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历史是指俄罗斯的发展史。始于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
乌克兰人和
白俄罗斯人。
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
东正教从
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
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
俄罗斯文化。12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完全分裂成独立的小公国。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早期历史
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长于
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一支。俄罗斯人和芬兰-乌戈尔人在基因上也有很多类似之处。芬兰-乌戈尔人曾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中北地区生活,在斯拉夫人北迁的过程中部分被同化。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善于流动的民族,索洛维约夫称之为具有“液态因素”。早期的俄罗斯人生活在西起
德涅斯特河、东到
第聂伯河以及
黑海北岸的广袤的东欧平原上。这块土地的地理概貌是:森林与沼泽交错、河流纵横、土质以
砂质黏土为主,同时远离海洋、与大草原连接。
在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他们砍伐森林,
平整土地,从事耕作,集体饲养
牲畜,狩猎和打鱼,一切问题由氏族大会决定。
基辅罗斯
在8至9世纪,东斯拉夫人部落战争频繁。在862年维京人
留里克的军队占据了
诺夫哥罗德,并登上诺夫哥罗德
大公的宝座,建立了
罗斯王国。879年留里克去世,
奥列格继任王公并南征
斯摩棱斯克和
波洛茨克。882年占领
基辅并迁都基辅。
基辅罗斯公国时期正式展开。这里是可萨人驻守的一地方。
早在公元1世纪,在中、
东欧的
第聂伯河、
奥得河、
维斯瓦河及
布格河流域便住着了斯拉夫人。至6世纪,斯拉夫人分为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东斯拉夫人分布在第聂伯河中、上游,
奥卡河、
伏尔加河上游,
西德维纳河一带,成为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及乌克兰人的祖先。到了公元7、8世纪,东斯拉夫人有两个准国家组织,以
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及以
诺夫哥罗德为中心的斯拉维亚。862年,由于斯拉维落亚各部落为争夺权力而内战不休,使各部精疲力尽,于是商议寻找一位王公来治理各部,裁决纠纷。在他们眼中,住在
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的瓦良格人(即罗斯人)精明能干,秩序井然,于是邀请瓦良格人首领
留里克当他们大公。
留里克王朝由此开始。
879年,留里克身亡,大公之位由
奥列格接掌。奥列格认为诺夫哥罗德地势偏僻,不利发展,觊觎南方的基辅。882年他率兵南下,首先占领了
斯摩棱斯克和柳别奇,然后南下基辅。奥列格定都基辅,称为“诸
罗斯城市之母”。之后,他继续征克周围的部落,将东斯拉夫人部落的斯洛文人、克里维奇人、德列弗利安人、谢维利安人、拉迪米奇人以及非斯拉夫人的麦里亚人、维西人和楚得人置于控制之下,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国家,史称
基辅罗斯。由于基辅罗斯的法律赋予所有王子
继承权,国家逐渐走向四分五裂,出现了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利公国[也叫弗拉基米尔公国] 等一批公国。基辅城于1169年被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利公国占领,丧失了首都的地位。12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完全分裂成独立的小公国。
莫斯科大公国
“莫斯科”这一称谓源自
芬兰语,意为“潮湿的地方”。
编年史中关于莫斯科的记载最早出现于1147年。13世纪末由
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1283年,
莫斯科公国正式建立。在罗斯的边远地区,罗斯农民同土著人乌戈尔--芬兰部落为邻,逐渐地同这些部落融合在一起。他们的生活、语言和文化都有了自己的特征。这样,东北罗斯成为
俄罗斯民族的故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东北罗斯的中心是一些比莫斯科更加古老的城市的城市——罗斯托夫、
苏兹达里和弗拉基米尔。然而,方便又相对安全的
地理位置为莫斯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起初,莫斯科是位于苏兹达里——弗拉基米尔公国最南端的一个防守点,具有军事边防功能。后来,莫斯科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小公国,其第一位王公是涅瓦王亚历山大的儿子达尼尔。他夺取了科洛姆纳,又继承了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从而扩大了公国的疆土。丹尼尔之子,莫斯科的尤里,控制了整个
莫斯科河盆地,并向西发展至
莫扎伊斯克。随即宣称成为
诺夫哥罗德大公,允许他借此干涉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的事务。
尤里的继承者,
伊凡一世(于1325-1340年在位),他运用财富向其他公国购买更多的领地,并支援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建设。1327年,
东正教的
都主教彼得由基辅迁移至莫斯科,进一步提升了这个新兴公国的威望。
伊凡的继承人持续不断地夺取莫斯科公国的领地,人口和财富。扩张的过程中无可避免与西邻的
立陶宛大公国发生
利益冲突。立陶宛人渴望压倒东斯拉夫人和他们所信仰的
东正教。立陶宛大公国大公Algirdas与特维尔联姻并结成同盟,于1368年,1370年和1372年三次远征
莫斯科,但未能攻下这座城市。处于莫斯科和
维尔纽斯之间的城市
斯摩棱斯克成为双方争夺重点。
1348-1349年,国家及王族受到
黑死病的严重打击。
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九岁的时候父母双亡,大公之位落入他的远房亲戚
苏兹达尔的德米特里手中。由于受到立陶宛大公国的异教徒和穆斯林部落的包围,德米特里决定和俄罗斯东正教结成同盟。当时俄罗斯东正教正因为St. Sergius of Radonezh的改革势力渐渐增长。
在亚历塞斯都主教的教导和影响下,德米特里自命为
东正教的保护者,有使命联合混战中的罗斯诸公国对抗
金帐汗国。他挑战金帐,并在1380年于
库利科沃战役中大破
马麦的军队。
王公伊凡三世登上莫斯科王位之时,莫斯科国家从四面八方被其他小公国(例如特维尔、雅罗斯拉夫和梁赞等)所环绕。伊凡三世或使用武力,或通过和平协商使这些邦国一—归附于莫斯科公国。在他生年的最后岁月,他实际上已经成为统一的罗斯民族的君主。
伊凡三世同
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
索菲娅·巴列奥略联姻,为这一论断提供了新的理由。在娶拜占庭公主为妻以后,伊凡三世便开始把自己当作拜占庭皇帝的继承人。此外,伊凡三世还将拜占庭的国徽——
双头鹰国徽引进俄国。自此,双头鹰成为俄罗斯国家的国徽。“
第三罗马”的思想促使莫斯科政权试图将莫斯科公国变成“王国”,将
莫斯科大公变为沙皇(以前只有拜占庭皇帝拥有这一称谓)。这样,15世纪末,莫斯科罗斯变成统一的
中央集权制国家——俄罗斯。到
瓦西里三世执政末期,东欧出现了一个大国,它拥有广大的空间——从
涅瓦河囗到北乌拉尔,从伏尔加河到第聂伯河沿岸的柳别奇。
俄罗斯帝国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
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
侵略军赶出
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
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
罗曼诺夫王朝。16世纪下半叶,随着
专制制度的形成,并且
伊凡雷帝在位时奉行对外扩张的
侵略政策。17世纪,俄国基本完成了对西伯利亚的扩张。俄国的东方色彩越来越浓厚。从17世纪开始,俄罗斯逐步与西方接近。
彼得时期
到十七世纪
彼得大帝执政后,俄罗斯首次定为
俄罗斯帝国。1698年当几位大臣来问候远途归来,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
战略技术,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在经济方面,彼得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
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为了鼓励西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他把许多西方技术人员带入俄国,还派遣许多年轻的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在政治上,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工作效率。完全剥夺贵族领主
缙绅会议的残余名义职能,代之以
参政院,下设11个委员会(实际上相当于
西方国家的“部”)负责具体工作;罢黜大教长,代之以
宗教院,使教会成为
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划分行政区域,将全国分为50个省。彼得还颁布了一个“职能表”,将文武官员分成14个不同的等级,所有的官员不管门第出身,都要从最低一级做起,靠功绩晋升。 在
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他颁布法令,规定人人都不得蓄胡子(虽然他后来对此项法令做了修改),要求宫廷人员必须穿西装,鼓励吸烟和喝咖啡。虽然他制订的政策有许多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是这些政策带来了长期的影响:俄国这个由贵族阶级统治的国家最终在很多方面都实行了西方的风俗和文化。
为了增加与西欧海洋国家交流和贸易的机会并寻找俄国在
波罗的海的
出海口,彼得在1700年与
奥斯曼帝国停战,并对当时的北欧强国
瑞典王国宣战。在
芬兰湾的纳尔瓦,瑞典军证明了俄军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幸运的是,瑞典在这时陷入了波兰王位的争夺当中。在这喘息的时间,彼得建立了一支新式现代化的军队;当两支军队在1709年在
波尔塔瓦再度相遇时,俄国军击败了瑞典军。
大北方战争一直持续到了1721年,瑞典签署了《
尼斯塔德条约》,
彼得一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及与西欧海洋国家交流的窗口。
在1712年,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到
圣彼得堡。使之成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和以后的皇帝的继续下还在彼得堡建立了大批俄罗斯最早的大学。其中有俄罗斯的第一所大学--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1724年)和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1797年)等。
俄国
农奴制创立于16世纪,在17世纪中期(1647年)成为了
法律条文。从农奴变成的农民得到了分配的耕地。但这些土地只是被分给了
农村公社,一个管理这些耕地所有权和税款的组织。如果想切实的拥有耕地,农民需要交付附有税率的“赎金”。而在那时候,没有土地的农民只能去给别人干短工来赚取“赎回”土地的钱。不过在向
沙皇交了这笔钱之后,新生的农民也就正式的成为了农民,不受地主的任何限制。但是这笔钱很高,因为是先由沙皇付给地主赎金,所以农民直接把钱还给沙皇,而后者要求的
年利率是6%,支付期限是49年。另外,对地主经济上的补偿理由并不是土地,而是他们损失了应该为其
义务劳动的农奴。不仅如此,很多地主还盘算着如何减少以前自己地上的农奴可以分得的已经少得可怜的土地,比如剥夺他们最需要的部分:农奴小屋周边的
牧草地。其结果就是自由身的农民依然需要为以前的主人干活,借此来偿还赎回土地的费用。
帝国成熟
叶卡捷琳娜原是
德意志小国安哈尔特—泽伯斯特的公主,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弗雷德里克。1745年,她与17岁的
皇储彼得(即位后称“
彼得三世”)成亲。此前,她皈依了
东正教,并取
教名叶卡捷琳娜。彼得三世即位后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卫军军官格里高利·奥洛夫的拥护下发动政变,废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叶卡捷琳娜在莫斯科
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加冕,史称“
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与彼得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雄心勃勃,着眼于将俄罗斯建成一个对外开放的
世界强国。至35年后她逝世时为止,俄罗斯已经向西欧的政治和社会新潮流迈进了一大步。
叶卡捷琳娜大帝时代,帝国在南方和西方得到相当大的新疆土。1768年,与奥斯曼帝国之间的
俄土战争爆发,在1774年以《凯纳甲湖条约》的签订而结束。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取得了
黑海的出海口,克里米亚鞑靼人则终止与奥斯曼帝国的
附庸国关系,而叶卡捷琳娜大帝在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1787年,
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1792年
战争结束后,俄国将其势力伸入
巴尔干半岛;虽然奥斯曼帝国没有被俄国完全赶出欧洲,但已不再是俄国的严重威胁了。在西部,俄国则趁著
波兰立陶宛联邦衰败日虚之际,与
普鲁士王国、
奥地利帝国三次瓜分波兰。
1814年3月31日,打败了
拿破仑的沙皇
亚历山大一世亲率
反法同盟军队进入巴黎。但是,这次胜利也给俄罗斯帝国带来了隐患,许多参加战争的贵族军官受到美国和
法国大革命的启发。1825年12月26日,3000名士兵在圣彼得堡议会广场彼得大帝青铜雕像前,要求废除农奴制度,但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有1000多名士兵被打死或打伤。
扩张之路
17世纪,
俄国已积极向
西伯利亚扩张,并与清朝发生冲突。清俄分别于1689年和1727年签署《
尼布楚条约》和《
恰克图条约》确立边界,但这并未阻止俄国的野心。1858年5月,俄国乘英法联军与
清政府开战之际,俄国以武力威胁清朝
黑龙江将军奕山签署《
瑷珲条约》,以黑龙江为边界。1860年签订的《
中俄北京条约》,俄国更把整个
外满洲(包括
库页岛)吞并,并获得
海参崴这个
不冻港,以扩展其于西
太平洋的影响。另一方面,俄国亦企图将势力染指库页岛及
千岛群岛,与日本展开争夺。1875年5月7日,时日本与俄国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俄国把千岛列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库页岛的主权。19世纪末期,俄国向清政府租借
大连,成立
关东州。俄国亦藉得到了
东清铁路的建筑权对内
满洲进一步侵略,意图建立“黄俄罗斯”。
俄罗斯帝国在
北美洲亦曾经于1648年派遣探索队成功的探索了阿拉斯加,并于1733年占有俄属
北美,但在1867年10
月将其以720万美元(折合2009年的9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美国,即
阿拉斯加州。
1838年,英国入侵
阿富汗。同年8月英军攻陷
喀布尔。在俄国的暗中支持下,阿富汗人展开
游击战争,迫使英国于1841年12月签订撤军条约;1842年英军复克喀布尔,再遭重创后彻底退出阿富汗。1873年,沙皇大举进攻并占领
希瓦汗国。英国则立即跟近,于1878年11月,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依旧在俄国暗中支持下,阿富汗人民起义并开展游击战争,迫使英军于1881年退出阿富汗。俄国针锋相对,于1884年占领阿富汗边境很近的莫夫,1885年占领旁吉德村,与阿富汗发生
军事冲突,俄英战争一触即发。
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向议会提出拨款1100万英镑的要求,并计划由黑海进攻俄国。俄国政府闻讯迅速做出反应并获得了德奥及法国的支持,迫使英国妥协。1885年5月,英国占领朝鲜
巨文岛,准备一旦俄国向
印度洋突进并由此引发英俄在
中亚的冲突,英国就在
远东地区牵制俄国——这一策略后来为1902年1月30日英国和日本签订的
同盟条约所代替。1885年9月,俄国和英国妥协,双方签订《伦敦议定书》,在牺牲阿富汗的基础上达成了划分阿富汗边界的原则。1887年俄国与阿富汗签订条约,确定俄国和阿富汗的边界,暂时缓和了英俄两国在中亚的矛盾。
农奴制改革
1855年,
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他认识到俄军在
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
政治体制落后于西方的问题。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
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当时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
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
雇佣劳动为基础的
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
潘多拉的盒子。但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
实际上,亚历山大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61年3月,终于下诏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
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
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
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
亚历山大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必须以
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面对重重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仍将改革推行到底。通过改革,农奴成为自由耕种的农民。尽管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在
经济关系上必须依附原来的地主老爷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农民们获得了平等的
政治权利,成为自由人,可以
自由迁徙,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新开垦的土地致富,从而在经济上也获得完全的独立。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
社会运动。因此亚历山大二世获得了“解放者”的名号。
1881年3月13日,亚历山大二世准备签署法令,宣布改组国家委员会,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但在这一天他再次遇刺,医治无效逝世。亚历山大二世遇刺,打断了此前的改革进程。
进入20世纪
20世纪初,俄罗斯在
日俄战争失败,使国内危机发展。1905年工人和平请愿被镇压,全国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埋下了革命的种子。这次革命被列宁称作是“十月革命的一次预演”。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
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内无法支应来自
德意志帝国的猛烈攻击,民生物资极其贫乏。俄罗斯帝国出现内外危机。终于在1917年3月俄罗斯
沙皇被推翻。1917年3月,
尼古拉二世退位,俄罗斯
君主专制政体结束。
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
二月革命后,由
克伦斯基以及其他一些
社会革命党、
立宪民主党人控制,组成了
俄罗斯共和国(
俄国临时政府)。形成了既有
苏维埃又有临时政府的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和支持列宁、
里昂·托洛茨基的共产党的两面攻击,政府对两种反对势力均采取严厉镇压政策。该政府统治期间行政腐败,
经济崩溃,仍参加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不得人心,最后在1917年
俄历十月被
十月革命推翻,克伦斯基出走国外,一些领导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为反苏维埃武装叛乱的领袖。俄国内战之后,
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
苏俄时期
十月革命
1917年十月革命后,从
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并于选举后武力解散
俄国立宪会议(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左翼
俄国社会革命党得票率超过50%,居第一位;
布尔什维克党得票率仅为25%)史称
十月革命及一月剧变。革命后改国名为
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简称
苏俄,其后与
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王朝及其盟国
奥匈帝国的
哈布斯堡王朝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和约,退出
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俄内战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英国、法国、日本、
波兰、美国等国因不满
俄国单方面退出对德意志帝国的战争,以及
沙皇俄国债务等问题,对
俄国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其中包括北洋军阀统治下的
中华民国)。恰在此时,原
俄罗斯帝国境内持完全不同政治主张的各派势力——包括支持恢复
沙皇制的保皇党、支持建立全民普选民主的共和派、被布尔什维克党定性为假社会主义而遭镇压的
社会主义者(如左翼
俄国社会革命党和
孟什维克)、
东正教会的虔诚信徒等代表富农、地主和
资产阶级利益的力量,不得不联合起来对抗布尔什维克党,组织起数量庞大、所占地域极其广阔的
白军,由
高尔察克、
邓尼金、弗兰格尔、
尤登尼奇等分别在各地指挥,发起了反对俄罗斯
苏维埃共和国的
苏俄内战。原俄罗斯帝国境内的各
少数民族趁此俄国内战的良机,也相继建立了数个独立
主权国家,如
西蒙·彼得留拉的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
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库班
哥萨克建立的
库班人民共和国等,宣布脱离俄罗斯而独立。由于白军
内部矛盾激烈,组成白军的各派势力争权夺利、内斗不断,白军组织松散,没有建立一个真正服众的政治核心,所以经过近4年的(1917年11月—1921年的反抗白军、乌军、黑军、绿军等和协约国武装干涉的战争)的
俄国内战,在1921年,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苏维埃红军击败了
白军,处决了
高尔察克,将
邓尼金、弗兰格尔、
尤登尼奇等人赶出国境;并击败了14个“
帝国主义列强”外国军队的联合武装干涉,逼迫美国、英国、法国从
列宁格勒、
乌克兰和
外高加索撤军,逼迫美国、日本和中国从
西伯利亚撤军;消灭了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等宣布脱离俄罗斯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保卫了新生的苏俄政权,使其生存下来。
1920年4月,苏俄红军于反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刚刚建立的波兰对苏俄内战的干涉时攻入波兰境内,准备通过
军事行动先解放波兰,进而推动
世界革命解放整个欧洲。
德国共产党、
法国共产党和
意大利共产党在
西欧对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军队的军事行动多有响应。最终苏俄红军在
华沙战役中兵败波兰首都
华沙城下,世界革命与解放全欧洲的计划彻底破产。
苏联时期
列宁时期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
乌克兰、
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
苏联)正式成立。
列宁从1921年
苏俄内战结束后就一直坚持实行较接近
资本主义的
新经济政策。列宁时代的新经济政策曾经确保了苏俄这第一个
共产主义国家在七年的战争中(1914年8月-1921年4月,包括1914年8月—1917年3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接下来的俄国内战)生存下来,并将苏联的生产力恢复至1913年的水平。
1924年,列宁逝世,总书记斯大林在1924—1929年间动用灵活的政治手段,先在1924年联合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打倒
托洛茨基,又在1926年联合公认的党内右派(支持延续新经济政策)布哈林击败党内左派—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和加米涅夫的“
托季联盟”,最终在1929年打倒布哈林,夺得最高权力并彻底结束
新经济政策。苏联进入斯大林时期。
斯大林时期
在20年代末期,斯大林发起了一波激进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的工业和农业实施彻底改造。这个被称为“大转向”的经济改革,意味着斯大林对之前列宁从1921年春天
俄国内战结束后就一直坚持实行的较接近资本主义的
新经济政策的全面摒弃。
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方式展开了
大清洗。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甚至遭到处决。正是在斯大林的统治下,
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
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
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虽然与此同时斯大林也以1932年
乌克兰大饥荒等失败的农业政策而闻名,他也是整个
西方世界普遍公认的
独裁者。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采用“
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并姑息
纳粹德国吞并
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同意
纳粹德国在
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使得苏联觉得
西方国家企图将
法西斯“
祸水东引”。
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而不果,英法却相继同纳粹德国发表了带有
互不侵犯性质的《
英德宣言》和《
法德宣言》;与此相反,纳粹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此后,在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派遣外长
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
纳粹德国与苏联协同发动的的苏德瓜分
波兰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
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
东方战线”的名义,于1939年9月17日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共和国,攻打
芬兰并占领东欧南
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部分地区。并在波兰卡庭森林处决了近两万名波兰战俘。1940年7月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被红军占领并强行并入苏联,又强行让
罗马尼亚割让了
摩尔达维亚(
摩尔多瓦)给苏联,这些行为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
卫国战争初期颇不得人心。
1941年6月22日,
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
苏联红军在
战争初期严重失利,苏军遭受重大军事损失,在开始的头一周苏军就损失了九百架飞机、几千门火炮、一千多辆坦克与几十个正规师。之后,
苏德战场成为
欧洲大陆的主战场。
1941年秋天,德国大军攻到
莫斯科西北近郊,当时苏联政府与各国使节转到南方的
萨马拉市。11月7日当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抵达被围困的莫斯科市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所有校阅部队在典礼后立即开赴战场。此活动振奋人心。当年苏联政府将此悲壮仪式拍成纪录片在各地播放,在
二战时对团结国家民心发挥了极大效果,为苏联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军最终在
莫斯科战役击退了德军。
1943年初,苏军经过浴血奋战,获得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到了1945年5月,包括苏联红军的盟军攻占了
纳粹德国全境,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全歼日本
关东军。
1944年10月,苏联正式吞并中国外蒙古西北部的
唐努乌梁海地区。
1945年,苏联与中华民国代表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双方协议承认
外蒙古独立。
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政府的态度对中国
解放战争的加剧所带来的影响,是
不容忽视的。1945年后,由于苏联控制了中国
满洲(中国东北)及蒙疆(
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趁机欲接管满洲,以便能更好的与蒋介石的中国国民党继续展开武装斗争。而斯大林则为了避免和美国支持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进一步加深冲突,拒绝了毛泽东的要求,决定在中国推行“联合政府”政策。尽管如此,苏军于1946年在撤离满洲回国之前,依然为中共抢占满洲的
真空地带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例如苏联红军曾经把缴获自日本关东军的部分日本武器移交给中共将领林彪的
东北野战军苏联
克格勃将军苏多柏拉托夫在其1994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特殊使命》一书中说,苏联在1948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这些
战略进攻行动期间特意引发“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斯大林和毛泽东共同协商而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计划,他们想以此转移美国对中国国共内战的战略注意力,将美国的援助重心牵制在欧洲,减少美国对敌视中共的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军队的援助力度。
在朝鲜战争中
金日成曾经得到了斯大林很多帮助,苏联空军秘密参加
朝鲜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前司令
王海承认虽然被施加很多限制(如只能在
平壤及平壤以北的
米格走廊作战,不准在海上或韩国
领空作战,作战时必须穿着
中国人民志愿军或
朝鲜人民军军服,空中联络时必须使用汉语或
朝鲜语),但朝鲜战争初期“空战仍然主要是
苏联空军打的”。虽然朝鲜在战前希望达到的统一朝鲜和其他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但正是由于这场战争,
金日成得以继续统治朝鲜。
1950年,苏联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条约,中苏双方都承认蒙古独立的现状,苏联租用
旅顺及大连军港。苏联承诺1952年底前无偿交还
长春铁路,在签订
对日和约和最迟不超过1952年底撤出
旅顺港。
因美国及西欧各国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倍感威胁因此在1955年成立
华沙条约组织抗衡。
赫鲁晓夫时期
1953年,斯大林逝世。
苏联共产党高层领导人之间进行了几年的
政治斗争,最后
赫鲁晓夫相继击败了
贝利亚、
马林科夫和
莫洛托夫,成为了苏联最高领导人,与
米高扬、苏斯洛夫等人形成了
集体领导制度。此后,苏联进入赫鲁晓夫时期。
在此期间,赫鲁晓夫结束了警察恐怖,释放了数百万
政治犯,为近2000万人恢复了名誉。但赫鲁晓夫通过
苏共二十大上发表的秘密报告全面批判斯大林,也一度引发东欧社会主义盟国的政治动荡,引发了波兰
哥穆尔卡新政府的反苏情绪和以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组成的“裴多芬俱乐部”为主导的带有强烈反苏情绪的
匈牙利事件。
此后,苏联和很多国家爆发
政治冲突。但在航天领域,苏联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1960年,
中苏交恶。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在1963年相继发表九评苏共中央
公开信,谴责赫鲁晓夫的批判斯大林与搞经济改革,是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搞
修正主义即假社会主义。霍查领导下的阿尔巴尼亚公开支持中国谴责苏联,
金日成领导下的朝鲜也在
内部文件中赞成中国(但朝鲜在公开场合中于苏联和中国之间左右逢源,来回摇摆,保证自身的最大利益。)
苏修这一称号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和阿利雅分别在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上台并实行经济改革后才废止不用。
1959年,作为苏联经济改革的一部分,赫鲁晓夫在苏联首都
莫斯科举行“美国商品展览会”,将
百事可乐等美国著名商业品牌引进苏联国内与东欧市场,同时与时任
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进行了“
厨房辩论”。
勃列日涅夫时期
1964年,
赫鲁晓夫被以不流血政变方式被迫下台,
勃列日涅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在解除了谢列平等人的威胁之后,跟
柯西金和
波德戈尔内一起建立了“三驾马车”的
集体领导体制。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停滞时代)。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对外推行
扩张政策,多次引发武装冲突,并进一步扩大了
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在1969年,苏联却与另一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多次发生边境
军事冲突,战争一触即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苏联继
北约之后的头号敌人。
尽管苏联在
勃列日涅夫时期极力在
中东地区扩张,扩大了苏联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但当苏联支持的
埃及和
叙利亚在1973年的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再次败给
以色列之后,借助战后
亨利·基辛格在以、阿之间的穿梭
外交谈判,
哈菲兹·阿萨德领导下的叙利亚开始谋求在美国与苏联之间进行平衡外交,不再专一依赖苏联。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领导下的埃及与苏联彻底闹翻、反目成仇。
在此时期内,苏联的
军事实力已经跟上了美国;但是,苏联整体经济水平依然落后于美国。勃列日涅夫通过推行苏联式的福利体系来提高苏联民众的
生活水平,但由于没有强大的
经济基础作后盾,这种福利体系为日后苏联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勃列日涅夫结束了赫鲁晓夫的
去斯大林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斯大林的正面形象。
赫鲁晓夫在苏联国内的经济改革在1968年
勃列日涅夫镇压
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后陷入停滞。进入70年代,在对
市场社会主义掀起批判浪潮的情况下,苏联的经济改革从强调改革传统体制到强调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由
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加强对企业的控制,改革重心由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转移到合并企业,建立
联合公司。但改革在苏联在东欧的
卫星国(
傀儡政权),如卡达尔的
匈牙利、盖莱克的波兰仍有延续,如卡达尔的
匈牙利政府在1979年进一步允许把亏损的国营小型
工商企业改由职工承包或租给私人经营、把私营企业的合法雇工人数限制放宽到30人、除税收外政府不干预
企业资金的流动、允许企业自主在社会上
公开招聘管理人员等等。1983年,苏联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710美元,是美国同时期的三分之一,而其卫星国
东德则达到了5670美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自称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国家。但当苏联在勃列日涅夫命令下入侵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导致美国总统
吉米·卡特对苏实施粮食禁运后,尤其是在苏联耗费大量财力应对美国总统
罗纳德·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后,加之苏联石油出口也受国际
原油价格下落而缩水,
苏联人民的日用品消费和副食(如
奶酪、
黄油)等的采购都受到明显影响,
生活质量下降,1985年苏联人民每人每天要耗费2个小时的时间排长队购买食物。
戈尔巴乔夫改革也因此开启。
戈尔巴乔夫时期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后继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安德罗波夫及
契尔年科皆在上任不到两年便病逝。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进入戈尔巴乔夫时期。
戈尔巴乔夫属于
改革派。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转向
政治改革,在他与他的亲密同僚和朋友雅科夫列夫、谢瓦尔德纳泽等人共同的集体领导下,苏联在国内开始实行经济重建和
开放性政策,在经济上希望彻底抛弃计划经济并建立起成熟的
市场经济,在思想和学术领域主张对苏联政府过去犯下的很多历史污点和历史错误进行清算,平反冤假错案。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智囊雅科夫列夫还提出了“多一份民主,就多一分社会主义”的口号,主张维护和增大苏联人民的
民主权利。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
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包括
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
叶利钦、
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等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开放性”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逐渐失去了民心。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在1930、1940年代流放和打压鞑靼人、
车臣人等少数民族行为的强烈谴责,激发了苏联多个少数民族群体强烈地
民族主义和
分离主义情绪,1988年鞑靼人在苏联首都莫斯科的抗议示威是苏联的
民族关系开始步入剧烈动荡期的标志,也预示着
苏联解体和崩溃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
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
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的口号,戈尔巴乔夫高度评价
赫鲁晓夫时期召开的苏共二十大“是对
极权主义体制的第一次冲击,是朝社会民主化迈进的第一次尝试”。不过,戈尔巴乔夫认为赫鲁晓夫在揭露斯大林方面还有局限性。1990年7月,苏共第28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清楚地写道:“极权的斯大林体制给国家、人民、党、
社会主义思想本身造成了巨大损失,这
一体制正在被消除,苏联正在走向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
随着
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苏联开始走向解体。
之后,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联同
白俄罗斯及
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
明斯克签约,成立
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
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
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
苏联国旗从
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12月26日,
苏联最高苏维埃解散,标志着苏联不再存在。而苏联的解体,标志着世界上最大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瓦解。
俄罗斯联邦
1992年4月16日,
俄罗斯第6次人代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俄罗斯”,从而恢复了历史上的名称;17日,最后决定使用两个同等地位的正式国名“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1993年12月12日,经过
全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规定国家名称为“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意义相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很快成为了
世界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