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
广东省广州市辖区
海珠区,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位于广州市南部,介于东经113°14′~113°23′,北纬23°3~23°16″之间,北部与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隔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区荔湾区(原芳村)、番禺区相望。辖区总面积90.40平方千米。区域主体为海珠岛、河南岛,此外还有官洲岛和丫髻沙岛。截至2023年6月,海珠区辖18个街道。截至2022年末,海珠区常住人口176.83万人,户籍人口110.98万人。
建置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政府于1950年7月将现海珠地区的3个区(蒙圣、洪德、海幢)合并,成立河南区。以后30年间,其名称多次变动。
1980年7月,称海珠区。
1986年6月,赤岗街道和新滘镇划入海珠区。
1993年至1994年11月,海珠区与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县等周边县、区开展区域界线勘定工作,完成区域之间的界线勘定约40千米,制定《海珠区勘定行政区域界线的意见》。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珠区辖18个街道(26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区人民政府驻地海珠区广州大道南99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珠区位于广州市南部,介于东经113°14′~113°23′,北纬23°3~23°16″之间,北部与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隔江相邻,东部、西部、南部分别与黄埔区荔湾区(原芳村)、番禺区相望。辖区总面积90.4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海珠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北部,北面、南面分别濒临珠江广州河段的前、后航道。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地貌类型可分为低丘、台地和平原三种,以三角洲平原为主。北部从西往东为一列略有起伏的低丘岗峦,海拔一般约50米,最高的圣堂岗海拔54.3米;台地分二级,一级海拔约40米,另一级海拔约20米;南部和东部为河海冲积的沙洲平原,河网密布,一般海拔10米以下。区内有很多由风化剥蚀、海浪侵蚀或堆积而造成的遗迹,如七星岗海蚀遗迹、七星岗丹霞地貌、七星岗“鳞石”地貌、松岗及赤沙的沙堤及赤岗塔瓯穴群等。
气候
海珠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由于四周环水,气候具有海洋性较强的特点。全年暖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较小,干湿季节明显。年平均气温21.8℃,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3.3℃,极端最低气温0.0℃,出现在1957年2月11日;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8.4,极端最高气温38.7℃,出现在1953年8月12日。日平均气温全年均在0℃以上。无霜期年平均33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6小时,年总辐射4489兆焦/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约1694.1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4月至9月,雨季长达6个月,平均降雨量为1391.1毫米,占年降雨量的82.1%。旱季总降雨量只有30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7.9%。5月最多,达293.8毫米,占全年的降雨量的17.3%,最少为12月,只有24.7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1.5%。极端日最大雨量为284.9毫米,出现在1955年6月6日。冬夏季风交替是区内季风气候突出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夏季吹偏南风,每年4~8月盛行夏季风,9~3月盛行冬季风。夏季风盛行季节,有时会受热带风暴和台风侵袭。冬季风盛行季节,有时会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会形成“寒露风”和“霜降风”天气。
水文
海珠区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水系具有珠江三角洲河网的特色,汉道众多,主要有西北部的海珠涌、东北部的黄埔涌、南部的赤沙落—石溪涌3个水网系统。主要河道有一级河(一类河涌):石榴岗河、黄埔涌、海珠涌等20条,总长50.85千米;二级河(二类河涌):龙潭涌、淋沙涌、五凤涌等20条,总长20.05千米;三级河(三类河涌):康乐涌、大塘涌、北山涌等36条,总长44.9千米。河流总长度115.8千米,河网密度1.3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0.9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5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0.7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石榴岗河,从东到西流经仑头、土华、海珠湖,长5.75千米,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平均流量8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土华涌、龙潭涌、大塘涌等。
自然灾害
海珠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大风灾和洪水。由于处于洪潮混合作用区,加上区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偏低,雨季易受来自北江、西江、流溪河的洪水袭击,易产生水浸或内涝。受潮汐影响,有5~6月的“龙舟水”,8~9月的“白露汤”。每年7~9月从西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形成的热带风暴及台风,常影响农作物收成。另外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寒露节气前后会形成“寒露风”天气,霜降节气前后会形成“霜降风”天气,影响农业生产。
人口
截至2023年末,海珠区常住人口176.83万人,城镇化率为100.00%。年末户籍人口110.9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100.00%。
经济
综述
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达到2086.93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342.95亿元,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742.05亿元,同比增长2.1%。海珠区GDP增速高于全国(2.3%)、省(2.3%)、市(2.7%),增速位居全市第六。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1:16.4:83.5,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8%和57.9%。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6.0%,经济密度达23.09亿元/平方千米,人均GDP达11.78万元。
2021年,海珠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2405.16亿元,同比增长9.3%。
2022年,根据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海珠区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达到2502.5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亿元,下降8.2%;第二产业增加值450.69亿元,增长5.5%;第三产业增加值2050.68亿元,增长0.6%。海珠区GDP增速高于市(1.0%),排名全市第5。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0.1:18.0:81.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7.8%,经济密度达27.68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达13.83万元。
财政
2022年,海珠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20亿元,增长24.1%,排名全市第1;其中税收收入29.13亿元,下降21.2%;非税收入40.07亿元,增长112.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8.13亿元,增长4.3%。
税收
2022年,海珠区税收总收入167.88亿元,下降30.4%,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38亿元。
固定投资
2022年,海珠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478.02亿元,增长14.8%,排名全市第1。其中,完成建设改造投资额208.39亿元,增长2.5%;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69.63亿元,增长26.6%。
人民生活
2022年,海珠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30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45419元,下降9.3%。
重点项目
2022年,海珠区牵头60个市“攻城拔寨”重点建设项目全年累计完成投资额196.0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1.7%。
第一产业
2022年,海珠区农业实现总产值2.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5.2%,比上年收窄17.5个百分点。全年蔬菜产量1.32万吨,增长7.0%;水果产量0.32万吨,下降19.6%;水产品产量0.32万吨,下降6.0%。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海珠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06.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9.4%。受国际形势影响,天然气价格迅速飙升,市场需求减少,规模以上供应业实现产值660.41亿元,下降10.6%。规模以上制造业受疫情期间停工停产影响,实现产值145.92亿元,下降2.5%。吸引超50家优质企业及都市工业项目落户,2022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长8.8%,排名全市第1。
建筑业
2022年,海珠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92.85亿元,增长2.0%。16家亿元以上企业实现正增长,3家龙头企业合共实现产值653.09亿元,增长5.4%,拉动行业增速4.0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22年,海珠区新引入30余家数字经济产业链企业,成立琶洲产业互联网联盟,筛选推广59个产业互联网运用场景,培育5个市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标杆案例。加快推进“琶洲算谷”建设,组建全国首个算法产业联盟——琶洲算法产业联盟,举办首届广州·琶洲算法应用国际大赛,认定首批3个算法产业基地,推动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落地,积极引进一批优质算法项目。加快布局游戏产业,组织召开3场游戏行业座谈会,推动企业游戏产业项目落户我区。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71.23亿元,增长22.5%。
2022年,海珠区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5.80亿元、349.58亿元。
会展文旅业
2022年,海珠区打造“数字+总部+会展”新高地,成立全市首个会展产业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包括28个单位,发布全区会展要素。全年举办展会83场次,展览面积305.7万平方米。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会展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4.26亿元、19.87亿元。
金融业
2022年,海珠区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0家,上市后备企业32家。2022年,全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8.70亿元,增长9.5%。
对外经济
2022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59.8亿元,下降22.0%。其中,出口额191.9亿元,下降23.6%;进口额67.9亿元,下降17.2%。全区实际利用外资26.15亿元,下降32.7%。
交通运输
海珠区是广州市能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重要通道。区内河涌密布,水上交通方便,不仅是广州市区内的重要水路航道,还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内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区内有客运货运码头,船舶可直达汕头海口三亚厦门等沿海城市。陆路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路网遍布海珠区,12座跨江大桥与市内各区相连,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横贯海珠区,广州地铁2号线广州地铁3号线广州地铁4号线广州地铁8号线、广州地铁18号线,广佛线广州地铁APM线通过行政区。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海珠区全年新开办公办幼儿园(区)2个,转制民办幼儿园(区)7个,实施中小幼扩班工程89个。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公办学位1.16万个。建有“1+X+Y”课后服务模式,“双减”渐显实效长效,全区近八成义务教育学校提供特色托管,开设素质特色课程1543门,午休“平躺睡”比例大幅提升至99.1%。新增区少年宫学校分教点3个,培育“双减”教研基地试点学校5个。10所学校获评广州市红色教育示范校,数量排名全市第1。实施教育集团2.0工程,新增教育集团成员校13个。完成9个校园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科学技术
2022年,海珠区有高新技术企业665家,其中“四上”高新技术企业363家。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2524件,增长17.6%。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10家。入选广州市独角兽企业6家,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1;入选未来独角兽企业13家,位居全市第3;入选广州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企业9家。
文化事业
2022年,海珠区出台《广州市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海珠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天油制作技艺”入选第八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素馨花传说”“广州剪纸”等5个项目入选市级名录。成立文物监测中心,完成兴仁书院等文物的修缮工程。南石头监狱遗址、第一次劳动大会旧址、赤岗塔获评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分馆78个。举办各类文化活动630场,开展第十届“中国(广州)潮流文化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艺术展演广州街舞专场”。
体育事业
2022年,海珠区出台《广州市海珠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新建重建社区体育健身设施49处,建成庄头智能体育公园。开展“海珠体育荟”活力海珠杯系列赛事、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活力海珠·乐满新春”线上乐游活动,新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02名,新增注册运动员1379人,新增注册射击、射箭、柔道、冰球、攀岩、速度轮滑和滑板项目。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海珠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58间。共有托育服务机构79间、普惠托育机构5家。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9家、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11家。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金额比例100%达标,开展医保定点一体化管理,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海珠区妇女儿童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海珠湾院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累计培训金牌家医163名、进阶课程家医25名、金牌护士29名、进阶课程护士12名,打造区域性联合医务工作室13间;组建家庭医生团队98支,其中全国优秀家庭医生团队1个、市级五星级家庭医生9名,建成中英合作全科医学培训示范基地1个、省家庭医生培训基地2个,全人群签约率39.69%,重点人群签约率78.28%。海珠区素社街道基立新村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社会保障
2022年,海珠区新增就业2.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657人。海幢街道杏坛社区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建立“一人一档”,实施“一人一策”,提供“1311”服务,分级帮扶就业困难人员1.64万人次。举办“海创季”第十季创业大赛暨第六届“海青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开展“粤菜师傅”培训1661人次、“南粤家政”培训6894人次、创业培训432人次。全区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2家,基地实有在创企业838家,带动就业7424人。
2022年,海珠区安排用于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支出104.75亿元,下降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8%。其中,教育支出37.02亿元,增长9.0%;卫生健康支出18.84亿元,下降8.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26亿元,增长17.8%。
截至2022年末,海珠区五大险种参保人数212.35万人次,下降1.8%。其中,参加养老保险50.03万人次,失业保险52.64万人次,医疗保险56.98万人次。全面落实低保低收、特困人员、困难家庭等认定提标,低保标准提高至1196元/人/月,低收入困难家庭认定标准提高至1794元/人/月,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至1914元/人/月,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标准提高至2808元/人/月。全年发放低保金、特困金、散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金、临时救助等保基本民生资金共计约7205.31万元,惠及约6万人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4285.74万元,惠及人次17.87万人次,增长2.1%。
2022年,海珠区建成颐康服务站134个、家庭养老床位2900张。全区现有长者饭堂58个,全年累计服务约28.4万人次。挂牌设立18个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困境儿童1075名。成立社区慈善基金18个,新增慈善空间31个。开展广州市海珠区“慈泉杯”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资助社会公益服务项目18个。与对口帮扶的大埔县、丰顺县共建产业园区全年引进重点项目12个,在全省率先建立支持对口帮扶地区“会展业帮扶”机制,支持和鼓励脱贫地区参加广交会、茶博会、乡村振兴展览会等,打响品牌知名度。全年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总额增长15.4%。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海珠得名于古代广州珠江中的海珠石。海珠石与海印石、浮丘石合称“广珠三石”,又称“羊城三石”“珠江三石”。在古代广州珠江河段中,海珠石居中,海印石在东,今海印桥、海印公园均因在海印石而得名。浮丘石在西。清代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李调元的《粤东笔记》、范端昂的《粤中见闻》中对“珠江三石”均有记载。
海珠石因长年受泥沙冲积,渐与珠江北岸陆地部分连接,民国十七年(1928年),被辟为海珠公园,民国二十年(1931),扩筑新堤(今沿江西路)时,与珠江北岸连成一片。民国二十一年至民国二十二年(1932-1933年),分别修筑建成的海珠路和海珠桥均以此命名。
民俗文化
海珠区大部分风俗与广州市其他老城区基本相同,区内东南部原为农村地带的居民传统风俗观念保留较多。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各种应节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地域特色,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增添趣味。民间诞会主要有正月十九“穿天补”、正月廿六“观音开库”、二月初二“土地诞”(社日)、二月十三“洪圣诞”、三月初三“北帝诞”、三月廿三“天后诞”、四月初八“浴佛节”、四月十七“金花诞”、五月十三“关帝诞”、七月十四“盂兰盆节”、七月廿四“郑仙诞”、九月廿八“华光诞”等,部分诞会已不再举办。
文物古迹
海珠区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琶洲塔、廖仲恺何凝香纪念馆、纶生白公祠及“乐善好施”牌坊、康乐园早期建筑、邓氏宗祠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海幢寺、纯阳观、古海岸遗址、赤岗塔等23处。更有黄埔古港遗址及黄埔村早期建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个。辖区内有纪念馆3处,邓世昌纪念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十香园纪念馆。
邓世昌纪念馆,位于宝岗路龙涎里邓氏宗祠内。为纪念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而设,以省文物保护单位邓氏宗祠为馆址,1994年9月开馆,占地4700平方米,是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位于纺织路东沙街18号,是以“广州大元帅府旧址”为名的,2011年底,建为纪念馆。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六年(1917年)、民国十二年(1923年)在此建立大元帅府,领导民主革命。纪念馆占地8020平方米,南北主楼属三层券拱式建筑。十香园纪念馆又称隔山草堂,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昌岗中路怀德大街内,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是岭南画派启蒙祖师居巢、居廉居住、作画以及授徒的地方,被誉为“岭南画派发源地”。面积约530平方米,内有3座普通平房。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曾在此学画。
琶洲塔,位于新港东路,又称海鳌塔,是清代羊城八景“琶州砥柱”一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外观9层内分17层,高59米。琶洲塔曾作为导航标志,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址。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古港遗址,位于新港东路黄埔村、石基村一带。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埔古港素有“粤海第一关”之称,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见证了“海上丝路”的繁荣。黄埔古村因黄埔古港而繁荣,人才辈出,至今保存着古港口、古宗祠庙宇、古民居和名人故居等众多建筑遗迹。
纶生白公祠,位于华洲街龙潭村内,白公祠俗称白家祠,始建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落成。白公祠西面有“乐善好施”花岗石牌坊,是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两广总督奉旨建立,是广州现存唯一表彰慈善家的古牌坊。祠与牌坊于2002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小洲东路,面积4.5平方千米,四面环水,古称“瀛洲”。元末明初建村,八卦型布局,村内的古建筑、小桥、古树、古巷、古码头、界碑石、古商业街等,都较好地保存下来。2000年12月列入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7年11月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最佳古村镇奖”。
方言
海珠区居民的主要方言是粤语粤语属汉藏语系汉族汉方言,由古代汉语演变而来,始于秦军征百越,在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中演变,逐渐形成近现代有着许多独特的词语、具有浓厚广州地方特色的地区语言,在形式上具有单音节词较普通话多等明显的特点。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外来人口增加、普通话普及推广,粤语在学校教育、政府机构、卫生医疗、科学研究、新闻传媒及大众娱乐等方面的应用逐渐减少。
风景名胜
广州塔,俗称“小蛮腰”,位于新港中艺苑路。2010年9月建成时为国内第一高塔,世界第二高塔,整体高600米。有观光、发射、展示三大功能。塔体白天银灰夜晚五彩,是广州的新地标,以“塔耀新城”被列入新羊城八景。
海珠湖公园,位于新滘中路南部,与广州塔、花城广场呈一直线。2011年9月开放。公园面积2248.3亩,其中湖心区1422.6亩,绿化配套用地825.7亩。海珠湖由内湖和外湖组成,外湖由6条河涌相连组成,环抱着圆形内湖,故被喻为“金镶玉”。
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位于赤岗,2002年底正式投人使用,是亚洲较大、世界第三大的多功能会展中心,每年两届的广交会在此举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创下两项“世界第一”:单体展馆面积最大—39.5万平方米;钢横架跨度世界最长——每个展厅的顶部由6个长达126.6米的大跨度预应力张弦梁钢管析架支撑。
万亩果园,位于海珠区东南部,主要由上涌果树公园、海珠湖、石榴岗河、龙潭果树公园、瀛洲生态公园和小洲村等景点组成。其中瀛洲生态公园1998年建成,总面积142公顷,种有各类果树5万多株,是广州最大的农业生态公园。
地方特产
海珠区主要有土华石碘龙眼、尚书怀荔枝、红肉杨桃、沥溶红嘴鸡心黄皮、仑头甜橙、大塘番石榴、岭南木瓜等。龙眼已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以小洲村出品的石破龙眼最为出名。著名糕点有成珠荼楼制作的小凤饼(又名鸡仔饼),21世纪初店已停业,但名饼制法早已传开,成为广州特色饼食之一。
荣誉称号
2020年7月,海珠区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年9月10日,海珠区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排名第38位。
2020年11月,海珠区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百强区”。
2020年11月17日,海珠区荣获2020中国楼宇经济领军发展城区奖。
2020年12月,海珠区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海珠区被评为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8月17日,海珠区入选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赛迪百强区”名单。
2022年7月,海珠区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40。
2023年3月,入选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排名第42名。
2023年8月,入选2023赛迪百强区,排名第40名。
2023年8月29日,入选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单位名单。
2023年12月,入选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2023),排名第33。
2024年1月,海珠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4年3月,入选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排名第44名。
2024年8月,入选2024赛迪百强区,排名第40。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5 00:35
目录
概述
建置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