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载体。中国
古代建筑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宫殿、
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
园林建筑等。
建筑特点
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和共识,属于文化范畴。传统系指
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
不可分的。因而,传统的特点是民族色彩和
地方色彩。中国传统建筑正是
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
大气
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生气
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
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中国传统
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
富丽
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
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其较高的成本,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可见,大气、生气、富丽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丰硕的内涵,三者结合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传统。
重山林风水
上述三个特点,仅指建筑物本身,未及其环境。若包容环境,中国建筑的传统性还有第四个特点——重山林风水。中国历代的职业
风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称得上是选址专家。
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
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得宜于人类生存得最佳选址。
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自然的山林风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风水,让人工的与自然的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可见,重山林风水的传统思想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扬、发展,以创造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
类型
主要有宫殿、
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
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这里着重欣赏宫殿建筑和
园林艺术。
宫殿
中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护其统治的威严,往往大兴土木,营建各种宫室殿堂。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建的
阿房宫,就已达到惊人的规模。
西汉初年修建的
未央宫,宫城周围达8900米。汉高祖
刘邦曾因见到这座宫殿建筑的奢华而动怒,主持这一工程规划的
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这说明
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也可以作为巩固其政权的一种工具。萧何的这个看法,使以后历代帝王更加重视都城和宫殿建筑。所以,
秦汉以后,宫殿建筑始终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迁都洛阳,将其宫城命名为“
紫微城”。征调劳工170万人60日便已建成,是世界历史上用工数量最多、建造速度最快的皇宫。其设计者
宇文恺“揣帝心在宏侈”,于是将紫微城建造的“穷极壮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后经
武则天大力增修,使其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度,成为中国甚至世界宫殿建筑的最高峰,至今仍未被超越。紫微城前后沿用530余年,相继成为隋、郑、唐、
武周、燕、
后梁、
后唐、
后晋、
北宋九朝的理政之所,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宫。
可惜许多宫殿建筑都已成为遗迹。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首推北京的故宫。
整个故宫规模宏大,极为壮观。仅以宫殿的核心部分
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根据
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故宫中的
乾清门,就是外朝和内廷之间的
分界线。外朝以“
三大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为主,前有
太和门,两侧有
文华殿和
武英殿两组宫殿。内廷以“
后三宫”——
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为主,它的两侧是供
嫔妃居住的
东六宫和
西六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故宫的这种
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
前朝后寝”的制度。而整个故宫的
设计思想更是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
封建等级制度。例如,主要建筑除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外,特别强调其中的“三大殿”,“三大殿”中又重点突出举行朝会大典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此,在总体布局上,“三大殿”不仅占据了故宫中最主要的空间,而且它前面的广场面积达2.5公顷,有力地衬托出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主脑。再加上太和殿又位于高8米分作三层的汉白玉石殿基上,每层都有汉白玉石刻的栏杆围绕,并有三层石雕“
御路”。使太和殿显得更加威严无比,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气象非凡。至于内廷及其它部分,由于它们从属于外朝,故布局比较紧凑。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故宫是最能体现建筑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持续性艺术的最好的例子。人们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故宫,穿过
端门和午门时,两旁是一间间重复出现的
朝房,再进去就是太和门和“三大殿”,这一系列建筑、特别是其中的三大殿仿佛是一部乐章中的一个重要
乐段。然后又出现“后三宫”。它们是大同小异建筑的不断的重复,可说是又一个乐段,或者说是乐曲主题的“变奏”。而每一座宫殿的本身,也都是由许多构件形成的重复。至于东西两侧比较低矮的廊、庑、楼、门等建筑则犹如配合主调的伴奏。这样,人们漫步故宫中的感受,是在
时间进程中对一系列连续的
空间序列印象所产生的总和,这与乐曲的艺术效果是很相象的,所以,整个故宫,就象一部大型的、凝聚的乐章。
因为整个故宫建筑由于是为体现帝王的
政治权力而服务的,因而不可避免的产生严正而刻板的缺点,但是,从故宫建筑群的整个建筑艺术来说,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殊风格和杰出成就,是世界上优秀的建筑群之一。而这一杰作,从明代
永乐年间创建后,五百余年中,不断重建、改建,动用的人力和物力是难以估计的,真可谓“穷天下之力奉一人”。所以,这宏伟壮丽的故宫,是中国古代
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园林
古典园林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两代的遗物。而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则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中国建筑界也认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
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之所以形成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地在苏州建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此,现存的
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在
刘敦桢的《苏州古典园林》一书中论述的古典园林就有十五处(
拙政园、
留园、
狮子林、
沧浪亭、
网师园、
怡园、
耦园、
艺圃、
环秀山庄、
拥翠山庄、
鹤园、
畅园、壶园、
残粒园、
王洗马巷某宅庭院)其中,最为著名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和网师园,都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江南其他地方和
北方地区,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古典园林,北京的
颐和园和北海,以及
河北承德的
避暑山庄,就是北京地区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不论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古典园林,也不论是封建帝王的皇家
宫苑,还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园,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
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的
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首先,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
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
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
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
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
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
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
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3.4
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
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
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
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
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
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
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
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
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
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
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
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
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
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
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
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
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
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
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
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
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
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
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
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
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
十七孔桥、
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
瘦西湖的
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图片: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范畴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地域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
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区别于西方,享誉全球。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
围院
围院的平面空间
西方的建筑是院在外,即院子包围房子,中国建筑则相反,院在内而房在外,即房屋包围院子。房屋、墙垣等围合成院落,以院为中心;或是以主单元(即正殿、正厅)为中心,次单元(即两厢)围绕主单元,一正两厢,并以抄手廊连接,组成一座建筑。如在各地民居中的四合院空间。其特点就在于把“院子”作为建筑平面的组成部分,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以房廊作为过度空间,富有生活气息。院周围建筑互不独立,相互联系。但合院建筑不是群体,而只是“一座”建筑。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
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
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
社会系统。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
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
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从
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国中有家,故称国家。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
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轴线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
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
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
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强调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
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典型的如河北正定
隆兴寺的布局。此寺始建于隋,改建于宋,保存至今。
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
生产方式、
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
结构
诚实的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论其结构,不论是皇家的宫苑,还是散见于各地的各类型的建筑,包括民居,其结构特点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
1,
抬梁式,就是在
屋基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放
短柱,其上再放梁,梁的两端并承檩;这样层叠而上,在最上层的梁中央放
脊瓜柱以承
脊檩。这种结构的建筑,室内少柱或无柱,空间较大,在中国应用很广,特别是北方用得更多。
2,
穿斗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由柱径较细
柱距较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无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
出檐。这种结构用料小,但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在中国南方使用很普遍。由于是以木构架为主,柱承重,墙不承重,所以门窗可自由布置,体现了形式与结构的统一。在皇家建筑和重要的坛、庙建筑中,还以斗拱支撑在柱头、屋檐间,使得建筑出檐深远,保护木结构的屋身。在这里,斗拱一方面是
结构构件,另一方面也成为建筑上的装饰物,即以结构构件为装饰物,形式反映了功能,结构真实,功能合理,也是一种真善美的统一。但不论是何种建筑,结构上的基、柱、梁、檩、椽、
斜撑等部分大都外露,形状上也加工成装饰构件,结构、构件间用榫卯结合,不施钉子。
外观上和其它国家的许多建筑一样,分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但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尤其大,有时几乎和屋身同高,且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及标准做法。
环境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儒家崇尚“天人合一”,
道家推崇“
自然无为”。天也,自然也。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 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
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另一方面,山河壮丽,景象万千,中国各地的美好景色又启发着人们热爱自然、讴歌自然的无限激情。“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对自然美的鉴赏融揉成为
传统美学的核心,相应地产生了绚丽的山水文化、山水画、山水园林,出现了风景名胜区。
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态度。例
如东晋大官僚
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墅(
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
临清渠,
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 .序》);佛教高僧
慧远在庐山经营
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高僧传.慧远传》)。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墅、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于局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以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
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
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
画论”和堪舆学说,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意识,更自觉更深刻地体现在园林建筑中。广义的中国传统建筑应包括园林建筑。在园林里面,建筑不必拘泥于一正两厢。伦理象征或多或少地被冲淡甚至完全消失,建筑布局获得最大的自由度。建筑与山水、花木等有机地组织为一系列风景画面,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
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
“以人为本”的建筑
在西方,建筑不仅是遮蔽风雨的居住场所,而且是遮蔽灵魂的场所,人们从早期的崇拜高山大漠到崇拜各种
自然神。建筑高大空旷并赋予神性,传统建筑中一开始就以建造各种神庙为主。而在中国,开始是崇拜祖先,后来是崇拜君王、帝王等,而且在中国古代,
神权从来都是依附、从属于皇权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历代建筑是人的居所,而非神的居所。即使是后来的
宗教建筑也是这样。非神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也是其核心之一。
历来中国人都非常注重把人和现实生活寄托于理想的现实世界。中国传统建筑考虑“人”在其中的感受,更重于“物”本身的自我表现。这种
人文主义的
创作方法有着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例如,在建筑材料上,中国传统建筑用木材,不追求其
永久性,是非永恒的思想,是
中国文化基础中非永恒观决定的。而在西方,那里是石头的史诗,追求建筑的永久性。在
建筑体量上,中国建筑以人体尺度为原则,要求“大壮”,又要“适形”。
建筑高度和空间都控制在适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围内,具有初级的人体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宫、寺庙也不能造得太大。造型上中国建筑讲究平和自然的美学原则,平稳,注重水平线条。即使是向上发展的塔也加上了水平线条,与中国的楼阁建筑相结合。
在园林中,建筑是凝固了的
中国绘画和文学,它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建筑空间富有诗情画意。同时,
园林布局的自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中国文化领域内的交替互补,也足以说明园林艺术之通过曲折隐晦的方式反映出人们企望摆脱
封建礼教的束缚,憧憬返璞归真的意愿。中国传统造园的立意、布局和手法已在国内外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借鉴。
尤其值得特殊提出的是,在论及审美行为时西方人偏于写实,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国人偏于抒情,重在意境的创造;西方人偏于现实美的享受,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这种理想美的寄托,渗透到各个门类的艺术中,也渗透到建筑艺术中。从宏观的规划到
单体建筑的装修、装饰,都可看到对理想美的追求。如皇家建筑中的龙、凤雕饰,以及各地建筑上以“吉祥如意”为主题的“福、禄、寿、喜”及诗画装饰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是以人为中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以上仅仅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空间、结构、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这虽不是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全部,但它已涉及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结构、装修、装饰、文化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到精神,事物巨细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建筑独有的个性,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它以巨大的感染力,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这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所在。
建筑特性
欣赏方式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一幅“画”,以围墙作画框,主要的欣赏对象则是围墙内的空间。欣赏方式不是静态的“可望”,而是在动态的“可游”画面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玩味各种“画”的神韵。
传统院落
中国传统院落
虚实相生:或外实内虚,或内实外虚,或自由布局,势态流通。这三种基本型又可以不同方法和规模相结合,或严整的全局中渗透着自由局部或自由的格局中存在着严整的片断,组成丰富多样的群体。中国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软和谐”,表现出内向、收敛的性格。所以尽管在围墙内部各建筑势态万千,院外却趋于平静,主动将自己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尽现图画中泼墨挥毫的境界。
园林气质
中国园林的气质是绘画性的,既强调抒发情趣,中得心源,同时也注意状物写景。曲折的池岸、弯曲的小径,用石头堆成的峰、峦、涧、谷,无
不自由随心。然而它并非纯粹摹仿,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因此,一句话:“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建筑色彩
绘画是色彩的艺术,中国传统建筑同样注重色彩。
中国建筑的色彩也有两大类:一是北方的皇家建筑,
红墙、红柱、黄瓦彩画,辉煌富丽,有若
工笔重彩,满眼北宋
金碧;二是南方园林寺观,白墙黑柱青瓦,平和淡泊,好似水墨写意,全是南宋文人情趣。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背景部分往往是由一个色相的色彩在不同
明度主纯度上变化构成的,其上点缀一、二种其它色调,与传统绘画中用各种墨色加上一点花青或褚石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法如出一辙。即使是工笔重彩,也是先用线条
勾边、再平填颜色。而不象
西方绘画那样,直接用
色块表现物体的
形体感。
大小形状
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小和形状都是绘画性的,没有绝对明确的体形和绝对肯定的体积。
中国传统建筑单体的内部空间
不发达,它所产生的美主要存在于室内外空间的变化之中。就建筑单体而言,它是
外部空间,但就围墙所封闭的整个建筑群而言,它又是内部空间,因而呈现出一种亦内亦外的模糊感。而且即使在
水平方向,它也随时可通过空廊、据廊、亭子和门窗渗透到其它内外空间去。
群体组合
中国传统建筑完成的是铺开成面的“群”,具有
体积感的单体,不是独立
自在之物,只是作为群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就使得它的个性很弱,共性的因素则是
基本原则,例如平面围绕院落的布局等,均表明了共同的生活方式、理想、
宇宙观和
审美习惯等。“群”是
中国建筑艺术的灵魂。以笔者故乡浙江
东阳的
卢宅为例,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江南古民居建筑群。卢宅中任何一个建筑单体一旦离开了这个“群”,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根据。也就是说,没有单体组成的“群”,也就没有现在意义上的卢宅。同理,太和殿只有在紫禁城中才能存在;留园只有在苏州园林中才别有情趣。
间架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多采用
间架结构,或露或藏,与绘画中的“笔触”极为相似。墙壁中的柱子,或屋顶下的大梁小椽,并不羞藏起来,反而坦诚地表露自己、赞美自己,从而成为建筑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卢宅及我们
江南民居中,表现得很突出。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整个框架是意显露出来的,这些标志着建筑基本格局的结构线条,这些代表事物的主体与主旨的
轮廓线,反映出
绘画艺术的结构美。
由线构成
中国传统建筑是由线构成的。柱、梁、额、桁、枋、椽、拱等,在宏观上都可视作线,这些线的交织网罗就构成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普遍具有可贵的本色美,建筑的这些
线型构件在满足结构和功能本身要求的同时,也兼具装饰的作用。为支托屋檐出桃而产生的斗拱,为承受转角屋顶巨大重量的角梁,为结构
需要发展的屋角起翘,为满足透光要求的
窗棂等等。这些线的形式是来自于对构造接缝的强调,或是对飘带、云纹或
蔓草之类形象的抽象。那么,中国传统建筑中线条构图为何占据如此重要地位呢?究其原因,它不仅与传统中国长于木构建筑有关,也与传统中国人对事物本质的执着追求有关。
建筑派系
汉族传统建筑方面流派的划分,所形成的派系是按照原住 地居民长久以来根据当地风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民居,其考虑最多的元素是 本地降水、日照等
气候条件。远景设计研究院根据这种风格及用途来划分,汉族传统建筑可以分为 以下几大类。
客派
民居是重要的乡愁符号之一,正有越来越多人从中追寻“梦里老家”寄托乡愁情结。千百年来“暧暧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中国,正在经历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
城镇化进程。站在发展的潮头,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
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
文化自信。
赣南作为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在长期艰苦创业中孕育了“团结、勤俭、文明、开放”的
客家精神和光辉灿烂的
客家文化,其中
赣南客家民居就是这一文化的
直接映射,糅合了人们的
生活理念、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和
审美意识,呈现出依山傍水而居、同宗聚族而居、质朴有序而居的
民居特点。
客家人是历史上迁入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的汉人而成的一个具有独特的
客家方言系统、独特文化习俗和情感心态稳定的汉族支系。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
客家围屋、
客家土楼就是
军事斗争的产物,军事防御能力强大,围屋比土楼的门少,每个门都是木头包铁皮的、三层的。最重要的是,围屋四方形的围墙四角各有一个高出来的炮楼,所以 “没有军事死角”。
客家民居建筑有较多讲究。营造前,必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 武”的
理想格 局,踏勘选址;根据“涉水藏凤”的要求“
觅龙”、“
察砂”、“
观水”、“点穴”,由大的四境到具体
界址,分步确定居住的方位朝向,最后选好吉日时辰立“泰 山石敢当”,开工动土。
房屋结构分前后栋,中间设天井,中轴设正厅,其余的叫偏厅或横厅,房间均为二层,楼上供储藏之用,楼下为卧室或书房。门前一般有一 块大的场地,称为“禾坪”,供晒物之用。
皖派
皖派建筑即
皖南建筑是五大建筑派系里最为突出的
建筑风格之一,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最为人熟悉其中徽派即为
皖派的一支,
徽派民居以
黟县西递 、
宏村最具
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 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
徽派建筑显而易见是流行于安徽附近的一种古建筑风格。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错落有致的
马头墙不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 ,阻断火灾蔓延的实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点之一是高墙深院,一方面是防御 盗贼,另一方面是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迁徙家族获得心理安全的需要。 徽派民居的另一特点是以高深的天井为中心形成的内向合院,四周高墙围护,外面几乎看不到瓦,唯以狭长的天井采光、通风与外界沟通。这种以天井 为中心,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是人们关心的焦点。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 流入天井,俗称“
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
流外田”的心态 ,这与晋派民居有异曲同工之妙。
徽派建筑选址非常重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条件 ,达到“天人合 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 住宅多面临街巷。整 个村落给人幽静、典雅、古朴的感觉。 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平面沿
轴向 对称布置。民成多为楼房,且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单元,组成全户活动中心。天 井可少2~3个,多则10多个,最多的达36个。一般民居为三开间,较大住宅亦有 五开间。随时间推 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 。
建筑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墙、青瓦、马头山墙、砖雕门楼、
门罩、
木构架、
木门窗 。
内部穿斗式木构架围以高墙,正面多用水平型高墙封闭起来,两侧山墙 做阶梯形的马头墙,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黑白辉映,增加了空间的层次和韵律 美。方整的 外形,形如“
一颗印”为
徽州民居的独特风格。民居前后或侧旁,设 有庭园,
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鱼池,植果木花卉,甚至
叠山 造泉,将人和自然融 为一体。大门上几乎都建门罩
或门楼,砖雕精致,成为徽州民居的一个重要特征 。
闽派
以
红砖厝为代表的
闽南传统民居,在营建法则和
建筑装饰上具有浓郁的闽南民间传统建筑风格,同时承载着
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审美情趣,是
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列入第二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闽南红砖厝就是其中的主要载体。
从平面布局来看,以红砖厝为代表的闽南传统
民居,一般以合院式为基本构架,主要有
三合院、四合院两种形式。无论是主体建筑,还是增建的护龙等
附属建筑,它们都以大厝的厅堂为
中轴线,以厅堂为中心组织空间,主次分明,秉承中国传统民居对称、严谨、封闭的传统。
闽南红砖厝传统建筑装饰主要有木雕、石雕、砖雕、
灰塑、剪粘、
陶塑、彩绘以及红砖
拼花等种类。红砖厝的外部装饰主要集中在屋脊、脊坠和镜面墙等处。常见的屋脊有
燕尾脊和马背脊两种形式。传统建筑的山墙顶部称脊坠,脊坠的装饰往往仿照江南彩画的包巾。
正脊的装饰多采用灰塑或剪粘工艺,以
高浮雕的技法塑制各种人物、花鸟虫鱼等图案,为屋顶增添一道美丽的
风景线。
粤派
镬耳屋是广东
岭南传统
广府民居的代表,分布于大珠江三角洲、
粤西地区,多用
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据说镬耳状的
建筑防火和通风性能良好:火灾时,高耸的山墙可阻止火势的蔓延和侵入;微风吹动时,山墙可挡风入巷道,进而通过门、窗流入屋内。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镬耳屋”一般为
砖木结构,青砖(
麻石)砌墙,阶砖铺地,红、白石板铺天井。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屋两边的镬耳,其结构从
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在明清时期,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或有功名的乡绅才有资格在屋顶竖起镬耳
封火山墙。镬耳屋象征着
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后来,只要是发了财的村民,都会建造一所镬耳屋以显示其富有与气派。
镬耳屋的内部格局是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两廊”的肌理。“三间”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间房屋,其中间为厅堂,两侧为居室。三间房屋前为天井。天井两侧的房屋即为“廊”。“两廊”一般用作厨房或门房。这种廊檐相间的布局,刻意营造虚实相结合的意境,不但较于闭塞自封的北地建筑更显开放,而且还拧开了一道实用的阀门:一方面便于空气流通、消暑散热;另一方面靠着廊庑连接了建筑的骨骼,起到隔绝风雨、遮挡阳光的作用。当然,有的镬耳屋的间数不止如此。开间越多意味着等级越高,这自然与先民的
等级观念相关。广东现存的镬耳建筑群有
碧江金楼、
资政大夫祠、
黄飞鸿纪念馆、
锦纶会馆、
庐江书院、
岭南印象园、
沙湾古镇、
大旗头古村、黄埔村、
周氏大宗祠、
黄埔南湾村、
坑贝古村、
塱头古村、
阮埇村、
罗格孔家村、碧江村、
大湾古村落、
长岐古村、
深井古村、
九江烟南烟桥村、
莘田村、
松塘村、
武垄村、
莘村、
黎边村、
逢简村、
璜溪村、
莲塘村、上岳村、
大岭村、
汶塘古村、古蓬村、楪村、
思本村、
黎槎村、
瓜岭村、
雅韶村、
岗头村等等。
广东
岭南园林以广府园林为代表,岭南园林是中国传统
造园艺术的三大流派之一,岭南园林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一是体型轻盈、通透、朴实。二是装修精美、华丽,大量运用木雕、砖雕、陶瓷、灰塑等
民间工艺、门窗
格扇、花罩
漏窗等都精雕细刻,再镶上
套色玻璃做成纹样图案,在色彩光影的作用下,犹如一幅幅玲珑剔透织绵。三是布局形式和局部构件受西方
建筑文化的影响,如中式传统建筑中采用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和
巴洛克的柱头,用
条石砌筑规整形式水池,厅堂外设铸铁花架等,都反映出中西兼容的
岭南文化特点。在18至19世纪初期,广州
海珠区、
西关一带曾涌现出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
私家园林,包括潘家花园、
伍家花园、
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
行商庭园”。它们不仅是
岭南园林的巅峰之作,还引发了清代时期欧洲各国模仿“
中国式”园林的盛况。现存的清代
岭南四大园林分别是
清晖园、
余荫山房、
梁园、
可园,其他著名园林还有
宝墨园、
顺德和园、
粤晖园等。
京派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
京派建筑最为典型,而京派
建筑里以四合院最为典型。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
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
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是
中华传统文化的 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
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
环境学,是中国传统人 居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 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 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
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
门管、门头上的吉辞祥语,附在
檐柱上的
抱柱 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
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 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登斯庭院,有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
四合院的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
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 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
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
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 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
暖温带、半湿润
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寒少雪,
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 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
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 进入
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
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
天地君亲师”
牌位,举行家庭礼 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
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
京派四合院
除四合院外,
宫殿建筑也是京派建筑的代表作,其中故宫是宫殿建筑的问鼎之作。
中国宫殿是中国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筑组群,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
建筑类型。在中国长期的
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制得到充分发展,宫殿是封建思 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
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故宫缩小1000倍甚至10000倍实际上他就是一个传统的四合院,只不过在
功能分区上更加细致。所谓的宫殿建筑很大意义上说是普通民居的放大版,在功能 区划分上它兼顾了办公与居住两项职能,而故宫的居住区域便是由大量的四合院组成便是
后宫嫔妃等的居所。在用材等方面高于普通民居。
苏派
苏派民居是指
江浙一带建筑风格,是南北方建筑风格的
集大成者,园林式布局是其显著特征之一. 苏派民居以南向为主,这样可以冬季背风
朝阳,夏季迎风纳凉 ,充满了江南 水乡古老文化的韵味。脊角高翘的屋顶,加上
走马楼、砖雕门楼、
明瓦窗、
过街楼等。
粉墙黛瓦,鳞次栉比、轻巧简洁、古朴典雅,体现出清、淡、雅、素的艺术特 色。
中国传统园林布局追求曲折之致的理论:园林式布局讲究结构,布置曲折幽 深,直露中要有迂回,舒缓处要有起伏 ,中国传统园林布局讲求一个“藏”字 ( 对比
欧洲园林)大半为
皇家园林,规模大,园林开门见山,一览无遗,一目了然 。而中国传统园林讲求借景 ,中国传统园林中分布的
古代建筑为:厅、堂、斋、 馆、楼、台、亭、榭、门户、
游廊、天井和巷道 。
晋派
晋派只是一个泛称,不仅指山西一带还包括陕西、甘肃、
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只是在这些地区当中山西一带的建筑风格较为成熟。
晋派建筑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山西的城市建筑,这是狭义上的晋派建筑; 另一类是
陕北及周边地区的窑洞建筑,这也是
西北地区分布最广的一种建筑风格 。
窑洞
历史上有徽商、晋商在中国贸易史上大放光彩,在积累无数财富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建筑风格。徽派建筑上文已有介绍,晋派建筑在风格上与徽派建筑神似 ,同样的高墙深院、白墙黑瓦、四水归堂等。晋派建筑整体风格粗犷与京派也类似。
美术鉴赏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
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
长城,是人类
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
赵县的
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
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
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中国的
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
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这是
中国古代建筑在
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
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
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
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
前院到达后院,这是
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
空间组织。宋朝
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
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
艺术效果,与
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
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象一幅
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
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
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
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
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
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
工艺美术等
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
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
诗经》里就有“作庙翼翼”之句,说明三千年前的诗人就已经在诗中歌颂祖庙舒展如翼的屋顶。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
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
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
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
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
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中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
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
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形体,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
形式创造建筑的艺术形象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
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
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现存的四川
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故宫的
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
华表、牌坊、照壁、
石狮等。
3、色彩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
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
暖色,特别是用
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
蓝绿相配的
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
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
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
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
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
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
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
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从这里也可知道,中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地域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