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建于公元1049年,素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称。塔高55.88米,八角13层,是中国最高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琉璃砖塔,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砌褐色琉璃砖,浑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历史沿革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此地古时称“夷山”,但并非石头山,只是一个地势比较高、面积比较大的土堌堆,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淹没开封,泥沙沉积,把夷山淤平。
据《汴京遗迹志》记载,北齐天保十年(559年),此处创建佛教寺院,名独居寺。
开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归来,途经汴州,改名为封禅寺。
后晋天福年间(936-943年),又改寺名为等觉禅寺。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重建起缭廊朵殿,凡280区,内设有福胜、等觉、上方、永安等24个禅院,又易名开宝寺。开宝寺是当时东京四大寺院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寺内设礼部贡院,考试全国举子,因此,寺院名声很大。
后梁贞明二年(916年)时,吴越国钱鏐遣人往四明阿育王山寺(在今浙江宁波)迎释迦舍利塔到杭州罗汉寺供养。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派供奉官赵镕赴吴越迎取该塔,这时正值吴越国王钱俶归降宋朝,令释赞宁将这小型佛塔送到滋福殿。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为表虔诚, 特命浙江著名木工巧匠喻浩在开宝寺福圣院中设计修建一座八角十三层的木塔,在塔下地宫内奉藏释巡舍利小塔。
北宋端拱福胜塔据宋人记载,喻浩建塔前,先作模型,曾经有著名画家郭忠恕参加过意见。塔初建成时,望着有些偏西北;有人问喻浩,他说京师地平无山,多西北风,经一百年自然吹正。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传说塔有金光出相轮宋真宗赵恒临幸舍利乃见,故赐名“灵感塔”。此塔雄伟壮观,金碧辉煌。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灵感塔遭雷击被火烧毁,当时一般王公贵人争施金帛。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据《佛祖统纪》第四十六卷记载,宋仁宗赵祯下诏重建开宝寺塔。建造时,针对木塔易于失火和不耐风雨侵蚀的缺陷,集思广益地设计出各种仿木塔结构的琉璃构件,这种琉璃件具有优良的防水隔热性能,又耐风雨侵蚀而且色泽鲜艳,既保持了木塔精巧秀丽的造型,又避免了易燃易腐的不足。上方寺塔开宝寺塔铁塔开宝寺亦称为铁塔寺。新建的琉璃塔乃照灵感塔式样,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现高出地面55.08米。通体全是琉璃砖砌成,每块砖上都有图形,有的是佛像,有的是罗汉,有的是飞禽,有的是走兽,奇形异状,精巧美观。上方寺旧有漆胎菩萨500尊并转轮黑风洞,洞前有白玉佛,后殿内有铜铸文殊普贤二菩萨骑狮象甚高大,莲座前有海眼井,世谓七绝。宋末寺毁塔存,人重修寺院,改名“光教寺”,元代称“上方寺”,元末兵毁,井已填失。
天顺四年(1460年),上方寺又易名祐国寺,俗仍称铁塔寺。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口大水淹没开封城,该寺房屋全部冲毁,只剩下琉璃塔完好无损。
顺治二年(1645年),又重新修建该寺。
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高宗来开封巡游,该寺当作行宫,又大大修饰一番,寺又易名为甘露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大水再次包围开封城,人们拆该寺砖瓦堵塞水道,寺房无存。除铁塔外,幸存一尊接引佛, 高5.14米,重11.7吨,衣纹劲秀,造型庄重,为宋代遗物。
1921年,开封县知事丁康保奉母命补修。
1930年10月,刘峙出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净严法师痛心铁塔寺的荒废,发愿重修,在其请求下,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及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致书刘峙,陈述净严重修铁塔寺的愿望,并各捐助1000银元。刘峙遂批地24亩,并将于、戴二人所捐转交净严。之后,净严又去江苏、上海等地化募,修建大殿2座,僧房几十间。时任河南省民政厅长的张钫,也捐资给净严。净严遂又在塔南边建造一座八角亭(知止亭),将北宋年间铸造的高1丈6尺的接引铜佛供奉手亭中。后又对铁塔进行了全面修葺,终使铁塔寺面貌一新。于右任
1931年,慕西法师净严法师于铁塔寺创办河南省佛学院,培育僧才。后改为佛光小学,施教于附近的贫苦学童。
1934年,河南省佛学院又募捐补修一次。
1938年,日军攻占开封城时,用大炮向塔身轰击数百发炮弹,从第四层至第十层各级檐角及塔壁均有损坏,第八、九层尤为严重,留下了2个2米大的深洞,塔顶宝瓶遭飞机轰炸60余发炮弹。开封解放前夕,铁塔满身创伤。
1951年,铁塔交由人民政府园林部门管理。
1952年10月30日下午,毛泽东主席视察了铁塔,作了修复铁塔的重要指示。
1953年7月,河南省文物局把维修铁塔列为中南名胜古迹重点修缮工程。
1954年,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考古人员对铁塔进行全面勘察设计。
1956年,成立了由市政府建设科工程师田延寿等人组成的铁塔修复委员会,由中央文化部和省计划委员会拨21万元专款,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制定了维修方案。铁塔的面砖构件,由宋代磁州窑的故地河北邯郸彭城日用陶瓷厂烧制。
1957年6月11日,修复工程动工,修复了全部损坏部分,配齐了104个风铃,塔顶新设了避雷针,每层洞门加设护栏。第一层磴道修整后,两旁添置了扶手和安装了照明灯,塔顶宝瓶内有净严法师安放的舍利及刺舌血抄写的《法华经》一部,作为镇塔之宝。整个工程于1957年10月30日竣工,并将附近原森林公园连在一起,开辟为铁塔公园
1961年,“祐国寺塔”被国务院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特点
塔身
铁塔八角十三层,设计精密,用材严格。塔的平面是等边八角形,每面阔4.16米。每层的八角均饰以圆柱,柱上有短檐,檐上为平座,都有斗栱二层。塔上部各层外壁都相似,但用砖数量不同。塔的柱础砖上有三龙二虎花纹。
基座因明清两代几次黄河泛滥,大水淹城而淤没地下。塔的底层有四个圭首门,各门上部均用迭涩方法收作尖顶,其迭涩砖的外端为半圆形,表面有流云花纹装饰。四门中北门有踏道上通各层,其余三面门内有八角形小室。以上每层只设一门,供人登临眺望。一层北(塔门),二层南,三层西,四层东,以此类推为明窗,其余皆为暗窗。
初层塔檐的琉璃斗拱,自栌斗伸出华拱两跳,第一跳施令拱,第二跳跳头直接承托橑檐枋。所有出跳华拱均为双砖拼砌,补间铺作每面六朵,每朵令拱彼此相连,成为鸳鸯交手拱。转角铺作栌斗上出华拱,檐上葺以黄色琉璃瓦顶,勾头滴水以上用圆头琉璃砖迭砌成鱼鳞状,无筒瓦。第二层平座斗拱排法和跳数与初层相同,每面六朵,转角铺作三朵合成,每朵第二跳华拱承托橑檐枋,上铺琉璃砖为平座,宽约0.5米。以上诸层砌法相同。塔顶为八角攒尖顶,宝瓶式的铜塔刹扣在莲花座上。
塔的整体轮廓呈角锥形。塔内有砖砌的塔心柱,柱的周围筑盘旋踏道,共168级台阶,使塔心柱和塔壁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较强抗震性能的整体。塔内还有明代铁铸佛像数尊。极顶一层原有铁坐佛一尊,被帝国主义分子盗去,只存有清康熙七年(1668年)的扇面形石刻。
登塔时,由底层北面洞门盘旋而升,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色,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平野和大堤,到第九层能遥望黄河如带穿过茂林,到第十二层目力所及,直接青霭,这就是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铁塔行云”。
塔砖
塔的内部是灰色砖,外部一律是褐色琉璃砖。全塔所用的琉璃砖大致可分为二十八种类型,都是按固定规格烧制,砖上浮雕择逛牟尼、飞天、狮子、龙、云纹、宝相花等,均用于横立琉璃砖上,颇具宋代艺术风格,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飞天有举仙桃在头顶或胸前的姿态,衣纹飘扬,身上附带流云。佛菩萨虽平列成队,或侧首或拱臂,姿势不一,活泼生动。每个佛龛中间有两佛坐像,两旁有二侍者立像,宝相花饰每砖有三朵,麒麟和降龙均工细精巧。卧砖两旁均夹砌着菩萨和立僧砖,四围檐砖均有“宿州土主吴靖”字样。每层当门砌有一米高的黄色琉璃阿弥陀佛像一尊,共四十八尊,是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所制。
塔砖砌筑时,各种类型的砖被砌于特定的位置上,外露的花纹砖(立丁与立顺砖)相互间还有凹槽插砌,使之不易脱落。
塔砖花纹的琉璃面是用氧化铁、氧化铅、氧化铜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配置成的琉璃釉,然后又在1110摄氏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
附属文物
接引佛
据史料推测,此像自铸成之时起,即置于上方院(后改祐国寺)大殿中,由于寺院多次遭受兵灾水患,屡毁屡修,接引佛也是数经沉浮。明末开封大水,寺院被冲毁,佛像裸露,乾隆十六年(1971年),重修祐国寺,赐额大延寿甘露寺,接引佛即在塔南大殿中。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开封又遭大水,大殿又被拆毁堵水,接引佛再次暴露于断壁残垣之中,且被淤沙深埋半截。直到清末才由绅商捐资建一高阁,置佛像于阁内。民国初年,高阁倒塌,佛像又露于地面。1927年,当局为筹军饷,曾计划毁佛铸成铜圆,终因其硕大难移而作罢。不久一位管姓的佛教徒捐资建大殿3间以遮佛像。1930年改南土街某当铺为商场,时任省民政厅厅长张钫,将当铺建材筑一八角亭,以供佛像,名曰“知止亭”。
白玉佛
1933年由族居缅甸的华侨捐赠给河南省佛学院的。共赠大小二尊,小的转赠洛阳白马寺
佛像结跏趺坐,作成道相。佛身雕刻所称的铁塔禅寺,原在铁塔东邻,为河南省佛学院建的几间近代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相继坍塌。1996年,在接引殿之北,修建一组由廊亭湖榭组成的江南风格的园林,正殿即供奉此白玉佛。
碑记
历史上的开宝寺,有许多名人撰刻的碑记。但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河患、兵灾和人为的毁坏下,现仅存4方:《重修祐国寺钟楼记》、《装修阿罗汉尊者供奉上方祐国禅寺碑记》、《知止亭记》和《日本成寻阿阁黎显彰奉赞之碑》。
《重修祐国寺钟楼记》:镌刻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主要记述了钟楼的修建起因。对研究祐国寺变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装修阿罗汉尊者供奉上方祐国禅寺碑记》:镌刻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它主要记述康熙时期的一些“善男信女”为恢复寺内的罗汉,纷纷“相聚踊跃倡道,分工各成一尊为己任”的事。
《知止亭记》乾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因黄河水灌城,佛殿被毁。从此,接引佛裸露于天。直到1930年,河南省民政厅长张钫(伯英)在铁塔南面修筑了一座八角亭,以供铜佛,并镌刻《知止亭记》,以遗后人。
《日本成寻阿阁黎显彰奉赞之碑》:主要叙述了日本国僧侣成寻,从日本抵达中国的宗教活动过程。成寻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不顾年事已高,在海上航行月余到达杭州。数月后来到宋都东京,先后巡拜了太平兴国寺、开宝寺和大相国寺等,随后又转道山西五台山。返京后,神宗赐他为太平兴国寺译场监事,敕住开宝寺。迨元丰四年(1081年)圆寂,终年7l岁。1943年由日本占领军举办法会并由伪河南省长田文炳立“成寻阿阁黎显彰奉赞之碑”一块。
建筑研究
落成时间
铁塔的建造开始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但何时落成,尚未发现有确切记载。这是铁塔历史上的一大悬案。据河南大学教授魏千志考证,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王瓘撰写一部《北道刊误志》,此书对京师(开封)名胜,记载颇丰,而唯独缄口不言开宝寺塔。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十月,日本国僧侣成寻曾在开宝寺福胜院等处参观礼拜,其记述当时的情景说,原藏在灵感木塔下的佛舍利,现“宿置”于“一间小殿”中。建塔的目的就是奉藏舍利,舍利置于“小殿”中。说明新塔尚未建成。又据魏千志教授躬身登临铁塔考察,塔身的第三层砖上出现治平四年(1067年,宋英宗在位的最后一年)的年号,塔顶发现“熙宁”(宋神宗第一个年号)字样的琉璃砖。再参照日僧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的有关记载,这就说明,铁塔最后的落成时间,大概在神宗熙宁年间的后期,亦即1073年至1077年之间。
铁塔从建造到竣工,前后总共经过近30年时间。但这仅是魏千志教授一家之言,铁塔确切落成时间,仍尚有待于硕学博闻之士释疑解难。
建筑高度
铁塔高度为55.881米,是中国现存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但明代李濂著《汴京遗迹志》记载塔高为360尺。据宋代《日僧成寻日记》所载,塔高220尺,数字与现代测量的都不符合。可能原来记载是把明末及道光年间黄河决口淤埋地下的塔基部分计算在内。因为据清初人胡介祉《大梁杂咏八首》序中记载,明末黄河决口淤没后,“城东铁塔之之根,刨土直下丈余始见故址”。又常茂徕《铁塔寺纪略》还指出“塔座下八棱方池,垫为平地”。铁塔底层四门及八根琉璃圆柱皆与地面平接,可见铁塔经过两次河决的淤没,才剩下现存地面上的塔身。如果连同地下埋没的塔基,塔的高度和成寻所记载的数字是接近的。
设计风格
在河南宋代砖塔中,铁塔也是杰出的代表。这不在于其建材昂贵与外观豪华,而在于它那挺拔有力、气宇轩昂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最高的琉璃塔。但是它的绝对高度在全国诸塔中,并不算十分突出,它比时代相近的河北料敌塔(84米),和应县木塔、都要低些。但铁塔给人的印象却是那样高大,像是立在古都开封的擎天巨柱。
从造型到色调都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河南宋塔,在建筑上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外轮廓线上下较直,这和宋代以前的河南唐塔(如法王寺塔等)与宋代同时的河南金塔(如白马寺齐云塔)外部多呈柔和的抛物曲线之做法都不相同。不过,有不少宋代砖塔(如鄢陵等地的宋塔)上部各层收分过急,出现很突然的尖锥状,艺术效果不佳。而开封铁塔就没有这种感觉,上下收分比例协调自然,很象是人们的视觉差呈现出的比例。经实地勘察发现,铁塔各层斗拱是一样的规格,各层面阔的大小,主要在于檐部与平座斗拱数目的调整变化。除柱头斗拱之外,各面的补间斗拱,有一个平缓渐变的程序。自下而上,檐部斗拱与平座斗拱的补间数目是:一层(六与六)、二层(六与五)、三层(五与五)四层(五与五)、五层(五与五)、六层(五与五)、七层(四与四)、八层(四与四)九层(三与三)、十层(三与三)十一层(三与四)十二层(三与零)十三层(二与零)。从塔的总高度与其下层底平面直径相比,约五比一。
历代修复
铁塔自建成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曾经历了地震43次,河患6次,暴风19次,暴雨患17次,冰雹10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从塔内外所见琉璃砖及佛像砖上的铭文记载,于宋治平四年(1067年)、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仲夏、明正德七年(1512年)十二月、明嘉靖八年(1529年)六月、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十二月、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三月及六月、明万历五年(1577年)四月及五月、明万历六年(1578年)四月、明万历十八年年(1590年)十一月、清康熙七年(1668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夏四月,进行过多次修葺。以明洪武二十九年修葺工程为最大,每层当门砌有一米高的黄色琉璃阿弥陀佛像一尊,共48尊,两旁刻字足证。因为洪水的淹没,铁塔的基座仍埋地下。据清初记载:“塔下有八棱方池,垫为平地”,“城东铁塔之根,刨土直下丈余始见故址”。
建造技术
铁塔有技术含量很高的科学技术价值。在建塔选材上就吸取了其前身木塔雷击烧毁的教训,而采用了绝缘的、不导电的琉璃瓷砖,避免了大雨雷击的可能性。瓷砖另一个特点是应压强度高,坚固牢靠,在塔门的设计上也是独具匠心,不用发券的半圆门,而采用上尖下方的圭形门,用五层云纹砖逐层收压,其外观象佛龛,而更为坚固。
建筑艺术
从建筑艺术上讲,铁塔可称上是一座巨型艺术品,远望,铁色琉璃瓦遍饰全身,色调具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而且整座塔身上下收分比例协调自然,视觉差比例匀称美观,气势惊人。而走近细看,遍身装饰都是琉璃浮雕艺术品,每块砖都是做工精细、栩栩如生,堪称琉璃艺术品。
文化活动
铁塔光影秀是由开封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夜间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是开封旅游的新名片,河南省文化旅游的新地标。铁塔光影秀,运用4D成像、全息技术、建筑投影、水幕电影、激光造型等手段,通过香雾等机械手段,以空灵圣洁的主题音乐为背景,使观众的嗅觉,在一瓣心香的作用下,感悟佛法,品位甘苦。铁塔光影秀共分“听禅、夏荷、秋露、万佛归宗”四个篇章,剧目整体勾画出铁塔灵秀、智慧、光明的佛国乐土色彩,所现梦境禅缘,展示了优雅大气安详的铁塔高品质夜间形象,是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结合的典范。
相关作品
和持国登开宝寺上方院
北宋·刘敞
重山抱城起,清川带野回。深严古佛寺,嵽嵲耸高台。
此地宜眺览,冠绝都城隈。远近见千里,令人心目开。
忆在七月中,丞相自魏来。百官迎道傍,休骑兹徘徊。
衣冠相胜凌,尘土如炎灰。我随众人趋,出入再历阶。
不得及此时,披襟濯氛埃。至今意耿耿,负愧不可裁。
迩来读君诗,足慰平生怀。忽如升其巅,四顾心悠哉。
往者不可及,信陵久已颓。来者不可见,孔侯与孙崔。
古今殊茫茫,慨叹成欢哀。会复从君游,于焉谢崔嵬。
塔灯
擎天一柱碍云低,
破暗功同日月齐。
半夜火龙翻地轴,
八方星象下天梯。
光摇潋滟治珠蚌,
影落沧溟照水犀。
火焰逼人高万丈,
倒提铁笔向空题。
管理单位
开封祐国寺塔(铁塔)的保护管理机构是开封市铁塔公园。开封铁塔公园是隶属于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的事业单位,铁塔公园位于开封市城区的东北隅,于1955年正式建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开封市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中国100家名园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开封旅游.开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9-07-29
开封铁塔修建记.开封文化网.
铁塔落成之谜.开封铁塔官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3:1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