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
商业服务、科研与
技术服务、
园林绿化、环境保护、
文化教育、
卫生事业等
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
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
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
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的完善、改造等
社会工程。
内容介绍
基础设施是指为直接
生产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
公共服务的设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
● 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
道桥、隧道、港口等
交通运输项目
乘数效应
基础设施是指为
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
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
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
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
投资额的
社会总需求和
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空前的经济
大萧条,美国总统
罗斯福推行了著名的“
罗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
基建项目,不仅提高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还为后期
美国经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为了应对由于全球性
金融危机及国内诸多因素造成的
经济下滑的巨大风险,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的
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
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
百分点,其中近一半资金投向
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这不仅可以使我国加快摆脱
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还可以
扩大内需,刺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配合
中央政府的计划,全国各省市政府纷纷以基础
建设项目为重点,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全社会
总投资将超过16万亿元。
重要性
重要性一
基础设施作为经济
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而建设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重要性二
经济起飞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助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
区域开发的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这些年的超常规发展,中国的基础设施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全国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增长。然而,由于过去基础薄弱和历史欠账多,中国基础设施的某些
瓶颈制约因素仍未消除。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更加紧迫。
重要性三
承认差距,必须有所作为;面对机遇,唯有主动出击。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国家将启动一系列
重大建设项目,这是中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抢抓的意识,超前谋划,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全国要形成一盘棋,做到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积极搞好政策对接和项目衔接,牢牢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再上新台阶。
重要性四
要集中力量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基础设施建设须有大手笔和
大动作。与城市相比,
农村基础设施尤其薄弱。要按照
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
社会事业,将政府基本建设的增量主要用于农业和农村,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动
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特别是要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
基础建设,抓好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重要性五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仍是一道难题。观念决定“钱”途,改革才有出路。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基础设施领域的
垄断行为,采取
BOT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
社会资金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基础设施领域,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
建设情况
城市基础设施状况是城市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
城市经济和社会
协调发展的物质条件。2005年中国
城镇人口5.6亿,
城市化率达43.0%,随着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需求也不断增加。2005年城市
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02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总额的6.3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为
城市化进程提供了物质保障。
中国
建设部城市
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城市供水日
生产能力从1999年的562万立方米增长到2005年的872万立方米,增长了55.2%;煤气日生产能力从202万立方米增长到414万立方米,增长了105%;天然气储气能力从22万立方米增长到1023万立方米,增幅高达44.5倍;城市
道路长度从3032公里增长到10170公里,增长了2.35倍;城市污水日
处理能力从224万立方米增长到1309万立方米,增长了3.8倍。2005年底,全国城市蒸汽集中供热能力和热水集中供热能力分别为8160吨/小时和1.9万兆瓦,
集中供热面积25.2亿平方米;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14公里,排水
管道长度1.3万公里,
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3.7万吨。
基础设施的增长不仅是城市容量的基础,更是城市生活品质提高和城市文明的保证。城市供水设施保障
城市居民饮水具有
卫生标准。2005年中国城市
自来水供水总量达到501亿立方米,居民家庭
用水量达到172.5亿立方米,用水人口32682万人,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4.1升。
城市燃气工程建设使居民用上了洁净方便的煤气、天然气或者
液化石油气。2005年全国人工
煤气供应总量255.8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总量210.5亿立方米,
液化气供应总量1222.0万吨,城市
用气人口达到29488万人,燃气
普及率82.2%。全国城市拥有
公共交通车辆30.96万标台,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8.63标台,
城市公共交通全年运送乘客483.7亿人次,城市出租车辆93.7万辆,为方便市民工作、购物、娱乐、交流提供了物质条件。
建设水平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显著提高,新技术、新手段得到大量应用,基础设施功能日益增加,
承载能力、系统性和效率都有了显著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条件改善。
领域拓展
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城市基础设施除了交通、能源、饮水、通讯等的供给外,已经扩展到环境保护、生命支持、
信息网络等新的领域。
一是城市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数字化建设成为城市建设新宠,信息
网络构成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以移动通讯和互联网为代表,城市移动通讯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异军突起。2006年全国城镇用于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
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86亿元。在
北京市
总体规划修编中,
通信网络的
专项规划覆盖辖区1.67万
平方公里,五年拟建设4000沟公里通信管道,
总投资达20多亿元。
二是防灾减灾、
处置突发事件的
能力建设受到重视。城市
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
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成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的重点。城市基础设施不仅要保持良好的
运行状态,还要
保证在特殊情况下不中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系数,建设供电
双回路及
多回路、备用水源、备用气源、
备用热源、备用通道等得到加强。
三是基础设施构成明显变化。除增加信息网络、城市应急设施和备用设施外,环境保护设施和电力、天然气等
洁净能源建设份额明显加大。原有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换代成为重要建设内容。
四是基础设施的
技术条件进步显著。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技术和装备水平普遍提升,例如为了提高饮用水的
水质标准,
自来水厂进行净水工艺技术改造,除常规处理工艺外,实施预处理工艺,同时对供水管网、供水检测、供水计量、
再生水生产等普遍进行
技术更新和升级。
合理规划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均衡协调是保证城市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种均衡协调包括基础设施与
城市规模、功能和空间的均衡,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外部环境的均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本身以及各个
子系统的完整性和
有效性,各子系统之间的均衡和协调等等。在强调均衡的基础上,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必须适度超前,避免建设滞后和盲目性。所以科学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重要前提。以
城市供水为例,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要基本满足约3.5亿人口在饮用水数量和质量上的需要,解决全国近400座城市的供水紧张矛盾,估计到2010年约需供水投资2000亿元。建设部以2004年为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规划,以2020年为规划远期,编制了
城市给水系统布局、净水厂改造和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再生水设施建设等规划。这一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将满足全国城市发展对供水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水平。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建设部提出2007年底前基本完成对运行超过50年及老城区严重漏损的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到2010年全国城市
供水普及率达到95%。
设施建设
随着城市容量的扩张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水的
需求量与日俱增,缺水已经成为制约中国
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障碍,
节约用水、提高
用水效率和加强水资源的再利用成为新形势下
城市水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城镇
万元工业增加值水效率较低,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达20%左右。提升节水能力,增加水资源再利用设施是节水重要环节,“十五”期间,中国城市每年平均节水约35亿立方米以上,2005年达38亿立方米。2005年全国城市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3.6%;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由2000年的220.21升减少到204.1升,呈稳中有降的趋势,用水结构朝着合理的方向调整。在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中国全面推进节水型技术、设备的研究和应用,加强用水设备的
日常维护管理,推进
中水回用、
雨水收集等水资源再利用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节能
“十一五”规划确定全国
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城市耗能是中国
能源消耗的主体,实现“十一五”能耗降低目标首先取决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城市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是城市节能的主战场。
建筑能耗占全国
能源消费的20%左右,而采暖和空调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65%左右,供热采暖年耗能约为1.3亿吨
标煤。按“十一”规划要求,全国节能2.4亿吨标煤,其中
建筑节能1.01亿吨,供热采暖须承担至少1/3。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适应中国能源条件和居民居住状况,加快城市集中热源和管网等供热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用先进
适用技术改进和完善
集中供热系统,在满足居民采暖需要的同时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
环境质量。据美国1995年对商用楼宇终端能耗消费的统计,
CHP的供热只能解决29%的用能及提供电力,而
CCHP可以提供47%的用能及电力。中国CHP在大城市中发展较快,北京、武汉、上海等有
天然气供应的
中心城市,严格限制煤炭使用,天然气
热电联供正在逐渐兴起。部分城市在拥有
燃煤热电厂的基础上正在建立CCHP系统。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在开发和利用地热、太阳能等可
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基础设施建设
体制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框架下,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法规和政策。包括强调公用设施建设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从工商业利润中提取
城市建设维护税,
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
市政公用设施,
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部分用于城市建设等等。以桥梁道路征收通过费为开端,施行“贷款建设、收费还贷”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开辟了城市综合开发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投融资体制
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成立了
国家开发银行,放宽了基础设施使用的收费限制,基础设施
建设投资必须依据《
公司法》成立项目法人,
投资收益和风险市场化,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权、使用权、
收益权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对外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进行了规定。2001年开始允许和鼓励
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按照中国政府加入
世界贸易组织所做出的承诺,电信、燃气、热力、给排水等领域对外资开放,
特许经营制度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经营和管理的主要形式。
城市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制度是指在市政公用行业中,由政府授予企业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对某项基础设施的使用和服务进行经营的权利,即特许经营权。政府通过合同协议或其他方式明确政府与获得
特许权的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中国现实行特许经营的范围已包括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及
公共交通等行业,初步形成了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制。
①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
投资结构。对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经营性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
投资主体。
②允许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市政公用企业经营。采取公开向社会招标的形式选择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企业的
经营单位,由政府授权特许经营。
③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
市政设施、
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实施以
城市道路为载体的
道路养护、
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综合承包制度。
城市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
特许经营权的授予工作,各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特许经营的具体管理,承担授权方相关权力和责任。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由管理转变为
宏观管理,从管行业转变为管市场,从对企业负责转变为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贯彻国家有关
法律法规,制定行业发展政策、规划和建设计划;制定
市场规则,创造公开、公平的市场
竞争环境;加强
市场监管,规范
市场行为;对进入企业的资格和市场行为、产品和服务质量、履行合同情况进行监督;对市场行为不规范、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达标和违反
特许经营合同规定的企业进行处罚。
融资模式
为了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几年中国各城市实施了公有公营、私有私营、公有私营、用户和社区自助模式等基础设施建设与
运营模式。其中公有私营又分为两种主要形式即BOT方式和
TOT方式。
①
BOT模式。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的缩写。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发改委对BOT的定义略有差别。在此选取比较通行的定义:政府(中央或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权项目发起人(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法人国企)联合其他公司或股东为某个项目(主要是
自然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成立专门的
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融资、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在规定的
特许期内向该项目(产品/服务)的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的投资(还本付息)、经营和维护等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项目(一般免费)移交给政府。在
国际融资领域BOT不仅仅包含了建设、运营和移交的过程,更主要的是项目融资的一种方式,具有有限追索的特性。
BOT项目融资的优点,一是有利于分散和转移
项目风险,降低项目所在地政府的债务风险。二是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减少
政府财政负担。三是可以借鉴外来先进的技术和
项目管理经验。四是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使用效率。BOT项目具有系统外风险和
系统风险。系统外风险主要包括:不可抗力风险、
国有化风险、政府越权干预风险、
违约风险、
公共政策及法律变化风险、
金融风险等。系统风险又称可控风险,主要包括: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竞争性风险、建设
工程风险(
完工风险)、运营维护风险和
环境风险。
②
TOT模式。TOT(英文Transfer?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转让-经营-转让,是指通过转让出售现有
投产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
现金流量从而获得资金建设新项目的一种
融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指把已经投产运行的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移交给受让方经营,以项目在该期限内的现金流量为标的,一次性地从受让方融得资金,用于建设新的项目;受让方经营期满后,再把
项目移交回来。中国
山东的
烟台至
威海高速公路、上海
南浦大桥、
杨浦大桥及过江隧道均成功实施了TOT融资方式。
TOT方式的优势,一是融资方式只涉及已建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权的转让,不存在产权、股权的让渡,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纠纷。回避了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保证了政府对
公共基础设施的
控制权,使得问题尽量简单化。二是减少政府
财政压力,促进
投资体制的转变。三是有利于盘活
国有资产存量,实现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新建基础设施筹集资金,提高基础设施运营
管理效率,提高项目
产品质量。四是风险小,项目引资成功率高。五是
项目成本和项目
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六是受体制因素制约较少,方便外资和国内
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国企投资。
城市基础设施
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资金平台,投融资主体实现多元化,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了基础。
政府作用
第一
审定和监管市政公用产品和
服务价格。在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证
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遵循
市场经济规律,根据行业
平均成本并兼顾企业合理利润确定市政公用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收费)标准。
第二
保障市政
公用企业通过合法经营获得合理回报。若为满足社会
公众利益需要,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定价低于成本,或企业为完成政府公益性目标而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政府应给予相应的补贴。
第三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投资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权力、义务和责任,明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与投资者、经营者之间的
法律关系。
第四
通过规定的程序公开向社会
招标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首先向社会发布特许经营项目的内容、时限、市场准入条件、
招标程序及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申请;组织专家根据市场准入条件对申请者进行
资格审查和严格评议,择优选择
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在
新闻媒体上对被选择的特许
经营权授予对象进行公示,接受
社会监督;公示期满后,由城市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城市政府与被授予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
特许经营合同。政府直接委托经营权的,由主管部门与受委托企业签订经营合同。
农村设施
基本介绍
大力加强
农田水利、
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在搞好重大水利
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
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发展
节水灌溉,继续把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加大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力度,配套建设
田间工程。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实行中央和地方
共同负责,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
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抓好以
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继续搞好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要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一轮
沃土工程,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
地力。增加
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继续实施
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和
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试点。
农业综合开发要重点支持
粮食主产区改造
中低产田和
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按照建设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切实搞好
退耕还林、
天然林保护等重点
生态工程,稳定完善政策,培育后续产业,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山区
综合开发。建立和完善
生态补偿机制。做好重大
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有害
生物入侵。加强荒漠化治理,积极实施石漠化地区和
东北黑土区等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水电、采矿等企业的
环境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环境的恢复治理,
防止水土流失。
指导方针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
污染水及
血吸虫病区的饮水
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
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要加快
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
秸秆气化、
小水电、太阳能、
风力发电等
清洁能源技术。从2006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
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
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尽快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
配套工程。加强小水电开发规划和管理,扩大小水电代燃料试点规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
公路建设,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
乡镇通油(水泥)路,东、
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
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要积极推进农业
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
广播电视电信等
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
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逐步把
农村公路等公益性基础设施的管护纳入国家支持范围。
方式
加强
村庄规划和
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
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
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
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
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
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
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
山洪、
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
文化价值的
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
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中国现状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缺口大。
交通阻塞日趋严重。供水不足,
排水设施落后。城市
汽化率低。
能源供应长期不足。交通运输,尤其是
铁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国家新政
2014年4月24日据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主持召开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落实
企业投资自主权的
政策措施,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部署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工作。
会议确定,进一步缩减投资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在修订的政府核准
投资项目目录基础上,再作修订。对
市场竞争充分、企业能
自我调节、可以用经济和
法律手段有效调控的项目,由核准改为备案;对现阶段仍需核准的,要明确中央部门和地方的责任。
改革创新投资管理,减少、整合和规范
前置审批及
中介服务,尽快发布
企业投资核准办法、
外商投资核准备案办法。
为加快
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
投资主体多元化,让社会资本特别是
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会议决定,按照《
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在铁路、港口等
交通基础设施;新一代
信息基础设施;重大水电、
风电、
光伏发电等
清洁能源工程;油气管网及储气设施、现代
煤化工和石化
产业基地等方面,首批推出80个符合规划布局要求、有利转型升级的示范项目,面向社会
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下一步将推动油气勘查、
公用事业、水利、机场等领域扩大向社会资本开放。
会议要求,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推进探索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建立
权力清单制度。严禁将审批事项转为有偿中介服务。全面清理有关法规和
规章制度,坚决废除和纠正妨碍竞争、有违公平的规定和做法。建立守信激励和
失信惩戒机制。对违背市场
竞争原则和侵犯消费者、劳动者
合法权益的
市场主体建立“
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主体在投融资、土地供应、招投标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对
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
市场禁入。
2021年3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
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
先进制造业和
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
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
协同发展的
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交通强国。构建
现代能源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