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的,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有de、dí、dì、dī四种,古为入声字。此字原本作“旳”,始见于篆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隶书楷书作从白、勺声。“旳”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明”,而日光明亮就白,故俗体字改成从白。“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作结构助词,使用频率居所有汉字之首。
文字源流
“的”字,六书属形声字。原本作“旳”。现在所知最早的“的”字是小篆,左边“日”,右边“勺”。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没有发现“的”字。赵世民认为,甲骨文、金文时代的先民已经创造出“的”字,只是还没被发现。《说文》:“旳,明也。从日,勺声。《易》曰:为旳颡。”段玉裁注:“旳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从日(太阳),表示明亮、鲜明。“的”字本义是明亮,假借为箭靶的中心,引申为“明确”之义。《说文》所引的《易》,今本《易·说卦传》:“为的颡。”“的”是指白额头的马,此字也通作“馰”。古书所谓“的卢马”就是指一种黑白相间的马。“的”是指“白”,“卢”是指“黑”。
详细字义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明也。从日,勺声。《易》曰:“为旳颡。”都历切。
说文解字注
明也。
旳者,白之明也。故俗字作的。汉《鲁峻碑》曰:永传啻龄,㬇矣旳旳。引伸为䠶旳。
从日,勺声。
都历切。古音在二部。《诗》:发彼有勺。叚勺为旳字。
《易》曰:为旳颡。
《说卦传》文:旳颡,白顚也。马部又有馰篆,云马白頟也。引易马馰颡,疑馰後出非古。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丁历切,丁入声。《说文》:明也。《徐曰》:光的然也。《博雅》:白也。《玉篇》:远也,明见也。《中庸》: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注:表见也。《史记·司马相如·上林赋》:皓齿粲烂,宜笑的皪。注:鲜明貌。《书·徐陵传》:的的宵烽。
又《增韵》:实也。《魏志·崔林传》:各国遗子来朝,林恐或非眞的。《南齐书·礼志》:泛之为言,无的之辞。《宋史·欧阳修传》的的有表证。
又《正韵》:端的也。
又指的要处也。
又《玉篇》:射质也。《正韵》:射侯之中。《前汉·鼂错传》:矢道同的。注:射之准臬也。《荀子·劝学篇》: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注:质,射侯也。的,正鹄也。
又平的,县名。《前汉·地理志》:属青州。
又妇人面饰曰的。王粲《神女赋》:施华的兮结羽仪。《仙经》:鲍姑以艾灼龙女额,后人效之,谓之龙的。《集韵》作。
又莲子曰的。《尔雅·释草》: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注:的,莲中子也。《集韵》:通作菂。
又马名。《易·说卦》:其於马也为的颡。注: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尔雅·释畜》:作馰。
又《集韵》:胡了切,音皛。亦莲子也。又叶丁药切,当入声。《诗·小雅》:发彼有的,以祈尔爵。传:发,发矢。的,质也。又叶之若切,音灼。潘岳《芙蓉赋》:丹辉拂红,飞须的。斐披赩赫,散焕熠爚。
杨慎曰:的,音灼。妇人以点饰额也。《史记·五宗世家程姬注》:的,以丹注面,妇人有月事,妨于进御,难于自言,故点的以见。按《释名》: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谓有月事者注面,灼然为识,是的、勺同为一字。《说文》:本作的。《类篇》:或作(左白右单)。《音学五书》:的字在入声,则当入药,音都略切。转去声,则当入啸,音都料切。后人误音为滴,转上声为底。宋人书中凡语助皆作底,无的字。
又今人小的字,亦当作小底。如宋史内班小底,辽史承应小底之类是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5:22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详细字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