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针刺手法的一种。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 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 的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的叫做“迎 ”,也就是泻法。
“迎随”意指逆顺。《
说文》:“迎,逢也”,“随,从也。”《辞源》谓 “迎”有“迎接、逆、反向”之义,“随”有“跟从、顺从”之义。“迎随”其名始见于《
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 (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灵枢·小针解》对此解释说:“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终始》也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由此可看出,人体的气血往来有逆有顺,针刺时可逆其经气以泻其邪,顺其经气以补其正,从而达到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
《
难经·七十二难》中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这是从营卫气血的运行和分布情况来分析迎随逆顺的意义。气血的运行有顺有逆,分布部位有浅有深,功能变化有盛有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或顺(随)或逆(迎)的方法,都可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
难经·七十九难》又说:“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将迎随补泻与
五行生克规律结合起来,阳经的五输穴其五行属性依次为金、水、木、火、土,而
阴经的五输穴其五行属性依次为木、火、土、金、水,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可分为本经子母补泻和异经子母补泻,创立了“子母补泻法,亦即“子母迎随”。这是根据五行理论选用五输穴以治疗各经虚证和实证的配穴方法,而不是指针刺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