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厦门话,属于
闽南语当中泉漳片里的方言片,属于
泉州话和
漳州话的混合音,与
台湾话(台语)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但在口语方面,虽与台湾话同为漳泉腔,在音韵上也有着极高度的对应,但由于分化时间的早晚以及历史背景的不同,仍有着细部的差异,特别是在词汇方面较为明显。
1842年中英《
南京条约》
签定,厦门被迫开埠成为
通商口岸,
厦门岛和
鼓浪屿迅速发展,吸引
泉州、漳州等各地
闽南人口流入,口音融合,促使了现代厦门话的形成,近代成为了闽南语的代表音,属于闽南语当中的漳泉腔,因形成历史雷同而与
台湾话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闽南语传入广东、东南亚及海外者称为福建话,通行范围包括
泉州、
厦门、
漳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
台湾地区、
广东海陆丰及
惠东部分地区共有3千8百多万人说闽南话。此外,
新加坡、
马来西亚、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泰国、
中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
闽南籍华侨、华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腔调差异,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
历史上,
闽南话随着
闽南人在海外的创业和拼搏在一些侨居地扎根并传播开来。在
马来西亚的
马六甲很早就形成了闽南人的聚居地。在那里,闽南话成了通行语言。因此,西方人在马六甲先遇上了语言沟通的障碍,有人就想利用西方的表音文字来为
闽南话注音。1815年美国传教士马礼逊博士在马六甲英华学院完成编写《罗马化会话手册》,这就是白话字的最初方案。但白话字的成熟却是在厦门
鼓浪屿,当时有位名叫打马字的牧师为厦门白话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善于借助
厦门的文化人参与到白话字的规范制定工作。
大约在1850年,打马字发现厦门
局口街一位杨老先生对闽南民间语言掌握很熟练,懂得许多闽南方言词汇,就请他参与白话字字典的编辑工作。当时那些地痞流氓听说了这件事情,以为杨老先生发了大财,对他进行勒索。打马字牧师听说了这件事,就通过外交途径要求中国官府制裁恶霸。这一事件被记录在《
中美往来照会集》中。
由此可以看出白话字的产生是闽南人和西方人智慧的共同结晶。从此白话字在厦门市民中广泛传播,何先生还向我们展示了清朝末年鼓浪屿的女学生们学习写白话字的照片。可见,当时推广白话字就注重面向年轻人。
中古汉语拥有平、上、去、入四个
调类,而今
全浊声母归阳派而分化阴阳。厦门话如同多数的闽南语一样,拥有七个声调。因为标准闽南语原有8个音,因此有的学者(主要是大陆学者)依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的次序编号,编为1至8(如《
闽南方言大词典》)。由于厦门话中没有阳上,因此有的学者编号时省去阳上,并将其后的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各提前一号,编为1至7(如《厦门方言志》)。
阴平、
阳平、
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厦门话字音的连续变调现象比
普通话复杂。厦门话语音的许多现象,反映着上古中古
汉语语音的一些特点,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相当突出的。词汇方面,厦门话有相当大量本方言的特有词汇,这在普通话或其它方言中是罕见的甚至是没有的。
闽南语中,厦门话的入母[ʣ]消失得最早最快,早已并入[l]。[ʣ]原本对应于普通话的r,但如今
普通话中读r的字,厦门话中多读[l]。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
闽语皆具有频繁而复杂的“
连读变调”,意即在字与字的组合后,会导致前字出现与本调迥异的变调发生。
台湾话、
潮州话等,皆是如此情形。
闽方言有一大批属于本
方言区常见而其他方言少见的
方言词。这些方言词有两个特点:一是继承古代的语词多,二是
单音节词多。例如“卵”(蛋)“目”(眼睛)“途”(泥土)“曝”(晒)“帕”(打)等等,都可以从古籍中找到出处,也都是单音节词。此外,也有一部分闽方言词借自外语。这些外来词大都借自
印度尼西亚-
马来语,形成了闽方言词汇中的独特色彩,例如,厦门话里的“萨文”(肥皂)来自sabon、“道郎”(帮助)来自tolong、“洞葛”(手杖)来自于tongkat、“斟”(接吻)来自ch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