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白蒲高级中学位于江苏省
如皋市
白蒲镇南首,始建于1950年春,2001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被确认为“江苏省
四星级高中”。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是“
江苏省重点中学”。
学校概况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是江苏省
文明单位、国家级德育课题先进学校、江苏省首届
绿色学校,
南通市首批十佳校园。 全校现有60个教学班,3600多名学生,拥有堪称一流的
教学设施、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严而有格的管理网络,“文明、团结、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遐迩闻名。
多年来,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一流水平,曾连续6年来荣获
如皋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2003年在全省312所重点中学综合排名上跃升至第60位。2004年初,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中国·瑞典合作
环境小硕士(YMP)
中国项目实验学校”。 依托于本校兴办的如皋博爱
双语实验学校,是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兴办的民办性质的全日制初中,2000年开始招生。学生的整体水平处于全市前茅。100余人在市(县)级以上竞赛获奖。学生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文章50余篇。
历史沿革
1950年2月,如东县中学分部于
白蒲镇南首创办,学校署名为“苏北白蒲初级中学”。1951年,更名如东县白蒲初级中学。
1954年,县界重新划分后,学校改名为“如皋县白蒲初级中学”。
1958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并更名如皋县白蒲中学。“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易名东方红中学。1976年,恢复原名。
1984年开始实行校长负责制,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模范中学”。
2000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是年,与市政协联谊会联合创建公有民办六年一贯制博爱双语实验学校,面向如皋、海安、如东、海门、南通等县市招收初一新生。
2002年,被确认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并获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先进学校。
所获荣誉
江苏省
白蒲高级中学系
江苏省教育厅 2001 年确认的“国家级示范高中”、 2004 年确认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始建于 1950 年春。学校坐落在“全国体育先进镇”、“江苏京剧之乡”、“江苏百家名镇”如皋市
白蒲镇南首。校址系唐宋
维扬八大丛林之一
法宝禅寺故址,集现代气魄与园林风韵于一体,到处树环水绕、
桥塔相映,被誉为“钟灵毓秀”之地、读书成材的“绝佳胜境”。学校是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首批“模范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届
四星级高中,江苏省首届绿色学校、南通市首批十佳校园、如皋市
红旗学校、国家级德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中国瑞典合作
环境教育小硕士( YMP )项目实验学校。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全市一流水平,先后 7 次荣获如皋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 2004 年 844 人参加高考,进线率 99.88% 、
录取率 92.54% ,均居全市第一。本科录取 654 人,其中
重点大学录取 332 人,李凌敏同学以643分成绩勇夺如皋市“文科状元”。学校被列入南通市高考“前十强”。 2008年高考中,本科(本二以上)上线836人,上线总人数为如皋市第一名;达本科
资格线1061人,达资格线总人数也为如皋市第一名。蒋一洲、刘圣鹏(通州)等两位同学进入全省前100名,分别为67、81名,稳超
清华大学的
分数线,这两位同学分别位于如皋市第2名,第3名。
文化传统
校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校风:“文明、团结、求实、进取”
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创新”
学校校刊为《蒲公英》,校歌为《白蒲中学校歌》,校庆纪念日为5月4日。
校园大观
校园占地160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全校现有58个教学班,3600多名师生员工,拥有堪称一流的教学设施、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严而有格的管理网络,“文明、团结、求实、进取”的优良校风遐迩闻名。近年来,气势恢宏的餐厅楼、实验楼和大教学区、拥有 400 米橡胶跑道和自动喷灌进口草坪的新体育场、舰船式体育馆、学术报告厅和一批学生公寓楼相继落成;宽带
信息网络中心、TV 演播中心、
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施为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以“环境育人、管理严谨、科研兴教”的鲜明
办学特色驰誉
江海大地,扬名海内外。《
中国教育报》《
新华日报》《成才导报》《江苏工人报》《
南通日报》以及香港《
大公报》先后发表长篇通讯,推介这里的办学经验。中外嘉宾和各级领导4000多人次先后来校参观考察。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现有教职工 230 人,其中具有高
中级职称的教师100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如皋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 30 多人。近年来,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内涵发展”之路,把教科研视作
教育发展的生产力、学校快速腾飞的起跳板、培养名师和专家的必由之路。全校上下,人人投身教育科研,人人争当研究型和创造型教师,形成了高素质的现代化师资群,教师们每年在省市以上报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获奖论文数150篇左右。
校长、党总支书记
范建银正率领全校师生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为把学校办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花园式科研型名校并争创国家级“绿色学校”而不懈努力!
历史发展
创办学校
1949年下半年,
如东县人代会为改变白蒲地区
中等教育落后的状况,决定在
白蒲镇办一所中学定名为“苏北
如东中学白蒲
分校”。校址位于现白蒲镇
市河路56号,系解放前残存的
法宝禅寺及城隍庙故址。原来寺庙残存的旧屋有大雄定殿及
藏经楼各一座,斋房三间,城隍庙大殿一座及娘娘房三间,占地约二十余亩,屋舍多破坏不堪。当时,
南通专员公署拨大米1400斤,
如东县人民政府拨大米1500斤作为
开办费。年仅29岁的叶邦泉同志受命任分校主任(1950.1—1951.8),与崔季璜、张德刚等人,发动首批学生,因陋就简,将寺庙斋房改为教室,于1950年2月(农历正月十六)正式开学上课。学校创办伊始,隶属如东县中,仅设有初一一个班60人,初二一个班25人,共有学生85名,虽是春季开学,仍为秋季始业。靠师生协力,艰苦奋斗,首届初一和初二分别以二年半和一年半时间达到初中毕业水平,100%升入高一级学校。1950年暑假又招初一60人。
学校发展
1951年8月学校独立,易名为“苏北白蒲初级中学”,扩为
双轨制,共设6班,在籍学生270人。不久,校名又改为“
如东县白蒲初级中学”。学校独立后,由虞儋任校长(1951.8—1952.8)。1952年建立了党支部,
马丕能任党支部副书记(1952—1956);窦建始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1952.8—1969.6)。1953年,初中扩为
三轨制,共9班,450名学生。一九五四年,县界重新划分,白蒲中学由如东县划归
如皋管辖,校名改为“如皋县白蒲初级中学”,并决定每年五月四日为建校纪念日。
1958年,在初中三轨制基础上开始增设高中两个班,在籍学生增至600人,学校总面积扩展到70多亩(后有五亩三分地在六十年代调整期间订立合同借给勇敢公社四大队暂耕),建教室十二个,校名定为“如皋县白蒲中学”。1960年9月,学校规模为初中三轨、高中
双轨,共15个班,700名学生。
办学道路
从建校开始,至1965年凡16年多,白蒲中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办学道路。建校初期,学校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着重学习老解放区办学的优良传统,批判国民党统治下的
教育方针和轻视工农、轻视劳动的观念。
学校向工农开门,设有减免名额和
人民助学金,开设了基本
生产技术课、
劳动课,重视政治
思想教育,经常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阶级教育、时事教育和生产
劳动教育。学生多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在抗美援朝中,当时学生纷纷报名参军参干,奔赴前线,保家卫国。在教学上,着重学习
苏联经验,宣传凯洛夫教育理论,强调基本知识的单向传授,课堂教学中狠抓“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试行“
五级记分法”。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搞“教改”,强调“教育必须为
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
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办起土法炼铁厂,组织师生投入大炼钠铁的洪流,不适当地强化劳动,延长
劳动时间,夜以继日苦干。1958年底,校邻
生产队田种不了,校田扩大到二百多亩。师生背
深耕犁,放“高产卫星”,还养猪兔,发展副业生产。其结果是忽视教育、教学工作规律,影响了
教学计划的实施,降低了教学质量。1959年至1961年,我国
国民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师生生活困难,德育和
智育一度有所放松,但体育仍有所发展。学生唐国雍、刘继扬、赵文林、任美珠等脱颖而出,在省、地、县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后来有的陆续升入北京、南京体院深造。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后,教育方面的
偏向得到纠正,学校又逐步健康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全校学习、贯彻中央颁布的“中小学工作四十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在1957年“整风”、“反右”、“交心”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同志甄别平反,调动了教职工的
工作积极性,县委几期调整学校
领导班子,增强了领导同志间的团结。教学上重新确立以教学为中心,纠正劳动过多、政治活动过多的偏向,教学质量逐步回升。1963至1956年,高考成绩比较突出,
升学率在全县仅次于
如皋中学。
十年浩劫
1966年至1976年间,处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十年浩劫中,学校在思想、文化、组织等各方面均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元气大伤。校名一度易为“如皋县东方红中学”。1966年《五·一六》通知发出后,“文化大革命”开展起来。运动初,县里派出工作组进驻学校,发动学生上街破“
四旧”。数月后,成立了“文革筹委会”,原工作组撤销。1966年10月,开始“革命大串联”,全校停课。嗣后,建立“红色造反司令部”、“无产阶级造反司令部”等组织。于是,全校学生形成“红联”和“造联”两大派,停课闹革命,搞“
大批判”,打派仗,揪斗“走资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当时,人民
教育事业的优秀干部副校长窦建、教导主任张沐清等领导同志被当作“牛鬼蛇神”揪出来,受到非法隔离审查,多次遭到刑讯逼供。
校医许祉棠被迫害投水自尽。窦建被逼吃“尿泡馒头”,还被逼迫抱许校医尸体游街示众。原校革委会副主任、文攻武卫队长周晓峰手段之毒辣,令人发指!其时,全校教职工计五十五人,先后就有三十五人遭到打击和迫害,占全校教工总数的62%。1968年搞“
三结合”,成立革委会。1969年进行“清队”,深挖“五·一六”,搞“斗、批、改”,教工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1969年后,按党的“十大”部署,继续搞“斗、批、改”,否定“文革”前十七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同三大革命实践相结合,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批判“智育第一”,实行“
开门办学”,支援
农业生产。号召学生以农为荣,扎根农村,动员城镇毕业生上山下乡。
整顿发展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进入恢复、整顿和发展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校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和全国一样,冲破了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
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取消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结束了长期动乱的局面。县委调整了学校领导班子,薛世菁、曹迪贵等同志先后到校任主要负责人,主持党支部和学校全面工作,花大气力排除干扰,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在“文革”中受迫害的三十五名同志平反昭雪,做好善后工作。司法机关还按照法律,逮捕法办了犯罪分子体育教师顾××和残酷打击迫害广大干部、教师、职工,致死人命的罪犯周晓峰(判刑十年),分清了是非,团结了同志。在人事问题上,实行合理调配,着力解除了许多教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先后提拔了一批骨干力量,充实学校领导班子。由于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正本清源、拔乱反正、坚持
党性,消除派性,全校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局面,工作着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严格按
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不断探索
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
教研活动步入正轨,经常举行县、区级公开
教学活动,获得广泛的好评,较好地完成了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
1984年学校开始试行党支部领导下的
校长负责制,同时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全校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校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在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干部都能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1982年起,校党支部连年被评为县先进党支部,受到县委的表彰。学校行政还发动师生建立了各种
规章制度,如“导护轮值制度”、“
校规校纪”、“学习常规”、“
教学常规”等,通过勤检查,常对照,发扬正气,不断整顿,初步形成了良好的
班风、教风、学风和“文明、团结、求实、进取”的校风。1986年以来,白蒲中学连年被县、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1990年上半年又被确定为如皋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学校”之一。
从1990年至1996年的七年间,白蒲中学师生在曹迪贵、房涛、吴宗泉及1995年调入的严世斌等校级领导的运筹帷幄下,以创建省重点中学为目标,志存高远,含辛茹苦,呕心沥血,使学校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获得了一项又一项殊荣:1990年获首批“南通市十佳校园”称号;1992年学校被评为“南通市
德育先进学校”和“江苏省绿化先进单位”;1993年荣膺“江苏省模范中学”、“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1994年,
如皋市人民政府确定蒲中升格为骨干完中;1995年如皋市人民政府举荐蒲中创办省级重点示范高中;1996年11月,学校接受原江苏省
教育委员会第二批重点示范高中验收组的验收,顺利通过,跻身于全省126所重点高中的行列。至此,白蒲中学的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拥有27个教学班(其中初中班4个),在校学生总数达1458人,教职员工139名(其中高中专任老师81人),校园占地达110亩,建筑面积扩至两万多平方米。回顾这一时期的全部工作,白蒲中学是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展就是
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通过狠练内功,激发活力,日渐增强综合实力,从而才发展成为一所深受
人民群众欢迎的、知名度较高的农村完中的。
开拓进展
其间,学校工作在三大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
第一,创设优美的环境,使校园成为一部“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为了使校园环境这块
隐性教育阵地成为“以美陶情、寓教于美;以美引善,寓教于情;以美鉴真,寓教于实”的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全校上下一鼓作气,连续实施了三个“三年规划”:1982—1984年间,由曹迪贵、费阿松等整体策划,以绿化、美化、香化校园为
突破口,拉开校园
环境建设的序幕,使绿化面积的
覆盖率达到了35%,树木总数达到一万多棵,花卉总数达到3000多株;1985—1987年间,以兴建第一幢教学大楼(耗资49万)、阶梯教室和师生食堂为重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1988—1990年间,以校庆四十周年为契机,在历届校友的大力资助下,修建了办公楼、科技楼、图书馆楼以及
文津桥、风
华亭、桃李阁等一批建筑和景点,铺设了总长达450米的水泥大道和黑色路面,石驳河岸550多米。在校园环境的硬件建设过程中,全校上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吃尽千辛万苦。师生从通扬河边搬运65万块砖兴建教学大楼;修建操场时,教导处副主任张松鹤和体育组老师实地测量和设计,进行整体规划,房涛副校长亲自率领同学们敲碎砖800多立方米,运废土1200立方米;吴宗泉、
姜学勤等8位老师三赴南通和
扬州,两下南京和
苏州购置2.5万册高品位图书,为学校节约7.2万元。此外,
学校组织了一系列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环境育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收到明显的成效。1992年3月《
江苏教育报》刊登
专题报道《柳色着意绿,育人于无声》;1994年初,《
新华日报》以《无声的语言》为题、《如皋市报》以《桃李沐春风,书声入画图》为题分别报道了蒲中环境育人的情况。1992年上半年,省教委派
摄制组为校拍摄了
电视专题片,原省教委副主任
周德藩欣然题写片名《钟灵毓秀》。全国师专工作会议、工作交流会议、南通市和如皋市“
双文明建设”
现场会等大型会议的一千多位代表先后来校参观,对蒲中美丽的校园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二,实施
严格管理,将学校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管理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在管理的主体上实行民主型的全员管理,不搞少数人的家长型管理;在管理的方式上实行集约式的规范型管理,不搞粗放式的随机型管理;在管理的风格上实行体现特色的
个性化管理,不搞僵化了的一般化管理。学校在这期间不仅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晨会制度》、《值日导护制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学生一日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学生规范十不准》、《关于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规定》、《学生自行车管理规定》等,而且相继建立了五个家长委员会,每个教学班配置了一旗(国旗)、二牌(
班风牌、
名人名言牌)、一报(
黑板报),开展对口竞赛,促进整体优化。经如皋教育局批准,白蒲中学连续两年招收了高中英语班,先后邀请
联合国派驻中国的语言学者福斯克特夫妇、美国专家艾丽斯、
芬兰学者希雅以及高校外语系教授、专家和市明星企业家等10多人来校讲学、做报告,举办外语联欢会,到中日合资企业“阿尔本”等工厂
参观访问调查,使学生大开眼界,增长了才干。两届外语班作为教改的
实验班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毕业时高考进线率达到100%,其中本科率达60%。第三,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追求一流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首先树立全面育人思想,坚持“
五育”并举,特别是坚持德育的首要地位,狠抓了常规管理和
养成教育,不断发扬优良校风。成立了德育讲师团,举办了青年党校,开展了心理咨询活动,开始开设电脑
选修课、书法课和高中
艺术欣赏课,不断充实
素质教育的内容,初三毕业生实行“
双证齐发”,使
劳动技术教育落到实处。其次,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蒲中率先发起组织了“如皋市十三所完中联谊会”,原副校长吴宗泉曾任会长,
沈恒希任秘书长,每年开展教学开放活动,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引起青岛市的经验,实施教学情况动态模式的量化评估,重视对学生的
跟踪调查。在
文学社团和艺术特长人才的培训方面葛汝根、朱明娟、陶铭康、黄斌斌和邵建华、夏新建等老师大力开拓,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以1993年为例,
艺术类考生上线人数占如皋市艺术上线生总数的1/3。在培训素质精良的教师群体方面,学校注重加强
师德教育,开展“三热爱”活动和学陶活动;特别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压担子,安排他们上第一线和毕业班,另一方面鼓励青年同志向老教师学习,搞好业务进修。从1984年开始,学校实施“
青蓝工程”,通过多年培养先后有11位青年老师自学进修取得了本科学历,有6位同志参加了硕士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张云飞、严海凤、冯静三位老师分别获得“南通市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南通市
教坛新秀”、“如皋市十佳青年语文教师”等称号。这期间,学校还为党政部门和兄弟学校、科研单位输送了11名教学骨干,他们是郭进荣、
谢新民、王久铎、陈炳华、
左伯华、李松虎、
钱建国、严世斌、朱国宾、严海凤、冯静等。原体育教师钱建国刻苦钻研,自强不息,先后被评为省市和
全国优秀教师,南通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所撰《从独生子女的体质状况看今后的体育教学》一文被
1990年北京亚运会科学大会录用,收入亚科会国际
论文集,他作为唯一的乡村体育教师光荣地赴京出席了亚科会,登上了
亚洲体育讲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由于学校坚持走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因而声誉日隆,获得了巨大的办学效益。1995年全市高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蒲中高中荣获全市唯一的一等奖,初中居全市114所学校之首;1996年高中6门学科省级
会考,在18项指标上均居全市前茅,中考成绩列全市第二名,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获全市二等奖第一名。
重点示范高中
1997年3月3日,原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正式颁文确认白蒲中学为江苏省第二批重点示范高中,从此,白蒲中学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跨越。原
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军衔命上任,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石庄中学蒋国和、
搬经中学陈军两位同志分别调任白蒲中学副校长之职。王军同志通过深入调研,响亮地提出了“走适应、发展、改革之路,创
现代化省重点中学”的发展思路和“抢抓新机遇,争创国家级,三年三大步,跨入新世纪”的奋斗目标。在新的领导班子的运筹帷幄下,全校工作呈现“有序、民主、高效、到位”的特色,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斯年,学校第二次获得中共
如皋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十面红旗”单位殊荣,再次被评为“南通市十佳单位”,高考上线率达86%,其中,本科
录取数达135人,比1996年净翻一番。由蒲中发起成立了“长江
两岸七校联谊会”(
常熟外国语学校、黄桥中学、
曲塘中学、
栟茶中学、
西亭中学、大江中学和白蒲中学),首届会长由王军担任,沈恒希(白蒲中学历史上最有才的老师,也是最了解白蒲中学历史的,同时亦是本文原作者)、顾金元任秘书长。在1997年至2000年的近四年时间里,白蒲中学师生以激越昂扬的斗志和所向披靡的气势,大力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科研一把手工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十二个国家级、省市级和县级课题为抓手,全方位开拓前进,为把学校办成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品位
花园式学校、科研先导型示范学校、人文
教育传统特色学校”而不懈努力。
获得荣誉
1998年,白蒲中学被省教委评为“江苏省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学校”、“江苏省
电化教育实验学校”;被南通市教委评为“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斯年,高二年级参省级会考,6门学科成绩合格率在全市居第一;高考以二类生源的资质一举实现了“三个超历史”:进线人数达277人,本科进线人数达196人,重点本科进线人数达99人。最难能可贵的是,有80多位计外
自费生进入了送档线,其中有50人达到了本科;理工类考生蔡飞以672分的高分夺得了如皋市3512名
理工科考生的第2名,叩开了
清华学府的大门。各类
学科竞赛更是捷报频传,令人鼓舞:姜纪峰、周小毅、钱煜三位同学参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分获全国一、二、三等奖;一批同学参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有13人获奖,人数之多,竟是另外三个学校的总和,其中
秦兴同位位居南通市第三名。1998年8月8日,如皋市人民政府体恤民情,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批准易地迁建
法宝禅寺佛事点。校内原
歇山式重檐古建筑
大雄宝殿及
藏经楼等遂由
常州市园林古建筑工程队拆迁,移至
白蒲镇开发区,于1999年7月10日正式破土动工,斯年12月落成,新殿基高二十三级台阶,飞檐斗角,气势更加雄伟。
1999年,白蒲中学荣膺
南通市模范学校、南通市德育先进学校、南通市绿色学校、如皋市红旗学校、如皋市绿色学校等称号;
江苏理工大学特邀全省41所重点中学校长赴
镇江聚会,正式授牌确认蒲中为教改实验基地;
学校策划和协办的全国中语会教改研究中心
国家级课题研讨交流及
成果鉴定会在
如皋天成大酒店召开,来自沪、浙、苏、皖、川、豫、湘、鄂、晋、冀、蒙等十一省市的代表近200人与会并到校参观考察听课;
如皋市教育局对所属完中进行高中
教育质量综合评估,蒲中以141.81分的成绩位居全市13所完中之首,荣获1999年如皋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第一名。广州TCL王牌集团到校嘉奖147名录取第一批本科的应届考生,在南通地区一时传为美谈。学校全面启动了
教育现代化工程:建筑面积达一万平方米的新教学区联体工程正式落成,交付使用,拥有46个标准教室,8个“三合一”(办公室、微机室、会议室)办公室和一大批先进教学设施;第二幢、第三幢教工宿舍楼在蒲南村破土动工,拔地而起;约6000平方米的三层“知味厅”(餐厅楼)和男女大浴室顺利封顶;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艺术廊园“象园”正式对外开放;PZTV校园
有线电视台和调频调幅校园英语无线广播电台在
如皋教育电视台和
南通师范学院外语系的帮助下同期建成开播。
进入2000年后,全校上下瞄准“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这一目标,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进行艰苦的努力。在教育教学方面,坚持贯彻教育部长陈至立元月7日
电视会议讲话精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高中学生过重的
课业负担,深化了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高一、高二年级双休日一律不再补课,高三年级除周六上午外也不再补课,各学科组努力探讨提高课堂40分钟
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2000年高考白蒲中学谱写了五十年校史上最辉煌的一页:509位
应届生参加高考,总上线488人,占95.87%;本科线上总数达430人,占84.48%,其中重点本科线上295人,占57.97%。高三7和高三10两班进线均达100%。高三(4)学生徐鹏程以622的高分雄踞如皋市第二名。斯年,有
保送生4人、飞行员2人、体育本科4人、艺术本科8人、艺术大专4人,可谓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德育工作也开拓了新天地,学校加入了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成为实验学校之一,江苏省教科所、南京当代教育研究所于3月底假座白蒲中学召开了苏中片实验学校座谈会,我校与
泰兴、
丹阳、
盐城、
海安、
邗江、
靖江、
如东的二十多位代表进行了坦诚的交流,通过科研促进德育工作上新台阶。在深化
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学校与如皋市政协联谊会联合创建了如皋市第一家公有民办性质的六年一贯制的“博爱
双语实验学校”,如皋市
政协主席魏国平、副主席于永芳任名誉董事长,原市政协副主席、著名化学特级教师马云鹏任校长。根据市政府批示,首届初一年级新生招收4个班,学生来自
如皋、海安、如东、南通、
海门等市县,计170人;另外,学校酝酿和设计了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食堂一线人员从8月份开始全部剥离,实行
公开招标、竞争上岗。在
学校管理方面,全校认真接受如皋市
教育系统行风评议,从
组织领导、政风校风、师德建设、
教育收费到招生考试等五个方面,通过社会调查,广泛征询意见,积极整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了市府行风检查团和社会各界15位行风监督员的一致好评。在学校基建工作方面,顺利完成了60套教工宿舍楼的分配工作,启用了新餐厅楼和浴室,并着手征地20多亩拓展学校运动场,铺设400米橡塑跑道,筹建体育馆、学术报告厅、新图书馆楼等。2000年也是学校对外交往空前活跃和频繁的一年,
东南大学副校长博导
王卓君教授一行、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陈敬朴教授的研究生组一行、南通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第四期、第五期学员以及
河南省
淮阳一中、常熟六中、南通六中、
马塘中学、石北中学、
栟茶中学、
平潮中学、城西中学等兄弟学校近400人先后来校参观、考察、座谈交流。为了增加
国际交往,促进教学信息资料交流和师生互派互访互学方面的
国际合作,我校与美国德克萨斯州最大的中学
休斯敦市艾尔斯克中学建立了联系,拟结为友好联谊学校。1997年以来,学校党支部不断加强对党员的党性党风
党纪教育,同时根据积极慎重的原则,在知识分子中先后发展了6名新党员,挑选高中学生30多人,参加了
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建党对象培训班,其中有7位同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总结原因
纵观1997—2000年白蒲中学的全部工作连年获得
跨越式发展,其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强化学校的
科学管理,力求做到“八个字,四句话”。“八个字”是“有序、民主、高效、到位”。有序:即管理力求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系统化;民主:即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激发全体教工的
参与意识、
主体意识、
主人翁意识;高效:即在提高
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勇于争先,敢创一流;到位:即分清轻重缓急,站好岗位,不越位,不错位。“四句话”是“管住不管死,放手不放松,要求不苛求,奖励不唯利”。如我校针对应试
教育思想积淀很深、惯性很大,各个层面的问题错综复杂等实际,在思想观念、办学目标、
教学手段、人员变动、
岗位调整、利益划分等诸多方面,分步积极地稳妥地推进改革,兴利除弊,在如皋市率先制订和坚持推行《四制改革方案》。由于管理比较得法,创设了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淡化了约束,强化了激励,集体中绝大多数
人的潜能得到有效的释放,工作蒸蒸日上。第二,依靠教育科研兴校,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学校在南通市率先成立了教育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专门配备了9名资深教师担任专兼职研究员,相继出台了《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1997—2001年教育科研规划》、《教育科研工作条例》、《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评聘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做到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十二个国家级、省市级和县级课题为抓手,凝聚教师,充分发挥教科室指导、督查和评价鉴定作用。为了切实减少课上低效高耗,课外任意延伸,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等不良的教学现象,学校发出了“向教科研要质量!”“向教研组要质量!”“让四标(示标、施标、固标、验标)进课堂!”的号召,揭露矛盾,
改革创新,寻求高效优质之路。在近四年中采取了十五项超常措施,优化教师队伍的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
年龄结构、来源结构,仅派遣的24名教师读
研究生课程班就耗资近20万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水平的整体提升。1997年老师们在省市以上报刊发表论文128篇;1998年发表论文166篇;1999年发表论文149篇;2000年到7月底统计,发表论文64篇。在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上全文转载或作为索引的已达16篇之多,全校教科研工作呈现出“全面繁荣,整体提升,深度开拓”的特点。第三,不断转变
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一方面围绕教育观、
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师生观展开了学习和讨论,不断进行“五观矫正”,另一方面及时抓住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综合、筛选、推广,推动教育思想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的措施。高三化学备课组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专题总结《关于C60诺贝尔化学奖高科技成果的认识与实践》分别被《如皋教育》专辑和北师大《
化学教育》杂志发表。校刊《
蒲公英》铅印文学报连续三届被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评为优秀校刊一等奖,被特邀赴
宜昌、杭州、
昆明领奖,200多位文学爱好者茁壮成长,在省市以上文学刊物发表佳作400余篇。学校把
艺术教育、人文传统教育看成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先后举行了两届科技节、三届艺术节、三届英语周,《
南通日报》、《华东经济信息报》、《
江海晚报》、南通经济广播电台等8家新闻媒体陆续给予了报导。此外,学校在培养空军飞行学员、艺体专业人才方面连年
颇有建树,两度被南京军区和江苏省高招委评为“
招飞先进单位”,先后为空军输送了9名飞行员;1997—2000年期间,向各类高校输送音体美专业人才计49名,成才率接近100%。
教学成绩
“风雨兼程五十载,击节弦歌无限情”。白蒲中学从1950年春草创落成,始奠乾坤,发展到今天,已成为
江海平原上一所名闻遐迩的省重点中学。全校现有规模为初中四轨四班(公有民办性质)、高中10轨32班,共计36个班级,学生1830人。现有教职工245人(含
离退休人员41人、校办厂
合同工14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
中学高级教师38人,一级教师58人。有15人分别被评为南通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如皋市学科带头人、科研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学校占地近130亩,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有教学楼2幢、办公楼2幢、师生宿舍楼5幢,另有餐厅楼、实验楼、艺术楼、图书楼等,共13幢建筑。
校办工厂“南通市化工试剂厂”(中国内地与香港合资斯特化工有限公司)于1976年创办,仅4名管理人员,18名工人,
年总产值约100万元左右,年
纯利润20万元上下,主要产品为10多种化学试剂,远销国内近十个省区。校办工厂于1997年由校内迁往白蒲镇街东村榆柏港桥西首,新址占地近8亩,已初具规模。学校行政机构现设有:
校长室、教导处、
政教处、教科室、
总务处,计二室三处,另有工会、学生会、团委会等
群团组织。
知名校友
“千年古邑多俊才,蒲中校友竞风采。”白蒲中学的历届毕业生中,在祖国各地任工程师和
中学一级教师的达1200多人,任
高级职称的有数百人之众,其中成绩最突出者有:武汉
海军工程学院教授、
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
郑学龄;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古典文学教授
徐应佩;
上海电影制片厂高级美术设计师、中国当代著名画家
冯健男;空军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空军优秀
科研人员、首批空军拔尖人才、某研究室主任(副师级)江华;
南通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顾启;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
陶鹏德;全国教育系统
劳动模范、
姜堰中学教导主任、著名
物理教师杨焕清;全国邮电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南京邮电学院著名教授杨应弼;江苏省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会秘书长、
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东南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黄宗海;南京军区司令部工程维护大队总工程师许建荣;
中国移动通信领域资深专家、东南大学江苏省高信公司总经理、著名教授
黄健;
中国篮球协会委员、高级篮球教练、原烟台体育学校校长唐国雍;
宜兴市植保站
高级农艺师、全国自然
科技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李范;省电力研究所技术监督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徐洪;
中国作家、作国气象科普先进工作者、高级工程师桑榆;西安航安
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馆长、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杨乾忠;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航空航天部
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多资获得者王更新;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通市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白蒲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现调南京市十三中)王军;小学
语文教学法专家、省
如皋师范高级讲师姚粮强;江苏省调配交优秀中青年体育教师、国家级羽毛球裁判、
南通工学院教授虞荣娟;江苏省
扬中市农机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得者顾秀彬;
盐城市
机床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江苏省机械工程高级技术职务评委、高级工程师张秀启;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著名研究员吴迪镛;湖南省地矿局高级工程师
蔡家雄;云南省政府通令表彰的有重大贡献的高级工程师李注;南通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戏剧表演学会理事、著名诗人吴丕能;
香港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高级讲师、广州
暨南大学历史研究所兼职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方骏;加拿大天然气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博士后汤炎(现已移居美国);
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机构
分子农业生物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谢旗;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从事香港RGC基金资助项目的专家陈永进(原名陈勇进);美国
康奈尔大学从事高级技术工作的博士姜应等等。历届校友中成为党政干部、企业家的更不乏其人,如:
北京外国语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教授
金传豪;江苏省工商银行
纪委书记、
高级政工师曹安田;中共南通市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监察局局长
陈国华;中共南通市委办公室主任、《
沿海经济》杂志社主编李昌森;原
海拉尔市副市长钱烽、
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浦文海;南通市
狼山旅游度假区组织部长、人事局长杨寄华;如皋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汤建华;南通市科委副主任、
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明星企业家
姜剑国、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行政院长秦国华;南京军区
政治部军事监狱政委刘强;南京小喜儿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新林;厦门植保生物工程公司江苏总经理顾亚华;新华日报社广告处处长刘国平等数百人。更多的毕业生作为普通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正在作出不平凡的贡献。蒲中五十年,桃李满天下!
“和风催开花千树,春景作底绘新图”。在新的世纪里,白蒲中学将以敢争天下先的胆量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先进的
教育理念,加快改革步伐,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创设优越的办学条件,建设精良的教师队伍,完善科学的
管理机制,立足育人根本,强化科研特色,追求卓越教育,培养卓越人才,为把学校办成省内有名、国内一流的国家级重点示范高中开拓前进。
学校地址