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狠,汉语常用字(一级字) ,读作hěn,最早见于《说文》篆文 ,其本义是争斗,可泛化而指一般的争斗,又指凶狠,残忍,又可引申为凶恶、残忍、坚决、竭力、下决心、不犹豫等义。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犬,艮声。本义为犬争斗声,读作yín (按,《汉语大字典》引《广韵》为疑纽、山韵、五闲切,读yán)。《说文》:“狠,吠斗声。”段注依宋本及《集韵》改为“犬斗声”。文献中多写作“狺”。《广韵·欣韵》:“狺,犬争。”宋苏洵《审敌》:“投骨于地,狺然而争者,犬之常也。” “狠”可泛化而指一般的争斗,音hěn。《礼记·曲礼上》:“狠,毋求胜;分,毋求多。” (遇有争讼,不求胜过他人;分配财物,不求多于他人)郑玄注:“狠,斗也,谓争讼也。”由争斗义引申为凶恶、残忍、坚决、竭力、下决心、不犹豫等义,均读作hěn。近代汉语中“狠”常用为副词,表示程度高,这一意义后来写作“很”。《说文·彳部》另有“很”字:“很,不听从也。一曰行难也。”本与“狠”同源而异用。与“狠” “狺”相通的还有个“㹞(yín)”字。 《说文》:“㹞,犬吠声。从犬,斤声。”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吠鬬声。从犬艮声。五还切
说文解字注
(狠)犬斗声。
犬各本作吠。今依宋本及集韵正。斗各本作鬬。今正。今俗用狠为很。许书很狠义别。
从犬。艮声。
五还切。古音在十三部。
康熙字典
《唐韵》五还切。《集韵》吾还切,音。《说文》:犬声也。从犬,艮声。
又《玉篇》五闲切。《集韵》牛闲切,音詽。义同。◎按广韵集韵附见字注。
又《集韵》:兽名。
又《集韵》鱼巾切,音银。义同。
又口很切,音恳。本作豤。齧也。详豕部豤字注。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方言音韵
◎ 赣语:hɛn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en3 [海陆腔] hen3 han2 [客英字典] hen3 [东莞腔] han5 [梅县腔] ken3 hen2 [沙头角腔] han5 [宝安腔] han5 [台湾四县腔] hen3 han2 [陆丰腔] hen6 hen3
◎ 粤语:han2
◎ 潮州话:heng2(húrng) [揭阳]hêng2(héng) [潮阳]hing2(híng)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中上古音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汉典.
.搜韵.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36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