阳伽蓝记·龙华寺》杨注,卷二)
例①②,合用式用于选择句。
副词发展三问题
综合以上副词史的论述,汉语副词的历史发展,有以下三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这些新词,有的是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在新时期获得了新的用法;有的则是纯粹的新生词。如:
①演之尝作让表,未奏,失本,(吴)喜经一见,即便写赴,无所漏脱,演之甚知之。(《宋书·吴喜传》)(经:曾,曾经。)
②若市买者,先宜涂治,勿便盛水。(《齐民要术·涂瓮》,卷七)(便:立即。)
③法师当把金镮杖遥指天宫,大叫「天王救难」!(《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当:当即。)
④小子忍饥得法,才肚饥时,紧缚了腰,一番腰紧,便嗳一嗳。(《张协状元》,第二十四出)(才:刚,刚刚。)
⑤我从来除死无大灾。(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第二折)(从来:一向。)
⑥婶娘,你姪儿虽说年轻,却是他敬我,我敬他,从没有红过脸儿。(《红楼梦》,第十一回)(从:从来,一向。)
例①—⑥,为时间副词例。
又如:
①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世说新语·规箴》)(雅:很,非常。)
②(谢公)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世说新语·文学》)(偏:很,特别。)
③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后汉书·吴汉传》)(差:略微,大体上。)
④好大雪也。(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好:很,非常。)
⑤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水浒传》,第九回)(忒:非常,特别。)
⑥今春新骟了的,十分壮的马。(《老乞大》)(十分:很,非常。)
⑦生恐姨父管束,不得自在。(《红楼梦》,第四回)(生:非常,特别。)
例①—⑦,为程度副词例。
又如:
①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乃:仅,只。)
②我年老大,而汝少壮,汝常作时,无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见汝有此诸恶。(《法华经·信解品》,卷二)(都不:全不。)
③
了不异人意。(《世说新语·文学》)(了不:毫不,全无,一点也不。)
④(裴)遐正戏,不时为饮,司马恚,因曳遐坠地。(《世说新语·雅量》)(正:只。)
⑤既失人身,空无所获。(《百喻经·贫人烧粗褐喻》)(空无:毫无。)
⑥人生衣趣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颜氏家训·止足》,卷五)(趣:通「取」,仅。)
⑦军国经纶,略无施用。(《颜氏家训·勉学》,卷三)(略无:毫无,全无。)
⑧王留政教,佛演真宗,皆是十二部尊经,总是释迦梁津。(变文《庐山远公话》)(总:都。)
⑨天下学道者,皆往决疑,问真宗旨,并被普寂禅师倚势唱使门徒拖出。(《神会语录》)(并:全。)
⑩我一月只关一石五斗米,尚不肯背了主人。(《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只:仅。)
例①—⑩,为范围副词例。
又如:
①我向庄中喫打骂无休,怎生交俺子母穷厮守?(《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厮:相,互相。)
②唤酒保买杯酒和肉来,四个
一就吃了。(《新编五代使平话·梁史平话上》)(一就:一起。)
③你去安排些食物,一就与我关了外门。(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出)(一就:一起,顺便,顺手。)
④看见师父输了焦懆,一发都上来要打那承局。(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一发:一起,一块儿。)
⑤这契写时,一总写么,分开着写?(《老乞大》)(一总:一起。)
例①—⑤,为关系副词例。
又如:
①刘家你休怕。(《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休:不要。)
②别怕,别怕,我的儿。(《红楼梦》,第八回)(别:不要。)
③别是不来了,又冻我一夜不成?(《红楼梦》,第十二回)(别是:怕是,可不要。)
例①—③,为否定副词例。
又如:
①王亟封我矣,吾不受也。(《列子·说符》)(亟:屡次。)
②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法华经·见宝塔品》,卷四)(快:赶快。)
③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世说新语·文学》)(稍:渐渐地。)
④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百喻经·灌甘蔗喻》)(还:又,再。)
⑤既不相著,复失其鼻,唐使其妇受大苦痛。(《百喻经·为妇贸鼻喻》)(唐:徒劳地,白白地。)
⑥相公前世作一个商人,他家白庄也是一个商人。(变文《庐山远公话》)(也:表示两事相同。)
⑦国主(王)乍闻心痛切,朝臣知了泪摧摧。(变文《欢喜国王缘》)(乍:突然。)
⑧颜容瘦恶,恰似肚里有事,有事但说。(《祖堂集》,卷四)(但:尽管。)
⑨次过大蛇岭,且见大蛇如龙,亦无伤人之性。(《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且:又。)
⑩有不是我口里说的说话,他每胡添上时,尔便来说。(明·刘仲璟:《遇恩录》)(胡:胡乱地。)
⑪史大郎,自渭州别后,你一向在何处?(《水浒传》,第六回)(一向:一直。)
⑫正发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倒吓得不住的展眼儿。(《红楼梦》,第六回)(陡:突然地。)
例①—⑫,为状态副词例。
又如:
①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世说新语·方正》)(定:肯定,表确认。)
②刘曰:「卿且去,正当取卿共诣抚军。」(《世说新语·文学》)(正:必,一定,表确认。)
③义季素嗜酒,自彭城王义康废后,遂为长夜之饮,略少醒日。(《宋书·武三王传》)(略:大约,表估计。)
④世隆怒曰:「卿亦合死!」(《洛阳伽蓝记·平等寺》杨注,卷二)(合:该,一定,表确认。)
⑤凡此诸人,皆其翘秀者,不能悉记,大较如此。(《颜氏家训·文章》,卷四)(大较:大体上,表估量。)
⑥但请阿郎勿怀忧虑,的无此事。(变文《庐山远公话》)(的:的确,表肯定。)
⑦莫朕无天分?(变文《汉将王陵变》)(莫:莫非是,表推测。)
⑧且如一百件事,理会得五六十件了,这三四十件虽未理会,也大概可晓了。(《朱子语类·训门人》)(大概:大体上,表估量。)
⑨唤多时悄无人应,我心内早猜管有别人取乐。(《宣和遗事》)(管:管保,表确认。)
⑪林冲看了,寻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水浒传》,第九回)(敢:恐怕,可能,表猜测。)
⑫又行过去,只听得人喝么么六六,约摸也有五六人在那里掷骰。(明·冯梦龙:《喻世喻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约摸:大约,表估计。)
⑬贾母说:「可是呢!」(《红楼梦》,第十一回)(可:可不是,表认可。)
例①—⑬,为语气副词例。
这些复音副词,有的结合得比较紧密,有的结合得还比较松散。结合紧密的,当然是词;结合松散的,也不妨看成是词与词的临时组合。如:
①臣
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有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鳖弗能游,鼋鼍弗能居,有一丈夫
方将厉之。(《列子·说符》)
③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
悉皆平等。(《维摩诘经·佛国品》,卷上)
④迦叶,当知如来
亦复如是。(《法华经·药草喻品》,卷三)
⑤余更又赠诗一首。(唐·张鷟:《游仙窟》)
⑥因此袈裟,南北道俗极甚纷纭,常有刀棒相向。(《神会语录》)
⑦可笑五阴窟,四蛇
同共居。(唐·寒山子:《寒山诗·可笑》,第二七三)
⑧满村都喜,唯只有洪信、洪义夫妇气冲冲。(《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⑨在人间曾结下死生缘,今日鬼窟中又还相见。(明·朱有燉:《团圆梦》,第四折)
又如:
①其中
又复生白犊,其父又复令其子问孔子。(《列子·说符》)
②诸佛国土,
亦复皆空。(《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卷中)
③既得出家,
还复念其妻子眷属世间之事,五欲之乐。(《百喻经·水火喻》)
①(李广)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有一日,亲母下世,著麻,未抛姊,又更被人谤,其僧不能观得。(《祖堂集》,卷三)
①今者四众,咸皆有疑。(《法华经·方便品》,卷一)
②(江)秉之少孤,弟妹七人,并皆幼稚。(《宋书·良吏传》)
③亲友来餟酹者,一皆拒之。(《颜氏家训·终制》,卷七)
①遂便破戒,多作不善,尔乃顿出。(《百喻经·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②虎狼满道,遂即张弦。(变文《伍子胥变文》)
①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维摩诘经·方便品》,卷上)
②朔州地分往前已经定夺。(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
①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洛阳伽蓝记·宣阳门》,卷三)
②时诸世人,却后七日,闻其子死,咸皆叹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错。」(《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
①二月,冰解地干,烧而耕之,仍即下水。(《齐民要术·水稻》,卷二)
②而彼仙人,
寻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著掌中。(《百喻经·小儿争分别毛喻》)
③江南文制,欲人弹射,知有病累,
随即改之。(《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①推寻世间事,仔细总皆知。(唐·寒山子:《寒山诗·推寻》,第九十八)
②满营军健,都皆喜悦笑无休。(《刘知远诸宫调》,第三)
①瓦师欢喜,即便卖与。(《百喻经·雇倩瓦师喻》)
②若是人问闺阁,
立便道姓道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②自己也有个伴读的朋友,
正好发愤。(《红楼梦》,第八回)
②鸿和尔大山
自来系北朝地土。(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①林冲答道:「
恰才与拙荆一同来间壁岳庙里还香愿。」(《水浒传》,第七回)
②却才只道老汉引甚么郎君子弟,在酒楼上吃酒,因此引庄客来厮打。(《水浒传》,第四回)
①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法华经·化城喻品》,卷三)
②诸人咸共叹之。(《世说新语·言语》)
③贵胜年少如(峤)和、裴(楷)、王(济)之徒,并共言咏。(《世说新语·政事》)
④左太冲绝丑,亦复效潘岳游,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世说新语·容止》)
以上各组亦为并列式例(两词素或词一同一异)。
又如:
①晋鄙嚄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此儿胸中当必无膏肓之疾。(《世说新语·文学》)
①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②远公既蒙再三邀请,
遂乃进步而行。(变文《庐山远公话》)
①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法华经·譬喻品》,卷二)
②剑歌已了,更复前行。(变文《伍子胥变文》)
①小苟闻抚之死,即便奔散。(《宋书·臧质传》)
②军官食了,便即渡江。(变文《伍子胥变文》)
①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百喻经·蹋长者口喻》)
②晋朝四十二寺,尽皆湮灭,唯此寺独存。(《洛阳伽蓝记·宝光寺》杨注,卷四)
①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②你的媳妇后生年少,又且坐得十分娇媚。(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三折)
①才始似出头,又却遭沉溺。(唐·寒山子:《寒山诗·可畏》,第二一五)
②今天子宠幸你,却又密地与贾奕打暖。(《宣和遗事》)
以上各组亦为并列式例(两词素或词排序相反)。
又如:
①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
稍稍引去者过半。(《史记·平原虞卿列传》)
②道庆凶险暴横,求欲无已,有失其意,辄加捶拉,
往往有死者,朝廷畏之如虎狼。(《宋书·黄回传》)
③支
徐徐谓曰:「身与君别多年,君义言了不长进。」(《世说新语·文学》)
④近看瞑然不见,以手摩之,唯有石壁,
渐渐却行,始见其相。(《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⑤小府初到此间,五嫂会些
频频相弄。(唐·张鷟:《游仙窟》)
⑦昔时
可可贫,今朝最贫冻。(唐·寒山子:《寒山诗·昔时》,第一五八)
⑧(白衣妇人)
微微含笑,问师一行,往之何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⑨学者
常常令道理在胸中流转。(《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⑩亚娘,
定定与小二讨做老婆。(《张协状元》,第十一出)
⑪周舍,那宋引章
明明有丈夫的,你怎生还赖是你的妻子?(元·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
⑫
刚刚讨药的这人,就是救那婆子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⑬以后事发,越越要连累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⑭我家
颇颇有些钱钞。(明·朱有燉:《团圆梦》,楔子)
⑮况这些年来,你舅舅、姨娘两处
每每带信捎书接咱们来。(《红楼梦》,第四回)
例①—⑮,为重叠式例。
又如:
①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人有信者未必智,智者未必仁。(《论衡·问孔》)
③此必定死,转更惶怖,闷绝躃地。(《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④阿平若在,当复绝倒。(《世说新语·赏誉》)
⑤谷田必须岁易。(《齐民要术·种谷》,卷一)
⑥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⑦今晨太子散闷,愁忧更加转极。(变文《八相变》)
⑧才生三日,进与大王,大王才见之时,非常惊讶。(变文《丑女缘起》)
⑨臣与陛下邀得一个饮流,此席
的毕(必)欢矣。(变文《叶净能诗》)
⑩浑家好容貌,生得十分俏。(元·高文秀:《黑旋风》,楔子)
又如:
①使臣
卒然填沟壑,是事之不可知者三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②且臣位任过重,一阶两级,自然必至。(《宋书·范晔传》)
③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世说新语·言语》)
④船师遇病,忽然便死。(《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⑤财主突然死,争共当头哭。(唐·寒山子:《寒山诗·我见》,第二三三)
⑥师
豁然大悟。(《祖堂集》,卷十五)⑦其僧惘然而退。(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⑧既然不是你,与我打那婆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⑨东观西望,
猛然听得远远地铃铎之声。(《水浒传》,第五回)
例①—⑩,为附缀式例(~+然)。
又如:
①人有枯梧树者,其邻父言枯梧之树不祥,其邻人遽而伐之。(《列子·说符》)
②既而呼左右曰:「移我远客。」(《宋书·张敷传》)
③袁虎率而对曰:「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世说新语·轻诋》)
④尝因行散,率尔去下舍,便不复还。(《世说新语·德行》)
⑤三更三点,忽尔卒亡。(变文《叶净能诗》)
例①—⑤,亦为附缀式例(~+而/尔)。
又如:
①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②玄谟犹自可,宗越更杀我。(《宋书·王玄谟传》)
③若遇七贤,必自把臂入林。(《世说新语·赏誉》)
④既无所获,徒自劳苦。(《百喻经·斫树取果喻》)
⑤然前六饼,唐自捐弃,设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百喻经·欲食半饼喻》)
⑥二十日,洛中草草,
犹自不安,死生相怨,人怀异虑。(《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杨注,卷一)
⑦闲自访高僧,烟山万万重。(唐·寒山子:《寒山诗·闲自》,第一六六)
⑧终归不免死,浪自觅长生。(唐·寒山子:《寒山诗·纵你》,第七十七)
⑨杨坚闻语,
犹自疑或(惑)。(变文《韩擒虎话本》)
⑩我
枉自经了许多师家,原来不值半分。(《水浒传》,第二回)
例①—⑩,亦为附缀式例(~+自)。
这个问题,上面已粗略地谈过,这里再稍作补充。复句中,有的连接副词可以单独使用,称之为单用式;有的连接副词和连接副词,或连接副词和连词搭配使用,称之为合用式。
可以认定,中古汉语以后,这种合用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汉语连接副词的连接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具有强烈的
连词化倾向。如:
①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列子·汤问》)
②晔既利其财宝,又受其文艺。(《宋书·范晔传》)
③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恶。(《世说新语·雅量》)
④既复杀驼,而复破瓮。(《百喻经·驼瓮俱失喻》)
⑤郢州也有粮,襄阳府也有粮,可吃一年。(《王俊首岳侯状》)
⑥口即是心,心即是口。(《朱子语类·训门人》)
⑦洪义且惊且笑,洪信且疼且忍。(《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⑧俺哥哥则(见)俺便打便骂。(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楔子)
例①—⑧,为并列句例。
又如:
②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世说新语·贤媛》)
③既怀贪心,便是三毒不除。(《洛阳伽蓝记·崇真寺》杨注,卷二)
④既相睹已,方知非鬼。(《百喻经·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
⑤(他老子)才吃的几口,便死了。(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⑥殿下既用此人,就留在宫中伏(服)侍殿下。(《水浒传》,第二回)
例①—⑥,为顺接句例。
又如:
①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列子·说符》)
②又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宋书·范晔传》)
③时谓此卒非唯有智,且亦达生。(《世说新语·任诞》)
④
非直奸人惭笑而返,狐狼亦自息望而归。(《齐民要术·园篱》,卷四)
⑤不但自失其利,复使余人失其道业。(《百喻经·为恶贼所劫失[插图]喻》)
⑥我则异于是,越明眼底,越当面谩他。(《朱子语类·训门人》)
例①—⑥,为递进句例。
又如:
①虽然,吾必请其下者。(《列子·汤问》)
②(李)老虽枝枯,子亦不细。(《齐民要术·种李》,卷四)
③寺东有灵台一所,基趾虽颓,犹高五丈余。(《洛阳伽蓝记·大统寺》,卷三)
④虽云改嫁,仍居英宅。(《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杨注,卷四)
⑤既属北界,因何却是南朝修葺?(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⑥既然出家,如何先破了酒戒,又乱了清规?(《水浒传》,第四回)
例①—⑥,为转折句例。
又如:
①百年犹厌其多,况久生之苦也乎?(《列子·杨朱》)
②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列子·说符》)
③以我此物,周济一国犹尚不匮,何况诸子?(《法华经·譬喻品》,卷二)
④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世说新语·贤媛》)
⑤自古天子尚且避醉汉,何况老僧乎?(《水浒传》,第四回)
⑥一死尚然不惧,何况酒肉乎?(《水浒传》,第二回)
例①—⑥,为让步句例。
又如:
①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法华经·方便品》,卷一)
②但依此法,则不必别种早、晚及中三辈之瓜。(《齐民要术·种瓜》注,卷二)
③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则粉解。(《齐民要术·耕田》注,卷一)
④但贫道若得一寺舍伽蓝住持,以免风霜,便是贫道所愿也。(变文《庐山远公话》)
⑤众人一见,便知杨坚合有天分。(变文《韩擒虎话本》)
⑥今一旦不肯顾已前契义誓好,便先举兵,不道南朝许大世界军民事力。(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二十三)
例①—⑥,为条件句例。
又如:
①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维摩诘经·佛国品》,卷上)
②明日若不更改,则有示之以弱。(《宋书·沈攸之传》)
③春既多风,若不寻劳,地必虚燥。(《齐民要术·耕田》注,卷一)
④若无主一工夫,则所讲底义理无安著处,都不是自家物事。(《朱子语类·训门人》)
⑤若去打华阳县时,须从史家村过。(《水浒传》,第二回)
例①—⑤,为假设句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