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尾,是指跟在做
韵腹的元音后面的辅音或者元音,和前面的元音以及元音前面的辅音组成一个音节,和做韵头与韵腹的元音一起组成韵母。
汉语方言里常见的韵尾有:-u、-i、-m、-n、-ŋ、-p̚ 、-t̚ 、-k̚、-ʔ等。
下面逐一介绍(均用
国际音标,拼音中的b、d、g为不送气清音,会表示成p、t、k)
此韵尾在
吴语、
徽语、
闽东语、莆仙语、
晋语、
江淮官话、
岷江话(
西南官话分支)等较常见,为古汉语
入声韵尾([-p̚],[-t̚],[-k̚])合并之结果。
由于
粤语、
闽南语、
客家语、部分
赣语拥有-u、-i、-m、-n、-ŋ、-p̚ 、-t̚ 、-k̚这8个韵尾,导致这几种方言的韵母特别多。如:
粤语-
广州话有94个韵母;
闽南语-
泉州话有87个韵母;
客家语-
梅州话有76个韵母;
赣语-
抚州话有73个韵母。
吴语、
徽语、
闽东语、莆仙语、
晋语、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中有:-u、-i、-n、-ŋ、-ʔ等韵尾,它们的韵母数量也较多。
吴语、
徽语由于韵母多合并为单元音、鼻元化等因素,韵母数实际减少。如:
吴语-
苏州话有48个韵母;
徽语-
绩溪话有40个韵母;
闽东语-
福州话有46个韵母;莆仙语-
莆田话有40个韵母;
晋语-
晋城话有47个韵母;
江淮官话-
扬州话有47个韵母。
在
古汉语中,是存在
塞音韵尾的,分别是/-p̚/ /-t̚/ /-k̚/,在演化的过程中,北方
官话大多丢失了这些韵尾,但在南方诸方言及
晋语中保留较完整,这就是用南方诸方言及
晋语念唐诗会比较压韵的原因。
如ei【ei】中的i、iao【iɑu】中的u、an【an】中的n、ing【ing】中的ng。除了
塞音和
半元音,延续性的
擦音、
流音和
鼻音也能成为韵尾,这在
印欧语系语言(比如英语)中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