纶生白公祠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纶生白公祠[Lúnshēng Bái Gōngcí]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龙潭村内。由白氏后人白纶生出资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动工兴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落成,建成时白伦生已逝,后人为纪念他,故名。白纶生出在龙潭村一个贫农家庭,发家致富后对救济穷苦人及家乡建设不遗余力,听闻湖南遭遇水灾,他也捐赠大笔赈灾款。两广总督将此善举奏知朝廷,光绪帝为表彰其善行,下旨赐建“乐施好善”牌坊。公祠占地面积 1000 平方米,墙壁用水墨青砖砌成,内部装饰精美,斗拱、柱梁以及柱基上雕刻的人物和动植物造型生动。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生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白纶生,家道贫寒,为生活所迫,15岁时到广州谋生,无钱付渡船费,被船家斥骂,同船一卖葵衣老伯替他付船费,方得成行。纶生到广州后,到他母亲同宗兄弟所开的洋行内做杂工。纶生为人诚实苦学,聪明有为,不几年即精通业务。白氏发家后,曾千方百计寻访卖葵衣老伯,终无结果,引为终生遗憾。此后,热心善事,他在广州创办一间爱育善堂,并每年拨款资助广州城西的方便医院(即今市一人民医院的前身)和四庙善堂;平时对贫苦者施粥、施棉衣、施棉被、施棺木等,从不间断,其后人遵其遗训,各种善行一直施行至1938年日本侵入广州才停止。同治十二年(1873年),家乡龙潭村西的西滘地区,有陈、卢、吴等姓数十人聚居于河涌边的茅寮,承租沥滘富家土地耕种,后因灾失收,交不够租,更无钱交“保护费”,被沥滘、瑞宝恶霸迫迁而纵火焚烧,茅寮、衣物付之一炬。陈、吴姓等人往广州求助于纶生,纶生即无偿捐赠土地72亩及搭茅寮用的竹、茅及衣物、棉被、白米、厨具、银两等,并将该地命名为西滘村。西滘人感其大恩,在建村后,于光绪十九年建一“报恩祠”并塑白纶生肖像以祀之。
白纶生不但乐善好施,也热心于教育事业,在他的资助下,当时全村儿童均免费入学,让人惊羡地提前实践起“义务教育”。光绪十六年(1890年)湖南省发生大水灾,农田失收,造成大灾荒,白纶生捐赠一笔可观的赈灾款,灾民感其恩,逢人便颂其善举。事为当时两广总督部堂李某上报清廷,皇帝于光绪十七年赐以“乐善好施”四字,令两广总督于白纶生老家龙潭村建立一座四柱五楼三门式石牌坊,以示表彰。而纶生白公祠亦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祠、坊同存百年,以弘扬与传承善德之传统。
地理位置概述
龙潭村坐落于广州市海珠区珠玑巷,再辗转来到了龙潭村。最早到龙潭村的有韩、杨、车、马、黎、罗、李等姓氏,其中杨、车、马三个姓在现在龙潭村的村头附近围垦了一个围,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取名叫做“三姓围”,后来叫成了“三盛围”。
从元代到明代,有其他姓氏人士陆续迁入,遂成了现在的黄、白、何、李、杜、吴、陈、梁等八个主要姓氏聚居在一起的自然村。这里四面环水,水乃是龙出没之所,又经常听说这一带有龙出现,故而取名龙潭。到了清代,龙潭村的行政管辖是: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河南保龙潭村。这段时间,正是龙潭村兴旺发展的黄金时期。古老村庄,早已被现代文明的建筑所包围。但细心留意的话,还是能找到一丝古旧的痕迹。那人字型的河流,贯穿淡雅的村庄,现代之中泛着龙潭村浓郁的乡土人情和风俗传统。四桥相连,仿似江南的水乡--小桥流水,古巷纵横,绿树成荫,还有辛勤劳作的村民。城市工业化的发展,让这村落失掉了古雅;此外,龙潭村沿河还有黄氏大宗祠等多座祠堂,百年细叶榕也遍布村中,堪称一景。
跨过一条新建的小桥后,看到的是一排高大挺拔布满枝叶的百年大榕树,使得这一条郁郁葱葱的河堤让人觉得非常惬意,跨过了一条又一条的百年小桥,又听到满街的外地口音,还有仍然是红红绿绿但毫无特色的握手楼,还有那夹缝中的百年古迹,一切的一切蕴藏一种特别的魅力。
建筑特点
郭子仪祝寿纶生白公祠坐东向西,三进两天井,左右两廊两舍,宽为23.3米,深40.6米,高11米。正间的廊舍,均以白石为地基,墙壁用水磨青砖砌筑,均为古建筑的遗存。主体建筑前的走廊由四根方方正正的檐柱支撑,每根檐柱的整体均由一块石料打凿而成,充分体现了广州地方建筑特色。檐柱上搭建了四根长短不一的房梁,呈阶梯形牢牢地将整个屋顶支撑而起。其中最下面的房梁从檐柱上凸出,其上“郭子仪祝寿”花纹浮雕图案栩栩如生,多达数百人物。
祠内的斗拱、柱梁、柱基均有精细的石刻、木雕、砖雕或灰雕,多种动植物图像,造型栩栩如生,线条流畅,颜色配搭十分得当,为广州同类建筑所罕见。正堂两侧的檐柱上,各雕有独特的“狮临风水”造型:两尊栩栩如生的大狮子,目视着祠堂的前方。白氏后人告诉记者,祠堂前方原是一方水潭,一对石狮可看住这些“风水”不致流失,这叫“狮临风水”。据了解,在龙潭村,还有一座黄氏大祠堂,建于清光绪年间,同样有一对“狮临风水”。这种独特的造型,现今在广州的大大小小的祠堂中已属罕见,堪称岭南一绝。
“狮临风水”的含义,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龙潭村一带原是河滩,内有一深潭,潭中有一条修炼成精的草龙,所以称为龙潭。深潭中的草龙每天一早便在水中游戏,翻江倒海,跃上蹿下,一时在潭面兴风作浪;一时又潜入潭底,玩够了便离潭上岸,腾到七星岗的石台,嚼嚼野草,晒晒太阳,十分惬意。但这样一来,可就不得了。草龙上石台,带来狂风暴雨,大片的农作物被吹毁,更厉害的是,草龙一时任性,不知天高地厚,掀起龙卷风,连屋带人都被卷上天空,四邻乡亲,苦不堪言。为了制服这条草龙,不让它随便上石台玩耍,当地父老乡亲便请教一位有法术的道士,道士说:只要建造两只石狮,狮头对着龙潭的方向,让石狮看管住这条草龙,就可风调雨顺,这条草龙也不敢再胡作非为了。后来遵照此说,双狮把门,倒也不再遭水难。
发展历史
纶生白公祠雕刻了对联的木柱子在西约密如蛛网的小巷里穿梭。耳边飘荡着各地不同口音,两侧是密密麻麻的几层高的握手楼,抬头望,只能看到一线蓝天。正当你要惋惜它的变迁时,却蓦然发现,脚下仍是那行走了数百年的麻石板,它们曾承载了一代代龙潭村人无数的梦。在这一片灰色的“火柴盒”中左穿右拐后,一座规模宏大的古老祠堂出现在眼前。它位于龙潭小学旁边,远远望去,那色彩斑斓的人字形封火山墙、雕刻精美的灰塑博古脊,令人眼前一亮。渐行渐近,只见祠堂厚重的大门此刻紧紧锁闭,上方的石门额,“纶生白公祠”五个金色大字闪闪发亮,两边是一副对联:“清芬长庆集,遗爱报恩祠”。这是龙潭村目前保留下来的唯一一间白氏宗祠,也是最精美的一间。清代同治十一年(1872年),白纶生出资动工兴建这间祠堂,精雕细琢,历时27个年头,直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完成。建成时,白纶生早已去世,村民缅怀这个大善人,于是称该祠为纶生白公祠,俗称白家祠。
纶生白公祠共有前后四进,分左右三路,。这座乡间祠堂修得非常精美。那磨得光滑的青砖墙,历经百年,依然平整得像用熨斗熨过一样;地上的白泥地阶砖,历经岁月洗礼,虽然有的地方出现小窟窿,但异常笔直的结合线,明显可以看出当年工匠的苦心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细节处的精致:无论是斗拱、柱梁,还是柱基,都有精细的石刻、木雕、砖雕或灰塑,造型生动,繁而不乱,细心端详,像是欣赏一件件艺术品。尤其是正间檐帘的描金木雕,线条流畅,配以当时仍很少有的彩色玻璃装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闯进祠堂大肆进行搜掠,当时,栏杆上有一只衔珠石狮,日军想把里面的石珠拿走,就用刺刀把狮子的牙齿打碎,但石狮各部分结合太好了,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把珠子取出来。在龙潭村村民眼中,这间祠堂和庙宇一样,有着一抹神秘色彩。据说白纶生去世后,有村中父老梦见他身穿官服,坐在公堂,劝人为善,因此人们纷纷传他死后为神。当年,纶生白公祠落成之时,南海名士潘衍桐曾撰贺联,下联是:“生而为正士,殁合为明神,比岁口碑流播,谓此老主持冥律,梦中来告,劝善浑如在世时”。里面所说的,就是白纶生死后为神的传说。
附近景观
1.除纶生白氏祠和“乐善好施”牌坊外,村小内教学楼右侧还有一座建于清光绪五年的“抚孤有成”牌坊,由于墙外的建筑用帆布将牌坊挡住,不注意看很容易忽略。此外,龙潭村沿河还有黄氏大宗祠等多座祠堂,百年细叶榕也遍布村中,堪称一景。
2.村中最近在修路,踏访龙潭,最好避开雨天。由于幼儿园迁出,纶生白氏祠大门一般紧锁,若探究细部而不得,可绕出校园,到祠堂边一处民居,借用阳台从上俯视,祠堂的规模与布局,仍尽收眼底。
参考资料
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民政局.
结果公开.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公布《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的公告.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2 10:2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