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作为
政府部门不作为后被迫作为
人民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政府部门漫不经心,甚至把群众诉求表达当成无事生非;而当老百姓被逼得把事情闹大、后果严重、影响恶劣了,才赶紧作为。 “被作为”与“执政为民”的理念背道而驰,不但让广大百姓受苦、社会利益受害、政府形象受损,得不偿失,也传递一种错误和危险的信号:要解决问题,只有把事情闹大。这无形中教人采取极端的方式寻求问题解决,导致一种恶性。
新闻背景
政府部门“被作为”,时有所闻,浏阳市镉污染事件就是一个典型。
在长达六年时间内,湘和化工厂排放镉超标,导致环境严重污染,很多人镉中毒。当地居民一直在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可无济于事,以致催生了全国关注的群体性事件。压力之下,浏阳市才“高度重视”,迅速采取应急保障措施:处理化工厂法人代表和市环保局长,清除污染源,补助污染区村民等(8月3日《长沙晚报》)。
这让人想起之前的“开胸验肺”事件:农民工张海超为了进行职业病鉴定,劳动局、卫生局、防疫站、职业病防治所、信访办都去了。在求助无门之后,被迫在郑州一家医院做了开胸手术。经媒体报道后,全国关注,压力之下,当地政府部门才一改常态,迅速进行了责任追究,处理相关责任人员等。
何谓“被作为”
什么叫“被作为”?人民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情况,政府部门漫不经心,甚至把群众诉求表达当成无事生非;而当老百姓被逼得把事情闹大、后果严重、影响恶劣了,才赶紧作为。
相关评论
“被作为”与“执政为民”的理念背道而驰,不但让广大百姓受苦、社会利益受害、政府形象受损,得不偿失,也传递一种错误和危险的信号:要解决问题,只有把事情闹大。这无形中教人采取极端的方式寻求问题解决,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该是彻底摒弃“被作为”的时候了。建设高效能政府,就在于政府部门能及时、高效地作为,政府部门只有积极作为,完善社会管理机制,主动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才能塑造政府公信力,低成本地化解矛盾,让社会在和谐中前行。
“被作为”的根源是不作为。不作为并不单指毫不作为,更指在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情上“大有作为”,而在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上,懒得作为、敷衍了事。不少群众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时得到的“正在调查”、“还在研究”之类的答复就是这种不作为的产物。
对百姓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处处充满主动作为精神的政府机关,若非出于大无奈,谁也不想冒着“扰乱社会治安”的风险走上街头。对一个法治社会来说,出现这样一群处于法律边缘的“暴走”群众是相当可怕的。既然是迫于无奈,事态的发展就充满各种可能性。谁也无法预料,以后政府不作为,群众会被迫做出何等激烈的事情来“逼”政府作为。
对于个别不作为的政府部门来说,学会真正关心民生、主动作为,无疑是它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但具体如何努力,则是某些机关领导干部需要反复深思的问题。
相关报道
政府部门何时不再被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数千群众上街表达对长沙湘和化工厂镉污染的抗议,并一度围堵镇政府、镇派出所。8月1日,长沙市有关部门表示,湘和化工厂法人代表已被刑事拘留,浏阳市环保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被停职,相关责任人正在接受调查。
除了处理相关责任人,清除湘和化工厂污染源、对附近村民进行体检、对污染区村民予以补助等多项“落在实处”的措施,本来向人们呈现出了一种“很有作为”的政府形象。然而,这些举措却是在问题发生5年之后,有关部门“被迫”采取的,这种“作为怪象”发人深思。
长沙湘和化工厂2004年4月建成投产,随即因非法生产导致周边镉污染。镇头镇的居民一直在反映这一问题,但有关部门始终无法给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复。直到出现数千群众集体上街“讨说法”的事情后,拖延多年的问题才得到重视,有关部门开始摆出积极的作为态度。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这些部门“被作为”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14:23
目录
概述
新闻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