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
中国古代郡、国名
下邳(pī)别称邳国下邳郡下邳国邳州邳县
词语释义
1.邳 pī ,奚仲之后,汤左相仲虺所封,在鲁薛县。——《说文
古州名,北周置,治所在下邳。
2.①古县,秦在今江苏睢宁北,金移下邳县,明废。
②古郡名,东汉置国,南朝宋改郡,治下邳,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3.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下邳国,从夏朝,邳地自古属徐州之域,为徐夷氏族聚居的地方。战国时期,齐威王邹忌为成侯于下邳城,始称“下邳”。
公元前208年,项梁渡淮,军下邳。汉定天下,改郯郡东海郡,统38县,治所于下邳县
公元前202年,韩信改封为楚王,都下邳县
汉高祖7年,下邳县仍为东海郡治所。
公元72年,汉明帝置下邳国,封子衍为王,领17城,治所于下邳县。东临东海,西至徐州,南过淮阴至安徽嘉山,北达临沂,为下邳国(郡)疆域最广之时。
公元220年,魏建国后沿袭汉时旧制,徐州刺史部治所仍于下邳郡邳县
历史沿革
下邳国(郡)是以下邳县为中心所管辖周围大部分地区,古时辖区主要包括今江苏睢宁县邳州市
宿迁市以及周围的部分地区,治所下邳县
1668年7月12日黄河决口,使一座千年古城湮没于洪水、沉睡于地下。治所北迁至艾山南建下邳县城今邳城镇境内。下邳县一直是中原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上的下邳县是中原水陆通衢,人丁兴旺、商贸繁荣,也是历代兵家争夺之地。
夏商周时期
下邳的名称还得从中国古代夏商时的邳国去溯证。
自6000多年前,邳地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夏朝,邳地自古属徐州之域,为徐夷氏族聚居的地方。
相传夏代薛人的祖先奚仲,曾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他被封在邳。后从薛迁到了邳。古代以北为上,南为下。薛城在北,称上邳,邳城在南,称下邳。
下邳为商朝时的都邑,到春秋时宋襄公修造了城邑,下邳城正式崛起。
秦汉时期
秦时称下邳县,到了汉代,下邳县曾为楚都,韩信楚王时,就驻这里。东汉时置下邳国,管辖十七城,区域范围相当大,北到山东南部,南至安徽嘉山,西到江苏铜山,东到涟水,为下邳疆域最广之时。
从出土的汉代文物来看,下邳作为汉朝东部重镇,其经济和文化是相当发达的。这跟下邳城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这南濒泗水,沂水和武水北来绕城和泗水相汇,它既占水运之利,又有灌溉渔猎之便,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笮融为下邳相,使督广陵、下邳、彭城运粮。……(融于下邳)大起浮屠祠,课人诵读佛经,招致旁郡好佛者至五千余户。每浴佛(释氏谓佛以四月八日生,事佛者以是日为浴佛会)多设饮食,布席于路,经数十里,费以钜亿计。”五千多户佛门弟子聚居于此,四月初八这一天,四方信徒齐到下邳烧香,沿途数十里设下饭食,可以想见当年的盛况。难怪汉末吕布刘备曹操等都要力争下邳,著名的曹操灌城、吕布被缢、关羽降汉等历史事迹都发生在这里。
公元220年,魏建国后沿袭汉时旧制,徐州刺史部治所仍于下邳郡邳县
唐宋时期
唐以后,下邳县曾作为郡、州的治所,宋时为淮阳军的治所,元明时为邳州城,这里已经有相当规模了。城周长12.5华里,城内有衙署演武厅、药局、僧道司等,还有6街10巷13市,城内外有大小庙宇72座,在这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盛极一时。
在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阳武县境内的黄河决口,黄水流经封丘,注入泗水,南流入淮河。下邳境内的泗水成了黄河下游的重要水道。因黄水带来大量泥沙,河身日益抬高,汛期常泛滥成灾。为了御灾,人们把河堤不断增高,到清朝初时,下邳城南的大堤已高过城墙,有人用“仰面观黄河,锅底有城廓”的诗句来描述这种现状。
明清时期
然而,在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时(1668年7月24日晚)山东郯城县发生8.5级的强烈地震,由莒县郯城方向波及而来,给邳州城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地震使黄河大堤产生了裂缝或管涌,在水流的作用下,经过20余日的渐变,七月十二日(公历8月19日,距地震仅26天)黄河从花山坝(下邳城西十余里)决口,无情的黄水吞没了残破的邳州城,在原有震灾的基础上又雪上加霜,“残屋剩椽,荡然无余”,下邳城受到了致命的破坏,居民仅一二百家幸免于难。政府机构失去了办公处所,百姓也被逼迁至城西南黄河大堤上勉强度日。河水长年不涸,城址成为湖荡。后朝廷拨款于洪福山下新建邳州城,邳州治所遂搬至邳城镇。因此灾难,遂成立徐州府下辖:丰县沛县萧县砀山县铜山县邳州睢宁县宿迁县。
史书记载
汉代、三国时期地名。下邳地名起源是在战国的时期,齐威王邹忌当下邳的成侯,开始称该地为“下邳”。后来,汉太祖在楚汉战争取胜称帝后,将郯郡复名为东海郡,辖下有38县,东海郡的首府是下邳县城。
西元前202年,刘邦改封韩信楚王,韩信楚国定都在下邳城。
西元72年,汉明帝成立下邳国,封他的儿子刘衍为下邳王。到三国时期,下邳为东部兵家必争的城池。徐州治所下邳是陶谦发迹的属地之一。
下邳八景
沂武交流泗水通,岠峰独秀耸长空。
圯桥三进泥中履,羊寺遥闻夜后钟。
地见虹霓千丈翠,渔艇晚照一江红。
陵台夜月依然在,惟有官湖景不同。
一、沂武交流
沂水,自山东临朐县沂山之柞泉南流,经下邳境内45公里,流向西南入泗水(即今之黄河故道)。武水,源于山东省费县柱子崮经武原城西向南,又折而东流,至下邳又折而向西南亦注入泗水。沂武二水在泗水中并流,却同床各体,泾渭分明。今武水、泗水已不复存在,沂水改道北移,今名沂河
二、岠峰独秀
下邳峰阳山本名葛峄山,俗称岠山。主峰“白云峰”,亦称“白云崖”,云气蒸腾,耸立长空,古木蔽日,堪称邳睢独秀。
三、圯桥进履
下邳城东南,沂水上有桥名“圯”,公元前173年,张良不满秦王朝的统治,招募刺客谋刺秦始皇,后因袭击失败,潜匿于下邳,遇黄石公于圯上。黄石公故意脱履,唤张良替他穿上,张良依言为之进履。黄石公见这一书生可塑可造,随后召张良来到这座桥上,几次考验,认为该生诚实可信,随将《太公兵书》传授予他。张良三次进履而得黄石公所赠兵书(《素书》)后,辅佐刘邦建立汉朝。而今桥与唐碑已毁,但进履石尚存,1981年在原址附近立碑以记其事。
四、羊寺夜钟
羊山上的宗善禅寺,内有一铜钟,为灵璧县袁自登等于公元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十二月)铸造,钟高过一人,厚近十余公分,三人伸臂方可合围,重1365斤(象征一年365日)。每日夜间寅时,寺僧撞钟18响以报时,钟声可闻30余里,真可谓“响震三更梦,声传四野秋”。1943年,铜钟移至古邳小学作为令钟,文化大革命中始毁。
五、地虹千丈
邳地河湖纵横,每当红日西坠或旭日东升之时,泗水里波光粼粼,彩霞万朵,似呈献虹霓,长达数里。
六、渔艇晚照
夜间,河湖中渔船彻夜通明,河湖相映,蔚为壮观。
七、陵台夜月
公元前290年(周郝王二十五年),宋康王偃旅居下邳时偶见采桑女花氏,叹为绝代佳人,命其夫韩凭(一说韩朋)将其妻进献,花氏以歌代言:“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宋王强夺花氏,韩凭自杀身亡。宋王于青陵台威逼花氏,花氏又作诗以答:“鸟鹊双飞,不逐凤凰。妾为庶人,不乐宋王。”尔后,花氏坠台而死。乡人恨宋王之残,怜韩凭之冤,敬花氏之贞烈,于是高其坟而立碑纪念。
八、官湖景异
汉末,曹操围下邳,吕布命人掘城内以厚其墙。此后,掘土处积水成湖,官家围石为岸,并于湖心筑凉亭多处,俗称官湖。清时邳城陷没,官湖即为旧城湖。
官湖,去州北五十里。其源出自沂州芦塘,湖中有莲、菱芡之属,为下邳八景之一也。
历代名人
奚仲开国
奚仲是轩辕黄帝的六世孙,任姓,他是距今4160年前的科学家、政治家,传说中车的发明者,是夏代的车正(掌管车的官)。奚仲是下邳的缔造者也是邳国的第一位统治者,他与下邳县本土先民共同为下邳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下邳县的发展史上开出了一道文明的先河。
宋襄筑城
宋襄公是叱咤风云的春秋五霸之一,他于公元前641年率兵伐齐时,在下邳境内筑城,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下邳建城的记载。
宋襄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在位,是宋桓公之子,名子兹甫,与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并称为春秋五霸。
宋襄公筑城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下邳建城的记载,这是下邳建城之始。“宋襄筑城”在下邳县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邹忌封邑
据史载,邹忌身材修长,长相英俊,博才多学、能言善辩、智慧超群,因讽齐王纳谏而知名于世,齐国也因广纳谏言、政治开明而强盛起来。邹忌的讽劝为齐国的强盛立下盖世功勋,齐威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35年)封邹忌为成侯,居下邳,他为世人留下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开创了封建社会向最高统治者讽谏的先例。
邹忌作为齐国的功臣,封于下邳,说明下邳在当时的繁荣和区位优势非同一般。邹忌封于下邳后,正史才称为“下邳”,“下邳”也因邹忌声名远扬。
张良匿邳
唐代大诗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秦虽不成,天地皆震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这首诗写的是感怀秦时张良袭击秦始皇遭通缉,隐匿于下邳一事。张良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一说为河南宝丰县人,是韩国大贵族后裔,他的祖父、父亲先后为韩国五个国王任相国。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重金聘请一个大力士,制造了120斤的大铁椎。
公元前218年,张良与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河南原阳县)狙击秦始皇,但大力士的铁椎误中秦始皇的副车。秦始皇大怒,张良遭全国通缉,他更换姓名隐匿下邳。隐匿下邳期间,张良遇到了圯上老人黄石公,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圯桥进履的故事。
佛调译经
东汉末,下邳相笮融崇信佛教,兴建佛寺,使下邳成为佛教传播地区之一,洛阳更是传佛译经重镇,严佛调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史载他“绮年颖悟,敏而好学,信慧自然,遂出家修道。”佛教东传洛阳史载译经之始,起自汉桓帝。首达洛阳的当属安世高安息国王子,高僧,汉称“安侯”。他的继承者也是安息人名叫安玄。“二安”精通梵语,在洛阳译经,颇有影响,当时的汉人严佛调,热心学佛,出家为僧。安玄,安息国人,为佛教居士,秉守法戒,严格自律,博览并诵读群经,有很多的经典能通悟理解。汉灵帝末年,东渡经商,定居洛阳。因他对汉朝在经济贸易方面有所贡献,被封为“骑都尉”。在洛阳,安玄表现得谦虚谨慎、温顺恭敬,平时把弘扬佛法当作自己的事业。安玄又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不久,他就通晓了汉语,于是信心十足,立志宣扬佛经。平时,他和僧人们讲论佛教义理,有很多高见,得到大家的赞赏,都称他为“都尉玄”。安玄热心于翻译佛经,但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于是与严佛调合译。严佛调与安玄合译佛经,采取的是“都尉口陈,严调笔受”的方法,就是安玄将经文原本用胡语念出来,严佛调用汉文直接写下来,然后,两人斟酌字句,修饰润色,便语意更加完整、显豁,便于阅读。严佛调与安玄合译佛经,在中国佛教译经史上,算是一件破天荒的创举。
从汉和西域文化交流来讲,这种助译合译形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自严、安二人合译佛经之后,西域东渡僧人在汉语还不太精通的情况下,通过助译合译,不但迅速提高了汉、胡语的表达能力,而且为佛经的汉译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严佛调和安玄合译的第一部佛教经典是《法镜经》,这部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很高的评价。严佛调在佛学研究和助译中,不断提高了对佛教经典的理解和体会,其颖悟程度相当深邃,于是便想把自己的思想通过文字著述表达出来,这就是严佛调所著的《沙弥十慧章句》一卷,开汉僧传述佛经的先河。佛调为译经高手,开佛经助译之始。佛调在学佛、助译过程中心领神悟,发师所未发,悟经中深昧,手自撰述,开汉人佛学者著书立说之始,对后世高僧著述影响极大。严佛调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刘备屯军
东汉末年,徐州牧(当时州治在下邳县)陶谦死后,刘备自领徐州牧入主下邳,在下邳屯驻,并以下邳为创业之基。
据《三国志·蜀先主传》载,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攻徐州陶谦,青州刺史田楷约刘备同去援救,曹操退兵后,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屯驻小沛(小沛属豫州)。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病重,临终前,嘱咐别驾糜竺去迎刘备,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别驾糜竺率州人至小沛迎刘备,刘备不敢当,经下邳陈登劝刘备说:“今汉室陵夷,海内倾覆,立功立业,莫如今日。徐州殷富,户口百万,欲屈使君抚临州事,使君正可借此发迹,奈何固辞?”刘备推让,要袁公路(袁术)兼领徐州,陈登答:“公路骄豪,不足拨乱,今欲为使君合步骑十万,上匡主济民,创成霸业,下可割地守境,书功竹帛。”刘备遂领徐州,居下邳。刘备居下邳后,多次与袁术、吕布激战,互有攻弃,各有胜负。
刘备以下邳为基,暗中发展势力,不断壮大,后采用诸葛亮联孙拒曹的主张,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联合孙权大败曹操于赤壁,占领了荆州。后又夺取益州汉中。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曹操擒布
公元196年6月,袁术侵入徐州,刘备命张飞留守下邳,自率关羽等与袁术作战。吕布乘机从小沛引兵攻占下邳,并自称徐州刺史,治下邳。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派兵攻打沛城刘备,刘备不敌,投奔曹操,曹操亲自率兵东征吕布。曹操围攻下邳,久攻不下,后用荀攸之计决沂水、泗水灌城,城内惶惑,上下离心,吕布被曹操生擒。
吕布被擒后,《资治通鉴》中这样记述:布见操曰:“今日已往,天下定矣。”操曰:“何以言之?”布曰:“明公(指曹操)之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若令布将骑,明公将步,天下不足定也。”顾谓刘备曰:“玄德,卿为座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独不可一言邪?”操笑曰:“缚虎不得不急。”乃命缓布缚。刘备曰:“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操颔之。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缢杀。据载,下邳城有重门,外城周十二里半,中城周四里,为吕布所筑,缢杀他的白门楼为外城的南门。白门楼位于今古邳镇北2公里处,原城楼已随旧城沉陷,今于另处建有白门楼水闸。因为“曹操擒布”,下邳的白门楼也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吟咏不断。
关羽三约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刘备从许都回到了下邳,杀了曹操安排的徐州刺史车胄,命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刘备屯驻小沛。后献帝密令董承诛操,刘备参与密盟,事机泄露。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兵分数路讨伐刘备,刘备逃奔袁绍,曹军围困下邳,关羽被困于土山(今邳州土山镇)上。曹操以火烧下邳威胁关羽,又派关羽昔日好友张辽劝降,关羽为保护刘备之妻甘、糜二夫人和避免下邳被烧,无奈之下和曹操订立了“三约”:一约,降汉不降曹;二约,奉养刘备两个夫人;三约,一旦知晓刘备的去向,便要投奔追随。曹操惜关羽之才,答应了他的条件。
孙权生地
孙权的父亲孙坚,在东汉光和年间任下邳丞,光和五年(公元182年)孙权生于下邳郡邳县。孙权的孕育、降生、学步都是在下邳孙坚的衙署之内。据说,孙权降生时为使孙母奶水充足,每日必食下邳豆腐。
笮融祠佛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笮融花巨资在下邳修造浮屠寺。浮屠寺建在下邳城南,寺中有塔,上有金盘,下有重楼,塔为九层八角,每层皆有飞檐,每面镶有铜境,塔顶亦有一面铜镜朝天,称为“九镜塔”。
据说,堂阁周围可容纳3000多人在其内课读佛经,佛像外涂黄金,披着锦彩的袈裟。每到浴佛会时,在路旁设席长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来参观、拜佛的百姓达万人之多。由此可见,当时铺排之奢华、场面之宏广、气势之雄伟为世所难见。
笮融在下邳所做的各项佛事无意中成了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具有彪炳性的功业。他所兴建的佛祠、佛塔以“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结构,成为我国早期佛塔的基本塔型,并且这一佛寺布局的形式基本上延续至唐初。祠内所塑之黄金塑身的佛像也是我国文献上有关佛像铸造的最早记载。并且笮融在境内接受佛教之人,免除佛教信徒的徭役赋税,也成为以后历代官方支持佛教的举措之一。同时,笮融的这些活动使徐州、下邳在此后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始终是我国佛教的重镇之一。
葛洪炼丹
葛洪是我国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县(今镇江句容)人。他博览群书,对经书、史书、医书等都认真学习研究,一生著述很多,有《抱朴子》内外篇、《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和《西京杂记》等。 一说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一说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葛洪来到下邳峄阳山(岠山)采药炼丹,鉴定邳产半夏属旱性,命名为“邳半夏”。峄阳山又名葛峄山,是否因葛仙的到来而得名,无从考证,但如今,岠山上仍有葛洪井、葛洪洞遗迹。据传,葛洪洞为葛洪居留处,葛洪井为葛洪取水炼丹所用。这正应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巨山虽没有黄山的险峻挺拔、泰山上叮咚的泉水,但他却因葛仙的到来,增加了神韵。
刘裕免租
刘裕(公元363年–公元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区),是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楚元王刘交21世孙。刘裕小时家境贫寒,曾以种田、捕鱼、打柴为生,并做过卖鞋的小贩。后参加东晋北府军,是彭城人刘牢之将军的部下。他勇敢善战、纪律严明,屡建功勋,被封为建武将军,升任下邳太守(公元401年),全面掌管下邳一带的军政大权。刘裕依托下邳的交通区位优势、粮米丰盈优势,薄赋轻徭,广纳寒士,清廉节俭,强练军马,渐渐成为实力派人物。
公元405年,刘裕击败篡晋的桓玄,被任命为侍中,统管军事,掌握东晋朝政大权。
公元409年,刘裕率军北伐,一路由泗入淮,过关斩将,攻占今山东临沂市,占领广固,攻下南燕,西收巴蜀,出兵关中,消灭后秦,被封宋王,官至相国。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代晋称帝,国号宋,定都建康,史称刘宋。从此开始南朝,与北方的北魏南北对峙。 刘裕称帝后,因念及自己曾为下邳太守,以下邳为基建立霸业,故诏令免除下邳租税30年。
名胜遗址
历史上,下邳经历了楚汉相争三国角逐、宋金交兵、元明之战等以及现代史上的徐州会战、淮海战役,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吕布折戟
东汉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攻打吕布的根据地下邳,因吕布有勇无谋而多猜忌,不用陈宫建议,诸将又各自猜疑,所以每战多败。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其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敌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十二月癸酉(198年2月7日)下城投降。
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明公(曹操)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丁原字建阳)董太师(董卓)的吗!”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后吕布被缢杀于白门楼,其陈宫、高顺亦被处死,张辽则领兵向曹操投降。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下邳国.中国睢宁门户网站.2013-9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3 22:41
目录
概述
词语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