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感传
经络现象
拼音 xún jīng gǎn chuán xiàn xiàng
概念及定义
定义
循经感传现象(Propagated sensation along channel , PSC)系指针刺、电脉冲及其它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一种酸、胀、麻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
概念
循经感传现象指刺激穴位时在经脉循行路线上出现的一些特殊感觉传导现象。是最常见的一种经络现象
有人认为,古代文献对经络活动线路的描述可能包含着对循经感传现象的认识。
发现
现代经络研究热潮的兴起源于1973年,解放军301医院的医生们观察到,有个病人在针刺后出现针刺局部的感觉沿着一定的线路向远处传导,由于传递线路与经络走行一致,于是称循经感传。后来大量的调查表明,约1%的人对针刺反应敏感,针刺穴位可以诱发循经感传。此外,有的人在患病期间出现循经感传,病愈后即消失。循经感传现象提示:人体的体表或体内存在我们还不了解的信息传递途径,甚至线性物质结构。
研究历史
50年代初,日本的长滨善夫和丸山昌朗观察并报道了一例循经感传现象显著者,推动了循经感传现象的现代研究。
70年代以来,我国对此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卫生部颁发了循经感传现象观测的统一方法和分型标准,以低频电脉冲刺激井穴(或原穴),按照感传出现的不同程度分为敏感型、较敏感型、稍敏感型和不敏感型四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普查,发现在17万人中感传出现率为20.3%,其中敏感型出现率为0.35%。同时发现循经感传现象有循经性、效应性、可阻滞性、慢速性、双向性、趋病性等特点。
近些年来,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不断发展,从自发出现到激发控制,从主观感觉的描述到客观实验的记录,从现象观察到阐明机理、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应用,认识日益深入。
经感传机理的研究是揭示经络本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分类
显性感传:能通过大脑感知,由受试者指明传导途径者
隐性感传:不能通过大脑感知,受试者无法指明传导途径者
显性感传在一定条件下产生,显现率较低,隐性感传普遍存在于人群中,显现率可达90%以上。
隐性感传60%~90%能激发为显性。
针刺大肠经循经感传示意图:
特征
1、感传的普遍性:黑龙江中医研究院的“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经络感传普遍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性别、年龄、职业、种族均观察到经络感传现象。
2、感传循经性:感传通常多与古典经络主干循行路线基本相符,总的来说,四肢部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而在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3、感传性质:感觉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常与刺激方法、部位、个体的差异有关。
4、感传速度:《难经》载:“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成年人呼吸每分钟平均14~18次左右皇帝时代1寸约等于2.5cm,那么脉行速度为:2.5×6×(14~18)/60=3.5~4.5cm/sec
循经感传的速度大多数远较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为慢,每秒数毫米至数十厘米不等。
与刺激部位、刺激方法、刺激量、温度等因素有关。
5、感传深度:体表、皮下、肌肉、内脏各层组织均可出现感传。
6、感传宽度:在四肢多呈细线状,而在躯干则呈宽带状。感觉带的宽度范围在0.5~3cm 之间。
7、感传的阻滞:
(1)局部机械压迫:500~1000g/cm2,或血压计袖带加压至150mmHg
(2)液体注入法:局部注射生理盐水及盐酸普鲁卡因,或M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等,特点是阻滞迅速、恢复缓慢
(3)冷冻降温法:据福建方面观察,引起冷冻阻滞的穴位深部组织的临界温度为21.16±0.4ºC
(4)皮肤触觉刺激法:用毛刷在拟阻断部位轻轻刷动15分钟左右,也可阻滞感传。
8、感传的效应 :引起相关脏腑的内脏效应。如:足三里——胃,商阳——肠,内关——心
9、感传的激发:运针、电刺激、药物、入静诱导(明代李时珍所说“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明察之”)。
10. 循经性 每条感传线自刺激穴位开始呈单线循经络传导,很少分支,在四肢几乎没有分支现象,但在躯干和头面部循经性较少,有的观察表明所有的感传都上到头部。
11. 双向性 从受刺穴位开始,常常同时向离心端和向心端传导。
12. 传导速度较慢 一般每秒20cm左右,个体差异大,快的几秒钟可通达全程甚至一闪而过,慢的几十分钟才走完一条经脉。这一速度不能用简单的神经传导来解释。
13. 可阻滞性 在感传线上施加压力,局部注射液体增高组织内压、降温等以阻滞其传导,一些神经受体配体也可以阻断传导或促进传导。阻滞是可逆性的,去掉阻断因素后感传可以再恢复。感传的可阻滞性,一方面表明了感传的客观实在性,另一方面表明感传的可控制性,后者是深入研究经络实质的敲门砖。
14. 循经感传效应性 伴随着循经感传,在感传所经过的路线上产生皮肤麻木带,各种感觉降低。有的受试者有循经出汗、充血性红线、贫血性白线甚至出血现象。感传到达相应器官引起各种生理功能的改变或病理效应。这相对于主观的感觉传导来说属于客观的指标,是建立动物模型的重要依据。
15. 对称性 两侧同名穴产生的感传线基本对称。
16. 俞穴现象 感传在经过穴位时常出现感觉加重、停留或似水流入低凹的现象,表明穴位与经脉具有不同之处。
17. 泛经现象 感传由一条经进入另一条经,一般发生在躯干部位。
18. 趋向性 几条感传线在循行中通过或趋向同一穴位。
19. 趋病性 病人、病经、病所的感传出现率高,表明感传的产生与疾病有关系,尤其是感传的路线与病变部位有密切的关系。
20. 感传回流现象 停止刺激后,原先形成的感传沿着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向穴位流回。
21. 幻肢现象 在先天或后天缺肢患者,针刺穴位诱发幻肢及幻感传现象,这种现象见于少数人的观察报道,有待于从细节上进行考察。
规律性特征
感传的循经性、趋病性、效应性三者并行
感传的对称性和制约性
感传的超体节特征
感传的可控规律
机理分析
中枢兴奋扩散观点:感在中枢,传在中枢
外周动因激发学说:感在中枢,传在体表
外周-中枢综合说:外周有循经的实质过程,中枢有循经的功能表现
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传递说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7 19:31
目录
概述
概念及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