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助词
助词的一种
结构助词,是助词的一种,主要源于实词假借或虚化,是可以标明结构关系或可改变结构性质的虚词。如上古汉语最常见的结构助词「之」「者」「所」,中古汉语产生的「地」「底」「个」「得」,近古汉语广泛应用的「的」字。
产生
古代汉语的助词,一般都认为分为三个区块:一是语气助词,二是结构助词,三是动态助词上古汉语里,只有语气助词和结构助词这两个区块,动态助词系统是中古汉语以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
从词义上说,除去一小部分助词是源于实词的词义虚化外,其余大部分助词也都是源于实词的假借。一小部分助词来源于实词的词义虚化,这指的是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法化过程。
」,甲骨文诸形,象人足于地上行走之形,是动词。「之」用为指示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是由其行走义假借而成。结构助词「之」,当是代词「之」的进一步虚化的结果。
「者」,甲骨文无「者」字;金文中有「者」字,并已用为「特殊的代词」。《说文》:「者,别词也。」段注云:「言主于别事,则言『者』以别之。《丧服经》:『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履者』,注曰:『「者」者,明为下出』,此别事之例。凡俗云『者个』『者般』『者回』,皆取别事之意,不知何时以迎这之『这』代之。」可知所谓的「别事」,显然是指具有提示话题的语法作用。「别」即为指别。在上古语法汉语里,「者」字经常处于动词形容词数词或多种词组之后,使之成为名词性结构,然后再去充当句子成分。「者」已经符号化了,是个结构助词。
「所」,《说文》:「所,伐木声也,从斤,户声。《诗》曰:『伐木所所。』」段注云:「伐木声,乃此字本义。用为处所者,假借为处字也,若『王所』『行在所』之类是也。用为分别之词者,又从处所之义引申之,若『予所否者』『所不与舅氏同心者』之类是也,皆于本义无涉,是真假借矣。」
「伐木所所」,今本《诗经·小雅·伐木》作「伐木许许」,《颜氏家训·书证》卷六引作「伐木浒浒」。值得注意的是,同「者」字一样,段氏亦将「所」字定为「分别之词」。
甲骨文无「所」字。金文有「所」字,并已用于名词的处所义。象声词「所所」,结构助词「所」,皆当由名词「所」假借为之。上古汉语结构助词「所」字,具有极强的结合能力。就一般情况而言,「所」多加在及物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然后再去充当句子成分。「所」加在不及物动词前的是少数。
从结构上说,助词的产生也是扩展句子的需要。
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结构助词「之」「者」「所」的语法作用问题。如:
①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僖公四年》)
②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左传·隐公四年》)
③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④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拓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例①—④, 「之」「者」「所」,都是结构助词。从用例上看,这些「之」「者」「所」,在句子结构扩展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例①, 「君涉吾地」,原本是一个小句子,或称「主谓结构」。现在在小主小谓之间加进一个「之」字,就可使原来的结构充当另一个句子的宾语。这样一来,不仅丰富了汉语宾语的类型,而且也使整个句子得到扩展。
例②, 「宋殇公即位」,原本也是个句子,现在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插进一个「之」字,使原句的句意变得不太确定,语意也变得不够完整。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引出下半句话才能圆满收场,所以这类「之」字的作用,也是在扩展句子结构:使一个单句变成了复句
例③, 「者」的作用,非常之大。「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本是四个小句子,现在借助一个「者」字把它们联合起来,变成一个并列结构,然后又去作另一个句子的主语。这样一来,汉语主语的结构类型就更丰富了,句子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了。
例④「所居」「所筑」「所筑」,三个「所」字都是加在动词之前,使原来的动词改变了词性,变成了一个名词性成分,然后再去充当句子定语谓语,可见「所」字的语法作用也是很大的。
分类
所谓结构助词,是指那些可以标明结构关系或可改变结构性质的虚词
上古汉语最常见的结构助词是「之」「者」「所」三个词。如:
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
②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论语·八佾》)
③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⑤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论语·子张》)
⑥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⑦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发展
古代结构助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三个内容:「之」「者」「所」的发展、「地」「底」「个」「得」的发展、「的」的发展。
之、者、所
上古汉语的结构助词有三个:「之」「者」「所」。
」本是动词,表行走、去往诸义,后假借代词。结构助词「之」,当是代词「之」的进一步虚化的结果。
上古汉语里,结构助词「之」,主要有三种用法:
第一,加在定语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林放问礼之本。(《论语·八佾》)
②子为元帅,师不用命,谁之罪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③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④尧之女,舜之妻也。(《论衡·书虚》)
在《尚书》或其他文献中,这种「之」也可换成「」或「」。「厥」「其」「之」,都是一音之转。如:
①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尚书·无逸》)
②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尚书·康诰》)
③王曰:「若是其甚与?」(《孟子·梁惠王上》)
④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韩非子·和氏》)
例①—④, 「厥」「其」用法与「之」同。
第二,「之」用于分句主谓结构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为形式上的偏正结构,以便引出下文或使变化后的结构充当句子成分。如:
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②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僖公四年》)
③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④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战国策·楚策一》)
④秦之攻我,不遗余力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⑤贤圣之知,事宜验矣。(《论衡·知实》)
「之」的这种用法,在《尚书》或其他文献中,亦可换为「厥」或「其」。如:
①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尚书·召诰》)
②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尚书·牧誓》)
③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庄子·逍遥游》)
④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战国策·齐策四》)
例①,断句从《十三经注疏》本。例③, 「其于」,相当于「之于(於)」。例①—④, 「厥」「其」用法与「之」同。
第三,「之」也可用在前置宾语之后,作为宾语前置的形式标志。如:
①我思肥泉,兹之永叹。(《诗经·邶风·泉水》)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③贡之不入,寡人之罪也。(《左传·僖公四年》)
④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滕文公上》)
「之」的这种用法,在《尚书》或其他文献中,也可换为「厥」或「是」,其用法与「之」同。如:
①此厥不听,人乃训之。(《尚书·无逸》)
②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③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结构助词「之」的第一、第二种用法,在中古汉语里基本上得以继承。如:
①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为不忠不义之鬼乎?(《三国志·蜀书·彭羕传》)
②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世说新语·德行》)
③菅茅之地,宜纵牛羊践之。(《齐民要术·耕田》,卷一)
④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颜氏家训·教子》,卷一)
⑤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唐·法海:《六祖坛经》)
⑥和尚是谁之弟子?(变文《八相变》)
例①—⑥,为「之」字的第一种用法,加在定语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关系。
又如:
①管仲之相齐也,君淫亦淫,君奢亦奢。(《列子·杨朱》)
②贼之将至也,方平遣驿骑告元景。(《宋书·柳元景传》)
③凡为国,不患威之不立,患恩之不下;不患土之不广,患民之不育。(《宋书·周朗传》)
④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世说新语·言语》)
⑤学之兴废,随世轻重。(《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⑥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颜氏家训·教子》,卷一)
例①—⑥,为「之」字的第二种用法,加于分句主谓结构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为形式上的偏正结构,以便引出下文或使变化后的结构充当句子成分
中古汉语,结构助词「之」用法的变化,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由于前置宾语多半消失,所以作为前置宾语语法标志的「之」也跟着趋于消失;二是加在分句主谓结构之间的「之」字也较少使用了。这第二点变化从《论衡》时就已经开始了。如:
①夫人君之失政,犹二子()失道也。(《论衡·谴告》)
②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论衡·物势》)
③夫水()无分于东西,犹人()无分于善恶也。(《论衡·本性》)
④天神()谴告人君,犹人君()责怒臣下也。(《论衡·谴告》)
例①—④,依上古汉语语法用例,()处均可加「之」字。
到了中古汉语,这种被弱化掉的「之」字,在其他文献中也可得到证实。如:
①子列子()学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老商一眄而已。(《列子·仲尼》)
②(郑人)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列子·周穆王》)
③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世说新语·言语》)
④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世说新语·德行》)
例①—④,()处亦均可加「之」字。例①,杨伯峻说:「伯峻案:『学』上疑捝『之』字。」
例①, 「学」上少「之」字,这也许是语言发展带来的问题,未必一定是版本或校勘问题。语言总是要发展的,古代的「之」「乎」「者」「也」,在后人看来,不一定都是正经八百的语言模式。如据宋代僧人文莹湘山野录》记载:「太祖皇帝将展外城,幸朱雀门,亲自规画,独赵韩王普时从幸。上指门额问普曰:『何不只书朱雀门,须著「之」字安用?』普对曰:『语助。』太祖笑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由此可知,在宋人看来,「之」「乎」「者」「也」这些古代虚词,都已彻底变成了语言中的「古董」。
甲骨文无「者」字;金文中有「者」字,并已用为「特殊的代词」。《说文》:「者,别词也。」段注云:「言主于别事,则言『者』以别之。《丧服经》:『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履者』,注曰:『「者」者,明为下出』,此别事之例。凡俗云『者个』『者般』『者回』,皆取别事之意,不知何时以迎这之『这』代之。」
根据段氏的解释及所引《仪礼·丧服》的例句,可知所谓的「别事」,显然是指具有提示话题的语法作用。「别」即为指别。《仪礼·丧服》于「斩衰裳」句下,另出「《传》曰:『斩者何』」云云,可知此即郑玄所说的「明为下出」。
王力在《汉语语法史》中,将「者」字定为「被饰代词」,将「所」字定为「特殊代词」;向熹在《简明汉语史》中,将「者」「所」均定为「特殊代词」,周生亚均未相从。《说文》已将「者」字视为不具有词汇意义的「词」,这应是认识「者」字语法作用的出发点。
在上古语法汉语里,「者」字经常处于动词形容词数词或多种词组之后,使之成为名词性结构,然后再去充当句子成分。「者」已经符号化了,是个结构助词。如:
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②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④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⑤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孟子·告子上》)
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
例①②, 「往者」「来者」「亡者」,为动词加「者」例,各作主语宾语
例③④, 「知者」「仁者」「勇者」「大者」「远者」「小者」「近者」,为形容词加「者」例,亦各作主语和宾语。
例⑤⑥, 「二者」「四者」,为数词加「者」例,各作主语。
上古汉语里,有时「者」字还可以加在名词之后。这种「者」字不应视为结构助词,因为它们既不是结构的标志,也没有改变结构性质的作用。如:
①政者,正也。(《论语·颜渊》)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④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战国策·赵策三》)
⑤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⑥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战国策·齐策四》)
例①—⑥,这种「者」都不是结构助词,而是表示提顿或强调语气的语气助词
上古汉语的「者」,还可以加在各种词组之后,组成一个「者」字结构。然后充当句子成分。如:
①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③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④不告奸者腰斩。(《史记·商君列传》)
⑤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
⑥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左传·僖公五年》)
⑦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四》)
⑧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
例①②,为并列词组加「者」例,各作主语。例③④,为动宾词组加「者」例,各作主语。例⑤⑥,为偏正词组加「者」例,各作主语。例⑦⑧,为主谓词组加「者」例,各作主语和宾语。
到了中古汉语,「者」字的上述语法均得以继承。如:
①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列子·天瑞》)
②坐者莫不惊悚。(《搜神记》,卷十八)
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世说新语·容止》)
④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百喻经·入海取沉水喻》)
⑤巴歌唱者多,白雪无人和。(唐·寒山子:《寒山诗·大有》,第一二七)
例①—⑤,为动词加「者」例,各作主语和宾语。
又如:
①小者居内,壮者居外。(《列子·黄帝》)
②求索只得驳狗,无白者。(《搜神记》,卷三)
③燃柳柴,杀鸡雏,小者死,大者盲。(《齐民要术·养鸡》,卷六)
④智者君抛我,愚者我抛君。(《唐·寒山子:《寒山诗·智者》,第二十五)
⑤软草长者一寸余,茸茸稠密,覆地而生。(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例①—⑤,为形容词加「者」例,各作主语和宾语。
又如:
①四者,四方之象。(《搜神记》,卷七)
②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得胜于彼。」(《百喻经·灌甘蔗喻》)
③王大将军下,庾公问:「闻卿有四友,何者是?」(《世说新语·品藻》)
④此者是何人也?(变文《八相变》)
⑤未审世间何者是佛?(《祖堂集》,卷二)
例①—⑤,为数词、代词加「者」例,各作主语。
又如:
①中朝时有怀道之流,有诣王夷甫咨疑者,值王昨已语多,小极,不复相酬答。(《世说新语·文学》)
②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③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颜氏家训·勉学》,卷三)
例①—③,为并列词组加「者」例,各作主语和宾语。
又如:
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列子·力命》)
②乱天下者,必此子也。(《世说新语·识鉴》)
③其有捉头者,有捉耳者,有捉尾者,有捉脚者,复有捉器者,各欲先得,于前饮之。(《百喻经·搆驴乳喻》)
④夫为七月十五者,天堂启户,地狱门开。(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例①—④,为动宾词组加「者」例,各作主语和宾语。
又如:
①万物所异者生也,(万物)所同者死也。(《列子·杨朱》)
②(顾)和与俱至寺中,见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世说新语·言语》)
③冻树者,凝霜封着木条也。(《齐民要术·黍穄》注,卷二)
④频有敕问:已还俗者有多少?未还俗者有多少?催进其数。(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例①—④,为偏正词组加「者」例,各作主语和宾语。
又如:
①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三国志·蜀书·董和传》)
②景仁卧疾者五年。(《宋书·殷景仁传》)
③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世说新语·方正》)
④阮宣子论鬼神有无者。(《世说新语·方正》)
例①—④,为主谓词组加「者」例,各作主语和宾语。
《说文》:「所,伐木声也,从斤,户声。《诗》曰:『伐木所所。』」段注云:「伐木声,乃此字本义。用为处所者,假借为处字也,若『王所』『行在所』之类是也。用为分别之词者,又从处所之义引申之,若『予所否者』『所不与舅氏同心者』之类是也,皆于本义无涉,是真假借矣。」
「伐木所所」,今本《诗经·小雅·伐木》作「伐木许许」,《颜氏家训·书证》卷六引作「伐木浒浒」。值得注意的是,同「者」字一样,段氏亦将「所」字定为「分别之词」。
甲骨文无「所」字。金文有「所」字,并已用于名词的处所义。象声词「所所」,结构助词「所」,皆当由名词「所」假借为之。
上古汉语结构助词「所」字,具有极强的结合能力。就一般情况而言,「所」多加在及物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然后再去充当句子成分。「所」加在不及物动词前的是少数。如:
①异乎吾所闻。(《论语·子张》)
②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论语·乡党》)
③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④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左传·襄公十四年》)
⑤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孟子·梁惠王上》)
⑥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⑦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孟子·尽心上》)
⑧君之所问,圣君之问也。(《荀子·哀公》)
⑨籍所击杀数十百人。(《史记·项羽本纪》)
⑩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例①—⑩, 「所闻」「所归」等等,为「所」加在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前的用例。这些「所」字结构,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如例⑦—⑩所示),作谓语(如例④—⑥所示),作宾语(如例①—③所示)和作定语(如例⑥所示)。
有时「所」后面的及物动词还可以带宾语,这也许是对认定「所」是代词,是指代「提取」动词宾语这一说法的最好回答。如:
①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③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孟子·滕文公上》)
④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
例①—④, 「所」字结构的语法分析,应当是「所+『用之』」,「所+『辟风雨』」,「所+『事孔子』」,「所+『使之』」。
有时,正因为「所」加动词构成的是名词性结构,所以其后还可以殿以「者」字。如:
①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②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④狄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下》)
⑤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⑥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⑦所举者必有贤,所用者必有能。(《韩非子·人主》)
⑧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史记·项羽本纪》)
例①—⑧,这是「者」「所」结构的综合形式,但语法分析上,应视为「者」字结构。其结构分析应是「『所否』+者」,「『所谓达』+者」,「『所善』+者」,「『所恶』+者」,「『所欲』+者」,「『所寡有』+者」,「『所好』+者」,「『所举』+者」,「『所用』+者」,「『所当』+者」和「『所击』+者」。
「之」「者」「所」三个结构助词,「所」字是最有生命力的。到了中古、近古汉语,「所」的上古汉语时的用法,都得到继承。如:
①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三国志·吴书·朱桓传》)
②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法华经·方便品》,卷一)
③镇西谢尚所乘马忽死。(《搜神记》,卷二)
④(郑鲜之)性好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宋书·郑鲜之传》)
⑤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世说新语·德行》)
⑥用功甚多,所得甚少。(《百喻经·就楼磨刀喻》)
⑦古之所行,今之所笑也。(《颜氏家训·风操》,卷二)
⑧(此)目所不见,耳所不闻。(唐·张鷟:《游仙窟》)
⑨如来所持器杖,与彼全殊。(变文《破魔变》)
⑩臣等今有所见,虽不知是否,或恐有助对答折难之意。(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
⑪万户愤怒,掷去所带貂帽。(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⑫那老僧既聋又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红楼梦》,第二回)
地、底、个、得
中古汉语的前期和中期,结构助词的发展,基本上是维持在双轨制的层面上:一是「之」「者」「所」的继续使用;二是又产生了新的结构助词系统,即「地」「底」「个」「得」的产生与应用。
「地」,原本是个名词,即大地之地。《说文》:「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结构助词「地」,与本义无涉,当是由名词「地」几经辗转,虚化而成。
冯春田认为,助词「地」是由「地」的境地义,逐渐转为形容词、副词后而发展为表情状或样态的助词的。其意见可备一说。
「地」,用于结构助词,盖始于《搜神记》,而不是《世说新语》。虽然中古汉语前期,这样的用例极少,但下面的用例似乎舍此而又找不出更为合理的解释。请比较:
①吾今见领兵三千,须卿,得度簿相付。如此地难得,不宜辞之。(《搜神记》,卷五)
②刘作色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世说新语·方正》)
例①②, 「如此地」「如馨地」,语义相同,只是功能有异。例①, 「如此地」,作状语;例②, 「如馨地」,作谓语,是指桓大司马用弹弓弹射刘尹这一动作。有人将此句断为「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并释「地」为名词「地方」,恐怕于上下句意,扞格难通。
但应指出,结构助词「地」比较广泛见诸文献,还是唐五代时的事了。如:
①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唐·李白:《越女词》五首,其四)
②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唐·王建:《华清宫前柳》)
③心忧到被君王问,暗地思量奏对言。(变文《八相变》)
④如来本自大慈悲,闻语惨地敛双眉。(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⑤早知到没艰辛地,悔不生时作福田。(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⑥诸兄弟莫只是走上为言为句,漭漭荡荡地,大难得相应。(《祖堂集》,卷十二)
⑦曹山云:「朦朦朣朣地。」(《祖堂集》,卷十六)
到了近古汉语,宋代以后,结构助词「地」使用上也更加成熟、稳定,主要体现在:
第一,「地」加在形容词副词词组之后,作状语谓语。如:
①若不寻得一个通路,只蓦地行去,则必有碍。(《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②忽地心京(惊)诳,见槐影之间,紫雾红光。(《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③两人时下好心焦,不住地观知远,发愿将酬(仇)报。(《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④那三翁厅(听)说讫,叱喝道:「畜生懑悄地。」(《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⑤(赵正)特骨地在那里解腰捉虱子。(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⑥每年正月初一,夫妻两人双双地上本州大相国寺里烧香。(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⑦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鲁提辖气愤愤地。(《水浒传》,第三回)
第二,「地」也经常加在叠音形容词副词象声词之后,作状语补语。如:
①这老汉也不忙,缓缓地向他道:「老僧被汝一喝。」(宋·圆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②今学者,不见有奋发底意思,只是如此悠悠地过。(《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③强寇旗前遥观了,嘻嘻地遂冷笑。(《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二)
④寻常口巴巴地说,我能纵能夺,能杀能活,及问他远法师因甚不过虎溪,便道不得。(宋·虚堂和尚:《虚堂和尚语录》)
⑤哥哥,待我慢慢地寻思咱。(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⑥兄弟款款地起来,扶着杖子行。(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九出)
⑦(宋四公)刮刮地把那点茶老子打了几下。(明·冯梦龙:《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⑧大姐,只今日便悄悄地依随这小子去了罢,却也没人知道。(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二折)
⑨寨里头领也频频地使人送金银来与史进。(《水浒传》,第二回)
⑩现今明明地张挂榜文,出一个贯赏钱捉你。(《水浒传》,第四回)
例①—⑩,为「AA+地」式,作状语
又如:
①黑漆漆地紧闭却眼,唤作默而常照。(宋·大慧普觉禅师:《答刘宝学》)
②女孩儿言着婚聘,则合低了胭颈,羞答答地噤声。(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③万员外慢腾腾地掀开布帘出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④(智深)把销金帐子下了,脱得赤条条地,跳上床去坐了。(《水浒传》,第五回)
例①—④,为「ABB+地」式,作状语补语
又如:
①写得如此分晓了,又却更来忉忉怛怛地问。(宋·大慧普觉禅师:《答吕郎中》)
②只听得屋梁上知知兹兹地叫,宋四公道:「作怪,未曾起更,老鼠便出来打闹人。」(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③一日三遍家,每日洗刷刨的干干净净地,等一会馈些草吃。(《朴通事》)
例①—③,为「AABB+地」式,作状语或补语。
当然,就象声词加「地」而言,并不限于上述的「AA+地」和「AABB+地」两式,同时还有「A+地」和「AB+地」两式。如:
①合惧(拒)马门地开来,放出大军。(变文《汉将王陵变》)
②把头发披开砧子上,斧举处諕杀刘郎,救不迭,扢插地一声响。(《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③两个面面厮觑,走出门,看着清湖河里,扑通地都跳下水去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④那个气毬,腾地起来,端王接个不着。(《水浒传》,第二回)
第三,「地」加在代词后,作状语谓语宾语。如:
①盖此义理尽广大无穷尽,今日恁地说亦未必是。(《朱子语类·训门人》)
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个工夫恁地。(《朱子语类·训门人》)
③你这酒怎地卖?(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④这汉不知怎地,人都叫他做大字焦吉。(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⑤一个村坊过去不得,怎地敢抵敌官军?(《水浒传》,第二回)
⑥老人家,如何恁地下礼?(《水浒传》,第四回)
《说文》:「底,山居也。」段注改「居」为「」。段注云:「凥,各本譌作『居』,今正。山,当作『止』,字之误也。字从广,故曰『止凥』。《玉篇》:『底,止也,下也。』《广韵》曰:『底,下也,止也』,皆本《说文》。」由此可知,「底」的本义,当是指物体最下面的部位,是个名词
结构助词「底」,亦与本义无涉,也应是假借而成。至于结构助词「地」「底」「的」的关系,下面还会专门谈到。
结构助词「底」,出现较晚,当在「地」字之后。向熹说:「结构助词『底』产生于晚唐五代,最早见于禅家语录,到宋代应用相当普遍。」
和「地」相比,结构助词「底」,功能上已全面扩展,这在近古汉语里已得到充分展现。如:
第一,「底」可以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或其他词组之后,作主语。如:
①师带刀行次,道吾问:「背后底是什摩?」(《祖堂集》,卷四)
②译者云:「这底只是我怕你们不知,又怕皇帝位高职大后不记得也。」(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③取得富贵底又能有几人?(宋·大慧普觉禅师:《答吕郎中》)
④这翁翁闻说道,姓刘人,那底久后必荣显。(《刘知远诸宫调》,第一)
⑤活捉了底是谁?(《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二)
⑥下面说底便是错下书。(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⑦自从老底死后,罪过员外收留,养得大,却也有十四五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第二,「底」也可以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或其他词组之后,作宾语。如:
①银和酒是家里底,休闲争休得呕气。(《张协状元》,第二十出)
②我底行货,都是川里买来底。(《张协状元》,第八出)
③说大底,说得太大;说小底,又说得都无巴鼻。(《朱子语类·训门人》)
④(丑)它是你妻儿怎抛弃?(合)娶别底。(《张协状元》,第五十三出)
⑤妈妈说甚底?(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出)
⑥许多道理尽是自家固有底。(《朱子语类·训门人》)
⑦时有学人问:「如何是败坏底?」(《祖堂集》,卷十)
第三,「底」也可以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或其他词组之后,作定语。如:
①你去东边子细看,石头上坐底僧,若是昨来底后生,便唤他。(《祖堂集》,卷四)
②昨来到和尚处问佛法,轻忽底后生来东石头上坐。(《祖堂集》,卷四)
③若论夜间底梦,皆从自己心生。(《张协状元》,第四出)
④府佥是快活底人。(《张协状元》,第五十出)
⑤某记少年应举时,尝下视那试官,说他如何晓得我底意思。(《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⑥国土是皇帝底根本。(元·吴澄:《吴文正集·经筵讲义》,卷九十)
⑦此是两朝正行定夺底文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⑧只因这封简贴儿,变出一本跷蹊作怪底小说来。(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第四,「底」加在形容词、代词、副词或象声词之后,作状语。如:
①树下坐,忽底睡着。(《祖堂集》,卷十)
②(洞山)临水睹形,大省前事,颜色变异,呵呵底笑。(《祖堂集》,卷五)
③从来见说,见说君员(圆)梦,果不知似恁底奇。(《张协状元》,第四出)
④争奈相辜负,裹足全无,怎生底回归乡里?(《张协状元》,第三十七出)
⑤那厮身上两件衣裳,生绢底衣服,渐渐底都曹破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古代「个」「」「」,今一律简作「个」。为行文方便起见,以下引例一律作「个」。
「个」,原本是个量词,大约从六朝起,可以借作指示代词,后唐宋人亦袭用之。如:
①真成个镜特相宜,不能片时藏匣里。(北周·庾信:《镜赋》)
②若得个中意,纵横处处通。(唐·寒山子:《寒山诗·余劝》,第二二五)
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其十五)
④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醺未醉时。(宋·陆游:《对酒》)
但是,结构助词「个」的产生却与指示代词无关,而是由「个」的量词义虚化而来。曹广顺说:「唐五代以后用法纷纭的『个』都是从量词『个』发展而来的。」
作为结构助词,「个」虽然产生于唐代,但文献中并不多见,直到晚唐时文献中才逐渐多起来。据曹广顺统计,《敦煌变文集》助词「个」的用例仅6见,《祖堂集》中也仅24见,直到北宋的《景德传灯录》中才多一些,共有37例。
总之,和结构助词「地」「底」「的」相比,「个」的发展始终处于劣势,直到宋代以后,使用上才稍有扩展之势。
「个」的用法,有以下五点值得注意:
第一,「个」可以加在动词后,引出宾语,但这种「个」仍带有点量词味道。如:
①如人入个门,方知门里房舍间架。(《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②世人多虑我无忧,一片身心得自由。散诞清闲无个事,卧吹凤管月明秋。(元·史樟:《庄周梦》,第一折)
③直到个天昏地黑,不肯更换衣袂。(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二折)
④那店子便是瓦店,寻个好干净店下去来,歇头口着。(《老乞大》)
第二,「个」加在动词后,也可以引出补语,但这种「个」,却是实实在在的结构助词。如:
①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了。(《儒林外史》,第一回)
②两边听的人笑个不住。(《儒林外史》,第六回)
③当下侍立之人,无不下泪,黛玉也哭个不休。(《红楼梦》,第三回)
④宝玉听了,将手中茶杯顺手往地下一摔,豁琅一声,打了个粉碎。(《红楼梦》,第八回)
第三,「个」加在形容词代词之后,合起来作宾语。如:
①神道不吃肥个。(《张协状元》,第十六出)
②范氏说:「可是真个,你嚇杀我。」(明·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一〇四)
③黑豆五个钱一斗,草一十个钱一束,是真个么?(《老乞大》)
④那里有二十里地来?不去时,叫别个。(《朴通事》)
「个」也可加在形容词、代词之后,合起来作前置宾语。如:
⑤肥个我不嫌,精个我最忺。(《张协状元》,第十六出)
⑥别个不要,只要深青织金胸背段(缎)子。(《老乞大》)
第四,「个」也可以加在名词、形容词、代词之后,合起来作定语,这种用法盖始自晚唐五代。如:
①好个聪明人相全,忍交(教)鬼使牛头领。(变文《维摩诘经讲经文》)
②寺主曰:「师兄若这个善心,某甲身自不能去得,某相共造善因。」(《祖堂集》,卷三)
③你个爹和娘数千年浑没孩儿,千方百计觅得你归来养。(《张协状元》,第四出)
④须拿老爷个帖儿,下到县里才好。(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八回)
⑤别个菜都没,只有盐瓜儿与客人吃。(《老乞大》)
⑥我因为今年是你师母个正寿,所以又弄了俩人。(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四回)
第五,「个」也可以加在形容词副词之后,作状语。如:
①虽然不识和尚,早个知其名字。(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②天理真个难明,己私真个难克,望有以教之。(《朱子语类·训门人》)
③那礼中自然个从容不迫,不是有礼后,更添个从容不迫。(《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④你真个不知道?(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⑤赵氏在家掌管家务,真个是钱过北斗,米烂成仓。(《儒林外史》,第六回)
值得注意的是,近古汉语里,大约从宋代起,汉语结构助词又增加了一个「价」字(或作「家」「假」「加」「介」诸形)。「价」「家」等等,当是「个」的转写形式或方言变体,因为尽管「个」「价」韵母有异,但它们都是见母字。
「价」「家」,最常见的用法是加在状语谓语中心词之间,表示限制关系。如:
①气长长价吁,泪泠泠价落。(《张协状元》,第三十二出)
②这骨匣一回价又轻,一回价又觉还沉。(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四出)
③不特似十分家沉醉,吃得来如汤似汁。(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④休交我逐宵价握雨携云,过今春。(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一折)
⑤无奈那雀儿成群结队价来偷吃谷粟。(《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⑥说此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价爱。(《水浒传》,第四十九回)
⑦六个猠皮,每一个三钱家算时,通该一两八钱。(《朴通事》)
⑧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红楼梦》,第九回)
「价」「家」等也可加在定语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状元娘子去许多价时,应是到京里,两口儿一对美。(《张协状元》,第三十七出)
②哥哥比兄弟多一片家狠心肠。(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楔子)
③口头边拔了七八根家狗毛,脸上拿了三四个家狗蝇。(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
④虽然我六旬过,气血衰,我犹敢把三五石家硬弓开。(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
「价」或「家」,也可加数量词之后,作谓语。不过,这种用法,次数不多。如:
①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宋·辛弃疾:《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②绫子每疋二两家,染做鸦青和小红。(《老乞大》)
③多少一板?二钱半一板家。(《朴通事》)
④一日三遍家,每日洗刷刨的干干净净地。(《朴通事》)
「得」,最早是个动词。《说文》:「得,行有所得也。」段注云:「『』,各本作『得』,误,今正。见部曰:『䙷,取也。』行而有所取,是曰得也。《左传》曰:『凡获器用曰得。』」「得」,甲骨文金文诸形,均象以手持贝,表所得之义。
「得」的获得义,文献中的用例,屡见不鲜。如:
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诗经·周南·关雎》)
②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左传·隐公元年》)
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梁惠王下》)
④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荀子·儒效》)
「得」如果处于谓语动词之前,则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可能,是个助动词。助动词「得」的可能义,显然是由动词的获得义虚化而成。如:
①(石子)曰:「何以得觐?」(《左传·隐公四年》)
②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韩非子·初见秦》)
③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吕氏春秋·具备》)
「得」的可能义,其否定式就是「不得」或「未得」。如:
④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⑤彼夺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孟子·梁惠王上》)
⑥李斯往诏韩王,未得见。(《韩非子·存韩》)
两汉以后,「得」的上述用法均得以继承。如:
①秉曰:「今得见公,万死亦何恨?」(《宋书·宗室传》)
②人非尧舜,何得每事尽善?(《晋书·王述传》)
③(梁)宽、(赵)衢闭冀城门,(马)超不得入。(《三国志·蜀书·马超传》)
④男不得耕,女不得织。(《宋书·沈攸之传》)
「得」进一步发展,也可以置于谓语动词之后。
谓语动词后的「得」字,可以扩展成两种最基本的语法格式:一是「动词+得1+宾语」,二是「动词+得2+补语」。结构助词「得」的产生,同这两种句式都有关系。因为结构助词「得」有不同的来源,所以才有「得1」「得2」之分。
「得1」表示动作或行为的可能,它的演变程序首先是「谓动+得1+〇」,「谓动」和「得1」的结构关系是动补关系,「得1」仍是个助动词,而不是结构助词。如:
①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②更怀父子东归得,手种江头柳十寻。(宋·黄庭坚:《寄上叔父仲夷》)
其次是「谓动+得1+宾/补」或「谓动+得1+宾+补」,其中的「得1」已由助动词虚化成结构助词。这种格式,在唐五代已经产生。如:
①秦吴只恐篘来近,刘项真能酿得平。(唐·皮日休:《奉和鲁望看压新醅》诗)
②气象四时清,无人画得成。(唐·方干:《处州洞溪》诗)
③我儿若修得仓全,岂不是于家了事?(《舜子变文》)
④有钱便爱使,有酒便爱吃,怎生留得钱住?(《五代史平话·汉史上》)
以上四例均引自王力的《汉语语法史》。
谓语动词和「得1」之间也可插进宾语。如:
⑤蜀江禁愁得,无钱何处赊?(唐·杜甫:《草堂即事》)
⑥谁能忍寒得,苦死去看书。(宋·杨万里:《霜寒》)
例⑤⑥,张相云:「此云禁得愁也」,又云:「此云忍得寒也。」向熹说:「六朝以后,『得』虚化为结构助词,既可以表示结果,又可以表示可能。到了唐末尤其到了宋代,『得』字结构形式上也多样化了。」其实,在唐代以前,很难找到「得」用为结构助词的例证。向熹在书中所列的八种形式,属于唐代以前的例句仅有三例:
①无问耕得多少,皆须旋盖磨如法。(《齐民要术·杂说》)
②(陈)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③平子饶力,争(挣)得脱,踰窗而走。(《世说新语·规箴》)
例①,所引《杂说》有点问题。《齐民要术》有两篇《杂说》,一在卷前,一在卷三。向熹所引,当为卷前《杂说》。缪启愉说:「《要术》卷三已另有《杂说》一篇。这一插在《序》和卷前之间的《杂说》,并非贾思勰原作,已为研究《要术》者所公认。据文内名物和用词,疑是唐代人所伪托。」
例②, 「聚敛得」之「得」,仍是动词,有获得义。
例③, 「争(挣)得脱」,释义有纷歧,或以为是「争(挣)而得脱」之意。现在学术界公认的一种观点,即认为「结构助词『得』始见于唐代,晚唐五代比较常见」。
「得2」表示动作或行为的结果、程度或状态,其演变程序首先是「谓动+得2+宾语」。「谓动」和「得2」的结构关系是并列关系,「得2」仍是动词,义指获得、得到。如:
①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之归。(《韩非子·说林上》)
②臣之客有能探得赵王阴事者。(《史记·信陵君列传》)
③今臣为王却齐之兵,而攻得十城。(《史记·苏秦列传》)
④(刘)锺自行觇贼,天雾,贼钩得其舸。(《宋书·刘钟传》)
⑤却后少日,(温)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世说新语·假谲》)
⑥我若嘀(摘)得桃来,岂不是于家了事?(变文《舜子变》)
⑦子胥控马笼鞭,就水抱得小儿。(变文《伍子胥变文》)
⑧每日直钩钓鱼,今日钓得一个。(《祖堂集》,卷五)
其次是「谓动+得2+补语」。「得2」表示动作或行为的结果、程度或状态,是个结构助词。这种格式在唐五代已经产生,而真正成熟,是在宋代以后。如:
①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唐·白居易:《琵琶行》)
②二将当时夜半越时,諕得皇帝洽背汗流。(变文《汉将王陵变》)
③枢密、侍郎瞒各自尽忠尽节为国家,说得甚是。(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城下奉使录》,卷二十九)
④如昔人赋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十四个字,谁人不晓得?而前辈直恁地称叹,说他形容得好,是如何?(《朱子语类·训门人》)
⑤唬得张叶三魂不付(附)体,七魄渐离身。(《张协状元》,第一出)
⑥陌厅高呼如雷响,见一人走得荒忙。(《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
⑦知远曰:「您说得是也。」(《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⑧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⑨那官人生得浓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绰口。(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⑩县尉惊得马走回去了。(《水浒传》,第三回)
⑪每日骑着这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儒林外史》,第二回)
⑫封肃喜得眉开眼笑。(《红楼梦》,第二回)
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得2」作为结构助词,其直接演化线索应当是处于谓语动词后的「得2」(获得义)而不是「得」的动态义(「了」「着」义)。
要知道,「谓动+得(动态义)」和其后的成分,永远是动宾关系。结构助词「得2」,表示的是动词的结果、程度或状态,是补充关系。动宾关系不会转化为动补关系,所以动态助词「得」不会再「虚化」为结构助词「得」字。如:
①祥尝在别床卧,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世说新语·德行》)
②平生意气今何在,把得家书泪似珠。(唐·令狐楚:《塞下曲》,其一)
③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④入得蒲州,见景物繁盛,君瑞甚喜,寻旅舍安止。(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例①—④, 「得」均用于「了」「着」义,这样的「得」是不会演变为结构助词「得」的。
「的」,形本作「」,是个形容词,本义为明亮,后引申作名词,指箭靶的中心。《说文》:「旳,明也,从日,勺声。」结构助词「的」,与本义无关。
其实,「的」的产生,只是在新的语言历史背景下,转写了「底」或「地」的书写形式而已。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的」产生于北宋时代,而真正的广泛应用,是在元据时期以后。
考察「的」的产生,必须抓住两个环节:一是语音条件,二是语法作用。
吕叔湘说:「底和地何以后来都写成的?虽说语助之间大率依声为字,本可以随便写,但底、地、的有上、去、入之别,何以成混用?的字现在说轻声(并且说tə不说ti),想来底和地写成的,都是已变轻声之后的事。」
蒋冀骋吴福祥也说:「『的』比『地』『底』晚出,它是『地』『底』语音发生变化以后所采用的新的标写形式。始见于北宋,最初它只作为『底』的代替者,用于体词性结构。」
结构助词「的」的产生,是近古汉语助词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结构助词「的」「地」「得」确立三分系统的重要条件。
「的」的产生,最初是大有取代「地」「底」「得」之势的。结构助字「的」,主要语法特点是:
第一,「的」可以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或其他词组之后,作定语,表修饰。这是「的」最主要的用法。如:
①《大学》之书是孔夫子的言语。(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②老身是张屠的母亲。(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楔子)
③舍人是刘伯温的儿子。(明·刘璟:《遇恩录》)
④老爷不记得当年葫芦庙里的事么?(《红楼梦》,第四回)
例①—④,为「的」加在名词后的用例。
又如:
①哥哥撇下的手帕是阿谁的?(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二折)
②吴教授看那入来的人,不是别人,却是半年前搬去的邻家王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③(那官人)领着的妇女,却便是他浑家。(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④请的那张先生来了。(《红楼梦》,第十回)
例①—④,为「的」加在动词后的用例。
又如:
①南朝㬠是应副本国也,如有些些小的公事,也且休恐恶模样。(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②看那妇女时,生得黑丝丝的发儿,白莹莹的额儿。(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③河里有些朦朦的月色。(《儒林外史》,第九回)
④好好的衣裳,为什么熏他?(《红楼梦》,第八回)
例①—④,为「的」加在形容词后的用例。
又如:
①我的伴当吴县令,你的二十一件罪过,要告有。(《元典章·前集刑部》)
②快备我的马来!(《水浒传》,第二回)
③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儒林外史》,第二回)
④你的意思,我早知道了。(《红楼梦》,第四回)
例①—④,为「的」加在代词后的用例。
又如:
①这个是忠义英烈的好汉男子。(《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
②开茶坊的王二拿着茶盏,进前唱㘃奉茶。(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③小人母亲骑的头口,相烦寄养。(《水浒传》,第二回)
④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儒林外史》,第二回)
例①—④,为「的」加在词组后的用例。
第二,「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或其他词组之后作主语、宾语,这也是「的」的重要用法。
作主语的用例如:
①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②这的不妨。(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八出)
③我卖的是草香水酒。(元·无名氏:《小张屠焚儿救母》,楔子)
④儿的五十个钱,女的一百个钱卖与你。(《朴通事》)
⑤呵,这几个小的也来了,各与他两锭钞。(明·刘璟:《遇恩录》)
⑥你每大的教小的,学着父亲每行去。(明·刘璟:《遇恩录》)
⑦你来,你来,怕的不算好汉。(《水浒传》,第二回)
⑧弦有,你自拣着买。这的忒细,这的却又麤倴。(《老乞大》)
⑨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⑩穿白衣服的是谁?(《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
「的」字结构作宾语的用例如:
①小生孙虫儿的便是。(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楔子)
②周舍,你争甚么那,你的便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③我听的说这里,你原来为这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④多少分两?(是)五两金子厢(镶)的。(《朴通事》)
⑤十个指头也有长的、短的。(《朴通事》)
⑥你每大的教着小的,学着父亲每行去。(明·刘璟:《遇恩录》)
⑦这座宅是甚人的?(《宣和遗事》)
⑧小人是姑姑生的,他是舅舅生的。(《老乞大》)
⑨他说猪是他的。(《儒林外史》,第四回)
⑩你爷是街市上使花棒卖药的,你省的甚么武艺?(《水浒传》,第二回)
第三,「的」字结构也可作谓语。如:
①(肚)胀起来紧紧的,后来泻得鳖鳖的,却死了。(明·刘璟:《遇恩录》)
②林姑娘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红楼梦》,第三回)
第四,「的」加在动词、形容词(含象声词)、数词、代词或副词之后,作状语,表限制。如:
①呼的关上栊门,铺的吹灭残灯。(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三折)
②赵正肚里只是暗暗的笑。(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③又选了十斤实膘的肥肉,也细细的切做臊子,一把荷叶来包了。(《水浒传》,第三回)
④正在那里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的叫。(《水浒传》,第七回)
⑤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儒林外史》,第三回)
⑥(周进)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儒林外史》,第三回)
⑦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红楼梦》,第三回)
⑧话犹未了,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红楼梦》,第八回)
例①—⑧,为「的」加在动词、形容词(含象声词)和数词后的用例。
又如:
①母亲,我一径的来问这事哩。(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②这教人的法度渐渐的完备了。(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③我从早起吃了些饭,到这早晚不曾吃饭里,好生的饥了。(《老乞大》)
④你的饥饱冷热,他不说,我们怎么的知道?(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⑤此间取(去)县有百三十里路来,路中多少事,却恁的空手,去不得。(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⑥那人问从者道:「和尚怎的不见?」(《儒林外史》,第二回)
例①—⑥,为「的」加在代词、副词后的用例。
第五,「的」也可以加在动词后,引出可能、结果、程度或状态补语。如:
①你在南京时,人说你周舍名字,说的我耳满鼻满的,则是不曾见你。(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②拷的我魂飞魄散,打的我肉烂皮穿。(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一出)
③休说一两日,就是一两年,您儿也坐的将去。(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④你怎么来的迟了?(元·无名氏:《杀狗劝夫》,头一折)
⑤崔宁叫出浑家来看时,不是别人,认得是璩公璩婆,都相见了,喜欢的做一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⑥你是高丽人,却怎么汉儿言语说的好?(《老乞大》)
⑦今日天气冷杀人,腮颊冻的剌剌的疼。(《朴通事》)
⑧此时周进哭的住了。(《儒林外史》,第二回)
⑨乡里人走的快又听不见。(《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⑩贴的好烧饼,你们都不买一个吃去?(《红楼梦》,第九回)
上(2),论述了「的」五种用法。这五种用法,也可用分别设定的「的1」「的2」「的3」「的4」和「的5」来代替。由上(2)论述可知,宋元以后,结构助词「的」确有取代「地」「底」「得」的趋势。这个趋势,大体而言,就是「的1」「的2」=「底」,「的3」「的4」=「地」,「的5」=得。
应当看到,「底」「地」「得」的三分趋势就是后来的「的」「地」「得」三分系统确立的语法基础。
结构助词「的」产生于北宋。「的」字产生之后,与「地」「底」「得」用法有交叉。这种情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观察:一是「的」和「底」「地」的混用;二是「的」和「得」的混用。这两种情况有所不同。
先说「的」和「底」「地」。
「的」和「底」「地」的混用,用例如:
①宁术割系是北朝皇帝最亲任听干的近上的大臣,权最重,见知军国重事。(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四)
②来时本国皇帝令奏知大宋皇帝,计议底公事已了也,不要别做则好。(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五)
③我的状元分付它:官员相见便没奈何。(《张协状元》,第三十五出)
④我底女孩儿,它爹爹是当朝宰执,妈妈是两国夫人,终不成不求得一个好因缘。(《张协状元》,第十五出)
⑤唐太宗是唐家很好底皇帝。(元·吴澄:《吴文正集·经筵讲义》,卷九十)
⑥我世祖皇帝不爱杀人的心与天地一般广大。(元·吴澄:《吴文正集·经筵讲义》,卷九十)
⑦一阵价起底是秋风,一阵价下的是秋雨。(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例①—⑦,为「的」「底」混用例。
又如:
①西窗幽梦等闲成。逡巡觉后,特地恨难平。(五代·尹鹗:《临江仙》)
②我特的认父亲来。(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三折)
③又选了十斤实膘的肥肉,也细细的切做臊子,把荷叶来包了。(《水浒传》,第三回)
④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水浒传》,第三回)
⑤只见王保低着头向床下钻去,在贴壁床脚下解下一个包儿,笑嘻嘻的捧将出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⑥强寇旗前遥观了,嘻嘻地遂冷笑。(《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二)
例①—⑥,为「的」「地」混用例。
再说「的」和「得」的混用例。如:
①我若行的正做得正呵,我又怕什么?(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②官街官道你走的,我也走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
③老身是钱婆儿,自从我儿锁儿去了,哭的我眼睛花,望得我肝肠断。(明·朱有燉:《团圆梦》,第二折)
④父亲懦弱,和他争执不的,他又有钱有势。(《水浒传》,第三回)
⑤师父,你不知,这里衙门又远,便是官军也禁不的他。(《水浒传》,第六回)
⑥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的那店小二口中吐血。(《水浒传》,第三回)
⑦一日三遍家,每日洗刷刨的干干净净地,等一会馈些草吃。(《朴通事》)
例①—⑦,为「的」「得」混用例。
由以上引例可知,近古汉语里,尤其是元明时代,结构助词「的」和「地」「底」「得」混用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混用,是结构助词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的」「地」「得」三分系统确立以前必然要经过的一个过程。
「的」和「地」「底」「得」之所以在宋元时代产生混用现象,那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宋元时代,「的」「地」「底」「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
「的」「地」「底」「得」的混用,尽管这些词字形不同,但本质上它们仍属通假问题,而字的通假,最根本的条件就是以语音相同或相近为中介。
「的」和「地」「底」「得」的读音变化,仍以两组去进行观察:
一是「的」和「地」「底」的语音变化。依照王力的《汉语语音史》,中古晚唐、五代时期,「地」属定母,脂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di〕; 「底」属端母,齐稽韵,开口四等字,拟音为〔tîæi〕; 「的」属端母,职陌韵,开口四等字,拟音为〔tîək〕。但是到了宋代,「地」「底」「的」的读音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由于全浊声母消失,端定合流,致使「地」「底」声母相同,都变成了端母字,同时两字的韵母也合二为一,都是支齐韵字,也就是说,它们已成了同音字,其拟音均为〔ti〕。所差的,「的」这时仍为入声字,属端母,质职韵(王力认为,至宋职陌韵发生了分化,一二等字独立,为麦德韵,三四等字入质职韵),拟音当为〔tit〕。
到了元据时期,由于入声消失,「地」「底」「的」的读音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地」「底」「的」三字,均属端母、齐微韵齐齿呼字,拟音均为〔ti〕,也就是说,它们又都成了同音字。至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元据时期「的」「地」「底」混用得那么普遍了。
再说「的」「得」的语音变化。
同样,依照王力所拟音系,晚唐、五代时,「得」属端母,职陌韵,开口一等字,拟音为〔tək〕; 「的」为端母,职陌韵,开口四等字,拟音为〔tîək〕。至宋,「得」因为是职陌开口一等字,所以独立为麦德韵,拟音为〔tək〕; 「的」因为是职陌开口四等字,所以入质职韵,拟音为〔tit〕。
总之,从晚唐至宋代,「的」「得」韵母读音虽有差异,但很接近,又都是入声字,所以彼此混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元据时期,当入声消失之后,虽然「的」「地」「底」「得」同为端母,齐微韵,但由于介音不同,所以它们实际读音并不完全相同:「的」「地」「底」,端母,齐微韵,齐齿,拟音为〔ti〕; 「得」,端母,齐微韵,开口,拟音为〔təi〕。「得」的这点「独立性」十分重要。在结构助词发展中,「得」始终是个「另类」。这一特点,也就确保了后来「的」「地」「得」三分系统确立时,它仍能占有一席之地。
总之,「地」「底」「得」「的」演变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宋元以后,这些结构助词,语法上之所以广泛混用,是因为它们语音上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的重要条件就是浊音清化和入声消失,结果使之音近或音同。
依现代语音去观察,结构助词「的」「地」「得」都该读轻声才是。据推测,历史上如果存在轻声的话,那应在入声消失之后,但如今却无法证实。
结构助词「的」「地」「底」「得」的发展,虽然有过混用或合流之势,但从整体上看,仍以对立为主:「地」字结构以作状语为常;「底」字结构以作定语谓语为常;「得」字结构以作补语为常。「的」字的介入,主要是取代了「底」字的功能而不是取代「地」字。
这样一来,最终便形成了结构助词「的」「地」「得」三分系统的格局。这个系统的确立,当在近古汉语后期,才基本完成。如:
①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儒林外史》,第三回)
②他说猪是他的。(《儒林外史》,第四回)
③他的女孩儿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少爷。(《红楼梦》,第十五回)
④我也不等银子使,也不做这样的事。(《红楼梦》,第十五回)
⑤园子里面,顶着篮子卖烧饼油条的有一二十个。(《老残游记》,第二回)
⑥亭子上悬了一副对联,写的是「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老残游记》,第二回)
例①—⑥,为「的」字例。
「的」字处于定语后,情况最稳,没有发现「的」「底」混用的用例。又如:
①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儒林外史》,第一回)
②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好得紧!」(《儒林外史》,第三回)
③雨村不觉看得呆了。(《红楼梦》,第一回)
④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红楼梦》,第一回)
⑤这阁造得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十分壮丽。(《老残游记》,第一回)
⑥顷刻之间,将那渔船打得粉碎。(《老残游记》,第一回)
例①—⑥,为「得」字用例。「得」字处于动词后,引出补语,情况也基本稳定。
说是「基本稳定」,那是因为仍有「得」「的」不分的用例。如:
①我已是饿的两眼都看不见了。(《儒林外史》,第三回)
②把那五十斤牛肉都堆在枷上,脸和颈子箍的紧紧的。(《儒林外史》,第四回)
③这个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红楼梦》,第一回)
④智能儿急的跺脚说:「这是做什么!」(《红楼梦》,第十五回)
⑤章伯气的两脚直跳。(《老残游记》,第一回)
⑥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面已经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第二回)
和「的」「得」相比,显得最不稳定的是「地」字。在《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老残游记》三部书中,「地」字处于状语后的用例极少,大部分仍是「的」「地」不分,用「的」代「地」。如:
①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儒林外史》,第三回)
②(你们)都湛起酒来满满的吃三杯,听我说。(《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③只听「嗤」的一笑,这才知是宝玉。(《红楼梦》,第十五回)
④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儿睡下咱们再慢慢的算账。(《红楼梦》,第十五回)
⑤难道白白地看他们死吗?(《老残游记》,第一回)
⑥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老残游记》,第二回)
例①—⑥,为「的」「地」混用例。
「的」「地」彻底分流,那是由于现代汉语里作了彻底的规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4 15:18
目录
概述
产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