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以
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优点
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起源
针灸的历史悠久。据考证,它起源于我国
原始社会的
氏族公社制度时期。我国从400万年前就有了
人类活动,大约从4万年前进入氏族公社制度时期,一直延续到距今4千年前。在这个时代,先民们以石器作为主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所以
考古学上称为
石器时代。从远古到1万年前为
旧石器时代,1万年前到7~8千年前为
中石器时代,7~8千年前到4千年前为新石器时代。针灸疗法大约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古书里保存着一些关于针灸起源的传说资料,都指这个时代。如皇甫谧《
帝王世纪》里记载:太嗥
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
九针”,
罗泌《
路史》则说太嗥伏羲氏“尝草治砭,以制民疾”。又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序》说:“
黄帝咨访
歧伯、
伯高,
少俞之徒……而针道生焉”,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则说:“黄帝受命,创制九针”。
技法
针刺疗法
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还可以从原始的针刺工具加以论证。距今2千多年以前的古书中,经常提到原始的针刺工具是石器,称为砭石。如《
左传》收录的公元前550年一段史料提到“
美疢不如恶石”,《
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制砭石小大”等。这些都是远古人类以砭石治病的佐证。砭石治病,最初主要是用于刺破脓疡,进而作为刺络泻血之用。我国曾在
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根4.5
cm长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形刃,可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四棱锥形,可用来放血。在山东省
日照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墓葬里,还发现过两根殉葬的砭石,长度分别为8.3cm~9.1cm,尖端为三棱锥形和圆锥形,可用它们放血,调和
经气。砭石实物的发现,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砭石治病
来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以渔业为生的民族。据《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
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这里所说的“东方”,相当于我国
山东一带。近年来,在山东省发现了一批以针砭为题材的汉
画像石,画像石上雕刻着半人
半鸟形的神医正在用砭石或细针给人治病。鸟形显然来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画像石反映了古代关于针砭起源的传说。
灸法
也是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据《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这段记载,说明灸法的发现同寒冷环境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原始社会栖息在北方的人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容易患腹部寒痛、胀满等症,非常适于
热疗。因而经过长期的积累经验,发明了灸法和熨热疗法。据考察,先民们钻木取火或敲击
燧石取火,往往用艾绒作为引火材料,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绒烧灼动物骨。很明显,这种用艾绒点火的方法,为发明艾灸提供了
必要条件。
理论体系形成
从战国至
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简称《
内经》)
成书为标志,此时的医学家们不但已构筑起以络学说为核心的理论框架,而且已卓有成效地运用刺法、灸法等技术防病治病,并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更新理论,初步形成了以理、法、方、穴、术为一体的独特的针灸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我国由
奴隶社会迈入
封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
社会制度的变革,各种学术思想的进步,
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促进了针灸学从实践经验向理论高度的深化。针刺工具由砭石、骨针、竹针发展到了金属针,从而扩大了
针灸疗法的适应范围。据《
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缓、医和均擅长针灸。
先秦名医
扁鹊(秦越人)在给虢太子治
尸厥时,让其弟子子阳取外三阳五会而使太子复苏,又令弟子子豹药熨两胁下,而太子坐起……。证明在先秦时期针砭、火灸、药熨等
均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关于经脉的著作,它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的循行、病候和灸法治疗。根据其足臂、阴阳的命名特点,称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了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
《
内经》的问世,是先秦至西汉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此书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
内经》包括《素问》和《
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它在汇总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精神、气血、津液等为
基本理论,以针灸为主要
医疗技术,用
无神论观点、整体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人体与自然界相应的观点,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要领和防病治病原则,奠定了
针灸学基础理论,其中以《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和系统,故《灵枢》又称“针经”。
《
内经》对经络学说尤有精辟的论述,不但对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络属脏腑及其所主病证均有明确记载,而且对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别络、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的走向、分布、功能以及和
经络系统相关的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亦有记叙。《
内经》对腧穴理论也有较多的论述,载有160个左右常用穴位的名称,对
特定穴理论阐述较详,特别是对
五输穴理论阐述较全面。还有
原穴、
下合穴、
十五络穴、五脏
背俞等也都有载述。《
内经》对刺法论述较为详尽,
补泻手法上提出了
迎随补泻、
徐疾补泻、
呼吸补泻、
开阖补泻等。在治疗方面,论述了治疗原则如“
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
取穴配穴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方法,如
俞募配穴法、远道取穴法等。《
内经》记载了一百多种病症,其中绝大多数疾病都应用针灸治疗。
《
难经》是一部可与《
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相传系秦越人(
扁鹊)所作。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针灸学理论体系。其中关于
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更补充了《
内经》之不足。同时,还提出了
八会穴,并对五输穴按
五行学说作了详细的解释。发明
六经辨证的
张仲景,在其著作《
伤寒杂病论》中,不仅于方药方面给人留下许多光辉的典范,而且在针灸学术上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和贡献。在他的著作中直接与针灸有关的条文达69条,主张针药结合,辨证施治。已佚的《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即《
黄帝明堂经》)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以
外科闻名于世的
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
华佗夹脊穴”,著有《枕中灸刺经》(佚)。三国时期的
曹翕擅长灸法,著《
曹氏灸经》,可惜失传。
理论体系发展
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历隋唐至五代,前后七百余年。针灸学理论与技术随着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针灸学
理论体系的发展。
魏晋时代的
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
素问》、《
灵枢》和《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编撰成《
针灸甲乙经》。全书分为12卷128篇,共收349个腧穴,按脏腑、气血、经络、腧穴、
脉诊、
刺灸法和临床各科病证针灸治疗为次序加以编纂,成为一部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是继《
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晋代名医葛洪撰《
肘后备急方》,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从而使
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妻
鲍姑,亦擅长用灸。晋末到南北朝的
徐熙一族,累世精于医术,
徐秋夫、
徐文伯和
徐叔响等都是针灸史上的有名人物。
隋至初唐时期的名医
甄权和
孙思邈,都精通中医各科,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
明堂人形图》等(均佚)。孙思邈撰有《备急
千金要方》和《
千金翼方》等书,首载
阿是穴法和
指寸法,广泛地收入了
前代各家的针灸
临床经验,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其中
十二经脉五色作之,
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三人
孔穴共六百五十穴”,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佚)。此外,唐代
杨上善在《
黄帝明堂经》的基础上,撰《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次序,论列穴位。
王焘编《
外台秘要》,大量采录了诸家的灸法。这个时期还有了针对专病的著作,如唐·
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门介绍灸治
痨病方法;刊于公元862年以前的《新集备急灸经》,是我国最早
雕版印刷的医书,专论急证用灸。唐
太医署掌管医药教育,分设四个
医学专业和一个
药学专业,针灸是医学专业之一,设“
针博士一人,
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
学校教育开创了先河。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由于
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
医学文献的积累,加快了针灸学的传播与发展进程。著名针灸家
王惟一,在北宋政府支持下,重新考订厘正了354个腧穴的位置及所属经脉,增补了腧穴的主治病证,于公元1026年撰成《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雕印
刻碑,由政府颁行。公元1027年,王惟一设计的两具铜人模型制成,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教学和考试
针灸师之用。
南宋的针灸家
王执中撰《
针灸资生经》,重视实践经验,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代著名医学家
滑寿,考订经络循行及其与腧穴的联系,在元
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
督脉和
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这个时期长于针灸的名医很多,著作也颇丰富,《
备急灸法》、《
痈疽神秘灸经》、《膏肓腧穴灸法》等书问世,标志着针灸在各科的深入发展。南宋初期的
席弘,世代皆专针灸,传世的《席弘赋》特别讲究
刺法。同时的
窦材著《
扁鹊心书》,极力推崇烧灼灸法,每灸数十壮乃至数百壮。当时还有杨介、张济亲自观察尸体解剖,主张用
解剖学知识指导针灸取穴。金代何若愚与撰《
子午流注针经》的
阎明广,提倡按时
取穴法。金元名医
窦汉卿既推崇
子午流注,又提倡
八法流注,按时取穴,他所编撰的《
标幽赋》是
针灸歌赋中的名篇。
针灸学是以
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
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
针灸具有
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
劳动人民的欢迎,对
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针灸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及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剖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医学。历史悠久,其起源已难稽考,但从文献记载、
出土文物、
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探索,远在文字创造前即已萌芽。
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
砭石,欲以
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可知针的前身是砭石。《说文解字·》记载:“砭,以石刺病也。”《
山海经·东山经》:“
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弗
箴石”。
郭璞注曰:“可以为砥(砭)针治痛肿者”。这是
砭术的较早记载。古人生活于洪荒大地,与鸷鸟猛兽相搏食,不能无病。一且患病,除祈祷鬼神外,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
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形成砭石治病的方法。1963年,
内蒙古自治区
多伦旗头道洼在
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根磨制的
石针,据鉴定,认为是针法的原始工具砭石。因此,砭石的起源,可远溯到距今一万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甚至可能更早些。
随着
冶金术的发明,
针具也得到不断地改进,至《
内经》著作年代,才由古代的石针、
骨针、
竹针而改变为
铜针、
铁针、金针、
银针等金属制针,代替砭石之法直到现在改进为
不锈钢针。197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
达拉特旗树林召公杜的出土文物中首次发现一根“
青铜砭针”。
1968年在河北
满城县发掘的西汉刘胜墓,内有金制、银制医针九根。制作颇为精细,证明了金属制针的不断进步。
灸法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与使用以后,人们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从各种树枝施灸发晨到艾灸,形成了灸法。《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
灸焫。”即指此言,随着后世医学的进步发展为多种多样的灸法。
由于针灸用具、材料的逐步改革,扩大了针灸治疗的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有力地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针灸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73年在湖南
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著作,即“
足臂十一脉灸经”、“
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中叙述了十一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治疗。经初步考证,其著作年代早于《
黄帝内经》,
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于此可见一斑。
《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以及适应证、禁忌证等,都作了此较详细的论述,其中尤以《
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有系统,故《灵枢》又称“针经”。可见当时针灸学已经比较成熟,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除《
灵枢》外首推晋代皇甫谧的《
针灸甲乙经》。作者参考《
内经》、《明堂孔穴治要》,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依照头、面、胸、腹、背等都位记述腑穴,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和确定了349个腧穴的位置、主治及操作,介绍了针灸手法、宜忌和常见病的治疗。这是继《
内经》之后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东晋葛洪著《后备急方》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是灸方,引起了人们对灸法的重视,使灸法与针法一样得到了发展。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明了“阿是穴”的取法和应用,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分别把人体正面、背面及侧面的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用不同颜色绘出,尤其值得推崇的是提出灸法预防疾病的方法,为预防医学作出了贡献。
此后王焘在其所著的《
外台秘要》中,全面介绍了灸法,为推广灸法起到积极作用。隋唐设“
太医署”,掌管
医学教育,针灸成为其中一个专门学科,内设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从事教学工作,足见当时对针灸的重视。
北宋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叙述了经络、腧穴等内容,并考证了354个腧穴,全书曾刻在石碑上,树立于汴京(今河南
开封),供学习针灸者拓印和阅读。次年,还设计铸造了两座铜人,是我国最早的
针灸模型,对辨认
经穴与教学起了很大作用。元代滑伯仁认为
任督二脉虽属奇经,但有专穴,宜与十二经并论,总结为十四经,著《
十四经发挥》,系统阐述了经络的循行路线和有关腑穴,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明代是针灸学发展昌盛的朝代。
杨继洲以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基础,汇集了历代针灸著作,并结合实践经验撰写了《
针灸大成》,内容丰富,是继《
内经》、《
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直到今天它仍是学习针灸的主要参考著作。当时还有陈会的《
神应经》、徐风的《
针灸大全》,
高武的《
针灸聚英发挥》,
汪机的《
针灸问对》、
李时珍的《
奇经八脉考》等,蔚为大观,诸家各有所长,形成不同流派,相互争鸣,促进了针灸的发展。到了清代虽然也有
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及
廖润鸿的《针灸集成》等书问世,但很少新义,至清代末叶,针灸乃走向衰落。
流传几千年的针灸医学虽然不断有所发展,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速度比较缓慢,特别是清朝
统治阶级因拘于
封建礼教,于1822年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谬理由,下令停止
太医院使用针灸,废止
针灸科,一般“
儒医”也注重
汤药轻针灸。鸦片战争失败以后,
帝国主义入侵,在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
医学院校,排斥、攻击中国
医药学,使中医事业包括针灸学更趋衰落,几至一蹶不振。然而由于针灸经济、方便、有效,深受劳动人民的欢迎,尽管国民党政府力图扼杀,但在民间,仍得到应用与流传。同时各地有志之士,创办学社、学校,培养人才,为发扬针灸,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中医政策的实施,祖国医学获得了新生,带来了针灸事业的复兴与繁荣。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
中医学院、中医院,设置了针灸专业和
专科,并建立了专门研究机构,使针灸在教学、医疗和科研等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十多年来编撰出版了大量针灸著作。全国高等
医药院校使用了统一的针灸教材,开展了对《
内经》《
难经》《甲乙经》《
针灸大成》的校释工作,在全国各报刊发表的针灸论文资料不下万篇。为学习针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大丰富了针灸医学的内容。
针灸的临床工作有较大的进展,治疗病种不断扩大。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300多种病症的治疗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对其中100种左右的病症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针灸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胆道结石、
细菌性痢疾等,不但用科学的方法肯定了疗效,而且用现代生理学、生化学、
微生物学、
免疫学等阐明其作用原理,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医学界采用
针刺麻醉,成功地进行了多种
外科手术,为
麻醉方法增加了新的内容,引起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推动了针灸医学的发展。
近年通过多学科的大协作,深入研究了针灸治病原理。证明针灸对机体各
系统功能有调整作用,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针灸镇痛原理的研究已深入到
神经细胞、
电生理学和
神经递质如脑腓肽等分子生化学水平。
经络的研究经过大量普查,不仅肯定了
循经感传的
客观存在,而且从
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的规律,
客观指标及测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经络实质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不少地区还开展了对针刺手法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几千年来,针灸医学不仅对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起过重大的作用,而且很早就流传到国外,对其他一些国家的
医疗保健事业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约在公元六世纪,针灸医学传入朝鲜,并以《
针灸甲乙经》等书为教材。公元562年,我国吴人
知聪携带《
明堂图》、《针灸甲乙经》到日本。公元701年,日本在医学教育中开始设置
针灸科,至今还开办针灸大专学校,深受日本人士的欢迎。公元十七世纪末叶,针灸又传到了欧洲。有些国家除设有针灸专科外,还成立了研究针灸医学的专门机构,并多次召开国际针灸学术会议。我国一些省市设立了国际针灸培训基地,为世界各国培训了大批针灸医生。目前全世界已有一百二十多个
国家和地区开展了针灸医疗、科研和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还向世界各国推荐针灸治疗43种疾病。1987年11月经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在北京召开了
世界针灸联合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我国独特的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产生积极的广泛的影晌。
灸法,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质)
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是针灸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
灸法概述
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乃至更远。据考古学的研究,在北京
周口店发掘的含骨化石地层中,就发现有遗留的灰烬和烧过的动物骨骼或土石。早在大约5万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用火来取暖、熟食,尤其是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已掌握了
人工取火的方法。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萌芽,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古人在煨火取暖时,由于偶然被火灼伤而解除了某种病痛,从而得到了烧灼可以治病的启示,这就是灸法的起源。“灸”字在《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最早可能采用树枝、
柴草取火熏、熨、灼、烫以消除病痛,以后才逐渐选用艾(moxa)为主要灸料。艾,自古以来就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到处生长,因其气味芳香,性温易燃,且火力缓和,于是便取代一般的树枝燃料,而成为灸法的最好材料。据《
左传》记载,
鲁成公10年(公元前581年),
晋景公病,
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
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汉代
张仲景的《
伤寒杂病论》中有“可火”与“不可火”的记载,其所言之火,亦指艾灸。
“灸”字在现存文献记载中,以《庄子o盗跖》最早提及,如
孔子劝说
柳下跖:“丘所谓无病自灸也。”《孟子o离娄》也曾记载:“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显然也是指的艾灸。从中可以推断在
春秋战国时代,灸法是颇为盛行的。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在出土的帛书中,记载了经脉灸法的就有3篇,是目前发现的《
内经》以前最早的
珍贵文献。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
内经》.《素问o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
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艾灸
以后历代出现许多针灸方面的著作,如晋代
皇甫谧的《
针灸甲乙经》、唐代
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都大力提倡针灸并用。唐代
王焘的《
外台秘要》则弃针而言灸,可见当时对灸的重视。以后从宋代
王执中的《
针灸资生经》,明代高武的《
针灸聚英》、
杨继洲的《
针灸大成》,到清代廖润鸿的《针灸集成》无不注重灸法。历代灸法的专著还有很多,如公元3世纪就有《曹氏灸方》,唐代有《骨蒸病灸方》,宋代有《
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俞穴法》《
备急灸法》,元代有《
痈疽神秘灸经》,清代有《太乙神针》《
神灸经纶》等。
灸法治病,最初古人多采用
直接灸,且
艾炷较大,
壮数(艾炷的
计数单位)较多,如《
太平圣惠方》指出:“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医宗金鉴o刺灸心法要诀》也说:“凡灸诸病,火必足气到,始能求愈。”同时古人非常推崇应用
化脓灸进行身体保健和预防疾病。现代灸法则有了长足发展,为了减轻患者接受灸疗的痛苦,多采用小艾炷少壮灸,并衍化出多种灸法,如
艾条灸、药条灸(包括太乙神针灸、雷火神针灸等)、
温灸器灸、
温针灸、
天灸、
灯火灸等。根据病情不同,还常采用间接灸法,所隔物品多为姜片、蒜片、食盐、
豆豉饼、
附子饼等。灸法已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灸法的作用
总结古往今来的实践经验,灸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
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
气行则血行,
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各种原因,如“
寒则气收,热则
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所以
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
血寒,故宜灸之”。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
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
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
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
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
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
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
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
冻伤、
癃闭、
不孕症、扭
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
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
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
寒厥”。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
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
阴阳离决等症,
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
伤寒论》指出:“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
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
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
关元、
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
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
中风脱症、
急性腹痛吐泻、
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
上虚下实,
气虚下陷,出现
脱肛、
阴挺、
久泄久痢、
崩漏、
滑胎等,《
灵枢·经脉》篇云:“
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
灸疗。关于
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
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
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
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
上之”,又如《
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
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
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
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
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
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
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
阴都,随年壮”,又如“
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消渴,
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
横三间寸灸之”。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
医学入门》则阐明
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总之,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
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
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
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
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
狂犬病。《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
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
预防传染病。《
针灸大成》提到灸
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
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
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
关元、气海为藏精
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
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
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现代,灸疗的防病保健作用已成为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经典著作
内容简介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运用针刺、艾灸及其他方法,刺
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达到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是
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几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针灸的生命力在于
临床疗效。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了43种针灸治疗的适应证,有力地推动了针灸走向世界。但是,这种归纳尚不全面。据
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最新研究总结,针灸治疗的病种涵盖16类病谱、计461个病种之多。对于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和
泌尿生殖系统、眼和附器、精神和
行为障碍、皮肤和
皮下组织疾病,针灸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对于多种
难治性疾病、原因不明性疾病、体质性疾病与
心因性疾病,针灸可成为有力的治疗和
辅助治疗手段。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应用和研究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全世界针灸从业人员逾数十万,针灸医学作为中医药国际化的先锋,对世界医学的发展正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摘自《针灸大成》
《素问》十二卷,世称黄帝
岐伯问答之书。及观其旨意,殆非一时
之言,而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
刘向指为诸韩公子所着;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
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
子思之言并传也。盖
灵兰秘典、五常正大、六元正纪等篇,无非阐明
阴阳五行之《甲乙》、杨上善之《太素》,亦皆本之于此,而微有异同。医家之
纲法,无越于是书矣。然按《西汉艺文志》,有《内经》十八卷及
扁鹊名。
白氏云∶《内经》凡三家,而《素问》之卷,牵合《
汉志》之数,而为之注释,复以
阴阳大论,托为师张公所藏,以补其亡逸,而其
用心亦勤矣。惜乎朱墨混淆,玉石相乱,训诂失之于迂疏,引援或至于未切。至宋林亿、
高若讷等,正其误文,而增其缺义,颇于冰为有功。
《
难经》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人。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唯一集五家之说,而醇疵或相乱,惟
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附辨
杨玄操、吕广、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未明,李子野亦为句解,而无所启发。近代张洁古注后附药,殊非经义。王少卿演绎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前人之蕴。滑伯仁取长弃短,折衷以己意,作《
难经本义》。
《
子午经》一卷,论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根据托
扁鹊者。
《铜人针灸图》三卷,
宋仁宗诏王维德考次针灸之法,
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经,旁注
俞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
夏竦为序。然其穴,比之《
灵枢》本输、骨空等篇,颇亦繁杂也。
《明堂针灸图》三卷,题曰∶
黄帝论人身俞穴及灼灸禁忌。曰明堂者,谓
雷公问道,黄帝授之,亦后人所根据托者。
《
存真图》一卷,晁公谓杨介编。崇宁间
泗州刑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亲膜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介校以古书,无少异者。比《
欧希范五脏图》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
王莽时,捕得
翟义党王孙庆,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
道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亦是此意。
《千金方》三十卷,唐孙思邈所撰。用药之方,
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忌之法,以至导引养生之要,无不周悉。曰千金者,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议者谓其未知
伤寒之数。
《
千金翼方》三十卷,孙思邈掇拾遗帙,以羽翼其书。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
补益、
杂病、
疮痈、色脉、针灸,而
禁术终焉。
《
外台秘要》,唐王焘在台阁二十年,久知
弘文馆,得古方书千百卷,因述诸症候,附以方药、符禁、灼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门。天宝
中出守房陵、及大宁郡,故名焉。
《
金兰循经》,元
翰林学士忽泰必列所着,其子光济铨次。大德
癸卯,
平江郡文学岩陵邵文龙为之序。首绘脏腑前后
二图,中述手足
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
流注,各为注释,列图于后,传之北方。自恒山董氏锓梓吴门,
传者始广。
《
济生拔萃》十九卷,一卷取《
针经节要》,二卷集《洁古云岐针法》、《窦氏流注》 ,三卷《针经摘英》。首针法,以仿古制也。
延佑间
杜思敬所撰者。
《
针经指南》,古肥窦汉卿所撰。首标幽赋,次定八穴指法及叶蛰宫图,颇与《素问》
《针灸杂说》,建安窦桂芳类次。取《
千金》禁忌人神及
离合真邪论,未能曲尽针灸之
《资生经》,东嘉王执
中叔雅,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别,以穴属病,盖合
《铜人》、《千金》、《明堂》、《外台》而一之者也。
《
十四经发挥》三卷,
许昌滑寿伯仁,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交别之要。
至若阴、阳、维、跷、带、冲六脉,皆有系属,而惟督、任二经,则包乎背腹,而有专穴,
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宜与十二经并论。通考邃穴六百五十有七,而施治功,以尽医之神秘。
《神应经》二卷,乃宏纲陈会所撰。先着《广爱书》十二卷,虑其浩瀚,独取一百一十
九穴,为歌为图,仍集治病要穴,总成一帙,以为学人守约之规。南昌刘瑾校。
《针灸节要》三卷、《聚英》四卷,乃四明梅孤高武纂集。
《玄机秘要》,三衢继洲杨济时家传着集。
《古今医统》、《
乾坤生意》、《
医学入门》、《
医经国小》中取关于针灸者,其姓氏
《针灸大成》总辑以上诸书,类成一部,分为十卷,委晋阳靳贤选集校正。
经络发展简史
近代经络创新简史表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先后进行了“八五(1992-96年)”和“九五(1997-98年)”两个国家级经络攀登计划项目,研究从现象逐渐深入到本质,课题围绕着循经感传的机理、经脉
脏腑相关和经脉线的
理化特性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了若干个假说:
1996年邓宇等“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及解剖结构”(非间隙经络,细胞充填的非管经络)
1996年张声闳“间隙维”经络 (出错)
1995
·
神经论:认为循经感传是
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果。1995年?
·体液论:认为
中医经络中的气血指人体中的各种体液,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刺激神经产生循经感传。
· 能量论:认为经络是某种物理能量与信息的传输渠道。
1985年,法国de Vernejoul P同位素示踪显像方法;另外,法国Niboyet 对皮肤电研究
1984年,
匈牙利Eore用
二氧化碳测定仪研究经络。
1980年张保真等采用的肉眼实地观察
铺片及血管
灌注法1978年孟昭威的经络第三平衡系统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循经感传线上的温度变化
1970年,法国J.Borsarello使用
红外热像方法进行经络研究。
1956年Nogierop对中国
耳针穴位图谱及作用的研究等,
1955年,中谷一雄等“
良导络之研究”成果,笹川“
良导点”,“良导络”
1952年,藤田六郎提出了关于经络的假说
1950年,日本长滨善夫报道了循经感传现象。
针灸手法
手阳明大肠经从起于食指
桡侧端,沿食指桡侧缘,出第一、二
掌骨间、进入两筋(
拇长伸肌腱和
拇短伸肌腱)之间,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经上臂外侧前边,上肩,入缺盆,络肺属大肠。缺盆部支脉:上走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
齿龈,回绕至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止于对侧鼻旁(
迎香)。(图3-6)
《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
大指次指之端,循指
上廉,出
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
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二)主要病候
腹痛、
肠鸣、
泄泻、便秘、痢疾、
咽喉肿痛、
齿病、鼻流清涕或出血和本经循行部位疼痛、
热肿或寒冷等症。
《灵枢·经脉》:
手阳明之别,名曰
偏历。去腕三寸,别走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
肩髃,上
曲颊偏齿;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其病:实,则龋聋;虚,则齿
寒痹隔。取之
所别也。
(四)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
热病、
皮肤病、
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二、手阳明腧穴
(一)常用腧穴
【定位】在手食指桡侧,距指甲角旁0.1寸。(图3-7)
【主治】①
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解剖】有指及掌背动、
静脉网;布有来自
正中神经的
指掌侧固有神经,
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备注】配少商、人中治热病,昏迷;配合谷、少商治咽喉肿痛。
【定位】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
掌指关节后凹陷处。(图3-7)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肠腑病证。
【解剖】有第1
骨间背侧肌,深层为拇内
收肌横头;有
手背静脉网(
头静脉其始部),指掌侧有固有动脉;布有
桡神经浅支。
【备注】配
前谷、睛明治目急痛;配阳溪治
喉痹咽如梗;配
天枢、足三里治
腹满、肠鸣、洞泄。
3.合谷(Hégǔ,LI4)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
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图3-7)
【主治】①
头痛,
目赤肿痛,
鼻衄,齿痛,
口眼歪斜,
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②
发热恶寒等
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
多汗;③
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技法】直刺0.5一l寸。
【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
侧肌中,深层有
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
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备注】配太阳治头痛;配太冲治目赤肿痛;配迎香治鼻疾;配少商治咽喉肿痛;配
三阴交治经闭,滞产;配
地仓颊车治眼歪斜。《神应经》:孕妇不宜针。
4.阳溪(Yángxī,LI5) 经穴
【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图3-7)
【主治】①手腕痛;②头痛,目赤肿痛,耳聋,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
【技法】直刺0.5—0.8寸。
【解剖】当拇短、长伸
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桡动脉的腕背支;布有桡神经浅支。
【备注】配合谷治头痛;配阳池、
阳谷治腕
关节炎;配二间、阳谷治
牙痛、喉痹、目赤肿痛。
【定位】屈肘,当阳溪与
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处。(图3-8)
【主治】①
耳鸣、鼻衄、
喉痛;②手臂酸痛;③腹部胀满;④水肿。
【技法】直刺或斜刺0.5—0.8寸。
【解剖】在
桡骨远端,桡侧腕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有头静脉;掌侧为
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背侧为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骨间背侧神经。
【备注】配
太渊治
咽喉痛;配曲池治手臂疼痛;配
手三里、
内关治前臂
神经痛。
6.手三里(Shǒusānlǐ,LI10)
【定位】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图3-8)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技法】直刺l—1.5寸。
【解剖】肌肉、神经同
下廉穴,血管为桡返动脉的分支。
【备注】配曲池治上肢不遂;配足三里治腹痛、腹胀、腹泻;配
中渚、曲池治咽喉肿痛。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
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图3-9)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②热病;③
高血压;④癫狂;⑤腹痛吐泻;⑥咽喉肿痛、齿痛、
目赤痛;⑦
瘾疹、
湿疹、
瘰疬。
【技法】直刺0.8一1.2寸。
【解剖】
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
肱桡肌的挠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备注】配血海,足三里治瘾疹;配手三里治上肢不遂;配太冲、
大椎治高血压。据
实验研究报道,用
强刺激手法针刺“曲池”和“阑尾”穴,对实验性
阑尾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