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塔,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
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
高层建筑。
塔的定义
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
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梵文音译“施坡”(Stupa)
巴利文音译“
塔婆”(Thupo),别音“兜婆”或称“浮屠”汉文意译为“聚”、“高显”“方坟”、“圆冢”、“灵庙”等,另有“舍 利塔”“七宝塔”等异称。
古塔概论
古塔的源流
“塔”不是中国固有的
建筑形式,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一种新的
建筑类型。佛教源于印度,塔也是从印度传来的。
塔是用来保存埋葬舍利的建筑物。舍利是梵文(
古印度文)的音译,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弟子们将其火化,得到许多五光十色、晶莹剔透且击打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以后,凡是德高望重的僧人圆寂后的骨齿遗骸,也称为舍利。由此可见,舍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神圣之物,特别是早期释迦牟尼的舍利,更是
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为了表达对佛的虔诚信仰,信徒们争相供奉,于是保存舍利的建筑物“塔”就应运而生。
中国佛塔源于印度的窣堵坡(Stupa),翻译成中文最常见的是“浮屠”,后来中国人创造出“塔”这个字,借用梵文“布达”(
Buddha,佛陀的意思)的音韵,加上中文的
偏旁部首“土”组合而成,表示埋藏佛的土冢。
印度的塔有两种:一是埋藏舍利的窣堵坡,属于坟冢的性质;二是举行
礼佛仪式的“
支提”(Chaitya),类似庙宇形式。
印度最古老的窣堵坡是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桑契(Sanchi)大塔。桑契大塔内部砖造,外表覆以红色
砂石片,自下而上,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台基、覆钵、宝匣和刹杆。台基和覆钵平面都是圆形。台基高4.3米,直径36.6米。覆钵是半球体,高12.8米,直径32米。宝匣(梵语为Harmika)为方形,四角正方位,是奉藏舍利的地方。宝匣之上建刹杆,杆上饰以
相轮(
梵语Chhatra,伞的意思),相轮的数目自一至三、四、五、七、九不等。
古塔的构造
堵坡本是
半圆形土冢,但传到中国之后,结合各种建筑形式大放异彩。中国塔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地宫用于埋葬舍利,采用中国陵墓地宫、墓穴的方式。地宫内主要安放的东西是一个石函,内中层层函匣相套,最里面一层就是放佛舍利之处。二是塔身,用于供奉佛像,登临等用途,是塔的主体部分;三是塔刹,中国匠师将窣堵坡尊崇抬高置于塔顶,就变成塔刹。我们可以从现存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中看到最早中国塔的形象。除此之外,早期著名的中国塔还有东汉永平十一年的洛阳白马寺浮图(《
魏书·释老志》公元68年),
中平五年至出平四年(188-193年)
徐州浮图祠(《三国志·刘繇传》),以及北魏熙平元年(516年)
洛阳永宁寺浮图(《
洛阳伽蓝记》)等等,都是楼阁式的高塔。
法门寺
八重宝函是用来装舍利的器具,是
唐懿宗赐赠的,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
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但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录皿)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层层相套的宝函其质地分别为金、银、玉、木,每层宝函外均用银锁锁上,并以丝带或绢袱包裹,金塔基的银柱就是套放供奉舍利的地方。宝函和金塔,做工精细、造型优美,精雕细琢,世所罕见。
古塔的用途
古塔在用途上,有了许多发展和变化,超越单纯佛塔的限制,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登高望远,当塔还是窣堵坡坟冢的时候,不论从对佛的尊崇上讲,还是就其圆形覆钵的形式上说,都不宜攀登。
印度塔与中国楼阁相结合,产生了这种最为广泛的用途。南北朝时文学家
庾信写有《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的五言诗。唐宋以后,登塔之风更盛,西安大雁塔的“雁塔题名”,成了文人学子追求向往的美事。
二是了望敌情,塔不但高大而且隐蔽,还可以住歇,作为观察敌情,防御射击都能发挥极大的优越性。例如河北
定县的料敌塔,定县是北宋与辽交界的定州,北宋将领们决定在城内
开元寺建造舍利
宝塔,甚至直接取名料敌塔。工匠们也将塔的高度修到当时的极限84米,这也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当人们登上塔顶,极目四望,
冀中平原的山水形势尽收眼底,一目了然,宝塔的军事作用昭然若揭。
三是导航引渡,由于古塔高耸挺立,很远就能看到,所以许多古塔成为港口码头的重要标志。福建福州
马尾港的
罗星塔在
世界地图上早被列为重要的航海标志之一。福建泉州的
姑嫂塔、
六胜塔都是航海的标志。安徽安庆的
迎江塔屹立于长江转折处,“点燃八百灯龛火,指引千帆夜竞航”就是描述迎江塔的诗句。
四是装点河山,美化风景。许多古塔成为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象征。例如
延安宝塔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
苏州虎丘塔是江南秀丽的名片等等。古塔已经成为许多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塔的制度
佛塔和寺院密不可分。早期佛教徒崇拜塔,将塔作为对佛的崇拜,也就是说,塔即是佛。魏、唐至宋之间,塔在寺院中的位置发生许多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对塔崇拜重视的程度,根据考察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中心塔院制度:一间寺院建造一座塔,不建大殿,以塔为主,周围群房,将塔作为主要崇拜物。例如河南
嵩岳寺就是一个方形塔院。
前塔后殿制度:寺院以轴线对称布局,山门内为塔院,塔院内建塔,塔后见佛殿等建筑,这种布局将塔作为主要崇拜对象,如山西洪洞
广胜寺。
前殿后塔制度:寺院以佛殿为主,塔建在佛殿之后,退居次要位置。这种做法通常是宋代和宋以后的布局方式。例如,辽宁锦州
广济寺。
寺院双塔制度:唐宋两代寺院常建双塔,位于寺院大门前,或大殿前,一东一西,双塔造型基本相同。例如,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辽宁
北镇崇兴寺双塔,云南昆明
大德寺双塔。
塔殿并列制度:在寺院中,佛塔与佛殿并列布置。这种布置说明塔和殿同为佛,同为崇奉的对象,同样重要。山门之内,东殿西塔,相互对峙。因为西方是日落之处,万物的终结,佛的世界,涅槃的归宿。塔殿并置布局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唐代,宋辽时期继承并发展。例如,例如陕西周至大秦寺,日本
法隆寺。
历史发展
东汉三国塔
佛教于东汉大规模传入中国以后,与盛行的神仙崇拜相结合,也许在当时的民众看来,
西域佛陀与本土仙人差别不大,从而将其置于高楼之上便在情理之中。东汉末年,在江淮之间,开始建造佛塔。初平四年(193年),
丹阳人
笮融擅自截留三郡钱粮,在
下邳城南建造浮屠寺,寺内佛像外涂黄金,披锦彩袈裟。寺中塔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每面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称为“
九镜塔”。塔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诵读佛经。每到浴佛会时,参观拜佛的百姓多达万人。笮融在下邳所建佛塔,成为我国早期佛塔的典型,影响直至唐初。
《吴志·刘繇传》:“笮融者,丹阳人。初聚众数百,往依
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丹阳运漕……乃大起浮屠图寺,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束观及就食者万人。”
吴
赤乌十年(247),
康僧会至吴都建邺(南京)弘扬佛教时,
吴王孙权信其教而创建初寺,并建
阿育王塔,据传系阿育王八万四千塔之一。寺在建邺城
聚宝门外,为江南最早建立的寺院。
明万历《
金陵梵刹志》:“在都城外南城,地离聚宝门一里许,即古之
长干里。吴赤乌间,康僧会致舍利,
吴大帝神其事,置
建初寺及阿育王塔,实江南塔寺之始。后孙皓毁废。”
两晋南北朝塔
280年,
晋武帝灭吴统一中国,但门阀政体加剧
社会矛盾,动摇王室基础。
八王之乱和其它外患,导致胡人南侵,
西晋灭亡。317年,
司马睿在
建康(今南京)即位,为
晋元帝,东晋建立。东晋与北方的十六国并存,史称
东晋十六国。420年,
刘裕废
晋安帝,建立
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南朝(420-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439-589年)包含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和北周五朝。在不安宁的环境中,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凿石窟建寺塔,盛极一时。
东晋在
吴国建初寺的基础上,建造长干寺。《金陵梵刹志》:“晋太康间,刘萨柯掘得舍利于长干里。
晋简文帝咸安间(371-372年),敕造三层长干塔。
梁武帝大同间,诏修长干塔,
南唐时废。”宋释道生题长干塔诗:“舍利无端应念来,浮图平地拥
崔嵬。当年不假金鎚力,争得光明耀九垓。”出土“梁长干寺
如来舍利塔砖”,铭刻“大同三年
岁在丁己十月十五日敕造长干寺如来舍利塔砖
陈庆之造”。据载,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超过500座,与同期
北魏洛阳的盛况不相上下。晚唐杜牧诗《
江南春》:“千里荤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迄今所知,这一时期佛塔仅长干塔一座。事实究竟怎样,有待深入探讨。不难推测,佛寺如此众多,佛塔应该不会很少。
北朝佛教更盛,从
平城(今大同)到洛阳各地,都曾大量建造佛寺、佛塔。北朝期间以北魏最繁盛,在北魏一百多年间,寺塔林立。
隋塔
隋代立国仅37年(581-618年),但由于皇帝喜奢华,大兴土木,故建造了大量的宫殿、寺塔等。佛教盛行,隋
文帝杨坚为其母祝寿,分三次在全国各州建塔约100多座。据
刘敦桢先生研究,所建都为木塔,由于兵火均未保存下来。在多年的
野外考察中,山东历城四门塔是
隋塔唯一实物。不过,大量建塔碑文可资佐证,唐
释道宣《
广弘明集》卷十九中,有文帝“立舍利塔诏”。
唐塔
唐代广泛吸收
外来文化,佛教得到很大发展,所
建佛寺及佛塔数量甚多,分布地域也很广。现存唐塔有几个集中地:一是中原一带,以河南
嵩山为主;二是关中一带;三是山西一带;四是
云南大理下关一带,存有南诏塔八、九座;五是北京房山一带。近年在
吉林发现一座渤海国的塔。唐塔的现存总数,大约百余座。
唐塔平面以方形为主,少见六角、八角或圆形,其原因在于延续早期塔对
木结构房屋的模仿。砖塔外观主要有两种,一为楼阁式,一为密檐式,形体都很高大,青砖砌筑,灰浆采用黄土泥。内部结构多呈空筒状,各层设置木扶梯,年久腐烂,或遭火灾后,内部成为一个空筒。
唐代大型塔中多为砖塔,常不设基座,塔身拔地而起,门洞分券形和方形两种。密檐塔的第一层较高,二层以上逐步缩减,轮廓优美。塔身一般不做雕刻,很少使用斗拱。檐下多用
菱角牙子叠涩,檐上多用反叠涩。塔门仅开在第一层,其余各层很少。
塔刹北方一般用砖、石,造型粗壮;关中及南方塔刹则多用金属制作,极其细致。云南
昆明、大理附近的塔刹高大,四角还有
金鸡作装饰,未见于他处。
唐代小型塔中多为石质墓塔,便于在塔身雕刻,如在门侧雕刻
四大天王、力士或飞天等。山西原平县城外的唐代方形石塔,塔刹部位雕刻城墙、
城楼、
角楼、高阁,具有史料价值且十分壮丽。
南诏时值唐贞观至
天复年间,历时250余年,是以
乌蛮为主体,包括
白蛮等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全盛时辖有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被贵族
郑买嗣所灭。当时佛教盛行,大量建寺造塔,但存留至今者只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为
石钟山石窟,在云南
剑川县,保留至今十分完整。第二部分为砖塔,南诏吸取
中原文化,并请中原匠师参与建造,故其式样与中原地区的塔相同。
五代十国塔
唐以后,自907至960年的半个多世纪,为五代。这一时期战争频繁,佛寺佛塔的建造较少。但在南方的闽和吴越两地,由于
王氏和
钱氏政权实行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崇信佛教的偏安策略,出现过若干座著名的寺塔,闽如
福州于山白塔、福州
乌石山乌塔等。吴越如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杭州凤凰山梵天寺塔、西湖雷峰塔、
灵隐寺双塔、临安功臣山塔、黄岩
灵岩寺塔、
义乌双林寺铁塔等。此外,其他著名的佛塔还有南京
栖霞寺舍利塔、山西平顺
大云院塔等等。
五代十国塔的平面从方形过渡到六角形及八角形,雕饰渐渐复杂,极力模仿木构建筑。内部结构,由空筒式逐步向回廊式、壁内折上式过渡。楼阁式塔显著增多。
福州于山白塔,唐天佑元年(904)闽王
王审知为超渡父母亡灵而建,相传挖塔基发现一颗明珠,定名“
报恩定光多宝塔”。高七层41米,平面八角形,内以砖砌,外用木构,顶有相轮塔刹,塔壁及门面绘有
金佛像。
福州乌石山乌塔,与于山白塔遥遥相对,原名“
崇妙保圣坚牢塔”。永隆三年(941),王审知第七子
王延曦在唐“
净光塔”旧址上重建九层塔,到七层时王延曦被臣属所杀,工程遂告结束。塔为八角七层,通高三十五米,每层塔壁均有浮雕佛像,共有四十六尊。
虎丘云岩寺塔建于后周显德六年至北宋建隆二年(959-961),曾多次被焚,屡加修葺。砖结构阁楼式,平面八角形,共七层,通高47.7米,由下而上逐层收缩,轮廓微呈弧形。塔身有平座、
腰檐、柱额、
斗栱及门窗等结构,八面的正中都开辟有壶门。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始建于隋,原为五层方形木塔,南唐(937~975)重建为实心的密檐式石塔,五级八面。自下而上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3部分,通高18米,全用白色石灰岩石砌造。塔座自下而上为基座、须弥座和仰莲座。
山西平顺的
七宝塔在大云寺前,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平面八角形,二层总高6米,通体
青石雕凿,基座束腰处有
伎乐人,多呈胡人面孔,有的吹奏,有的舞蹈;塔身雕凿精丽,有金铜力士、蛟龙盘柱等。
宋塔
从960年始,宋历时三百余年。宋初经济繁荣,佛教发展。佛塔建造达到高峰。宋代佛塔中少数兼作其他用途,如瞭望、标志、引航等。唐及唐以前的寺院以塔为中心,所以塔在殿前,或自成
塔院。宋代寺院则以殿为中心,所以塔在殿后,或在殿旁,形成塔和殿并列的格局,如陕西
周至大秦寺。建在寺院东南角的塔主要起标志作用,如山西
交城玄中寺塔、浙江天台国清塔,从很远就可望见。唐塔平面多为方形,宋塔平面多为八边形,这种塔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少数塔为六边形,也有方形平面的塔,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宋塔中常采用砖木
混合结构,玲珑轻快,但弱点是木构件腐烂之后,难于维修。
宋塔类型可以分成两类:一是体量较大的楼阁式塔,占全部宋塔的80%以上,其中又可分为带外廊与不带外廊两种,显著特点是都能登临。宋代建造的楼阁式塔较多,是对早期建筑的模仿,凡宫殿、
衙署、
学宫、寺院、庙宇、陵墓,乃至大型住宅里,楼阁都是建筑群的重要成分。另一类是体量较小的实心塔,包括造像塔、宝箧印塔、无缝塔三种。还有一部分塔外观为楼阁式,实为实体的雕刻。例如,
瑞安观音寺石塔,建于
熙宁元年(l068),塔身六角形,直径2.1米,原有七层,现剩六层,高约8.2米。
宋代楼阁式塔的一个特点是,在砖石塔身上模仿木结构样式,有分间、柱额、梁枋、斗拱、平座、
挑檐、门窗等。宋塔上常见平座,但北宋时挑出甚短,只是一种示意;南宋时则出挑较远,如上海
龙华塔。宋塔各层都有门窗,多数塔将门窗在各层错开,上下不在一条线上,塔身比较坚固;有的将上下各层门窗置于一条线上,遇到地震时,易于遭到破坏。南方宋塔的门楣、窗楣尚存古制,呈圭角形或三卷瓣形;北方宋塔的门窗洞口则呈券形。
宋塔的建筑材料,有木、砖、石、铜、铁和琉璃等。木塔仅东京开宝寺塔以及临安梵天寺塔,现已不存。砖塔数量最多,至今大部分完整保存。石塔只在福建、四川等省有些实例,如泉州开元寺
双塔、
邛崃高兴寺石塔。琉璃塔中大型的如河南
开封佑国寺塔,塔身贴满琉璃。
宋塔结构除沿用
隋唐的空筒式外,创造了新型的壁内折上式。这种
结构方式将塔身、楼层、塔梯三
部分结合在一起,使横向与纵向构成一个整体,大大增强了砖塔的
结构强度。
辽塔
世纪,
契丹族崛起,占据北方大部平原地区。947年,
耶律德光建立大
辽国。辽代吸取中原的
建筑文化,京城、宫殿、庙宇、佛寺等,都仿照汉族样式。都城定于上京,在今
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县境内,后又陆续建设
东京辽阳府(今
辽阳市);南京
幽州府,
开泰元年(1012)改称
析津府(今
北京城西南);西京
大同府(今大同市);中京
大定府(今内蒙古
宁城县)。辽代各位皇帝都崇信佛教,不但在五京城内大量建造寺塔,也在各州城建造。
上京城佛寺大部被毁,仅南塔与北塔留存下来。东京区包括今
辽阳、
铁岭一带留至今的塔,有
沈阳塔湾白塔与
辽阳白塔(前几年被拆除)。中京区包括义州、成州、相州,尚存大塔寺、小塔寺、相州精严寺塔,
塔营子塔,十家子塔,红帽子塔等。
锦州区包括今
锦西、
兴城、
绥中、
海城周围地区,有锦州
大广济寺塔、绥中
塔子沟塔、兴城大塔、锦西安昌岘塔、
海城金塔和银塔等。西京区包括今大同、
应州、
灵丘等地区,有大同
上华严寺、
下华严寺,应州释迦寺,
灵丘觉山寺等。
蓟州区包括今
昌黎、丰润两地,其观音寺和天官寺均建有塔。南京区及今北京地区,如天宁寺、云居寺。云居寺内原有南北两座塔,南塔已毁。北塔平面八角,高20米左右,将楼阁式与喇嘛塔相结合,是一种成功的创造。琢州区包括今新城、
涞源、
易县几地,尚存太宁寺塔、
普寿寺塔等。
辽代寺院规模不等,有的建塔,有的不建塔。在有塔的寺院内部,都将塔建在
中轴线上,或大殿前面,或山门之内,完全依照唐代布局。从寺与塔并存的山西灵邱
觉山寺、
辽宁朝阳
凤凰山云接寺、内蒙古喀喇沁左旗精严寺、河北蓟县观音寺、辽宁锦州
大广济寺等,都可发现这一特点。
辽代砖塔多密檐式,第一层塔身特别高(4-6米),这段约占全塔的1/5,逼真模仿木结构。内部多为实心结构,因为
北方地区一年之中寒冷时间长,且多风沙,不适合登临眺望。
辽塔基本形制相同,平面多为八角形,有繁复的基座。此外辽塔也有少量楼阁式塔,如河北
涿州一部分塔、西京区
万部华严经塔、上京区
庆州白塔,都是模仿唐塔的结果。
辽塔台基大都扁而平,距离地面砌出70-80厘米高度,平直无雕刻,例如辽宁锦西塔子沟小塔与上京南塔。少数将台基做成很大的
侧脚,如辽宁
义县嘉福寺塔,有的将台基砌得宽大,比基座宽出甚多。辽塔的门以券形为多,不同于唐宋塔
多开方形门洞。券门内常施佛像,使之具有佛龛作用。
辽塔中比较重要的都层层做斗拱,彻底模仿木构建筑。用砖制做的斗拱,有砍磨与烧制定型两种方式。塔身大多雕刻佛像、伞盖、飞天,以及
建筑形象如塔、经幢、城楼、角楼、飞桥、城门、城墙等。
金塔
公元1115至1234年,在我国东北,金取辽而代之。上京
会宁府在今
黑龙江省
阿城县,又设六京分管各区域。金代皇室也崇信佛教,故寺塔在其统治区内得到较大发展。金代寺院中多数建有佛塔,但保留到今的不多,大致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仿唐塔,以洛阳
白马寺塔、河南
陕州宝轮寺塔等较具代表性。方形平面、内部空筒、外部密檐,轮廓优美。檐下做菱角牙子砖,以叠涩砖层增加弧度。塔身无雕刻。各层施门窗,上下相对。第二种仿辽塔,为数较多,如辽阳白塔、辽宁开原石塔寺塔、北京昌平银山大延圣寺塔、吉林
农安塔等。第三种为金刚宝座塔,如正定大
广惠寺塔,此塔是中心一座大塔,角部四个小塔,造型奇特。我国现存这种类型的塔,仅此一座金代,其余皆为元明清遗物。第四种为幢式塔,一般体型小、多系石材建造,如北京
潭柘寺塔林中几座石基塔。
总之,金代塔除仿唐、仿辽两大类外,其余没有统一风格,也不成体系。造成此种情况之原因是,金代尚未发展就灭亡了。
元塔
从忽必烈
至元八年(1271)建国,到惠宗
至正二十八年(1368),元历时近100年。元代推行
喇嘛教,建寺造塔甚多,大部分是藏传寺塔。北京妙应寺白塔,是一座大型喇嘛塔,建于至元八年(1271)。这座塔的设计有尼泊尔人阿尼哥参与。
昆明官渡镇
妙湛寺,建于元泰宣四年(1327),原有东西双塔。道光十三年(1833)大地震,西塔倾记,仅余东塔。密檐实心方形砖塔,十三层,高17.5米。第一层塔身特别高,第二层以上叠涩出檐。东南西北各辟一窗洞,上下在一条直线上。塔顶以相轮作刹,四角各立金鸡一只,尚存唐代风格。
元代的汉式佛塔均仿照中原地区的标准建造,建成楼阁式或密檐式,数量不多,也无特殊创造。
明清塔
明清两代
经济文化一度发达,建塔超过千座。帝王们信佛又信风水,故建造佛塔以外,还建造
风水塔。制砖业发达,故砖塔甚多,仅南方有一些砖木或砖石混合塔。明塔中百分之八十为楼阁式,平面以八边为主,也有方形和六边形。大型塔多为八边,多十三层,每层有塔室。楼梯多为壁内折上式。层层有檐,顶为金属刹。塔的构造继承宋代,将楼梯、楼层、外壁三者结合,空筒结构很少,都有台基和基座。门窗洞口,南方开圭形或壸门形,北方开券形。明清塔中还有阿育王式、喇嘛式、金刚宝座式,种类齐全,但总体质量不如宋代。
建筑材料
土塔
夯土方式在早期
建筑史颇为常见,它取材方便,建造简单,成本低廉。但是由于塔的体量一般都高大而细长,夯土本身的力学性质并不适合,特别在土质松软降水丰沛的地区很难保存。现存土塔集中于我国西北黄土资源丰富、降水量较少的地区,主要形制为体形粗壮的覆钵式塔。
克孜尔尕哈土塔在
库车县城西10公里处,建于东汉末年,东西底边长6米,南北宽5米,上建了望楼,残高16米,实为
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
烽燧遗址。高昌土塔建于
东晋咸和二年(327),在
吐鲁番市以东约40公里的
高昌故城佛寺内;以
土坯为结构结构,残高三级(原七级)12米,多角形,塔基为方形,基上为圆形塔座,以承托高大的塔身;每级都有短檐,下有斗拱;传说玄奘当年曾住此寺。
木塔
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木塔也是中土起源最早的塔,史载三国时“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塔就是将
窣堵坡置于重楼顶端。早期木塔借鉴了很多
房屋建筑的技术,从斗拱、椽、枋、梁、柱等
承重结构到门窗栏杆等,二者之间都非常相似。
由于建造技术的限制,最初常用
夯土筑起塔心,作为木塔垂直的依托,各层的水平
木作均直接或间接地与塔
心相连。随着技术的提高,夯土的塔心被木柱所取代,这极大扩充了塔内空间。但要找到足够高大笔直的木材作为中柱极其困难,塔高也就被中柱的高度所限制。
辽
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
山西应县木塔,是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其内没有中柱,而是由各层塔身周围的两圈木柱将塔的
荷载层层向下传递,这种独特的力学设计比中柱式结构更合理,使得应县木塔历经千年而
屹立不倒,成为现存最古老的木塔。
砖塔
砖塔在各类塔中数量最多,这是由砖的材料性质所决定的,砖由粘土烧制,其在结构上的
耐久性和稳定性与
石材接近,远胜于夯土和木材,又具有易于施工的特点,可以相对轻易地砌出各种造型并进行各式雕刻。明清两代,制砖工业迅速发展,各类砖塔大量涌现,以至于难以见到其他材料建造的高塔了。
虽然砖的性质非常适合,但是由于木材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主流地位,砖塔外观大多模仿木构,斗拱梁柱枋椽额一应俱全,这样的做法美则美矣,却不能充分发挥砖材本身的优势,实际上已经成为筑塔技术的一种限制。在塔的内部,多采用乱砌法,即砖在塔心随意堆积,但是为了保证结构坚固和美观,塔身表面的砖块则须有序砌筑,一般采用长身砌或长身丁头砌两种技法。
塔砖之间的粘合材料也是对砖塔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唐代砖塔多以粘性稍差的
黄泥为
灰浆,宋辽以后在黄泥浆中加入一定的石灰和稻壳,使其
粘合力有所增加。从明代开始,砌塔全部使用
石灰浆,使得明、清塔的稳定性有极大提高。以砖砌成的塔也有一些弊端,尤其是砖塔之间的缝隙多,特别在南方极易生长植物,无论杂草还是树木,根系深入塔身后都会逐渐破坏塔的结构,甚至最终导致塔的坍塌。
杭州
西湖南岸的雷峰塔,北宋
太平兴国二年(977)吴越国王
钱俶所建,南宋
庆元年间重修,八面五级,砖砌塔身,外建木构楼廊。清末民初,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等
特异功能而屡遭盗挖,1924年9月25日轰然倒塌。
蓟县盘山
定光佛舍利塔,花岗石须弥座之上,是三层砖雕仰覆莲花和砖砌塔身。在
天成寺大殿西侧,辽天庆元年(1111)建,八角密檐式,高22.63米。塔基为通体饰淡黄色,与天成寺、
翠屏峰交相辉映。
福建
晋江海安镇安平桥头白塔,砖砌楼阁式,南宋绍兴八年(1138)建。高22米,六面五级,塔檐叠涩出挑,各层角作倚柱,塔身中空,有梯可达塔顶。
石塔
中国传统建筑,素来对石料的使用有所抑制,但由于石材的性质非常适合建造纪念性的高塔,因而石塔为数不少。石塔中的小型塔居多,常见有经幢式塔、
宝箧印塔、
多宝塔、覆钵式塔以及缩小的密檐塔和楼阁式塔。体量高大的石塔很少,其建造无疑需要较高的技巧。这些石塔有的采用巨石建造,更多则是使用小块石,依照砖塔的装配方式砌筑,外观上多仿照木构。由于石材和木材在材料性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极耐压而不耐拉,后者则耐压和耐拉的能力相近,因而仿木构的石塔不能充分发挥石材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塔的发展。
今存少数采用巨石建造的高大石塔,主要分布于福建沿海。泉州
开元寺东西塔,相距约200米。西塔名仁寿,南宋
绍定元年至
嘉熙元年易为石塔,八面五级楼阁式,高44.06米。东塔名镇国,南宋嘉熙二年(1238)易为石塔,八面五级楼阁式,高48.24米。
三清山风雷塔,宋建,在
上饶三清山
龙虎殿北的悬崖上,以悬崖上的巨石为基,塔底、塔身、塔顶三段分别用花岗石砌成,高2米,五面六级,塔顶为攒尖式。
灵隐寺双石塔,在杭州灵隐寺
大雄宝殿前,北宋
建隆元年(960)建,相距42米,都为八面九级楼阁式,高约12米。
琉璃塔
琉璃塔就是在砖表面贴琉璃的塔,从本质上讲,也是砖塔的一种。因为琉璃仅在塔的表面,内部仍用砖砌筑。在中国古代,琉璃是一种受到严格控制的建筑材料,只有获得官方特许才能使用,因此琉璃塔的数量非常少。现存的琉璃塔大多是敕建宝塔:有的通体用琉璃贴面包裹;有的仅在特定部位如转角、塔檐等处贴附;有的则用琉璃烧制出浮雕造像贴在塔面。琉璃色彩多样,表面覆盖着一层光亮致密的釉层,因而可以很好地抵抗日晒、风吹、雨淋等
风化作用,很好地保护建筑物。
广胜寺飞虹塔,在山西
洪洞县,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八角十三级楼阁式,通高47米。由下至上逐层收缩,形如锥体。塔身镶黄、绿、蓝三色琉璃烧制的屋宇、神龛、斗拱、莲瓣、角柱、栏杆、花罩及
盘龙、人物、鸟兽和各种花卉图案,绚丽多姿,金碧辉煌。底层塔心室内有华丽的琉璃藻井。
开封祐国寺塔,北宋
皇祐元年(1049)建。因用似
铁色的褐色琉璃砖砌成,俗称“铁塔”。高56.88米,八面十三级,底层每面阔4.16米,向上逐层递减。塔身遍砌花纹砖,上有
飞天、麒麟、菩萨、乐伎、狮子等50余种图案,造型优美,神态生动。
颐和园多宝琉璃塔,在北京
颐和园万寿山后山。清乾隆十六年(1751),为
皇太后六十寿辰而建。高16米,为八面不等边七级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塔。整座塔身用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砖镶嵌而成。是北京现存琉璃塔中,造型最优美、颜色最丰富的一座。
香山琉璃塔,在北京
海淀区。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进京,乾隆为他建造了“
宗镜大昭之庙”,此塔就建在庙内。高30余米,八面七级楼阁式,外形似密檐式,檐部外挑,檐端共挂有56个铜铃,风吹时齐响。各层有窗,墙面用琉璃砖镶贴。
铜塔和铁塔
金属材质的塔为数很少,体量也很小,大多是作为工艺品而存在的,常见的制塔金属有:铁、铜、银、金等。金属塔大多
整体铸造成型,由于工艺本身的限制,大型的金属塔非常少,有限的几座大塔也是用铸造部件组装而成的。因为
金属材料的
热膨胀系数普遍比木、砖、石等传统材质高,而且多存在锈蚀问题,所以金属材料不是砌筑高塔的优良材料。
作为建筑物的金属塔兴起于五代十国时期,宋明两朝铸造过一定数量的铁塔。作为工艺品的金属塔就相对较多了,它们大多以金银等贵重金属制成,造型精美细腻。
玉泉寺陵金
铁塔,原名“
佛牙舍利宝塔”,我国现存最高的铁塔,在湖北
当阳县玉泉寺前,宋
嘉祐六年(1061)用生铁铸造;高约17.9米,重53.3吨;八面十三级,分段冶铸,逐层叠装,不加焊接,形体挺拔纤瘦。
甘露寺铁塔,又称魏公塔,在
镇江市甘露寺旁。唐建石塔,宋元丰年间改铸铁塔,高九级。
明万历十年(1582)被风吹倒,重修为高13米,八面七级楼阁式。每层四门八窗,塔身铸有各种精美花纹。清
光绪年间,经风暴袭击,仅存塔座及一二层,后安装复原。
显通寺铜塔,在五台山
显通寺大殿前,原有5座,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铸成,取名“多宝
如意宝塔”,形制相同,高8米,十三级。须弥座上铸有精致的小殿、小塔、佛像等。塔身内置佛像,外镌经文,有
四大金刚托塔。抗战期间被日军盗走3座。2003年,港人捐资重铸3座。
报国寺华严铜经塔,在峨眉山报国寺内。
紫铜铸造,上刻《华严经》全文,故名。明代铸,通高7米,八角对称,分三段十四级,下段为粗壮的覆钵体,塔身中间有大塔檐,将双重楼阁划分为两段,上、下各七级。
金塔和银塔
我国古塔中有一部分以金、银等材料制作,称作金塔与银塔,是我国塔中特有的一部分。黄金与白银都是贵重金属,一般寺院制作不起,经济条件好的寺院,也只能做成小型的,作为贵重的装饰品,摆放在佛像前。
金塔与银塔的式样,一部分是楼阁式或密檐式,十三层;也有的做成喇嘛塔式样。这些塔对于研究当时的雕刻、冶炼等技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西藏、青海佛寺中有些塔被称为大金塔,其实只以黄金来制作塔的塔刹部分,尽管如此,也相当豪华。在我国,有些塔被称为金塔、银塔,实际则是砖塔,例如辽宁
海城有砖塔,称为金塔、银塔;另有安徽
无为县城北有一大砖塔,也被称为“
黄金塔”。
造型分类
亭阁式
亭阁式塔可以看作单层的楼阁式塔,外观如同
中国式亭阁顶上加上印度式塔刹。平面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等等。早期的亭阁式塔为木结构,后来被砖结构所取代。最初塔内设神龛,供奉佛像或墓主人雕像,后逐渐发展为僧人墓塔。著名的有山东
历城四门塔、
长清灵岩寺慧崇塔、三藏塔,山西五台山
佛光寺祖师塔、安邑
泛舟禅师塔、
明惠大师塔,河南
登封会善寺
净藏禅师塔、安阳
修定寺塔等等。
亭阁式塔结构简单,易于建造。《
洛阳伽蓝记》记载帝王修塔的同时,也谈平民建塔。
白马寺一条中记载,(公元75年)“明帝崩,起祇洹于陵上。自此以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祇洹就是寺庙,这里是
祭祠的意思,冢上浮图就是这种小型的亭阁式塔。
在
云冈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亭阁式塔大多是方形的,中国式亭子加上塔刹。
敦煌壁画中有北朝和
隋唐时期的亭阁式塔,是木构圆形、六角形或方形的亭子加上相轮塔刹。敦煌壁画是圆亭塔,北魏时期的作品,描述释迦摩尼
舍身饲虎的故事,在圆形
穹窿塔身上加五重相轮,刹杆冠以
摩尼宝珠,这座塔保留了较多外来风格。
楼阁式
楼阁式塔来源于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习惯,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楼阁式塔可供奉佛像,还兼有登高望远甚至
军事了望的功用,如北京
良乡的
昊天塔。
楼阁式塔的造型特征是下有台基、基座,上有木结构或砖石仿木结构的多层塔身,梁、枋、柱、斗拱等构件一应俱全。平面以正方、八边或
六边形为多,塔顶呈
攒尖状,塔刹部件以覆钵好相轮为主,但形制多样。有的楼阁式塔在第一层 有
外廊(“
副阶”),加强了上部的稳定性,也能有效地防止地基被雨水冲刷,提高了塔的寿命。
楼阁式塔是中国塔的发展主流,多见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方相对少些。著名的如山西应县木塔、西安
大雁塔、开封
铁塔、
定州料敌塔、福建
泉州开元寺双石塔等。
金刚宝塔座
金刚宝座式塔起源于印度,象征对密宗
金刚界佛祖的礼拜。佛经说,金刚界有五部,每部有一位
主佛,金刚宝座代表
神坛,
五座塔分别代表
五方佛。
最早的
金刚宝座塔是印度
比哈尔南部的
菩提迦耶大塔,相传这里是释迦牟尼成道处,大约五世纪建造寺塔,屡毁屡建。今存为十九世纪重建的金刚宝座式塔,主塔高约50米,四角有四个与大塔相似的小塔。
中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造型出现于敦煌
北周石窟的壁画,以及山西朔县
崇福寺北魏石刻。现存最早的建筑实物是明代北京
真觉寺塔。著名的还有北京
碧云寺、北京
西黄寺清净化域塔、
呼和浩特慈灯寺舍利塔、湖北
襄阳的“
多宝佛塔”等。
密檐式
密檐式塔从楼阁式塔发展而来。木造楼阁式塔在转化成砖石塔的过程中,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砖石仿木构楼阁式塔,一是密檐塔。密檐塔的特征是:
首先,第一层塔身比例特别大,是全部塔身的重点,装饰丰富。大多饰以
佛龛、佛像、门窗、斗拱等等,佛教内容与
艺术手法都集中于此。其次,一层塔身以上,塔檐紧密相连,层层重叠,各层之间距离短小,没有门窗柱子等楼阁结构。早期还设小窗,以后逐渐消失。如需要采光通风,在檐与檐之间开小空洞,但与内部楼层没关系。最后,大部分密檐塔不能登临。早期密檐塔纵有楼梯,也不为登塔眺望之用。辽金时期的密檐塔多为实心,完全不能登临。
早期的密檐塔较简单,塔身装饰简洁,
出檐用叠涩。因为砖石的抗弯、
抗剪能力很差,所以出短檐,檐下没有仿制的斗拱、檩椽、
瓦垄等构件。著名的有河南登封
嵩岳寺塔、西安
小雁塔、云南大理
千寻塔等等。辽金时期的密檐塔得到极大发展,在
华北、东北地区形成特殊风格:实心高塔,塔底增加高大的须弥座,一层塔身装饰丰富,各层密檐增加斗拱、
椽子、瓦垄等
仿木构件。密檐塔达到一个繁复华丽的高峰,这种塔在北方一直延续到明代以后仍不断建造。著名的有北京
天宁寺塔、
通县燃灯塔、河北昌黎源影塔、正定
临济寺青塔、辽宁
锦州广济寺塔等等。
覆钵式
窣堵波传到中国,与楼阁亭子相结合,创造出带有中国风格的塔,原来的形象反倒淡化了。元代,窣堵波再度从尼泊尔传入内地,并与
藏传佛教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古塔形式,称作
覆钵式塔,或者喇嘛塔。
覆钵式塔的
基本结构由四部分组成,从下到上分别是基座、塔身、相轮和塔刹。基座有方形、八角形、
多边形,少见圆形;塔身也称塔肚子或覆钵,顾名思义如倒扣的钵体,覆钵基本保持了坟冢的摸样;塔脖子又称相轮,最多可以有十三层,所以也叫“十三天”;塔刹由伞盖和宝刹组成。
覆钵式塔从北魏
云冈石窟浮雕和敦煌壁画中可以见到。但在元以后才大量兴建,现存最早的一座大型
喇嘛塔是北京
妙应寺白塔,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并主持修建。明清时期,喇嘛塔继续发展,成为高僧、和尚、喇嘛圆寂之后墓塔的主要形式,俗称和尚坟。著名的喇嘛塔还有
五台山塔院寺白塔、北京北海
琼岛白塔、扬州
瘦西湖莲性寺白塔等等。有些金刚宝座塔和
过街塔上部的小塔也采用这种形式。
经幢式塔
经幢式塔是模仿佛教宝幢的塔。“幢”本是寺院中
八边形的柱状法器,上下垂丝帛并绣有佛经或佛名,后为经久耐用改造为石质,幢身镌刻《佛经尊圣陀罗尼经》或施主姓名。经幢式塔于唐代兴起,辽代盛行,延续到清代,其中有的为经塔,有的为墓塔。
公元七世纪后半期随着密宗东来,
佛教建筑出现一种新类型––
经幢,中唐以后,净土宗也建造经幢,数量渐多;其中奉弥勒佛为主的仅在殿前建经幢一个,奉
阿弥陀或药师的则以两个或四个经幢分立于殿前。这时经幢的形状不但逐渐采用多层形式,还以须弥座与仰莲承托幢身,雕刻也日趋华丽。经过五代到
北宋,经幢的发展达到最高峰。现存宋朝诸幢中,以河北
赵县经幢的体形最大,而且形象华丽,雕刻精美,是典型代表作品。
异型塔花塔
花塔的基本特征是,在塔身上半部装饰各种繁复的
花饰,看上去好像一个巨大的花束,因此称为花塔。装饰的内容由简而繁,
丰富多彩,有巨大的莲瓣,有密布的佛龛,有雕刻的各种佛像、菩萨、天王
力士、神人、
动物形象等等,用来表现佛教中的
莲花藏世界。有些花塔原来还涂上各种色彩,富丽堂皇。
从现存花塔实物中考查,早期花塔从装饰单层亭阁式塔的顶部和楼阁式、密檐式塔的塔身发展而成的。山西五台佛光寺的唐代解脱禅师墓塔,顶上装饰重叠的大型莲瓣,可说开花塔之先声。宋、辽、金时期,真正形成花塔这种类型。全国现存花塔有十多处,著名的有北京房山
万佛堂花塔、河北
正定广惠寺花塔、曲阳修德花塔等。元代以后花塔逐渐绝迹,犹如昙花一现。
北京
房山云居寺北塔,又称“罗汉塔”,高30.46米。辽
天庆年间(1111–1120)建。融楼阁式和覆钵式为一体的舍利塔,砖构。下部为八角须弥座,上建两层楼阁,顶部置覆钵和十三天。
著名古塔
西安大雁塔
古城西安南郊雁塔路南端的
慈恩寺内,矗立着古朴雄伟的
大雁塔。它是西安现存最著名的古塔,被视为古城的象征。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楼阁式砖塔采用
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
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米,塔身呈方形角锥体,坐落在
底面积42.5×48.5米,高4.2米的方形砖台上,
青砖砌成的塔身磨砖对缝,结构严整,外部由
仿木结构形成开间,大小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螺旋
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
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
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
杜甫的“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
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
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碱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自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呼闻
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
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腾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小雁塔
小雁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是唐代古都
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的标志,因为规模小于大雁塔,并且修建时间偏晚一些,故而称作小雁塔。
荐福寺原来建于
唐长安城开化坊内,是
唐太宗之女
襄城公主的旧宅,中宗文明元年(684年)皇室族戚为高宗荐福而建造寺院,初名献福寺,
天授元年(690年)改名为荐福寺,是唐长安城中著名的寺院。
唐代名僧
义净于高宗咸亨二年(671年)由洛阳出发,经广州取海道到达印度,经历三十余个国 家,历时25年回国,带回梵文经书400多部。神龙二年(706年)义净在荐福寺翻译佛经56部,撰著《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对研究
中印文化交流史 有很高的价值。现在荐福寺内仅存有建于唐
景龙元年(707年)的小雁塔。
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十五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 檐,
南北面各辟一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内收,形成秀丽舒畅的外轮廓线;塔的门框用青石砌成,
门楣上用
线刻法雕刻出供养天人图和
蔓草花纹的图案,雕刻极其精 美,反映了初唐时期的艺术风格。 塔的内部为空筒式结构,设有木构式的楼层,有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明清两代时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
中裂,塔顶残毁,现在仅存十三层。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 丽美观,各地的
砖石结构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在云南、四川等地区的唐、宋时期的密檐塔虽各具地方特色,但仍可以看出与小雁塔的继承关系。
今天寺内还保存有一口重达一万多公斤的金代
明昌三年(1192年)铸造的巨大铁钟,钟声宏亮,“
雁塔晨钟”被誉为
关中八景之一。
灵光寺1988年0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位于
长白镇西北郊塔山西南端一平坦的台地上,海拔869米,北约200
米有一山峰,称一览峰,高耸的一览峰成为灵光塔的自然屏障。塔山南约2华里,
鸭绿江由东向西流,塔高出鸭绿江水面约百余米。鸭绿江和塔山之间为东西长约4华里,南北宽约2华里的盆地,原名塔甸,现变为街区和农田。长白至
临江公路在塔山山麓下经西延伸。登上塔山远眺,长白镇市街和对岸朝鲜
惠山市容尽收眼底。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为唐代
渤海时期(698年~926年)所筑。是我国
东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一座古塔,也是唐
渤海国遗存的一件最具
代表性的
历史文物。坐落在海拔869米的山顶上。为一座平面呈方形的楼阁式砖塔。底层檐下四面皆有纹饰
花砖。第二层至第五层四面正中均有方形
直棂窗。其形制与西安兴教寺唐代玄冀塔相似,具有唐代风格。
灵光塔塔身高约13米,塔基为等边
四边形,
塔高五层,青砖结构。塔峰光平素朴。虽历经沧桑变迁,万物倾覆,唯此塔依然如故,巍然不动。宝塔居高临下,鸭绿江在其脚下日夜不息的流过,凡是到过长白县的中外游人,游塔山、观古塔、俯瞰一江两国风光,在
塔前留影纪念,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该塔对研究渤海时期的文化和建筑具有重要的
历史价值。
山西应县木塔
山西应县木塔本名佛宫寺
释迦塔,位于
山西省
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因其全部为木构,遂通称为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纯木构大塔,造型雄伟,结构严谨,塔内的木结构柱梁斗拱,纵横参差,不用一钉。应县木塔建于辽清二年(1056年),在寺的前部中心位置上,当时是寺中的一个主要建筑。木塔修建在一个石砌高台上。台高4米余,上层
台基和月台
角石上雕有伏狮,风格古朴,是辽代遗物。台基上建木构塔身,外观五层,内部一到四层,每层有暗层,实为九层。总高67.31米。塔的底层平面呈
八角形,直径30.27米,为古塔中直径最大的。底层重檐,并有附阶,塔的第一层南面辟门,迎面有一高约10米的
释迦像,顶部有精美华丽的
藻井。内槽墙壁上有6幅如来佛像。门洞两壁绘有金刚、天王等壁画,门额
壁板上所绘的三幅女
供养人像尤为精美。在第一层的西南面有木制楼梯。自第二层以上,八面凌空,豁然开朗,门户洞开,塔内外景色通连。每层塔外,均有宽广的
平座和栏杆。九百年来,木塔曾经受了多次强烈地震的考验,屹然不动,未受到任何损害。说明它的抗震力很强,反映了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成就。是我国现存木构建筑之最,也是现存世界古代木构建筑之最高者。
苏州虎丘塔
虎丘塔又称
云岩寺塔,始建于
隋文帝仁寿九年(601),初建成木塔,后毁。现存的
虎丘塔建于
后周乾佑八年至宋建隆二年(959—961)。塔系平面八角形,七级。原来的塔顶毁于雷击。1956年重修时,在第三层夹层内发现
石函、
经箱、
铜佛、铜镜、
越窑青瓷莲花碗等大批
珍贵文物。虎丘塔现高47.5米,塔身全为砖砌,重6000多吨。据记载,由于地基原因,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
比萨斜塔”。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亩塔。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位于山西省五台山
台怀镇中心
寺院群,大白塔建于元德五年(1301年),是
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修建。
据《山西省佛教名胜》记载,
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有一座高耸入云洁白浑圆的巨大佛塔——大白塔,它是五台山的象征,被誉为“清凉第一胜境”。大白塔所处的寺院叫
塔院寺,寺以塔名,颇为得体。
大白塔位于殿阇之间,雄伟挺拔,直指蓝天,有气盖山河,一览
五台之慨。古人称誉此塔,“厥高入云;神灯夜烛,清凉第一胜境也”。
塔基为
正方形,环周83.3:米,通高75.3米。宝塔通体洁白,塔身状如藻瓶,从底到顶,由粗而细,又由细而粗,再由粗而细,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之上,盖铜板八块,形成圆形,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地位安置,圆盘上面是
风磨铜宝瓶。圆盘周长23米多,铜顶高5米多,从铜顶到
铜盘边缘由
铜链来固定,望去似北方的草帽,南方的斗签。圆盘边缘,还吊装36块铜质垂檐,每块长2米余,宽近1米。各垂檐下端,又挂风铃3个,连同塔腰风铃在内,共有252个。每逢风和日丽,云过塔移,鸟雀围翔,风吹铃响,悠然成韵,别有一番幽雅情趣。明代镇澄法师曾有诗赞曰:“浮图何缥渺,卓出
梵王宫。远带青山色,孤标紫界雄。金瓶涵海月,宝择振天风。自是藏灵久,神邦万古崇”。大白塔的下层,建有塔殿三间,塔周身筑有木栅栏,栏内有可容两人对行的转道。附塔转绕,人越显其小。大白塔是中国建塔史上的一项传大成就,是中国
塔式建筑中少见的珍品或孤例,是研究高层建筑如何经历地震和风雨雷电侵袭而不衰的
实物资料。
佛光寺祖师塔在山西省
五台县东北32公里佛光山
佛光寺内。塔建于
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 年),是创建佛光寺的初祖禅师的墓塔, 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二层,高约8 米, 式样古朴。塔身由青砖砌筑而成,表面涂 以白色,以示清净纯洁。下层内部系六角 形小室,西面开
券门。上层实心,西面作 圆券假门,西南、西北作假直棂窗,下层 塔身平素无装饰,门的券面用莲瓣形或火 焰形作装饰。塔身上部微出迭涩一层,涩 面砌出斗拱,每面九枚,其上又出迭涩一 层,上层密列莲瓣三层,莲瓣上又出迭涩 六层,构成第一层
檐部,下层檐的背上, 用反迭涩仿木制胡状的形式,每角立瓶形 的
角柱,每面作
壶门四间,剔透凌空与内部
塔体脱离。
束腰上下收分甚紧束腰上涩之上,又出仰莲瓣三重,以承托上层塔身。上层塔身的六个角上都立倚柱,柱头柱脚,柱中都用仰
莲花捆束着,富有印度 风格。西面假券门券面也作火焰形,近券 顶处并用施纹装饰,券下两扇假门左扇微 起错缝,仿佛开着一些,这层塔身表面用 土朱画作一部分结构作装饰。西北直棂窗 以上,在柱头间
画额两层,额内画五个短椁,额以上画人字形的寂间铺作。上层塔身以上六角柱上,作出角梁头的形状,梁头之间出涩一层,其上出三层莲瓣,成为上檐。塔顶的砖刹,用仰覆莲作座,其上又安仰莲一层仰莲上安
六瓣的覆钵,其上 又出莲瓣两重,以承托最
上之宝珠。塔的形制是国内仅见的孤例,也是全国仅存的两座
北魏石塔之一。
安庆振风塔在
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是
长江沿岸著名古塔之一。素有“过了安庆不看塔”之誉。 楼阁式砖石结构,高7层,分168阶盘旋而上。每层八角,名悬
铜铃,风起叮当作响;名层塔门多变化,游人往往迷入难出。内有浮雕佛像600多座,碑刻51块,外有石栏环卫。登塔眺望,巍巍龙山,浩浩长江,全市景色,一览无遗。“塔影横江”为“安庆八景”之一。造型和工艺技巧,具有明显时代特色,极为壮观,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岸上著名古塔,俗称“万里长江第一塔”。现为省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海宝塔在
银川市北,俗称北塔,常
被作为银川的象征。塔原名黑宝塔,清康熙《重修海宝塔记》上说,因
十六国时期
夏国大单于
赫连勃勃曾重修此塔,于是便有了“赫宝塔”的讹传。讹宝、黑宝、海宝三个
名称音都相近,很有可能是“赫”字讹传的。海宝塔属于仿楼阁式砖塔,原塔十三级,高耸入云,自七层而上,从塔外盘旋凌空而上。重修以后,一是把原来七层以上在塔外凌空盘旋而上结构改变了,其次是把塔的层数减少了两层,成为连天盘在内的十一级塔。现在的塔就是九级,连塔座在内共十一级,通高53.9米。塔建在每边长19.7米、高5.7米的砖台上。塔后有天桥通向韦陀殿和卧佛殿。塔的平面为十字折角形,每面正中突出一部分。在高层
楼阁式塔中,这种形式尚不他见。第一层塔的入口有小抱厦,进抱厦入卷门,迎面有罗汉龛,龛的两旁有砖梯可上登。每层正中辟卷门,两侧置假龛。卷门和假龛上,挑出菱形角
牙子三层。自第二层开始,每边挑出
叠涩三层,正好作为卷门和假龛的
底边。塔身内部也呈
十字形,中央为一方形塔室,每层宽度逐收15—20厘米。
塔刹也与众不同,用绿色
琉璃砖砌成的桃形四角
攒尖顶,并无相轮、华盖、宝珠等部分。这种形制,非常罕见。
雷锋塔,位于
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其山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
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
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
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
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
樟、
枫香、
榆树等
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中国古代佛塔建筑。在
云南省大理市西北1.5公里的
崇圣寺遗址前。寺院毁于清末民初,唯
三塔屹立在
苍山洱海之间,排列成品字形。三塔分别建于
南诏(649~902)和大理(937~1253)时期。文献记载,自宋以来,大理地区地震频繁,直接影响到三塔的达30次以上,塔身塔刹遭到破坏,明清两代曾多次加以修葺,但基本形状仍保持原来的面貌,是云南省最早建筑物之一。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塔居中,又名
千寻塔,为密檐式砖塔,平面正方形,面宽9.85米,十六层密檐,通高69.13米。下有台基两层,上层砖砌
须弥座高2.07米,东面正中有一
石照壁,镌刻“久镇山川”4字,下层台基高1.2~1.5米,四周围以青石
栏板和
望柱。塔身为环筑厚壁式结构,内壁垂直,上下贯通,内部设有木质楼板、楼梯,叠涩式塔檐。第1层高13.45米,约占塔高的五分之一,西面开有券门,第2层高3米以上,各层高度逐渐递减。均东西两面开券龛,内置
石雕佛像1尊,南北两面开
小窗。各层每面的两边各砌单层小方塔,外观呈弧线轮廓,与
西安小雁塔十分相似,为中国典型的唐代砖塔。塔刹由刹座、相轮、
宝盖、宝珠等组成。
南北两座塔均为10层,8层以下塔身中空。各高42.19米,塔身均涂白灰皮。底层高度相对减低,2层以上塔层高度大体相近,外轮廓线近似锥形。第4、6、8层还有模仿楼阁式建筑的倚柱,破子楞窗,塔身八面砌出形状各异的塔形龛,塔檐上施以仰莲和团莲。造型玲珑娟秀,与千寻塔比,显然具有不同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三塔得到了较好的保护。1984年成立文物保管所。1978~1981年对三塔进行维修加固,复原塔刹,安装避雷设施,修复塔内简易木质楼梯,开清理了清代封闭的东侧
塔门。出土塔藏文物680余件,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大理时期文物中最丰富、最重要的一批。其中有各种佛教造像154尊,造像以青铜铸造的为主,也有金、银、水晶、玉石、木雕等其他种类。其中一尊金质
观音像,高24厘米,重1135克,造型与著名的南诏《中兴国史图卷》所绘“圣像”相同,相传为最早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造像之一。还发现布地墨书写经以及不同形式的塔模和从
中原传入的瓷器、铜镜、印章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