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汉语一级字,部首为月,读作胳(gē或gé),本义是指腋下。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胳gē
⒈ 〔胳臂〕上肢,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亦称“胳膊”(“臂”、“膊”均读轻声)。
⒉ 〔胳肢窝〕同“夹肢窝”。
其他字义
胳gé
⒈ 〔胳肢〕在别人身上抓挠,使人由发痒而笑(“肢”读轻声)。
⒉ 同“骼”。
基本词义
◎ 胳gē
〈名〉
(1) (形声。从肉,各声。本义:腋下) 同本义 [armpit]
胳谓之腋。——《广雅》
胳,腋下也。——《说文》
肘后曰胳。——《埤苍》
胳之高下可以运肘。——《礼记·深衣》。俗字作袼。
(2) 另见 gé
常用词组
胳臂,胳膊、胳膊肘子
基本词义
◎ 胳gé
〈名〉
(1) 牲畜的后胫骨。后作“骼” [bone]
(2) 另见 gē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古洛切《集韵》刚鹤切,𠀤音各。《说文》腋下也。《广韵》胳腋。《博雅》胳谓之腋。
又《集韵》辖格切,音垎。义同。
又《集韵》各頟切,音格。牲後颈骨。《仪礼·鄕飮酒礼》介俎脊胁胳肺。《注》後胫骨二,膊胳也。《释文》胳,音格。
方言音韵
◎赣语 gæp5,胳肢下;胳毛
◎客家话 [海陆腔] gok7 [客英字典] get7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宝安腔] gak7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og5 gud6
◎粤语 gaak3 lok3
◎潮州话 gêh4
◎越南语 cặ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