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权,古代医家名。唐代医家。许州
扶沟(今属河南)人。与其弟
甄立言皆因母病学医。后亦以医名,精
针灸术,亦谙养生,获一百零三岁高龄,
唐太宗曾亲临其家咨询药性,并视其饮食,赐以衣服、几杖,并授
朝散大夫。其所著有《
古今录验方》、《针经钞》、《
明堂人形图》、《针方》及《
脉经》,均未见行世。
人物简介
甄权,约生于
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许州
扶沟(今河南扶沟)人,享年103岁。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
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清肃,是健身延年的有效方法;并主张饮食不必甘美。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访以药性及养生之道。授其
朝散大夫,并赐寿杖衣物。当年寿终。
甄权撰有《针经钞》三卷、《
脉经》、《针方》一卷、《
明堂人形图》一卷(俱见《新唐志》、《脉经》)。《通志•艺文略》作二卷,《脉诀赋》一卷(见《通志 艺文略》),《本草音义》七卷(见《通志•艺文略)。
主要经历
甄权因为母亲常年体弱多病,所以与他弟弟
甄立言一道潜心学医,广泛涉猎
方书,并行医济世,经他救治的病人很多,同时他在针术与脉理方面的造诣颇深。隋开皇初(公元581年),甄权曾官至
秘书省正字,后来称病辞职,一直专心研究医学并诊治疾病直至去世。
隋开皇初(公元581年)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
太宗李世民亲临其家探望,视其饮食起居,访以药性及养生之道。他将所著《
药性论》上报,太宗授其朝散夫,并赐寿杖衣物。权当年寿终。甄氏一生著述颇多,绘有《
明堂人形图》l卷;撰有《针经钞》3卷、《针方》《脉诀赋》各1卷,《药性论》4卷。这些著作均已亡供。其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
千金要方》、《千金方》、《
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甄氏的《明堂人形图》当时流传很广。唐代孙思邈根据其所绘《明堂》重新修订了
人体经脉俞穴彩图(已佚),对针灸学发展有一定贡献。
著作
甄氏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
药性论》四卷。这些著作均已亡佚,其部分内容可见于《备急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等著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尤其是甄氏的《明堂人形图》在当时流传广泛,唐代名医
孙思邈即根据其所绘图形重新绘制修订为“
人体经络俞穴彩图”(已佚)。
学术内容
甄权在针灸学术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图示穴,编绘明堂图
《
明堂人形图》是一部以图为主,同时有详细
文字说明的著作。据《
千金翼方》记载,对于这部《明堂人形图》的编绘,甄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甄权是以
秦承祖所绘的针灸图为蓝本,并用《
甲乙经》等著作对秦图进行了校定,发现了许多错误之处,因而甄权在纠正和补充秦图的基础上,新撰了明堂针灸
经穴图。
(2)厘定孔穴,扩大腧穴归经
据《千金要方》记载,“明堂三人图以仰、伏、侧三人形分类,依照由上而下,以内到外,先阴后阳的次序记录腧定,共有
穴名三百四十九、单穴四十九、双穴三百(孙思邈误将
会阴穴记入双穴)。每穴记有穴名、别名、定位、取法等内容,四肢分经穴位间见有穴性、
禁刺、禁灸等,全篇没有主治症。
此书是在“
头身分部,四肢分经”的基础上,以“仰人、伏人、侧人”三位绘图,可以依图知穴,推经识分”,清晰明了,有条不紊,便于掌握腧穴定位。因此编成后很快取代了秦图,成为唐代以来较长时期针灸医生的必读本,并为许多著名医家所推崇,以至被反复参用和转录。正如孙思邈所言“尔后缙绅之士,多写权图,略遍华裔。”
(3)针术精妙,验案流传百世
从散在的文献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甄权治病的
病案,从中窥知甄权针术的精妙。
如隋鲁州刺史库狄嵌苦风患,手不得引弓,诸医莫能疗,权谓日:但将弓箭向垛,
一针可射矣针其肩髑一穴,应时即射。时有深州刺史成君绰,忽患
颈肿如数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已三日矣。……(甄)权救之,针其右手次指之端,如食顷气息即通,明日饮啖如故。
仁寿宫各患脚,奉敕针环跳、阳陵泉、巨虚下廉、
阳辅,即起行。
安平公(
苏孝慈)患偏风,甄权用防风汤兼以针刺风池、肩髑、曲池、支沟、阳陵泉、五枢、巨虚下廉七定,服药九次,苏即逐渐痊愈。
安康公患“水肿”、小便不利,甄权治以茯苓丸,药未尽而肿渐消。
由此可见,甄权治疗疾病方法简单,疗效好、恢复快。史书也称“权之疗疾,多类此也”。
出版图书
临床应用
隋唐
鲁州(今山东)刺史库狄嵚患了
风痹症,痛苦难忍,两手不能随意活动,更不能拉弓射箭,请了许多医生医治,均未奏效。甄权仔细诊查病情后,对库狄嵚说,你只管拿起弓箭,对准
箭靶,只须一针,保你应时能射。说着即
针刺他肩隅一穴位,针到病除,挽弓一射,正中靶心,众人喝彩。
深州(今河北深县)刺史成君绰,突然发生颈部肿胀,喉中闭塞,水米不能进。三天后,经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推荐,转由甄权治疗。甄权针刺成君绰左手次指末端,片刻病人气息通畅,次日饮食恢复正常。
轶事典故
仁寿宫备身(宫人)患脚病,甄权奉敕治疗。甄刺她的
环跳、阳陵、巨虚
下廉、阳辅四穴,即能起行。
大理寺卿赵某患风,腰脚不便,不得跪起。甄权为他针刺上窌、环跳、
阳陵泉、巨虚下廉四穴,即能跪起(见《
千金要方》卷八)。
安平公(李德林)患偏风,甄权治以
防风汤(方见《
千金要方》),兼针刺
风池、
肩髃、
曲池、
支沟、阳陵泉、
五枢、巨虚下兼七穴。服药九剂,针刺九次,李即逐渐痊愈。 安康公患
水胀,
小便不利。甄权治以
茯苓丸,药未吃完,而胀渐消。(见《千金要方》水肿门)
贞观十七年(643年),甄权102岁,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去他家探望,慰问他的饮食起居,并咨询药性。因此甄权著《
药性论》四卷上报太宗,太宗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当年甄权去世(见《旧唐书•本传》)。
人物评价
甄权对我国
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由于甄权原著
均已侠失,而唐宋医书引录者颇多,且内容亦互有出入,所以有必要在这方面加以认真地考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