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渭分明
汉语成语
泾渭分明(拼音:jīng wèi fēn míng)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诗经·邶风·谷风》。
成语出处
先秦《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泾渭分明”。
成语典故
渭河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区相汇。
古人普遍以为渭水清澈、泾水混浊,这种认识的依据是来自《诗经》的原始记录和孔颖达的注疏。《诗邶风·谷风》云:“泾以渭浊,提提其祉。”孔颖达就此条作出注疏:“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孔颖达的权威性注疏普遍误导了后人的认识。实际情况是泾水比渭水清,两水在陕西高陵境内合流时,清浊分得很清楚。对“渭清泾浊”的说法也有人产生过怀疑,如宋代诗人苏轼有“兖兖河渭浊”的提法,元代诗人曹伯启有“泾清渭浊源何异”的疑虑,但给泾水一个正身,还其历史清白已经到了清代乾隆晚年。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批阅苏轼、曹伯启诗句时,认为孔颖达注疏没有依据,遂下诏组织有关官员视察泾河、渭河源头,搞清何清何浊。当年的农历三月,视察成员一行到达位于今宁夏境内的泾河源头。时任宁夏府中卫县知县、顺天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人胡纪谟有幸作为视察人员,参加了对泾河的全程视察和考察,并作了《泾水真源记》,为后人留下了一笔有关泾河的宝贵历史资料。
在《泾水真源记》中,胡纪谟除了对泾河源头笄头山(又名鸡头山),石龙潭头潭、二潭、三潭,以及流向、流程,与渭河汇流作了详尽记述,还重点对前人普遍认为“渭清泾浊”作了纠正。作者称:“凡泾水所历,土壤、石山俱见清,且涟漪毫无泥滓。”又言:“惟由平凉至泾州,泾讷合流处(泾河弯曲处)百四十里中,南、北、西三面山水所归,色与泾源少异,然不过微杂尘沙,须眉难鉴而已,迥非咸阳渭河之黄泥耀目者可比。”胡纪谟在此肯定地称“泾水之清经身历而始信”,否定了《谷风》所谓“泾以渭浊”的说法;遗憾“笺释家”不加调查研究,导致“咸谓泾浊渭清,承讹不易”,使泾水蒙受不白多少年。他更感叹“泾水有灵,不甘久匿其面目”,还了“汪洋千里无尘滓,不至高陵不受污”的真实面目。
成语寓意
泾水为清,渭水为浊,在泾、渭河流交汇处,两河水流虽已合流,但仍是显现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合流而不相融的现象。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曾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泾渭分明的现象也启示人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人们都应该明辨是非,不同流合污,坚持自己的操守。
成语运用
“泾渭分明”古人认为泾水清,渭水浊。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故以此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十:“守得一十四岁时,他胸中渐渐泾渭分明,瞒他不得了。”
清·魏秀仁花月痕》一回:“古人力辨‘情’淫’二字,如泾渭分明,先生将情田踏破,情种情根一齐除个干净,先生要行什么乐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0:38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